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纪晓棠想了想,就告诉谢怀瑾,“你让人送来,我自有处置。”

“嗯。”谢怀瑾立刻点头。

纪二太太在前面安排了宴席,估计着纪晓棠和谢怀瑾也应该解释清楚了,就打发人来叫谢怀瑾去前面入席。

纪晓棠就向来传话的丫头询问了几句。

祁佑年还在前面,纪家设了宴席,自然也要留祁佑年,祁佑年一点儿都不见外,纪家留他,他就真的留下来了,一会正好与谢家人同席。

不论是心机,还是别的什么,谢怀瑾都不会是祁佑年的对手。

但是在某些事情上,心机或者别的什么,并不足以让人取胜。

纪晓棠心中略有些烦躁,但是转念想想,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谢怀瑾有些舍不得纪晓棠,但是方才跟纪晓棠一番谈话,他又仿佛是吃了定心丸,因此也就高高兴兴地往前面去了。

纪老太太和纪晓芸都说身子不好,纪二太太就在自己的屋子里另外摆了一桌,只带着纪晓棠陪谢夫人一起用饭。

谢夫人对推迟定亲一事只字不提,仿佛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等到撤下了宴席,摆上茶水来,就有小丫头进来,说是谢怀瑾的小厮送了东西来,让纪晓棠亲收。

纪二太太只装作不知道,谢夫人倒是抬头看了一眼,却也只是一笑。

“你们小孩子的事,我也不管。我只要你到时候好好将晓棠给我做儿媳妇。”谢夫人前面的话是对纪晓棠说的,后面半句,却是说给纪二太太听的。

“只是孩子们还小,推迟些日子而已。看你,难道我还能反悔不成。”纪二太太就道。

“这就好,这就好。”谢夫人就笑。

谢夫人和纪二太太谁都不问纪晓棠,只是喝茶说话。

纪晓棠就让锦儿将东西收了,然后在纪二太太和谢夫人跟前告了罪出来。

谢怀瑾打发人送来的,果然是那方砚台。纪晓棠就拿了砚台去找了纪晓芸。

纪晓芸此刻正在自己的屋子里,一双眼睛哭的仿佛烂桃一般。纪晓棠就将砚台摔给了纪晓芸,也不多说话,转身就走了。

走到门外,纪晓棠略停了一下,果然就听见屋里面传出纪晓芸的哭声。

伴随着哭声,是砚台落地碎裂的声音。

“哭就哭吧,哭过之后就好了。”纪晓棠自言自语,大步离开,再没有回头。

谢家人用过了饭,就都告辞走了。

祁佑年却没和谢家人一起走。

“祁大人在席上喝多了酒,谢大人本来是要带着祁大人一起走,说是方便照料,祁大人只拉着咱们三老爷的手。三老爷将祁大人留了下来。祁大人跟着三老爷往三老爷的院子里去了,说是要歇一歇,醒了酒再回去。”小丫头如是禀报给纪晓棠。

祁佑年的酒量,纪晓棠在穆家是见识过的。

纪晓棠不相信祁佑年真的喝醉了,但还是安排厨下做了醒酒汤送过去,之后也就放下不管了。

只是等她往倚霞居去了一次回来,就在假山旁跟祁佑年走了个面对面。

纪晓棠只得站下,跟祁佑年见礼。

祁佑年还礼,浑身并无丝毫酒醉的迹象。

“祁大人公事繁忙,既然醒了酒,我们也不好多留祁大人,免得耽误了祁大人的公事。”祁佑年不是没有眼色的人,却偏在今天来,还故意往谢家人面前站,其用心也就可知了。因此,纪晓棠开口就没对祁佑年客气。

“晓棠,我有事要跟你说。”祁佑年却道。

纪晓棠打量祁佑年,就知道有些事情想避是避不开的。

“什么事,你说吧。”纪晓棠就道。

祁佑年就左右看了看。

纪晓棠略一迟疑,还是使眼色,将身边服侍的丫头都支了开去。祁佑年并不是那种无聊的人,她并不怕祁佑年会有什么不当的举动。

两人站在假山下,四周无人,只有风吹树动,树叶飘飞。

“晓棠,你没有跟谢家定亲,我很高兴。”

