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老太太给顾雪儿说的亲事,顾雪儿却跑去跪纪晓棠,还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似乎是纪晓棠容不得她一般。

若是放在以前,不用顾雪儿再说什么。纪老太太就会出面,护住顾雪儿,不为顾雪儿自身,而是为了顾家。顾雪儿是顾老舅留在世间的唯一骨血。也是纪老太太娘家的唯一亲人。

但是如今的纪老太太,也不再是从前的纪老太太了。

“雪儿,你这是做什么。快点儿起来。”纪老太太就叫顾雪儿,“是我让二老爷和二太太为你寻婆家。这门亲事,也是我点了头的。你还年轻,很多事情不懂。你信姑母的话,这门亲事于你,再合适不过了。”

这边早就上来两个丫头,将顾雪儿拉起来,离了纪晓棠,送到纪老太太的面前。

顾雪儿吃惊地看着纪老太太。

当初在清远,纪二老爷和纪晓棠他们就想发嫁她,寻的是庄户人家,她不愿意,跟纪老太太求了,纪老太太就回绝了亲事,将她带到京城,还许诺给她找一户门第高些的好人家。

可是这才到京城没多久,怎么纪老太太就变卦了。

霍家是花儿匠,与庄户人家并没什么两样,这和纪老太太许诺她的亲事相差的太远了。

而且,还是在这个时候,当她刚结识了户部尚书家的女儿,就要登堂入室,正有一个崭新、明亮的前程在等着她的时候。

顾雪儿接受不了,这种被从美梦中惊喜,从高处直落下来。

当然,她完全就没有意识到,美梦这话说的是对的,至于从高处落下,却并没有这样的事。因为她从来就没有站到高处过,站到高处,本身对她来说,就只是一个美梦罢了。

顾雪儿哭的越发厉害,想要借此得到纪老太太的怜悯,让纪老太太改变主意。

然而她这一哭,不仅哭散了头发,脸也哭花了。她本就容貌普通,这样一来,整个人就显得越发的难看。

纪老太太本来就不大喜欢顾雪儿,嫌她容貌不好,且也不从命,现在看顾雪儿这样,越发觉得她上不得台面。

顾雪儿上不得台面,嫁入高门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嫁入普通人家,生儿育女,如能生下个有些根基的,有纪家的照应,顾家的后代还是能够发达起来。

纪老太太已经完全信服了纪晓棠的话,顾雪儿哭的再可怜,她都觉得是顾雪儿不懂事。只是想到过世的兄弟,纪老太太还对顾雪儿有几分耐心。

纪老太太又劝了顾雪儿几句,并十分明白地告诉顾雪儿,她的亲事就这样了。

“你爹娘都不在了,这件事,我做得了主。你以后会感激我,你爹娘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我的。”

这样,顾雪儿很快就意识到,要让纪老太太改变主意是不可能的。

她是一定要被嫁进霍家了。

可她心里还是不愿意。

顾雪儿擦了擦眼泪,低下头想了一会,这才抬起头来。

“我只是不愿意离开姑母,所以才…,是我不对。”顾雪儿道歉,然后又说,“我所有的事,都听姑母的。只是,爹娘的丧期还没有过。”

顾雪儿的意思,是要给顾老舅和江氏守孝三年,然后再嫁人。

“那是官宦人家的规矩,你爹娘也没个官职,很不必这般。若你年纪还小,或者还有兄弟那也就罢了。你年纪不小了,顾家的血脉还等着你去延续。”

尽早嫁人生子,才是顾雪儿的孝道。

本来纪老太太也没打算让顾雪儿守三年的孝。这种事,在民间屡见不鲜,一般只要守过了百日,就算是全孝了。

“老太太…”顾雪儿想要借着守孝的名义闹,然而看看纪老太太,再看看旁边的纪晓棠,她又实在没有这个胆量。

纪老太太性子固执,决定了什么就是什么。而纪晓棠…,纪晓棠可从来不是心软的人,纪晓棠有的是法子收拾她。

可她哪里做错了呢,不过就是得了郑梓的青眼,跟郑梓说了两句话。

纪晓棠太过分了!

