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爹爹。”纪二老爷这样说,其实就是很赞同纪晓棠的做法。

转天上午,纪家一乘小轿,将程嬷嬷接了回来。

“嬷嬷辛苦了。”将程嬷嬷接到纪二太太的上房屋里,纪晓棠笑着请程嬷嬷坐下。

“分内之事,不敢说什么辛苦。”程嬷嬷就道。

“嬷嬷在清河胡同这些日子…”略寒暄了两句,纪二太太就急着转入正题。

“太太和三姑娘特意将我叫回来,是发现了什么不妥了。”程嬷嬷这并不是问话,而是肯定的话。

“是的。”纪晓棠就点头,将纪晓芸最近的变化,特别是昨天所说的话都简略地跟程嬷嬷说了。

“…托付了嬷嬷,问别人不知道,嬷嬷肯定是知道的。晓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究竟是谁挑唆了她?”纪二太太就问。

“…惭愧!”程嬷嬷没说话之前,先道了一声惭愧。

纪晓棠就知道,事情不简单了。

“…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若是别人我是不说的。可太太和姑娘这般信任我,我也不敢避嫌疑。…二姑娘周围,除了姑爷,在没谁能让二姑娘这样信服,对二姑娘有这样的影响!”

“竟然是博阳!”纪二太太吃惊。

“我不敢胡乱编排,我从未听见姑爷对二姑娘说过任何纪家不好的话。相反,有时候姑娘犯了左性,姑爷劝导姑娘,说的都是风光霁月之言,就是我也不能不说姑爷知书达理。姑娘很听姑爷的话,就是换做老太太,也说不听姑娘的,姑爷一说,姑娘就肯听了。”

“不是晓芸的婆婆?”纪二太太不知道在想什么,就问程嬷嬷。

程嬷嬷摇头。

“秦太太与姑娘说话,每次我都在场,她并没有与姑娘避开我私底下说过话。”唯一能够避开程嬷嬷,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给纪晓芸洗脑的,只有秦博阳。

纪二太太皱眉半晌。就叫了程嬷嬷到近前,就细细打听起纪晓芸和秦博阳婚后的生活来。纪二太太说话的声音极低,似乎是避讳着纪晓棠。

纪晓棠知机,还略略退开些。

然而,纪二太太和程嬷嬷的一些话,还是钻进了他的耳朵里。纪二太太问程嬷嬷,秦博阳有没有跟什么丫头过于亲密。又问程嬷嬷秦博阳和王氏有没有觊觎纪晓芸的嫁妆的表现。

程嬷嬷的回答。似乎让纪二太太很放心。

秦博阳对纪晓芸十分专一,对秦家为数很少的丫头也好,纪家陪嫁过去的大小丫头也好。都是正正经经,从不亲近。

程嬷嬷还告诉纪二太太,有一次纪晓芸不在屋子里,秦博阳从外面回来。一个小丫头给秦博阳端了茶,正好被回屋的纪晓芸看见了。纪晓芸还因此发了脾气。让人打了那小丫头,然后就将那小丫头打发到外院去做了粗使。

小丫头不过十二三岁,长的也并不出色,微微有几分姿色罢了。

纪晓芸竟然是醋劲十足的人!

这又让纪二太太吃了一惊。

至于纪晓芸的嫁妆。王氏和秦博阳的姿态都摆的很正,王氏根本就不提这件事,而秦博阳…

“姑娘曾提出。要让姑爷帮着管她的几处陪嫁,姑爷都摇头拒绝了。说是老爷和太太这里都安排妥当了。他也不善经营,要专心读书,为姑娘挣一个诰命。”

问完了程嬷嬷,纪二太太不禁迷惑起来。

秦博阳在她最担心的几件事上头,都做的相当完美,让她十分放心,且还觉得这个姑爷人品不错。但是纪晓芸的变化,还有说出来的那些话…

“莫非是我们多心了?晓芸那孩子…”

