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舅要自己办酒席,请纪老太太过去,一方面是赏脸给他祝寿,另一方面,也是他对纪老太太尽些孝心。

纪老太太见顾老舅诚恳,就被说的有些心动。

“知道大姐不愿意出门,可我也不同旁的什么人,一年就这一次。到烟袋胡同去也近便的很,大姐不愿意劳动车马,只用一乘兜轿,从这如意园的后门出去,几步路就到了,也不用回避人。”

纪府后墙外住的都是纪家的下人,几条巷子也是纪家的地方,要从那边斜穿去烟袋胡同顾老舅家,确实是很方便。

“也罢,我就去混你们半日吧。”纪老太太就点了头。

“大姐肯去,我那整条胡同都能沾了福气。”顾老舅就兴冲冲地。他要办寿酒,自然不会只请纪老太太一个人,接着就又请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想要纪家阖府都过去赴宴。

“比不上这边府里宽敞,戏酒也不敢跟这边的比,是老舅的一点儿心思。…别的不敢说,必定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外甥们可一定要给老舅这一点颜面。”

顾老舅将姿态摆的很低,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交换了一个眼色,都觉得难以拒绝。

“既然你们老舅来请了,别管有事没事,到时候都去半日吧。”纪老太太就先发了话。

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就都忙应了。

“只是得让老舅破费了。”纪三老爷笑呵呵地道。

“谈什么破费,只要外甥们肯商量去。”顾老舅笑的十分爽朗。

去顾老舅家赴席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若是缺人手,这里打发些人过去帮你料理。”纪老太太为顾老舅想的十分周到。

顾老舅却拒绝了,只说人手足够。

“…庆善知道我要办寿,早几天就打发了小厮管事过来帮忙。”

纪老太太听说江庆善那边给了顾老舅人手,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顾老舅随即告辞,很快竟又送了当天寿宴宴席单子和戏单子来给纪老太太看。纪老太太看了,也不由得欢喜。顾老舅这宴席虽比不得上纪家的阔绰丰富,却也是山珍海味,十足的体面。

“你老舅办事越发的周全了。”纪老太太高兴地点头,就随手将单子给了正巧在一旁闲坐的纪三老爷。

纪三老爷飞快地看了一遍,就将单子袖了,往纪二太太这院子里来。

纪二老爷、纪二太太和纪晓棠都在上房厅中坐着,吃着庄子上刚送来的石榴。

“今年的石榴个大,水分足,还格外的甜。”纪二太太本来就爱吃石榴,她这肚子里的孩子似乎比她还爱吃。就看见她坐在那里,纪晓棠一个还没吃完,纪二太太已经再吃第三个了。

“吩咐下去,庄子上的石榴不要做别的用处了,每天都送一篮子来。”纪二老爷就忙吩咐了下去。

纪三老爷进门,就看见这三口吃石榴吃的高兴的样子。

“哈,也给我一个。”纪三老爷到了这,是一点儿都不肯拘束的,根本不用丫头们服侍,自己就拿了石榴吃。

“你那屋里不是也有,偏来这里抢你侄子的。”纪二老爷故意数落纪三老爷。

“就是抢的,才吃的香甜。”纪三老爷哈哈笑。

“二哥,二嫂,晓棠,给你们看件东西。”纪三老爷说笑着,就从袖子里将方才的单子拿出来,先递给纪二老爷。

纪二老爷接过看了,就唔了一声,也没说话,将单子递给纪二太太。

“哎呦,舅老太爷这次怎么这样舍得。”纪二太太也看了,就说道。

然后单子就到了纪晓棠的手里。

纪晓棠最近管家,一应东西的价格她心里都有数,看了单子,心里略计算了一番,也觉得惊讶。

顾老舅这次的寿酒花费不小。

“我总觉得,老舅这次是有别的事。”纪三老爷就道,这才是他来这里的目的。

“能有什么事?庄子上,老舅可曾又找你的麻烦了?”纪二老爷就问纪三老爷。

“他不敢找我的麻烦,老田那里却闹了两次,都没闹出什么来。我看他是不甘心。”纪三老爷就道。

夏收的时候,因为纪三老爷插手,顾老舅并没有从庄子上捞到什么额外的好处。眼看着就是秋收,纪三老爷却并没有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厌烦了庄子上的事。不仅田庄头依旧管着田庄,纪三老爷也隔三岔五地过去照管。

