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心思…”纪二老爷喃喃地说了一句,也不等纪二太太找出砚台来,就起身往后面园子中来。

如意园中,纪晓棠几个正在一众丫头的簇拥下倚在荷池的栏杆旁看池中的锦鲤。

纪晓棠撕了片馒头撒在池中,悠悠然地看着鱼儿们摇头摆尾过来抢食。顾霞儿就在纪晓棠旁边,也跟着撕了鱼食扔进池中,不过她的目光却并未追随抢食的鱼儿,而是落在纪晓棠的身上。

纪晓芸站在顾霞儿的另一边,脸色就有些难看。

顾霞儿太关注纪晓棠了,总是在讨好纪晓棠。纪晓芸很不开心。

“晓棠,你一直在跟着表哥念书是不是?”顾霞儿又开口跟纪晓棠说话。

“爹爹闲暇时教我念了几页书。”纪晓棠随意地应着。

“能得表哥亲自教导,晓棠的学问肯定是极好的。”顾霞儿就道,“我也喜欢读书呢,只是没有晓棠这样好的福气。”

纪晓棠的目光从池面上抬起,看着顾霞儿。

顾霞儿似乎意识到她方才说的话有歧义,脸面就微微的一红。

“若是晓棠肯,…不知道晓棠愿不愿意教我。我想多认识些字…”被纪晓棠清冷的目光瞧着,顾霞儿竟有些心虚,本来想好的说辞,竟也说的有些语无伦次。

“霞姨要读书,可以来问我呀。”纪晓芸却听不下去了,“还是祖父亲自教我认的字。”

纪晓芸的言外之意,她的学问比纪晓棠的要好。

这并不是实情,平时纪晓芸也不会这样说。

“姐姐说的对。”纪晓棠却格外给纪晓芸捧场,“霞姨跟姐姐住在一起,更方便些。”

“正是。”顾霞儿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大家又都低头去看池中的锦鲤,顾霞儿却抬起头来,就看见对面岸上花木掩映下一个修长的身影缓缓走了过去。

顾霞儿的心顿时扑通扑通地猛跳起来。

看看那人影去的方向,顾霞儿摸了摸胸口,鼓起勇气,就要往对岸走。

“霞姨要去哪里?”纪晓芸就拉住了顾霞儿。

“…姑父的藏书阁中有许多书…”顾霞儿就道。

“我带霞姨过去。”纪晓芸立刻就扔下手中的鱼食。

“今天爹爹在藏书阁中待外客呢。”纪晓棠却幽幽地道。

纪晓芸只能就站住了。

“那咱们改天再去。”顾霞儿只好说道,一面飞快地扫了纪晓棠一眼,眼神转向幽暗。

第六十三章 心机

之后,就只有纪晓棠一个人看锦鲤看的开心,纪晓芸、顾霞儿和顾雪儿都有些心不在焉。

还是纪晓芸忍不住,就说回去。

大家都说好。

几个姑娘在众丫头簇拥下就从园子里出来,径直回到纪老太太的上房。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纪老太太见她们回来,就问道。“

“没什么趣儿。”纪晓芸就道。

顾霞儿没说话,眼神却往纪晓棠的方向飘。

纪老太太就瞧见了,也看了纪晓棠一眼。

纪晓棠只当做不知道。

“霞姨本想去藏书阁,可不巧爹爹正在那里。”纪晓棠就道。

“哦,”纪老太太就点点头,“霞儿和雪儿刚回来,恐怕是赶路太累了些,就是歇着吧。”

顾霞儿和顾雪儿答应一声,就跟着纪晓芸往西梢间去了。

纪晓棠并没有跟过去,她在屋里略站了站,就往纪老太太跟前坐了。

坐在纪老太太身边,纪晓棠却不说话。

难得纪晓棠肯这样主动亲近她,纪老太太伸手摩挲着纪晓棠的后背。

“晓棠,怎么不跟你姐姐,还有两个姨姨一起?”纪老太太问纪晓棠。

“姐姐跟霞姨、雪姨是一处长大的,我却不是。”纪晓棠幽幽地道。

在纪老太太眼中,纪晓棠现在的样子分明是有几分失落。

“你雪姨年纪还小,你霞姨极好相处的人。”纪老太太就道。

“霞姨待姐姐比待我好。”纪晓棠又幽幽地道,“祖母,我并不生气。霞姨和姐姐一处长大。更好些是应该的。”

