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慕叹了一口气,说:“楚姑姑,虽然你进宫时日短,但是你想必也是清楚了,明年陛下出孝,宫中就会选一大批家人子进来的,只怕倒是那些殿就有人住了。”

楚云低声说:“我就是为中宫感到伤心。”想起阿娇以前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评价,心里就是一阵难过。进了未央宫,愿得一心人的心愿恐怕再也实现不了。

苏慕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夜色深沉中的未央宫,念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史:“夜如何其?夜未央。”灯火不灭的未央宫,岂能为单独一个女子而伤心?

宣室殿。刘彻正看着刘陵的口供,并安排好让人去淮南国取剩余的财富之后,将长乐宫已经盖上的御印圣旨发出去,道:“明日张榜,十日后处决。”

“诺。”传旨寺人接过圣旨就出去安排。

处理完毕之后。刘彻起身,深吸一口气道:“卫丞相的病可有好转?”

杨得意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侍医说卫丞相年老体衰,要修养一段时间。据称卫丞相已经有意上书陛下,辞去丞相,告老怀乡。”

刘彻点点头,看着沙漏已经显示为亥时了,说:“今夜太晚了。可有去椒房殿说过了?”

“回陛下的话,戌时时奴婢看陛下一直在忙,就自作主张叫人去禀告了一声。”

“那就好。”刘彻看了一会椒房殿的方向,走入内室。

杨得意忙招呼几个寺人呈上了一些夜宵,道:“陛下,这是皇后殿下特地吩咐奴婢等陛下忙完了,给陛下上些清淡的菜品供陛下食用。菜品的种类都是皇后殿下亲自定下的呢。”

刘彻饶有兴趣的坐下,尝了一下,笑着说:“娇娇在吃食上可从来不会出错的。”从小就是吃最好吃的,穿最好的,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主。

想起今天她有些疲累的神情,问杨得意:“最近椒房殿很忙吗?嘱咐少府,椒房殿的要求必须做得最好,要是惹得皇后生气,朕可不轻饶。”

“诺,奴婢一定再叮嘱少府一遍。皇后殿下最近在整顿宫务,所以每天倒是很忙的。”

“对了,最近上贡了一批上好的丝缎,给长乐宫、长寿宫、椒房殿各五匹。”

长寿殿在王娡搬进去后,就改为了长寿宫。

“诺。”杨得意恭敬的道。心里却在盘算:以后务必对椒房殿更加尊敬。这次上佳的丝缎,总共只有二十匹,椒房殿竟然能和长乐宫、长寿宫平分秋色,可见陛下的看重。即使明年家人子进宫,只怕也撼动不了椒房殿的地位。

看着既好看又好吃的菜色及小吃,刘彻吃得很舒服。等七分饱后,他起身道:“去椒房殿。”他还是去看看吧。

杨得意忙招呼马何罗一行跟着。

刘彻慢慢的走在路上,一路上看到宫殿灯火通明,到了漪澜殿,他停住了脚步,说:“进去看看吧。”

漪澜殿是王娡还是美人的时候住的宫殿,刘彻小时候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后来封为了太子搬进椒房殿,学业繁忙,已经很久没有踏入这里了。

他看着漪澜殿的陈设,一点都没有变。每一件物品都是干干净净的。心里很是妥帖说:“娇娇很是心细。”母后闭宫不出,这些恐怕都是娇娇吩咐人做的。

杨得意跟在刘彻后面,笑着说:“奴婢听说,未央宫空余的宫殿,皇后殿下吩咐都要好好清洒,派专人看管。还派人修葺了北宫呢,现在北宫的陈设可差不了未央宫多少呢。多少人都说皇后殿下是善心的主子呢。”

“娇娇啊,就是心软。有没有奴婢因为皇后好说话而欺主?”

