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痛,都得你自己来背;所有的泪,都得你自己来擦。等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长大了。”董太后语重心长地说着,神情,有年幼的峥嵘所读不懂的哀伤与无奈。

如今,思及今天所遭遇的种种,峥嵘已然明白董太后所言的含义。

“哀家十八岁入宫为后,二十岁产下蜀王,二十三岁产下楚福和楚圭,二十六岁产下玉瑶。在后宫这纷繁的争斗里,哀家因为没有提防之心,以至于没能保住我的小玉瑶…我可怜的小女儿,死去的时候才只有三个月大,我永远忘不了她在我怀里的样子,那么小的一团,那么可爱的孩子,就这样被那些贱人毒死了。”

回忆起从前的经历,董太后那张如止水般的平和脸庞,也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了悲伤的神色。

在此之前,峥嵘从来没有听董太后提起过去的事情,她没有想到,这位慈祥的太后娘娘,竟然经历过如此刻骨铭心的痛苦。

几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董太后便已然调整好了自己的心绪,她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哀家三十岁那年,先王去了,只留下三个幼子,和一群觊觎着王位的亲王。先王尸骨未寒,那些后宫里的女人们,就开始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开始与亲王结盟,戕害我们母子,就在哀家失去了先王的第二年,我又先后失去了楚圭和楚福。对着两个儿子的尸体,我把我毕生的眼泪都流尽了。从此以后我就知道,我绝不会让我所爱之人,再离我而去。小峥嵘,你只有变得强大,才能守护你最宝贵的东西,而使你变得强大的,就是痛苦。你明白了吗?”

峥嵘的心,颤了一颤。她看着董太后,这个经历了无数生离死别,在死亡的边缘握紧了利剑保护儿子与家族荣誉的女人,用她那双看尽了世态冷暖的眼睛,温和地看着自己。

那颗一直在痛苦中煎熬辗转的心,突然间出现了一个缺口,情感的洪流汹涌而出,撞击着峥嵘那纤弱的身体,让她再也难以控自己,失声痛哭。

“唉…”

董太后发出一声幽幽的长叹,她轻轻地拍着峥嵘的背,柔声道:“哭吧,哭吧,把你心中所有的痛苦都哭出来罢…哭过了今天,就再没有什么能够将你击垮了。”

峥嵘大声地哭着,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积压在心里的痛苦狠狠地发泄。而董太后怜爱地看着她,将她拥进自己的怀里,静静地陪着她。

看着峥嵘,董太后就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可怜峥嵘才不过十六岁而已,就要背负上这等残酷的命运,上天是何其的不公呵…

而她的长孙,楚尧,那是整个蜀国的骄傲,是历代皇族君主中难得的贤明之子。却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场战乱中死去…董太后曾以为她此生再不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谁知她临老,都没能逃过这若诅咒般的命运。

可怜这一对璧人,还未等到真正走到一起的幸福时刻,便从此阴阳两隔。而蜀国最忠诚勇敢的亲王——忠勇王左利,她一向最为信赖的臣子,一直给她支持与力量的表亲之婿,也在这场战争中身亡。

就连蜀国,也降了。

这,是蜀国的劫难,更是她这坎坷人生中最大的劫难,这一次,就连国土,也沦为他国之地了。

董太后的心里满是悲伤,只是如今的她泪早已然流干,再流不下一滴了。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峥嵘才略略地止住了哭泣。她拭干了眼泪,然后站起来,“扑通”一声跪倒在了董太后的面前。

“峥嵘,你这是做什么?”董太后惊讶地问。

“太后娘娘,峥嵘有一事相求,还望太后娘娘恩准!”说着,峥嵘重重地叩首。

“什么事?”

峥嵘深吸了口气,扬声坚定地道:“峥嵘…峥嵘想要随楚南殿下前往郑国。”

“你说…什么?”董太后怔住了,“你说你要去郑国?”