“你这孩子。”纪老太太笑了笑,就不想说什么了。

不过是小孩子之间那么点儿事,纪老太太不想管了。

纪晓棠见纪老太太半眯了眼睛,就跟纪老太太告辞从屋子里出来了。

顾霞儿现在是很巴结她。可是用不了多久,顾霞儿就会发现根本无法讨好她。那个时候,顾霞儿肯定不会对纪老太太告她的状,顾霞儿没那么简单。

顾霞儿方才在纪老太太面前特意小心地瞄她。可不就是为了引起纪老太太的疑心吗。

顾霞儿还会利用纪晓芸。

纪老太太更容易相信纪晓芸的话。

但是有了她今天在纪老太太面前的这番表白在先。纪老太太只会将这些当做小孩子的小妒忌,小心思,等她们长大了就好了。根本不值得关注。

西梢间

顾霞儿似乎正如纪老太太所说,因为赶路辛苦,还没有歇息过来。回到西梢间,顾霞儿就脱了大衣裳。在炕上和衣躺了。

闭上眼睛,顾霞儿的心里却不能平静。

虽然在纪老太太看来。纪二太太和纪晓棠对她非常好,但是顾霞儿自己却隐隐地感到了这母女二人对她的排斥。

上次她来纪家的时候,纪二太太和纪晓棠对她还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母女二人突然改变了态度?

顾霞儿自忖她并没有露出什么行迹来。至于她爹娘那里的行动也应该还没有这样快,而且。那些行动,肯定是要将纪二太太瞒的死死的。

等纪二太太知道的时候,一切应该都已经成了定局。

顾霞儿已经弄不清楚。她是什么时候开始将纪二老爷放进了心里的。只是在她发现的那一天,心里就再也放不下其他的人了。

这世上再也不可能有比纪二老爷更儒雅、更让她心动的男人了。

所以。即便是只能做妾,她也觉得分外满足。

顾霞儿从来没有想过取纪二太太而代之。看惯了她自己爹娘之间的相处,再看纪二老爷对待纪二太太,顾霞儿觉得,纪二老爷是这世上最好的男人,没有之一。

心里存了这样的念头,顾霞儿一开始却并不敢说出口。但是每当有媒人来说亲,顾霞儿却总是能找出理由来让她爹娘回绝。

这几年她的年纪渐渐大了,但是心中这个念头不仅没有熄灭,反而越来越强烈。

这次回乡祭祖、修缮祖坟,又有博望本地的人家上门来说亲。

那户人家家世、身价都很说得过去,顾老舅和江氏就有心答应。

但是顾霞儿却坚持不肯点头。

被江氏逼问的急了,顾霞儿终于吐露了口风。

顾老舅和江氏一开始都惊住了。但是很快,这两个人对这件事就变得比她还热心起来。两人还夸她不愧是他们的好女儿,竟然有这样的心机和见识。

纪二老爷除孝之后,肯定是要继续去做官的。纪二太太没能生子,有表兄妹这层关系在,有纪老太太撑腰,只要顾霞儿能给纪二老爷生下儿子,纪二太太就成了摆设。

“虽说名义上是妾,只要你生了儿子,她生不了,你就能掌家!慢慢地扶正了你也是有的!别人或许不成,可你还有你姑母在。你姑母不喜欢那二太太,肯定会为你做主!”

“大姐现在肯关照咱们。可等大姐没了,外甥们怎肯再这样继续照应咱们。可要是外甥变成姑爷,咱们再有了纪家小爷做外孙,这就不一样了。就是咱们要搬半个纪家过来,那也是容易的事。”

“纪家祖坟好,总出做官的人。你二表哥又是那样有才学的人,你生下的儿子以后肯定也是做官的。到时候,也能为你讨个凤冠霞帔的。你以后,就是你姑母那般了!”

顾霞儿不过是说了她心里深埋的一个念头,顾老舅和江氏就急急忙忙地为她筹划了起来。

纪二太太几年都不曾生育了,现在纪家除孝,正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一切顺利,不出今年,她就可以梦想成真。

外面的事情不用她操心,顾老舅和江氏有有力的帮手,都会安排的妥妥当当。她这里,只要让纪家所有人都看到她的好。

纪老太太和纪晓芸这里她有十足的把握。

纪二老爷,她的表哥,自然也是愿意接受她的。只要想到纪二老爷温柔的目光,顾霞儿就忍不住双颊泛红,心里扑腾扑腾直跳。

只有纪二太太和纪晓棠,是她拿不准的。

纪二太太倒也罢了,只要纪老太太开口,纪二太太不答应也只能答应。

可纪晓棠不一样。

虽然似乎在这件事上纪晓棠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顾霞儿却并不这么认为。

她本来以为,讨好纪晓棠即便不如讨好纪晓芸那么容易,也应该并不难。纪晓棠毕竟是个才十岁的孩子。但是现在,她有些不这么想了。

如果不能让纪晓棠喜欢她,她该怎么办?

