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麦答道:“黑面正在教他们步射。”

徐静点了点头,故意拉长了声音说道:“哦,原来如此,难怪这几个月不见你带着你那些新兵练腿脚了,你这些时日不来大营,老夫反而有些不习惯了。”

阿麦知徐静是故意取笑,只是不好意思地笑,并不答话。

徐静又上下打量了下她,随口笑道:“像是壮实了不少,可见你们第七营生活不错啊。”

阿麦脸上笑容一僵,面上不禁露了些尴尬之色。

商易之本和唐绍义走在前面,闻言也回头扫了阿麦一眼,视线滑过阿麦胸前时表情微怔了下,随即便又闪开了视线。阿麦顺着他的视线低头看了一眼,面上一红下意识地微微含胸。

也许是最近半年生活比以前安逸了太多,她那原本并不明显的女性特征在这半年突然就蓬勃发展了起来,阿麦心中虽然着急却一点办法没有,只能把裹胸缠的越来越紧,可即便这样,胸口也不像以前那样一马平川。如若阿麦是个身材粗壮的汉子,就算有这样的胸部人家倒也不会觉得如何,可她偏偏身材高挑瘦削,这样的身材有着这样发达的“胸肌”着实惹眼了些。为了不让胸部显得这样突兀,阿麦无奈之下只好把腰腹也都衬上衣物缠了起来,起码这样看起来让人觉得她是粗壮了些,而不只是胸肌发达。

商易之别过视线后面不改色地回过头去继续问唐绍义一些军中的情况,阿麦脸上却仍有些不自在,不由恼恨徐静这老匹夫故意给她难堪。其实阿麦这次却错怪了徐静,徐静人虽然老谋深算,也早已经识穿阿麦的女子身份,可在这种事情上却知之甚少,只当阿麦是胖了些,压根没往别处想。商易之却不同,想当初在京城里也曾是有名的风流公子,眼光何许毒辣,只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徐静那里尚不知自己话里的问题,犹自说道:“不过你这安逸日子也该到头了。”

阿麦见徐静终于转开话题,忙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徐静笑道:“你们第七营足足养了半年了,也该出去练一练了。”他见阿麦仍是面露不解之色,神秘地笑了笑,瞥一眼走在前面的商易之一眼,压低声音向阿麦说道:“你且等着,元帅这回对你们第七营早有安排。”

阿麦欲再细问,徐静却再不肯透露什么,她只好忍住了心中的疑问,跟在徐静身后进入屋中。

推测

商易之和唐绍义已站在沙盘前讨论着骑兵部队下一步的军事计划,徐静也走过去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地捋着胡子轻轻点头。阿麦为了避嫌并未凑前,眼光在房中转了一圈后便落到了旁边书案上。

商易之无意间一次抬头恰好看到阿麦正在盯着自己的书案愣神,不由得顺着她的眼神看了过去,见不过是一本扣着的《靖国公北征实录》,自己闲暇时翻看的,军中十分常见的一本兵书,没想到会让阿麦看的如此专注。

徐静瞥见商易之看阿麦,捋着胡子了然地笑了笑,冲阿麦笑道:“阿麦,傻站在那里作甚?还不过来听听。”

谁知阿麦却如同充耳不闻,仍出神地盯着书案处。

徐静只得又放大了声音叫道:“阿麦!”

这一次阿麦这才猛地惊醒,却没能听清徐静之前喊她做什么,只好回头有些茫然地看着徐静。徐静等人还是第一次看到阿麦的眼睛中如此真切地透露出茫然的神色,心中都不觉有些诧异,一时间三人都瞅着阿麦,谁都没有开口。

唐绍义首先反应过来,笑着替她解围道:“徐先生叫你过来一起听听。”

阿麦连忙应了一声,走到沙盘旁垂手站在唐绍义一旁。对面的商易之只抬头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复又低下头去指着沙盘上一处继续问唐绍义道:“你打算这一次从这里穿过?”

