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佑年没有马上回话,而是飞快地看了纪晓棠一眼。

纪晓棠笑意盈盈。

“好。”祁佑年几乎是不由自主地点头说好。只是这好字说出口,他才察觉似乎有些不妥。“正好县衙这边还有一些后续要查,府城和鹰跳峡那边有穆叔他们,我也能放心得下。”

“那就这么决定了。”纪二老爷立刻就道,好像生怕祁佑年会反悔似的。

祁佑年果真就在清远留了下来。

第二三三章 过年

年景不好,且纪家今年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然而越是这样,这个年就越发地要好好过。

腊月三十,一大早上,纪家内外就都挂上了大红的灯笼。纪二太太带着纪晓棠,后面奶娘抱着长生,都穿着喜庆的衣裳往纪老太太的屋子里来。

过年的一应事情,是早就安排妥当了的,且纪老太太也不过问这些。然而纪晓棠觉得要热热闹闹些的才好,因此干脆将一些事情带到纪老太太这边还处置,正好也可以问问纪老太太的意见。

纪老太太和纪晓芸也早都起了,收拾利落正坐在炕上说话,见她们来了,两人也非常高兴。尤其是纪老太太,见她们娘儿几个都打扮的喜庆,就很满意。

“就该这样,才有个过年的气象。”纪老太太笑着点头,一面接了长生搂在怀里。“还是我们长生最讨喜,打扮的跟年画娃娃似的。”

长生穿的一身大红,他本就肉滚滚地,再加上穿的厚实,看起来就像个大红的喜庆团子。纪老太太揉着长生,就舍不得放手。一边的纪晓芸也凑过去,伸手摩挲长生。

长生就咯咯地笑,一大家子,最没心事,最开心的就是他。

纪二太太就坐下来,一面慢慢地问纪老太太年夜饭要摆在哪里,是否还需要添减些东西等等,纪老太太也就随口应着。

“老三这个时候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过年他们做些什么…”抱着长生,纪老太太就想起了纪三老爷。

这还是纪三老爷第一次离家这么久,且是在外面过年。

“祖母尽管放心,小叔他们也一样要过年的。吃的怕是比我们还要好…”纪晓棠忙就宽慰纪老太太。她告诉纪老太太,万家的船队常年在外,各方面都很有经验。船上的人也很注重过年。且现在船队应该就在南洋,那里虽然气候与任安府不同,但是物产丰富。

“各种海鲜自不必说,还有很多咱们见都没见过的鲜果。小叔是咱们大秦的举人老人,到了那里。就是上邦的文曲星。人人敬重,恨不得将小叔当神仙供起来呢。”

纪晓棠说的新鲜喜庆,纪老太太听了就忍不住笑。

“真有你说的那样。别是哄我吧。”

“不敢哄祖母,我听万老爷子,还有万嘉树万公子都这么说的。祖母不信,等小叔回来就问他。比我说的还好呢。”纪晓棠就道。

“是啊,老太太。三弟出去是长见识去了。且做的还是行善积德的事,老天都保佑他万事顺意的。老太太就安心吧。”纪二太太也笑着道。

纪老太太是挂念纪三老爷,但是一会的工夫,就被众人说的满心欢喜。

“三弟虽不不能回来过年。咱们家今年人口也不少,阿佑在咱们家过年呢。”纪二太太就又道。

“我也正要说。”纪老太太听纪二太太提起祁佑年,忙就嘱咐。“虽然你们不将他当外人看待,祁大人又是好性子。没有半点架子,总不能错了礼数,怠慢了人家。你们各样安排且不可俭省了,虽是年景不同往年,咱们家一时也不在乎这些。”

纪老太太这么说着话,纪晓芸就抱了长生往里屋去了,似乎是要找什么玩的东西。

“还有晓芸,这孩子这一年经历的太多了。”

