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怡“哦”了一声,眨了眨明亮的眼睛。

“你去不去?”狄大人接过妻子手里添满了饭的碗,淡然问。

“不去的好罢?”长怡没先否决。

“是不好,你们还只是订了亲。”狄大人淡然道。

他用了两口饭,又送了一口到妻子的嘴边,“再吃几口再用汤。”

萧玉珠颔首,她虽已吃饱,但他提出,她便多吃几口就是。

长怡看惯了父母的亲密,对此举不以为然,听父亲代她否了,则继续用她的膳。

一时饭桌无语,等萧玉珠咽了嘴里的话,桌上才有了声音,她对狄大人道,“这一次他来得比往年还早几天,不知还否要多留一段时日?”

狄大人闻言轻皱了下眉,道,“我还真不知,回头我着人问问。”

“嗯。”

长怡这时用完,放下筷,拿手帕拭了拭嘴角,往门边看去,今日守门代付人的是桂花姨,她朝桂花姨摇了摇头,示意她出去守着大门,别让谁进来。

等桂花领命施礼退下后,她开口笑道,“爹爹在想什么?”

“你啊…”见她开口问,狄禹祥无奈轻摇了下头。

当初定亲,长怡也是说了好,可这两年看她可有可无的样子,作为父亲的狄禹祥连带的也不由多想蜀光是不是太不适合她。

可婚事不能退,长怡也不开口,他身为父亲,只得为她多想一些了…

妻子说得不错,女儿太狡猾不过,明知因她不在意他这个老父在重新估量蜀光这个人,偏生她还要问他为什么。

这凉薄的性情,也不知是随了谁的。

“娘。”见父亲不多说,长怡笑嘻嘻地看向母亲。

萧玉珠淡然地望着天天表现得无忧无虑的女儿,知道她是想让她说她爹两句。

以前女儿想什么,她还能料准过半,现在女儿大了,那心思,她也是猜不太准了。

不过萧玉珠从没问过她在想什么,于她来说,女儿有心思是好事,另则长怡是她的女儿,是她的心肝是她的宝贝,她是个什么人都不要紧,作为母亲的只要负责好好疼爱她,站在她背后就是。

长怡满了十岁后,她于女儿说得最多的就是让她觉得有什么要跟娘说的,跟娘说就是,只是长怡太习惯自己解决问题了,就算是有棘手的事,也只会找兄长们去办,找父母的时候少之又少。

女儿是个棉里藏针之人,萧玉珠打她还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担心她的时候甚少,这也是她不怎么喜欢蜀光,但长怡没说不,她也点头的原因,但她阻不了丈夫对小女儿的担心,遂她对小女儿道,“我不管你们的事,有什么话你们自个说,有什么事自个解决。”

“那我还是不是你的女儿了?”长怡朝母亲爱娇地挤鼻子。

“是。”萧玉珠径直点头,姿态优雅。

长怡望着母亲看向她的温柔眼神,不好意思地略低了下头,便也不再与母亲胡搅蛮缠了。

母亲太温柔,很多能在父亲兄长身上使上的小计,她都不好意思在母亲跟前使,隐隐有些怕亵渎了深爱他们兄妹的母亲对他们的感情。

“爹,小将军与我的事,就由我们来罢,小辈的事由小辈来解决,反正将来的日子也是由我们在过,您看好不好?”长怡朝父亲笑着道。

她其实有想过大兄说过的另一个老实的家将的事,但兄长也是说了,现在眼看着老实,谁知以后还老不老实?

说起来,还不如在父亲面前写了请陈书的蜀家来得干净。

长怡其实不怕丈夫纳妾抬姨娘,只要丈夫有本事,她管他纳几个妾抬多少的女人生多少的儿女,反正那个家是他在养,干她底事,但如果那人要仗她狄家的势,用她狄家的银钱,且用了他们家的权力银钱去养小妾儿女,那她就不愿意了…

现在家将家里,最有本事的其实就是蜀家了,所以嫁给蜀家长怡也觉得有个好,那就是依蜀家现在的本事,蜀家对他们家的承诺,她只要娘家不倒,她就能在蜀家继续过好日子,而且就算蜀光还真是个有点本事,以后他就算在外头养一堆的女人,单靠他本人也是养得起的,而长怡也不觉得亏…

