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越上年纪,就得越借着这些脂粉装点容色了。

面霜倒还罢了,做成这般巧思的唇脂还是头一回见。

其实唇膏这个新鲜物,早在去年特产铺就开始对外售卖了。

只不过开阳县的消费水平有限,也就是外地客商会给家人带上几支。

再加上孙玛丽家小作坊生产力实在有限,能给全村老少都供应完了之后,才会送出村子来卖。

这到了卫星村,又会被截留下一部分,可想而知,特产铺的供应一个月都上不了三位数。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以到如今,这种新式的唇脂,都没流传到京城来。

“姑娘喜欢就好,早就听说姑娘长袖善舞,在京城人面极广,见识不凡,在下初来京城,两眼一摸黑,不知道水深水浅,所以来拜会姑娘,有京城的大事小情,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又是一番拉近关系,司娓娓也奔了主题。

要说京城里知道八卦最多的,就数着莺语她们了。

其实也是古代没有公关这个职业,不然莺语现在干的,可不就是公关?

“既然客人喜欢听这些琐碎的事儿,那奴可就放开说了,客人可别嫌唠叨……”

过尽千帆,莺语倒觉得现在这活儿也挺好,不用唱歌跳舞,出卖色艺,就给客人说说他们感兴趣的事儿就好,如果合适的话,再帮着买卖双方牵个线,拉个桥,还能得两边一笔酬劳,其实赚得并不少。

司娓娓听了一个时辰的故事,成功地跟公关达人莺语姑娘拉近了关系。

不过这些故事里,对司娓娓有用的只有一些。

据莺语说,去年秋的时候,京里有个番邦蛮子,那可真是自带乌鸦体质,走到哪儿,哪儿倒霉。

那个番邦蛮子去酒馆喝酒,就能碰上失火。

去院子里叫姑娘,酒足饭饱,正要成其好事呢,就不知道哪儿来了强盗,要杀人劫财,结果那蛮子躲过去了,姑娘倒是受了重伤,差一点就送了小命。

总之,那蛮子总是出事,又总是不死。

京里都有传闻说,那蛮子得罪了好几位皇子,贵人们就想要他的小命呢!

不过那蛮子真是命大,逃过了十几次之后,居然还能说服四皇子,派了他一个什么观风使的职司,带着一条船,十几号人,出洋去了!

司娓娓离开飞红院,回到客店。

晚饭已经在飞红院用过了,她就梳洗一番,躺在床上琢磨事儿。

那个倒霉的蛮子,除了柯大卫,那就没别人了。

没想到柯大卫真是命属小强,都那样了,还能让他给忽悠到了一条船,如他的意,离开大泰朝,前往他向往之地了。

如果说卫星村从来也没跟柯大卫打过交道的话,司娓娓还会担心,柯大卫靠着一己之力,在欧洲改变历史什么的。

就看柯大卫办的这些事儿,身体素质没得说,命也硬得很,但在大事上头,那就是个糊涂蛋!

走了也好,从大泰朝到欧洲,就算是赶在秋冬季,海路上也是凶险重重。

即使柯大卫能到目的地,她就觉得等在他面前的,绝对是个大惊喜!

可惜的是,她这个穿越的村长,并没有全知全能的视角,看不到柯大卫的奇幻旅途啊!

远在欧洲东部的某处半岛上,某个城堡外围的马圈里,一个人影正倒在厚厚的麦草上,两眼望天,光从他全身的姿态上,就能看出对命运的探问和控诉。

他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来到的这里。

被那群该死的大泰朝人给暗算,扔下海之后,他尽力要挣脱渔网,浮出水面。

还是从前受到的训练起了作用,他终于在完全窒息之前,从渔网里逃生出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漂流,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碰到了一艘船。

这个船的结构样式跟大泰朝的完全不同,这让他欣喜若狂,以为自己找到了同道中人。

然而他就立马被现实打脸了。

这是一艘海盗船。

船上的各种人都有,却都操着他听不懂的语言。

他好歹也是受过特训的,粗通五种语言,然而他这五种语言在那些人面前,完全就是鸡同鸭讲!

