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孔甜甜出生那天起,他就开始不停地拍拍拍。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还特意去跟孔玛丽和崔小强取过经。

这不,就刚满一百天的奶娃娃,孔金顺都积累了十来个小时的素材,为了剪辑成3个五分钟的小视频,那都两宿没睡好觉。

在回去的路上,孔大哥一家三口人就把这3个小视频给看完了。

“老二这是想让我给他发抖音的呀?”

“我来发,我来发!”

孔小胖虽然在幼儿园里成绩一般,可是玩手机那是相当的无师自通,至于发抖音,那更是小菜一碟。

还别说,这小胖手刷刷刷,点点点,还真就发出去了。

孔大哥接过来一瞧,嘿,还挺有模有样的,不光配上了萌系音乐,甚至标题都挺好的。

“我小妹妹,是穿越小宝宝!厉害吧?”

孔大哥摸了把儿子的小胖脑瓜子,“我儿子就是机灵!”

孔大嫂有点没好气地白了父子俩一眼,“就是不用在正经地方上。”

孔小胖冲着孔大嫂做了个鬼脸,在老妈的巴掌要落下来之前,机灵地躲到了孔大哥的身后,还冲着他妈扮了个鬼脸。

孔大嫂轻骂了一句,“这缺心眼的样儿!”

也就把巴掌放下了。

她这会儿的脑海里,满是闪亮亮的银项圈儿,还有上头那些花里胡哨的宝石,还有金锁片!

耿耿于怀啊!

孔小胖也是孙子,老头老太太当初可只给买过银锁片,轻的能漂在水上。

而且看这架势,公婆和小叔子虽然穿越到了古代,可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的,什么都不用愁,看着公婆气色好了,身板都比从前硬朗了点,小叔子也看着整个人都清爽了似的。

更不用说,看看一家人都穿着古装,那料子,那做工,怎么看都跟大户人家一样。

孔大嫂这心里就有点柠檬酸了。

可这柠檬酸吧,她还不能说出来,一说出来,肯定被怼啊。

就算公婆和小叔子过得好,那她应该替人家高兴,不该眼红啊?

谁让她当初没跟老公住到朝圩村来着?

“哎,你说当初要是咱们正好也在朝圩村,会怎么样啊?”

孔大嫂还是憋不住话,换了个方式问老公。

“你是不是觉得穿越挺好玩的,遗憾没穿上?”

孔大哥神经大条地哈哈笑,“让你不网购,不逛街,你受得了啊?”

“还有不让我开车去耍,不能下馆子,不能就着小二吃大排档,那我可受不了啊哈哈哈……”

“嗯……也是。”

要不说还是老公了解自己的老婆,他说的这些可都说到了点上。

孔大嫂只要想想那些画面,就觉得憋闷。

朝圩村发展得再好,也不可能有网购,有商场,饭店,景区和大排档,电影院啊!

让她呆上一两个月可以,一年两年的那得把人整疯啊!

所以,好看的古装和金锁片,银项圈什么的,就让它们变成浮云吧……

孔大哥一家把视频发了也就忘了。

回到家该吃的吃,该睡的睡,等了两天,孔大哥跟一帮哥们喝酒,点好了菜,还在等人的时候,就想起来,这才打开抖音。

这一打开可不要紧,一大堆的未读消息扑面而来。

孔大哥就瞄了眼,吓得手机都没拿稳。

“孔哥,这是咋了?哎呀不得了了!你发的是啥视频呀,就有那么多的播放量!”

“是他家小侄女的吧?前天我就看了,小女娃子长得太可爱了,我顺手都给点了赞了。”

“啊?就是他家老二,穿越到古代的那个?都生了闺女了?我也看看去!”

“哇呀呀!厉害啊!孔哥,你这是要火呀!你看看都上亿了!”

“下头还有这么多的评论呢!妈呀!”

孔大哥也是揉了揉眼睛,才看明白自己这个视频是真有上亿的播放量。

上亿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平时他老婆要是拍了个什么,能有上万的播放量,都能跟中了头彩一样,在那儿乐呵个半天。

至于么?

不就是个小婴儿的视频,有啥可火的呀?

他激动又纳闷地点开评论。

“可爱,想偷走!”

“接好孕大眼睛漂亮宝宝……”

“这爹妈也太会生了吧?”

“这么好看是个小混血吗?”

“别瞎说,这是纯正的华国宝宝,还是个超时空宝宝!”

“朝圩村的光棍汉娶了当地的姑娘,就能生这么漂亮的宝宝?好羡慕!早知道,我也……”

“这是全网颜值最高的女宝宝,不接受反驳!”

“十八年后,又是一个倾国小美人呀!”

“我觉得可以用基因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当地的姑娘,那个基因应该是很纯血的,朝圩村小伙的基因跟人家一组合,优势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

“楼上连民科都不如!”

“虽然不如民科,但我居然信了!”

