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棒杀下重生,庶女媵妾上一章:第 49 章
  • 棒杀下重生,庶女媵妾下一章:第 51 章

贺绣端坐在榻几上安静的品茶,谢碧和李丝竹杨绿夕几个人激动的盯着马球场上的动静,时不时的叫一声:“好!”

一场马球打下来,这日头便上了中天。

虽然已经进了八月里,但到了中午这天气还是挺热的。那边下场的二郎们纷纷下马喝水,球场边上的女公子们则议论纷纷,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谢碧拉着杨绿夕说话,贺绮便对贺绣笑道:“三姐姐,那些人真是英俊,你说咱们女子若是也可以打马球该多好啊。”

贺绣被这句话给逗笑了,转头看着她说道:“你喜欢打马球啊?”

贺绮笑道:“是啊。我呀,喜欢骑马。可是——奶娘和姨娘说了,不许骑马。”

贺绣笑着摇了摇头,建康的女子以柔弱为美,之前在洛阳的时候家里就不准女孩子骑马,这会儿到了建康,骑马就更不可能了。

“阿绮,看看马球就算了,骑马很不安全,万一摔了可不是玩的。”贺绣说着,又拿了一块点心递给她,“别惹父亲和大兄不高兴。”

贺绮听了这话便慢慢地低下了头。

上一世,贺绣跟贺绮在一起的时间不少,但姐妹之间总是明着互敬互爱,暗地里却互相提防互相打压。这一世里贺纹给苏培做了妾氏之后,贺绣忽然明白了,自己跟贺纹和贺绮斗有什么意思呢?她们也不过跟自己一样,是个入不得眼的庶女罢了。

想明白这些后,贺绣对贺绮的态度也好了许多。活在这个世上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贺绮也不过跟自己一样,是个可怜人罢了。

马球打到中午,众人也不用回去。谢家人准备了饭菜宴席,就在这绿柳荫下,清河水旁开宴。

宴席一开,真是比打马球还热闹。那些女公子们和郎君们各自吃了几杯酒之后便四散开来,互相串了座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说那马球谁打的好谁打的不好什么的。

贺绮更是开了心,跟凑过来找贺绣说话的两个女公子说起了马球来,什么都忘了。贺绣看了她们一眼,被她们吵得心里烦得慌,便端了一杯酒站起身来悄悄地离了榻几。

杨柳青青,河水潺潺。

这情景让贺绣想起了去年秋日的时候在洛阳城郊的那次宴会。

那次宴会上她原想着自己会被贺康送到谢燕文身边去,她满心里盼着能有个人来拉自己一把,能把自己从那个既定的命运中拉一把,让她能有一个不一样的命运。

上苍待她不薄,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又顺便把王博这样的天之骄子送到了她的身边。

那可是神仙一样的人啊!

想着跟王博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贺绣慢慢地靠在了身后的柳树上,看着潺潺的河水,满心满眼里都是王博那张俊逸无双的面容。

不在他的身边可真是好啊!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想他。

“阿绣一个人在这里呢?”一声清润的询问把贺绣给吓了一跳,她忙转身往后看时,见是谢燕文端着一只酒樽微笑着站在身后,正温和的看着自己笑呢。

“谢三郎。”贺绣微微欠身。

“阿绣,你一个人站在这里做什么呢?不喜欢跟她们说话儿?”谢燕文说着话,两步走到了贺绣的身边,和她一起靠在了柳树上看着潺潺的河面。

贺绣慢慢地站直了身子,离开谢燕文一些,慢慢地说道:“没做什么,就是喝酒喝得有些多了,在这边儿吹吹风儿。”

谢燕文含着笑,温和的问道:“阿绣真是叫人惊讶啊。这半年的时间,你做了那么多大事儿,嗯?”

“什么大事儿啊?谢三郎这是骂我呢?”贺绣淡淡的笑着,目光飘向远处的山峦。

“阿绣一个人回洛阳,用五十车米粟一百个家丁救了桓四郎和王九郎两个人?”

贺绣笑了笑,没有接话。

“临州城北的那片荒郊,阿绣又急中生智,带着几十个护卫引开了刘崧叛军,舍生救了他王九郎一命。”

贺绣依然是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

谢燕文见贺绣但笑不语,便轻轻地摇了摇头,慢慢地转过身去看了一眼在那边榻几上和谢瑛说笑的贺敏,眼神渐渐地深邃起来。

下午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谢燕文和贺康一起到了贺府,贺敏心里十分的高兴。

贺绣进来到温夫人跟前请了个安便回房去了。温夫人看着贺绣脸上淡淡的,一点也没有贺绮脸上的那股高兴劲儿,便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至晚饭的时候贺绣便没到前面来,温夫人问:“阿绣是怎么了?怎么晚饭都不吃了?”