唐绍义点头,“是,末将已经派人探查清楚,这里有条狭长的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棒槌沟’,东宽西窄,最为狭窄处只容两骑并行。虽然从这里通过后还要转向南,多走三百多里,不过安全性却要高得多。”他又指着另一处说道:“上次偷袭鞑子豫南跑马川兵营是穿秦山谷口而过,完全是欺陈起自负,想不到我们会用他自己的招数,这一次如若还要从这里通过,怕是陈起已早有所准备,所以末将就想这一次不如走这棒槌沟。”

商易之低头看着沙盘沉思不语,倒是徐静问道:“唐将军是否想过棒槌沟如此地形,如若那陈起在此处设伏,则我军危矣。”

唐绍义答道:“先生不必担忧,一是此处极为隐秘,若不是我军中有当地来的士兵也不会知道还可以经此处穿过乌兰山。二是我军刚刚偷袭过一次鞑子设在跑马川的兵营,他们必然想不到我们还敢再次袭击那里。而且根据探子的回报,鞑子跑马川兵营被袭后陈起反而把给周志忍筹备的粮草从卧牛镇偷偷转移到了此处,可见他也不会认为我们还会去跑马川。”

一席话说的徐静微微颔首,可商易之却依旧沉默。唐绍义见商易之始终没有表示,忍不住问道:“元帅如何看?”

商易之想了一下这才答道:“如若我是陈起,当会在棒槌沟设伏。”他抬头见唐绍义等人都看着自己,又解释道:“北漠皇帝正在豫州,上次绍义偷袭了跑马川就已经让陈起面上很是无光,他必然会加倍小心,尤其是这些粮草是他给周志忍攻泰兴备下的,更是不容有失。他已经吃过你一次亏,必然会细查所有能从西胡草原去往江中平原的道路,而且不论是跑马川还是卧牛镇都会有重兵把守。”

商易之的一席话说的唐绍义和徐静也都有沉默,细一思量也觉有理。唐绍义浓眉不禁微皱,又凝视了沙盘片刻,抬头问商易之道:“这么说我们就没法动这批粮草了?”

商易之缓缓摇头,“不,动得。”

徐静也捋着胡须轻笑道:“不错,动得。周志忍领了大军围困泰兴,鞑子皇帝又坐镇豫州,这两处都极占兵力,再加上常家领兵东进,又分去了不少。陈起手中兵力有限,不可能在每个地方都重兵把守,所以不论是秦山谷口与棒槌沟也好,还是跑马川和卧牛镇也好,必然都会是一虚一实,我们只要能看穿他的虚实,一切都好说。”

“那先生觉得谁虚谁实?”唐绍义忍不住问道。

徐静含笑看了商易之一眼,答道:“老夫的看法和元帅相同,陈起此人自负多疑,善用疑兵,应是秦山谷口为虚棒槌沟为实,伏兵很可能就在棒槌沟,而粮草却依旧放在了卧牛镇,说是转移到了跑马川不过是给我们耍的花枪,转移过去的怕不是粮草而是伏兵。”

徐静说完又转头看向阿麦,问道:“阿麦,你认为呢?”

阿麦想不到徐静会问到她头上,微微一愣后才答道:“阿麦猜不透。”

徐静知是阿麦圆滑,笑了笑又问道:“如若你是唐将军,你会如何?”

阿麦见徐静仍然追问,又见商易之和唐绍义二人都看向自己,略一思量后说道:“那我还是走棒槌沟,偷袭跑马川。”

商易之追问道:“为何?”

阿麦答道:“我既然猜不透陈起的心思,那干脆就只管埋头做自己的事情。既然探到了棒槌沟这条路无人知晓,自然要走棒槌沟。探子既然报来陈起把粮草转移到跑马川的消息,那我就去偷袭跑马川了。”她见他三人仍是注视自己,又接着说道:“这就像是两个人猜拳,石头剪子布你总得出一样,如果非要猜出对方出什么的话那转的弯可就多了,转转反而把自己转糊涂了,还不如自己想出什么就出什么。”

商易之等人俱是一愣,细一琢磨阿麦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可是又觉得如若只凭个人感觉行事就像赌博一般,又太过冒险了些。

其实,阿麦的这种做法倒不是赌博,而是基于她对陈起十分熟悉的基础上。他们曾朝夕相处了八年,对于陈起的脾性,这些人中怕是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徐静所言不错,陈起此人极其自负,如若是他来偷袭的话,必然还要极大胆地走秦山谷口,所以他也会猜测唐绍义也会如此,如此一来他重兵防守的就会是秦山谷口。又来阿麦又深知陈起心思缜密,考虑事情总喜欢比别人更深一步,对待他这样的人,心思简单反而成了上策。

阿麦虽然说得简单,其实心中早已把其中曲折都想透了,不过如若想要和这三人说清楚,必然就要牵扯出她和陈起的往事,所以见那三人都沉默不语,也不再多说,只静静地站在那里。

