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彻走远之后,阿娇才扑到馆陶公主的怀里,说:“我一直担心母亲,看母亲好,我才放心了。”

馆陶公主笑嗔道:“你呀,人小鬼大的,母亲吃的盐巴比你走过的路都多,知道怎么样对自己好。你照顾好自己才是正事。”

“知道了,母亲。所以你一定要健康长安,才能看着我,别让我犯傻啊。”

“行了,母亲知道你的心意。原本还有些担心刘彻那小子对你不好,但是看到今日他肯为了你来到侯府,说明他至少心里还是有你的。娇娇,你可要好好抓住机会,千万别傻乎乎的。”

阿娇开口想解释也许是刘彻抽风了,但是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无论刘彻是什么目的,至少她见到了母亲,心里舒爽多了。于是点点头。

母女俩又说了会话,阿娇才起步出了侯府,上了马车。刘彻果然还在车上等待。

等马车启动之后,阿娇主动的靠到刘彻的身边,轻声说:“谢谢陛下。”

刘彻唔了一声,却没有做声。

阿娇也不管他,自顾自的说:“我是真的谢谢陛下。母亲她是真的走出来了。先前母亲将侯府一分为二就是决裂了,可是父亲临终要求侯府必须还是一体的。母亲答应了,我就有些担心母后又心软了,或者会被往事牵绊痛苦一声。可是今日看来,母亲她是明白的。所以阿娇真的很谢谢陛下。”解决了她的心事。

刘彻摸摸她的头,道:“那回去就好好歇歇。”

“嗯。”阿娇慢慢的闭上了眼睛,这几天一直没有睡好,真心困了。

看着阿娇平稳的呼吸,刘彻无奈的笑笑,然后扶着她的腰,让她的头靠在他的怀里,这样睡着舒服点。

阿娇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椒房殿了。看着楚云她们遮掩不住的笑意,有些无奈。好吧,前世她一直希望刘彻能够如此宠爱的对她。

可是今世,他真的如此做了,她却毫无羞涩,只是无奈。果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今每次她如此做了,她总会绝对背后有很多的目的。比如长乐宫,外祖母只怕忍受不了多久了。

朝堂上赵绾建议以后皇帝发圣令,不再用长乐宫的御印。这可真是要翻天了。虽然刘彻第一时间驳斥了,但是再多来几次,他哪里还有不动心的?

而在陈午停灵下葬之后,刘彻快速的将馆陶公主的长子陈须册封为堂邑侯,并和平阳侯曹寿一样任为御史。陈蛟入鸿胪寺任典客。并表示如果有功劳,也是可以封侯。

两人自是欣喜如狂。有正经的朝廷官职,谁愿意顶着长公主之子,连名字都不一定被人记得。至少如今他们也可以是陈大人了。所以最近他们的行为也算是逐渐规矩起来。

阿娇听说之后,自是心中很是高兴。只要有上进心,总是能将其恶习除去的。

而长乐宫窦太皇太后知道馆陶公主身体很好,精神倍棒之后,自是也放心不少。并且又赐下不少珍惜贵重物品给阿娇。

长乐宫如此表示,长寿宫王娡也压下了心底的不满,同意赐给了馆陶公主和阿娇不少物品。

一去一来中就到了四月末,初选合格的宫婢已经全部来到了皇宫。来到皇宫之后,阿娇就命苏慕、楚云和江氏及四姝严密罢官。终于补充进来两百命宫婢,其中宫女一百二十名,寺人八十名,都从最低级做起。

五月末过去了,阿娇就要开始准备未央宫和长乐宫避暑物事了,这又是一项琐事。虽然不用事必躬亲,但是大体的流程她是必须要掌握的。

并且她心中还有一事一直未解决,所以这天趁着刘彻心情好,就提了出来。

  第69章 黄老儒学

刘彻敲了敲案桌,道:“你的意思是以后宫女二十五岁就放出宫去自有嫁娶?”

阿娇给刘彻添了茶水,才说:“是,陛下。臣妾的意思是如此。”顿了顿,看着刘彻示意她继续说下去,她才说:“先前整理宫婢册的时候,臣妾发现宫女自进宫之后除了在主子面前有体面的能够善终以外,大部分年老之后宫中并无安排。而大部分宫女在品级上升无望之后,转而会寻求其他的能够让自己活下去的…信念。就如同上次刺杀我的那个宫女,她之所以为刘陵卖命,不也是因为当初刘陵对她说了一些话,就让她在寂寞的深宫中产生知己的感觉,才拼命的刺杀我。”

刘彻有些触动,当时的口供他看完之后给阿娇看了,只是他并没有想那么多,而阿娇能想到这些,果然是女人心细吗?