纪晓棠微微挑眉。

“我不是那个意思。”祁佑年忙就解释,随后又道,“我并不完全是那个意思。”

“阿佑,你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晓棠,就算不是为了我,我也希望,你暂时不要与谢家定亲。”

第一百九十一章 线 索

“这话怎么说?”纪晓棠忙就问道。

“晓棠,你还记得上次在府城,马五临死之前说的话吗?”祁佑年就道。

纪晓棠就点头,马五说的话她几乎字字都记得清清楚楚。

“你是指马五说杀死算命瞎子的,是县衙的人?”纪晓棠问祁佑年。就算杀死算命瞎子的是县衙的人,那也不代表就跟谢家有关系。

就算谢知县如何精明能干,但是衙门中的差人历来都是鱼龙混杂,其中很多地头蛇,就是知县也拿他们无可奈何。谢知县算是能够掌控县衙大局的了,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完全掌控得了每一个人。

“如果我说,那人就是谢大人的心腹呢?”祁佑年却道。

纪晓棠的心就是猛地一跳。

“阿佑,这种话不是随意可以说的。你可查实了?”

“晓棠,在你心中,我难道人品就那么不堪,为了破坏你和谢家的亲事,就胡乱派罪名到谢大人的头上?”祁佑年看着纪晓棠。

“当然不是。”纪晓棠对祁佑年的人品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事关重大,她不能不谨慎。“阿佑,你可有实证?”

祁佑年郑重地点头。

对于马五所提供的线索,他从来就没有放松过。然而明察暗访,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事情出现突破,还多亏了纪晓棠的敏锐。

“那个杀害算命瞎子的差役,就是晓棠你上次在估衣巷觉得有些面熟的人。”祁佑年告诉纪晓棠。

当纪晓棠告诉他,似乎是看见了熟人,且行迹有些可疑,祁佑年不敢轻忽,当即就派出得力的亲兵去追查。经历了许多的波折,终于顺着时断时续的线索,锁定了可疑的对象。

做到这一点,仅仅是祁佑年卫所的兵力还不够,仅仅是他手头掌握的线索和信息也不足。期间他还借用了其他的势力和线索。只是这一点现在还不能够让纪晓棠知道。

就是谢知县可疑这件事,他也不应该告诉纪晓棠。因为只要稍稍走漏了一丝一毫的风声,他们所有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而为了这一天,他们所下的工夫。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几乎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他又不能看着纪晓棠跟谢家定亲。

如果他所怀疑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纪晓棠跟谢家定亲,就是走上了死路。不仅纪晓棠性命难保。就是整个纪家,到时候也难以洗清干系。

而如果如那一位所怀疑的那样,纪家本身就…,那么他这次来,几乎就是自投罗网,自毁前程。

理智上,祁佑年知道他绝对不该来,不该告诉纪晓棠这些。但是感情上,祁佑年又无法让自己无动于衷,坐视不理。

他还是来了。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和挣扎。

这对他来说,就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就保住了纪晓棠。而一旦赌输了,他就输掉了自己。

这几乎是完全不对等的筹码,但是他还是押上自己赌了这一场。

“那人叫做何明,祖籍钦州,颇通文墨。谢知县在清远上任后,他投奔了来,在县衙做了一个差人。”何明表面上是个普通的差役,与谢知县也没有什么旧交。但是经过暗中探查,实际的情况却远非如此。

何明与谢知县不仅有来往,而且来往还颇为可疑,可疑判定他是谢知县的心腹。

“即便是这样。也并不一定就代表谢伯伯有问题。”纪晓棠轻声道。

她并不是在为谢知县辩解,她只是想更严谨地求证。

“晓棠,我知道很难让你一时之间就相信这些。”祁佑年诚挚地看着纪晓棠,“这些话,我本不该现在就告诉你。但是我实在不能…”

