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就是觉得宋雨和宋雪有些可怜。”

“哎,这得看和谁比。”陈冬梅压低了声音,“我还听你姐姐的婆婆娘说,有些地方生了女儿就直接淹死呢,和那些地方的女孩子相比,她们也不错了。”

宋姗睁大眼睛看她,似乎被吓到了:“为什么呢?”

都是自己的子女,为什么就这样差别待遇,还做出这么狠的事来。

陈冬梅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不知道,大概环境如此吧,大家都喜欢儿子,然后对只生了女儿的人家瞧不起,久而久之,大家就全都想要儿子轻视女儿了。”

宋姗点点头,不再询问这些。

陈冬梅看看女儿脸色,拉着她去自家的自留地,林平和林安应该还在那里摘蚕蚕泡。

因为这桑树闹出这么大的事,陈冬梅和林建业都不是滋味,干脆让两个儿子去把那棵桑树的蚕蚕泡全都摘了,省得女儿惦记,要是这事再来一遭,他们可承受不起。

要去林家自留地时,还得经过宋家的自留地,这可不等于宋家的自留地离家更近,真算起来,还是林家自己离自己家的自留地近一些,这也算是有一个当生产队队长的大伯的好处。

一看到葛红的身影,宋姗忍不住身体再次僵硬。

宋家的自留地被葛红打理得很好,里面一根杂草都没有,自留地的土地面积被利用得彻底,土地上面的蔬菜,种在地里下面的蔬菜,全都整整齐齐,当然了,这肯定也有宋雨宋雪的功劳。

宋姗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收回视线来,那是她的母亲,却也是她上辈子最害怕看到的人。

她没有办法忘记,当她一个人住在外面时,工资全被他们拿走,她一分钱都没有,在不上班的时候,她只能吃平时偷偷节约下来的冷馒头。那时候她告诉自己,只要他们来看看自己,打个电话来问问自己好不好,冷不冷,饿不饿,她就会觉得满足。

但没有,什么都没有。

她有罪,她害得他们这辈子生活得糟糕这种话倒是常听到。都是因为她,葛红伤了身体,没有办法继续生儿子,葛红恨她,因为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在奶奶那里就是没有价值的女人,宋铁也恨她,让他没有儿子的命,宋家名声不好,要是真把葛红赶走了,说不定就娶不到媳妇了,所以只能够怪罪宋姗,都是她的错。

宋姗跟着陈冬梅一直向林家的自留地走去。

同样是母亲,为什么陈冬梅就和葛红差别那么大呢?

宋姗自己为自己苦笑了一把,随即抿抿唇,都这个时候了,她竟然还在为上辈子的自己心酸。

真没用。

林家的自留地,林平和林安正在那里忙活着,不是他们动作慢耍滑头,实在是他们两这个妹妹太龟毛了,摘蚕蚕泡岂是那么容易的,力气一大,把蚕蚕泡压扁了,林素美可是不吃的,这么一来,被骂的还是他们两兄弟。

幸好这嫁接过的蚕蚕泡成熟期晚一点,没有熟透,不至于一捏就扁,就算这样,他们的手也被染红了。

林平在树上看到自己母亲和妹妹,眼睛一亮:“你们怎么过来了?”

“带小美出来走走,顺便看看地里的菜。”

林安叫到:“领导来视察来了,哥,我们可得表现好点。”

陈冬梅瞥了眼两个儿子。

宋姗见他们爬在树上摘蚕蚕泡,想了想,也走近,他们采摘高处的地方,她就摘低处的位置,把一根枝丫拉低,然后一个个的摘。

陈冬梅则看着自留地里的菜,土地不算特别大,但一年四季就指着这土地吃饭了,尤其是在这粮食金贵的时候。林家自留地里的东西,显然比宋家丰富很多,宋家自留地里就不可能有花生黄豆等东西,这东西就是馋嘴巴的东西,不适用,还不如多种点红苕呢!

