“晚生见过萧夫人…”狄禹祥行了一揖,回头看着萧王氏不紧不慢地道,“大夫我已经叫人去请了,等会就可随夫人一道回府。”

萧王氏见他一派淡定自若,说话之前顿了一下,才道,“劳烦你了。”

“此事,夫人可是要跟王爷说一声?”狄禹祥淡道,“这种事如若是真发生了,早晚会传到王爷耳朵里。”

所以晚告知不由早告知,她们先自己说,比别人传到王爷耳朵里强,毕竟纸包不住火。

“这…”萧王氏迟疑了,她想了一会,尚还抱着侥幸之意的她勉强笑道,“先请大夫过去看看,到时再与王爷报信,你看如何?”

“一切随夫人的意思。”狄禹祥也只是看在妻子找他的份上跟萧王氏建议一下,萧王氏怎么做,就要看他们家的意思。

**

狄丁快马接了李大夫来,狄禹祥问过萧王氏的意思,就让李大夫随他们萧家的人走了。

萧王氏走之前犹豫地看了萧玉珠一下,颇有点想让萧玉珠跟着她走的意思,但在她看的时候,狄禹祥身形一挡,半挡在了萧玉珠的面前,嘴角含了点淡笑,直视着萧王氏。

她除夕来求救,珠珠看在同门之情上,不能袖手旁观,但如若把她都要拖过去,那就是拖她下水了,萧夫人应知道,这就叫得寸进尺了。

“婶娘,慢走。”萧玉珠在他身后对着萧王氏福了一礼,轻道。

“萧夫人,请。”狄禹祥不卑不亢一扬手,指向了门。

萧王氏无法,只得带着大夫走了。

“这事,真是告诉王爷比瞒着强?”路上萧玉珠问了一句。

“嗯,皇上耳目众多,很多事是瞒不住的,再说在临嫁之前出了此事,明显是别有用心之人的作为,岂会让她们瞒得住?我看他们来我们家找人后,到了晚上,很多人就会开始知道此事了。”狄禹祥淡道,“我们能帮他们告诉珍王爷,已是尽义了,珍王爷有的是更好的大夫,可他们不找,那也是他们家的事了,只是到时传得风风雨雨,萧夫人可莫怪是我们家传出去的好。”

萧玉珠听了摇头道,“应不会如此作想,不过要是如此,珍王爷那…”

见她担心地看着他,狄禹祥微微一笑,“我等会就会去珍王府一趟。”

“啊?”

“他们不说是他们的事,我去说,那是我对王爷之意。”

毕竟,这是萧家人的事,要走阳光大道还是走独木桥,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他以后作为珍王爷的臣下,他可是不能瞒人的。

其实刚刚他派人去说是最好,两全其美。

可萧家人误了他们跟珍王爷表诚心的最好时机了,易家皇室稳坐江山几百年,皇家子弟哪一个岂是可好欺瞒的?明明找到他家头上了还不去说,狄禹祥都不知该说萧家人糊涂好,还是谨慎过度好。

果然如狄禹祥所料,快要入夜的时候萧知远带着父亲来狄府过除夕,也带来了外面风传萧玉宜得了会传给人的不治之症的消息。

萧玉珠一听哑然,萧玉宜现在脸上有疾,还真是不好见人,所以用不了几天,这风声怕是愈传愈烈。

在团圆饭开膳之前,萧知远跟狄禹祥入了暗室说话,问道了此事,“珍王爷那边怎么说?”

“他暂且不管。”

“暂且不管?”萧知远挑了下眉,好笑道,“这下的是哪步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萧家人虽沉稳,但不够低调,萧夫人这段时日也是见了不少王公贵族的夫人,颇有点扬眉吐气之感…”狄禹祥笑了笑,“王爷说他挑的那个萧家姑娘是没什么错处可挑的,就是萧偃这一支,还没找对他们的位置…”

“所以,他想趁着这事把以后的珍王妃娘家都整服了?”萧知远靠着椅背轻笑了一声。

狄禹祥笑笑,不置可否。

说来,不是所有的皇家国戚都像暮家那样低调做人行事,暮家这样的言行一致的家族,整个易国,也不过暮家一家罢了,所以珍王爷想让萧家紧随其后也是苛求了。

但不得不说,他决定不闻不问让萧家先自行处理这事,这也是为萧家好,当然,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他对萧家分不清轻重的惩戒。

珍王爷是代表皇室挑了最中庸的萧偃一家控制萧家,让温北前线萧家那一支掌握在皇家手里,但要是萧家不低调,几年的捧杀,就可让萧家出事了,于这点来说,最终珍王爷还是会出手解决此事,不会真让萧偃这一支出事,毕竟现在萧家就在他手中,萧家若是在温北不能再占据一席之位,于他也是无益。

温北萧家现在想走得更远一点,需更好的谋划,留几个妇道人家在京中胡来,狄禹祥也不知萧家此举是何意。

“萧老将军啊,”萧知远说到这叹了口气,“他于我还是有过恩的,只是可能因为早时死了大儿子,前几年二儿子和三儿子也是先于他离开人世,他现在是越老就越放不开手,怕报应,只是他们属意的萧池潜年纪太小,也不知以后能不能撑得起主家。”

“萧池潜?萧玉宜那个小弟?”

