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彩排,结果气个半死回到宿舍。

大家都放假了,宿舍里只有她一人,她坐着也无聊,便打算出校门去买雪花膏,正好遇见隔壁宿舍的曾梅梅也要出门去买雪花膏。

“咱们去沈星洋家开的店里买吧。”

林卉摇头,“不,去前面十字路口买。”

“干嘛多走那么些路?沈星洋是你班长,你照顾他家生意也是应该的。”

林卉笑了起来,“咱们买几毛钱的雪花膏就叫照顾他家生意?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去看沈老师对不对?这才刚下课呢,一个半小时的课你还没看够?”

曾梅梅脸色有些羞红,“哪有,你瞎说什么呢,我…,沈老师!”

只见曾梅梅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沈老师,你还买菜呀?”

林卉慢慢地跟过来,见沈嘉言拎着个菜篮子,里面有青菜,还有一条鱼。只不过他这走路都笔直笔直的形象,手里却拎个菜篮子,看上去似乎有些不搭。

沈嘉言没搭理曾梅梅,只是微微点个头就走了。

曾梅梅却死跟着他,“沈老师,你不会还要做饭吧?”

跟了几步,已经跟到了他家的店门口,沈星洋正坐在那儿唆糖吃呢。

“哥,今晚吃啥?咦,林卉,曾梅梅,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路过,路过。”林卉拉着曾梅梅走。

曾梅梅却说:“咱们不是要买擦脸的么,正好这里有嘛。”

林卉好气,这友谊小船看来得翻呀,她之前咋就没瞧出曾梅梅是个重色轻友的。

既然曾梅梅说要在这里买,她哪好意思再去别家买呀。

沈星洋暗想,之前送你雪花膏你不要,现在还是得买吧。

沈星洋快速找出两瓶雪花糕递给她们,“来,送给你们,不要钱。”

曾梅梅吃惊,“哇,沈星洋,你好大方啊。”

不过说归说,她还是非要把钱塞给沈星洋。林卉看见沈星洋手边有一个放钱的盒子,便把钱投了进去。

“看你们,跟我也太客气了吧。”沈星洋也不喜欢拉拉扯扯,钱给了就给了吧,他想用更热情的方式招待她们。

“我爸妈出去进货了,今晚我哥做饭,你们也留下来一起吃吧,我哥做的鱼可好吃了。”

沈星洋说着就拉她们进去,林卉哪里肯,可沈星洋劲大,一手一个,硬扯着她们俩进屋。

沈嘉言在水池旁默默洗菜,他弟嚷道:“哥,多煮些米,我两位同学也在这儿吃。”

林卉哪好意思在这儿吃,“我…我不在这儿吃,梅梅,咱们走吧。”

本来曾梅梅是不好意思在这儿吃的,但是见沈嘉言在那儿洗菜,她便走不动路了。

她没理会林卉,直接跑过来,“沈老师,我来帮你洗菜吧,我还会杀鱼。瞧你衣服干净的,不适合干这个,我来我来!”

曾梅梅嘴里说着,手里已经动起来了,只见她卷起袖子,将沈嘉言拉到一旁坐下,她便在水池旁忙着。

又是洗青菜又是杀鱼的,那动作十分利索,她从小在家干农活,这些对她丝毫不在话下。

林卉站那儿有些尴尬,只好过来帮忙剪辣椒。

沈星洋却抢过她手里的剪刀,“我来,小心辣着你眼睛。”

“哥,你去把店门关了吧,天都黑了。”

沈嘉言瞧弟弟那架式,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小子,情商倒不低。

沈嘉言关好店门再过来时,见林卉蹲在那儿生煤炉子,看起来也是个会干活的姑娘。

“好了,你们都到前面去看电视吧,我来炒菜。”

沈嘉言把弟弟和两位姑娘赶去看电视,他做菜不喜欢有人在旁边盯着。

21.第 21 章

来到前面堂屋,林卉真正体会到,穷人和有钱人的区别。

沈家已经坐上沙发了,她家却是连几个凳子都摇摇晃晃的。

沈家茶几上还摆着零食盘和果盘,而她一年到头难得吃一次买的水果,一般都是上山摘野果子吃。

沈家电视是十四寸的,而她家连十寸的都买不起。

林卉和曾梅梅坐在软适的沙发上,都有些拘谨。沈星洋一会儿在电视那儿调她们喜欢看的电视,一会儿往她们俩手上抓瓜子,一会儿倒茶的,一会儿帮着削梨,热情有些过了头。

林卉没话找话,“班长,你爸妈去哪儿进货呀,只留你们哥俩在家吗?”