所以只要蜀光不在成婚之前出了可以让他们狄家退婚的大事,长怡觉得她嫁给她现在这个未婚夫的可能性极大。

但如果如有意外,那肯定是一桩极为有趣之事,长怡也是极想看看,这也是她不想让父母插手的原因之一。

如果父亲插手一管,那事情是成与不成都是定局,过程中不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

另一道,长怡也不觉得他们小儿女之事,重要到要父亲出手决定否婚的地步。

事情小着呢,没那么严重。

第250章

父母一生过来,内里多少盘根错节,都被父母无声无息打发,未惊起过什么涟漪,兄长们也也个个皆内敛深沉,全学了父母去,长怡从小随他们长大,耳濡目染,再加天生禀性,对许多事也是看开了去,因此很难有小儿女的情怀,不过,家里年轻的家丁女婢众多,她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什么是情愫暗动是什么样子。

不知情爱,但还是知道一个人身上要是有这种东西,那个人会是什么样子。

而她与小将军,身上都没有那种东西。

小将军先是因为她容貌不出色肢体有碍才不愿意娶她,后是因她是狄家女,而她也变得不有碍观瞻之后才那么乐意娶她,于长怡的分析来说,小将军最后的选择其实是对的--他娶不到比她更好的人。

但于她来说,要嫁一个比他家世好的人,人选皆有得是。

她确实也不是非他不可,因为不在意,所以不在乎,遂一直以来,蜀光每次来,无情却强装深情,她不觉得反感,反觉有趣。

长怡从小就念书,母亲读什么,她就念什么,母亲说什么,她就认真听进心里去,母亲见解不凡,书上认为的,或别人认为的,在她这里就不一样了,所以在受母亲影响太深的长怡这里来说,蜀光这种在文人看来前后不一,毫无傲骨可誉的行为在她看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是那种最后能爬到权势上面之人。

很多世家公子年轻时候不懂得的事,蜀光算还是及时懂得了,一个人哪可能年纪轻轻什么都没有只光有祖荫余蔽的时候,就想着权势与美人齐抱,那不是瞎想吗?

而于小将军来说,能好好把她娶回家,等到他的权势能与父兄并肩之时,他自然就能有半个随心所欲了…

即便是她们深居在内宅的女子,也得嫁人生子,持家操劳,没什么不劳而获之事,长怡便也觉得小将军现在在她面前的表现,也是应该的,她也知道只要有皇天在上,礼法还在,她就算嫁给了蜀光,哪怕蜀光一点也不喜爱她,也无碍她过好日子,所以她也没什么心思去想蜀光到底是怎么想她的,反正他们之间,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对长怡来说,太多事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她不愿意深究也懒得多想,不觉得需要多花什么心思。

外人不知道她性子,只当她单纯天真,也只有深知她性情的父母才知她的凉薄。

蜀光自然也是不深知的,但他是聪慧之人,最近几年沉浮颇多,不再像过去那样想事简单,直觉也比过去可怖,他看着长怡的神态举止就打心眼里觉得她不天真可人,这次来狄家,他甚至觉得他未婚妻看他的眼睛,就像看着一件什么有趣的玩艺一般。

这天他又差了随行小厮去她的院子邀她去垂钓,这是她众多喜好中最常做之事,而且她常垂钓的湖畔现在开满了小花,她是喜好山花漫开之人,蜀光料想她是会去的。

果不其然,狄长怡答应了他之请。

这厢长怡应邀,高高兴兴地提笔写起了点心单子,每样皆是她今天想吃之物,瓜果汤水她也添了数样,让下人去备。

这一次,因垂钓是她喜爱之事,遂那些会叽叽喳喳,或心中怀春的婢女她也没带,仅带了身边一个沉稳,且有婚事在身的女婢。

这女婢不是贴身侍女,长怡也没把她放在身边用,仅有的时候她想清静会时,会着她来侍候,且这女婢是有了婚约的人了,长怡身边那些婢子虽不满自己这次不能跟着小姐去对这婢女有所怨气,但想来这有了婚约的婢女也使不出什么花招来,总比小姐带另外的有颜色的奴婢去的强,所以这婢女走的时候还是得了长怡身边那些小丫头好几声好姐姐,还给这女婢送了不少东西,让她代她们好好照顾她们小姐。