几人都还在沉思,门外有侍卫禀报已把晚饭备好,商易之这才笑道:“只顾着拉着绍义谈论这些,却忘了绍义是远道而来,今天就说到这里,吃过晚饭先去好好休息一晚,明日我们再细说。”

侍卫把酒菜抬入屋内,阿麦曾给商易之做过一阵子的亲卫,这样的活也没少做,于是习惯性地站起来帮忙摆酒布菜,唐绍义见她如此一时有些迟疑,正要立起却被徐静偷偷扯住了衣袖,见徐静笑着冲他微微摇头,果然就听商易之说道:“阿麦,你且坐下,让他们摆即可。你现在是我一营主将,不是我身边的亲卫,用不着你来伺候。”

阿麦闻言坐下,心中却暗道你如若真把我当一营主将,为何对我还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我也没见你对其他的主将这个态度啊。

晚饭有酒有菜倒也丰富,不过因桌上有商易之,阿麦虽饿却不敢放开了吃。唐绍义能饮,却又不好和商易之和徐静敞开了喝,所以一顿饭吃得很是平淡。

晚饭过后,唐绍义和阿麦告辞出来。出了院门,唐绍义见左右无人,问阿麦道:“没吃饱吧?”

阿麦不避讳唐绍义,摸着肚子笑道:“嗯,守着元帅和徐先生吃饭,觉得筷子都沉。”

唐绍义听了低声笑道:“我早就看出来了,陪着长官吃饭本来就是煎熬。走,去我那里,咱们再好好地喝一场。”

阿麦有些迟疑:“不好吧,刚从元帅这里吃了的,要是被元帅知道了怕是要挑理的。还是算了吧,我回去让他们随便找些东西来垫垫肚子就可,大哥也赶了多日的路了,回去早点歇着吧,等明日军中必定还会有大的晚宴,到时候我们兄弟再好好喝一场。”

唐绍义却笑道:“我有法子,你先在这等我一会。”说着不等阿麦答应就大步离开。

阿麦不知唐绍义想到了什么法子,只得在原处等着,好在一会儿的功夫唐绍义就回来了,手中还多了个大大的皮囊。阿麦疑惑地看唐绍义,唐绍义却笑而不语,只用手推了推阿麦的肩膀,说道:“走,我们去营外。”

阿麦半信半疑地跟着唐绍义往营外走,两人转到大营后的一处山坡上,唐绍义这才把手中的皮囊往地上一丢,笑道:“今天我们兄弟就提前在这里过中秋了。”

阿麦这时已是猜到那皮囊中定然装了酒肉,上前毫不客气地解开皮囊拿出里面的肉干和酒囊,自己先尝了块肉干,又顺手把酒囊扔给唐绍义,笑道:“好,那小弟我就不客气了。”

唐绍义接过酒囊大大地喝了口酒,然后仰面躺倒在草地上,望着半空中的明月叹道:“今天的月亮真圆啊。”

阿麦扑哧一下笑出声来,说道:“大哥,今天还不是中秋呢,只听说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还没听说十五的月亮十四圆的呢。”

唐绍义却没笑,沉默了片刻才轻声说道:“圆,比我们在汉堡的那夜圆多了。”

饮酒

一提到汉堡的那夜,阿麦脸上的笑容也一下子散了下去,脑中又浮现出那如同地狱一般的汉堡城,火光血光、哭声喊声……还有那根本就没有月亮的夜空。

“也不知秀儿现在如何。”阿麦问道。

“我曾让人查访过,还在石达春的城守府里,好在石达春还算有些良心,没把小公子和徐姑娘交给鞑子。我原本想过把他们偷偷接出来,可咱们现在都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人,让他们两个跟着咱们还不如就留在豫州的城守府里安全些。”

阿麦点头:“的确,在那里也好。”

唐绍义往口中倒了一大口酒,又说道:“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我现在看着天上这月亮就如同做梦一般,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汉堡,和一帮兄弟们喝酒,可如今那帮兄弟就只剩下了我一个,其他的都没了,尸骨埋在哪里都不知道。阿麦,”唐绍义转头看阿麦,“你说这会不会只是个梦?你,徐姑娘,还有这江北军大营都只是梦里的,会不会等明天我酒醒的时候,我还只是汉堡城里的一个小小校尉,那帮兄弟们还会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我眼前?”