他是知道中世纪的海盗的,他们战斗力强,热爱冒险,发现了蓝星上许多的航路,还有新大陆和岛屿。

他甚至还有四分之一的海盗国血统……他一直就挺引以为豪的。

然而当这些海盗在他屁股上烙上了印,上了岸之后,将他以两个银币的价格卖给一个独眼的奴隶贩子之后,他的感受就开始复杂了。

奴隶贩子用马车运着许多像他一样的奴隶,一直朝西走,最后把他们几个卖进了这个小城堡。

小城堡的领主是一个刚刚得到这块领地的骑士。

领地经过多次的争夺战,已经残破不堪。原本的农奴都死得死,逃得逃,连个鬼影子都找不到了。

光杆领主就花了钱卖下了十几个奴隶。

再加上领主原本就有的四个仆人,这块领地就开始了基建。

柯大卫一想到那半点效率都没有,反而能把人累成狗的修建活儿,就恨不得把那个脏兮兮的红鼻子领主给掐死。

然而他一身的体能,经过长久的饥饿和受伤,变得比普通的婆娘都大不了多少了,想反抗也有心无力。

光是这些修城堡的苦力活儿,就活活地死了三个奴隶!

柯大卫之所以现在能在马圈里头有个铺位,还活得好好的,还是他及时地露出了一点烹饪的本事,这才让领主对他另眼相看,恩准他在城堡里当个厨子,也有在城堡里找地方睡觉的特许。

然而这特许还不如没有!

柯大卫在现代也参观过许多城堡,有的庄严,有的古朴,有的美丽……

然而他根本想不到,眼前这个原汁原味的城堡,简直不是人能呆的地方!

阴冷潮湿,毒虫肆虐,还臭气熏天!

城堡里没厕所,这些人也不讲究,随地随时那个……

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黄金……

为了他的小命着想,他宁愿睡在干燥软乎的马圈里头!

然而他还有十分可怕的烦恼。

就比如现在,一道粗壮的身影自以为轻手轻脚地走近了马圈,对着他就扑了下来。

“小心肝,婶婶来看你了!”

这个红头发胖女人是领主的奶妈,在这块破地盘上,除了领主和他两个跟班之外,就是胖女人权力最大,胖女人已经睡遍了所有的奴隶……他也没能逃过。

更要命的是,胖女人似乎觉得他的气味最好,对他青眼有加……该死的

第170章 互相交流

“司小官人听说过了没?传说四殿下派的船队从南洋回来,船上居然满满的都是珍珠!”

大概是送给莺语姑娘的化妆品起了积极作用,第二次来,莺语姑娘的笑容真心了许多,给司娓娓的信息也更有用了。

司娓娓瞄见对方的口红色号……很明显,这位小姐姐对这款唇膏很满意,而且已经开始用了。

“哦?”

司娓娓眉稍一挑,很感兴趣地问,“那位番邦的船长,居然这么快就为四殿下寻到了财宝?”

以她对柯大卫的了解,这不能够啊!

莺语眸光一闪,叹了口气,“可惜,据说那位船长在大海上生了重病,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没地方看大夫,就那么去了!船上地方小,天气热,因此船员们就来了个海葬,可不是尸骨无存了,不过那船长是番邦人,倒也没有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一说。”

司娓娓愣了一小会儿神才反应过来。

那家伙真的挂了?

司娓娓思考了几秒钟,倒是更倾向于那人因为骨子里对大泰朝人的轻视,到了大海孤船上这种极端的环境下,更容易激发矛盾,船员们只要集合起来干掉那人,回来报一个病亡,可不就是死无对症了?

但基于那家伙几次都死里逃生来看,命还是挺硬的,兴许还有一番古代鲁滨逊的奇遇也说不定……

“那的确是可惜了……那些船员为三殿下就带回了珍珠?没有别的宝贝吗?”

“好像是只有珍珠,别的就没听说了。听说三皇妃挑了其中最好的做成头面,往宫里进献给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也极为喜爱,昨儿还专门开了宫宴,就带上了这套头面哩!”

说起那价值连城,美不胜收的宝贝,莺语的脸上都激动得直放光,她也有珍珠头面,可也就是百两银子的标准,人家皇后娘娘的,那估计至少得几千两上万了!

“听说最大的有这么大,光华耀眼,清凉似水,若是在炎炎夏日佩戴,能平心宁气,滋润肌肤呢……哦,对了,司小官人先前赠的那几样都十分好用,您瞧,我试了一试,就不想再用旁的胭脂了。”

莺语说着说着就把话题给歪到了孙氏美妆品上头,不过这也正常。

身为院子里的姑娘,本来就是陪着客人拉家常的,不可能每句话都是干货。

“姑娘喜欢就好,下回再有新款,必先带来请姑娘试用。”

司娓娓庆幸自己临来时来把所有的货品都带了一点,不求数量和利润,只求种类更多,不然还没办法讨得这位姑娘欢心呢。

要知道京城里的姑娘什么世面没见过,单纯的金银已经很难打动她们了。

“呀,那敢情好,奴在这里先谢过了……不知道司小官人那儿可还有,院里几个小姐妹,见了也想买哩!”

