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这样郑重,恐怕是存了认真的心思。

王悦性格文静,虽然话不多,但轮到她说的时候,倒也不怯场,主要是全程面带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杨静陡然生出一个想法,如果厉昀多点儿笑容,兴许她也会更喜欢她。

吃完饭,缸子送王悦回家,杨启程则开车送陈骏。

杨启程往后视镜里看了一眼,问陈骏:“报的什么学校?”

“和杨静一样,三中。”

“暑假没看见你人,去哪儿玩了?”

“三亚。”

杨启程笑了一声,“我还以为你跟杨静吵架了。”

坐副驾驶上的杨静转头看他一眼。

杨启程却是神色如常,仿佛只是单纯的调侃。

陈骏忙说:“我不会跟杨静吵架的。”

“真吵架了,你得让着她,她脾气倔,驴一样,不哄着点她能跟你绝交。”

杨静瞪了杨启程一眼。

陈骏笑了,“没有,我觉得杨静脾气挺好的。”

杨启程笑了笑,心想,傻小子,“那以后还是一个学校,你多照顾她。”

杨静插嘴:“我能照顾好自己。”

陈骏急忙说:“肯定的。”

送到小区门口,陈骏下了车,同杨启程和杨静道别。

杨启程倒车,一打方向盘,往家的方向开。

杨静转头看他,“哥,你刚才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

“你跟陈骏说的话。”

“瞎唠,能有什么意思。”

杨静将信将疑,过了一会儿,又问:“缸子哥是不是打算跟王悦姐结婚?”

“才谈两个月,谁知道,”杨启程顿了顿,又说,“可能吧,缸子也二十七了,该开始考虑结婚的事。”

“那你呢?”

“我什么?”

“什么时候结婚。”

“女朋友都没有,结什么婚。”

“你现在二十五,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杨启程顿了一下,“这谁能说得准。”

暑假一转眼结束。

八月底,杨静去高中报名。考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住校。

三中宿舍条件不错,热水空调独卫一应俱全。

杨启程去宿舍逛了一趟,分外满意,“好好学习,考个北大清华。”

杨静瞪他,“你以为是红薯么,想烤就能烤。”

“这点志向都没有,还读什么书。”

“你高中都没毕业,好意思说我。”

杨启程挑眉,“长出息了是不是?”

杨静看他一眼,语气放软了些,“哥,你想我考哪个学校。”

“北大清华啊。”

“…这个我考不上。”

“随你便,人往高处走,别给老子丢脸就成。”

杨静笑了。

收拾好宿舍,杨静和杨启程在教学楼前碰到陈骏。

陈骏问杨静:“你在哪个班?”

“七班。”

陈骏难掩兴奋,“我也是。”

杨启程抽了支烟,对杨静说,“以后跟着陈骏好好学。”

陈骏一笑,“杨静英语比我还好,我得跟她学。”

杨启程看了看杨静,“你英语好?怎么平时没听你说两句。”

杨静翻了个白眼,“说了你也听不懂。”

她莫名觉得,今天的杨启程话格外多。

等全部处理妥当,杨启程领着两人出去吃饭。

是家高档餐厅,空调开得很足。

杨静先点了一客冰淇淋,正吃得开心,对面一道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

杨静一顿。

是厉昀。

后面发生了什么,杨静全不记得。

直到饭吃完,四人一起走出餐厅。

外面日光灼烈,晃得眼前一片发白。

杨静站在路边,等着杨启程把车开过来。

厉昀也站着,和他们隔了几步的距离。

不知过了多久,她的手忽然被陈骏轻轻的捏了一下,“杨静,上车。”

杨静这才回过神,看见后座车门大敞,而前面一直是她专做的副驾驶上,坐着厉昀。

杨静陡然觉得陈骏的手很热。

片刻后,她意识到其实是自己的手发冷。

她垂着头,双拳紧握,极其用力。

前面,厉昀和杨启程似乎在说什么,可她一句也听不进了。

窗外街景一闪而逝,灯光和阴影迅速交替,都成了余光之中,虚焦的残景。

-

来我身边,你不用这么辛苦,我可以给你温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捧着太阳的人带走了一个人。

剩下另一个人,捏着将熄的火柴。

夜又黑又长,前方是无垠的雪原。

第15章 【增】(15)两棵树(上)

“…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读一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好…”

“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天寒日短,五六十人在温暖的教室里昏沉欲睡。

杨静将语文试卷摊在一旁,正在做数学题。

忽然,同桌轻轻碰了碰她手肘,低声说:“你对这个故事怎么看?”

杨静停了笔,目光在试卷上扫了一眼,“你不觉得丈夫亏了么…”

她声音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大,一时周围的几个同学都转过头来看她。

语文老师在讲台上笑问:“杨静,你有什么高见?”

杨静不慌不忙站起身,“我觉得丈夫比较吃亏。”

“哦,”语文老师饶有兴趣,“怎么说?”