阿麦心中也是伤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唐绍义怆然地笑笑,把酒囊丢给阿麦:“你能喝酒,我看得出来。”

阿麦笑了笑,也学着唐绍义的样子仰头把酒倒入口中,喝了一通后才停下来,颇为自豪地说道:“那是,我家可是专门酿酒的,我爹酿的酒那是我们镇上的一绝。”

“我爹是个秀才,”唐绍义笑道,“做梦都想让我能考个状元什么的光耀门楣,可惜我偏偏背不下书去,后来干脆就偷着跑出来参军了,现在他怕是还不肯认我这个儿子呢,你呢,阿麦?为什么一个人去汉堡?”

阿麦沉默良久,唐绍义见她如此知她必然有不愿人知的往事,便转开话题说道:“尝着这酒如何?这可是草原上有名的烈酒。”

“他们都死了,”阿麦却突然说道,“已经死了五年了。”

唐绍义沉默了片刻,坐起身来走到阿麦身旁,用手大力按了按她的肩膀。阿麦却抬脸冲着他笑:“我这个梦是不是比你做得久多了?”

“今天咱们不在这里说这个,过节就得喝酒!”唐绍义大声说道。

“好,喝酒”阿麦爽快说道。

两人对月痛饮,草原上的酒烈,两人又都喝得快,饶是唐绍义善饮也已是带了醉意,阿麦更别说,她早已经没有了平日里的谨慎小心,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一边举着酒囊,一边大声地念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不对,”唐绍义坐在地上喊道,“你喝多了,数错了。”

阿麦醉眼惺忪地看他,然后又认真地数了数地上的影子,哈哈大笑:“嗯,是不对,应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四人。”

阿麦与唐绍义两人喝得极多,到最后都醉倒在地上,两人抵背而坐击剑放歌,阿麦嗓音暗哑,每每唱到高处便会突然没了动静,唐绍义便笑她道:“瞧你这哑巴嗓子,平日里听着还行,一到真章上就不行了吧!”

阿麦的脸早已经喝得通红,争道:“我以前也不是没有清脆好听过。”

唐绍义哪里肯信,阿麦见他不信梗直了脖子欲再反驳,谁知却又突然打住了,只是沉默地喝起酒来。

阿麦回到自己房中时已是半夜时分,张士强仍点着油灯坐在房中等她,见她回来忙迎了上来。

“先不忙别的,去帮我倒杯茶来。”阿麦在椅子上坐下,捏着太阳穴说道。

张士强连忙倒了杯茶端过来,问道:“大人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和唐将军去喝酒了,”阿麦接过茶杯一口气喝干,放茶杯时却看到桌上多了本《靖国公北征实录》,不由地一愣,问张士强道:“哪里来的?”

“是元帅送过来的。”张士强答道。

“元帅?他来过这里?”阿麦惊问道。

“元帅晚上来过这里,我说要出去找你,元帅没让,只留下这本书就走了。”

阿麦拿起书来翻看,心中讶异商易之为何专门给她送来这本书,只是因为她曾在他那里留意过此书,还是说他发现了什么?阿麦一时心思百转,只觉得本就有些昏沉的头更疼了起来。

张士强见阿麦脸上神情变幻莫测,不觉也紧张起来,问阿麦道:“大人,出了什么事情?元帅送这书来还有别的意思吗?”

阿麦自己也不知道商易之送这书来是什么意思,又怎么来回答他的问题,再说她又不愿和张士强说太多,勉强笑道:“没事,这书是我今天在元帅那里翻看的,想是元帅希望我多学习些兵法吧。”

张士强不解:“那这是好事啊,大人为何还——”

“我只是怕和唐将军私下饮酒会惹元帅不悦,毕竟这算是违反军纪的事情。”阿麦打断张士强,又说道:“再者说部下私交过密总会惹长官不喜,这是常理。”

见张士强仍是一脸担心模样,阿麦笑道:“没事,咱们元帅不是心窄之人,别担心了,快去睡吧,明日里才有得忙呢。”

听阿麦如此说,张士强这才将信将疑地离去。

阿麦也懒得脱衣,只和衣往床上一躺,但想要入睡谈何容易,闭上眼睛满脑子的都是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眼见着窗外已蒙蒙发亮时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再醒来时天已大亮,张士强在外面把门拍得砰砰作响,喊道:“大人,大人!”