陈氏忙上前来回道:“刚奴去看过了,阿绣说身上不大好,怕是在河边儿吹了风。奴叫嬷嬷熬了姜汤给她喝下去了。”

温夫人点点头,说道:“那我就放心了。你也别在我这儿站着了,你去看看阿绣去吧。若是明儿还不好,就赶紧的交个医者过来瞧瞧。”

“是,奴去了。”陈氏答应着退了出来,往贺绣的屋子里去了。

当夜无话。第二日午后,谢家派了两个嬷嬷来找温夫人商议贺敏和谢燕文的婚事。温夫人便把人请到了屋子里赐了座,叫人上了茶,方含笑道:“二位请用茶。”

那两个嬷嬷端了茶,道了谢,方客气的说道:“夫人,今儿我们来呢,是为了一件事儿。”

温夫人含笑道:“我们两家如今可不就是一件事儿么?”

一个嬷嬷陪着笑脸说道:“夫人说的是,如今咱们两家可不就是三郎君和阿敏姑娘的那件大事儿嘛。”

温夫人笑道:“是啊是啊,你们二位今儿来是不是夫人有什么话儿啊?”

那嬷嬷看了一眼另一个,另一个笑了笑,说道:“是啊。夫人叫人送过去的四色礼我们夫人看过了,说很好。夫人真是周全呢。”

温夫人笑着摇摇头,说道:“我就敏儿一个闺女,她可是我的心头肉呢。老夫人也极疼她呢。”

“说的是啊。”那嬷嬷笑着点点头,想说什么,又有些迟疑。

温夫人见了便敛了笑,奇怪的问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话儿啊?既然都是为了亲事,这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呢?”

两个嬷嬷又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笑着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我家三郎君呀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要求啊?说就是了。”温夫人见这婆子说话吞吞吐吐的,便有些不怎么高兴。

谢家是高门,贺敏嫁给谢三郎是高嫁,可贺家也不是寒门啊,太原王家如今是有些不济,可还有温家呢。这婚事是两家商议了许久才定下来的,如今这婚嫁之礼已经过了一半儿了,他们怎么还这样呢?

另一个嬷嬷咽了一口唾沫,慢慢地站起身来,走到温夫人跟前,低声笑道:“我们三郎君的意思是——三姑娘阿绣是个有才华的,若是三姑娘能陪着二姑娘嫁过去帮着二姑娘理家,那可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儿了!”

“阿绣?”温夫人被这话说的一愣,竟然没反应过来。

一直站在温夫人身边的温桂生听了这话,却是明白过来了。她微微欠身在温夫人耳边说了一句话。温夫人才明白过来。

“夫人跟如夫人姐妹情深这么多年,我们做下人的看着都羡慕呢。三姑娘若是跟着过去,将来肯定也是我们少夫人的好膀臂,您说是不是呢?”

温夫人缓缓地出了一口气,微微的笑道:“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儿,你们回去跟你们夫人说,我得跟我们家老爷商量一下。”

两个嬷嬷笑着点点头,说道:“是了,我们就等着夫人的好消息呢。”

温夫人客气的笑道:“我们做父母的,可不就是要给儿女操心的么?”

“夫人说的是。”两个人一起站起身来给温夫人福了一福,说道:“奴才先告辞了。”

温夫人点点头,对温桂生说道:“妹妹送两个嬷嬷去吧。”

“是。”温桂生答应着上前,对着两个嬷嬷笑了笑,送她们二人出去了。

温夫人靠在榻上想了半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问边上的婢女:“大郎君呢?”

“回夫人,大郎君出门去了,早晨说是去温泉山庄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你去前面守着,老爷回来了就来回我。”

温桂生送走了谢家的两个嬷嬷回来后,见温夫人一个人靠在榻上发呆,便到了一杯热茶进来,轻声说道:“夫人,这事儿…您是怎么打算的?”

温夫人叹了口气,说道:“本来嘛,陪嫁过去一个也没什么。阿绣是庶出的,跟着阿敏过去这身份就是媵。你是知道的,这媵的身份可比寻常的妾氏高着呢。像你我姐妹二人在贺家门里过了这些年,互相帮衬着,有个知冷知热的,也很是不错。可是——这个阿绣…”

温桂生低声叹道:“阿绣现在是王九郎心坎儿上的人呢!这可不好办。”

温夫人也叹了口气,把手里的热茶放在案几上,无奈的摇着头,说道:“若是不答应吧,谢家这边可是不好应对了。再说,有了这个嫌隙等将来阿敏过了门,谢家三郎君再去外边寻花问柳去,你说谁知道他会弄个什么样的人来给阿敏添堵呢。”

温桂生忙劝道:“夫人也别太担心了,咱们姑娘也不是纸糊的。咱们贺家也不是寒门小户,姑娘明媒正娶的进了他们谢家的门,他们还能慢待了咱们姑娘不成?”

