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眼泪都出来了,还想起身去看。被艾若按住。

“你不顾你自己难不成也不顾小的?那个是你亲生的,肚子里也是。大姑娘,你守着大嫂,我过去看看,还有吩咐所有人,大夫来之前,不许乱跑乱窜,乱说话。”艾若提裙抿着嘴出去,她又把贾母忘记了。

出了荣禧堂,吩咐跟着的吉祥如意回自己院去,进去前在耳房里换了身上的衣裳鞋子,还有戴的首饰都要取下来。洗洗才能进院。她没回去,关紧和荣府的院门。谁也不许出入。本想把孩子送回娘家,可是又怕把病传回去,只能下狠心,把儿女关在院里了。

“奶奶,是不是…”吉祥小声的问道,瑚哥儿发个烧,怎么就让奶奶这么大的阵仗。

“大奶奶才进来坐多大一会儿,这么会功夫突然发烧,你没看奶娘都快疯了?你们快回去,衣裳、鞋子给我烧了,首饰单放一处。虽说你们没接触奶嬷嬷,但大姐儿可还小,我不能冒险。”艾若盯着她们。

吉祥、如意也心慌了一下,马上点头,也不敢再跟人说话,匆匆的回去,洗头、洗澡、换衣服不提。

这头,艾若只能信守承诺去看贾瑚,就算没有这个承诺,她也得去,成为医生的第一天,她就发过誓言,她会善待每一个病人。

进了贾瑚的院子,再次重申不许乱窜的规定,被人引着进了贾瑚的房间,轻轻的摸摸贾瑚的脖子,再看看他的嘴。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也不知道王氏得没得过天花。要知道天花在二十一世纪因为牛痘的普及,已经绝迹了,谁知道天花该怎么治啊?

叫人搬来温水,先给贾瑚降温,边吩咐人拿开水和白糖和盐进来,并让人打开窗子透气,室内熏醋消毒。

也是春夏之交,正是天花漫延的时候,她怎么早没想到?不过早想到也没用,贾珠、元春都太小,根本就没到种牛痘的年龄,她根本就不敢试。

边给贾瑚退热,边吩咐人把院里洒上石灰消毒,还有,人都不许乱走,谁不舒服,赶紧说出来。

二奶奶手脚不停,却还在不停的吩咐着事,大房的下人们倒是想反对,可是看这情形,竟都不敢了。被艾若支使的团团转。

太医终于来了,号了脉,证实了艾若的判断,开了方子,让人抓药,他也并没有急着走,他也看出来了,艾若没有把孩子捂住,而是脱光光,用棉布沾着温水给他擦身。一会换一盆水,换块帕子。然后过一会,就用茶壶给孩子灌水。

“二奶奶,敢问这是为何?”太医看了一会儿,好奇的问道。

要知道此时,若是家里有个孩子见了喜,除了请豆神娘娘之外,就是关闭门窗,不见光,把孩子捂起来。然后满府不许炒豆。

看着艾若全部反其道而行时,竟提都没提痘神娘娘的话。他也是大夫,他也明白,请不请痘神,炒不炒豆跟病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他从来也不拦着,有神明跟他分担责任,何乐而不为呢?本就是一半生一半死的事,就是看造化了。

所以号了脉,开了药,倒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观察着艾若在做什么。因为他注意到,此时的贾瑚看着凶险,可是脉象却比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孩子好得多。他很有信心,贾瑚能好起来。所以他不忙让他们改过来,而是更关注了。