阿麦从床上爬起身来去开门,脚一沾地就觉得一阵眩晕,一下子又坐回到了床上,只觉得头痛欲裂,反而比昨夜时更重了三分。

张士强只当阿麦还在沉睡,还在外面拍着门:“大人,该起了,元帅命各营人马齐聚校场呢。”

王七等人早已经披挂整齐等在院中,见阿麦久无动静,王七忍不住问张士强道:“大人怎么了?不会出什么事吧?”

旁边另外一名军官横王七一眼道:“胡说,大人好好的能出什么事?”

几人正低声嘀咕阿麦已打开房门走了出来,众人见她果然面色苍白心中不觉都有些诧异,唯有张士强知道她是昨日饮酒太多,想要问她是否需要他去寻些醒酒的东西来,却又怕别人知道她私下和唐绍义纵酒,只得把话压在了舌下。

阿麦见众人都在等自己,歉意地笑道:“可能是昨夜受了些风,睡得沉了些,让大伙久等了,实在抱歉。”

这世上哪里有长官对自己说抱歉的道理,众人听她如此说都道无妨无妨,有几个周全的还上前问阿麦现在如何,是否需要找个郎中来。阿麦推说不用,见时辰已晚忙领着众人往校场赶,一路上大伙都走得匆急,可到达校场时还是晚了些,虽然没有误了时辰,可却成了最后到的一营军官。

阿麦不敢多说,只低着头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商易之冷冷地瞥了她一眼,转回身去对前来宣旨的官员说道:“请大人宣旨吧。”

那官员展开圣旨开始宣读,阿麦凝神听着,只觉得言辞晦涩难懂,听了半天也只懂了个大概。待圣旨宣读完毕,商易之领着众人谢恩,然后又派人送那官员先行去休息,这才转回身来面对众人。

阿麦见商易之眼神扫过众人之后便往自己身上投了过来,忙心虚地避过他的视线,心中暗道一声不好,果然就听商易之寒声说道:“来人,将第七营主将麦穗拉下去鞭责二百!”

在场的军官闻言都是一愣,唐绍义反应过来后就要出列,却被身边的张生死死拉住胳膊。众人还在发愣,两个军士已上前架了阿麦要走。唐绍义见此,再不顾张生的暗示,一把甩开他的手臂,上前一步单膝跪下说道:“请元帅饶过麦将军。”

其他军官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跟在后面求情。商易之看一眼垂头不语的阿麦,对众人冷笑道:“还要饶过?慢军当斩,只鞭他二百已是饶他,你们还要我如何饶他?”

众人被商易之噎得均是一愣。

第七营的其他军官因官阶低微本在后面,这时也走上前来,齐刷刷在阿麦身后跪下,喊道:“麦将军迟到只因我等,我等愿替麦将军受罚。”

商易之面上笑容更冷,说道:“本就少不了你们的,不过既然你们愿意替他受罚,那我就成全你们,来人,全部拉下去鞭责四百,把他家将军的也一起打了。”他说着又看向阿麦,吩咐军士道:“把麦将军放开,让他去监督施刑。”

架着阿麦的那两名军士退下,阿麦这才抬起头来默默地看了商易之片刻,然后平静地说道:“末将犯法何需部下来顶,再说他们迟到均因我睡过了头,责罚理应我来受。我营中在此一共五人,算上末将的二百一共是一千二百鞭,末将领了。”

鞭责

各营将领听阿麦如此说均是大惊,鞭扑虽然是示辱之用的轻刑,可这一千二百鞭要是打下来,铁人也会被打烂了,何况血肉之躯?就算行刑者手下留情能留你一口气在,这人身上可是连一块好皮肉也不会有了。众人皆知阿麦乃是商易之的亲卫起身,又和军师徐静的关系非比寻常,向来深得商易之和徐静的青睐,不知今日这是怎么了,商易之竟然只因她是最后一个到就要于她,而她更是发犟,自己要领一千二百鞭。

商易之怒极而笑,望着阿麦道:“好,好,来人,给我拖下去打!”

“元帅!”唐绍义膝行两步,抬头说道:“元帅,麦将军只是晚到并非误了时辰迟到,况且是昨夜——”

“唐将军!”阿麦出声喝道,“我第七营的事情与唐将军何干?”

“阿麦!”唐绍义叫道,转头又求商易之道:“元帅,打不得!”