“嗯。”

狄禹祥想了想,道,“这就要到时看个人造化了。”

拎不清的,就算再怎么扶也扶不起。

“说来,我以后也是单了…”萧知远说到这朝狄禹祥深沉地看来,“你家那边,你也要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狄禹祥与舅兄毫不避讳地坦言道,“我家读书资质最好的就是我家四兄弟了,有几个堂弟还行,但走得也不会太远,狄家会不会有比我们四兄弟更出色的我现在不敢断定,但我们这辈,想来要超出我家四兄弟其左右的,不会有太多,所以到时从官之人能居高位的,不会有几个,能出类拔萃到打皇上眼的,我们家能有两个就已是狄家近百年来的造化了,而我有生之年,能替家族谋划两代内的事情,保他们平安,多的,永叔也不敢想。”

“两代?”萧知远当场哼笑出声,“这还叫不敢想!”

能保两代还叫不敢想?之前没得与暮家的婚事,他都不敢保自己项上人头能不能在头上再呆上个十年。

“我是庸民,”听出舅兄话里的嘲讽,狄禹祥微微一笑,“别的能力有没有不敢自夸,但这自保的能力,永叔不敢丢下,舅兄放心,这世我与珠珠会白头到老,寿终正寝离世。”

他这一辈子,是不会让自己过于大起大落的,他之前下决定离开京城去大冕,也是想过大兄要是回来更是势不可挡,他远走大冕避其锋芒,于他以后的官途更是稳健。

走靠自己打下的路,比别的捧上去的虚高之路要稳妥得多,哪怕有一日跌落下来了,他还有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可退。

如此,才是他与舅兄真正兵分了两路。

“你想得更明白了,这很好…”萧知远虽说是功绩都是实打实得来的,但现在被捧这么高,何尝不是因皇上需要他这么一个侩子手镇胁朝廷,他一直想得明白,自也是认同妹夫的保守之见,如若没有像他这样的保本想法,到时候他塌下来了,那狄家也得跟着他一起塌,那才叫得不偿失,所以他一直都叫妹夫跟着他做事见识,但从没想过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先把他扶持起来,于这点,他们一直都是在不谋而合,现在听了狄禹祥的话,他心下更是有几分宽慰,“脚踏实地走着罢,一步登天的,摔下来都没人接。”

说罢,又跟狄禹祥道,“外面的事也别太瞒着珠珠,她知道得少,很多事不知道要如何应对,把血腥之事瞒了就好,她一介妇人,又有孩子,心肠没我们男人那么硬。”

“大兄放心,我知道。”

**

这厢萧知远和狄禹祥在暗室说话,那厢穿着红色小儒袍的狄长南被外祖牵着,一路收着族里叔伯的压岁钱,收得多了小手拿不住,就放在他娘为他做的小红兜里。

先前萧元通为给外孙们积福,自己封了三文一封的红封,经了狄长南和狄长生他们的手,让重伤痊愈的小捡带人去东市给乞者发红封,散发几筐馒头。

冬日的夜晚很冷,但狄府一派热闹景象,府内其乐融融。

小捡施完馒头回来天正好大黑,回到府门前见跟着他们的两个小乞丐抽着鼻涕看着他们,他想了想,回去跟老爷和大小姐求了句话,回过头来看人还在,就抱着两个小乞丐回了府…

大捡得话过来,亲手给两个小乞丐沐浴,洗了三大桶污水才洗完。

随后,让两个小乞丐吃了顿饱饭。

当夜子时,手中抱着长南的狄禹祥领了族人去了门口放了鞭仗,厨房里又端上了一大盆的面,各人又按照淮安的风俗在这夜吃了一碗喻意长长久久的长面,这才入了睡。

这夜,一直默不吭声,静隐在两个小乞丐身边的大检在凌晨天还未亮之际,在狄府的厨房里逮住了两个下药的小乞丐,捉了人,连夜离开了狄府。

萧知远的门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被敲响了,听了中捡送来的报,他在未点灯的黑暗中笑了笑,淡淡地道,“看罢,善心的后果,可不是什么人都尝得了的。”