长怡也觉得这有意思极了,在旁乐呵呵地看了好一会,就笑嘻嘻地带了得了不少好东西的婢女走。

她身边这些小丫头片子,因她太好说话,接人待物都以半个小姐自居了--长怡确实觉得该如母亲所说的那样,该好好让她这些丫头知道,她嫁过去,她们是一个也不会跟着了,免得她不张那张口,她们就越想越多,不能想的事也敢想。

长怡这次仅带了一婢女,那边在院外接应的蜀光一见,回头朝贴身的领头随从一颔首,那随从是他心腹,他仅一颔首就知他意,令另三个人走了。

那随从随即接过了长怡婢女吉花的食盒,道了声“得罪。”

吉花笑笑,朝他福了福,就又小退了半步站在了长怡的身后。

“小将军,今日的日头很是好,多谢你愿意与我同去莱阳湖…”长怡抑起了笑脸,眉眼如在太阳下绽放的花朵那样耀眼。

蜀光一直板着的脸缓和了下来,这些年来为拒绝一直投怀送抱的人,他一直都板着他的那张被人看到就会瞪直了眼的脸,长久下来已是冷酷无比,拒人于千里之外,也就在狄家人,还有长怡和她的人面前,他还愿意稍稍缓解一下。

“小姐客气了。”蜀光沉声回道,半垂了下首以示恭敬。

她叫他小将军,他便还是叫她小姐,且身份还是以她家家将中人自居,而不是以她的未婚夫婿自居。

这也是长怡一直以来不讨厌他之因,哪怕他当年的逃婚,让整个崔山城州的人都笑话了她好久,连带那人还丢到了古安老家去了,连父母的颜面也因之受损。

可像母亲所说的,谁年轻的时候不做几件糊涂事呢,只要只是一时糊涂,不是一世糊涂都是好的。

“小将军,请。”长怡朝他颔首微笑,笑容和煦,语气亲切。

蜀光点头,等她提步,随后跟在了她身边。

订婚之后,他每年都来,去年他还觉得可能是她还在恨他当年的逃婚,所以对他看似亲切,实则还是对当年的事心有芥蒂,不想与他真正亲近,连眼神的交流都是笑意下面带着疏离,可今年他又大了一岁,又跟着父亲见识过了不少人,今年再来,他便知道,长怡那种疏离是真正的疏远。

她没有把他当未婚夫看待,或者说,她没有把他当以后的丈夫,半个亲人看待。

他父亲去年嘲笑他说他以为他现在就是狄家的女婿了,简直就是想得太美,狄家夫人连看他一眼都不愿意,狄家人压根儿没把他当半个自家人看待。

高枝不是那么好攀的,父亲语重心长,而蜀光不再是当年那心高气傲的孩子,他没有被父亲语带讥嘲的口气激怒,他确实明白高枝不是那么好攀这句话不是句嘲讽话,而不是像狄家这样的家,不是那么好靠近。

未来泰山大人每次见他都亲切关切,可他从未邀过他去过他那被外人称道的友局,而他那几个小舅子,就是经商的那两个停留温北城里时,也只会差人去他父亲那里拜访一下,从未说过要见他。

假若如此蜀光都看不出狄家对他看似看重,实则没接纳他之意,那他确实如他父亲那样所说的是个蠢物了。

蜀家想要爬到顶端,是要踩着狄家的肩才能上得去--可狄家不是那么好踩的,也就是说,高枝不是那么好攀的。

权势富贵之路狭又窄,岂是人人可好走的。

蜀光看清楚了之后,尽管心里还是有几分憋屈,但比之当年他平静了许多。

在认清是他们家对狄家有所图谋,而不是狄家对他有所图谋的真相之后,他心中确实不好受,但至少前路还是清晰了,对狄长怡他也是誓在必得,但也会按照着她定的路走,他再冒冒然地靠近,只会弄巧成拙。

