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也说不得了,后宫当权。龙椅上那位只用心在吃喝玩乐上。后宫初时还罢了。如今渐渐地就…”

两个人说话声音渐低。

最后,话题就又回到了纪二老爷手中的那份文书上。

“依文敏兄看,我清远该当如何?”谢知县就问纪二老爷。

“时局如此。子谦兄便宜行事就是。”纪二老爷就道,并不想在这件政务上左右谢知县的做法。

“还能如何便宜行事,只怕只能遵照而行了。只是,我虽在清远几年。还是不如文敏兄世居此地。虽然是应付差事,但是这人选也不能不慎重。”

“还请文敏兄多留心。文敏兄推荐的人,我是一万个放心的。”谢知县见纪二老爷还要推脱,忙就又说道,“这也是文敏兄为我分忧了。万勿推辞。”

“也罢,我自会留心。只是这件事,还需子谦兄决策。且不可太过顾忌我。”纪二老爷就道。

谢家三口在纪家盘桓了半日,用过了宴席方才离去。离去之前。谢夫人就又问了纪晓棠生日的事,说是到时候一家都要来。

纪二太太当然答应。

纪晓棠的生日,就在七月初十。

谢怀瑾则再次给纪二老爷行礼,只说还要麻烦纪二老爷,关于学问和赴考的事,他要来请教。纪二老爷也点头应允了。

等送走了谢家的几口人,纪二老爷坐在纪二太太的屋子里,就皱起了眉头。

纪晓棠正抱着长生玩耍,瞧见纪二老爷皱眉,就抱着长生走过来。长生就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嘴里哦哦叫着。

长生的小胖手落在纪二老爷身上,纪二老爷竟毫无觉察。

长生感觉受了冷落,嘴里叫的更大声了。

“爹爹,长生在叫你。”纪晓棠只得出声提醒。

纪二老爷这才回过神来,他将长生的小手握住,轻轻捏了捏,就又放下了。

纪晓棠立刻觉察到不对。纪二老爷是有什么要紧的心事,竟然连长生都顾不上了。

“爹爹,可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纪晓棠就问。

纪二老爷抬起头来,深深地看了一眼纪晓棠。

“先把你弟弟给你娘,你叫上你小叔,到藏书阁来。”纪二老爷说着,就先往藏书阁去了。

纪晓棠就将长生交给纪二太太,往纪三老爷院中来叫了纪三老爷,一同来到藏书阁。

藏书阁中,纪二老爷坐在书案后,紧皱双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十分烦难的事情。

“二哥,有什么事要跟我商量?”纪三老爷就问。

纪二老爷让纪三老爷和纪晓棠都坐了,一面想着该怎么开口。有些事情,他虽然偶尔也会谈起,但是还从来没有正式跟着叔侄二人交代过。

现在,纪二老爷觉得,是时候让纪三老爷和纪晓棠知道更多的事了。

“以前觉得你们还小,而且也操心不到这个。如今你们都能当家立事,这些事情多知道一些,也有好处。”纪二老爷就将当今朝廷的局势大概说了一遍。

纪晓棠还好,纪三老爷从来没在这个上头留心,就听的又是新奇又是意外。

“二哥是打算让我做官?”纪三老爷就问。

“我并没有这种想法。不过如果你自己想,我自然会为你想法子。”纪二老爷就道。只要纪三老爷考过了乡试,不需要参加会试,就能花银子补官。

“二哥,我不打算做官。”纪三老爷很干脆地道。

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主意,只不过还不成熟,所以暂时不想说出来。

“不做官也无妨,知道这些,总归有好处。晓棠也是。”纪二老爷就道,“我今天跟你们说这些,是因为有一件事。”

纪二老爷就将谢知县拿来上面下发的文书。

简单地说,朝廷给各府县安排了一些闲缺,无需科举出身,只要捐出一定数额的金银,就可以补缺,从此从白身到官身。

清远县如今就有两个这样的缺。

“你谢伯伯告诉我,说是这件事并不打算张榜公布,让我替他留心人选。”纪二老爷就说道。

这几乎是将安排人补缺的权力都交给了纪二老爷。

谢知县对纪二老爷竟如此信重。

但是,纪晓棠很快就想到了另一层。

“江庆善要送厚礼给我,我还在猜他想求什么事,难道就是这件事?”纪晓棠问。她当然知道就是这件事,却不能不如此问。

这个问题,是给纪二老爷的。

“他从前就曾在我面前透露过,说自己是个白身,不足以光宗耀祖。”纪二老爷皱着眉头,“只是,你谢伯伯今天才告诉了我。江庆善又怎么会提前知道?”