她将峥嵘唤到景福宫,是因为担心她如此年轻便要承受这么大的痛苦,却没有想到峥嵘会做出这样令她震惊的决定。

董太后看着峥嵘,许久,方才缓声问道:“峥嵘,你可是因为楚尧的逝去而难过?如果是,你不必如此,楚尧是未来的国储,国难当头,他理应为国出征。战死沙场,那是他身为国储的荣耀。如果是因为你的父亲,你放心,本宫会厚葬左利,更可接你进宫,将来,等你想嫁人之时,替你保一门好亲,让你这一生依食无忧。”

“太后娘娘,太子身亡,父亲去世,峥嵘固然痛苦。然而峥嵘在乎的,却不是锦衣玉食,更不是嫁作一个好人家。峥嵘只是希望…只是希望替楚尧哥哥守护楚南殿下。您知道,楚南殿下与楚尧哥哥的情谊素来深厚。楚南殿下,更是我大蜀唯一的嫡亲血脉。峥嵘,愿以侍女身份随楚南殿下前往郑国,保护楚南殿下的安全,相信这也一定是父亲的夙愿。”

“峥嵘你…”董太后怔怔地看着峥嵘,表情从错愕,慢慢地变为动容。她轻轻地叹息了一声,问道,“你真的愿意随楚南前往那等凶险之地?”

“是,”峥嵘坚定地点头,“我愿意。只是…”

峥嵘忽然想起了林薇儿对自己所说的话,神情里出现了几许迟疑。

“太后娘娘,听说…我出生的时辰,正是大凶之时…他们说我是天煞孤星之命…”

董太后的眉微微地挑了一挑,继而问道:“峥嵘,你想说什么?莫不是你想说,郑国前来攻打蜀国,楚尧与左利战死沙场,都是因为你是天煞孤星之命吗?”

峥嵘怔了怔,她万没有想到董太后会直接将自己心中的疑虑说出来,不禁错愕地抬起头来看向董太后,才发现董太后的脸上,并没有出现半分的厌恶与不屑。

她温和地看着峥嵘,语重心长地道:“峥嵘,哀家且问你,如果你不是生在蜀国,是不是蜀国就不会被郑国所攻?”

“这…”峥嵘为之而语塞。

“郑国近十年来,前后将晋国、梁国、璃国、崎国四国吞并,那是不是这四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出了一个天煞孤星?”

峥嵘张了张嘴巴,心头的所有彷徨与愧疚之感,终在这时略略的消融。她感激地朝着董太后施了一礼,羞愧地道:“是峥嵘思虑过度了。”

董太后轻轻地替峥嵘理了理耳边凌乱的碎发,道:“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乏流言和诽谤,你要明白,能够伤害你的,永远都不是这些流言,而是你自己。你越介意,它们就伤你越深。想要避免这种伤害,首先就要变得坚强。”

峥嵘深深地低下头,应道:“是。”

“峥嵘,哀家怜你自幼丧母,自幼便将你接到宫中,由哀家亲自教导。实不相瞒,自你入宫的那时起,哀家,便已然将你当成未来的后宫之主进行教导。可惜尧儿命中注定有此劫难,注定与你无缘。哀家本来想着,你若再嫁,哀家会帮你订上一门好亲。可如今你既然下定决心要与楚南一起前往郑国…那哀家就允了你。”说着,董太后伸手,将峥嵘拉了起来。

她深深地看着峥嵘,一字,一句地道:“前途凶险,会有何遭遇犹未可知。然而,哀家相信,作为未来的国储,南儿经历了这般境遇,定然会更加理解身为一个君王应付之责。峥嵘,哀家不能给你任何承诺,但,待你们归来之时,这蜀国的后位,还是你的。”

蜀国的后位?

峥嵘怔了一怔,立刻慌乱地摇头道:“不,不,太后娘娘,峥嵘只是想替楚尧哥哥照顾楚南殿下…”

峥嵘的话还没有说完,便突然听得一个声音道:“母后,万万不可!”

身着刺金凤袍的瑞云王后便大步冲了进来。

“母后,万不可让左峥嵘随南儿前往郑国!”瑞云王后急切地奔过来,朝着董太后深施一礼,满头的珠翠随着她的行动叮咚乱颤。瑞云王后激动地道“母后,左峥嵘乃是大凶之命——天煞孤星。这样的凶星降世,必定要给国家和亲友带来灾难。难道您忘了琪玉妹妹和左孤沙的死了吗?还有左利亲王,和尧儿,他们全都是她害死的!”