而林家也不敢多种,花生也就意思意思两排,黄豆也是如此,只是陈冬梅还在土地最外边边缘种了一圈糯玉米,也叫早玉米,就是纯粹种来自家人吃的了。为这糯玉米,陈冬梅还和别人吵了几句嘴,别人都不满她把玉米种到路上了,让这条路变得窄了不少,陈冬梅依然我行我素,谁都是这么干的,凭什么只说自己?

嫩玉米煮来啃着爽,但吃这个确实奢侈。

陈冬梅皱着眉头数自家的玉米,看有没有少,她家种了,别人家可没有,村里孩子又多,少不得一些手长的人会来偷,所以她每天都来数一数个头,如果少了,就会站在这里破口大骂,让全村人都听到,也就没人敢来偷她家的嫩玉米了。

就在陈冬梅庆幸玉米没有少时,就听到不远处有声音传来,正是有人家的玉米被偷了,那人气急了,说明年再也不种了,本来就没有多少,还这么三天两头被偷,太欺负人了。

陈冬梅得意的笑了笑,决定今天煮玉米吃,但本来就没有多少,家里人又多,每人吃一个就要吃不少,当下又心情不好了。

最后陈冬梅还是摘了三个玉米下来,女儿吃一个,儿媳妇吃一个,至于她儿子,就两个人吃一个好了,反正他们胃口大,也吃不饱,尝个味就行了,她和老头子就不用吃了。

林平和林安:我们真的是亲生的吗?

就在这时,谢长渝和一群村里的男生们说说笑笑的走了回来,一看他们把袖子卷起,裤腿卷高,就知道又是跑山里的河沟里摸螃蟹了。

林平看到谢长渝,立即招呼他:“今天又是大丰收啊!”

“没摸多少。”谢长渝笑笑,在看到树下那抹倩影时,目光多停留了两秒。

林安撇嘴:“我才不信你,以前和你一起去捉泥鳅黄鳝,你总是能捉很多,我就可怜兮兮的一点。”

恰好这时陈冬梅走了过来,脸色不是很好看。

陈冬梅生了这两个儿子,虽然样貌还算不错,但和陈思雪生的谢长渝一比,那就差距太多了,这让她心里不痛快了很久,还好林素美争气,比谢长玲谢长萍都漂亮,才让她心生了扬眉吐气之感。

这两傻小子,连捉泥鳅黄鳝都捉不赢人家,真是没用。

谢长渝一抬头就看到了陈冬梅,立即笑道:“三婶,我今天捉了不少螃蟹,我爸妈也不爱吃,这么多我拿回家也没有办法,给你一桶吧!”

谢长渝是拿的两个小木桶,两个小桶里都装着螃蟹,此刻还在不停的爬动。

陈冬梅原本不想要,但想着家里好久都没有吃过这玩意了,最关键的是今天的螃蟹确实个大,也就接过了。

陈冬梅也不占对方便宜,把刚摘来的三个玉米一股脑儿的塞给了谢长渝,又冲着两个儿子吼:“摘了多少了,也不知道给长渝抓点。”

林平和林安委屈的对视一眼,这蚕蚕泡,平时他们也没有资格吃啊,谁知道自己母亲能这么大方。

宋姗听到陈冬梅的话,立即转身,把用桑叶包裹着的蚕蚕泡递给谢长渝:“给你。”

谢长渝盯着她的眼睛,好一会儿才伸手接过:“谢谢啊!”

“不客气。”

谢长渝告别他们后,一步三回头的张望了一会儿,然后就夸自己做得真对,幸好刚才主动了一下。

第8章

林安看着谢长渝离开的方向:“谢长渝刚才脸好像红了。”

“他平白无故干嘛脸红?你看错了。”

陈冬梅又去扳了三个玉米,还将不需要的玉米杆一同扯掉,把阳光让出来给里面种植的蔬菜,她听到这话,下意识的问:“谁脸红了?”