“祖母放心吧,我娘和爹爹也想到了这里,今年务必要热热闹闹的,除旧迎新。”纪晓棠就道。

纪二太太也点头。

“那就好。我知道,你们都想的周到,我不过是白提醒你们几句。”纪老太太点头。

“只要祖母不贪清闲,多提点我们几句,才是我们的福气。”纪晓棠就笑道。

等纪晓芸抱着长生出来,大家就都默契地转换了话题。

一会,就有小丫头从前院过来,纪晓棠叫住了小丫头,问她纪二老爷在做什么。小丫头就告诉纪晓棠,纪二老爷在前面书房,正在写对联。

“姐姐,我们看看去。”纪晓棠就想去看纪二老爷写对联,还叫上了纪晓芸。

纪晓芸就迟疑,有些不肯往前院去。

纪老太太一心想让纪晓芸活泼开朗些,就劝纪晓芸跟纪晓棠一起去。

“是你爹的书房,且家中并没外人,你们姐妹自在玩耍就是,不必在乎许多。你爹见你们去了,也只有高兴的。”

“是啊,还得姐姐替老太太挑一幅对子,咱们正好就替老太太贴起来。”纪晓棠就道。

“就是这样,晓芸,你去替我挑了对子来。”纪老太太笑道。

纪晓芸就点了头。

纪二太太还有些话要跟纪老太太商量,纪晓棠干脆就将长生抱了,在众丫头媳妇的簇拥下,一路说说笑笑往前院书房来。

书房里,却并不只有纪二老爷一个人。

祁佑年正在桌案前帮纪二老爷看对子,见纪晓棠姐妹进来,忙就站起身。

“阿佑,你差事办完了?”纪晓棠见到祁佑年,心中暗暗欢喜,就笑着问道。

“是。”祁佑年笑着点头,“特意早些回来,看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一会还真有事要你帮。”纪晓棠立刻就道。

“好。”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客气!”纪二老爷抬起头来,说了纪晓棠一句,然而不论是神态还是语气,都并没有什么指责的意味。

不仅纪晓棠来了,纪晓芸和长生都来了,纪二老爷心中高兴。

长生在纪晓棠怀里,一边朝纪二老爷伸出胖乎乎的小胳膊,一边奶声奶气地喊爹爹。

纪二老爷忙就放下笔,从书案后走出来,接了长生抱在怀里。长生欢喜地咯咯笑,还将小脑袋瓜贴到纪二老爷的脖子上,显得特别亲昵。

纪二老爷就朝祁佑年笑了笑。

“阿佑不要见笑,小孩子被我惯坏了。”这句话,也不知道是说纪晓棠,还是说长生,或者是将两个都说在内了。

祁佑年笑着摇头。

长生在纪二老爷怀里,就抱了纪二老爷的脖子不肯撒手。纪二老爷一时也不舍得将小儿子放下,就叫祁佑年写对联。

祁佑年就摆手不肯,说不敢在纪二老爷面前献丑。

“阿佑,你就写吧。我们大家伙早就想见见你的墨宝了。”纪晓棠就催促道,一面就走到旁边的火盆边暖了暖手,然后到桌案后面。

纪晓棠先看了纪二老爷写的几幅对子,就另外铺了纸,又亲手研墨,笑呵呵地看祁佑年。

祁佑年实在却不过,也只好走到桌案后,他提起笔略一思索,随即饱蘸浓墨,刷刷点点,一气呵成。

纪二老爷抱着长生走过来看了,就连连点头。

“阿佑胸中有丘壑啊。”字如其人,祁佑年平时温文儒雅,写出来的字也端方圆融,却内藏风骨,且气势惊人。

祁佑年这字,也是童子功。

“纪大人过奖了,是我班门弄斧。”祁佑年就谦逊道。

“爹爹,这对子咱们肯定要留下来,贴去哪里合适?”纪晓棠就问纪二老爷。

“就贴去藏书阁吧。”纪二老爷想了想,就说道。

“好,咱们家藏书阁也能沾些武曲星的仙气儿。”纪晓棠就笑。

祁佑年被纪晓棠打趣,嘴角含笑,心中欢喜,根本不想,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晓棠也来也一幅对子吧。”祁佑年就道。

“不敢班门弄斧。”纪晓棠就笑。

“不要淘气,最近都忙,也没问你的课业,你正该写一幅,我也看看,是否有进益了。”纪二老爷就道。

这次是祁佑年给纪晓棠铺纸,研墨,纪晓棠也写了一幅对联。

纪二老爷带着挑剔的目光看了,只轻轻点了点头。

“总算是没有撂下,该再用些心。”