告诉纪晓棠这些,他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

“晓棠。你要决意跟谢家定亲,我也不拦着你。我只希望你等一等,等我将事情完全查清楚了。”祁佑年说到这里,眼神中竟带了些微的凄楚,“晓棠,就算你我没有缘分,我也总是期望,你这一生能够平安顺遂。”

“暂时不要跟谢家定亲。就是跟谢家来往,也要格外小心。如果谢家真与那些死士有牵连,晓棠,你们一家都有危险。”

纪晓棠垂眸半晌,才慢慢地抬起眼帘。

“我记下了。”纪晓棠只简单地说了几个字,没有再向祁佑年多问,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情绪波动来。

“晓棠,你是不是,也早有疑心?”纪晓棠这样,已经不能单纯地用个性镇定来解释了,所以祁佑年问她。

“是。”纪晓棠略顿了顿,就点了头。

这次,换做祁佑年不解了。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与谢家定亲?”祁佑年问纪晓棠。他隐约知道了纪家为什么推迟与谢家定亲,而纪晓棠和纪家愿意与谢家定亲的态度他更是都看在眼睛里的。

“跟我定亲的不是谢家,是怀瑾啊。”纪晓棠移开视线,望着远处,幽幽地道。

祁佑年顿时就怔住了,半晌无言。

两个人默默地立了半晌,谁都没有说话。

不知道过了多久,祁佑年慢慢回神,他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看向纪晓棠的目光更加晦涩。

“晓棠,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就告辞了。”祁佑年对纪晓棠说道。

“阿佑,你这次来,就是为了谢伯伯可疑的事?”纪晓棠问。

祁佑年点头。

“那你多加小心。”纪晓棠嘱咐祁佑年,“纪家在清远总是经营了几代,若有什么地方能够援手,阿佑你尽管开口。”

“好。”祁佑年答应着,这才转身告辞走了。

祁佑年离开之后,纪晓棠轻轻地挪了挪脚,就在旁边一块假山石上坐了。直到纪三老爷过来找她,纪晓棠才发觉,自己一个人坐了许久。

纪三老爷就担心纪晓棠着凉。

“婢子们跟姑娘说话,姑娘也不搭理。”绣儿在旁边小心地说道。

“我没事。”纪晓棠心不在焉。

纪三老爷早已经将纪晓棠浑身上下都仔细打量过了,重点落在纪晓棠的脸上。

“晓棠,别想那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纪三老爷就开解纪晓棠。她认为纪晓棠是为了感情纠葛在烦恼,毕竟这里面关系到了谢怀瑾、纪晓芸还有祁佑年,就是放在他身上,他也得烦恼。

这么说着话。纪三老爷就压低了声音。

“虽是自小一起长大,终究并没定下亲事。晓棠,你只随你自己的心。有什么烦恼,交给小叔。让小叔出面替你去解决干净。…人生不过几十年,晓棠。你该活的快快乐乐的,不要憋屈着自己个。不然,别说你爹娘,就是小叔也要心疼的。”

“小叔,我爹爹在哪?”纪晓棠突然问。

“二哥在藏书阁…,咦,晓棠,你有了决断吗?”纪三老爷忙就道。

“咱们一起去找我爹爹,我有要紧的事。”纪晓棠就道。

“好,好。”纪三老爷连声应着。“晓棠,不管你选谁,小叔都支持你。就算你爹爹说你,小叔替你顶着。”

纪晓棠看了一眼纪三老爷,并没有立刻纠正他的话。

等两个人来到藏书阁,见了纪二老爷,纪晓棠屏退了一应服侍的人,这才将祁佑年的话转述给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听了。

“竟然有这种事,谢大哥他…”纪三老爷大吃一惊。

纪二老爷虽不像纪三老爷那样吃惊,却也紧锁了眉头。比起纪三老爷。纪二老爷更知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谢知县只是有些自己的小打算,纪二老爷认为这是人之常情,虽心中不大舒服,但却能够包容。

可如果祁佑年的怀疑有确凿的佐证。那事情就大大不同。有很多事情,纪二老爷就需要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考量。

