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央慢慢地摇了摇头,依旧细细地嚼着那丸子。

苦当然是苦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苦,姬央苦着一张脸,皱了皱眉头。

戚母笑道:“制成丸子就是怕你觉得苦,可以一口吞了,你倒好偏要嚼碎了吃,可不是苦么。”

戚母说罢,侍女已经将一碟子蜜饯送到了姬央手边。

姬央伸手推开那碟子,“不想吃。”语气颇为任性。

戚母笑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脾胃不调看着是小事,若是拖久了,小病拖出大病来,别看你现在年纪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肠胃好有多重要了。这丸子一日一粒,可别忘了吃。吃完了,我再叫人给公主送过去。”

这一整日姬央都有些不得劲儿,有那昨日没轮得上拜年的亲朋,今日再度上门的,见安乐公主一副懒洋洋不搭理人的模样也不觉得有异,苏后的女儿嘛本就该如此无礼的。

如此过了三日,北苑上上下下的人都察觉到了姬央的异常,只因安乐公主实在太安静了,再无往日叽叽喳喳的热闹。

罗贞看着姬央懒洋洋地趴在窗户上抬头望天。那天阴云密布,灰浓一团,实在无景可赏,放在往日叫安乐公主看一眼都嫌多,今日却已经盯了一个时辰了。

这些时日并没发生什么异常,罗贞想着唯一的不足就是冀侯好几日没踏足过北苑了,以安乐对他的痴情,恐怕正是为这个难受呢。

罗贞心里暗自叹息,第一次希望安乐能学一点儿她母后的手段,将男人驯得服服帖帖的。

“老姑姑。”玉髓儿低声唤了唤出神的罗贞,然后朝姬央努了努嘴,无声地做着口型道:“怎么办?”

“不怎么办,过两日再看吧。”罗贞道,若是能叫安乐就此清醒,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这日子一下就过到了正月初八,上元灯节已经闹腾了起来,侯府在南北通衢的信阳大街上扎了鳌山灯,衡水湖畔的树枝上已经挂满了各式花灯,整个湖面映得西山瑶池一般。

衡水湖就在侯府边上,府里的活水便是引自衡水湖。

“公主,今年衡水湖上还扎了灯船,有一组九玉莲花船做得美极了,就是洛阳灯会都没见过那么精致的灯船,公主,咱们出去看看吧。”玉髓儿绞尽脑汁地逗姬央开心。

“不去。”

姬央这几日就跟被谁掐了舌头似的,话痨变成了哑巴,能用两个字回答的,就绝不会用三个字。

玉髓儿叹息一声,求救地看向罗女史。不料姬央却又开口了,“叫李将军准备一下,等过了正月,我们回洛阳一趟。”

玉髓儿大惊,连罗贞都愣了愣,这女儿家嫁人之后无缘无故地说起回娘家,通常不是娘家有事,就是女儿家自己在夫家受了委屈。

回洛阳倒不是难事,只是罗贞忆起临出宫时苏后吩咐她的话。

“不要让央央回洛阳。”

这是苏后的原话。

妖后不是昏后,很多事情看得比平常人还明白些,罗贞焉能不知苏后的顾虑。

“好好儿的,公主怎么想着要回洛阳?”罗贞上前道,“可是受委屈了。”

姬央抱膝坐在南窗炕上,下巴枕在膝盖上,“就是想母后了。”

“公主这样回去,只怕皇后会以为公主受委屈了。”罗贞道。

姬央瘪了瘪嘴,有点儿要哭不哭的样子。

罗贞气道:“公主是堂堂魏朝公主,受了委屈何不大声说出来,跟个小媳妇似的躲在这儿生闷气丢人不丢人。你自己觉得委屈了,可你不说,别人又怎么知道你委屈了?”

“是啊,公主有什么不开心的且说出来,咱们筹划筹划,也好回洛阳让皇后娘娘主持公道。”玉髓儿道,她可没有罗贞的顾虑,一心撺掇着姬央回洛阳,毕竟地儿熟,横着走也不怕。

两个人都不眨眼地看着姬央,希望小公主能说点儿什么。

姬央将头埋入膝盖里,“走开。”