而且从昨晚他从未来岳父那边得来的一些消息来,狄家已经这两年根本没有准备喜事的打算,连床都未打,也就是说,就算狄长怡及笄,狄家近来也没有把女儿嫁到蜀家的打算。

他的心因这个消息沉了下去,但也没觉气馁,一早起床,就邀她垂钓,对症下药。

其实这事仅仅换到去年,哪怕他想得明白了,蜀光也自认他是做不到这般心平气和的讨好,狄家的不是非他不可只会让他愤怒激恨,但来之前的这一年,他被父亲作为谴兵跟随狄长生,狄长息去南海送过一批兵器,他才知为何他强大到连身手都可与镇海将军狄长南为之一斗,但狄长南却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原因--在狄家,狄家家主狄禹祥没了,但还有镇海将军,镇海将军没了,还有手握巨大财富与人力的狄长生与狄长息,而他们就是有个闪失,还有一个结交了下天下英豪,与他们皆是好友的狄长福,而他们蜀家,他父亲没了,他倒了就是倒了,连个为他好好收尸的也没有。

在狄家面前,身为其家将的蜀家太弱了,他没有傲气得谁也不看在眼中的资本…

这一对会写得详细点,有些东西要表述,所以还有小点篇幅,还请大家多担待些。

第251章

在无外人在的场合,长怡还是很愿意与蜀光说会子话。

相比让人不喜欢,她喜欢让人喜欢一些,哪怕蜀光对她无男女之情,但这无碍与他高兴相处。

母亲曾困惑于她为何打小童趣与别的小孩不一致,稍长大后,那少女情怀也与别的小姑娘为何不一道,长怡也曾想过这事,最后归根终底就是她得到的太多。

父母把她放在心坎上疼爱,在兄长面前更是无她的不是,她与人相处,让人高兴自己也高兴,她的感情饱满得无匮乏之地,于是别的那些小姑娘稀罕的东西,到她这里,就不足为奇了。

光她自己现在得到的,她整个人已经很满足了,小将军那些刻意付出的感情放到她这里,一是与她得到的那些一比黯然无光,二来放到她已经完满的心里也显得太拥挤,所以长怡十分喜爱他的长相,但为之昏头昏脑也难。

如此这般,她倒觉得蜀光要讨好她有些可怜,而她又不是喜爱为难人之人,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无人会因她的行为对她的家族说三道四了,她很乐意与蜀光亲近些,像个家将中的哥哥一样相处。

“小将军今年来得早一点,莱阳湖的迎夏花还开着,正好能瞅上一眼。”蜀光挨得她很近,但不张口说话,长怡也不觉他冷漠,高高兴兴张口说起了话。

那样子,让她看起来有几分天真烂漫。

蜀光侧头看她,随着她摇头晃脑的说话点了下头,道了一句,“好。”

随之,他又道,“温北这个时候开娇阳花,要到九月才落。”

“就是那种又红又艳的太阳花?”

“是。”

“我只看过几次呢,崔山这里并不多。”长怡可惜地道。

“你喜欢的话,我让人送几株过来给你。”

长怡笑了起来,道,“多谢你,只是前年有人来送过,可惜*月崔山日头不如温山足,太阳花在我们这里开得并不好,我母亲说好好的花与其放到我们家被我催残,还不如让它好好地呆在让它开得美丽的地方呢。”

“嗯。”听她说到未来的岳母大人,蜀光笑了笑。

狄夫人看起来并不喜他,每次见他都很淡然,目光清冷。

比起长怡还有的热情,她的母亲显得十分冰冷。

尽管如此,蜀光知道狄长怡非常听其母亲的话,也知他如果要把长怡娶回蜀家,狄夫人那关是必须要闯的。

至于怎么闯,他心中还是没有数,便是连他父亲,每次提到她,也是不知到底该怎么去处理的好。

狄夫人乃现在被封为萧王的考课院主掌萧大人之妹,其嫂是太后亲妹,狄大人更是十年如一日把她捧在手心放着,这天下几乎没她想要而不可得之物,所以想要讨好这么一个人,太难。

他知道长怡说起其母总是一语带过,于是他便多问了一句,道,“此次前来去拜访夫人之时,夫人不便见客,不知夫人最近身体可好。”

“挺好,多谢小将军。”长怡眼开眼笑地欢喜一福,并不提及母亲不见他之事。

蜀光也不动如山,淡然道,“不知夫人哪日有空,我作为晚辈,来了几日,竟未曾与她请安过,大失礼仪,心内甚惶。”

长怡轻脆地咯咯笑了几声,听似娇脆,但嘴里却不答话。

蜀光脸皮不薄,自顾自地往下说,长怡也不傻,装傻笑着不搭话,想别过此话。

不过她虽应对得自如,蜀光也不是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见她光笑不语,听她笑完,又仿若没事人一般地道,“还请问小姐一声,哪日去方便一些?”