杨得意心里一突,忙道:“奴婢并没有听说。”

“你多盯着点,无论是谁,直接告诉朕。”

“诺。”

刘彻走进一个偏殿,随手抽出一个竹简,就看到上面幼稚的字写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由得笑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阿娇之后,回来就提笔写上的。

从五岁正式认识她,十一年了,这句诗词正是她的写照。

他心里顿时觉得满满的都是阿娇的身影,于是放好竹简,起身道:“走吧。”

椒房殿的人很快就发现了帝王的身影,忙去禀告楚云。刘彻皱着眉头,说:“去看看,叫她们不要打扰皇后。”

马何罗一拱手,道:“诺。”

然后快速的跑了过去,可是看门的寺人已经在和楚云报告了,楚云对寺人点点头,才对马何罗一拱手道:“马校尉,可是陛下有旨意?”

马何罗回礼道:“陛下口谕,不要打扰皇后。”

楚云眼光一闪,低下头,道:“诺。”等马何罗走后,才对身后的江氏示意了一下,江氏轻轻点点头,表示没有事情,她才松了一口气。

最近阿娇一睡着就做噩梦,今天晚上虽然杨得意传话来陛下不会过来。但阿娇还是叫江氏熬了一方安神烫,这下子也算是管用了。至少不会让刘彻发现。

刘彻轻轻的走进了内室,掀开帐幔,就看到阿娇宁静的睡颜,微微一笑,坐在了床边。

杨得意及楚云都慢慢的退了出去。

好久内室只听到红烛噼噼啪啪的跳动声,阿娇并没有发现身边有人,仍旧沉浸在睡梦中,嘴角甚至有一丝笑意。

刘彻忍不住的靠近,用额头轻点了她的额头一下。如今他在孝期,是不能有任何的夫妻活动的。

不过娇娇这样就好,就这样看着她,他就觉得心里溢满了愉悦,就想给她最好的。刘陵和如烟竟然说他会废了她,怎么可能?这个妻子他也是费力讨回来的好吧?真废了她,不是否定了自己?他可不做这样的无用功。

她以前还不愿意嫁给他呢?对了,还办了一个什么早梅宴选夫婿,有谁去了来着?嗯,等叫杨得意列出一个单子来,看谁的心思不纯了?

皇帝的记性那绝对是千变万化的,想记住谁的时候,那谁也逃不掉。不想记住某件事情的时候,当然也是绝对记不住的。

一大早起来,阿娇竟然在椒房殿见到刘彻,有些惊讶的说:“陛下怎么会再此?昨夜不是传话来说不过来了吗?”

刘彻面不改色的说:“传了吗?朕不记得了。”

杨得意忙跪下请罪,皇帝的贴身常侍不光要体恤上意,还得常为主子但下罪责。

阿娇叫起后,对刘彻说:“陛下,听说母后身子好多了,我今天想去给母后请安,陛下一起去吗?”她知道刘彻每天虽忙,但是还是会到长乐宫及长寿宫请安的。

刘彻想想说:“一会吃完早饭,你先去,朕过会去接你。”今天早朝事情不多,今天可以早点去给母后请安。

刘彻吃得快,吃完先起身走了。阿娇倒也不着急,慢慢的吃饱了,又洗漱,整理衣着后,都过去一个时辰了。

阿娇看看沙漏,说:“走吧。”

到了长寿宫求见之后不一会,长寿宫的大长秋汪德平竟然亲自出来了,说:“皇后殿下快请进。”

阿娇立即一拱手,说:“汪常侍请。”

汪德平边引路边说:“虽然皇太后身子一直没有好利索,但是还是关注着皇后殿下的,一听到皇后殿下想要来请安,这不就起身了。”

长寿宫阿娇以前也是来过,也是熟悉得很。到了大殿,阿娇就看到跪坐在地上的王娡,忙跪下请安,口中称道:“臣妾给母后请安,母后长乐未央。”

王娡的声音倒是很慈祥,道:“好,好,阿娇,本宫已经好久没有看看你了,来,过来,让母后好好瞧瞧。”

躲了半年,也该出来了,王儿姁真是罪该万死,让她出了这么大的丑,不得不闭宫半年,不得已将宫权交出。

阿娇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走过去了,说:“臣妾谢母后关切,看母后气色好了很多,陛下和臣妾就放心了。”

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在想着:王娡这半年看起来是过得不好,估计日日夜夜都想着啃噬王儿姁。现在想来王儿姁真是一个聪明的人,要是不死,指不定怎么被王娡搓磨呢?可是人一死,就只剩下王娡自己憋气了。并且她死了之后,她的四个儿子,外祖母是绝对不会让王娡动的,毕竟是皇帝舅舅的亲儿子。而王娡又没有吕后的手段和霸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儿姁四个儿子好好的活着。是人估计都得气着,再加上当时脸上都被王儿姁抓花了,只能躲在宫里了。

王娡笑呵呵的说:“这也是彻儿和娇娇你们孝顺,本宫才能顺心。这些时日,本宫身子不争气,娇娇累坏了吧?”