“难道江庆善在府衙里面有眼线给他通报消息?”纪三老爷就问。

任安府的衙门自然是比清远县要早些接到行文。

“据我所知,江庆善的手还伸不到那么远。”纪二老爷就道,“而且这件事,谢子谦不肯公诸于众。想来知府大人也是一样的想法。”

纪三老爷想了想,就点头。

“爹爹,可看了文书上的日期?”纪晓棠就问。

她问的自然不是行文发出的日期,而是清远县衙接到文书的日期。每当接到上面的文书,县衙会有专人负责,打上火漆烙印,上面也必定会标明接到文书的日子。

当然,这个火漆烙印,是打在文书封皮上的。

“你谢伯伯只带了文书来。”纪二老爷相当明白纪晓棠问的是什么。

“是这样。”纪晓棠和纪二老爷交换了一个眼色。

“二哥,晓棠,有什么事我不知道?”纪三老爷瞧见了,就问。

纪二老爷略一思忖,就对纪晓棠点了点头。

纪晓棠就跟纪三老爷说明了。

“你们是怀疑,江庆善先从谢大哥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纪三老爷有些愕然。

“只是一种可能,还不曾落实。”纪二老爷就说道,“且留心仔细看着。”

纪晓棠和纪三老爷都点头。

“那如今怎么办?”纪三老爷就问。

“爹爹是不是不想管这件事?”纪晓棠则是问。

“我是不想管。”纪二老爷就道。他不会为江庆善去求这个缺,也不会理这件事。谢知县说的谦虚,要从县中挑选两个有财势且妥当的人补缺,却是极容易的。

“爹爹,我建议你还是要管。”纪晓棠就道,“这两个缺无论如何,不能落到江庆善的头上。”

两个可捐银钱补的缺,其中一个还罢了,另外一个是衙门理刑的典吏官,虽然说是闲职,但被有手段的人得了,却可做不少的手脚。

前世,江庆善就是得了这个缺,在陷害纪家的时候得了许多的力。

“既然谢伯伯托付给爹爹,我们不如顺水推舟。与其给有心人机会作乱,不如爹爹选合适的人。”纪晓棠就道。

纪二老爷看着纪晓棠,半晌没有说话。

“爹爹认为不妥?”纪晓棠就问。

“不。”纪二老爷就摇头,随即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晓棠,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有。”纪晓棠立刻点头,“江庆善要是谋缺,只怕要谋的也是这个。我们不仅不给他这个缺,还要安排他的对头来补这个缺。爹爹,可还记得谢安?”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时运

纪二老爷当然记得谢安。谢安本是跟着江兴龙鬼混的一个纨绔,在胭脂巷被江兴龙误杀而死。谢安的父亲谢贵也是本地豪富,只是被江庆善借纪家的势打压了下去。

那件案子因为证人都偏向江兴龙,最后是糊涂了结。谢贵想要找江庆善父子报仇,只是苦无机会。

纪二老爷曾表明态度,这件事上不会袒护江家父子。谢贵曾经数次向纪家致意示好。

将这个缺补给谢贵,谢贵就可以更好地牵制江庆善,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个主意好。”纪三老爷立刻就赞成。

纪二老爷略一思索也就点了头。

“至于另外一个缺,爹爹只管挑一个有德的长者,再安排一番,让他领谢伯伯的情就是。”纪晓棠又道。

三个人商量定了,纪二老爷立刻就安排了下去。

这天歇过了晌午,纪晓棠就在纪二太太的屋子里,和纪二老爷、纪二太太一起逗长生玩耍。纪老太太就打发了丫头过来,要纪二老爷过去有话说。

“娘,我带长生过去给祖母看看。”纪晓棠就道。

“去吧,小心些带你弟弟。”纪二太太只说道,并没有阻拦。

纪晓棠就抱着长生,一群丫头、媳妇、奶娘围随着,就跟在纪二老爷身后到了纪老太太的上房。

纪老太太本是打算要跟纪二老爷说事情的,看见纪晓棠带着长生来了,就让纪二老爷先坐。

“抱给我看看。”纪老太太就对纪晓棠道。

“长生给祖母请安啦。”纪晓棠就笑着将长生递给了纪老太太。

纪老太太就抱了长生。长生现在长得米分嘟嘟肉呼呼的,大眼睛黑白分明,他虽还不会喊祖母。但是一双眼睛已经会跟着人,笑起来就越发的可爱。

纪老太太将这胖乎乎的小孙子抱在怀里,哪里有不喜欢的,就有些舍不得放手。

“这肚兜是谁的针线?”纪老太太摸了摸长生的肚子,看见长生穿着的肚兜有些眼生,就问道。

“祖母,那是外祖母做给长生的。”纪晓棠就答道。

“哦。”纪老太太就哦了一声。又仔细将肚兜打量了一番。“她的针线极好,这是她亲手做的?她比我年轻,看来眼睛还行。”