“清热解毒,再说,不给他喝点盐糖水,他怎么支持下去?”艾若能说,壶里的她按比例调配的盐糖水,为的就是不让贾瑚脱水。

而退烧用温水,不用酒精,其实不是把病毒逼回去,而是要发出来,温水能带走他的**,保持皮肤的干净和干燥。相对的,病毒也能快点被带离身体。

…………………

贾瑚的死书中着墨甚少,只说小时夭折。小孩子夭折了,无外乎几种,于是小P选了一个较俗的,大家别介意。

50 医者仁心

50 医者仁心

药没煎好,贾瑚开始拉肚子了,这是喝多了盐糖水的作用。其实天花的药里本身就有泻药的成份,也是要带走身体里的病毒。

大夫没想到贾瑚没吃药就拉了,而这时,奶娘赶紧要拿脏的被褥出去。

“地上挖个坑用石灰化水,这些污的衣裳被子全扔进去化了。”艾若按住,这些粪便传染性更强,贾家有的是钱,这点东西还经得起消耗。

奶娘吓了一跳,贾瑚身上的都是好东西,就算不要,洗干净,赏人也好。竟然要化了去。

“快去!”艾若吼了一声。

奶娘忙命人去挖池子了,扔了石灰,搅得浓浓的直冒烟,抱着贾瑚的衣物被褥扔进去用棍子搅着。衣服瞬间就化得没影了,被褥里有棉胎,慢一点,却也在慢慢消融之中。

太医就看着艾若抱贾瑚,手法非常熟练,他并不知道这是并非是大奶奶,只觉得这是一片慈母之心。

“二奶奶,大奶奶发动了。”瑚哥的门已经封了,进出都被禁止,只能隔着门传话。而内室,只有艾若和几个贾瑚贴身的人,其它人都不许乱走,大家也知道,瑚哥儿见喜了,为了避免被带累,还是老实呆着吧。

艾若下令封门,也没人敢说什么,不过张氏那头还是快疯了,惟一的儿子见喜了,情绪激动,提前发动再正常也没有了。

艾若倒是理解她,可是她现在真出不去,只能看向太医,想想,“麻烦您去看看大奶奶吧?”

太医也是懂行的,看看身上的衣裳,艾若也会意,忙对外喊了一声,让人准备水,请太医沐浴,拿大爷的衣裳给大人换。

太医下去,想想,艾若叫来奶娘,“你去门口跟报信的人说,让她对着大奶奶喊,她若死了,没人给她看孩子。”

“二奶奶!”奶嬷嬷没想到二奶奶会这么说。

“让人去喊,喊得大奶奶自己生下孩子为止。等我出去了,喊的人,一人一两银子。”

奶娘咬牙下去了。

艾若在贾瑚院里住了三天,贾瑚的身体还算是不错,总算挺了过来。小脸也漂漂亮亮的,一点痕迹也没有。艾若轻轻吻吻贾瑚的小脸,而贾瑚也虚弱的对艾若笑着。

而在他见喜第一天的晚饭上,张氏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子,本来是很凶险的,结果因为二奶奶要给一两银子的赏钱,于是一群人都在产房外喊‘大奶奶,你若死了,没人给你看孩子’。

闹腾得张氏晕过去的人都醒了,只能咬牙奋力生下了儿子。太医正好过来,直接告诉张氏,二奶奶照顾着瑚哥儿,他保证瑚哥儿没事。张氏这才安下心来,沉沉的睡了过去。

代善和贾赦听到消息一块赶回来,结果家里一团乱,但贾瑚的小院那头封死了,不让人进出。一打听,才知道二奶奶自己进去了。外头大奶奶生孩子,而贾敏还是姑娘,总不好照顾嫂子生产,于是乱成了团。

其实贾母能管家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什么什么错漏,她真的算是不错的管家之人,只是问题是,人不能有私心,天平不平,就要出事。

张氏在她屋里发动,她找产婆,找太医,准备产房,能有多难?更何况,她只是动动嘴,边上一群人帮忙。可是贾母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就跟小孩子生了气一般,躲在屋里不出来,说病了,头疼。

当然,贾母是生气了,外头有请客的,人给帖子也直接给大奶奶,根本就当府里还有一位太太般。加之分家,库房的钥匙、账本都交了,张氏真正的成了荣府的当家人。她除了还是太太,再无一点权限。撒气,媳妇当她是要糖吃的,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她心高气傲了一辈子,结果落得这个下场,她怎能不气?

刚刚大房出事,平时懒得说话的老2家的,竟然越过自己,直接把事情安排了,并且把张氏托给贾敏,无视了自己的存在。

贾母能咽下这口气?当张氏发动之后,贾母便装起头疼来了,反正什么事也不理,等着人来求她。

张氏也不是那省油的灯,怀得到这时候,本就随时预备着生的。身边的老嬷嬷们一个比着一个的精明,看贾母这样,马上也不管了,大奶奶怎么说也是现在真正的掌家人,想想连带着嬷嬷们也甚有权威了。