“哇,发视频的是谁?是最美女宝宝的亲戚吗?你要火了知道不?”

“以后要保持更新哟!不然就取关!”

“我亲眼见证了这个帐号的粉丝从28涨到了80w!”

坐在孔大哥身边的哥们正好大叫出声,“哥,你有120万粉儿了你知道吗?苟富贵,勿相忘!”

孔大哥被这一嗓子都给说得懵了。

就连坐在旁边的酒楼客人都纷纷朝他看过来。

莫非又有一个网红要出道了?

然而,上看下看,怎么看,这个人都是平平无奇的样子啊?不是帅哥很正常,但也没啥特点呀!

孔大哥鬼使神差地又点了下私信那块儿。

“您好,我们是xx广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希望能跟您谈一下推广的事情,可以约个时间吗?”

“您好,我们是xxx聪明宝贝论坛的,想跟您谈一下授权的事儿,能给个联系方式吗?”

我的妈呀!

这才只是前两个,而他没点开的私信,居然还有四五十个!

穿越宝宝孔甜甜意外走红,成为年纪最小的网红的消息,没过一周就传到了朝圩村孔家人那儿。

孔母洋洋得意,“我就说咱家小甜甜是最好看的吧!”

反正她长这么大,见过最好看的就是小甜甜!

孔父有点忧虑,“咱们这么炫耀,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不是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吗?

在一边似懂非懂的周小兰跟着点点头。

这个她知道,普通人家里,要是出了个长得漂亮过火的女儿,那都是藏着掖着,不敢让抛头露面,就怕招灾惹祸。

孔金顺却是哈哈大笑,“怕啥呢,咱是在那边当网红,又不是在大泰朝当网红!就算那边有人眼红羡慕嫉妒恨,他们有本事就顺着量子波爬过来呀!”

爬得过来算他输!

周小兰身为朝圩村的媳妇,而且还是生了娃的媳妇,一些基本的事儿,也知道了一点。

在她的想法里,那边(现代)大概就是类似于仙界的地方,而朝圩村,就是从仙界上掉下来的。虽说没法回去了,但通过仙法,还是能跟仙界联系上。

孔母就小心地问,“那广告啥的,就让你大哥接几个?”

他们一家三口都穿越了,那边就是大儿子一家三口了,听大儿媳说还想再生个老二,那这负担可就重了,她也搭不上手……正好小甜甜这么火,不如就让老大挣个仨瓜两枣的呗?

孔父就黑了脸,“别瞎闹!接什么广告?咱在这边又不能亲自用亲自试,你知道那些东西是好是坏?把咱小甜甜的名声都搞坏了!不行!”

那坑害了婴儿的毒奶粉,到现在提起来还让人恨得牙痒痒呢!

孔金顺也猛摇头,“我爸说得对,不能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可不能坏了咱小甜甜的运气和名头。不过,我觉得照片啥的,倒是可以授权的。”

一想到许多高大上的母婴杂志,都用的是他家宝贝闺女的美照,他这个当老爸的,也算是实现了当星爸的梦想了哈哈哈!

孔金顺给周小兰说了半天,周小兰才算明白这个授权是啥意思。

仙界果然是仙界,连人的照影用一用都要给钱,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又不用她闺女出什么力,周小兰自然也不会反对。

孔金顺就给孔大哥回了话,表示照片和视频可以授权,而且他还可以再多拍一些,但是赚来的钱要平分成两份,一份存到孔金顺的卡里,算是给孔甜甜攒着的。

这世事难预料,万一将来孔甜甜还能回去呢?

孔家这边因为亲情视频引来了各种热闹,而村里别的人家也各有各的故事。

比如说猪场王家的儿媳妇看到了高先兰戴着的金镯子,回去就闹着让老公也给买,还有耿蓉蓉和耿林一起把盛装打扮的奶奶照片给发到了网上,就有研究古代纺织的专家找到了耿家,要去了高清放大版的衣料图片,之后还真的把绝版的古代工艺给复刻了出来……

在朝圩村里的生活是热闹又放松的。

司娓娓一直呆到了村里第一台风力发电机顺利运转。

这台风力发电机的技术也是来自武三舅,还是秉承着小型耐用方便的原则,尽可能地让朝圩村实现自给自足。

不过这第一台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还是有点少,只能供给三户人家的日常所需。

第148章 铺前风波

这个风力发电机虽然迷你了点,但总算是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起码以后不用担心太阳能平路板突然坏了,大家伙一夜就倒退了时代,手机电脑全白费,夜里照明全靠火了。

总之,金属颗粒有了,发电机有了,这就能让朝圩村松一口气。

以后的发展,就可以按步就班地来了。

当然了,热武器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司娓娓把热武器制作这一块,交给了崔小强和孔来富两个人。