瑞云王后那染着朱红指甲的手,朝着峥嵘指了过来,那朱红的颜色如血一般刺目。

峥嵘心中狠狠一痛。

任何的辩白在这个时候都是无力的,先前刚刚平复的心情,在瑞云王后的一指之下,再次涌起波涛。

☆、第八章 未来之约

瑞云王后却显然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她不待董太后唤自己平身,便径自站起来,来到峥嵘的面前,恨恨地瞪着她,道:“你害死自己的父母和姐姐还不够,把尧儿也害死了!现在你又想干什么?想把我的南儿也害死吗?”

瑞云王后的指责,如暴雨般呼啸而来,因袭击到峥嵘心底最为柔软和痛处而让她毫无反驳之力。峥嵘的身体微微地颤抖着,努力让自己平静。

“王后娘娘,臣女并非想要害谁。臣女只是想要替楚尧哥哥照顾楚南殿下…”

“闭上你的嘴!”瑞云王后厉声喝斥,声音尖锐而又刺耳至极,“别提我的尧儿,你没有资格提他的名字!你这个灾星,扫把星,害死我儿的凶手!”

“给我住口!”董太后一掌拍在桌上,桌上的茶盏与装着点心的食盒儿猛地震了一震,发出一阵乒乓声响。

“瑞云,谁给你的胆子在哀家的面前放肆?你的眼里还有没有哀家,有没有规矩!”

董太后平素里极少发火,不论是跟谁说话都是慢声细语,满面慈祥。这会子突然拍案而起,身上那充满了压迫之感的气势足以令人感觉到惊恐。

瑞云王后惊得立刻后退一步,跪倒在地:“太后娘娘息怒,臣妾不敢!”

董太后居高临下地看着瑞云王后,冷声道:“哀家知道你失去了尧儿痛苦,可峥嵘又何偿不痛,何偿不苦?她与楚尧青梅竹马,难道会希望楚尧战死沙场吗?”

董太后的严厉,让瑞云王后惊恐得浑身瑟瑟发抖,她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董太后一眼。然而,失去儿子的痛楚亦像毒蛇一样紧紧地缠着她,让她根本无法冷静。

“臣妾知错,还望母后恕罪。”瑞云王后重重地叩了一首,紧接着,又抬起头,一脸哀伤地恳求道,“母后,既然尧儿已经离臣妾而去,还请母后不要让南儿跟峥嵘在一起罢!臣妾…臣妾只有南儿这一个儿子了呀!”

“你不必再说了,本宫自有定论。”董太后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打断了瑞云王后,然后挥了挥手,道:“小顺子,送王后回宫。”

“是。”顺公公应着,躬身上前,朝着瑞云王后施了一礼,道,“王后娘娘,请吧。”

“母后…”瑞云一抹还欲再说些什么,便见顺公公恭敬地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瑞云王后终于感觉到了绝望,她知道,眼下她无论怎样说,都无法再改变董太后的主意,如今能够做到的,就是体面地离开。

这样想着,瑞云王后只好站起身,悻悻地走了。

离出门之前,她深深地、深深地看了峥嵘一眼,眼神里有说不出的阴狠与恨意。

这恨意,让峥嵘愈发的感觉到无法面对。

“峥嵘,记得哀家对你说的话。”董太后用她清冷而又威仪的声音一字一句地道:“记住,对于谣言就是:你越介意,它们就伤你越深。想要避免这种伤害,就要变得坚强。”

变得坚强…

峥嵘闭上眼睛浓浓地吸了口气,然后点头:“是,太后娘娘。”

***

尽管董太后多次挽留峥嵘住在景福宫,但还是被峥嵘拒绝了。

原因无他,她只是想要在前往郑国之前,好好地看一看忠勇王府,在父母和姐姐的坟前陪他们说一说话。

董太后知道峥嵘的心意,所以也没有强迫她,只是叮嘱了她几句,便让她离开了皇宫。

太子发丧,举国皆悲,忠勇王左利以身殉国,被蜀国百姓喻为忠勇大将军,更是为之扼腕悲恸。然而如今郑军与燕军都驻扎于国内,就连太子的丧事都办得极简,百姓们便是哭,也不敢公然,只得躲在家里偷偷的哭泣。

峥嵘于那几日,浑浑噩噩,几乎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挨过来的。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不要流泪,但每一次,泪水都止不住地在眼圈里打转。