这样下去,顾老舅在这一年里可就没有油水可捞了。

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都推测顾老舅最近会有动作。庄子那边水泼不进,顾老舅的主意就只能打到纪老太太的身上。

“他肯这样花费,请了老太太过去,恐怕是想趁机说服老太太给他撑腰。”纪三老爷说道。

“嗯。”纪二老爷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只怕还不止。”纪晓棠放下单子,抬头道。

第八十八章 动机不明

如果只是想要重新掌控清溪庄,顾老舅应该舍不得下这样的本钱。

“他还想要图谋什么!也是贪心太过了。”纪三老爷就皱眉,“庄子上没让他捞油水,那是怕他坏事。咱们并不是不肯接济他。他们父子俩的月钱可一文钱都没有少。这些日子,他们从老太太手里搜刮的,老太太打发人送过去的,都还少了吗?”

纪老太太将私房的金元宝都给了顾老舅,这件事还是让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知道了。

“如果人人都肯知足,这天下早就大同了。”纪晓棠思索着道。

“这话说的是。”纪二老爷就点头。

顾老舅请纪府阖府上下去吃寿酒,肯定是有所图谋。然而,这个寿酒又不能不去吃。

“到时候只能见机行事,他也翻不出多大的风浪来。”纪三老爷就道。他如今有了些历练,气质却不像纪二老爷那般沉稳,反而更显凌厉。对付顾老舅,纪三老爷自认还有些信心。

“还是要多防着些才好,”纪晓棠的思虑更加细密些,“顾家与江家近来交往甚密。”

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就都点头。

比起顾老舅来,江庆善是更难对付些。

没几日,就到了顾老舅的生辰。

除了纪二太太怀着身孕,不方便出门,因此就留下来看家。纪家其他的人都收拾妥当,过烟袋胡同来赴宴。

因为顾老舅家地方毕竟狭窄,因此大家都没带多少服侍的人。纪老太太只带了大丫头芍药和牡丹。还有两个使唤的小丫头。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都只各自带了两个小厮。纪晓芸只带了大丫头丁香,纪晓棠带了大丫头锦儿。

纪晓棠本来是想留在家里陪着纪二太太,可最终还是来了烟袋胡同。

纪二太太身边有程嬷嬷照料,还有心腹的大丫头们陪伴左右,并不会出什么事。但是烟袋胡同这边却不好说。纪晓棠心里对顾老舅要图谋的事情十分在意。

进了顾府,纪晓棠游目四顾。她对于前世自己是否来过这里已经是不记得了,这一世。她还是第一次来。

三进的宅院。虽不能与纪家的大宅相比,但是在清远县城也足够体面,足够让顾老舅一家住的十分舒适。

顾老舅、江氏带着顾雷儿、顾霞儿和顾雪儿亲自到门口。将纪家一行人径直接进正院上房待茶说话。

顾老舅在炕下陪坐,就说了一番蓬荜生辉的客套话。纪老太太虽关照兄弟一家,但是这里却显然并不常来。她四下仔细地打量,就问了许多过日子的家常话。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这炕上光秃秃的,我那后面库房里还放了架紫檀大理石的炕屏。这两天就让人给你们送来。来人去客的,摆起来也体面些。”纪老太太就道。

顾老舅和江氏忙不迭地就答应了。

“只有大姐处处惦记着我们。”江氏满脸陪笑地道。

“我总共就这一个兄弟,不惦记你们还能惦记谁。你们也争气些,不要让我操心。”纪老太太就道。

顾老舅连连点头。

说过了家常。纪老太太的目光就落在了顾霞儿的身上。

“霞儿,到姑母这儿来坐。”纪老太太就招呼顾霞儿。

纪老太太在炕上坐,顾霞儿和顾雪儿就在一边的榻上陪着纪晓芸和纪晓棠说话。

顾霞儿见纪老太太招呼她。这才忙起身走过去。

“我的霞儿…”纪老太太先是握住顾霞儿的手打量,“出落的越发好了。”

打量了顾霞儿半晌。纪老太太似乎很满意,就拉着顾霞儿在自己身边坐了,就问顾霞儿在家里每天都做什么。

顾霞儿今天做盛装打扮,眉眼描的极为精致。比起在纪家的时候,顾霞儿的脸庞和身量似乎都消瘦了一些,眉目之间似乎还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虽是如此,垂头羞怯的模样,似乎比过去更加动人了。

人说十八无丑女,何况顾霞儿本身长的虽不是国色,却并不丑,且又极会打扮。

“你爹娘没有委屈了你?”