崔小强有想象力,孔来富有那个算计到一分一厘的精细劲儿,在眼下村里没有更合适的人的时候,也只有找他们俩了。

司娓娓让他们重点做的,就是投掷武器和半自动枪。

这些最简化的技术,自然也是从武三舅那儿磨来的。

也是得亏有了柯大卫这个敌人,不然靠朝圩村自己,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研发出来。

只要朝圩村有了热武器,又有天险可以守,别看只是个小村子,那真是来了千军万马都不带怕的。

当然了,千军万马,就为了围攻一个小村子,这种可能性也极少就是了。

司娓娓安排好了下个月的生产任务,就出了村。

这次出村子,重中之重,是带了一批小型的机器。

这些机器,有面条机,有制糖机,还有缫丝机和织机。

卫星村目前已经实现了粮食自由,还能加工纺织品,加工点甜辣酱什么的。

但这还远远不够。

眼下在开阳县城开的那间铺子,里头卖的特产,大部分还都是从朝圩村运来的。

等将来开阳县城繁华起来,而卫星村的铺子打出了名声,里头的东西,肯定会供不应求,到那个时候才来提高产能,可就迟了。

更何况还有应祥县齐老爷的订单?

总之两个村子的出产,几乎就没有压的货。

不过卫星村周边的荒地虽多,却缺少良田,人手也不够。

之前司娓娓就打算再买一处田庄,用来种一些经济作物。

比如说甜菜,麻,棉花,大豆之类。

跟村委商量过后,决定将这个新田庄,放在附近的另一个县,临河县。

去年年初大灾,就是以临河县为源头扩散起来的。

因此,临河县要恢复元气,比开阳县还困难。

不过,连带着这临河县的房产地价比其它的县城都便宜。

司娓娓是和王大军一道,先去了开阳县城,准备看看铺子的情况。

从前头几个月来看,卫星村的这个特产铺子,营收还不错,虽说不算特别红火,但比起周边的商家来说,已经是强了许多了。

尤其是轮换过来看店的这个朝圩村小伙,还挺有经商头脑。

店里不是独一份的卖粉条子么?

而开店宣传的时候,也弄了酸辣粉让人免费品尝做推广。

就有不少人买了粉条子回去自己做,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都没有那天尝到的那个味。

这位朝圩村小伙名叫于庆,他听来店里的顾客说得多了以后,就灵机一动。

于庆从前在城里的麻辣烫和火锅店里都干过,也学过调配味道。

这酸辣粉的调味比起前头那两样来,还要简单一些。

于庆看店之余,就弄了各种的调味料,拌在一起,装在小罐子里头,煮酸辣粉的时候放上两勺子就妥了,方便得很。

于庆也是试着摆在柜台里卖。

先开始只是家户试着买回去自家吃,因一小罐子并不便宜,买的人并不多。

后来就有人动了心思,在特产店里买了调料和粉条子,回去练习个几天,就能做出味道可口的酸辣粉了……而这样吃食,在六县的县城里,可都是稀罕物啊!

于是开阳县城里就多了第一家酸辣粉小吃摊。

慢慢的又来了第二家,第三家……

到如今,酸辣粉已经成了开阳县城的一道特色小吃了。

凡是来做生意的,要是不尝上一尝,都跟白来了似的。

一来二去的,卫星村的特产店,名气也就传了开去。

有不少商人,都会去卫星村买上些特产,带回去不管是送礼还是自用,都合适的很。

“这两个月的流水,又涨了百分之三十啊!”

“小庆果然是个能干的!”

司娓娓放下手里的账本,笑眯眯地夸奖着店长于庆。

这个铺子的店长都是卫星村的小伙子,放他们到县城里来,除了让他们感受古代的风土人情之外,也是给他们机会找对象的。

而又防止时间长了,本村的小伙子受到了外界的影响,被潜移默化,店长是轮换着当的。

每隔一季,就会轮换一次。

当然了,碰到特殊情况,也会延长到半年,但肯定不会超过半年。

朝圩村的每一个人都很宝贵,也知道得太多,但凡有一个被同化,那给村集体带来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

于庆腼腆地摸着后脑勺,笑了。

“这不算啥……”

其实他的生意头脑要是放在现代,那根本不够用的。

当初他在省城饭店打工的时候,什么打杂,配菜,刀工,都干过。

一个饭店,都能搞成个宅斗来。

他本来还交了个服务员女朋友,但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他失了业,也失了恋,被扫地出门了。

后来他又跟同学合伙,在县城干大排档。

什么烧烤,麻辣烫,他都试过。

可真算是见识过了人间险恶……也就是因为这些经历,让他觉得自己光做菜啥的还行,做生意不是那块料,还是回村里比较省心。

但在这古代的县城做生意,实在是太容易了。

他想的那些花样,别的店子都想不出来,等别的店子也跟风的时候,他又能换新套路……最关键是这个店子名义上是王大军的买卖,而王大军那是什么人?

是郑将军和三殿下都看得上的大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