谢谢大家:

mimimi扔了一个地雷

3389848扔了一个地雷

3389848扔了一个地雷

小小蜜莉儿扔了一个地雷

wei-3扔了一个地雷

wenlizh扔了一个地雷

9353389扔了一个地雷

静蕴的明媚扔了一个地雷

顾顾小茜扔了一个手榴弹

piao扔了一个地雷

小琳扔了一个地雷

helen2012扔了一个地雷

lqanne扔了一个地雷

MIMI扔了一个地雷

Mia扔了一个地雷

Mia扔了一个地雷

第114章

乞丐之事,萧知远告知了狄禹祥,在说这事他会去查之后又提点了狄禹祥一句,“以后用人,不是深知其来历的,最好连人的祖宗三代也往上挖挖,这事你也跟珠珠说一声。”

狄禹祥颔首,回头晚上跟萧玉珠说了。

萧玉珠听了笑了笑,点头道,“知道了。”

去大冕,大郎已经决定好了要带多少人,兄长那也派了些人护他们安全,她瞧着人也是够用了,而且于她,只要孩子们有人看顾,她就放下了一半的心,所以,之后她是不会再添奴仆了。

狄禹祥嗯了一声,道,“我们这去大冕也好,想来等我们回来,要比现在留在京中拖累大兄的强。”

说来为了护住他们,大兄现在做事总要想想后果,不敢激进,有时候怕招来狗急跳墙,对一些人也是暂且容忍不发。

其实狄禹祥现在也庆幸大兄娶的是暮家姑娘,那是皇上的岳家,没几个人真敢得罪暮家嫁过来的姑娘,这于以后的大兄来说,都算得上是一道保命符。

“哥哥也是在等我们走吗?”听他的话意,萧玉珠突然了会了过来。

“怕是,大兄未曾说过,只是我猜出来的。”狄禹祥放在妻子腰上的手紧了紧,在她鬓间亲了亲,道,“是我现在无用,帮不上大兄什么,反而倚仗他的地方众多。”

见他再提起此话,萧玉珠在他怀里摇了摇头,淡道,“你有你的路要走,大兄知道的,我也知道的,你切莫这么想。”

狄禹祥轻笑了几声,心满意足地抱着她,在她耳边轻声道,“我跟你说过的,以后你要的你得的,都会由我来给。”

他与她说过的,他都记在心里,从不曾忘记过。

而舅兄暗中对他的维护与教导,他也铭记于心。

**

初二是二郎他们的百日,暮家那位未进门的嫂子竟送来了礼,其中有一份小礼是她亲手为三个孩子绣的红肚兜,上面绣的花是暮山的山花吉祥花,传说皇后当年嫁给皇上当太子妃的时候,头上的绣帕绣的就是暮山的福花吉祥花。

那花团锦簇生机勃勃,萧玉珠自见到后就笑得合不拢嘴,等萧元通来找女儿看外孙们的时候,萧玉珠把父亲拉到一半,把嫂子的绣品拿出来给她爹看,欢喜得眉眼都闪动着光,“比我还绣的好了不知多少,比苏安的绣娘还绣得好,嫂嫂真是天上来的仙女,做什么都好。”

一想这仙女还要落入他们家,萧玉珠喜得脑袋一片空白,只想傻笑。

因新请来两个年轻一点的教养婆子,阿桑婆和阿芸婆要负责接待前来的女客,哑婆就让萧玉珠派去跟着照顾长南了,那请进门来还不到十天的区老婆子这几日跟着萧玉珠,见萧玉珠有失仪态的欢容暗地里还摇了下头,但她见到萧家老爷也跟着女儿傻笑后,只能在心中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两人不愧为一家人。

萧元通看过肚兜跟着女儿傻笑了一会,末了不忘安慰女儿两声,“珠珠绣得也不差,爹也很喜欢。”

说着就把女儿给的早帕子掏出来让女儿看了看。

萧玉珠摸了摸小时给他绣的帕子,眉眼之间有着喜悦的怀念,“女儿知道的,只是知道兄长能娶这么个好的,都不知如何是好了,娘在地下有知,想来也是跟我一样的。”

听她说到她娘,萧元通脸上伤感了起来,他点点头,黯然道,“爹知道,你想替你娘的那份也一起欢喜了。”

她是想把他们娘少她兄长的那份,也补给了他,所以一直以来,她为她兄长操的心连着他们娘那份,一共是两份,所以为他伤心起来是格外操心,欢喜起来,那欢喜都像是两份。

“嗯,我答应娘的。”萧玉珠小心地把肚兜收了起来,眨眨眼,把眼睛里喜悦的眼泪眨掉,与萧元通道,“我以前从不敢想这样好的事,可老天待我们一家都不薄,爹,珠珠很感激有这么一天。”