“妻子的头发可以再长起来,丈夫的手表却拿不回来了。”

底下有人在笑。

杨静神情平淡。

忽听身后一道声音:“妻子头发长起来了,可以再卖一次换回丈夫的手表,再等头发长起来…”

大家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也跟着笑了,“请坐。我看过《麦琪的礼物》这么多年,第一次听见这么新鲜的观点,姑且不论对不对…”

杨静坐下,顺便回头看了身后的陈骏一眼。

陈骏笑着耸了耸肩。

语文课很快下课,教室里气氛稍稍活跃了一些,但总体而言仍是沉闷。

刚刚进行了高考百日誓师,大家脸上比上学期又多了几分凝重。

杨静放下笔,去外面透气。

这几天恰逢倒春寒,又突然下了一场雪,楼前那棵玉兰树在前几天持续气温回升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开了花,如今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

杨静觉得它怪傻的,以为晴朗几天,属于它的季节就真的到了。

天气和人心一样多变。

陈骏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出来,往她没戴围巾的脖子上看了一眼,“冷不冷?”

杨静摆了一下头。

“下周你过生日,这次放月假回家么。”

杨静毫不犹豫,“不回。”

两年半,除了寒暑假,她平常很少回家。回家也会赶紧找一份兼职,一年到头,她与杨启程单独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

仿佛两个在湖上泛舟的人,在波浪的荡拂下偶尔碰在一起,却又很快分开。

她觉得这样,兴许反而更好。

陈骏无声叹了口气。

两个人在走廊里站了一会儿,上课铃打响了。

陈骏说:“进去吧。”

周六下午不上课,中午时候杨静先回了一趟宿舍放东西,准备下午出去补充一点日常用品。

走出宿舍楼,稀疏的雨丝迎面飘来。

杨静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思考着要不要回去拿伞。

天光稀薄,最远处楼房只是雨雾中疏淡的一抹。

杨静把外套的帽子拉下来,盖住脑袋,低着头往前走。

进出的人流已经稀少,偶有人从身旁跑过,抛下一串脚步声。

杨静微低着头,缓慢往前走。

走到门口处,视野中忽然出现一道熟悉的身影。

杨静脚步一顿。

那边似有感应,抬起头来。

两人视线交汇,杨静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而后就立在原地,再不向前。

杨启程一手插着裤袋,风衣被雨水浸成了最深沉的黑色。他身后停着车,打着双跳。

隔着雨幕,他看着杨静。

杨静也在看他。

折返的念头在心里绕了一转,最后还是被她压制下去,她抬起脚,用跟方才所差无几的步调缓缓地走到了杨启程跟前。

杨启程拉开副驾,“快上车。”

杨静站着没动,“作业多,这周就不回去了。”

杨启程动作一停,转头看她。

杨静微微低下头。

静了片刻,杨启程说:“你下周十八岁生日。”

杨静轻声应着:“嗯。”

“出去吃顿饭。”

杨静摇头。

杨启程一霎拧起眉,眼中已有怒气。

盯着杨静看了许久,最后将身上风衣一解,往杨静头上一丢,冷声骂道:“你他妈真有本事。”

杨静脖子一缩,风衣要掉,她赶紧抓住了衣襟,眨了眨眼,忽觉眼睛一涨。

杨启程从副驾驶上拎出个盒子,往杨静怀里一塞。

杨静赶紧抱住,低头一看,是个蛋糕。

她张了张口,却没说出话来。

杨启程也似乎不想再跟她说一句话,从车前绕回驾驶座上,拉开车门进去,片刻,车子便碾着路上的雨水驶出去了。

杨静一手抱着蛋糕,一手抓着风衣,抬头看着车子渐行渐远,完全湮没于茫茫白雾之中。

杨静咬着唇,揉揉了眼睛。

杨启程开出去十来分钟,电话响了。

他开了免提,厉昀声音传出来:“在哪儿?”

“路上。”

“吃过饭了吗?”

杨启程顿了一下,“吃了。”

“哦,”厉昀似有些失望,却并未将这情绪表现得太明显,“我爸跟我舅舅昨天去钓鱼,钓了好几条不错的,晚上做鱼宴,来我家吃饭。”

杨启程平淡地“嗯”了一声。

“那就说定了?你六点之前过来。”

“嗯。”

厉昀语气也跟着淡了些,“上回你说来却没有来,我舅舅不太高兴…”

“知道了,”杨启程打断她,“会来的。”

那边静了一瞬,没再说什么,就这么挂断了。

杨启程将手机丢到一旁,摸出香烟和打火机点燃了,猛吸了一口。

车窗没开,车厢里霎时被一股浓烈的烟味充斥。

-

四月的一天,吃早饭时杨静回宿舍拿出手机,意外地发现一个未接来电,杨启程打来的。

她回过去,没有人接。

中午吃饭,杨静走出教学楼,忽从前面的玉兰树下走出来一个人。

杨静一愣,“缸子哥,你怎么来了?”

缸子神色凝重,“杨静,你程哥回老家了。”

联想到上午接到的那个电话,杨静心里一个咯噔,“出什么事了?”

“你程哥爸爸去世了,他给你打了个电话,你没接,让我过来跟你打声招呼,怕你这两天回家发现家里没人。”

杨静沉默一瞬,“厉老师跟着去了吗?”

“没有,她要上课。我车停在外面,马上也要去机场。”

“王悦姐也去?”

“她不去,下个月要生了,怕出什么事。”缸子拍了拍杨静肩膀,“好好复习,别分心。我先走了,你有事联系你厉老师,或者找王悦。”

下午上课,杨静一直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