顾雪儿心中怀恨,面上就带了出来。

纪晓棠看见了,并不在意,纪老太太却也瞧出来了,对顾雪儿更为不喜。

“…媳妇这就安排人操办雪儿的亲事,再挑个老嬷嬷,教导教导雪儿如何做人家媳妇,以后的日子也能更顺遂些。”纪二太太就笑着道。

“好。”纪老太太点头,“雪儿的妆匣,我早就准备出来了,这个不用你们再费心。”

“老爷和媳妇这也给雪儿准备了一份,…妆匣总是不嫌多的。”纪二太太说道。

纪老太太点点头,对纪二太太如此做很是满意。

“雪儿,你放心吧,有我在,总是要照应着你,就是以后我不在了,还有你表哥表嫂,晓棠也会照应着你。”纪老太太慈爱地对顾雪儿道。

纪晓棠会照应她!

顾雪儿暗自打了个冷战,她不要纪晓棠的“照顾”。

 

第三十六章 未雨绸缪

顾雪儿的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纪二老爷打发人,叫了霍二郎一家来,霍二郎一家对这门亲事都非常愿意。纪家不需要霍家出嫁妆,还会陪送许多东西。因为这桩亲事,霍家从此也与纪家成了亲戚,这对霍家来说,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至于顾雪儿本人,年纪正好,长的也不丑陋,霍家也没有什么可挑拣的。

纪老太太还将霍二郎叫到了萱华堂,当面仔细相看了。纪老太太对霍二郎也很满意,小伙子年纪不大,人长的精神,且言谈举止都十分稳妥。

就是顾老舅在的时候,能给顾雪儿张罗亲事,霍家也是不错的选择。

两下满意,纪二太太就带着人开始筹备。

纪老太太亲口说的话,顾雪儿有丰厚的嫁妆就好了,至于婚事却不必铺张操办,反而是简单一些的好。这样一来,操办起来就更容易了。

纪家在为顾雪儿操办婚事,顾雪儿则由一个老嬷嬷带着每天只在自己的屋子里做针线、学习怎样做人家的媳妇。

在此期间,纪老太太还特意将顾雪儿叫到跟前,给顾雪儿看了她的嫁妆单子。顾雪儿只些许认得几个字,纪老太太就让人将嫁妆单子都念给了顾雪儿听。

就是顾老舅还在,也不会给顾雪儿准备这样丰厚的嫁妆。

顾雪儿似乎是被丰厚的嫁妆打动了,从此认了命,再也没有说过什么抱怨的话,对纪老太太、纪晓芸和纪晓棠等人都恢复了以往的态度。

顺从、讨好的有些夸张。

纪老太太只当是顾雪儿终于明白了事理,心中十分安慰。

顾雪儿和霍二郎的婚期。就定在二月初六。

进了二月,天气渐渐回暖。

这天天气晴好,纪晓棠闲暇无事,就在廊下一边喂鹦鹉、八哥,一边晒太阳。

程嬷嬷从院子外走了进来,到纪晓棠身边行礼。她方才是按照纪晓棠的吩咐,往纪老太太那边去了。顾雪儿的婚期临近。所有的嫁妆都置办好了。纪二太太那边打发人来,让程嬷嬷帮着看一看,纪晓棠就打发了程嬷嬷去。

“怎么样?”纪晓棠就问。问的自然是嫁妆的事。

“…二太太都准备的十分妥当,也没有不合这边风俗的东西,老太太十分欢喜。”程嬷嬷大概将萱华堂那边的情形给纪晓棠说了一遍。

纪晓棠就点头说好。

“祖母高兴了,那顾雪儿呢?”纪晓棠喂完了鹦鹉、八哥。又慢慢地给一只绿毛鹦鹉梳羽毛。

“看着…也是高兴的。”程嬷嬷略顿了顿,这才笑着说道。

“哦…”纪晓棠就明白了。将鹦鹉递给一遍的小丫头照看,就回了屋里。

程嬷嬷随后跟进来,服侍的小丫头们都退了下去。

“依着嬷嬷看,顾雪儿从此可会安分?”纪晓棠在榻上走下。问程嬷嬷。

“雪儿姑娘空有野心,心机却也浅显,而且七情上面…。我担心,雪儿姑娘虽然表面顺从了。却未必就肯认命。”程嬷嬷慢慢地说道。

顾雪儿的性子,这一辈子都成不了安分的人。只是她受天资所限,所以以往都没能够惹出什么事来罢了。

纪晓棠对顾雪儿的性情,还是了解的。

“我知道,她心中恨的是我。”纪晓棠淡淡地,“这门亲事,也是我为了治她,特意给她安排的。”