“爹娘待我很好。”顾霞儿就道,“每天空闲只是做针线。给姑母做了两双睡鞋、两双便鞋,一会姑母去我那屋里坐坐,给姑母试试合不合脚。”

“你这孩子,让你不要再做这些粗活,仔细粗了手。”纪老太太就心疼地道,又打量顾霞儿,“…看着瘦了些。”

“是苦夏的缘故。”顾霞儿就道。

“这孩子这一点像大姐。”顾老舅就道。

“嫡亲的姑侄俩,霞儿不像大姐还能像谁。我和霞儿在一起,没人说我们是母女俩,霞儿一点儿也不像我,倒是像足了大姐。”江氏笑的露出两排发黄的牙齿来。

“就是苦夏,这个时候也该好了。等明天我打发人给你送些补品来,你按顿好好吃了。”纪老太太就道。

自打顾霞儿搬回烟袋胡同,纪老太太就没断了往这里送东西。即便是纪老太太有时候想不起来,还有纪晓芸会提醒。送来的东西,其中很多都是给顾霞儿吃用的。

“多谢姑母。总是累姑母为我费心。”

“傻孩子,这话就跟姑母见外了。”

顾霞儿已经搬出纪府将近两月,纪老太太今天只说给顾霞儿送东西,却绝口没提什么时候接顾霞儿去纪府住的话。

若是往常,顾霞儿或许还不会露出什么来,但是顾老舅和江氏脸上竟没有失望的神色…

纪晓棠将一切看在眼里,心里疑窦顿生。

屋里正说着话,外面又有客到。

“你还请了谁来?”纪老太太就问。

“并不是外人。”顾老舅忙就答道,“是庆善一家子。”

纪老太太就哦了一声。

顾老舅和江氏在屋里陪着说话,是顾雷儿出去。将人给接了进来。

首先进门的,是江庆善。

纪晓棠已经有一阵子没见过江庆善,不由得仔细打量。即便江庆善再不简单,这样巨大的一场变故,还是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痕迹。

江庆善瘦了很多,两侧颧骨高高的支着,一双眼睛越发的深陷。他今天穿了件暗褐色的素锦直缀。有八九成新。看上去是一件旧衣,穿在他现在的身上,显得空荡荡的。

江庆善在衙门挨了板子。如今将养了几个月,伤应该是好了。但是江庆善走路却不像过去那般风风火火,一边手里还拄了根拐杖。

一进门来,江庆善紧走两步。就立刻扑在地上,给纪老太太磕头。嘴里喊着老祖母。

若是不知道的人看见了,只怕还当他是纪老太太的亲孙子。

“赶紧扶起来。”纪老太太哪里见得这个,忙就吩咐道,“你这孩子。身子还没好,何必行这些虚礼,难道我还能怪你不成。快些起来。咱们娘儿俩坐着说话。”

江庆善并不肯起身,实实在在地给纪老太太磕了三个响头。这才在顾老舅搀扶下慢慢站起身来。

“久不见老祖母,也没什么表孝心的,磕几个头吧。”江庆善眼圈微红地向上望着纪老太太,“心里早就想去府上给老祖母磕头,只是我…怕给老祖母添了晦气。”

“说什么傻话,并不是外人,并不需要讲究那些个。”纪老太太就道。

江庆善随即又给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见礼。他依旧要磕头,毕竟被纪二老爷拦了下来。

“你身子不便,心意到了就成。”

这个时候,小丫头又掀起门帘,原来江庆善并不是一个人来的。

“带他们来给老舅拜寿,也给老祖母、二叔和三叔磕头请安。”