马上直接把张氏移到侧屋里,有条不紊的开始安排,张氏的问题是忧心着大儿子,又气婆婆的不懂事,本身她这段时间其实也是亏了底子,情况此时其实甚是危急了。

若不是老2家的直接派人在外头喊话,那个张氏只怕就危险了。

代善看到史氏没出正房,心里就记下了。又听到下人这么乱喊,还是老2媳妇吩咐的,也知道,这是老2媳妇逼着老大媳妇坚强。别真的倒了。不过问题是,这么一喊,史氏不是更没脸了。没人帮着带孩子,就是老2家的不带,史氏也不带,她的孩子就没人管了。

终于孩子生了,稳婆说,母子平安,太医进去号了脉,也说很好,没事。贾赦这才一屁股坐地上了,受的惊吓太大,一时没站稳。

等艾若第三天,贾瑚痘出尽了,烧退了,艾若这才全院再消毒,换了衣裳出来。原本还应该再照顾几天,不过她是大夫,不是护士。大夫责任她已经尽完了,调养交给张氏信得过的人吧。主要是,她也担心自己的孩子。三天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弟妹…”老大这几天一直在院外等着,虽说一直说没事没事,可是真的开门了,表示没事了。

贾赦也知道,这几天二奶奶一直在照顾儿子,他们和二房好像真的没什么交集,没想到这会,帮了他们的人,竟然是这个他们看不透的弟妹。让老大无语了很久。

“大伯进去看看瑚儿吧,身子没事,不过有些弱,要好好养些日子。哦,大嫂子那儿,暂时不要带瑚儿过去。”艾若虽然关门,却也天天有人在门口传信,张氏亏了身子,说是母子平安,不过张氏这回且得养了。正是体弱的时候,再把身上还有病毒的孩子过去,张氏就麻烦了。所以还是强打精神嘱咐了一声。

“是!辛苦弟妹了!”贾赦也看到艾若红红的眼睛,只能深深的一揖。

艾若摇摇头,直接回了自己院里。

看到评论小P好开心哦,谢谢大家,爱你们。那位游客朋友,你写评论时,能不能加点标点符号,看着忒费劲。

51 宅门脏事

51 宅门脏事

吉祥、如意看到她都哭出来了,这些天,他们谨守着门口,不让人进出,生怕被贾珠和元春染上,又想到二奶奶一个人都没带,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越想越怕,越怕越想,现在看到艾若回来了,自然要喜极而泣的。

艾若也不管他们了,洗头洗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才去看孩子们。还不错,元春很开心的爬了过来,咧着无牙的小嘴在那笑,而贾珠已经跳下炕,鞋也不穿就冲了过来,差点没把艾若顶出去。

看了孩子,艾若就倒下睡了,她三天没睡过了,实在太累了。

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晚上,她漱了口,吃了东西,和孩子们玩了一会,让孩子们去睡了,才伸伸胳膊,看向了周瑞家的。

“昨儿本来是大房二哥儿的洗三,不过大哥儿才好,老爷怕再出事,就不让办。就在太太房里小小的做了一下,奴婢替奶奶送了份例过去。今儿大奶奶回了礼,很是丰厚。姑娘也来看过二奶奶,抱着大姐儿玩了一会,还问,若是奶奶身子不好,她很乐意把姐儿带过去玩几天,奴婢没敢答应。老爷也派人送了些补品过来,让二奶奶好好养养。”周瑞家的按时间顺序把艾若睡着时发生的事一一说了一遍。

“我不在的三天,没人过来问过珠儿和元儿?”

周瑞家的沉默了,沉默也是一种回答。

艾若冷笑了一声,出于医生的本能,她去照顾了一个病童。可是她照顾别人的孩子的时候,却没一个人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怎么样。是不是,连自己这儿被搬空了,孩子被拐卖了,这些人也完全不知情?这就是贾家人!