“知道了,爹爹。”纪晓棠立刻正色答道。

随后,纪晓棠又催着纪晓芸也写了一幅对子,都让书童收了,这才将长生抱过来,将笔重新交到纪二老爷的手里。

每到过年,总会有许多人来求纪二老爷的对联,实在推不过的,纪二老爷也会答应写上几幅,还有家里各处的对联,纪二老爷总是要写上半天的。

“阿佑,你来帮我们给祖母贴对联去。”纪晓棠就叫祁佑年。

祁佑年就看纪二老爷。

纪二老爷就先数落纪晓棠,说她没大没小,不该指使客人,然后就让祁佑年自便,不必拘谨。

“正要去给老太太请安。”

祁佑年就跟了纪晓棠出来,一路到了纪老太太的院子里。

纪晓芸挑了一幅对联,先给纪老太太看过。纪老太太知道是纪晓芸挑的,自然连声说好。外面小丫头就搬了梯子来,祁佑年长手长脚地爬上梯子,亲手给纪老太太贴对联。

纪老太太、纪二太太带着一众丫头们就都出来瞧了。

“往年,都是老三来做这个。”纪老太太仰头瞧着祁佑年,轻声地说道,“只是老三小孩子性,贴个对子也不安生,猴子似的。祁大人果然是做官的人,贴个对子,和老三一样便捷,却比老三稳当。”

“祁大人和三弟同岁。”纪二太太就道。

“习武的人,看着比老三身量高,也结实。这长手长脚的,还能长呢。”纪老太太笑的越发慈祥。

第二三四章 除夕

祁佑年贴好了对联,正站在梯子上想要跳下来,就听见了纪老太太说他稳重的话。他立刻收回了要跳下去的那条腿,稳稳当当、一步一步地从梯子上爬下来。

从梯子上下来,祁佑年就朝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笑了笑,一面偷偷地靠近纪晓棠。

“晓棠,我这对联贴的可还…”祁佑年小声问纪晓棠。方才他在梯子上,是完全听纪晓棠的指令贴的对联,然而此刻,他似乎还是担心,这对联贴的不入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的眼。

“我还是第一次贴对联。”随即,祁佑年又飞快地道,似乎是在解释他如此紧张的原因。

纪晓棠就忍不住笑。

原来威武侯府的小侯爷从来没贴过对联,想来在家中应该就是俗话中说的“十指不沾阳春水”。

祁佑年见纪晓棠,也跟着呵呵了两声。

“家里的对联,都是小厮丫头们贴。”

一般的人家也确实如此,然而纪家历来并不是这样。

“我家的对联,以前是祖父写,现在是我爹爹写。像老太太这屋子里,还有我娘那屋子里,后宅这几处,从来不用下人贴对子。我爹爹也是贴过的,后来就是我小叔。”

“小叔还带着我贴过,祖母和娘都夸我贴的最好。”纪晓棠这样说着,就又笑了笑,“阿佑贴的也不错,你瞧祖母和我娘都很喜欢呢。”

祁佑年就看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果然都含笑看着她,笑容极为欢喜、慈爱。

“这外面寒冷,快到屋子里坐着暖暖。…怎么能劳动祁大人做这样的事呢,都是晓棠这孩子太促狭了。”纪二太太就笑着道。

祁佑年就跟着众人往纪老太太屋中来坐了。

“不关晓棠的事,是我自己要做的。自小就没机会做这样的事,今天还是第一次,觉得这个年过的也更有趣了。”祁佑年眉眼弯弯,陪着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说话。

长生被放在地上,他一开始看着祁佑年还陌生。现在渐渐熟了,他显然对祁佑年这个人又喜欢又好奇,试探着往祁佑年身边走。

祁佑年说着话,见长生向他走过来。一双大眼睛亮闪闪地,忙就对着长生伸出手。

只要微微一点善意的表示,对于长生来说就足够了。长生走到祁佑年身边,靠着祁佑年的腿站着,还将自己的小手放在祁佑年的手掌中。

长生就摩挲起祁佑年的手掌来。

长生接触最多的男人。也就是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纪二老爷是读书人,纪三老爷虽习武,却也是半路学的,谁都不似祁佑年。