而一旦从新的角度去考量那些事情,得出的结论可就相当的骇人。

“不会,不会,怎么会…”纪二老爷站起身,扶着椅背的手上青筋暴露。

“爹爹。你想到了什么?”纪晓棠觉察到纪二老爷的异样,就问道。

“没什么。”纪二老爷稳了稳心神,“既然祁大人好心提醒,我们就要领情。多亏将晓棠和怀瑾的定亲的事推迟了。不过,对谢家那边,还是要尽量做到一切如常。”

纪晓棠和纪三老爷就都点头。

“这件事,关系重大。祁大人来告诉我们,也是担了天大的干系。只我们三个人,不要再透露给其他人知道了。”纪二老爷又嘱咐。

“这是自然的。”纪晓棠和纪三老爷又点头。

即便是纪二老爷不说,纪晓棠也要特别提出这一点来,并不是不信任纪家的其他人,而是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且,纪家的其他人知道了这件事,是做不到不动声色的。

“我只希望,这是虚惊一场。”最后,纪二老爷又说道。

纪晓棠没说话,心中却和纪二老爷想的一样。然而她同时也深深的懂得,世事往往是事与愿违。

过不上两三日,谢夫人闲暇无事,就上门来寻纪二太太说话。谢夫人这次来,并没有带谢怀瑾,也没有谢知县陪同。

纪二太太就知道,谢夫人这是探风色来了。

毕竟本来要定亲,结果却出了那样的事,虽然两家都说好了,但是谢夫人还是难免有些担心。

果然,谢夫人坐下,略说了两句家常,就似乎是无意地问起了纪老太太和纪晓芸。

“天凉了,这一老一小本就身子弱,又着了一点儿风,就有些不好。但也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饮食清淡些,将养两日也就好了,倒是并不需要担心。”纪二太太就道。

谢夫人就会意点头,收下了纪二太太的暗示。

两人闲聊着,就又说到衙门的事。

“今年也算是流年不利了。”谢夫人就告诉纪二太太,说是衙门里死了人。“一个普通的衙役,都说平时看着本分,谁知道竟是个不老成的,跟不知道哪里走来的一个无赖争风吃醋,两人都一命呼呜,让我们大人很是恼火。”

纪晓棠在旁边听见,就留了心,可惜谢夫人只是跟纪二太太感慨感慨,并不肯多说。

等送走了谢夫人,纪晓棠就找到纪三老爷,如此这般说了。纪三老爷立刻就打发人出去查探,很快就得了消息回来。

死的衙役,正是何明。而命案就发生在胭脂巷王家。何明与那个不知哪里来的客商,是为了王娇儿争风吃醋,不知道怎么就打了起来。

那个客商却并不是老实的客商,身上带着家伙,就将何明杀死在当场。而何明还手,混乱之中,也刺中了那客商。

两个人都死在了王家。

王家的老老少少,包括王娇儿在内,就都被带到了衙门问话。然而,王娇儿众人也说不出别的什么来,最后定案就是争风吃醋,相互斗杀。

何明是孤身一个在清远,那个客商也并没有什么相伴的人,这件案子因此并没有其他的挂连,很干脆地了解了。

只是王家就遭了秧。

王家凭着王娇儿和王杏儿两个,本是胭脂巷风头最胜的一家行院,然而先是江兴龙和谢安的命案,这才缓过气来,又是两条人命。

据说王家花了大笔的银钱,龟公和**还在衙门挨了板子,这才算解脱回家,王家行院却是从此完全关闭了。

“王娇儿呢?”纪晓棠问。

“王娇儿报了重病,免提。”纪三老爷就道,“是江庆善使的银子。”

“又是他。”纪晓棠冷笑。

纪家早就已经知道,江庆善**了王娇儿,几乎就是王家的另一个主子。

就当祁佑年查到了何明身上的时候,何明就这般死了,而这件事,偏偏又与江庆善扯上了关系。

何明死的时机太巧,纪晓棠不能不想到这是杀人灭口。

“小叔,你去找一趟阿佑。”纪晓棠略一思索,就对纪三老爷道,“行院人家,为的不过是银钱。现在就去查王家,总能查出些蛛丝马迹来。”