顾霞儿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如果不能让纪晓棠喜欢她,那么只能让纪老太太讨厌纪晓棠。

顾霞儿慢慢地睁开眼睛,纪晓芸正在做针线,看见顾霞儿的身子动了动,就叫了一声霞姨。

顾霞儿坐起身子。

“晓芸,晓棠是真的不喜欢我呢。”

“她总是那样的。霞姨你别放在心上。”

“我跟别人不一样。”顾霞儿就苦笑,“我不过是倚靠着你们家的穷亲戚,晓棠瞧不起我,也是有理由的。”

“晓棠以前交往的只怕都是官家小姐,最不济也是有钱人家。晓棠心里不知道多厌烦我们。我想,我和雪儿该收拾收拾,还是回家去吧。”

“霞姨,你不要走。要走,也是晓棠走。她敢瞧不起你们,祖母第一个不会放过她。霞姨,你等着,我这就去跟祖母说。”

顾霞儿忙拉住纪晓芸。

“晓芸,不要去。为了我惹祖母烦心,是我的不是了。”

“我不说是霞姨,只说是我看出来的。”

“还是不要。”

“霞姨你不要管了。爹和娘都疼晓棠,不肯说晓棠。只有祖母能管的了晓棠,我也早看她不顺眼了。”

纪晓芸就朝外面走,顾霞儿一把没拉住,纪晓芸就走了出去。

顾霞儿看着纪晓芸怒气冲冲的背影,慢慢地垂下眼帘。

第六十四章 架空

纪老太太正倚在枕上小睡。纪晓芸就不管不顾地跑到了跟前。

“祖母,祖母!”纪晓芸连叫了两声,将纪老太太叫醒了。

纪老太太睁开眼睛,看清面前的是纪晓芸。

“怎么啦,晓芸,大呼小叫的。”纪老太太并没有起身,就问纪晓芸道。

“祖母,我有事要告诉你。”

纪晓芸正要说话,就见外面有小丫头快步进来。

“老太太,舅老太爷来了,要见老太太。”小丫头行了礼,就向纪老太太禀报道。

“舅老太爷怎么来了,不是去庄子上看着收麦了!”纪老太太就有些不解,但显然小丫头并不能够回答她的问题。

“你们这一个两个的,都是有什么事呀!”纪老太太慢慢地坐起身来,旁边大丫头芍药和牡丹忙都上来伺候,“请舅老太爷进来。”

纪老太太喝了一口茶,就吩咐道。

“祖母。”被忽略在一边的纪晓芸委屈地再次开口。

“晓芸有什么事?”纪老太太就问。

还没等纪晓芸回答,就听见院子里腾腾的脚步声,紧接着门帘刷地被掀了起来。

顾老舅涨红着脸闯进来,都来不及让小丫头替他掀帘子。

“大姐!”顾老舅进门来就叫了一声。

“这是怎么了?”纪老太太看见顾老舅的样子就吓了一跳。顾老舅在纪老太太面前,从来都是一副神似弥勒佛的笑脸。现在顾老舅却板着脸,离的近的都能看见他额头跳动的青筋。

顾老舅没等纪老太太让坐,就一屁股坐在了纪老太太的炕下。正好几案上放着一杯茶,顾老舅拿起茶杯。也不管是凉是热,一仰脖子就喝了。

牡丹最有眼力,忙就走过去,快手快脚底拿了一个米分彩葡萄纹的茶盅给顾老舅倒了一盅凉茶。

顾老舅又将凉茶一饮而尽,抬起袖子擦了擦嘴,这才呼出一口气来。

“是怎么了,不是说往庄子上去看麦收。这急巴巴的。出了什么事了?”纪老太太关切地打量着顾老舅的神色问道。

“大姐,这清远我不能待了!”顾老舅张嘴就说要离开清远。

纪老太太就知道事情严重了。

“怎么,是哪个不长眼的下人给了你气受了?”