阿娇面色感动的说:“谢谢母后关心,阿娇其实也没有做什么事情,都是外祖母给的苏常侍也是帮助良多。母后放心,尽管养好身体,阿娇不累的。”

到手的宫权,她是绝对不会再还回去的。

王娡脸色不变,她也知道有长乐宫在,想拿回宫权只怕不是说两句话陈阿娇就愿意的,况且现在她可是正式的皇后,有着光明正大掌宫权的理由。可是,她不像太皇太后一样有政权虎符,她如果没有宫权,就是一个无用的人。彻儿愿意给她尊荣,她就能有权利,要是不给的话,她就什么都不是。

她拉着阿娇的手,拍拍她的手道:“知道阿娇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母后放心得很,也能好好养养自己的身体。现在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现在母后只是希望等出孝后,你和彻儿能早日能让母后抱上孙子才好。”

阿娇咬着嘴唇,低下头,低声说:“诺。”心里冷笑:她就不相信王娡不知道她被下药的事情,再说还和椒房殿有关呢,可是等楚姑姑她们去查了之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王儿姁。要不是重生,她也许就信了。

王娡看着她泫然若泣的样子,才猛的反应过来,道:“都是那王儿姁的错才害得娇娇你…你不用着急,等养好的身子再生也不迟。明年…”

还没有说完,就听到寺人唱到:“陛下驾到。”

王娡立即闭嘴,阿娇站起来。

刘彻进来先给王娡请安,阿娇也给刘彻行了一个礼之后,王娡说:“来,彻儿过来坐。今天母后看到你和阿娇,真是心里很是愉悦。”

刘彻看了一眼阿娇,笑着说:“要是母后觉得好,可以让皇后多陪陪你。”

王娡乐呵呵的笑起来说:“知道彻儿你孝顺,但是皇后要管理宫务,哪有那么时间来陪我这个老婆子啊。”

阿娇心里暗恨:王娡真是时时刻刻的不忘给她挖坑,要是不孝顺的帽子扣到她头上,只怕抓住一个时机,不光是宫权,她这个皇后的位置都岌岌可危了。

立即装作惶恐不已的样子,跪下说:“母后要是愿意见臣妾,臣妾随时可以过来,宫务怎么能跟母后相比呢?母后这样说,是折煞臣妾了。先前臣妾也是愿意来陪母后的,只是母后身体不适,臣妾不敢打扰。”

每天她可都是差人到长寿宫问一下,要是见她,她才过去。她才不会像前世那样傻乎乎的,为了讨好王娡,每天都早早的去请安,即使王娡不见,她也等着。生生的让自己受苦,还得不到她的一句好话。

王娡还没有说话,刘彻先笑着说:“母后,你想叫谁陪你不行,娇娇随时都可以的,对吧,娇娇?”

阿娇也不等他们叫起,顺势就起来了,擦拭着不存在的眼泪,笑着说:“诺,臣妾听陛下的。”一副乖乖女的样子。

王娡觉得自己没有病都会被气出病来,难怪俗话说儿子有了媳妇就不要老母了。虽然彻儿话说得很漂亮,但是她怎么听不出这是在为陈阿娇开脱呢?可是儿子的面子不能不给,她不着急,年老色衰的后果,她在宫中这么多年,怎么不清楚?到时候一切都好说。

现在忍下去就好了。于是笑着说:“彻儿说得是好,但是母后还心疼阿娇呢,我也没有那么多规矩,不用每天过来,隔几天就好,我还要好好养好身体呢。”

刘彻立即对阿娇说:“娇娇,还不谢谢母后,母后对你可是比我好多了。”

阿娇站起来,一拱手道:“谢谢母后体恤。”她倒是愿意每天过来,和王娡兜兜圈子,找着她的憋屈点再让她气闷一点。但是王娡只怕是不太愿意见她。想想一个不喜欢的人天天到眼前晃,还不能随心所欲的动她,想气她,她又不是以前的陈阿娇,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受虐感啊?