司娓娓笑眯眯地应下,“有的,这次上京,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就带了十来套,等回去我就派人送到姑娘这儿,由姑娘帮忙分派,可行?”

莺语目光一亮,笑得更亲切了。

这位小官人,人长得俊,办事也这么贴心呀。

同一个院里的姑娘,虽说号称姐妹,但真心交好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塑料姐妹情。

有了新鲜紧俏的东西握在手里,就算是要收钱的,给谁不给谁,也是她来做主的。

人无我有,感觉最爽。

“司小官人放心,必不教小官人亏了本去……”

司娓娓十分上道,“些许小物,不值什么,就寄在姑娘这里好了……”

接着又转回珍珠的话题,“那载满了珍珠的船从南洋回来,才是获利巨万,要是旁的商家能掺上一股,当真是一本万利啊!”

卫星村对三皇子失望之后,也曾经开过会,商讨以后的发展方向。

其中一条远景规划就是,实在不行,就在海外建个小基地。

当然了,海外建基地,也是非常长远的计划。

可能要到下一代或者下两三代了。

毕竟,目前朝圩村民大都是老头老太,上了年纪就不乐意抛家舍业的,而且身体也经不住长途跋涉的迁移,村里的中年和青年们也不多,谁乐意丢下自己温馨舒适的小窝,跑到那些原始未开发的小岛上生存?

但狡兔三窟,提前规划一下也没什么。

“那可不是么,京里好些商家都闻着味儿了,各自请托门路,想要掺进去呢!”

“司小官人可是也有这个想法?”

司娓娓笑了,“咱不过是小商小贩,哪里敢掺和这样的大买卖?不过就是说几句闲话罢了。”

“司小官人倒是难得的稳妥人……”

莺语本来见司小官人对那外洋一本万利的买卖如此感兴趣,还当他钻头觅缝地想掺一脚呢,没想到却十分拎得清,不由得唇角弯弯,笑意里透着嘉许。

这位小官人可跟一般的小官人不一样啊。

俊则俊矣,凑近了瞧,当真雌雄莫辨。

看某些细部觉得是女子吧,可态度大大方方,做事如此老道,比一般的经商男子可强得多了。

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养得出这般的女子?

司娓娓也笑,“姑娘过奖……”

在这种地方,她一点也不用担心女子身份会被揭穿。

人家京城里院子里什么没见过?

别说女扮男装的,就是公公们来了,也得装做不知道的模样……

一番攀谈说笑,司娓娓又多得了些有用的消息。

四皇子这次虽然损了一个番邦船长,但获利巨万,满船的珍珠让他喜不自胜,靠着撒珠攻势,在老皇爷跟前刷了一波好感度,又拉拢了几个勋贵人家……这些人家大部分都是从龙新贵,有地位却没底蕴,身份变了开销巨大,而老皇爷新朝初立,各种规章制度又定得极严,想从中捞油水也不容易,所以迫切需要开辟财路。

四皇子这一露出风声,这几家就凑了上去,据说已经分好了股,还有各家出人手的比例。

司娓娓虽然对莺语说不敢想掺和,其实搞一支远洋船队的计划都已经做好了。

计划归计划,真正要不要落实,还要看看四皇子这第二次下南洋的船队,探路情况如何了。

没错,虽然试水的这只船带回来了大量的珍珠,但司娓娓并不大看好这第二次出洋。

虽说柯大卫傲慢自大,但第一次能找到珍珠岛,那家伙应该出力不少。

但柯大卫又看不上大泰人,在航行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航海知识透露给船员的。

所以船员们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海上情况瞬息万变,稍有差错就是翻船人亡……再加上还有野生盗匪横行。

司娓娓坐在床上,看着手机里的南洋地图,不由得摇了摇头。

南洋各地,有盛产玳瑁,香料,珊瑚,黄金,白银,宝石的……珍珠只不过是其中一项而已。

按着正常的航线,应该这几样至少有两三样才对。

只带回来珍珠的,那就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意外到了一个只产珍珠的岛,又好运气地回来了。