“郡主,您好歹也吃一口饭罢。”木棉看到峥嵘这悲恸的模样,心疼不己。郡主自幼便失去了母亲和姐姐,如今王爷也去了,若大个忠勇王府,就只剩下了年仅十六岁的郡主。忠勇王府此时已然挂满了白幡,王爷下葬时,百姓簇拥街头,十里长街,一片哭泣之声。然而左家的亲戚,却一个前来凭悼的都没有。可怜郡主一个女儿家孤孤伶伶,却是连半个亲人都不曾前来关心和问候一下,简直让人又心寒又生气。

便是寻常的百姓人家也不曾这样冷漠啊!更何况是一等贵族之家,真个儿为此气结。

然而木棉虽然生气,当着峥嵘的面,却仍不敢提及这些,只得忍着心里的火,温言相劝。

木棉端起一碗白粥,双手奉至峥嵘的面前,轻声道,“郡主,若是王爷在天有灵,也不会愿意看到您这般憔悴的样子。您忘了,王爷他经常对您说的话,就是希望您坚强。”

峥嵘的神情微微地动了动。

是的,父亲乃是一元武将,他常说,真正的将士就该战死沙场,因为那才是身为武将应该去的地方。大丈夫生时两军对垒,征战四方,手握兵戈听战鼓擂擂,看战旗飘飘。便是死,化为鬼雄,也要立于沙场之中听战马嘶鸣,看风起云涌,傲然于天地。

或许…这样的结局,对于父亲来说,才是圆满罢…

看到峥嵘已然被自己说动,木棉立刻又劝道:“更何况,郡主马上就要随楚南殿下前往郑国。此去郑国路途遥远,郡主若是不养好身子,如何禁得起这长途跋涉?又怎能替楚南殿下分忧呢?”

思及即将面对的未知,峥嵘不禁意识到,木棉所言是对的。

正如太后娘娘所说,再悲恸的事情,亦已经发生,更无法挽回。而她要面对的,是以后人生之中的无数个未知。她不能永远沉浸在悲伤之中,总有一些她要做的事情,是需要她付出全部的。

替楚尧哥哥照顾楚南殿下。

替蜀国的百姓,替父亲,替楚尧哥哥报仇,以东方玄的血肉祭祀他们在天之灵!

心中,燃了复仇的火焰。峥嵘那双满是悲伤的眼,也因这仇恨而变得灼亮。

她端起碗来,大口大口地吃起粥来。

“郡主,慢点儿,这有爽口的小菜,您多吃点儿。”看到峥嵘恢复了食欲,木棉心里一阵欣慰,急忙替峥嵘夹菜。

人就是这般有趣,峥嵘先前沉浸在伤痛之中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过吃东西,也不会觉得饿。如今一旦开始吃饭,饥饿便似被唤醒似的,催促着她,让她吃得比平素里都多。

木棉半是心疼,半是欣慰,鼻子一酸,竟是堪堪要流下泪来。

这边峥嵘吃过饭,刚漱了口,齐伯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来。

“郡主,三皇子来了。”

三皇子?

峥嵘不禁怔了一怔。

三皇子楚明西,罗妃之子。蜀王的后宫嫔妃有六人,这六位嫔妃笼统孕育了九名子嗣,其中夭折四位,五名子嗣之中,只有三位皇子。其中楚尧与楚南都是瑞云王后所生的嫡子,而楚明西则是庶子。

身为庶子,最聪明的作法就是远离权力的轴心,然而如今太子楚尧已然薨了,七皇子楚南则要前往郑国。眼下,整个蜀国能够替蜀王分管王朝政务的,便也只有这位三皇子楚明西。

然而,他在这个时候来到忠勇王府,却是有什么事吗?

就在峥嵘疑惑之时,楚明西竟大步走了进来。

眼前的楚明西穿着一件绀青色绘云纹图腾的直缀长袍,蓝色束口箭袖,腰间,系着朱红的三镶白玉腰带,虽然看似丰神俊朗,然而脸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却格外让人心生反感。

“听说峥嵘妹妹一连几日都未曾吃饭,着实让本皇子放心不下,所以特地命御厨房制作了一些精巧的点心,拿来给峥嵘妹妹尝尝。”

说着,楚明西微侧过身子,瞧向了自己的身后。

在他的身后立刻走上来两名拎着食盒的宫女,和两名手捧托盘的宫女。这四名宫女先是朝着峥嵘深施了一礼,然后便将食盒和托盘分别放在了桌案之上,慢慢地退了下去。

“多谢三皇子,不过,峥嵘已经吃过饭了。三皇子不必挂心,还请将东西拿回去罢。”峥嵘说着,又扬声对那四名宫女道,“你们回来,把东西收回去。”