温夫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很是烦闷的说道:“你我都是过来人,平心而论,这个谢三郎在这种时候都想着阿绣,那将来成了婚你说他…他会不会做出那种宠妾灭妻的事情来?”

“哎呦,夫人这话说的…”温桂生皱着眉头连连摇头,“就为了这事儿,咱们也不能答应让阿绣陪着嫁过去是不?”

“说的是啊。”温夫人的眉头皱的更深:“可这若不让阿绣嫁过去的话,我这心里又没有个底儿,你说谢家会不会因为这个事儿再把阿敏这婚事给搅了呀?”

温桂生听了这话也是一怔,一时间没了主意。

沉默了不多会儿的功夫,婢女从外边进来回道:“夫人,老爷回来了。”

“哦,好。”温夫人一听说贺公彦回来了,转身对温桂生说道:“我得跟老爷商量商量去,这事儿可大可小,不管怎么样都干系着阿敏一辈子的幸福呢。”

温桂生忙道:“是啊是啊,这事儿还得老爷拿主意。”

温夫人点点头,吩咐道:“你去,请老爷无论如何过来一趟。就说我有重要的事儿跟他商量。”

温桂生答应了一声出去前面找贺公彦去了。

贺绣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第二日便觉得身上舒服了很多。实际上她也没什么不舒服的,就是连日赶路又在河边吹了风,身上沉沉的没什么力气,陈氏照顾了她一个晚上,见她醒了后精神好了许多便去温夫人那里回话儿了。

贺绣休息了两日,陈氏又来看她,贺绣便把明珰和百灵都遣了出去,笑着靠在陈氏身上开心的说道:“娘,在这建康城什么都不如意,就有一样事儿我想起来就开心。”

陈氏笑道:“怎么这样说话?你倒是说说这开心的事儿是什么?”

贺绣笑道:“就是您在我身边呀。”

陈氏开心的笑起来,搂着贺绣感慨的说道:“姑娘在我的身边,也是我最开心的事儿啊!”说完之后,她又惆怅的叹了口气,搂着贺绣不说话了。

贺绣觉得奇怪,便问:“娘亲,你怎么了?好好地叹什么气呢。”

陈氏又叹了口气,把贺绣从怀里拉出来左看右看,无奈的说道:“你还没过十五岁生日呢!”

贺绣听了这话,心里一阵的着忙。这几日她太累了,又沉浸在对王博的思念之中,根本就忘了最大的事情了。

贺敏和谢燕文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现在就在商议来往的细节之中啊!就算有了王博,自己也不一定就能逃得过给贺敏做陪嫁的命运啊!况且那日在城郊看马球,谢燕文对自己的那种态度,贺敏又视而不见的样子…

想到这些,贺绣便再也笑不出来了。

“阿绣啊,阿绣?”陈氏觉得怀里的女儿有些异常,便把她从怀里扶起来认真的看着。

贺绣回过神来,看着陈氏问道:“娘亲啊,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陈氏点点头,搂过贺绣说道:“我听夫人房里的婢女说,谢家那日派了两个嬷嬷来,说谢家三郎的意思,要让你跟着阿敏陪嫁过去呢。”

“陪嫁过去?陪嫁过去…”贺绣喃喃的问了一声,却又猛地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又回到陈氏的面前慢慢地跪了下去,拉着陈氏的手呜呜的哭了起来。

“阿绣…阿绣…你是怎么了?这是好事儿啊你哭什么?”陈氏慌张的拉着贺绣,拿了帕子胡乱给她擦着眼泪,连声的问:“阿绣啊,好姑娘,你是怎么了呀!”

贺绣哭了一阵子,心情倒是平复了许多。她拿过陈氏的帕子擦了擦眼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冷笑道:“我真是傻了。哭有什么用呢!”

陈氏听了这话,忙问道:“阿绣啊,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啊?”

“娘亲,我是不会做二姐的陪嫁的。我是人!我不是绫罗绸缎,也不是古董珍玩!凭什么把我当成陪嫁给送到谢家去?”贺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手里的帕子往陈氏的怀里一扔,转头冲着门口叫了一声:“明珰!”

明珰在外边守着呢,刚听见贺绣哭的时候便想进来瞧瞧,还是百灵把她给拉住了。这会儿听见贺绣叫她,急忙答应一声进来了:“姑娘,您叫我?”

“嗯。”贺绣转身去榻上拿了一个盒子打开,把里面一放月白色的锦缎帕子拿出来打开,露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拿着这个去找九郎。”

“是。”明珰接过了帕子和玉佩,见贺绣不再说话,便问道:“姑娘,奴婢见了九郎,说什么呢?”