罗贞叹息一声,同玉髓儿退了下去。“心病还须心药医。”尽管罗贞想让姬央看开一点儿,不要一直活在苏后给她筑造的无忧无虑的虚假里,没人可以一直无忧无虑。

可看小公主这副模样,罗贞又只觉得心疼难言,终究还是让了步,让玉髓儿去请了沈度。

或许安乐感受不到,但罗贞是察觉到了冀侯的故意冷落的。打从她在北苑兴了规矩后,除了除夕那日两人同归,冀侯是半步也没踏入过北苑的。

当初罗贞借由姬央的身份打了沈度的脸,让他来之前必须派人来通禀,此刻却不得不派人去请,心里的五味陈杂可想而知。但谁叫自家公主如此不争气呢,离了冀侯就要死不活的。

玉髓儿一直在大门边守到亥时末刻才见着沈度。

乐山扫了玉髓儿一眼,这大过年的就没一天是安静过的,不是松林苑的祁姬头疼,就是浣花苑的柳姬心口疼,大小于姬也来凑热闹。

只有安乐公主这个正主一直按兵不动,没想到还是忍不住了。可她也不想想,前几位那下场。全部挪到了静云山庄,叫她们病养好了再回来。

这就是争宠的下场。

乐山跟了沈度这么久只叹息那些女人怎么就看不懂,侯爷其实被后院那一亩三分地能绊住脚的,那里就是他休息的地方,他累了就去坐坐,你等着就好,决不允许你不请自来地给他添麻烦。

等了大半天,玉髓儿已经冻得手脚都僵了,见着沈度被他眼神一扫,不知怎么的连话都有些说不出来。

(捉虫)

第59章自欺人(上)

“公主怎么了?”沈度一边将马鞭递给乐山一边开口问迎上来的玉髓儿。

玉髓儿想起老姑姑的吩咐,赶紧道:“公主这些时日都闷闷不乐的,老姑姑让奴婢来请侯爷。”这是罗贞吩咐她的,一定要说是她请,而不是公主请。

罗贞嘱咐的这话是有认输的意思,但她一个做女官的认不认输无所谓,但安乐公主的尊贵却不能失。

“你先回去吧,我过一会儿去看公主。”沈度道。

玉髓儿松了一口大气,转身走了,在确定后面的人看不见的时候,拔腿就往北苑跑。松林苑和浣花苑的事儿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就算消息闭塞,但这样的事情也是瞒不住的,据说当初公主嫁进来之前这两位最是得宠。

乐山心里想着,到底是公主,地位还是不一样的,怎么着也有一丝尊重。

沈度在知恬斋里坐了会儿,回了两封信,这才捏了捏眉心,嘱咐乐山进来伺候他洗漱安置。

“公主那边…”乐山提醒道。

沈度这才想起来。他倒不是真的在跟罗女史赌气,就为了那点儿规矩还不至于就要置气,只是他实在是忙,儿女之情对沈度这等人来说本就是多余,聊以解乏而已。

但是安乐公主的面子不能不给,沈度一想起姬央的话痨,就有些伤神,这大半夜的他着实累得慌,“叫人去说一声,我明日再过去。”

次日,沈度是黄昏前到北苑的,闵老为他举荐了一位有卧龙雏凤之誉的景阳先生,晚上他在衡水湖边的桂珑鲜宴请这位景阳先生,所以唯有黄昏前有一点儿空闲。

沈度一进重光堂的院子,就已经看到了霜打了茄子似的姬央。他还是第一次见姬央如此有气无力的样子,她即使是在病中,也自有一股精气神来折腾你。

沈度在姬央身边坐下,身后摸了摸她的额头,并没有发烫,看她人虽闷闷,但是气色还不算太差,“怎么了?想出去玩儿?”

姬央如今还在禁足期,别人不知道,但沈度可没忘。

姬央挪开沈度的手,“不想出去,脾胃不好,正吃药丸子呢。”

“就为了不想吃药在这儿闹?”沈度扬眉,“你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跟雉儿一样?”

姬央眼晶晶地望着沈度,在他脸上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来,“是药三分毒,我不吃行不行?我没有那么娇弱的。”

沈度皱了皱眉头,“听说你在宫里时一年到头也难得生一次病。嫁过来之后半年不到就大病了两场,除夕那天还吐了,怕是有些水土不服,身子拖垮了是你自己的事,吃不吃你自己决定。”

姬央倒没想到沈度会这样说,她眼里多了一丝亮光,坐姿也有精神了,“你在这儿用晚膳吗?老姑姑的手艺可好了,我让她给你做几个下酒菜。”

“不用,我晚上请了客人。”沈度道,“就过来看看你,玉髓儿说你这几日都闷闷不乐。若想出去玩儿,叫李鹤领了人护送你去就行,自己注意安全。”

姬央闻言就又重新露出倦怠之色,连沈度那张百看不厌的脸都觉得碍眼了。“不想出去玩儿。百日之期还没到呢,我不能说话不算话。”

小公主如此的确是有些反常,但沈度又真是有要事在身,不能同姬央纠缠,他伸手捏了捏姬央的脸蛋,“过两日我带你去寿山楼观灯可好?”