先跟着小丫头进来的是个年轻的妇人,高挑纤细的身材,面色白皙,眉目灵动,却是江庆善的长女江巧儿。

江巧儿今年二十岁,并不是甄氏所生,而是江庆善和他第二个娘子马氏所生,早已经出嫁,嫁的是马氏娘家的从堂侄,也算是亲上做亲。

甄氏过世,江巧儿与丈夫前来奔丧,就被江庆善留下来帮着料理家事。

江巧儿的手里还牵了一个四五岁的男童,正是她与丈夫的独生儿子马玉才。

紧跟在江巧儿的身后的是马文红。马文红还推了一辆轮椅,轮椅上面坐的正是江兴龙。

江庆善这一家子几乎都到了。顾老舅与江庆善一家,这也算是通家之好。

江巧儿和马文红就带着儿子先给纪老太太磕头,又见过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然后还给纪晓棠和纪晓芸都行了礼。

江兴龙残了两条腿,就只能坐在轮椅上,两只手搁在膝盖上,以头碰手,也算是磕头行礼了。

纪老太太就连说可怜见儿的。

纪晓芸则对江兴龙侧目。

纪晓棠虽然面上没什么,但是对于江兴龙现在的样子也很是吃惊。纪晓棠几乎认不出江兴龙了。才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江兴龙整个人就仿佛是吹了气一般的胖了起来。一张脸几乎有过去的两倍大,两腮上的肉要垂下来一样,差一点儿就将五官都给挤没了。

“兴龙这孩子的伤看来养的还不错。”纪老太太看着江兴龙,半晌才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何止养的不错,简直就是养的“太好”了。

江庆善这样的人,竟然就看着儿子在他眼皮子地下变成这样一副模样!纪晓棠看了一眼江庆善。

江庆善并不怎么看江兴龙,偶尔看一眼,眼神中也没有任何的异样。

这人一多起来,屋子里就显得有些拥挤。

“你们女孩子们去自在说话吧。”纪老太太就对纪晓棠几个发话道。

顾霞儿就站起身,和顾雪儿一起引着纪晓芸和纪晓棠要往她的屋子里去。

江巧儿看见了,忙也跟着站起身来。

“老祖宗,我陪着姑姑们去。有我服侍着姑姑们,老祖母尽管放心。”江巧儿笑着对纪老太太道。

纪老太太就很高兴。

“这样正好,你们去吧。”

江巧儿陪着几个人出来,却并不带马玉才,也不将马玉才交给马文红,而是交给了江庆善。江庆善就抱了马玉才在怀里。

“巧儿越发出落的好了,是个利落的掌家娘子样。”看着江巧儿出门,纪老太太就夸道,“看她的言谈举止,竟有几分她甄氏娘的样子。”

“老祖母好眼光,我也是这样说。”江庆善立刻就道,“她虽不是她甄氏娘亲生,却是她甄氏娘亲自抚养着长大的。”

既然提到了甄氏,这话可就多了起来。

顾霞儿领着纪晓芸和纪晓棠就进了西厢房。

屋子里显然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打扫,进屋就能够闻见淡淡的百合香,正是纪晓芸屋子里最常用的那种熏香。

顾霞儿待纪晓芸自然十分亲切,待纪晓棠就隐隐地多了份小心。

炕上铺着大红的锦褥,顾霞儿就请纪晓芸和纪晓棠在锦褥上坐了,一面亲手倒了茶来,先端给纪晓芸,又端给纪晓棠。

“霞姑,你不用忙,还是过来坐着咱们说话。”纪晓芸显然对这个屋子很熟悉。

自从顾霞儿搬出来,即便是纪老太太拦着,纪晓芸还是往这里来过两回,只是每次都没有用饭。

“…叫丫头们进来伺候吧。”纪晓棠则说道。

“不用丫头们,还是让我来。这屋子小,人多了拥挤。再者,这也是我的一份心。”顾霞儿说她这里简陋,也没什么好东西待客,她亲自动手,心中多少能渐少些歉意。

“那霞姑也不用忙,咱们也不用人伺候,就咱们自在说话就好。”纪晓芸又道。

纪晓棠接了顾霞儿送上来的茶,只是略略沾唇,就放下了。

顾霞儿这屋子收拾的干净,几样东西纪晓棠看着眼熟,稍一思量,纪晓棠就想起来,那都是她在纪晓芸的屋子里曾经看见过的东西。

纪晓芸待顾霞儿是实心实意。

“姑姑和姑祖母都上炕坐着,不用丫头服侍,这里还有我。我在老祖宗跟前下了保的,肯定服侍的姑姑和姑祖母停停当当。”江巧儿让顾霞儿和顾雪儿都坐,她一个人极利落地端了几样的点心和鲜果过来,一面就问纪晓芸和纪晓棠喜欢什么,一面就快手快脚地给两人拿点心、剥果子。