纪晓芸被纪老太太教导的,性子上很多方面都随了纪老太太。

“凭我姐姐自己,说不出来那些话。”纪晓芸干脆地道。

这秦博阳真是让人放心,又让人不放心,纪二太太叹气道,一时之间纠结极了。

程嬷嬷欲言又止,就看向纪晓棠。

“娘,如今姐夫人在清远,就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他就算是想做那些事,可做的成?只要他不是笨人,肯定不会露出来。”纪晓棠就道。

程嬷嬷微微点头。

“你们是说,晓芸她所嫁非人?”纪二太太就道。

纪晓棠不说话,程嬷嬷也不开口。

“我就说,这门亲事做的太仓促了!”纪二太太叹气,可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这可怎么办?”

“娘,你别急。爹爹应该早就心中有数吧。”纪晓棠忙道,“只要将姐姐一家留在清远,有咱们一家子照看着,秦博阳就是一条狼,他也得装一辈子羊。”

只是这样,纪家人就要辛苦一些。

但是为了纪晓芸,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显然是不怕辛苦的。

“姑娘对我也有些微词,只是还不敢明着说出来。”程嬷嬷突然又道。

纪晓棠并没有吃惊,因为纪晓芸已经在她面前抱怨过程嬷嬷了。

“她是那样的性子,请嬷嬷不要放在心上。我们都是站在嬷嬷这一边的,嬷嬷尽管一切照着原来的样子,不必管她高兴不高兴。”纪晓棠就道。

“正该这样。”纪二太太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忙跟着说道,“嬷嬷的一片用心和辛苦,我们都记在心里。嬷嬷能保全了晓芸,就是我们夫妻的大恩人。”

程嬷嬷只好点头答应。在她当初答应陪着纪晓芸出嫁的时候,其实就预料到了今天这样的情况。劳心劳力,还不讨好。好在,嘱托她的是明白人。

纪二太太就要留程嬷嬷吃饭,程嬷嬷摇了摇头。

“太太和姑娘叫我回来说话,我这一回去,二姑娘那只怕就要有话说。我早些回去,也省些事。”程嬷嬷就说道。

纪二太太十分过意不去,又说了许多感激的话,才让人送了程嬷嬷回去。

“多亏有程嬷嬷。”纪二太太就道。

纪晓棠点头,如果不是程嬷嬷,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办不来这样的差事。其实,这个差事,对程嬷嬷来说都是为难的。

转眼,就到了五月间,已经是初夏的季节了。隆庆七年这个春天,任安府各州县普遍出现旱情,清远这里情况稍好,却也仅仅下了一场雨。然而即便是这场雨,也无法真正缓解旱情。

民间已经有了普遍的焦虑情绪,纪家田庄上因为早就不惜银钱和人力挖了深井,就比别的庄田上境况都要好些,然而往比往年,却是大大不如。

纪家上下因此都很忙碌,也少不了被民间焦虑的情绪所影响,就是平常从不问这些事的纪老太太就听到了风声,叫了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过去询问,是不是遇上了荒年。

本来就事多,纪晓芸那边偏就不省心。

纪晓芸的日子过的很好,王氏是最慈祥不过的婆婆,秦博阳与纪晓芸夫妻恩爱,对岳父一家也恭敬有礼、言听计从。

本来应该是省心的,如果不是纪晓芸回来说,她要去怀远。

纪晓芸这话没敢跟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说,是前两天来纪家,私底下跟纪老太太说的。纪老太太心里头当然舍不得孙女,就没有点头。结果纪晓芸很不高兴,还在纪老太太跟前落了泪,最后怏怏地走了。

纪老太太心里头藏不住话,等纪二老爷到她那里请安,就把这件事说了。而纪二老爷转头,就跟纪二太太商量这件事,自然也没瞒纪晓棠。

“要不,叫亲家太太和博阳过来问问。”纪二太太就道。

“娘,千万不要。”纪晓棠忙说道,“叫他们来,也于事无补。咱们只当没这回事,慢慢看他们要怎样。”