林安笑笑:“没谁。”

蚕蚕泡摘差不多了,兄弟两都从桑树上跳下来。林安自觉的拿过母亲手里的玉米杆,还挑选了一根看着还不错的,把根部扳断,直接在接口处咬了两口,不好吃,郁闷的吐掉,继续拿回家。

这玉米杆,能吃的不多,在收割玉米的时候,有经验的农家人才能够分辨出那种玉米杆能吃,咬着就像吃甘蔗一样,有甜滋滋的水分,但大多的玉米杆都被晒干透了,压根没水分,所以这也是大家在收割玉米时的一件趣事,难得遇到可以吃的嘛,谁遇到就是运气。

两兄弟提东西,陈冬梅和宋姗就走在后面。

陈冬梅对小木桶里的蚕蚕泡比较满意:“等会儿回去后,挑选一些出来,给你姐送去。”

“姐?”宋姗还未回味过来,下意识就想到宋雨和宋雪。

陈冬梅瞥她一眼,一手提着小木桶,另一只手干脆点了点女儿额头:“你这个小没良心的,你海燕姐对你那么好,你就不知道记挂人家?”

林海燕。

宋姗回过神来,点点头:“那挑选好一点的去。”

“小美,这点蚕蚕泡值当个什么,关键是心意,你送去,你海燕姐就知道你记挂着她,让她觉得没有白疼你。”

“嗯,我知道了。”

陈冬梅还想教育女儿几句,见女儿今天反常的沉默,到嘴的话又吞了下去。

回到家里,就该做晚饭了,梁英勤快,已经开始在厨房忙活了。陈冬梅用自家的一个小木桶把螃蟹装过去,又把谢长渝家那个装螃蟹的木桶用水冲得干干净净的,这才把桶递到女儿手上:“去,给谢家送去。”

“哦。”宋姗神思不定。

刚才谢长渝脸红了吗?

她皱皱眉头,向着谢家走去,却回想起了上辈子的事,谢长渝喜欢林素美,那一双爱慕的眼睛骗不了人。

而她之所以知道谢长渝喜欢林素美,也很简单,因为她当时也爱慕着谢长渝。

她曾在割猪草的时候,偷偷看过他和别的男孩子在外面摸螃蟹或者打猎,甚至有一次,她曾无意中撞到他在河沟里洗澡。她那时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也不敢被他发现,只能蹲在草丛里面,脸色绯红,却也不敢偷看,等她算计着时间他是否离开时,早已经不见他的身影,而她回家被葛红打了一顿,骂她小小年纪就知道偷懒耍滑。

如今她变成了林素美,谢长渝爱慕林素美。

欣喜吗,开心吗?她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宋姗了,会因为一个男生的笑容而记挂着他,明明知道他不会喜欢自己,还是忍不住把目光落在他身上,然后因为他看自己的一个眼神,胡思乱想一整夜。

作为成年人,甚至是一个高龄的女人,早已经懂得,那些少女心事,不过是人对美丽事物的本能心动,谢长渝对林素美如此,那时的她对谢长渝也是如此。

————————

谢长渝提着木桶回家,心情明显的愉悦。

谢长萍喂了家里的三只母鸡,转眼就看到自己弟弟眉眼带笑的回来:“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捡钱了?”

“俗。”谢长渝淡淡的点评了一下。

“我看全家最俗的那个人是你。”谢长萍没好气,会喜欢上林素美那样的人,能不俗吗?

谢长渝给了自己姐姐一个“我不和你一般见识”的眼神。

谢长萍却主动走过来,见到小木桶里的螃蟹,立即笑了起来。大家条件都不怎么样,平时很少沾荤腥,他们家已经算不错的了,父亲会打猎,可就算是这样,也极少吃肉,打猎的小动物会被私底下换成钱,所以能吃螃蟹,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陈思雪听到动静走出来,看到儿子提着的小木桶,愣了一下:“你不是提了两个桶出去?”