贺绣想了想,说道:“什么也不用说。”

“是,奴婢明白了。”明珰答应着把帕子包了玉佩,揣到怀里转身就出去了。

陈氏在一旁看着,似是看明白了什么。她站起身来走到贺绣跟前,低声说道:“我的好姑娘,你是不愿意跟着谢三郎的对吧?你是不是跟王九郎…”

“娘亲!”贺绣皱着眉头无奈的瞥了陈氏一眼,说道:“你都说什么呢?!”

“我…”陈氏想了想,又笑道:“我说什么了呀。我的好姑娘哎,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我这儿也看明白了,九郎对你是真的上心,看看你这一身一身的衣裳,可不都是他叫人给你送来的吗?”

贺绣这才想起来,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忽的笑了。

是啊,从临州城开始,她的吃喝穿戴事无巨细,王博全都想到了。他如此这般对待自己,贺家的人也不是瞎子吧?她们要想把自己送到谢家府中去当嫁妆,也要掂量一下王博怎么想吧?

陈氏看贺绣的脸色好转了许多,便出了一口气。拉着贺绣的手劝道:“好了好了,可不许哭了啊。你这身上刚好了点,再哭坏了身子,姨娘我要指望谁呢?啊?”

贺绣点点头,说道:“好了姨娘,你先回去吧,我累了。”

陈氏应道:“好,好。我先走了,你好好歇着吧。”

明珰拿了贺绣给的帕子和玉佩坐着贺绣的马车出了贺府的后门,一直往王家府邸去。她是王博身边的婢女,王博虽然未成年但却已经另建了府邸并没在家族大宅中居住。不过明珰不知道,她先坐着马车去了王家官宅,问了门上当差的,知道王博在外边的别院,又坐着马车去了王博的别院。

王博正坐在榻上写着什么,玉珥带着明珰悄悄地进来立在一旁不敢说话,王博写完了之后抬手端茶的时候看见了站在玉珥身边的明珰便皱起了眉头:“你怎么来了?”

明珰把手里的帕子和玉佩拿了出来,双手往上一递,低声说道:“回郎君,是姑娘叫奴婢来的。”

王博伸手拿过帕子和玉佩来慢慢地摩挲着,似是忍着一股什么情绪。低声问道:“阿绣怎么了?”

“回郎君,奴婢也不知道姑娘是怎么了,陈姨娘来了跟姑娘说了几句话,姑娘就哭了…”

“哭了?”王博抬起头来看着明珰,冷声道:“你们是怎么服侍的?”

“郎君…”明珰立刻跪了下来,“奴婢听了些风声,不知是真是假。奴婢猜着,许是姑娘为了那些风言风语才哭的。”

“说。”王博慢慢地把玉佩包了起来。

“奴婢听说,谢家的人提出了要求,要姑娘给阿敏女公子做陪嫁。”

“什么?!”王博双眸一眯,如冰刀一样寒冷的目光盯到明珰的脸上,明珰的后背上噌的一下被冷汗浸透。而王博的声音更加叫人寒澈骨头,“要阿绣去给谢燕文做妾?”

“是谢家人来提的。说是让姑娘去跟阿敏女公子做媵,效仿什么娥皇女英…”

“哼!”王博冷冷的看了明珰一眼,忽的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郎君,衣裳…”玉儿忙拿了外袍上前两步拦在门口,把长衫一抖给王博穿上。

穿上了衣裳之后,王博又缓缓地出了一口气,脚上慌张中踏上的木屐又缓缓地褪了下来。

“郎君?”玉儿给王博扣上了腰封的银钩,见他迟疑的样子,忍不住叫了他一声。

“嗯,你进宫一趟。”王博说着,又转身回来在屋子里慢慢地走了几步,缓缓地说道:“你不要去找皇后娘娘,你只去找雅妃娘娘。”

玉珥忙福身答应着侧脸看了明珰一眼,微微一笑。

明珰忙跪了下去:“奴婢替姑娘谢九郎大恩。”

王博淡淡的说道:“回去好生服侍,虽然你现在不是王家的人了,但你总还是在我身边长大的。不要丢了我王家人的脸。”

明珰刚刚有些干爽的后背再次湿透,她重重的叩了个头,哑声应道:“是,奴婢谨记郎君教诲。”

王博广袖一挥,玉珥和明珰二人便悄声的退了出去。

出了王博的屋子,玉珥拉着明珰的手低声说道:“姐姐,你放心回去吧。姑娘那里你多多照应着,不过你放心,我这就进宫去见雅妃娘娘,阿绣姑娘的事情很快就会解决。你放心吧。”

明珰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哎呦我的老天,我跟了九郎六年的时间,从没见过郎君发这么大的火儿。”

玉珥点头说道:“九郎君为了阿绣姑娘,可真是吃尽了苦头儿了。我们做奴婢的都觉得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