跟司小官人每天到天快黑的时候就去“寻花问柳”不同,少年封大牛带货,那可是极认真的。

他们刚进京的时候,封大牛还是满口的开阳县土话,虽然开阳县话跟京城的话差别不太大互相都能听懂,但有些词的语调和用法,还是略有点差别的。

业务员封大牛很是因为口音,遭遇了些嘲讽和鄙视。

但到了第六天上,封大牛就已经把自己的口音全都改了,如果不仔细听,基本听不出跟京城本地人的差别,封大牛也顺利地把他们带来的货品,卖出了一大半去。

而且还都是翻了倍的高价。

原本没打算靠这些货挣钱的司娓娓,都小小地吃惊了下。

司娓娓还是抢在金牌业务员把货物卖光之前,留下了几件用来送礼的高端货。

莺语给司娓娓介绍了位南方布商冯老爷。

这位冯老爷家在南边有上千亩桑田,也有自己的丝厂和织场。

冯家运到京城的货物,大都是织绵和绸缎。

虽然不是皇商,但品质在京城算是中上等的。

司娓娓其实对古代的高端丝织品还挺感兴趣的。

华国就曾被称为丝绸之国,可见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有不少精美绝伦的技艺花样,在现代都失传了。

毕竟,丝织品又不像是金银瓷器好保存,存到后世的少之又少。

司娓娓就从冯老爷手里买了好些,只求种类不求数量,这弄回去都是可以传给武三舅的宝贵资料。

冯老爷也不怕司娓娓会盗版,这个时代,能织出好丝料的商家门槛高得很,哪里是买回去就能搞的?倒是这位司小官人见识不浅,闲聊中时有灵光闪现,倒给他不少启发。

这日,司娓娓带了两件高端礼品过来,正是留下的羊绒衫,男式的花灰,女式的米白。

此时虽然是盛夏,但日子过得极快,用不了几个月就能用得上,就朝圩村出产的羊绒衫的手感,司娓娓还是很有自信能打动人的。

果然那两人一见就惊叹不已。

冯老爷甚至还想跟司娓娓合伙做这绒衫的生意。

但一听要养大量的羊,产绒量又极低,绒衫的价格堪比等重的黄金,这才打消了这念头。

拿人手短,投桃报李,冯老爷也贡献出了一个独家消息。

“这几日,朝中出了大事!”

“据说,那位远在东安省的三皇子,要走背运了!”

第171章 利用彻底

事关三皇子,司娓娓自然关心,赶紧捧场。

“这是怎么着的呢?三皇子远在东安省,又能惹上什么事儿?”

“咳,我也是听说啊,有东安省来的民女,就是三殿下封地上的,据说是当地的豪强,被三殿下给抄家灭族了……”

莺语笑着给二人倒茶,随口道,“这位民女倒是有本事,千里迢迢地能到京城来告状,还能找得着门路。”

她可是见得多了。

甭看戏文里那些告御状的最后还能得了公道,那都是编出来哄哄小老百姓的。

更不用说,告的还是皇家的三殿下,哪个衙门敢招揽这种事儿?

就算京中四皇子势大,也急着想把大三殿下都弄倒,但有老皇爷镇着,他们也不敢真的表现得急眉赤眼,手足相残来。

“嘿嘿嘿,所以说凡干出大动静来的,大小也都是个人物!”

“那位民女,可没有傻乎乎地去承天府衙门告状,而是走了皇叔的路子。”

莺语见司娓娓似乎不知道皇叔,就周到地为她解释。

“这位皇叔,那可是老皇爷的亲叔叔,只不过皇叔是老生子,也就比老皇爷大了半岁,传说两人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不过皇爷人中龙凤,到了十七八岁少年时期就喜结交朋友,名声在外,而皇叔却体弱多病,只能幽居在家。”

“这位皇叔虽说既没有文采也没有武略,经营生财之道也不通,但他倒是有运气,也不知道怎么就看准了皇爷,皇爷当初起事,全家都反对,甚至还想向官府通风报信,还是皇叔听说了,赶紧给皇爷吹风,皇爷就索性提前举事,这才逃过了一劫。”

在现代,有个什么八卦绯闻,传奇故事,发一条微博,拍一条小视频,能给传遍了五湖四海,蓝星全球。古代世界的人民虽然八卦心并不输现代,可奈何科技手段不给力,只能靠口耳相传,再加上交通不便,所以莺语讲的这些开国传奇故事,卫星村众人,居然是闻所未闻。

这大概也是住在皇城根儿的京城百姓们的独属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