心里再怨,可是她也明白,事情再来一次,她还是不能见死不救,她是大夫,她不能眼看着一个无辜的孩子,倒在自己面前,不管不顾。

“对了,昨儿晚上,大房的秋葵姑娘跌进石灰池子里死了。老爷今儿说晦气,看在两位哥的份上,还是赏了秋葵姑娘的爹二十两银子,让他好好发送了。结果秋葵姑娘的爹说,秋葵姑娘有了身子,只怕是被人害的,请老爷做主。老爷气急了,让人打了金大,说他是糊涂的,有身子为什么不禀报大奶奶?还让她留在大爷院里,瑚哥儿病得那么重,有个万一怎么办?大爷的子嗣,比这奴才的命金贵。金大一家被打发到庄子里,那二十两也不给了,按姨娘的规格发送。”周瑞家的顺便说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

艾若静静的听着,不禁微微的摇摇头,轻叹了一声。大爷房中没有姨娘,但有几个通房,都是史氏给的。大奶奶身子不方便,总要有人侍候着。这也是贾母给儿子们的“规矩”了。怎么就这么巧,瑚哥儿刚见了喜,那边那位就传了喜讯?

瑚哥的房间虽说也是大房,但是大房可不是一个院子,作为荣府的继承人,二房搬出去了,他们自然不用再委曲着自己,好好的收拾了几个相邻的院子,所以瑚哥儿说是还住在大奶奶的身边,但却是有自己独立的小院落的。

而艾若挖的石灰池子,就在瑚哥的院里,便于消毒。只是事情没完,她就没让人填了。那位金秋葵没事去瑚哥儿院里做什么?还是半夜三更!

说实话,自杀、他杀都不一定。进了石灰池子,不死脱层皮,若今天早上才发现,只怕是连脸都看不清了。

回头看看吉祥如意,她们一脸不忍之意。表明艾若想得到的,她们也想得到。

“所以现在就想好,以为有了身子,就能当半个主子。若还存了不该有心思,真的什么都完了。所以我早就问过你们,是留下跟周姐姐一般,做个管家娘子,我就让爷好好的寻摸个好的出来;若想出门,做个正头娘子。我发了身价银子,再赔一付嫁妆,好好的发送出去。倒不是怕你们,只是不忍心。”艾若苦笑了一下。

“奶奶!”吉祥、如意大窘,连声叫道。

“你们还小,倒不急于一时,没事,慢慢的想。”艾若摆摆手,这不是平时调笑,而是认真的,她从来没想过让自己的心腹之人去做贾政的屋里人,不是舍不得,而是他不配。只是说了这些人也不相信,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她们只要知道,她不会给她们第三条路就行了。

“行了,周瑞家的留下,你们去看看门户,再看看珠儿和元儿。然后就可以睡了。”艾若瞟了周瑞家的一眼,显然看她的样子,事情还没完。自己不过三天不在,一天昏睡,怎么就这么多事?

吉祥、如意自是那精乖的,马上退了出去,并帮他们关上门,

周瑞家的看他们都出去了,给艾若倒了碗温热的羊奶,“只怕这事不得善了。”

“荣府的事,咱们别牵扯,由他们去。”艾若白了周瑞家的一眼,他们住在这儿,该知道的一定要知道,但是,他们是客,客人就要客人的样子,管主人怎么做。当听不见就算了。

主要是,也插不上手。看看张氏的手段,自己哪能插得上手?不禁想,贾瑚的病是谁干的?真的一个通房敢这么干吗?她就算生了儿子,也是庶子,总不会真的以为能怎么着吧?

贾家有多不待见庶子,她可是很清楚的。贾敬的那个庶出的大哥贾敷,原著上只说八九岁上就死了。可是她到这儿了,才知道,这位不是八九岁上就死了,而是成了家分了出去,听说儿子都生了。但是太无声无息,于是作为外人的冷子兴更不可能知道了。连王氏都没听人提过一个字,分了多少家产给他,无声无息跟个透明人一样。

以后的贾琮、贾环哪一个又教养得宜?不过跟多养个小狗一样,让他们饿不死,有衣穿罢了。只怕说起尊重,还不如贾母院里的猫猫狗狗。

………………

看到评论了,真开心,大家喜欢就好,小P真不介意什么差评,只要给小P一个理由,小P才知道缺在哪,好改进不是。谢谢大家。

52 单纯还是蠢

52 单纯还是蠢

通房生子,不过巴望着升起做个姨娘,孩子也养不在跟前,只能由着下室夫人把哥儿养废了。将来分几亩地,一间屋,饿不死就算了。他们还能真的巴望着太太和哥儿们都死光,他们取而代之?不是艾若瞧他们不起,他们没这心气。当然,朝庭也没这法度。以妾当妻,是要判九个月徒刑的。

可是这也的确是一箭双雕,贾瑚一病,受刺激的必是张氏,万一张氏难产了,可不就跟书里一样,就贾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得益的是老太太;可是问题是,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管家权,老太太至于吗?

