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多事之秋

秦震这次在宫中留了这么久,首先是因为韩太后是真的病了。

韩太后这次病的又和以往有些不一样。

“太后这次病的很重…”秦震眉头微微皱起,“不过,她好像不愿意让人知道她真正的病情,一直在强撑着…”

说韩太后病的与以往不一样,正是指的这一点。

以往韩太后病的并不严重,却要装出很严重的样子来,纪晓棠是亲眼见过的。可是现在却恰恰相反,韩太后是真的重病,却想让人认为她病的并不严重。

“…说是偶染风寒,表面上只让太医开了驱寒的方子,暗地里却频频召唤太医,每天喝药,每天换方子。”

韩太后的这些小动作并没有瞒过秦震的眼线。这同时也说明了,韩太后是真的病的严重了。

“就算不知道这些,只看看她也能看的出来,虽然她极力的掩饰。”秦震又说道。

韩太后在这个时候隐瞒病情又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显而易见,就和她要隐瞒隆庆帝的病情是一个道理。如果这个时候大家知道她病的很重,又没有长宁的因素让众人对她归心,那么结果只能是让追随她的人人心涣散,也会让她的政敌们看到机会,落井下石。

所以,韩太后还是在演给众人看,是为了稳定人心。

但即便是这样,她演的却并不怎么成功。并非是她的演技不好,而是…力不从心。

纪晓棠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秦震会皱着眉,而且眼神晦暗。

至于秦震为什么会在宫中留了那么久,则是因为一些意外。

今年大秦境内灾荒的局势虽然略有些好转。但是很多地方还是严重的缺粮,再加上几处地动,需要调配粮食和物资的地方就更多了。

近几天,各地方官员纷纷上书,求朝廷发放赈灾的粮食。

如果赈灾的粮食发放不及时,或者数量不够,那么刚刚有些稳定下来的局面很可能就再维持不住。毕竟很快就要入冬。那个时候饥饿的人们会更多。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很多人都会铤而走险。

这是韩太后虽然病着,也依旧要召秦震入宫的主要原因。

韩太后打算将这件事情交给秦震去办。

可就在秦震入宫不久。秦霖立刻就递了折子求见。

韩太后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见到秦霖的,但是秦霖折子里的内容却不容她忽视,她只能召见了秦霖。

“肃王爷递的是什么折子?”纪晓棠忙问。

“北蛮异动,还有西北部几个府县的民乱…”

秦震说的有些轻描淡写。但是纪晓棠却明白,如果事情不是很严重。韩太后不会同意见秦霖的。

因为事关重大,再加上韩太后的其他一些考虑,后来就连韩阁老和谢阁老也被召进宫中去议事了。

要商议这么多大事,也就怪不得秦震会这么晚才回来。

而纪晓棠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秦霖折子所说的事情上面。她有一会没说话。而是微微垂下头来,回想着前世的事情。

前世这个时候,是大秦最为混乱不堪的时候。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就算不能够四海升平,也不至于会乱到这个地步。

“肃王爷的折子,是不是夸大其词了?”纪晓棠抬起头来,看着秦震问道。

“晓棠为什么会这么问?”秦震的目光中有微光闪过。

纪晓棠立刻就明白,秦震一定知道什么内幕。

“…今年的旱灾已经有所缓解,而且番粮推广,虽然还不能让百姓们都填饱肚子,但比起前两年来,已经好了很多。而且,韩大人往南面诏安那样顺利成功,也给各地做了典范…”

这种情势下,虽然不能保证各地都太平无事,但要说烽烟四起却也不合情理。

秦震听了纪晓棠的一番叙述,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

“王爷是不是知道了一些什么?”

秦震略顿了片刻,才点了点头。

“肃王爷谎报灾情,意欲何为?”纪二老爷忍不住问了一句。

“也不能说他是谎报。”秦震轻轻摇了摇头。

北蛮的异动,是真实的。不过这本来并不需要秦霖特意递折子。有祁佑年在镇山关,北蛮的任何动静都瞒不过他。祁佑年也不会耽误军情,他的战报历来送的非常及时。

至于西北的乱子…

纪晓棠心中一动,脱口说道:“肃王爷的人马,是不是大都在西北?”