纪老太太这样的询问。并不是空穴来风。顾老舅刚来投奔纪老太爷和纪老太太的时候十分落魄,不仅是清远城中,就是纪家的下人里也有那种势力的,看不上顾老舅。当着纪老太爷和纪老太太的面还好,背了两人就有嘲讽挤兑顾老舅的。

后来还是纪老太爷和纪老太太狠狠地罚了几个。这才没人敢给顾老舅一家脸色看了。

至于这几年,顾老舅在纪家,在清远的地位都蒸蒸日上,只有他给别人脸色。哪里还会有人给他找不自在。

有人欺负顾老舅,这是纪老太太最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大姐,”顾老舅见纪老太太这个样子。立刻就换了一副脸孔。他哭丧着脸,就向纪老太太诉委屈。“…不顾辛苦去看着收麦,谁想到,那个黄老头又回来了,根本就不将我放在眼睛里…”

“哪里是不将我放在眼睛里,分明是没有将大姐放在眼睛里。”

“黄老头,你说的是谁?”纪老太太就问。

“就是原来清溪庄上那个姓黄的庄头。大姐不记得了,当初大姐和外甥安排了我去庄子上,就是这个老东西推三阻四,好不为难我。”

顾老舅这样一说,纪老太太就想起来了。

“是他呀。我记得他不是回家养老去了。已经撤了他的差事,他又回来做什么,还有谁会听他的不成?那不是没了王法了。”

顾老舅从眼皮子底下偷瞄了纪老太太一眼。

纪老太太虽上了些年岁,但是眼神还不错,就看出顾老舅的神色有些不对劲。

“究竟是怎么了?”

顾老舅就开始抹眼睛,呜呜地哭了。

纪老太太就着急。

“你也是老大不小的年纪,有事就好好说。现在谁还真的敢欺负你!你告诉我,我给你做主!”

顾老舅等的就是纪老太太这句话。

“那田老头依仗的不过是文达。”

“怎么又关老三什么事?”

顾老舅就如此这般告诉纪老太太。原来他今天早上带着人往清溪庄上,要看着人收麦。可等他到了庄子上,就见庄户们已经开始收麦了,监管领头的人,正是他的老相识原来的田庄头。

田庄头见了他,倒是还肯守礼,给他行了礼,之后却不再理睬他。

而田庄上的人,上至管事下至小厮、庄户,都听田庄头的号令,干脆就将他晾在了一边。

等他到了麦场上就更加吃惊了,庄户们收来的麦子一一过称,而在旁边带人看着的,赫然是纪三老爷。

纪三老爷带着田庄头接管了清溪庄,将他给架空了。任凭他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却是一只手都插不进去。更不要说像他原先所计划的那样,要偷偷瞒下大部分收成肥己。

顾老舅完全没了法子,只好回来找纪老太太为自己做主。而到了纪老太太跟前,他又不敢说太多纪三老爷的坏话,只能含糊地说着,将错处都推到黄庄头的身上。

“…不知道他用什么法子糊弄住了三外甥,三外甥什么都听他的,把我挤兑的倒像是一个外人。”

“老三去庄子上做什么!”纪老太太又是吃惊又有些不悦。“这大太阳地里,再晒坏了他。”

“就是,就是。”顾老舅连连应声,“我也是说,这些粗糙的活计。我这个当舅舅的替他做了。他一个金尊玉贵的大少爷,何苦去受这个苦。…被那黄老头瞒哄了,将亲人当仇人,只怕家计都被外人给算计了去。”

“他也是胡闹。”纪老太太就叫进小丫头来吩咐,“往二门上传话,就说我说的,打发人去庄子上。就叫三老爷回来。”

“二外甥在不在家。知不知道三外甥往庄子上去的事?”顾老舅转了转眼珠子,就别有用意地提醒纪老太太。

“是了,你们去请二老爷来。”纪老太太听了。忙就改变了主意。

纪二老爷很快就被请了来。

纪老太太就问纪二老爷,知不知道纪三老爷去庄子上胡闹了。

“当着外人的面下你们老舅的脸。恐怕是被那个原来的庄头给糊弄住了。你快打发人去将他叫回来。他在庄子上,我放心不下。”

纪二老爷似乎也很吃惊,一边忙就吩咐了心腹的管事去找纪三老爷。

“这事我并不知情。”纪二老爷就道。一面让纪老太太和顾老舅都不要着急生气,“三弟的脾气咱们又不是不知道。还是个孩子呢。等他回来,问清楚就是了。”

纪老太太也并不是真心气纪三老爷,倒是担心纪三老爷在庄子上吃苦的心更重些。

等了几乎半个时辰,外面才有人来禀报。说是纪三老爷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纪老太太忙就吩咐道。

很快,院子里就有靴子声响起,还伴着纪三老爷的说话声。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这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我好羡慕小叔。”接着就是少女悦耳的说话声,还夹杂着愉快的轻笑。“不知道跟祖母说说,祖母肯不肯让我去看看。”

“一会我们好好跟你祖母商量商量。”随着纪三老爷的这句话,两个小丫头抢着打起了门帘。

纪三老爷和纪晓棠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叔侄两个脸上都是笑意。

两人进来给给纪老太太、纪二老爷和顾老舅都见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