更何况,老爷子还在呢!现在以老爷子对她的态度,老爷子宁可让自己管家,也不会让贾母再插手家事了。若老爷子不在,她这么干,还情有可源,可是老爷子在,弄不好,偷鸡不成蚀把米。老太太再蠢也不会这么干。

可秋葵的死摆明了,这事不简单,只怕后头有人。可秋葵的死是张氏的人做的吗?查清了,于是直接灭口?而艾若是专业的大夫,就算不会号脉,但是直觉上,贾瑚只怕就没自己也许也不会死,而张氏,能在这时生下健康的二哥儿,母子平安,自己真的起到作用?还是自己又被利用了?

所以中间问题多多,此时周瑞家的提出来,艾若也知道,各方人马都不会善了,还好自己已经分出来了,由他们闹去。自己找个由头躲开就是了。

“若是奶奶一直病着,倒也好,不过若是一直病着,大姐儿,可能被姑娘抱走。”周瑞家的似乎无意的说道。

艾若一挑眉,周瑞家的知道自己可能要装病,于是趁机不过去请安,避开这一段相互清洗时光。可是如果说她病了,贾敏趁机过来说,她帮她照顾元春,倒也不好拒绝。毕竟她只是一个姑姑,不是老太太,她要带着元春过去玩,就是单纯的喜欢,直接拒绝还真的说不出口。可是给了,艾若又不舍得,不管贾敏怎么想,此时的荣府,艾若自己都不想去,怎么会让孩子去。

“大姑娘怎么会喜欢元姐儿?”艾若有些疑惑了,元春可都八九个月了,除了洗三和百日时,看贾敏看过她两眼之外,就没见贾敏有功夫给她一个眼角,怎么好好的突然对元春青眼有加起来?她倒是不想把这事阴谋化,可是在此时此刻,她还真的不得不多想。

“只怕是以前不知道咱们元姐儿可爱吧!”周瑞家的含含糊糊的说道。她还真的不知道此时大姑娘怎么想的,只能这么答。

艾若一个字也不信,有人喜欢孩子,有人不喜欢孩子。而贾敏本人身上就是有着强烈信号,不喜欢孩子的类型。她就从来没见她对哪个孩子亲近过。包括一直在贾母身边的贾珠都表示跟姑姑不熟,还需要什么证明?

“明日再说吧?”想不通就不想,车到山前必有路,艾若阴谋诡计可能不如他们,可是她却不缺耐性。

周瑞家的点点头,扶着艾若躺下,放下帐子,让上夜的进来守着。艾若却不能真的躺下,就能睡着。明知道,这事与她无关,而荣府的人也知道跟她无关,她只要关好门,好好的等这事结束就行了。到时自然知道,事情与谁有关了。只是听听这些糟心的事,她还是难得安枕,倒是一心盼着贾政快点回来了,这样她就能离开荣府了。

贾政去了七个月终于传回消息,要回来了。艾若想想,这是什么意思?盯着传话的小厮,这么长时间,考没考上总该有个话?现在突然说,要回来了,这是啥意思?

小厮跪外头笑了,却没说话。

艾若心念一动,别不是贾政那白痴,想要给自己一个惊喜,所以不让人说他考上了?不过这个人真够白痴的,他考没考上,代善能不知道?好歹也是金陵四大家,贾政回去考试,金陵老家的人能不照应?要知道,乡试、xian试、府试不用糊名的,贾家在金陵的地位,只要贾政没明显的智商问题,又不要太好的名次,只要功名还是容易的。所以这个人真的白痴啊!自己怎么能期望着,有个路不群,就能把这人往天上了教呢?

不过想想,不做那坏兴致的人,放下信,“二爷的身体好吗?”

“好,路爷一直陪着二爷,除了考试之外,二爷和路爷倒是一块走了些地方,二爷越发的能干了。”小厮这回倒是很正面的回答了。奴才有时是烈马,你弱他就强,但你强了,他们越发的忠心,惟恐有不周到的。此时看情形,贾政现在应该在这些奴才心里,形像终于有点转正面了。

“走了好些地方?”艾若撇开刚刚的想法,又是一怔,这是什么意思?童生式之后的三场都是在秋天,所以称为秋闱。而举人式是在春天,也就称为春闱了。

算算日子,贾政去了复习一下,就得一场一场的考下来。现在应该是最后一场刚放了榜。就小厮快马加鞭的回来报信了,他们的船在路上且得走了。难不成,他们除了考试之外,就去体验生活了?路不群也太尽职尽责了吧?