纪二老爷惊愕地啊了一声。

秦震却轻轻点了点头。

“这…”过了好一会,纪二老爷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这并不能怪他,实在是纪晓棠和秦震的谈话内容太过恐怖骇人。

秦霖他这是…

“三哥耳目众多,太后想要将赈灾的事情全权交予我,三哥一定是听到了消息,才会进宫递折子。”

秦霖也知道韩太后病的严重,不希望秦震在这个时候做大,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

不得不说,秦霖的动作非常有效。

就算是韩太后也猜出他的折子并不尽实,却也不能不忌惮,将一部分的权力交给了他。

其他的事情,秦震并没有仔细说,但是纪晓棠已经能够猜到,当时宫中是怎样的情景,大家是怎样的相持不下,又不得不相互妥协,所以才会耽搁了这么久。

好在,各方面势力基本均衡,最后商议出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只是,秦震又要忙一阵子了。

“王爷可是又要出京?”纪二老爷就问秦震。

自从他们跟随秦震进京,秦震就再没有离开过京城。如今又要赈灾,韩太后还给了秦震很大的权力,秦震很有可能又要去各地出巡。

“爹爹。太后怎么会这个时候让王爷离开京城。”纪晓棠就笑了,“不仅王爷不会离开京城,肃王爷也得留在京中。”

纪晓棠说完这句话,就看着秦震。

“什么都被晓棠料到了。”秦震哈哈大笑。

纪二老爷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摇头苦笑:“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以前局势还没有这么复杂,韩太后和隆庆帝手中的权柄稳固,朝臣们还对隆庆帝的子嗣怀着希望。如今情况完全不同。韩太后怎么会放秦震离京。

不放秦震。自然更加不会放开秦霖。

实际上,秦霖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机会离开过京城。

纪晓棠和秦震在馨华堂盘桓到很晚。才带着煊儿回了安王府。

接下来几天,秦震果然非常忙碌,有的时候甚至不能回馨华堂陪纪晓棠一起用膳。纪晓棠知道秦震辛苦,每天亲自吩咐了厨房。按时给秦震送膳食。有的时候,她还会亲自往多福轩去。监督着秦震用了膳,她才会放心。

如果秦震不在府中,她也会打发了心腹,专门照看秦震的饮食。

北风渐起。秋意寒凉。

纪晓棠正坐在煕春堂上房临窗的大炕上,手里缝着一件银红色的小斗篷。这小斗篷自然是给煊儿缝的。纪晓棠一边缝着斗篷,眼角的余光几乎片刻都没有离开一边玩耍的煊儿。

大炕上铺了厚厚软软的毡子。秋日的阳光透过琉璃窗洒在大炕上,没有秋意的寒凉。反而带着暖融融的阔朗意味。

煊儿已经学会了爬,而且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可以一个人玩很久。

只要一看到煊儿胖乎乎的小身子活泼地蹬着腿,纪晓棠就觉得任何的烦扰都成了浮云。

“这个时辰,王爷也该下朝回来了。”锦儿走进来,到纪晓棠跟前行礼,问纪晓棠,“王妃,午膳时辰到了,要不要吩咐人摆膳?”

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秦震早上出门的时候,曾经对纪晓棠说过,要回来陪她和煊儿用午膳。

这些日子,秦震很少有时间陪她们母子,自觉很是亏欠,所以才决定今天下朝之后,将别的事情都推一推,好好陪陪纪晓棠和煊儿。

“不急。”纪晓棠的声音仿佛清澈而柔和。“一定是事情多,还没有散朝。咱们再等一等,吩咐厨房,等王爷回来了,再摆膳不迟。”

锦儿立刻答应了一声,往厨房去吩咐了。

煊儿这个时候就爬到了纪晓棠的跟前,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抱住了她的大~腿,仰起脸来对着她笑。

“嬷…妈…妈…”煊儿张开小~嘴,含糊不清地喊道。

纪晓棠立刻放下针线,将煊儿抱进了怀里。

一旁服侍的程嬷嬷立刻就将纪晓棠的针线给收了起来。

“王妃,我怎么听着,方才小世子似乎喊了妈!”程嬷嬷一边收着针线,一边笑着对纪晓棠说道。

“嬷嬷没听错。”纪晓棠笑着,在煊儿的脸蛋上亲了一口,亲的煊儿咯咯直笑,又喊了一声妈,这次的发音更加清晰了。

“小世子说话这么早!”绣儿开心地笑着,“这人都说,小姑娘说话早,小小子一般都说话晚。咱们的小世子现在就会喊妈妈了,这可比一般的孩子早多了。小世子就是天生的聪明。”

“小世子聪明,会哄人。”程嬷嬷也笑。

纪晓棠抱着煊儿,更是被这几声奶声奶气的妈妈叫的又是骄傲,又是心中发软。

煊儿说话早,自然是有她和身边服侍的人每天教着的缘故,但煊儿也确实是个聪明的、且讨人喜欢的孩子。

纪晓棠教煊儿说话,她知道小孩子很多音都还发不准,因此没有教他喊娘,更不会教他喊母妃,而是教他喊妈。

她自幼在清远长大,小时候还经常跟着纪三老爷往庄子上跑,庄子上的小孩子,很多都是妈、妈地喊,她就学会了。

这个字,是小孩子最容易学会的发音了。

纪晓棠教着煊儿学会了喊妈,又开始教他喊爹爹。这个字却有些难,教了这些天,煊儿的发音一直都含糊不清,但也足够哄秦震开心了。

“一会爹爹回来了,要亲~亲爹爹,爹爹很辛苦。”纪晓棠抱着煊儿说话。

“哦,哦。”煊儿答应着。

娘儿两个这样说着话,又过了约两盏茶的工夫,外面就有人进来禀报,说是王爷回来了。

“爹爹回来了,”纪晓棠笑着告诉煊儿,“咱们去接爹爹怎么样?”