“…一件肚兜也要绣几天。说是不如从前了。”纪晓棠就道。

“我这里也正要给长生做些小衣,一会你跟着丫头们一起挑了花样子吧。”纪老太太就道。

纪老太太的针线也是极好的,只是近年来她已经不大动针线。就算是以前,纪老太太也不随便给谁做针线。

纪晓棠就从来没得过纪老太太做的针线。到了长生这里。纪老太太倒是给了几件衣裳,都是丫头们的针线。

“好。”纪晓棠答应着。见纪老太太不知道想什么有些出神,就将长生接了过来,“长生如今长的快,老太太抱久了怕是有些累。还是给我抱着吧。”

纪老太太点点头,就将目光转向纪二老爷。

“有件事,要跟你商量。”纪老太太开口道。

“老太太有什么吩咐?”纪二老爷忙就道。

纪晓棠并没有离开。而是抱着长生往旁边一张矮榻上坐了,一面逗弄长生。一面听纪老太太和纪二老爷说话。

“…江家祖上几辈子,跟咱们不仅有亲,还一直为咱们做事。老太爷在的时候,就待他们极厚。他们也知恩图报。庆善那孩子,性格有些刚硬,外面得罪了不少人。”

听到纪老太太提起江庆善,纪晓棠就大概猜到了纪老太太要说的是什么事。

江庆善果然还是求到了纪老太太身上。

“…庆善媳妇好个尊贵贤惠的人儿,只是可怜,年纪轻轻的就没了。这日子过的也快,已经过了周年了…”纪老太太感伤了一番,这才慢慢地说到正题上来。

“…可惜是个白身,好歹帮他弄个官身,也不枉他们一家几辈子跟着咱们,鞍前马后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家门楣上好看,以后帮着咱们做事也更方便些。再有就是庆善媳妇…”

“庆善打算给他媳妇重新刻碑,若是有个官身,上面也体面些。就是到了地下,那媳妇也不至于委屈了。”

纪老太太要纪二老爷帮江庆善谋个官,不论大小虚实,就是图面子上好看。她从江家祖上就助着纪家,说到江庆善如何能干、孝顺,又说到已故的江大奶奶甄氏。

显然,纪老太太所说的这些,正是打动了她使得她来为江庆善说项的。

江庆善这两天是有来纪老太太跟前走动,但是都没停留多久。江庆善肯定求过纪老太太,但是却没机会这样长本大套地说话。

这些话,还是别人对纪老太太说的。

江庆善不仅自己出面,还请了人替他在纪老太太面前说情。

这几天往家里来的比较勤的,就是顾老舅了。

只怕,在纪老太太跟前替江庆善说好话的,还不止是顾老舅一个人。

纪晓棠眼角的余光往旁边一扫,就见里屋门的帘子微微动了动。此刻并没有风,那里屋门口必定是站着什么人了。

纪晓棠慢慢收回目光,心里已经有数。

江庆善布置的周全,但终究是棋差一招。

“老太太说的是,有机会我会替他留心。”纪二老爷就说道。

“这眼下不是正有机会。”纪老太太立刻就道。

“老太太说的是…”纪二老爷就问。

“不是说衙门里有空缺下来,只要花银子就可以补缺?庆善舍得花银子,你去跟知县大人说说,管保就成了。”纪老太太就道。

“老太太怎么知道衙门里有空缺,只要花银子就可以补缺?”

这件事。纪二老爷只告诉了纪晓棠和纪三老爷,就是纪二太太那里他都还没有说。

纪老太太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是你老舅跟我说的。”纪老太太就道,“他最近交了些朋友,闲谈中得知,过来跟我说了,正好庆善求我这件事,我想着是个好机会。就叫了你来商量。”

这次是顾老舅!

江庆善是从来不肯给人留下直接的把柄的。

“这件事…。”纪二老爷就皱了皱眉,“不敢随便应付老太太。这件事,老太太说的迟了些。”

“怎么迟了?”

“是上面行文。给了两个空缺。只是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人都争抢着。如今据我所知,这两个空缺都已经有人补了。”纪二老爷就道。

当时他和纪晓棠、纪三老爷商量好之后,就立刻安排了下去。最后还亲自去了一趟县衙,将事情完全定了下来。

因为他的动作快。谢知县当时还很惊讶。

“都有人补了?”纪老太太先是吃惊,然后就是失望,“这样啊,那也…”

既然已经有人将缺给补了。纪老太太也没什么办法。

纪老太太正要这样说,牡丹突然从里屋走出来,就到了纪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牡丹陪着笑,气息略有些急促。她知道她不应该这个时候出来。纪老太太和纪二老爷商量事情,根本没有她插嘴的余地。然而她又实在忍不住,不能不出来。