那四名宫女闻言,便止住了脚步,举目看向了楚明西。

楚明西的眉,微微地颦了一颦,他连看都没有看这些宫女一眼,只是扬了扬手,宫女们便急忙转身退了出去。

楚明西的视线,又转向了木棉:“我与峥嵘妹妹有话要说,你先退下。”

木棉意外地瞧了瞧楚明西,又看向了峥嵘。

峥嵘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三皇子自幼学习宫中礼仪,应该知道未婚男女独处一室乃是极大的禁忌。峥嵘不敢视礼法于不顾,三皇子若没有什么事情,就请回罢。”

“你一定要…对我如此冷漠吗?”

楚明西深深地看着峥嵘,问。

☆、第九章 此情长存

眼前的少女比从前更加的瘦弱,原本就不大的小脸儿,此刻似也是只有巴掌大小,显得那双清澈如水的眼愈发突出。而她白皙的皮肤却在白色的丧服衬托之下,愈发的晶莹如玉。

她,左峥嵘,有如出尘不染的一朵白色木莲花,令人心醉。

楚明西眼中漾出的情丝,令峥嵘感觉到一阵不快,她皱眉冷冷地道:“三皇子在说什么?恕臣女听不懂。”

“你并非听不懂,只是不想听。”楚明西微微一笑,举步,走到了桌案边,伸手将盖在托盘上的紫色锦布掀了起来。

锦布一经掀起,满室生辉,那熠熠发光的光华令峥嵘不禁眯起了眼睛。但见两个托盘里竟尽是猫眼大的夜明珠,烁烁生辉,令人无法直视。

“峥嵘,这些,都是我送给你的…定情礼。”

楚明西笑望着峥嵘,一字一句地道。

定情礼?!

峥嵘顿时怔在了那里,就连木棉,也满面震惊。

定情礼是蜀国的一种习俗,未婚男子若有了中意的姑娘,可以拿着礼物亲自到姑娘面前,向姑娘表明了心意。若这位姑娘心里也有男子,便会收下礼物,从此两情相悦。

峥嵘万万没有想到楚明西竟然会送给自己“定情礼”,而且…竟是在这个时候。

“三皇子,你这是做什么?”峥嵘皱眉,不悦地道,“如今正值蜀国劫难之时,楚尧哥哥和我父亲尸骨未寒,三皇子怎能做出如此之事?难道三皇子的心里没有我大蜀,没有皇族了吗?”

“大蜀?皇族?”楚明西的眼睛里闪过了一抹阴鸷之芒,他举步,一步步走近峥嵘,冷笑,“说什么蜀国,说什么皇族,说什么忠勇王,其实都是假的吧?在你的心里,一直都放不下他,是不是?放不下那个你口口声声地叫做‘楚尧哥哥’的人,是不是?”

眼看着楚明西步步靠近,峥嵘的心中顿时警惕起来,她迅速地后退,而木棉也急忙大步上前,当在了峥嵘的身前。

“想是三皇子悲恸过度,一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郡主,您先回房罢。”木棉急切地道。

峥嵘哪里不知道木棉的所指?她当即转身便朝着门口走去,却冷不妨手臂被楚明西一把捉住了。

“不过是跟楚尧玩了过家家的游戏,你就真的以为楚尧会娶你吗?告诉你,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娶你,否则,他为何这么多年连份婚约都不曾给过你?只是你一厢情愿地以为你们的青梅竹马最后会变成百年好合罢了!”

“你说…什么?”峥嵘先是怔了一怔,紧接着,便用力地挣扎,想要摆脱楚明西的钳制。

“楚尧哥哥并非如你所说,我们有过约定的,待我十八岁就下聘书娶我入宫…”

“天真!”楚明西用力一扯,便将峥嵘拉近了自己,“就算你们约定了待你十八便永结秦晋又能怎样?他还不是一样扔下你一个人?左峥嵘,你该认清现实,楚尧,他已经死了。死了!”

楚明西紧紧地攥着峥嵘的手,令峥嵘完全挣扎不开。她用力地想要挣脱,愤然嗔道:“放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