他想了想,说:“也就是说这些宫女容易被人利用。”

阿娇点点头,道:“虽然陛下威信之下,不一定有人会愿意以身试法,但臣妾觉得还是应该未雨绸缪。且四海之内皆是陛下的子民,给与宫婢恩典,也是陛下皇恩浩荡了。宫婢二十五出宫嫁人,也是陛下鼓励休生养息之延续。不知陛下认为臣妾说得可对?”

刘彻喝了一口茶,笑着说:“也好。不过娇娇和祖母及母后打声招呼,问问他们的意见再实行吧。”

“诺。谢谢陛下。我自是会去长乐宫及长寿宫问安的。”阿娇脸上笑意满满的说。

长寿宫。王娡在听完阿娇的想法之后,虽然心中有些不愿,但是刘彻都同意了,她也无话直说了。只能私底下向平阳公主抱怨阿娇弄权。平阳公主只能安慰他,她会找机会戳穿陈阿娇的真面目。

她说:“母后,现在彻儿正对陈阿娇新鲜着呢,我们就不要惹彻儿烦忧,反而离间了母子,姐弟情分。我们且等着吧,等陈阿娇颜色不在,我们总能报仇的。到时候还不是母后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王娡无奈的说:“也只能先忍着了。”反正长乐宫年纪大了,而阿娇年纪也大了,呵呵。

平阳公主想起长安诸侯的异动,说:“母后,彻儿对那些诸侯人心不齐,可有说法?您不知道,这些诸侯多可气,根本不把我们母子放在眼里。”

连早就没落的长修侯杜家也敢嘲笑她:“长公主殿下喜美乎?欲同大长公主呼?”简直是太嚣张。她找美人回府蓄歌舞婢,凭什么就是要走姑姑的老路?哼,看着吧,她一定比姑姑成功。

可是她外在的形象一向温婉善解人意并心胸宽大,所以也没有办法如姑姑那样睚眦必报,那个时候她才是觉得小人有小人的好处,至少有仇当场就可以报,而不是迂回来迂回去的。

但这么多年,她也不愿意破坏形象,只好安慰自己:等弟弟真正掌握了大权,她总能找着机会报仇的。

王娡摇摇头,说:“彻儿很少和我说朝堂上的事情了,唉,我也老了,不想管那么多了,只要你们姐弟平安就好了。”她插手了几次之后,彻儿基本上就和她不怎么交心了,她也就后悔了。至少和娘家来比,还是自己的儿子最重要。

平阳公主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她的母亲最近精神是不太好,只好放下心中想要母后多多影响她弟弟的想法,说:“那我也和母后一样,就好好在家里歇歇吧。”

本来她是想说说赵绾的,赵绾这人和长乐宫不对付,想着应该可以拉拢的。但王娡退缩了,她现在胆子还没有炼出来,也有些不敢了。

事后她还在庆幸,幸好当时没有和赵绾联系,否则她也得被长乐宫惦记上。当然现在她只是退而求其次,然后收买几个儒生罢了。

和长寿宫不同,长乐宫完全就是赞同了。

窦太皇太后甚至欣慰道:“阿娇,你这样做,我就放心多了。”

如此好的能够掌握内宫的办法,她以前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文皇帝时期,经过吕氏之乱,宫婢几乎全部换了一个遍,所以并不存在前朝势力不能拔动的地步。她也就不废那个心了。并且当时和匈奴之战后让大汉的人口也锐减了许多。大汉的男子和女子自是繁衍为重。

后在休生养息的政策下,连宫婢采选都放宽了五年一轮。经过几十年发展起来之后,宫婢采选才更改了。到了儿子景皇帝当政十六年来,宫婢采选了很多了。这也算是皇后王娡的手段了。

现如今阿娇能够用这个办法,只怕宫女都会向着她了,这对她以后的政令通达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并且如果以后后宫有其他的姬妾,再要像王儿姁一样挑战皇后的尊严,只怕身边也没有多少人可用。

阿娇有些羞涩,道:“谢谢外祖母夸奖。”其实这也是她看了后世某些人的做法拿来用的,并不是她自己首创的。但这个她也没有办法说,只好自己冒领了。还说这也算给那些白发苍苍孤苦伶仃那些宫女的一点安慰罢。

窦太皇太后点点头,然后转了话题,道:“娇娇,看了这么久的书,可有什么心得?你也看了儒学的吧,说出来听听。”

阿娇想想后,才道:“黄老主张顺其自然,儒学尚贤,世官卿禄应该贤者居之。道家法殷礼,宗法不明、母权长辈为尚;儒家尊周礼,尚宗法及父权。两者各有千秋。”

刘彻是主张君主集权,不主张王侯特权的,所以他尊儒之举也是大有深意。只不过是想大权独揽,做到真正的权掌天下罢了。

窦太皇太后笑了,道:“是用心看了。”但话音一转,说:“那依娇娇来看,哪个好?”