沈星洋把削好的梨塞到林卉的手里,说:“不远,就在省城进货,明天上午就回来了。我爸妈经常留我们哥俩在家,我和我哥都这么大了,有啥好担心的。”

林卉暗想,要不是有他哥管着,他爸妈对这个小儿子怕是不放心吧,否则他能把店里东西全送光喽。

曾梅梅坐那儿边吃边感叹道:“你家真好,啥都有。”

沈星洋听着心里挺乐呵,自家有钱他脸上也有光嘛。

“也…也就比农村好一些吧。”沈星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见林卉一直认真地看电视,他就闭嘴不说话了,怕打扰到她。

曾梅梅沉静不下来,左看看右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摸摸,然后又溜到后面厨房想看沈嘉言做菜。

恰巧这会子沈嘉言在盛鱼,四道菜已经做好了,曾梅梅赶紧过来帮忙把菜端到饭桌上。

一盘酥鱼,一盘青菜,一盘辣椒炒鸡蛋,还有一大碗三鲜汤。曾梅梅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沈老师,你好厉害啊,菜相这么好看,肯定也很好吃!”

沈嘉言拿毛巾擦擦手,说:“叫他们俩来吃饭。”

曾梅梅起身来门口喊道:“快来吃饭呀,有好多好菜!”

沈星洋一跑来先帮林卉盛了饭,然后给他自己盛饭。曾梅梅只好自己盛,她坐下来时,见沈星洋拼命往林卉碗里夹菜。

她再瞧瞧沈嘉言,沈嘉言默默吃自己的。

曾梅梅夹一块鱼放进嘴里,夸张地说:“哇,真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简直是世间一等美味!”

林卉尝了尝,确实觉得很不错,但没曾梅梅说得那么夸张吧。

不过看着桌上这四样菜,足以看出沈嘉言经常做饭,而且手艺了得。本以为他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好的厨艺,林卉忍不住多瞧了他两眼。

沈星洋边吃边说:“我哥做的菜比我妈做的还要好吃,你们俩也算是有口福了。”

沈嘉言瞪沈星洋一眼,“明早你起来煮鸡蛋面条。”

“啊?哦。”沈星洋鼓着腮帮子。

沈嘉言吃完一碗就回他自个儿屋里去了,翻起一本书来看。

沈星洋硬是给林卉盛了两碗饭,曾梅梅吃一碗不够自己再去盛了一碗,以至于吃了许久才放下碗。

吃完饭,要不是林卉拉着曾梅梅,曾梅梅还想去敲沈嘉言的门,问他在屋里干什么。

林卉拉着曾梅梅刚出门,身后想起清冷的声音。

“林卉,半个小时后电视会重播一个晚会,你跟着学学唱歌的手势与表情吧。”

林卉还没来得及回答,曾梅梅高兴地应道:“好啊好啊。”

曾梅梅直接将林卉拉进了屋,再次坐下来。

不过沈嘉言是不会陪她们看电视的,全程都是沈星洋陪伴。

“林卉,如果你有进文工团的机会,你去不去?”沈星洋问。

林卉想都没想便摇头,“不去。我要考中专或师范,我爹说了,考上了学这辈子都不用下地,也不用愁吃穿。”

沈星洋笑道:“就是嘛,文工团一点儿都不好,你瞧我哥,在部队里被管呆了,跟木头似的。”

沈星洋没问曾梅梅,曾梅梅却对文工团十分向往,因为去那里以后就可以经常看到沈嘉言呀。

看完了电视,林卉确实学了点东西,要回家时,沈嘉言又出来了,他准备让他弟送两位女孩回学校,路黑他担心出事。

“星洋,你送送…”他话还没说呢,沈星洋已经拿上手电筒,带着她们俩出门了。

呵,还真是多此一举,他转身进了屋。

一天后,林卉和曾梅梅以及其他文艺队员们被黄芸芸带到文工团去汇报工作。

首先是文字汇报,就是递上一份几千字的工作总结,然后才是节目汇报。

领导有十几位,团长没来,来的是副政委和三个营的营长以及几位连长、指导员。

来汇报工作的有好几个人,但只有黄芸芸一个是女孩。

领导们见汇报的人多,怕表演时间太长,看得累,就让黄芸芸这唯一的女孩先上。

黄芸芸首先自己来了个独唱,再来了个独舞,领导们纷纷点头,之后才是让文艺队员们上。

一来就是个混声合唱,领导们看得精神振奋,之后的舞蹈领导们没啥反应。

当林卉作为联唱的第一位上场时,大家首先被她的相貌所吸引,感觉很面熟,然后听她一开口,大家立马想起来了。

她不就是元旦晚会上那个唱歌唱得最好的女孩嘛。

她只唱六句,紧接着第二个人唱,直到六个人唱完,领导们心里似乎只记得林卉,后面压根没认真去听。

“你叫林卉是吧?”副政委和蔼地问。

林卉有些紧张,点点头。

“连县长都表扬过你呢,团长说今年暑假要招人,首先得把你招进来,八月底你就来文工团报道吧,不需任何考试。”

林卉惊讶地看着副政委,“我…”

黄芸芸知道她又要说不想进文工团只想考学的事,赶紧将她拉向一旁,向领导们鞠躬,然后让另一位汇报的人上台。

领导们低下头,都拿笔在黄芸芸的测评上写了个“优”。

来到场外,曾梅梅问:“黄老师,沈老师怎么没来?”