煊儿似乎也明白是秦震回来了,在纪晓棠怀中高兴地蹦着。

不过,还没等纪晓棠带着煊儿出去迎秦震,秦震就已经到了。

秦震一进门,纪晓棠立刻就敏感到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

不够,秦震一看见她和煊儿,脸上的神色立刻就柔和下来。秦震不让纪晓棠下炕,而是上前来,一面从纪晓棠手中接过欢快地蹦跶的煊儿,一面飞快而温柔地在纪晓棠的额头亲了一口。

纪晓棠脸色绯红,嗔了秦震一眼,却并没有说什么。

煊儿到了秦震的怀里,越发的欢快,一面妈…嗲嗲地叫着,一面撅着小~嘴就往秦震的脸上凑。

小家伙这是记住了纪晓棠要他亲秦震的话来。

秦震自然巴不乐得的,主动将脸凑到了儿子跟前。

煊儿就抱住了秦震的脸,吧唧吧唧,亲的秦震满脸的口水。

儿子亲的太实在了。

秦震和纪晓棠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个时候,程嬷嬷就带着小丫头端了水盆进来,将面巾在水中投了,递给秦震。

秦震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煊儿,接过面巾来擦手擦脸。

“哎呦,你爹爹太脏了,是不是亲的咱们煊儿满嘴的灰尘啊?”纪晓棠抱着煊儿,笑着说道。

“哪里有!”秦震立刻不让道,“刚从外面进来,已经擦过一次了。而且,哪有儿子嫌老子脏的,那可是要打屁~股的?”

秦震有时候逗儿子,会轻轻地打两下他的小屁~股。

煊儿就听明白了,立刻在纪晓棠怀里扭转身子,将肥乎乎的小屁~股紧紧挨进纪晓棠的怀里,这样秦震就打不到他的小屁~股了。

秦震大笑。

纪晓棠也被煊儿这小举动逗的笑个不停,一面伸手轻轻捏了捏煊儿的小屁~股。

煊儿立刻啊地一声,回过头来,埋怨地看了纪晓棠一眼。

小家伙眼睛里的戏太足,让纪晓棠和秦震又是一阵笑。

“见了煊儿,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秦震换了衣裳又走过来,在纪晓棠的身边坐了。

“王爷,是出了什么事?”

秦震看着纪晓棠,欲言又止。

第一三一章 觉悟

纪晓棠看秦震的神态,就低头想了想,随后抬起头,将程嬷嬷叫了过来。纪晓棠让程嬷嬷将煊儿抱过去和奶娘一起照看。

煊儿有些不愿意走。他已经习惯了醒着的时候就待在纪晓棠的身边,尤其是秦震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两个人往往要带着玩半晌,直到他饿了,或者是困了睡了,才会被送到奶娘那里去。

而等他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又可以很快看见纪晓棠。

现在,他还很有精神,想要跟爹娘多玩一会。

煊儿就哼哼着,大眼睛有些委屈地看着纪晓棠。

“乖煊儿,娘有事情要跟你爹爹商量,你去跟嬷嬷去找奶娘玩。等娘跟你爹爹商量完了事情,会去找你。”纪晓棠揉了揉煊儿的手,哄着煊儿道。

等将煊儿给哄走了,纪晓棠脸上的笑容才慢慢地收敛起来。

她正色地看着秦震。

“晓棠…”秦震暗自有些唏嘘。

纪晓棠太聪明了,他还什么都没有说,她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以往两个人就算是谈些要紧的事情,也从来没有避讳过煊儿。

纪晓棠现在这么做,是明白他们即将要谈论的话题会是很残酷的,并不适合让煊儿听见。

虽然煊儿这个年纪,根本就听不懂,也记不住那些复杂的话题。

可纪晓棠就是这么小心,或许煊儿不会记得他们今天所说的话,但是他们的情绪肯定会感染煊儿。纪晓棠不想给煊儿留下任何的,哪怕是一丝丝的阴影。

她守护住了她的家人,更要守护住她的孩子。

“王爷,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纪晓棠镇定地对秦震说道。

“晓棠。你不要太着急,还没什么事。”秦震忙就安慰纪晓棠。

纪晓棠笑了笑,并没有回应。她现在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真~相。

“今天有镇杨府和武昌府送来加急的文书…”镇杨府和武昌府各有人举兵造反,不仅杀了这两地的守官,还占领了几处城池。

而这两处反贼打的正是先宋的旗号。

“他们声称要打进京城,迎接顺义伯登基称帝。恢复大宋江山。”