“二奶奶等二爷回来就知道了。”小厮又笑了。

艾若摇摇头,挥手让吉祥给小厮拿了赏钱,还顺手还抓了一把果子给他。倒是越发的有当家主母的气势起来。

“看来这回二爷收获甚大。”周瑞家的也笑盈盈的进来说道。

“你家的没让人给你带话?”艾若看向了周瑞家的。

“二爷自是吩咐的,怎么会跟奴婢说?”周瑞家的笑得更厉害了。

“算了,秀才应该是考上了,可能路先生带着他去看了看民间疾苦。将来好做官。”艾若想想摇头,正想再说什么,结果门外人影晃动。贾敏应该有又来串来门了,摇摇头。

“二爷既然想亲口跟您说,您还是装不知道为好。”如意掩口抢着笑道,起身迎了出去。

艾若摇头,连如意都知道了,还有谁不知道吗?心里郁闷,贾政是单纯还是蠢呢?贾敏来了,她总不好再纠结贾政那个蠢货了,打起精神,接待小姑子,和她的哼哈二嬷。

………………

明天可能又是大段的吐槽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对了,武汉下雪了,不过下午就停了。

53 关于贾敏

53 关于贾敏

“二奶奶,大姑娘来了。”门外的人影终于晃了过来,如意拉开帘子,让贾敏进来。

那次艾若还是装病了,以为贾敏会来要孩子,结果,贾敏竟然以喜欢元春为由,每天过来看元春。显得好像跟她关系不错一般。

弄得艾若都觉得有些怪异,不过艾若也懒得跟这些人弄脑子,于是兵来将挡,如果这位有什么想法,自然会自己说的,她以不变应万变。她来玩元春,就让她玩,元春有个人陪着玩也不错。只要别让她去荣府掺和贾母与张氏的那些烂事就成了。

不过这些日子,一接触,倒是觉得贾敏是个很有趣的人了。不是贾敏的人有趣,而是从贾敏身上,想到红楼的那点点故事而觉得有趣。

艾若是很喜欢林妹妹的,看红楼的,没有不喜欢林妹妹的。作为林粉,她也深恨为何贾敏早死,为何林妹妹少小离家,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日子。所以真的就算贾敏之前得罪过她,她也就算了;克扣她的用度,她本就没什么感觉。于是对贾敏,还真的没像对贾母那么有原罪的厌恶。至于说自己本尊王氏的那点小心眼子,艾若理她才怪。反正王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姑嫂的事,她才懒得替王氏报仇呢。

因为这样,她对贾敏一直很平淡,主要是她觉得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等着贾敏示好了,常往她这儿坐着,她倒也不好真的拒人与千里之外,倒也能聊聊。

聊着聊着,艾若倒是有所得。不是贾敏有什么值得艾若学习的,而是她才知道赵嬷嬷是懂一点医术的。于是拿着医书跟她请教。赵嬷嬷哪里会医书,她只会一点,号脉什么的,但也只跟妇科有关的。而药理什么的,也只会食物的相生相克…反正艾若拉着学完了,才发现赵嬷嬷会的全是宫斗须知。

倒是弄得艾若没意思起来,她一堂堂的妇科专科大夫,跟一老嬷嬷学宫斗?不过也算了,只要能入门就成,没事拿着贾敏当活体,学着号脉,顺便拉着身边的大小人儿一块号,总算知道书里写的那些玄之又玄的,大概是什么意思了,当然对贾敏更是笑脸相迎。人免费带了老师过来,当然要给好脸的。

正是这样,艾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因为贾敏很健康!倒不是说艾若怎么恨贾敏,非要她不健康才好。而是她一直以为贾敏是不健康的。

林妹妹的悲剧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母亡,父弱,林家无亲近的长辈,于是送到荣府里由老太太教养。等林海死了,林家的家产就全落到一个小孤女身上。