阿娇惊得一身冷汗,忙说:“这个娇娇就分辨不出。只是觉得各有各的优点。”顿了顿,才说:“但是儒学的宗法和父权,娇娇实在欢喜不来。”

窦太皇太后接口道:“只怕黄老的那些世禄世卿你也看不上眼吧。”

阿娇嘿嘿的笑了,她的确是有些看不过言,这些人要是发展下去,就会是皇家轮流坐,世家却不会变。没有地位的人想要上位更是难上加难。

窦太皇太后收敛的笑容,说:“娇娇,你胆子是越发大了。你这样说不怕我生气吗?”

阿娇忙拉住她的袖子,撒娇道:“那是因为外祖母是大智者啊,您要是只是为了我这几句话生气,那刘彻开始新政,儒生作乱的时候,您就出手了。哪里用等到现在啊?”

其实关于刘彻的新政,窦太皇太后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只要不惊动她的权利问题,她是不会干涉的。

建元元年,刘彻下诏求贤、恢复周礼,以窦太皇太后的精明,她是不会察觉不到这些事情背后的阴谋,但是她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态度。

以阿娇对窦太皇太后和刘彻的了解,她自然能够看出来。

窦太皇太后偏过头,嗔笑道:“你呀,就会说好听的话。行了,你说得也对,但是陛下也得明白才是。”

阿娇不做声了,刘彻又不归她管。并且以刘彻现在意气风发的样子,只怕是听不进去的。

还好窦太皇太后并没有纠结此,也就说起了别的,“娇娇,虽然你现在也算有了长女,但是还是得注意调养身体,尽快有个自己的孩子才好。”

阿娇知道这句话窦太皇太后是真心的,后宫中的女人只有有了孩子,才有了盼头。尤其是皇后,有个亲生子是最好的。但是她心中另有打算,为了孩子好,只能慢慢的来了。

但这不妨碍她真诚的回答窦太皇太后,道:“诺。外祖母,我知道的,现在我每天都吃江姑姑做的膳食的呢。”突然想起,说:“外祖母,不如让江姑姑也给您做吧,药补总不如食补,并且味道实在是不错的。”

窦太皇太后听着她声音的谗言,不由得大笑,说:“好好,娇娇有孝心。但是不用麻烦,等江氏有空,过来长乐宫教我宫里的人,或者我这边叫人去椒房殿和她学,是一样的。”

“也好。”阿娇点点头,说:“我会吩咐江姑姑的。”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倒是一片和乐。

夏天悄悄的来临,天是越发热了,阿娇每天恨不得钻在冰块里面,本来刘彻是准备去甘泉宫避暑的,但最近儒生又开始集聚上了,匈奴又不安定,他只能呆在长安处理。

这天,阿娇正在殿中的阴凉处昏昏欲睡,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由得睁开了眼睛。椒房殿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如此不规矩了,这是出了什么事?

  第70章 新政失败

瑞柳匆匆的走过来,看着她头上的急汗,阿娇道:“先擦擦汗,天塌不下来。”

瑞柳忙站立好,才说:“中宫,陛下如今在宣室殿大发雷霆,已经拖出来好多人了。杨常侍差人叫您过去。”

阿娇皱着眉头,看着瑞柳心惊的样子,估计实际情形更加严重。于是开口说:“是因为什么原因?”

“据杨常侍说是因为宣室殿伺候不周的缘故。”

阿娇笑了,伺候不周真是一个掩盖真相的最好借口。她想想问:“朝中可有事情?”