刘彻看着两人手拉手,也知道两人要是真能亲如母女,只要两人不撕破脸皮,他就懒得管了。喝了一口茶,笑着说:“母后,刚刚朕进来的时候,你们在聊什么?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阿娇低下头装害羞。

王娡看了她一眼,说:“正说着娇娇身体不好,等几年要孩子要是使得的。”

刘彻点点头,道:“母后说得是,朕和娇娇也还年轻不着急。”

王娡听到这里就有些不高兴了,道:“你们也不小了,明年出孝,宫中会选家人子进来填充后宫,我不催你们,你们也得考虑我年纪大了,也早日让我看到孙子啊。”

阿娇不做声,早就知道王娡不会这么快放过她的。

刘彻一听,站起身说:“母后,朕在孝期暂时不考虑这些。朕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先告退。”然后对着阿娇说:“皇后还有些宫务没有处理好吧?”

阿娇忙起身道:“诺。母后,臣妾就不打扰您的休息,先行告退。”

等她们走了,王娡一袖子将桌子上所有的物品都扫落在地,长寿宫侍婢都吓得跪下来。等过了一会,王娡才开口说:“去告诉平阳长公主和隆虑公主,有空进宫看看本宫。”

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汪德平脊背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身子快伏到地上了,道:“诺。”

出了长寿宫,阿娇脸上的笑意都止不住,刘彻摇摇头,无奈的说:“你就这单心思?行了,快回宫休息,好好的养好身体才是正是。朕回宣室殿了。”

阿娇恭敬的行了一个礼,道:“诺。”

等刘彻走远之后,阿娇低下头,掩盖中眼中的算计,调整好表情,温和的笑着说:“我们回宫。”

回到椒房殿中后,楚云有些担心的说:“中宫,这下子只怕被长寿宫记恨了。”虽然陛下做得很得心意,但是她又开始担心王娡给阿娇穿小鞋。

阿娇换了一套轻便的衣服,看着铜镜中的倩影,微微一笑,道:“早就被记恨了,不差这一次。”先抓住有权利的刘彻、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正事。

王娡,她不如外祖母的眼界,重生回来,她不是爱情至上的陈阿娇,自然也不用战战兢兢讨好她,也不必怕她。

  第64章 建元元年

阿娇换好衣服之后,就躲到阴凉的殿中,八月的阳光光是看着就觉得皮肤有刺痛,但是每次出去还得穿得严严实实的,实在让人热得烦躁,还不如静心的坐下来。

瑞紫和瑞文跟在阿娇旁边,没有多久,楚云过来轻声说:“中宫,今天一大早,陛下将所有的叛军全部勾决了,并且张榜告示。齐国,燕国除国。”

阿娇勾起嘴角,说:“谋反罪不可恕,陛下英明。”一下子解决了三个诸侯王,刘彻的权柄只会进一步增大。只怕他会按奈不住了。刘陵…..竟然如此早就死了?虽然如前世一样也是鸠杀,但是这世她和刘彻貌似没有前世那样暧昧的关系了,也没有机会对上她。他求而不得,死不瞑目,这样的结局她真是无比欢喜。甚好。

想想对着瑞紫说:“各个宫殿的侍婢都安排好了吗?务必要求清扫干净各个宫殿。”

瑞紫会意的点点头,道:“诺。”

阿娇不再说话,然后对苏慕说:“外祖母可得空?我欲去长乐宫请安。”每天例行一问。对外长乐宫,阿娇自是不会向长寿宫一样,但最近窦太后有些苦夏,不愿意见人,也告知她无诏不用过去,她也只好遵从。

苏慕摇摇头,道:“长乐宫并无消息传来。”