谢长渝身体一僵,随即避开自己母亲的眼神,力求自己神色自然:“哦,在路上碰到了三婶,三婶给了我三个玉米,我觉得不好意思,就…把螃蟹给了她一桶。”

谢长渝话音刚落下,谢长萍就接过话:“哦…你确定顺序没有反?肯定是你给了螃蟹过去,人家才给了玉米。”

“萍萍。”陈思雪见儿子明显的不爽了,不由得喊住女儿。

谢长萍也没有那么听话:“不对啊,你平时也没有那么主动,今天怎么开窍了?我知道了…肯定是因为林素美也在。”

“就礼尚往来而已,哪里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谢长渝提着螃蟹进屋,把玉米也拿出来。

“你啊你。”陈思雪无奈的看着女儿。

谢长萍吐吐舌头。

谢家外面的石坝子旁边有个水池,有山里的活水不时流水进来,这是第二个水池,用来洗菜洗衣服等等,流经的第一个水池则是煮饭的用水。谢长渝就蹲在这第二个水池边,在一块使用得无比光滑的石头上处理螃蟹,旁边放着一个木瓢盛水。

宋姗走过来就看到在处理螃蟹的谢长渝。

他的衣袖卷起,脚上的裤子卷得更高,全身的衣服都是蓝色,没什么美感,但青春的少年气息,却是这朴素的衣物所掩饰不掉的,那涌动着的青春飞扬仿佛溢满了一般,就要涌出来,让那张精致的脸,多了说不出的光晕,让他整个人神采奕奕,就像湛蓝的天空一般纯净舒适。

连宋姗也有些无法理解,为何林素美对他一点好感都没有,偏偏喜欢罗志帆。

谢长渝感觉到什么,抬起头来。

和村里穿着灰扑扑或者补丁衣服的姑娘不一样,她穿着嫩黄色的上衣,青色的修身裤,两条辫子从耳边垂落下来,让她的气质更为秀气,她的美,原本就无比夺目,这样的打扮反而中和那一份夺目,增添了柔和的光彩,更让其惊艳。

谢长渝站起身来,搓搓手,有点手足无措:“你…”

“我来还你的桶。”

“哦。”

宋姗上前,把桶递给他,他机械的接过。

“那个…”

“嗯?”

“桶洗过了,洗得很干净,所以你们不用再洗一次。”

“嗯,好。”

在宋姗走后,谢长渝懊恼的拍拍自己头,怎么就不知道和她多说几句话呢?

第9章

宋姗走回家,刚走进屋内,就能闻到一阵香味,脑海里随即冒出一个念头,肯定是油炸螃蟹,那香味传来,让她也忍不住吞吞口水,随即摸着自己的肚子,她也是真的饿了。今天折腾了这么一通,身心都无比疲倦。

在宋家,她从未闻到过如此香的油香。乡下里,能自己种植菜籽,虽然不至于每家分到多少油,也无需像城里那般需要油票才能买到油,所以大家炒菜时虽然都是节约又节约的放油,也不至于一丁点油腥味都不沾,但宋家偏偏就是那个例外。对于宋奶奶来说,连儿子都生不出来的儿子媳妇,连油都没有资格吃,分的那点油,直接拿走,算是二房的孝敬。

宋姗隐约听人说过,伯伯家也没有吃那油,而是暗地里去城里偷偷换成了钱。

她寻着香味来到了厨房,梁英一边抱着儿子一边坐在灶前烧火,不时向灶里丢柴进去,负责锅里食物的陈冬梅一声令下,让把火烧大一点就多放点柴,让把火烧小一点就少放一点柴。

锅里传来一阵阵香气,陈冬梅将螃蟹放进搅拌好的面粉里,滚一圈,再丢进锅里,滋滋的油香立即传遍了满屋子。

宋姗看着烧着火还得哄着孩子的梁英,走上前去,伸出手:“嫂子,让我来抱晨晨吧!”