瑞柳想想,说:“目前没有消息传过来。”

阿娇对着楚云道:“楚姑姑,去打听一下宫外。”

楚云一拱手,道:“诺。”

不一会,她就回来,道:“中宫,赵绾和王臧家被太皇太后的人围起来了。”

阿娇点点头,道:“继续盯着,随时来抱。”

楚云出去之后,瑞柳也后退着出去了。

阿娇闭着眼睛想着前世这个时候,她只知晓赵绾和王臧被外祖母在狱中被逼自杀,然后刘彻开始了韬光养晦,直到外祖母去世真正的掌握了权柄。

但这世刘彻经过马邑城之战之后,在军中有些威信。现如今他的亲信也插手了不少进去,如果真的和外祖母对上,只怕也不会像前世一样毫无还手之力。

可是如果两人真的对上了,外祖母年纪那么大,一生气只怕….一想到这里,她有些坐不住了。

站起来走了几步,问:“有没有消息?”

大约一刻钟后,楚云进来了,阿娇一挥手,说:“不必多礼,快说。”

“诺。卫尉从赵绾和王臧家搜出了很多违制物品,已经被下了大牢。”

“陛下如今在哪里?”

瑞柳忙答道:“陛下已经前往大牢亲自审讯去了。”

阿娇想想说:“我先去歇歇,过半个时辰后叫我。”只怕今夜事情会很多,还不如早点养足精神。

“诺。”楚云和瑞柳虽然心中奇怪此时阿娇还能睡得着,但身体上却是恭敬的听从。

阿娇醒来的时候,椒房殿一片寂静。楚云伺候她起身,边小声的说:“中宫,陛下从大牢回来之后,就去了长乐宫。但是呆了一刻钟左右就出来了。苏常侍说太皇太后并没有见陛下。”

苏慕是长乐宫的老人,对长乐宫的消息自是灵通又快。

阿娇洗完脸,才道:“陛下现在在何处?”

楚云顿了顿,才说:“好像是往椒房殿这边来了。”

阿娇轻轻的说:“再去探。”

楚云对旁边的瑞柳点点头,等瑞柳出去之后,才继续给阿娇整理衣着。

楚云说:“中宫,婢子看赵绾和王臧只怕是陛下要保了,是否需要婢子再多找些证据?”

从这些日子看,她是知道阿娇对赵绾和王臧也是不满的,在这两个人的眼中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恨不得让女人呆在屋里永远都不要出来。所以阿娇不喜欢他们也是情有可原。连她都有些不爽,所以才有此提议。

赵绾和王臧虽然是信奉圣人之言,但是她却知道他们离圣人还差的远呢,尤其各自的家族参差不齐,总能找到关联,只要做成了铁证,他们不想死也不行了。

阿娇摇摇头,说:“不用了,外祖母出手,是不会再给他们机会的。先前找的那几个儒生是否也是如他们一样迂腐?”

“中宫放心,婢子有好好的调养。”楚云会意的说,“这些儒生五谷杂粮都不分,好意思说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对付这样的人,楚云是轻车熟路。他们不是说女人就应该呆在家里相夫教子吗?那她就把他们先丢到穷苦的地方,女人也是家里的主力,反而是儒生手无缚鸡之力,还需要女人来养活呢。接着放入大宅后院,看看女人的本事,所谓吃人不吐骨头,见识了就知道了。最后放到边疆,那里的人连生存都不能保证,还要经常收到匈奴的残害。他们还有什么资格无所事事,指点江山呢?

几轮下来,她保证儒生绝对会改变想法的。

阿娇点点头,说:“好,你做事我放心的。过些时日,找个机会,让他们在陛下说说他们的见解。”

所谓的见解自是亲生经历好好做做文章,对伟大的皇帝陛下说道说道。

“诺。”

瑞柳这时进来,道:“中宫,陛下去了漪澜殿。”

阿娇想了想,说:“走吧,随我去看看。”只好要摸清刘彻到底是什么路数。

“诺。”

等到了殿门口,阿娇偏过头,对苏慕说:“苏常侍,你去长乐宫,替我请安,叫她万万保重身体。”

苏慕一躬身,道:“诺。”

看着阿娇远去的身影,苏慕身边的刚收的一个小寺人有些不解的说:“师傅,中宫这是要两边安抚吗?”

苏慕瞥了他一眼,道:“所以你还有得学,从现在起,多看少说,今日这样的问话也不许再说。否则小命不保,别怪师傅了。”

心里却明白:什么两边安抚,中宫恐怕是站在长乐宫这一边了。不过自小中宫就和太皇太后要好,感情也是有倾向的。陛下呀,要是真正得到皇后殿下的心,还有的磨呢?只是不知道陛下如何选择呢?一个不好,两人有了隔膜,不知道会是哪边的损失呢?中宫这样头脑清晰,还有赤子之心的人,他在未央宫这么多年也就见到她一个罢了。

世人都说隆虑公主的性格和中宫一样,可是见过两人的才知道,真是千差万别啊。隆虑公主说好听一点是直爽,说难听一点就是没有自己的主意,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欺软怕硬,毫无远见。

而中宫的心性之坚定少有人能及,尤其是对自己的定位有清楚的认识,而她心中只怕也早已经有规划了。

这样的人最后会怎样行事,还真是猜不透呢?