手感微异平常,姬央脸上那最后一抹婴儿肥似乎已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沈度轻蹙眉头道:“你最近没好好用饭吧?”

姬央懒懒地瞥了沈度一眼,不说话。

往日说起去玩,小公主早就跳半丈高了,此时却依然无动于衷,沈度不由再度皱眉,“我夜里再过来。”

姬央无可无不可地“嗯”了一声,也或者是“哼”了一声,“我想…”姬央正要提回洛阳的事情,不管罗女史说什么,她既然心里有了主意,别人劝也是劝不住的。

可话才起头就被人打断了,帘子外露珠儿禀道:“公主、侯爷,泰和院的黄莺姐姐有事禀报。”

姬央和沈度对视一样,这个时辰也不知黄莺过来是为何。

黄莺一进门就给姬央和沈度行了礼,这才道:“回侯爷、公主,二娘子去了,夫人命奴婢来请侯爷与公主。”

沈家的儿女都很精贵,因为子嗣不丰,即使二娘子只是庶出,她去世的消息也惊动了所有人。

姬央是见过二娘子的,在她成亲那会儿认亲时见过,才不过十五岁的年纪,生得十分娇俏,却不知怎么突然就去了。

到了九如院,沈度了解了来龙去脉,只道:“明日我送阿母和婶婶们过去,祖母年纪大了,不能劳累,叫她老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也难受。”

“你有空闲?”薛夫人有些吃惊。

姬央对沈度的事情是一问三不知,但薛夫人身为大房主母可是很清楚的,沈家即将对龙城用兵。

龙城是冯拓所建燕国的都城。

那冯拓也是个人物,先帝时曾官中卫将军,后来姬央的二叔与她父皇争夺皇位落败,由高义护着出逃昌黎郡,冯拓与高义是姻亲,也随之出逃。再后来冯拓杀了姬央的二叔姬成,拥立高义为王,可他虎狼性子,如何甘居人下,再杀高义,自立为天王,建国于龙城,以“燕”为国号,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如此大逆不道,中州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可天子令不出中州,各方诸侯也乐得有冯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以隔岸观火。

却说为何中州兴兵于凉,却放过了燕?那是因为石遵不得人心,凉人恨之甚深,而冯拓在燕却选贤任能,重视农桑,勤于政事,下诏减省徭役赋税,很得百姓拥戴。加之他外联慕容鲜卑,以公主嫁之,又与柔然通好,娶了郁久闾部的公主,苏后恨得咬牙,也不敢轻易兴兵。

沈家要取龙城自然得大费周折,但东边的燕朝不取,将来沈家西出时就容易腹背受敌,非常被动。

且不提冯氏,只说沈度的确没有太多闲暇,但二娘子却又不一般。她是沈度二哥的独女,他二哥去得早,正妻还没来得及有孕,膝下只庶女二娘子一个。后来沈度二嫂改嫁,他二哥这一房便只剩二娘子,如今二娘子一去,那就是绝后了。

前面已经说过沈家的子孙精贵,且又是这二房独苗,于情于理,沈度这个信阳侯不能不走一遭。

两人别了薛夫人,又往戚母的泰和院去。

去时戚母正在抹泪,“那孩子自小就跟着我,本来身子就弱,出嫁前千叮咛万嘱咐,叫她不要怀孩子,就是不听,她才是十五岁啊,身子骨都没长开。”

姬央闻言心里一动,“二娘子是难产去的?”

裴氏在旁边也在抹泪,听了姬央的话回道:“可不是么,孩子也没保住。”

二娘子出嫁时才十四岁,嫁的是渤海郡高家。高家那一支也是人丁不丰,当初定亲时本说好等她十六了再嫁,结果高飏的大哥战死,高氏嫡出的就只剩高飏了。

高母生怕高飏有个三长两短,嫡系就绝了,所以态度很坚决地要让二娘子早点儿嫁过去。

沈家也知道他家的情况,这才不得已将二娘子先于大娘子嫁出。好在北地胡风颇盛,也不像南边那般,非要按长幼之序出嫁。

二娘子一嫁过去,不到三个月就怀上了,可把高母给高兴坏了,却叫戚母是又喜又怕。然而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生产时一尸两命就这么去了。

戚母哭过一阵,又正色看着几个儿媳妇并孙媳妇道:“咱们家里就是再着急子嗣,也不能这般糟践姑娘,十六岁之前最好都别怀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