祁佑年手掌中有明显的茧子,这对长生来说简直太新奇了。

“小叔…哥哥…”拿着祁佑年的手掌玩了一会,祁佑年温和可亲且耐心十足,长生就越发和他亲近起来,抬起头试着喊他。

这是不知道该喊祁佑年做哥哥,还是小叔。显然,长生是十分聪慧的。他这是将祁佑年与纪三老爷、谢怀瑾做了比较。

“哥哥。”祁佑年立刻就给了长生肯定的答复。

还不等纪二太太等人说话,长生就已经开始奶声奶气地喊祁佑年做哥哥了。

祁佑年很高兴,将长生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

“这孩子,忒自来熟,不认生了。”纪二太太就笑道。

祁佑年则是低头仔细地打量着长生,脸上还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来。

纪晓棠正领着小丫头送剥好的果子上来,走到祁佑年跟前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

“想什么呢?”纪晓棠忍不住低声问。

“晓棠,你小时候是不是就长这个样子?”祁佑年飞快地答道。

长生此刻正好抬起脸来,圆滚滚肉呼呼的包子脸。小鼻子小嘴巴,加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都曾经说过,长生现在,几乎跟纪晓棠小时候一模一样。

看着祁佑年腿上的白胖团子。纪晓棠很快滴别过脸去。

“怎么会!”纪晓棠短促地说了一声,立刻走开了。

祁佑年的两只眼睛又弯了弯,忍俊不禁。纪晓棠这样的态度,他哪里能不明白呢。果然纪三老爷说的是真话,纪晓棠小时候就是另外一个长生。

不仅模样,就是性子也特别像。

祁佑年抱着长生。长生低下头,密密长长的睫毛小扇子一样地忽闪了两下,仿佛正忽闪到祁佑年的心上,让他觉得心中痒痒的,看长生就越发不同,简直舍不得放手了。

在纪老太太屋中坐了一会,纪晓棠就说要往别处继续贴对联。这次不用纪晓棠说,祁佑年就自告奋勇,说是要多体味体味过年的趣味。

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只能嘱咐下人们小心服侍着,还让祁佑年千万不要冻着了自己。

祁佑年只是笑,这样的天气,在他来说只不过是寻常罢了。

纪晓芸今天的心情不错,可是她素来体弱,就不肯再出门,长生却粘着祁佑年,一定要跟,结果纪晓棠只能又服侍长生的奶娘等人都带上。

这贴对联的队伍,就十分壮观了。

众人从纪二太太的院子,又到了程嬷嬷的倚霞居,然后又走了几处,就往如意园中来。正贴到藏书阁的时候,纪老太太、纪二太太带着纪晓芸都坐着兜轿来了。

原来他们这贴对联贴的热闹,纪老太太几个知道了,又担心长生,就在屋子里坐不住,也出来凑热闹。

藏书阁贴的是祁佑年亲手写的对联。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知道了,免不了又是一番夸赞。一众人贴好了对联,这才簇簇拥拥地往回走。

“这样极好,”纪二太太就悄悄地对纪晓棠说道。虽然天逢大旱,纪家也受了不小的影响,纪三老爷不在家中,纪晓芸寡居,但是这个年过的却并不冷清,且比较着往年更加喜庆、热闹了。

纪二太太认为这是纪晓棠为了让大家欢喜,刻意营造的气氛。

纪晓棠只是笑。

“娘。虽然是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可你仔细想想,咱们的好事还更多些呢。”

纪晓棠说着,就一件一件地给纪二太太数她们遇到的好事。

“姐姐脱离魔窟。如今还懂事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长生结结实实,又聪明可爱,又是一件好事。小叔虽不在家,却是出去历练。且做的是大善事,这也是好事。”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比如穆家与纪家又亲密走动了起来,穆家父子加官进爵,纪大老爷那边也传来消息,只怕过了年也会升迁…