阿娇也只好作罢。专心看着手中的竹简,她进来总是觉得自己读书还是太少,对朝堂上的风涌根本就不明白,就比如刘彻和外祖母到底为什么冲突?她前世都没有弄明白。那个时候外祖母收去了刘彻的大部分权柄,她就到长乐宫转圜关系,一切都是为刘彻说好说。可是就如外祖母当时所说:“娇娇,你的心太小了,所以装不下别的东西。”

是啊,一切都是为了刘彻,即使当时为了卫子夫,她们已经在冷战。这次她要好好的琢磨一下。外祖母信奉黄老学说,而刘彻却是要求儒学治国。

从正式登基后,刘彻就动作不断。铲除叛军后,就下诏让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进谏的贤者,由皇帝亲自考试。这次共有百多人参加,董仲舒就在其列,并被当时的学者们都尊为师长。

而如今卫绾生病已经半个月了,只怕刘彻已经忍不住了。只怕外祖母也忍不了多久。她得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刘彻在政事上的想法。总不能一直被动的等着他出招吧?前世,她是完全没有参与到朝政中,后宫又管的一塌糊涂。这辈子再糊涂,恐怕就怨不得老天爷了。

过了几天,天气稍微转凉,阿娇就知道窦太后身体好了许多。于是早上早些起来,作为儿媳妇,自是要先去长寿宫。

王娡本来是不想见的,昨日又是半宿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陈阿娇竟然要来请安,并故意言明她要去长乐宫请安,这下子她不起来都不行了。

昨日平阳进宫,言明现在朝廷的时态,彻儿想要变革,已经引起了长安诸侯的不满,长乐宫虽然没有表态,但是作为母亲自是要支持儿子的,和长乐宫搞好关系就是重中之重的。就如同平阳所说:“陈阿娇现在绝对不能动,也别惹得她不虞,她如今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别管,一切都彻儿彻底亲政之后再说。”

阿娇竟然没有等一会,不见人请她进去请安,反而是王娡就收拾好出来了,并且这态度绝对是如沐春风啊,很远就看到她在笑:“娇娇,等着急了吗?”

阿娇有些惶恐道;“这,母后怎么出来了呢?臣妾还没有给母后请安呢。”昨日平阳公主请安进来说什么了吗?王娡这态度绝对不逊她母亲啊。

王娡笑着说:“我们母女之间不用那么多规矩,走吧,一起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身体不适不能打扰,我也是好久没有去给她老人家请安了。”

阿娇只好装作受宠若惊道:“诺,母后先行。”竟然连本宫都不自称了,事物反常即为妖,她心里更是警惕了。

王娡拉着阿娇的手,道:“母女之间不讲究这个。昨日我又想了想,彻儿说得对,你们还年轻,我等几年抱孙子也是使得的。你别恼母后,我呀,是被先前玉堂殿的人气着了,后来想着庶子到底不如嫡子尊贵,你且放下心来,只要你和彻儿好好的,母后就安心在长寿殿养老,不管你们其他的了。”

阿娇惊讶得差点失态:王娡这也反转太大了吧?她的意思是…..她可以专宠?噗,好吧,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让她迫切的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但是她不脱后腿更好,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她要做什么事情不会有来自长寿宫的干扰了,不错,也许这世老天爷是怜惜她的。

不过面子上还是要装作惊喜和羞涩,道:“谢谢母后,果然还是母后疼我。”

两人都有意营造气氛,所以到了长乐宫时,外人看来婆媳两人就是亲如母女了。

长乐宫中,窦太皇太后端坐在中间,两人分别给太皇太后见礼之后,分坐在她的身旁。

阿娇仔细的看了一下太皇太后,心里一酸:经历了丧子之痛,每次见到外祖母,都觉得她白发又多了一些,皱纹更深了一些。

王娡仔细看了一下,心中一松:看起来太皇太后气色并不好,果然是年纪大了,如平阳所说,她们只要等着就好了。口中笑着说:“太皇太后气色好多了,臣妾就放心了。”

阿娇勉强一笑,道:“是啊,祖母气色好了很多,现在苦夏马上就要过去了,早晚有些凉,司婆婆可要注意给祖母添些衣裳。”

司氏忙拱手道:“诺。”