“嗯,先要沉住气。”纪二老爷点头。

就在这个时候,纪三老爷打发去怀远的人终于回来了。这一次,终于打探到了有用的消息。

秦家是在钦州败光了家产,将房子等都卖了还债,没法子,才回祖籍来的。祖籍这边,毕竟还有老宅子可以居住,另外还有祖上留下来不准买卖的几亩田地,温饱总是够了。

然而,也仅仅是温饱罢了。

“竟然是这样,秦博阳这小子,瞒的我们好紧!”纪二老爷大吃一惊。

“怪不得秦大和秦二要避着咱们,不肯跟咱们多说话!”纪二太太也道。那肯定是怕被纪家人问出破绽来。

第二零九章 狐狸尾巴

纪三老爷派去怀远的人还打听到另外一件事。

秦家虽然败了,但是秦家上下却还摆着过去的排场,吃穿用度上也并不肯丝毫的俭省。而这些所用的银钱,都是往当铺里典当家当得来的。

也就是说,秦家如今是靠当当儿在过日子。

秦家典当都是在怀远最大的当铺,而当铺的东家还是秦家的旧交,受了秦大和秦二的嘱咐,对秦家典当的事情保密。所以,纪三老爷派去的人,是费了很多的周折和时间,才掌握了这些消息。

“博阳迎娶晓芸的聘礼…”听完了纪三老爷的话,纪二老爷不由得就起了怀疑。

秦家并没有分家,秦大和秦二败了家,没道理秦博阳还留着家底。

“估计是秦家举家凑出来的,好些东西,还是借来的。”纪三老爷就道。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当初我们就跟博阳说明白了,钱财都是身外物,定亲与否,并不在秦家家业如何。”纪二太太就道。

秦家只剩下个空架子,却还按着旧日的排场迎娶纪晓芸。秦博阳和王氏也处处对纪家妥协,成亲之后却不住地在纪晓芸跟前挑拨…

“…如今姐姐嚷着要去怀远过日子…”如果纪晓芸跟着秦博阳去了怀远,一应的陪嫁自然是要带上了。不说那些房宅田地,就是现银子也就够秦家一大家子开销了。

“秦家那小子巴结着咱们,娶了晓芸,难道是冲着晓芸的嫁妆!”纪三老爷立刻就怒道。

“稍安勿躁。”纪二老爷就抬手向下压了压。他让纪三老爷稍安勿躁,其实他心里何尝不这么怀疑呢。

“要是这样,咱们干脆就接了晓芸回来。纪家的姑娘,还怕嫁不出去吗?”纪三老爷又道。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都不说话。

纪晓棠却暗暗点头,很赞同纪三老爷的话。

“这话不好随便说,女人家,结发夫妻白头到老。才是最好的。”半晌,纪二太太就道。

其实,不仅是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这双做父母的这样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劝和不劝离”。只要还有一丝的可能,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都要帮着捏合秦博阳和纪晓芸这一块。

纪三老爷明白了兄嫂的意思,当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看向纪晓棠。

纪晓棠知道,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是想给秦博阳机会。

“我也赞同爹娘的意思。只是不能没有底线。不能让姐姐受委屈。”纪晓芸就道。

“我们也是这个意思。”纪二老爷就道。

当下几个人暂时将这件事情压住,只看秦博阳和纪晓芸接下来如何行事。

很快,纪晓芸就再次上门来,这次就在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都在场的时候,又一次提出了要往怀远去。

“…正是麦收的时候,各处庄子上都旱了。很担心怀远那边的庄田。”纪晓芸一开始并没有哭闹,而是说的有情有理,“而且,我和相公成亲了这些日子,还没往相公家里去看看。也该到祖坟、祠堂里磕个头,上个香,还得去拜拜两位堂嫂。…婆婆身子弱,相公自小多亏两位堂嫂照看,长嫂如母。…这都是我做媳妇的本分…”