纪晓棠自不会吃这里的点心和果子,她只看着江巧儿。

“这里巧姐儿常来的?”

第八十九章 拼酒

第二更,求米分红。

纪晓棠问江巧儿是否经常来顾霞儿这里。江巧儿在回答之前,就飞快地看了顾霞儿一眼。

“…嫁出门去并不常回来.原先的小姐妹们没剩下几个,相熟的也就姑奶奶这里。再找不出姑奶奶这样心底好、性子好的人了。”

也就是说,江巧儿确实经常来顾家。这和纪晓棠得到的消息相符。其实不用江巧儿回答,只看她对顾霞儿这屋子里的熟稔程度,就知道两人是常来往,而且显然处的还相当不错。

纪晓棠问了这一句,就没再问。

即便大家都不说话,这屋子里的气氛也不会冷落,因为有江巧儿在。

江巧儿的话最多,且极伶俐,会看人脸色,说的话讨喜俏皮,不出一会的工夫,就将纪晓芸哄的眉开眼笑。

江巧儿用同样的法子对付纪晓棠,纪晓棠却不像纪晓芸那样好哄。不管江巧儿怎样巴结奉承,纪晓棠一直都淡淡的。

纪晓棠不喜欢江巧儿,也不屑于去装着喜欢她。江巧儿的眼睛太活,里面的内容太多,跟顾霞儿的眼神交换太频繁。

这是个心思极活泛的女人。

纪晓棠前世对江巧儿并没什么印象。前世的江巧儿似乎也没什么作为,那个时候甄氏虽然一样早死,但是江庆善却并不需要江巧儿夫妇来帮他料理什么家事。

可如今的情况大大不同。纪晓棠想到纪二老爷对江巧儿的丈夫马文红的评价,虽对江巧儿态度淡淡的,但对江巧儿的一言一行却都仔细关注。

很快,纪晓棠就发现,虽然同样也奉承纪晓芸。江巧儿更多的心思还是在她身上。江巧儿几乎是不遗余力地在讨好她。

顾霞儿早就跟纪晓芸坐在了一起,两个人头挨着头,低声说着别人听不清楚的体己话。

只坐了一会,纪晓棠就觉得厌倦极了。

如果依着她的本意,当下就告辞离开还好。但是她终归放心不下。不知道为什么,她隐隐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巧姐儿回来有多久了,家里那边可还好?”纪晓棠就问江巧儿。

江巧儿的脸上闪过一丝异色。顿了顿才又陪笑着答纪晓棠的话。

“也回来有几个月了。本是打算帮着发送了大娘就回去,谁知道,爹这里接连发生这些事。家里实在料理不开,就将我们给留了下来。…那边也是一摊子的事,才儿他爹在那边也是操心拿主意的,我也得管家理事。已经来信儿催了我们几次,要我们回去。”

江巧儿这么说着。脸上就露出伤心难过的表情来。

“可有什么法子,爹求着留我们,我也实在是放心不下,不忍心就这样撂开手不管。我是做女儿的还罢了。只是为难了才儿他爹。好在他也是个有担当的,肯将我家的事情放在心上。也多亏得有他在,事事都料理的周全。爹也心里感激他。常夸赞他。若是没有他,这家里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爹和兄弟都难好生将养…”

江巧儿说她和马文红在婆家如何任重事多。又说江庆善这里如何离不开他们,以及他们在江家如何的有功。他们想回去,却因为江庆善挽留,他们也放心不下江庆善和江兴龙,这才一直留到了现在。

江巧儿话说的多,却一句也没提什么时候回去的话。

而且,纪晓棠还注意到一点。

江巧儿称她的婆家,也就是马文红家为那边,却称江家这里是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