“他一早就来了,去找他的战友了。他才下去一个多月,不需汇报工作,而且他也没到提干的年纪。”黄芸芸知道今天的表现令领导们满意,高兴地说,“谢谢你们,我这就带你们去面馆吃饭!”

林卉可是头一回进面馆,当一碗热腾腾的油泼面端上来时,她还真等不及吃了起来。

曾梅梅却坐在对面羡慕地看着她,“林卉,八月底就能来文工团了,高不高兴?”

林卉摇头,这时黄芸芸端着面坐了过来。

“林卉,一进文工团就能拿津贴,如果干得好,过几年就能提干,当干部了那就是端着金饭碗银饭碗了,可比你说的铁饭碗要好得多。”

林卉眼里闪着光,“所有人都能提干吗?”

黄芸芸怔了怔,“那倒不是,十比一吧。”

林卉眼里的光又黯淡了,“才十比一呀。那什么是津贴呀?”

“津贴就相当于工资…”

林卉一惊,“一进文工团就能拿工资呀,我还以为津贴就是发几块肥皂几条毛巾呢。”

可是想到十个人里只有一人提干,她还是有些失望。

“黄老师,如果没提干,二十几岁就得回家,那我岂不是还要种地,我…我还是不去了。”

黄芸芸摸摸林卉的头,“你呀,好像真的好怕下地干农活。其实退役了也分配工作的,一般女孩子会分到国营或公家旅馆当服务员,都是正式工作,虽然比不上大学生分配的工作,但比中专或师范差不了太多吧。”

黄芸芸见林卉在犹豫,又说:“就看你喜欢不喜欢唱歌跳舞了,喜欢的话就拼一拼;不喜欢的话你就放弃,以你的成绩,考个好中专或师范,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林卉实话实说:“黄老师,我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相对于学习,你更喜欢哪个?”

林卉想也没想便说:“当然更喜欢唱歌跳舞,学习谈不上多喜欢,但为了考学我愿意吃苦。黄老师,文工团真的好么,你有希望提干吗?”

黄芸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这次应该差不多了吧。”

曾梅梅吃着面条说:“林卉,你就去吧,别人还没这个机会呢,你还挑三捡四的。”

黄芸芸想起沈嘉言的话,说:“要是你表现好,被电视台选去表演节目,你还有可能成为名人哦。”

林卉眼里又升起希冀,“好,等我爹回家,我问问他。”

22.第 22 章

林卉回到家, 见弟弟小峰竟然会满地跑了。

她许久没回家,小峰压根不记得她了, 哪里肯要她抱,挣脱着下来,然后赶紧钻张秀丽怀里去了。

如今已是腊月中旬,离过年还有十几天, 林卉觉得张秀丽可能想回娘家了, 带孩子带这么久谁都会觉得疲惫。

当林卉叫张秀丽回娘家休息时,张秀丽却一边忙着做饭一边说:“我哪里走得开, 快要过年了, 你家里还啥都没准备, 你和小峰连新棉袄都没有。现在你回来了,你带带小峰,我把你和小峰的棉袄缝出来, 再把糖块和豆腐做出来,等你爹回来了我再回娘家吧。”

林卉眼睛有些热,“好,谢谢张阿姨。”

“哟,卉子读多了书, 是越来越懂礼了, 跟我还说谢谢。你等着哈, 我给你包饺子吃。”

十天后, 林成庆回来了, 给孩子带回来一些吃的, 有糖有水果,可把小峰和林峰稀罕死了。

林成庆还把一筒茶叶塞到张秀丽手里。

“小峰让你操心了,我也不懂得什么礼,更不会买东西,只知道过年家家备茶,所以就买了茶叶。过了正月十五你可一定要来,我家…离…离不开你。”

林成庆说完还把工钱给张秀丽结了。

张秀丽笑着点头,接了钱,为了给林卉和小峰做棉袄,她自己添了钱的事她一字不提。

待张秀丽走后,林卉突然窜到她爹身旁,小声说:“爹,张阿姨这么好,要不你们俩一起过吧。”

林成庆顿时脸色通红,“瞎说什么,我哪配得上你张阿姨,以后不许说这种浑话!”

“哦。”林卉被她爹凶得没敢再提一字。

这个年过得很冷清,家里没个女主人就是这样。因为亲戚少,正月请了几次客便没啥事了。

林成庆除了带小峰就是去田地间瞧瞧,林卉做做饭、洗洗衣服,另外就是读书,每天还花一个多小时给林芳茹辅导。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

林卉和她爹、小峰三人吃了元宵饭就坐在门口看圆圆的月亮,林卉想起进文工团的事,就问他爹的意见。

林成庆听说女儿可以进文工团,激动地茶杯都有些端不住了。

“当然去,去文工团!当兵多好,特别是女孩子当兵更好!无论是普通兵还是文艺兵,那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哩!”

“爹,黄老师说,如果二十五六岁都没提干就会退役,会分到国营当什么售货员或饭店当服务员。”

“无论当什么员,那也是铁饭碗,关键是当兵那是为国家做贡献,那是多么光荣的事!卉子,你真是咱家的骄傲啊,咱家多少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想到我的女娃还能当上国家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