“雪儿姑娘身在福中不知福罢了。”程嬷嬷叹气。她的目光在纪晓棠的脸上扫过。窗外阳光透过琉璃窗,暖暖地洒在纪晓棠的脸上。纪晓棠的脸在温暖的光晕下,显得越发耀眼。

或许,耀眼夺目,这就是大多数人对纪晓棠的印象。然而,只有靠近纪晓棠,与纪晓棠接触的久了,才会知道,纪晓棠其实是柔软的。

纪晓棠有一颗再柔软不过的心。

哪怕是对于顾雪儿,这个她完全没有好感,且还是背叛,差点害死纪家一家人的白眼狼的一员,纪晓棠依旧容下了她。

而霍家这门亲事,更是为顾雪儿量身打造。如果顾雪儿能够惜福,她的后半生没有大富大贵,却是衣食无忧、安稳度日,比大多数的普通人过的都要好。

“她这两天可又见过大姐姐?”纪晓棠又问程嬷嬷。

“并没有。雪儿姑娘是曾经让人带话给大姑娘,想要再见上一面,可大姑娘并没有理会。”程嬷嬷就道。

纪晓棠听了程嬷嬷的话,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她的利用价值不过如此,又怎么指望大姐姐再肯搭理她。大姐姐眼高于顶,特意见了她一次,已经是纡尊降贵了。”

顾雪儿备嫁期间,一次往园子里散心,“凑巧”遇到了纪晓莲。

都在一个大宅里住着,纪晓莲和顾雪儿以前并不是没有碰见过。然而纪晓莲根本懒得理会顾雪儿,有时候干脆就当没看见顾雪儿。

而那一次,纪晓莲却先开口,跟顾雪儿说了话,而且态度还很亲切。

这两人当时说了什么,纪晓棠随后就知道了。纪晓莲显然也是处处留心,或许还从纪大太太那里知道了更多的内情,她跟顾雪儿说话,主要的内容,不过是挑唆着顾雪儿更恨纪晓棠罢了。

用纪晓莲的话来说,纪晓棠太霸道,也没有将顾雪儿当做亲人。顾雪儿不过是没有经过纪晓棠的许可,与郑梓说了两句话,结果回到家,就被纪晓棠嫁给了一个无财无势的花儿匠!

顾雪儿当时没敢说什么话,但是显然将纪晓莲当做了知己,且是可以帮助她的人。所以之后,顾雪儿才会数次想要再偶遇纪晓莲。

纪晓莲却再也没在顾雪儿面前出现过,就是顾雪儿打发人送信儿要见她,纪晓莲也没有搭理。

这也表明了。在纪晓莲的眼睛里,顾雪儿的利用价值,十分有限。

顾雪儿自己未必就不明白,然而每当这种时候,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要抓住机会。

一个靠出卖纪家、出卖纪晓棠,而为自己谋利的机会。

就像她的父亲顾老舅那样。

愚蠢、短视、且忘恩负义!

“嬷嬷,我打算再给她一次机会。”纪晓棠端起绣儿捧上来的茶盅。浅浅地喝了一口。“如果她有悔改的心思。还肯念一丝丝纪家的恩情,那么我就给她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如果她还是老样子,忘恩负义。那就是她自寻死路。”

不过,她会让顾雪儿死的有些价值。

受了纪家这许多的恩情,她顾雪儿、顾家也是时候该回报一二了。

纪晓棠就将程嬷嬷叫到跟前,低低的声音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一番。

“她的婚期就在这两天。事不宜迟,嬷嬷就去安排吧。”最后。纪晓棠吩咐道。

“是,我这就去安排。”程嬷嬷恭顺地答应了一声,微微低下头遮去眼中的惊艳,然后屈膝福了一福。这才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

纪晓棠曾经屡次跟她说过,让她不用这样多礼。然而她却一如既往,而且近来还越发的坚持。

她这样。完全出自本心。不是因为纪晓棠的县主身份,而是发自内心对纪晓棠的敬惧。

打发了程嬷嬷下去。纪晓棠也是一声轻叹。

她安下了一枚棋子,然而与其他下棋人不同,她给了这枚棋子选择的权力。

顾雪儿要怎么做,全凭她自己。

顾雪儿会怎么做呢,纪晓棠暗地里一晒,那几乎是没有丝毫疑问的。她唯一还不确定的事情,是在棋局的另一面,谁会最先咬下这枚饵。

纪晓棠正在心中寻思,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说是靖安亲王来了。

秦震来了!