“姐夫早说他一直一心读书,不事生产,担心庄子上的事,尽管安排能干的管事回去就是了,何必一定要自己去。”纪晓棠就道,“至于姐姐说的其他事情。也不急在一时。如今天热、大旱,路上很不好走。姐姐不如跟姐夫商量了,明年选好日子去怀远看看。”

纪晓棠并没有一口回绝纪晓芸的话,而是用了一个拖字诀。

纪晓芸就急了。

“我一定要跟相公一起回去。这并不关你的事。”纪晓芸这些日子看纪晓棠似乎是越来越不顺眼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姐妹之间有多大的仇怨似的。

纪老太太就有些担心地看了纪晓棠一眼,见纪晓棠面色如常,并没有跟纪晓芸生气,这才略略放心。

“晓棠的话,就是我的意思。”纪二太太则是跟着开了口。明明白白地表态道。

“祖母…”纪晓芸见纪二太太这样,只得拉住纪老太太的衣袖摇晃着。

纪老太太最近也听纪三老爷几次说起秦家在怀远的事,心中半信半疑,同时也舍不得纪晓芸受一点儿的苦,因此就不肯像往常那样依顺着纪晓芸。

“…天成不好,祖母这些天也觉得不大舒坦。你就再等等,等天成好了…”纪老太太含糊地对纪晓芸道。

纪晓芸立刻就红了眼圈。

“晓芸,你跟娘说实话,是博阳那孩子要带你回怀远,让你来说这些话,是不是?”纪二太太就打量着纪晓芸问道。

“才不是,不关相公的事。”纪晓芸似乎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似的,差点就跳起来。“这都是我的意思。”

这样说着话,纪晓芸突然就哭了。

“…从小到大,我一点儿主都做不了,什么事都听你们的。晓棠从小就跟着爹娘在外头,见了多少世面!可我呢,我从小到大,只认得这后院上头巴掌大的天,连清远县城都没出去过!就是成亲了,还被你们留在家门口!”

纪晓芸这样说,仿佛是纪家将她留在清远,是为了控制她,根本不是为了她好似的。然而,这还并不是最让人生气的。

“你们自己拍着良心想想,有好人家会这样吗。闺女嫁出去了,还把在手里头不放,不让闺女跟着相公回相公家里去。天下就没有这样的道理。还说纪家是书香世家,最讲礼数,这样的做法,可是连乡野里不认识字的种田人都不如!”

“你们怎么样我管不了,我可不做这样让人笑话的不贤良人!”

“好,好!”纪二太太实在被气的不行了,就扶着纪晓棠的手站起来,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抖了。“我们都是不贤良的人。只你一个是贤良人。你去做你的贤良人。离的我们远远的,免得我们带累坏了你!”

纪二太太说着话,就和纪晓棠一起往外走。

纪晓芸抽噎着,根本就不阻拦。也没有一点儿后悔的意思。她方才说的真的是她的心里话,她自己是万分相信着她所说的话的。

纪老太太半垂着头,坐在炕上一言不发,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纪晓芸似乎本也不打算说服纪二太太和纪晓棠,只拉住纪老太太的胳膊央求。纪老太太先是不言不语。半晌才出声劝纪晓芸一句。可纪晓芸见纪老太太只是劝她,却并不肯答应她的要求,慢慢地哭的越发厉害了。

纪二太太带着纪晓棠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刚刚缓和过来,就有纪老太太的小丫头飞跑过来,告诉纪二太太和纪晓棠,纪老太太让她们赶紧过去。

“二姑奶奶哭的不好了!”