窦太后大手一挥,爽朗的说:“就你们小心,别担心,我老婆子活到这么大的岁数了,也够了。倒是皇太后和娇娇,你们虽然年轻,还是要多注意身体。”

“诺。太皇太后乃是上天庇佑,一定是长命百岁的,只有您老人家在,我们这些小辈心里才有底。再说彻儿也还年轻,还需要您老人家多多指点呢。”最后一句话,王娡倒是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的。

阿娇也接口说道:“母后说得对,祖母,我还需要您多多提点呢,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身体。”

太皇太后笑了起来,说:“知道了,你们有孝心。皇太后身体可好点了?专心养好身体,不必惦记我这里。”没有事情不要过来了。

王娡道:“诺,臣妾谢太皇太后恩典。”然后起身道:“臣妾就不打扰太皇太后了,娇娇,你且好好陪陪太皇太后。”

阿娇忙起身,道:“诺。”

等王娡走了之后,阿娇立即快速过去,抱住太皇太后的手臂,撒娇的说:“外祖母不疼我了,我好几次要来看您,您都不召见我。”

女孩娇软的身体扑过来,窦太皇太后就感觉到生命的鲜活,不由得抚摸着阿娇的秀发,道:“外祖母知道你心疼外祖母,可是娇娇你现在是大汉的皇后,要尽快熟悉未央宫的一切,天天带着长乐宫,能做什么?外祖母老了,护不了你多久?你呀,要快快的长大,要保护好你娘。”

阿娇的眼泪一下子留下来了,但是极力的保持着声音的镇静,道:“我知道,外祖母。阿娇在努力长大,但是还是要外祖母看着啊。”

“外祖母能看你几年就是几年。行了,别哭哭啼啼的。”太皇太后虽然眼瞎了几十年,但是相对感官更加灵敏了,自然也是知道了阿娇极力遮掩的眼泪。

她继续说:“娇娇,哭不要紧,爱哭的孩子有糖吃,俗语说得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你的内心一定要强大,知道自己要什么。我观你最近行事,很不错,但是娇娇,你一定记住,下定决心绝对不能心软,否则拖累的是你母亲,你可知道?”

说道最后已经言辞严厉了。

阿娇一直知道,窦太皇太后如此宠她,只不过是因为她是母亲的女儿,在她的心里母亲比任何人都重要。可是她却没有半分埋怨。因为她也爱着她的母亲。

要不是母亲和外祖母护着她,以她父亲的秉性和侯府的糟乱,她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诸侯王和公主也多的是,他们的孩子也不计其数,但是对孩子如此的好的,馆陶长公主绝对是独一份的。

阿娇使劲的点点头,道:“我知道,外祖母,我必不会让母亲受人欺辱。”这本就是她重生的最大目标。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娇娇,你是一个心思纯的,但是胜在脑筋清楚,看人眼光不错,只要保持此心,以后你的福气在后头。”

阿娇脸有些热,这是太皇太后第一次夸她,也是对她的肯定,她心里更加有了信心,说:“谢谢外祖母夸赞,我会努力的。”

太皇太后点点头,话题一转:“你现在在做什么?”

阿娇今天来本也是要请教的,于是毫不隐瞒的说:“外祖母,我在看圣人书《老子》,但是也许是我太笨了,并不能理解其意。”

窦太皇太后来了兴趣,说:“哦,怎么想起看这个?”

“我也是想多学一点,以前总听外祖母说起:‘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虽然理解其意,但是并不能领会其字面之下的意思。这次忝为执掌宫务,才发现这句话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只要定好规矩,赏罚分明,各人做事就尽心的多。”

窦太皇太后欣慰的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娇娇你能领会到这些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黄老之学就是强调道生法,清静无为,主逸臣劳,宽简刑政,除削烦苛,务德化民,恢弘礼义,顺乎民欲,应乎时变….”

说起黄老之学,窦太皇太后自是滔滔不绝,阿娇也是听得认真,记在心里,准备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

一老一少,一个说一个学,时间倒是也过得快。等日上三竿,司氏才过来打断,两人才发现。

阿娇有些不好意思,说:“都是我不好,外祖母身体刚好,就来打扰了这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