得月楼之后,秦震几乎是立刻就得到了消息,转天就往馨华堂来了,并在馨华堂用了晚膳,还与纪大老爷、纪二老爷和纪晓慕高谈阔论,直到将近两更天,才摆着整副亲王的车驾浩浩荡荡地回了安亲王府。

当天晚上,几乎半个京城的人都看见了,安亲王入夜从馨华堂出来,灯笼将经过的整条街巷都照亮了。

秦震可以自在出入馨华堂,纪晓棠虽没立刻答应他的亲事,但却收下了他送的凤凰古琴。可是肃亲王秦霖与馨华堂的交往只是泛泛,肃王府送出的东珠,被纪晓棠当场回绝。

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纪晓棠究竟花落谁家,秦震的优势已经显而易见,哪怕只是暂时的。

而这件事,还有一个纪晓棠始料未及,然而也不那么意外的后果。

秦震往馨华堂来的勤了。

如果说以前,秦震身为王爷,同时还因为清远的事,出于对纪家的保护,对纪家多少总有些避讳,而如今,秦震却是完全不需要避讳,几乎是想什么时候来馨华堂就什么时候来。

就算他没那么在乎纪晓棠,然而现在秦霖要跟他抢,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输给秦霖。

起码,外界的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会这么想。

这给了秦震充足的理由,可以经常出现在馨华堂,因此与纪晓棠交换消息、商量事情是越发的方便了。

现在,秦震又来了,纪晓棠一点儿也不惊讶。

她已经发现,就算是为了跟秦霖争竞,为了跟她商量事情,秦震来馨华堂的次数还是太频繁了。

不过,既然秦震来了,她就不能不见。

不是作为被秦震倾慕的女子,而是作为秦震的合作伙伴。

纪晓棠略做收拾,就带着一众丫头婆子往景华堂来。秦震已经往萱华堂见过了纪老太太,如今正在景华堂书房里,跟纪二老爷说话。

见纪晓棠来了,秦震就从书案后站起身来迎接。

秦震一身蟒缎常服,笑容满面,纪晓棠心中却略有些纠结。秦震的样子太自在了,不像是做客,反而像是在自己家中一样。

“…今天得了一篮上好的芋头。已经送去厨房,我听纪大人说,晓棠爱吃这个。”秦震笑呵呵地告诉纪晓棠,他王府原来的一个属官,前两年去了外任,就在福建府,这两天回了京城。精挑细选了一篮最好的芋头送给他。

而他知道纪晓棠爱吃这个。就立刻亲自将芋头送来了馨华堂。

北方大旱,而在南方的福建府却是连年大水,庄田上也没了收成。本是当地有名的芋头产量也骤减,就是品质也大不如前。

秦震向纪晓棠保证,他今天送来的这芋头,是那属官自己唯一没有受灾的庄田上产的。且是精心种植,只会比纪晓棠从前吃过的好。绝不会差。

不过是一篮子芋头,秦震却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篇!

纪晓棠只能表示领情。

“王爷近来似乎…很闲!”在书房中坐下,纪晓棠还是忍不住挤兑了秦震一句。

秦震本来兴致高昂,被纪晓棠这样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就低头摸了摸鼻子,有些讪讪地干咳了一声。然而等他再次抬起头来,瞟向纪晓棠的那一眼中却带着淡淡地委屈意味。

“晓棠。我这样,都是为了谁啊!”

纪晓棠移开了视线。心中暗暗确定,秦震的脸皮是越来越厚实了。这么想着的同时,纪晓棠却又心中一动。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见面已经不再是客气的寒暄,而变成了这种…

心中暗暗警醒,纪晓棠就端正了视线。她和秦震还有许多正事要谈。

“蜀中的战局如何了?”纪晓棠问。

这几乎是纪二老爷每次下朝,秦震没次来馨华堂,纪晓棠第一个必问的问题。

“…已经开战,战事还不明朗。”秦震也端正了面色,在纪晓棠的对面坐下来。

朝廷每隔几天都会收到蜀中快马送出的战报,祁佑年正如他军令状上所说,已经对蜀中反贼发起了进攻。双方第一次正面对战,就在正月二十五,祁佑年大军险胜,拿下了广平。

朝廷上下为此人心振奋,以前还觉得三个月内拿下蜀中,是祁佑年说了大话,如今却认为,拿下蜀中,根本就不需要三个月。

纪晓棠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都十分无语,且为祁佑年抱屈。

然而,她很快就学会了无视这些言语。

家事、国事、天下事,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就是有那么一些人。真的听进了他们的话,认真的与他们计较、置气,才是最愚蠢且最没有任何益处的事情,就像这些人对事业没有任何益处一样。