这正是关键的时候,如果纪老太太就此罢休,那么江庆善的事就落空了。

“就是别人补了,只要二老爷肯去说一声,也没有什么是改不了的。”牡丹急急地说道。

说完了这句话,看到纪老太太和纪二老爷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牡丹当然知道她是逾越了。

“…那天江家大爷跟老太太说故去的江家大奶奶,老太太听得落泪,婢子在旁边也听的伤心。老太太答应了江家大爷,婢子、婢子这是为了老太太,一时…一时…”牡丹想要描补,然而这种事,无论她怎样巧嘴,也没法子真的描补过去。

牡丹也知道她这样做了之后会被猜疑,但是她还是这样做了。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深吸熟虑之后的结果。

只要江庆善能成功地谋到官职,那么她也就不用继续留在纪老太太身边。

江庆善已经向她许诺,只要她帮着办成了这件事,就接她进门!

“你下去吧。”纪老太太深深地看了牡丹一眼,就吩咐道。

牡丹答应了一声,脚步却是迟迟疑疑的。

纪老太太就没再去看牡丹,而是重新转向纪二老爷。

“这丫头说的也没错,庆善这些年,就求这一件事。我已经答应了他,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吧。”纪老太太地纪二老爷说道。

“老太太,并不是我不肯,而是这件事,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纪二老爷顿了顿,就告诉纪老太太,“上报的文书,已经发走了。这几天就会有回文。”

“此事已经成为定局,谁都无法更改。老太太既然答应了他,自然是算数。这次不成,我们再等下一次。”

可谁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

朝廷如今缺钱,解决了燃眉之急后,纪二老爷不相信朝廷还会继续这样做。

就算是真有下一次,那也依旧没有江庆善的份儿。

“这样啊。”纪老太太听纪二老爷这样说,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也罢了。说起来,还是庆善那孩子时运不济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珠光宝气

纪老太太十分感慨,她已经尽了力,而且纪二老爷也肯帮忙。但是事情还是不成,纪老太太认为这一切都是江庆善不走运的缘故。

“等他来了,你与他好好说说吧。”纪老太太又嘱咐纪二老爷,就此将这件事情就放下了。

纪二老爷自然答应。

纪晓棠见没什么事了,就抱着长生跟纪二老爷一起离开了。

他们这边是都放下了一段心事,但是另外有些人,却添了一桩心事。

牡丹被纪老太太撵下去,她就慢吞吞,将之后纪老太太与纪二老爷之间的话都听在了耳朵里。听到纪老太太说江庆善时运不济的话,牡丹嗓子眼里发赌,几乎吐血。

纪老太太这样容易就放弃了替江庆善说情,什么时运不济,分明是纪家不肯帮这个忙。

牡丹才不信纪二老爷的话,就算纪二老爷说的是真的,她认为,只要纪二老爷肯,就可以将文书追回来,将缺改补给江庆善。

说到底,是纪家不肯帮江庆善。

牡丹心里为江庆善抱屈,同时也为自己着急。

事情办不成,江庆善不接她进门,她该怎么办?牡丹想不出任何的法子来,最后心里头只剩下怨恨。

纪晓棠的生日,纪二太太就不让纪晓棠管,只让她照看着长生。

纪二老爷虽是早就说了不会大操办,但是按照旧例,也是要办个小家宴庆祝庆祝的。纪二太太和程嬷嬷早就准备好,今年的宴席格外丰盛些,另外还请了一班小戏来唱曲。

纪二太太这边操办。纪老太太那边不能不听到一些风声,就在纪晓棠生日的前一天将纪二老爷叫过去说话。

“晓芸的生日今年已经办过了,晓棠是妹妹。她这个生日,比照着晓芸的生日略减一两成就可,却不可比晓芸的超过了。”纪老太太就吩咐纪二老爷。

纪二老爷当下就有些为难,纪晓棠这个生日肯定要超过纪晓芸的。

“…正是好日子,并不是为了晓棠的生日。三弟考中了秀才。咱们并没有怎样庆祝。就想着趁这个机会…”纪二老爷反复告诉纪老太太,并不是为了纪晓棠庆生。“过些日子,他们叔侄还要往府城去。算算。也就只有这个好日子。”

纪老太太听纪二老爷这样说,想了一会,才犹豫着点了头。

“那也罢了。”

看着纪二老爷出去,纪老太太这才叫出纪晓芸来。

“你也听见了。安排的席面,还有叫的唱曲的。都是为着你小叔的缘故,并不是为了晓棠生日。”纪老太太轻轻拍着纪晓芸的后背,“咱们家讲究规矩,再怎么样。晓棠都越不过你去。晓棠自己也知道,你看她在府城,入股了什么洋货铺子。她也并不敢忘记你,还是自己出钱带了你的份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