萧元通也笑,直直点头。

这等时候,他也不敢说,可惜他们娘亲眼见不到这样的一天。

他知道,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比起他这个当丈夫的对她,也不见得浅上几分。

如若他开口说一句可惜,他们都能在这大好的日子里泪洒当场。

她过逝多久,他们便想念了她有多久。

**

三个小儿的百日没有放出多少请贴出去,但这挡不住许多不请而来的宾客——珍王爷的义子,当朝即将迎娶皇后亲妹,与皇上做连襟的考课院主掌其外甥们,这一家子人,在外人眼里,也可算视为是皇亲国戚中的人了。

所以,当天手上没持贴而来的宾客多不胜数,人都是来贺喜的,萧知远也放了话,说今天他说服他的妹夫要给他的外甥们大办百日礼,所以没持贴来的宾客也可以入门,但什么人能进这个门,自己先出门去撒泡尿照清了自个儿,再看自己有没有脸进这个门再说。

他出了此言,五品以下的官员虽然没去撒尿照清自己,但都老实地打道回府了。

狄禹祥觉得往日舅兄真是算是收敛了,他得罪人的功力,着实没比他收拾人的功力差上多少。

自然,狄禹祥的为人处世与舅兄的张扬嚣张截然不同,他是与狄家族人有生意往来的掌柜,但凡是人在京的,他都请了过来,以往通子巷的邻居,他也是派了人去请的。

易修珍也是一大早就来了,与萧知远在暗室里说话的时候谈及狄禹祥,易修珍很不客气地萧知远道,“他才是最会打算的那个,你看那些做生意的商人,今天来见了咱们这些人,哪怕是一句话也没搭上也是沾了光,回头谁能少得了他们狄家人的好处?他以前的那些旧邻居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守城门的小兵,回头少不得逢人就说一句他不忘本…”

萧知远当即瞪眼,“王爷,你可真算得门儿清,不愧身为王公,都能替大易,替皇上挣得盆满钵满。”

他暗讽易修珍也是个会算计的商人,易修珍一挑眉,回道,“我看你这心眼,就跟传说中一样的大。”

萧知远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对,若不是如此,王爷能得我妹夫这么一个师爷?”

如若狄禹祥不是他妹夫,易修珍会这么拉拢他?

这王爷的算计,又少得了旁人几分?

见萧知远与他对上,易修珍回了两句脑子先清醒了过来,哭笑不得地问他,“你这么大火气干什么?”

萧知远听了一怔,随即摸了摸鼻子,有点尴尬地道,“护短,护短,王爷啊,你也知道我就一个妹妹,以后大冕的事我少不得在朝中要为他看着点,可他人还没及第就给你要走了,你这一说他心思多我当你嫌他,这不…”

易修珍听了想了一下,想他话下之意可能也有那么几分是在提醒他可别把轻视永叔,他朝中可不是没人的,他不由得有些好笑,且也笑了出来,道,“你就放心好了,本王是要重用他的,岂会轻视?萧大人多心了。”

“如此,那就多谢王爷了。”萧知远顿时微笑,朝他一拱手作了个揖。

易修珍也就受之了,笑眼看着萧知远,这位萧大人不愧为他皇兄的心腹大将,他都不知他刚从是从哪一句开始是在佯装生气还是在真生气,还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打算等着他自动入局,然后跟他说上这么一段。

看他自然而然的表情,易修珍思来想去,都猜不出他这人的心思到底是怎么长的,只能告诫自己有些事还是得再格外上点心。

是,他用狄禹祥,也是因他有萧知远这么个舅兄之因,他先前觑觎萧知远,是因萧知远探密拷问的那一手,是连他皇兄都夸赞的,他大冕攻打关西关东大谷之时,很用得着。

他缺萧知远这样的厉害人物。

“我听说你给了永叔一些人,打算让他们跟着他们夫妻入大冕?”萧知远开了个头,易修珍也就没藏掖了。

“嗯。”萧知远点了头,也与易修珍打开了山门说亮话,“里面有王爷用得着的人,日后你就知道了。”

“为保他们平安,你也是煞费苦心了。”易修珍一怔之后感慨道。

萧知远微微一笑,“我就这么一个妹妹。”

这个时候,他不介意再为妹夫做一次后盾,说实话,此去大冕,如若成事,永叔日后的功劳当然不是几言几语就可以说得清的,但凶险与功劳素来如影相随,得多大的功劳,就要伴随着多大的风险,往后的路,妹夫可真是要靠着一己之力,护着他与他的那一大家子了,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就是他最亲的妹妹。

他能为他们做的,也只能至此了。

第115章

热闹过后,收拾残局才是分外让人疲惫的,饶是无需亲自动手,细琐的事也有管事的忙去了,但府里的各种事也是让小夫妇俩忙到初三晨间公鸡打鸣,才算是告了一个停,狄府中的下人各自都去歇息,府中这才安静了下来。

长南长生他们都睡得甚好,萧玉珠一一去看儿子们安睡,在看到长生他们的时候,她脸都贴在了摇篮上,身子半跪在了地上,困得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