战事虽并不明朗,然而祁佑年下一步进军的目的地,却是明显的。

“我带了地图来。”秦震适时地说道,就从袖中取出一卷地图,在书案上铺开。

纪晓棠走到书案前,与秦震、纪二老爷一同观看地图。

祁佑年下一步进军的目的,是汉阳。

三个人看着地图谈论了半晌,秦震才将地图收起来。秦震知道,纪晓棠关心蜀中的战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祁佑年。

这虽然让秦震心中有些发酸,然而他自己也是关心蜀中战局的,甚至也关心祁佑年。

而且,每次与纪晓棠谈论蜀中的战事,纪晓棠的见解,有一些与他的见解不谋而合,让他欣喜,而纪晓棠的有些见解,还能让他茅塞顿开。

他来馨华堂的次数越发频繁,不是喜欢馨华堂,也不是要与秦霖争竞,他是来见纪晓棠的。

他甚至有些感激秦霖,能够给他这样的借口,可以光明正大地经常见到纪晓棠,跟纪晓棠说话。

地图收起来了,然而大家的话题却依旧停留在蜀中的战事上。

“这样的进军速度,还不能从当地补给粮草,阿佑那边必定十分吃紧。不知道这个时候,李师傅的粮草送到了没有?”

大秦境内,不仅蜀中有战事,其他还有两处反贼需要剿灭。除了反贼,更有北面时刻准备迎敌的边军。

北蛮那边,似乎是为了呼应蜀中的反贼,最近频频发动攻势。北边战事吃紧,粮草也并不充足。

而国库的粮草,第一优先给了北边的边军,其次才是祁佑年的大军。

祁佑年立了军令状,隆庆帝和韩太后特批了一批粮草已经送往蜀中,然而计算祁佑年的兵力和粮草消耗,祁佑年大军急需粮草。

而蜀中战局一开,蜀中反贼知道祁佑年缺乏粮草,采用了一个狠招:坚壁清野。

就算是城池被祁佑年抢了去,但是粮草却一粒也不能留给祁佑年。

祁佑年大军现在所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纪晓棠在看到祁佑年的那封信之后,就已经预见到了这种情况。她并不是未卜先知,知道蜀中用坚壁清野这一招,只是用常识判断一下,就知道祁佑年一定会缺粮草。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祁佑年要速战速胜,必须有足够的粮草支持,否则将士再英勇,祁佑年再善于指挥、用计,都无济于事。

也就是在那一天,纪晓棠又另外写了一封信给清远的纪三老爷。

从海外运回来的粮食,除了一部分换了盐引帮助朝廷赈济灾民,纪家还留存了一部分。而纪家粮仓中,还有几年积蓄下来的粮食,纪晓棠赈济灾民,并没有把粮仓的粮食全部拿出来。

纪晓棠让纪三老爷将这些粮食都押送去蜀中,给祁佑年。

纪三老爷即将再次出海,不能亲自押送,就派了李师傅。

祁佑年要三个月内拿下蜀中,纪晓棠不仅献策,还送上了纪家所有的存粮!

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收获”

这样的事,纪晓棠并没有隐瞒秦震。而秦震知道之后,也派出心腹,协助李师傅沿途押运粮草。

虽然没有瞒着秦震,但是纪晓棠却并不想公开这件事情,不想让朝廷知道。起码就目前来说,她是这样打算的。朝廷不知道,要比知道的对大家都好。

“应该差不多了。”秦震看了一眼纪晓棠,答道,“依我的估计,这批粮草能够在汉阳之战前送到阿佑的手里。”

而这,正是纪晓棠的希望。

汉阳为蜀中的咽喉,拿下了汉阳,就等于占据了半个蜀中。汉阳之战,对于祁佑年来说是太重要了。别说让纪晓棠拿出全部储存的粮食,就是让她拿出全部家财,她都不会犹豫。

“晓棠,若阿佑如期拿下汉阳,光复蜀中,晓棠居功至伟。”秦震笑着道。纪晓棠不仅告诉了他送粮的事,韩克让的事情也跟他说了。

“晓棠不敢居功。”纪晓棠轻轻摆了摆手,“这件事,王爷也出了很多力。阿佑要感谢,最先当谢的是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