不过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是先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他一甩拂尘,道:“走吧,我们也得干活了。”

小寺人还在小命不保的威胁中战战兢兢的,他好不容易攀上了苏常侍,威风都还没有享受到呢。在苏慕的话语中,他总算送了一口气,至少现在他还是活着的。于是更加老实的跟在苏慕的后面。

苏慕看不看他,但是却知道人啊,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成功。他老了,还不知道能活多久?也得多收几个徒弟,留给中宫以后用,以答谢知遇之恩。

苏慕前往长乐宫时,阿娇已经到了漪澜殿。

漪澜殿是王娡先前做美人、夫人时的宫殿,刘彻小时候在这里出生和长大,而她因为前世的缘故,重生之后也就没有踏入漪澜殿。但毫无疑问,漪澜殿的刘彻有着最柔软的心。因为那是他最初毫不掩饰的初心。

漪澜殿外站着一排的虎贲军,这就是忠于刘彻的一部分军队,只怕现在刘彻敢用的也只是他们罢了。

她只是看着,却没有让人通报。虎贲军也没有动弹,这就是他们的好处了,除了刘彻,没有谁能调动了。

呆了一会,就见到一个寺人急匆匆的进来,对着虎贲军的校尉道:“魏大人,能帮奴婢请杨常侍出来吗?奴婢有重要事情要说。”

校尉一跺刀戟,道:“且等等。”

不一会杨得意出来了,寺人忙凑了过去。看着他们的口型,阿娇眯了眯眼睛:果然赵绾和王臧还是自杀了。

杨得意匆匆的又进去了。这次进去没有一会又出来了,到了阿娇面前,说:“奴婢给皇后殿下请安,殿下长乐未央。”

阿娇抬手道:“杨常侍,请起。陛下可好?”

杨得意摇摇头,忧心道:“皇后殿下不如进去亲自看看吧。”

阿娇点点头,回过头对楚云他们一行人说:“你们呆在外面。”只有刘彻在里面,只怕虎贲军也不会让她们进去,她索性也就懒得多此一举去要旨意了。

楚云等人恭敬的道诺。

阿娇上前后,虎贲军让出了一条道让她进入,随即又封住了各个出口入口。

到了漪澜殿,阿娇左右看看却并没有见到刘彻,杨得意却站着不动了。

阿娇说:“陛下在哪里?”

杨得意一拱手,道:“陛下口谕,让皇后殿下去找他。奴婢就在这里候着。”

阿娇皱皱眉头,刚想说话,却见杨得意竟然退到了门口。一副打死也不说的样子。她只好抬起脚步,心中猜测着刘彻到底想做什么?

这辈子她可从来没有踏过漪澜殿,未央宫这么多宫殿,每个殿的格局还不一样,他要她去找他,是被外祖母气疯了,所以想出这个贱招来找理由向她撒气?

  第71章 孝顺孝子

不是阿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刘彻这人太爱迁怒,天子一怒,浮尸千里。而身边的人就更要倒霉了。

想起前世这个时候刘彻应该策马出宫去找平阳公主了啊?她抿抿嘴,终于忍不住还是轻轻的咧了一下嘴角,这个时候笑实在有些不合时宜,搞不好刘彻还以为她在幸灾乐祸呢。可是心里实在有些想笑。

前世她怎么就那么的笨呢?刘彻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当时妥协了,后来也会想办法办到的。现在他是有些失意,但是也没有几年,他就大权在握了。也许他就早在已经酝酿好以后的计划了,她又何必过来讨嫌呢?

唔,所谓的安慰人,乘虚而入之类的,她也做不来,要是一个不小心,她真的笑出来了,那才叫悲剧了呢。

这样一想,她立即决定还是回椒房殿等消息吧。

刚走几步,手臂就被抓住了,然后就听到刘彻有些淡淡的声音,道:“娇娇这是想去哪里?”

阿娇转过头,仔细看了一下刘彻。这厮还是一副面无表情,连眼神都没有变化,这是受到打击的样子吗?所以她越发觉得她来这里,简直是太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