一看小丫头慌慌张张的样子,纪二太太就和纪晓棠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个人都同时想起纪晓芸那个所谓的老病根。

只要有什么心愿不能满足,就一个劲儿的哭。直到把自己哭的两眼翻白,嘴吐白沫,浑身抽搐。

纪二太太和纪晓棠都不敢耽搁,一面打发人给前面的纪二老爷送信儿,一面就往纪老太太的院子里来。

等走进纪老太太的上房,就看见纪晓芸头发散乱,满脸泪痕地躺在纪老太太的怀里。而纪老太太正帮纪晓芸抚着胸脯,眼角也带了泪儿,一连声地叫着纪晓芸的名字。

“我的心肝宝贝,晓芸啊。你要去怀远,你就去,祖母替你做主了,你就别哭了。哭出个好歹地来,祖母只能跟了你去…”

“祖母…咯…答应了也不中用…咯,我爹…娘不答应,我也…咯…走不了…”纪晓芸身子一抽一抽地,神智倒还是清楚的很。

“你爹娘那里都有我。我答应了,他们不敢不依。这件事。祖母就做了主了!”纪老太太慌忙道。

纪二老爷从前院书房赶过来,正好就听见了纪老太太的这句话。

纪晓芸从纪老太太的嘴里得到承诺,又被纪老太太哄了半晌,这才慢慢地止住了哭声。纪老太太又让人取了安神丸来给纪晓芸吃了,纪晓芸这才好了。

好了之后,她就挨着纪老太太坐着,眼睛偷偷地瞥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

“晓芸要跟博阳去怀远看看,就让他们去吧。晓芸毕竟嫁进了秦家,总该去认认门。他们去一阵子,就让他们回来。”纪老太太就跟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说话。

纪二老爷似乎是早就料到了这件事,脸上并不见喜怒。

“晓芸,你这次去,打算住多久回来?”纪二老爷问纪晓芸。

纪晓芸就嗫嗫喏喏地,不敢看纪二老爷。

“住一两个月就回来。”纪晓芸的样子,依旧是有些怕纪二老爷。

“那好吧。”纪二老爷痛快地点头答应了,一面就让人去叫了秦博阳来。

秦博阳很快就来了,竟像是对纪晓芸回娘家来闹的事情毫不知情,听纪二老爷说了,他才知道,脸上就露出窘迫的表情来。

“是小婿打算去怀远看看,几天就回,跟晓芸商量了,晓芸说要跟着去,我没有应,怕晓芸不习惯,还有姨祖母、岳父岳母也会担心。都怪我没有劝好晓芸,我这就带晓芸回去,再好好劝劝她!”秦博阳诚惶诚恐地道。

“你再劝我也没用,我已经打定了主意,而且祖母也答应了。”纪晓芸就有些得意地说道。

秦博阳露出无奈的表情,还要再说什么,却被纪二老爷给拦住了。

“不必了。”纪二老爷说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若是岳父放心,那…就是这两天启程。”秦博阳似乎还不大敢相信纪二老爷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说话小心翼翼的。

“姐姐一家子去怀远,这边家里人就少了。爹娘不打发人过去帮着姐姐姐夫看一阵子家?”纪晓棠就道。

纪二老爷就点头。

“这个是自然的。”纪二老爷又对纪晓芸道,“既然只去一两个月,就少带些行李。如今年成不好,任安境内有些乱,金银细软之物一律都不要带了。我一会打发人去帮你装箱封存起来,这些天另派护院过去帮你们看家,等你们回来,再一一开箱点验就是。”

纪二老爷的意思很明确,纪晓芸可以跟秦博阳回怀远,但是除了随身所用之物,其余嫁妆却不能带过去。

纪晓芸的脸上一片茫然,下意识地去看秦博阳。秦博阳正垂着头,脸上神色难辨。

第二一零章 灾情初始

不过,很快秦博阳就抬起头来。他脸上神色依旧是恭恭谨谨的。

“岳父比我们年轻人见识广,一切都听岳父的。”秦博阳恭敬地道。

纪晓芸在纪老太太身边似乎就想要开口,终究却没说出什么来。秦博阳就和纪晓芸一起告辞回了清河胡同,说是准备行李,要尽快往怀远去。

这两个人走了之后,纪老太太就一直叹气,却没说什么。纪二老爷沉默着坐了一会,也带着纪二太太和纪晓棠出来。

“老爷怎么打算,真的让他们走?”回到纪二太太的屋子里,纪二太太立刻就问,“如果只是回去一两个月,其实也还没什么。”