“哪日去方便一些啊?”长怡歪着头,状似天真地道,“这个我也不知道诶,烦请小将军等等,回头我问问母亲去再答你,你看可好。”

“好。”她打太极,看在蜀光眼里一点可爱天真也没有,不过得了话,也不算他白说,他便也看似很认真地点了下头。

说罢,他忍不住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看着她嘴边的笑,蜀光的心里一窒。

有时候他很不想承认,他比他想要的还更想娶她。

心里被细针猛戳那么一下后,蜀光若无其事地别过头,接着提先前的话,“小姐还喜爱什么花?如若崔山能养的,我回温北给你寻来,就是崔山不好养的,还请但说无妨,我把它们种在你以后住的院子里就是,这样日后你也是瞧得着。”

长怡听他这么一说,在太阳底下的眼睛亮得更是发光,蜀光回过头去看到此景,嘴里不由咽了几下口水,那样子,便有几分少年的苍促拘谨起来。

此时他褪去了几分少年老成的样子看在长怡的眼里,多了几许可爱起来,许是他真是长得极好,他站在阳光下,衬得连她家葱葱郁郁,繁花似锦的园中景色都失色了几分…

长怡说话的声音便柔软了几分,“那多谢小将军了。”

“哦。”在这一刻,未得她多余反应的蜀光没注意到她话里的柔软,耳中只有她那千篇一律的客套话,他心中失望至极,为了掩饰在意,他故作镇定地哦了一声,随即很快别过头,不想让这大家小姐看到他内心的虚弱。

“小将军,我们走快一点罢,马儿在门外都快要等累了呢。”长怡见他飞快地别过了头稍稍诧异了一下,但毕竟不在意,也没深究的*,便自然而然地别过了话,笑着说道。

“好。”蜀光听她淡定带笑,还能显出她几分娇俏的话,就那么一下,他的心便沉到了虚无的谷底,冷得那几分慑人惊魂的心动刹那荡然无踪。

再一次,他再明白不过,在她面前,他什么都不是。

两小儿女走得远了,那坐在楼阁上半倚着软椅的狄夫人萧氏接过了贴身女婢的暖茶杯,就着杯口小喝了一口。

这时,下面有婆子上来,与她福了一福,道,“夫人,大人让我过来说一声,说您若是得空,去书房里找他。”

“回去回大人的话,说今日阳光正好,让他得空,抽点时头陪我到阁楼上坐坐。”萧玉珠放下杯子,手里把玩着女儿给她绣的荷包,嘴里淡道。

“是,老奴这就去。”

不一会,狄禹祥快步上了楼,见他上了楼,萧玉珠也没起身,笑着与他道,“总算是我把你盼来了。”

“你是多几步路也不愿意,不想来书房陪我?”狄禹祥笑着靠近妻子,走到椅子前,低下头在她额间一吻,笑道。

“书房里书太多,看得我头疼。”萧玉珠微微一笑,那不笑时显得冰冷的脸孔真正温柔了起来。

这时任随看到她脸上眼睛里的温柔,都会知她眼前的这个人是她的挚爱,是她深爱的人。

狄禹祥知她不是嫌书房里书多,而是那是他议事的重地,他的幕僚常出入此地,他不介意她去,她却不想让外人觉得他事事以她为先。

“夫人不挪尊步,那只好我来找你来了,”狄大人故作叹然地道,“我明天就要去莆田巡察两天,加上来回的路程,三天去也,想来夫人也是不计较的。”

萧玉珠好笑,等他掀袍在她身边坐下,她微弯腰与他整理好膝上的袍衣之后起身笑道,“去几天无碍,只要能回来赶得上吃谈长怡的寿席就好。”

“你竟不与我去?”狄大人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