纪三老爷立刻就答应了,去找祁佑年。

纪三老爷回来的很快,一同来的还有祁佑年,然而两人带回来的消息却并不好。

胭脂巷走水,其中王家更是被烧了个干净,王家众人都丧生于火海之中,只留下几具烧焦的尸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厚此薄彼

“怎么突然就走了水?”纪二老爷、纪三老爷、纪晓棠和祁佑年同坐在书房中,纪晓棠就问。

这不仅是纪晓棠的疑问,也是在座诸人共同的疑问。

纪三老爷和祁佑年就分别说起当时的情景。原来纪三老爷去找祁佑年,祁佑年正想要去胭脂巷查问。而等两个人赶到胭脂巷的时候,大火早就已经烧了起来,根本就救援不及。

事后调查,起火点就在王家。因为在火场发现了助燃的油料,断定这次走水并非事故,而是有人故意纵火。

王家诸人全被烧死,无一人幸存,而左邻右舍也被牵连,除了财物损失,人员受伤,紧邻王家的两户人家,各有一人被烧死。

火场的情景非常惨烈,纪三老爷和祁佑年顾忌到纪晓棠的心情,就没有说的太详细。

可即便是如此,纪晓棠还是深受震动,她几乎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景。

“确定王家人是被烧死的吗?”纪晓棠又问。

祁佑年这次往清远来,表面上是有别的公事,其实是暗中探查何明与清远县衙。何明之死,以及之后谢知县断案,祁佑年为免打草惊蛇,都是不好插手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要事后去胭脂巷查访的缘故。

而胭脂巷走水,祁佑年和纪三老爷就出现在现场。两人只说是去胭脂巷喝酒,适逢其会。虽然祁佑年不能将这个案子要到自己的手上调查,却也抓住了机会,带着人跟纪三老爷一起勘察了现场。

纪晓棠怀疑胭脂巷的走水是有人杀人灭口,祁佑年也有同样的怀疑,所以他仔细地查看了王家人的尸首。

虽然尸首已经无法辨认,但要分辨是否是烧死的却并不难。

“晓棠,被你问到点子上了。”祁佑年看了一眼纪晓棠,面露赞许。他曾经割开尸首的咽喉查探,已经能够初步断定。王家诸人并非死于火中,而是在大火燃起之前,就已经咽气了。

至于王家诸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就得等衙门仵作验尸再做出具体的结论。

因为祁佑年在场。当着县衙众人的面说出他的判断,倒是并不担心衙门里的人会遮掩真相。

“王家所有的人都死了?”纪晓棠就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

“尸首的数目是对的上,不过…”祁佑年略顿了顿,“因为尸首已经难以辨认。就不能妄下结论。晓棠,你有什么想法?”

纪晓棠这样问,必定是有什么缘故。

“我是想,王家或许有人没死。”纪晓棠缓缓地说道,“我们可以肯定,何明之死,是有人安排,要杀人灭口,对不对?”

祁佑年等人就都点头,这一点几乎是百分百确认了的。

“那么。王家的人或许就看到了什么,又或者,她们就是帮凶。”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大火,王家人全部殒命于大火之中,这依旧是杀人灭口。

凶手思维缜密,且手段毒辣,根本视人命如草芥。

“如果王家人就是帮凶,或者她们中的某个、某些人是帮凶,那有没有可能,凶手会留下这个帮凶的性命?”纪晓棠接着分析道。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祁佑年想了想。就说道。

“江庆善包了王娇儿许多年,王娇儿帮他做了不少事。如果策划灭口的是江庆善,是有可能留下王娇儿。”纪三老爷就说道,还特意对祁佑年解释了江庆善和王娇儿之间的事。

“是这样!”祁佑年立刻就抓住了这条线索。“我会安排人,注意王娇儿的尸体,看有没有什么破绽。”

几个人商量了一会,祁佑年就站起身要告辞。

何明的事情他无法插手,但是胭脂巷这件事情,他是可以借口说当时在场。表示一下特别的关注的。祁佑年这是打算去衙门探问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