宋姗说出这话,自己也是一愣,喊梁英的称呼简直是脱口而出。梁英比宋姗还诧异,平时里她再忙,这个小姑子也绝对不给自己搭一把手的,这会儿竟然主动要抱晨晨了。

晨晨的大名就是林晨,陈冬梅取的名字,连同还没有影子的小孙子也一同取名了,林夜,一个早晨一个晚上,一听就知道会是一家人中的两兄弟。

梁英想拒绝,她还忙得过来,犯不着让小姑子麻烦,何况一岁多的孩子正是闹腾的时候,小姑子还是个孩子,耐心有限,抱一会儿逗一下没什么,多抱一会儿准嫌烦。

结果林晨直接把两只小手伸着,宋姗一下子就接了过来。

林晨冲着宋姗不住的笑。

“这小子倒是亲他小姑。”陈冬梅乐呵呵的说着。

陈冬梅用一大碗把螃蟹盛起来,然后又把剩下的油盛起来,宋姗看了眼,锅里几乎都不剩下油了,这时候才开始炒菜。

宋姗拿起一根螃蟹的腿,吹冷后,逗小晨晨,他果然很喜欢,欢欢喜喜的舔着,就是和宋姗闹腾,非要自己拿着,不肯让宋姗拿。

而林平和林安把鸡鸭赶进圈里后,也开始跑来厨房守着了。

林平看着自己儿子,满脸都是笑:“这小子倒是知道什么是好的。”

陈冬梅立即接过话:“谢天谢地不像你。”

林平摸摸鼻子,只是笑,也不和母亲反驳。林平和林安从小到大都养成了习惯,妈说的话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不是对的,那一定就会被爹揍,等揍痛了后,就会知道,母亲的话绝对千真万确的正确。

林安则去偷偷拿了点螃蟹吃,被陈冬梅狠狠的瞪了一眼。

在外面石坝子上处理才砍回来的新鲜竹子的林建业,听到屋子里传出的声音,爬满皱纹的脸也堆积了笑容,手上的动作也更快了。先要把竹子用孭刀划破成均匀的一条一条的,然后再把竹条分层,里层的黄色部分通常都不需要,被拿来当柴火烧,外层的部分就很有用了,编织背篓、簸箕、箩筐、凉席和蚕笼都需要它,因为这一面的竹更韧,才能编织成各种生活所需。

这竹子自然是公家的,但下个月开始,陆陆续续就要扳玉米了,得准备无数箩筐和背篓,但编织这些,总会剩下一些竹子,就可以为自家编织些东西了,这大概算是无偿编织这些的酬劳,林素美的精致小背篓和小篮子都是这么得来的。

在林建业编织箩筐时,旁边也有一些村里的小朋友守着,林建业编织一会儿后,就会拿起那不需要的里层的竹片,给孩子们编织一些鸟和斑鸠,林建业也只会编这两种小动物,扁一点的就是斑鸠,身子供起来的就是鸟。

到了村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升起炊烟时,各个小朋友都陆陆续续被家人喊着名字回家,林建业身边的小朋友们跑回家,林家的饭菜也上桌了。

林建业去洗手,林平林安两兄弟去盛饭,陈冬梅则去拿出筷子,然后全家坐在一起,享受这一顿晚餐。

螃蟹当然是最受欢迎的存在,一年到头难得见点荤腥,顿顿都是红苕稀饭,能吃上一顿螃蟹,绝对算是丰盛的一餐了。

林安解决了一只大螃蟹,啧啧了两声:“那谢长渝怎么就这么擅长摸螃蟹啊,个个的个大肉肥,要让我去捉,全都是小虾米。”

林安说得一点不夸张,他去捉螃蟹,指甲大小的螃蟹遇到的最多,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把人家给带回来。

林平也觉得这事玄:“大概他天生就和肉有缘,他哪里只是会捉螃蟹,还有泥鳅和螃蟹呢,前几年还和郭志强弄到一头野猪呢!”

那时候谢长渝和郭志强简直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弄回来那么大一头野猪,村里每家每户分点,也能够有点油腥味,然后谢长渝和郭志强每天都迎着村民们热切的目光,希望他们哪天又弄回来一头野猪,结果这对英雄让人带着希望的眼神而来,失望的眼神而去。

哪里能有那么多野猪?肯定是深山里面跑出来的,而深山里有什么动物,谁也不知道。旁边几个村的青年,听说了这事后,还有人也跑进深山里,结果野猪没有碰见,碰见了毒蛇,有一个青年当场被毒蛇咬伤,回到家后,青年的妻子替他把毒血吸出来,结果夫妻两双双被毒死了。那事发生后,才没有人往深山里跑了,肉虽然好,但也得先有命才行。

梁英听了几句,十分感兴趣:“这么说他真把他老汉的打猎手艺学到了?这么一来,更多的小姑娘想嫁进他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