众人也忙跪下替阿麦求情,校场之上乌压压跪了一地的人,得到消息赶来的徐静看到的就是这个混乱场面。

徐静虽然名为军师,实际上却只是商易之的幕僚,并无军衔,所以今天也乐得躲个清静,并没有前来校场。谁知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听人来报说商易之要鞭责阿麦。徐静开始只道是商易之吓唬阿麦,所以也并未着急,只背着手慢慢悠悠地往校场走,还没走到半路又迎面撞上了赶来报信的小侍卫,这才知道商易之是真发了火,不但是真要打阿麦,还要鞭责一千二百鞭。徐静乍听这数一愣,心道这真要打了,且不说阿麦的身份要露馅,性命怕是都保不住了,徐静这才赶紧一溜小跑地往校场赶,来到校场正好看见乌压压跪了一地的人,阿麦被两个军士架着正要往外面拖。

“元帅,打不得!”徐静急忙喊道。

商易之见是徐静来了,面色稍稍缓和了些,叫了徐静一声“徐先生”,然后才压着怒气问道:“他坏我军法,如何打不得?”

徐静见商易之如此问,心中不由大松了口气,如果商易之真想打死阿麦的话,绝不会如此接他的话,他既然这样问了,明摆着就是想让自己给他个台阶下。只是不知这阿麦如何惹了他,又让他无法下台才会惹他如此发怒。

徐静心神既定,便轻捋着胡须微笑道:“不是打不得,而是一千二百鞭打不得。”

“先生此话怎讲?”商易之问道。

徐静看一眼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的阿麦,又扫一眼跪在地上急切看着自己的唐绍义等人,含笑说道:“麦将军有错,自然打得他的二百鞭,但是他营中部下的鞭子却不能由他来替。军法非同儿戏,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怎容他人来替?如若这样,那以后他人犯法如何处置,是否也能找人来替?长官可以替部下挨鞭子,那么部下是否可以替长官掉脑袋?如此下去,置军法威严于何地?”

商易之沉默不语,徐静见此又转向跪在地上的王七等人,问道:“老夫这样说你等可是服气?”

“服气,服气,我等心服口服。”王七等人连忙答道,“我等愿领二百鞭责。”

徐静微笑,转身又看向商易之:“元帅意下如何?”

商易之瞥一眼阿麦,缓和了语气说道:“先生言之有理。”

“既然如此,麦将军违反军纪理应受鞭责二百,不过——”徐静停顿了下,接着说道:“老夫昨夜见过麦将军,麦将军的确是因身体不适才会来晚,元帅可否容老夫替他求个情,这二百鞭暂且记下,等他身体好了再责。”

徐静说完笑着看向阿麦,等着阿麦的反应。阿麦心思何等机敏,当然看出徐静这是让自己赶紧向商易之说句软话求饶,可是也不知为何,也许是这些年来她已经跪了太多次,她这一刻一点也不想向商易之跪地求饶,哪怕是用鞭子打死了她也不愿。

商易之冷冷地看着阿麦,等着她的反应。

阿麦抬眼和他对视,丝毫不肯避让。

见两人如此模样,徐静正奇怪间,就听阿麦淡淡说道:“末将谢过先生好意,不过部下因我受责,我怎能独善其身,末将身体已无碍,愿与他们一起受这二百鞭责。”

此话一出,连徐静也怔住了。商易之眼中寒意暴涨,面上却露出淡淡的笑容来,轻声说道:“那好,既然麦将军身体无恙,那就施刑吧。”

军士架了阿麦等人就走,唐绍义心急如焚,见状还欲替阿麦求情,不曾想却被徐静按住了,“唐将军不可。”徐静轻声说道,又冲着张生使了个眼色,张生微微点头,悄悄地往后面退去,可只刚退了两步就听商易之厉声喝道:“张生站住!”

军中鞭刑,受刑者需□上身,双臂吊起,不过因阿麦身为一营主将,所以只卸了她的盔甲,并未脱衣。阿麦走上刑台,望了望两侧的绳索,转头对两边的军士说道:“不用缚了,我不躲就是。”

这些军士均听说过阿麦狠决的名头,又不愿过分得罪于她,见此倒不强求。阿麦又回身看一眼那执鞭的军士,问道:“听说你们使鞭精准,有种手法就是能打得人皮开肉绽却衣物无损,可是如此?”

那军士不知阿麦为何如此问,只得点头。

阿麦轻笑道:“军中物资匮乏,还请你留的我这身袍子完整,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