“虽然天灾人祸,可咱们都扛过去了,而且还越过越好呢。这个年,正该欢欢喜喜的过。”纪晓棠最后说道。

“你说的对。仔细想想。真是这么回事。”纪晓棠一番话,立刻就让纪二太太十分开怀。

纪二太太就笑着往前面去了。

纪晓棠略落后的两步,祁佑年正抱着长生在后面慢慢走着。原来长生拈祁佑年,不让奶娘抱他,只肯让祁佑年抱。

“羞羞。”纪晓棠就羞长生。

纪晓棠经常这样逗长生,长生自然懂得,他可一点儿都没不好意思,反而咯咯咯地笑的开心又得意。

“我写的那副对联,怎么就不见了?阿佑,你看见了没有?”纪晓棠又问祁佑年。她记得她写的对联也拿出来了。本来打算要贴在倚霞居的。可是在倚霞居的时候,却没找到,贴的是纪二老爷写的。

祁佑年笑而不语。

“阿佑,你是不是看见了?”纪晓棠就又追问。

祁佑年还是不答。一面故意去逗长生。

纪晓棠很无奈,她可以确定那副对联是祁佑年收起来了。

“我才知道,原来小侯爷,祁大千户,还很会耍赖呢。”纪晓棠微微眯起了眼睛。

祁佑年依旧笑而不语,他这样。纪晓棠也真拿他没办法了。

年夜饭,就安排在纪老太太的上房屋内。纪老太太屋中烧着地龙,温暖如春。纪老太太今天兴致颇好,吃过了年夜饭,又让人摆上茶果来,就留众人在他的屋中守岁。

纪二老爷听纪老太太这样说,就忙站起身,说让纪二太太等人陪着纪老太太,他要出门去看看。纪二老爷这个时候要出门,想看的必然是棚户区的那些灾民了。

除夕夜,外面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纪老太太就心疼纪二老爷,然而她也知道纪二老爷的脾气,并没有十分阻拦。

“多穿一些,快去快回。”纪老太太嘱咐纪二老爷。

“我陪爹爹一起去。”纪晓棠就起身道,屋子里暖和,纪晓棠只穿了一件收腰的玉色缂丝灰鼠长袍,她一边这样说,一边就叫小丫头快去拿出外穿的大衣裳。

祁佑年这个时候就站起身。

“我正好陪纪大人出去走走,晓棠这个时候很不必去,就是担心灾民,改天等天明了再去也不迟。”

“那就阿佑和我一同去吧,晓棠留下,陪着你祖母和你娘说话。”纪二老爷就做了决定。

“那好吧,爹爹、阿佑,你们快去快回。大家还等着你们回来,才好放烟花。”纪晓棠也没争执,就说道。

纪二老爷和祁佑年就都点头,一面穿了大衣裳,叫从人,带了些饭菜吃食并木炭柴火等物,就出门往县衙后街去了。

“去看看,送些东西也好。那些人啊,也是可怜。只盼着老天开眼,明年年景好了,他们都回家去过活吧。”纪老太太就道。

纪二太太就点头。

存着这样想法的,并不只有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这个时候,朝野内外大多数人,还都让认为这天灾只是暂时的,明年就能好转,到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纪晓棠听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这样说,也就附和了一句,为的是让两人心安。而她心里却非常清楚,明年的境况不仅不会有丝毫的好转,还会甚过今年。

今天她之所以费尽心思,想要大家伙开怀热闹,是因为她自己也不能确定,明年的除夕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明年这个时候,他们将会在哪里。此刻笑着的这些人,是否都还在。

纪晓棠心中微微叹息,立刻就收敛了心神,脸上的笑容从始至终都不变,一面就领了长生到纪老太太跟前,特意跟纪老太太讨剥好的果子吃。

长生却不要果子,就指着大红玛瑙盘上的冻柿子,非要吃那个。

“太凉了,你才多大点儿,怕你受不住。”纪老太太就道。

长生就扭起身子,一定要吃冻柿子。他在纪二老爷、纪二太太,还有在纪晓棠跟前是从不这样的,只在纪老太太跟前,才会如此,因为他知道,纪老太太无论如何都不会说他。

纪晓棠就摇头,想要说长生,可是想想是除夕夜,还是软了心肠。

“下不为例吧。”最后,大家商量着,才拿了最小的冻柿子,纪晓棠吃了一半,给了长生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