人其实都有经不起诱惑的孽根性,跟好坏无关。就像是一个无人职守的报纸摊,写个牌子,让人自己拿了自己给钱,可能大多数人不会贪那一张报纸的便宜。

但若换成一个大大的超市,里面应有尽有,还没人看,也没人说里面的东西一定要给钱。一天,两天,可能还好,日子久了,真的没人看了,于是进去拿几卷卫生纸;再过几天,发现没人管,于是再去拿点别的…再以后,百分百的,人家就会当这超市是自己的家的,别人拿了,他们还不高兴。弄不好,直接安上门,设个柜台,自己当起老板来了。

林妹妹一大堆的财物扔进了贾家,然后林妹妹还小,就算贾母和贾家上下一开始只是本着,先借借,有了钱再还的心思。但日子久了,也知道,他们还不起了。于是他们能怎么办?要么娶了林妹妹,要么弄死林妹妹。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是人都会算。于是林妹妹最后死了!

所以只要贾敏不死,林妹妹就还是二品大员的独生女儿,就会幸福的过她的千金小姐的小日子,到了日子,嫁个差不多的人家,根本就不会有后头的那些事。

所以在艾若的心里,贾敏一定身体不好,不然,嫁过去十多年,才生了一个女儿,还生得要死要活。女儿生下来也有弱症,好容易有个庶出的儿子,以为能传家了,结果三岁时还死了,于是贾敏也伤心过度自己死了。这个经历,搁谁,也得觉得贾敏和林妹妹一样,是病秧子不是。

之前艾若跟贾敏没多少接触,自然不会想,现在号了脉,竟然发现贾敏很健康,这就让艾若很纠结了,难不成自己的书看错了?

艾若是大夫,自然也不会妄下诊断,从侧面打听了一下,俩位嬷嬷进府之后,贾敏脑子清醒多了,但是人家身体上,并没有受到什么特别的照顾。

再打听,贾家虽然也有拿补品当饭吃的恶习,但是贾敏那头,却也没传出大姑娘有什么弱症,每天吃嘛嘛香,还有空踢个键子,身子倍棒。

艾若就思索起来了,也对,你想贾母活到八十岁,骂儿子跟骂贼似的,若不是贾家要被抄家,老太太且得活呢。所以,她老人家的身体有多好,不用说了;

再说贾赦和贾政,贾赦那样玩丫头,也没见人身体怎么着。也就发配时,路上熬不过,死了。不过正常人在古代那种发配路上,熬得过的,也不多,更何况那会贾赦也五十多了,在这时也是老爷爷辈的,那样才死的,也只能说身体素质那也是杠杠的;

而贾政更不用说了,四十多岁能让老妻再怀孕,还能让小妾往外生孩子,全书里,也没说他有什么病,什么灾的,想想拿着板子打宝玉的形像,身体不好的,只怕连板子都举不动的。后来还起复了,全家都死了,他也没死,可见也不是身子不好的主。

所以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只要贾母顺利生下贾敏,没受什么暗算,没受什么罪,她不可能有什么病。事实证明,贾敏现在是不错。

那么为什么到了林家十多年,就生了黛玉一个,还生得病病歪歪的?说是从胎里带来的!若母体没事,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有病的一定就是父亲了。

这章会让林粉们拍我吗?

54 林家好否?

54 林家好否?

联想到林家,艾若无语了,看过书的都知道,林家四代列侯,传到林海这儿第五代,没了爵位,但也是书香世代。就是人丁少了些,万倾良田就林海一根独苗。

林海的爹去世时也不老,也就三四十岁的样子。而林家连个近点的亲戚都没有,不然贾母也不会后来安慰宝玉时说,‘林家死绝了。’若不是真的,贾母也不至于这么咒人不是。

那么这么一联想,艾若想哭了,合着自己看红楼真的白看了。以为贾敏死在林海的前头,于是就觉得贾敏身子比林海弱?唉,这时就觉得,代善这个荣府里看似明白的人,也真的不明白啊!

就算是现代,谁家挑媳妇,选女婿不问家宅?若是父母不双全的,还得问问,什么故去的,若是得病去的,基本上,当爹**得胳应死,弄不好就棒打鸳鸯。有什么不能有病不是!

基本上,从遗传学上,林家其实真不是联姻的好人家,一看就是那基因不全的,把姑娘嫁过去不是找晦气吗?这会,站在女家的立场上,艾若便已经觉得,代善的脑子真是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