“这哪里是要迎接怀瑾称帝。分明是想要他的命!”纪晓棠不由得站起身来,怒道。

秦震有一会没有言语。

纪晓棠略平息了一下怒气,又慢慢地坐回到炕上。

“王爷。依你看,这两处是怎么回事。是有人故意这么做,想要怀瑾的性命?”纪晓棠问秦震,这是她的第一反应。

其实。自从韩太后知道了长宁公主的死讯,后来又有各地动荡的消息传进京城。纪晓棠就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但是她绝没有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她原本一直在防备,防备的也是韩太后的报复。

当初长宁和亲去了北蛮,韩太后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现在,长宁死了。而且在韩太后看来还死的很惨,韩太后不会就这么算了。

纪晓棠很担心纪家会被波及进去,同时也料着。韩太后恐怕会对她不利。

按照韩太后的思路来想一想,追根溯源。如果当初祁佑年肯娶了长宁,就不会有后来的事了。而祁佑年不肯娶长宁,都是因为她纪晓棠。

再有,长宁死在镇山关外,韩太后未必就不疑心、不痛恨祁佑年。

可镇山关需要祁佑年,韩太后不能怎样祁佑年,很可能会将怒气都撒到她的头上。

纪晓棠已经做好了准备,韩太后一直没有动静,她也认为是韩太后病重,又有秦霖步步紧逼,所以顾不上这件事的缘故。

但是,韩太后的报复终究会来的。

纪晓棠做好了准备,却没想到,会有这样要谢怀瑾的事情发生。

“晓棠,你的意思,这两处人马是不是有人故意安排,为了要顺义伯的性命?”秦震问纪晓棠。

“是的,王爷,我就是这个意思。”

秦震想了一会,才摇了摇头。

“我看不像。”

依他看来,这两处人马不过是一群亡命之徒,打起谢怀瑾的名号来,不过是因为谢怀瑾是朝廷承认的大宋的皇族后裔。

“这两处的叛乱虽然来势汹汹,却不足为惧。”秦震告诉纪晓棠,就在今天的大朝会上,韩太后和隆庆帝已经下旨,调集两府附近的官军,四面进行围剿。

两处的叛乱虽不足为惧,但这并不代表谢怀瑾就会没事。

“那么,太后可说什么关于顺义伯的话?”纪晓棠忙又追问。

“晓棠,你很关心顺义伯。”秦震看着纪晓棠。纪晓棠素来镇定自持,但是今天却有些失态。

“这是当然的。”纪晓棠看了秦震一眼,轻轻叹了一口气。她和谢怀瑾的往事,秦震都是知道的。秦震连祁佑年的醋都不会吃,更不会计较谢怀瑾。

“我们自小就认识,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谢家对不起我们,可是谢伯娘和怀瑾却没有一丝一毫对不住我们的地方。我待怀瑾如兄弟,而且,他如今不仅仅是一个人了,还有我姐姐和七斤啊。”

谢怀瑾的事,当然就直接关系到纪晓芸和七斤,纪晓棠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才会这么紧张。

“王爷,你说,太后会对怀瑾不利吗?”纪晓棠直视秦震。

虽然秦震受她的影响,对谢怀瑾一直很好。但是秦震的态度,并不能代表整个皇家的态度。

秦震立刻就明白了,纪晓棠问的是韩太后是否对谢怀瑾动了杀机,又或者说,皇家虽然安置了谢怀瑾,但是最终是否打算让谢怀瑾活着。

纪晓棠的年纪虽还小,却自幼跟着纪二老爷熟读经史。像谢怀瑾这样前朝的皇家后裔,尤其是直系的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算是一开始被优待了,但是最后很多都难逃一个死字。

历朝历代,对于关系到那张椅子的事,都是宁杀错不放过,最心胸狭窄,最残酷无情的。

谢怀瑾是在他们的尽心维护下,才能平安活到现在的。可出现的这两股反贼。却为韩太后除掉谢怀瑾提供了最便宜的借口。

纪晓棠现在想要从秦震嘴里知道一句实话。

“若非顺义伯在心智上只是一个小孩子。他不可能活到现在。”秦震说了实话。

这个道理,纪晓棠也知道。她不知道的是,韩太后会不会一直容谢怀瑾活下去。

“难说。”秦震沉吟了片刻。才说道。

纪晓棠也沉默了片刻,才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她早就知道了答案,只是心存侥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