“娘,他们如果现在说从此就搬到怀远去住了,咱们会答应吗?”纪晓棠突然就道。

“当然不会答应。”纪二太太几乎是想也没想,然后又略想了一会,神色就有些黯然,“不过,若是你姐姐这样闹几次,也难说。”

“终归不会像现在这样容易。”纪晓棠就道,“而且,现在的情形,还可以说是姐姐的主意。如果要搬去怀远住,咱们还能相信是姐姐一个人的主意吗?”

“不会。”纪二太太答道,一面就看着纪晓棠,“晓棠,你是说,他们这次去了怀远,就不打算回来了?”

“姐姐的嫁妆还在这,他们自然是要回来的。”纪晓棠淡淡笑道。

“你爹爹说不让他们带嫁妆,我看博阳并没什么不高兴,答应的也很痛快。”纪二太太就道。

“姐姐很快就会来闹的。”纪晓棠又淡淡地道。

虽然秦博阳在人前的言行举止几乎无可挑剔,然而一切都表明,纪晓芸是完全被秦博阳给控制住了。

“晓芸从来就不是个有主意的孩子。”纪二老爷叹气道。那么纪晓芸现在突然主意这么正。自然是有人在给她出主意。

因为这样,就更不能放纪晓芸跟着秦博阳往怀远去了。在纪家人的眼皮子地下,还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如果远远地去了怀远,那纪晓芸就得成为秦博阳手中的傀儡了。

纪晓棠的目光无意识地往窗外飘了飘,心中却想到,纪晓芸现在已经就是秦博阳的傀儡了。只是还在纪家人跟前。且秦博阳还惦记着纪晓芸的嫁妆。所以待纪晓芸还算好。

如果纪家人不在跟前,或者纪家没落了,而秦博阳又拿到了纪晓芸的嫁妆。那结果会是如何?

结果自然是,纪晓芸的死期到了,就像前世那样。

然而现在如果跟纪晓芸说这些,纪晓芸会信吗?答案是显然的。纪晓芸根本就不信。在纪晓芸的眼睛里,只有秦博阳、王氏等一干秦家人才是她的亲人。而纪家人,除了纪老太太之外,都和她的仇人差不多了。其中又以纪晓芸为最。

有时候,有些东西抓的太紧了。反而更容易失去。

纪晓芸如今的情形,纪晓棠认为放手是最好的选择。

放手,并不意味着看纪晓芸去死。也并不意味着纪家就会吃下这个亏。

就算秦博阳掌握了纪晓芸,他也不能达到他的目的。所以。纪晓棠认同纪二老爷的做法。

“嫁妆留下,人可以走。只要秦家那边还有想头,姐姐就不会受太多的委屈。日久天长,秦家人总是要露出真面目的,到时候姐姐自己看清楚了,一切就好办了。”

也是时候让纪晓芸长大了。

“就是这样。”纪二老爷点头。

纪二太太心中有些舍不得,却也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纪晓芸本身的个性和纪老太太的教导,不经历一番真实的痛苦,她是根本就长不大了。

“本来想着,只要她能高兴,咱们就这样照看着,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也许也是件好事。但是…”现实显然并不允许大家这样做。

纪二老爷叹气,几个人很快就将事情商量定了下来。

不出纪晓棠所料,转天一大早,纪晓芸就一个人又来了。她一进门,依旧是直奔纪老太太的院子。纪晓芸这次来,是跟纪老太太要求,要将她的嫁妆带上往怀远去。

“…已经给了我的,难道不是给我花用的,还想拿回去给晓棠不成?让外面人知道了,传说出去也很不像。纪家这样的人家,总丢不起这个脸,我也丢不起这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