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怎么才能做得到呢?”刘闳发问。

“婴儿要怎么样才能长大成人,你就怎么做,这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韩嫣补充道,“不过是日积月累,处处用心。凡事多想一想罢了。皇子,生在深宫之中,稀与外界接触,便会不懂世情,这样的人背再多的道理,也只是个书呆子罢了,多听听民生,多看看自己的子民,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懂得自己也就多了。”

刘闳有些扫兴,男孩子喜欢快意恩仇的多,做事情也喜欢干脆利落,一听没有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反而要日复一日地磨日子,脑袋耷拉了下来。说了等于没有说嘛。

韩嫣笑了:“不过,现今倒是有些法子,能让你少被骗子蠢弄。”

“真的?”刘闳坐直了小身子,“太傅快讲~”

感谢CCTV、感谢科教频道,教会了我如何装神弄鬼虽然节目的制作目的是教会大家拆装神棍的骗局,感谢物理老师,让我知道磁铁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让它们“跳舞”,感谢小学自然课,让我知道蚂蚁喜欢甜的东西可以用糖水让它们排出字来,感谢…

刘闳看得目瞪口呆!闻讯而来的刘彻也看得傻了。

“这、这、这、这…”刘彻结巴了。

“有什么好奇怪的?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时候,不也是往鱼肚子里塞破布的么?老把戏了。”

刘彻抻了抻脖子,不说话了,神情有些低落。

刘闳很好奇:“太傅,这些,有人再弄这些,就是装神弄鬼?”

“大概吧。”

刘闳兴致勃勃地跑过去逗蚂蚁玩了。

“阿嫣,”刘彻呆呆地开口,“这些都是骗人的?”

鬼神也是一种信仰,两千年后还有人信,何况现在?正是“万物有灵”大行其道的时候,巫医还没彻底分家的年代,刘彻虽还没有像愚夫愚妇一样供奉个狐狸大仙,但是对神仙之事,仍是深信不疑的。此时,受到的冲击实在太大,脑筋一时连不过弯来。

“世上真无神明么?”再问。

“这”韩嫣也犹豫了,刘彻这样子,说得难听一点,好像被抛弃的怨妇啊。再说,自己都能穿了,神明…还真不好说,虽然没有遇到过一个白胡子大爷告诉自己你被选中去穿越,“没见过,不好说。也可能有吧…”

刘彻点点头:“对,应该是有的。神仙岂是寻常能见得到的?神仙的能耐大着呢,怎么会弄这些小把戏?对!”晕晕乎乎地回宣室去了。

刘闳见刘彻走了,又偎了过来:“太傅,你懂得可真多。”

“这算什么?不过是些别人没注意到的道理罢了,看着神奇,说穿了,便是一文不值。上当的人,不过是没有见过罢了。见识了一回,便再没有上当的了。”

“那,咱们把这些道理都讲给天下人听吧,省得大家受骗。”

“那要怎么讲呢?”弯下腰,平视。

“嗯,长安不是有太学么?各地不是也有郡学么?让他们讲…”

难为你能想到这个,韩嫣心里抹了把汗,领着刘闳跑到市集,问了建筑材料的价格,再跑到少府,问了建学校需要多少材料、多少人工,然后,到石渠把舆地图和行政区划的簿子捡了出来,拎着算盘让刘闳计算一下普及全国性的义务教育要花的钱…

刘闳把两眼算成了蚊香状,抬起头,望向韩嫣:“要这么多钱?”

韩嫣点头:“所以说,治一国,不光是亲贤臣远小人那么简单,还得学会算账。”

“所以父皇要给商人加税、要用皮币么?”

“皮币造得再多,世上的东西也是有限,金银珠玉饥不能食、寒不能衣。要想国富,先得民殷。”

“有钱就能买到喜欢的东西啊,再说,各地不是还要进贡么?”

于是,多了一句嘴的刘闳隔天被拎到郊外去玩,觉得很开心。到了半下午,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发现带了钱却没有东西可以买,陪着的人也没有带吃的,终于明白了“钱不是万能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才能体现”、对“金银珠玉饥不能食、寒不能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明白了,特权也是有限制的,比如现在。

第125章 刘闳(二)

刘闳第一次见到韩兴是在太傅家里。

经过立储风波之后,刘闳觉得太傅人品挺好,没有因为母亲去世就冷落自己,也没有用看小狗狗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心下十分满意。待看完太傅口中的“小把戏”,更爱跟太傅粘在一起了。无奈太子不止有太傅一个老师,还有其他的师傅,刘彻做什么都是大手笔,给儿子找师傅也是一样,从骑射到诗书林林总总一大堆,却个个毕恭毕敬呃,倒不是说恭敬了不好,只是处在刘闳这样好动的年纪,太守规矩太死板的老师实在是让他喜欢不起来。不同的说教方式,更是激化了刘闳的喜恶之感。

小孩子坐不住,读了一会儿书,就有些走神儿,掏出小玩具偷偷在桌子底下玩,被别人诸如少傅石德发现了,免不了说一通玩物丧志大道理,再哭丧着脸请罪:“臣无能,不能让太子有所长进,没有教好太子愧对陛下信任…”刘闳噎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心道你怎么不对父皇这么说?他建了多少宫室花了多少钱?现在又惦记上汗血马了,那他算什么?然而这话却不能说出来,只能谢过少傅继续坐好听课,左耳朵听右耳朵冒。

如果这样的事情被太傅遇到了,会下课,然后让他玩个够:“没精神听,就先玩。玩够了,再回来听。你这么着,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好。好了,去玩罢!”转头吩咐六儿再准备一些同类玩具。

不到一刻,刘闳就自动扔下玩具了这些玩具不过是些泥人陶俑弹弓琉璃球之类,玩的就是一个逃过老师眼睛的快意,没有了枯燥的课堂作对比,由着你玩,这些玩具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物以稀为贵,再好的东西堆满了眼,也没有那种新奇感了。刘闳到底还是记得自己是太子,要认真学习,任他玩的时候,他又开始惦记起功课来了,于是乖乖回来继续听课。再说,太傅的课,讲得更生动有趣,能让刘闳走神的时候并不多。

从此,太子的课程安排便是学三刻休息一刻了。

刘闳明白太傅不可能整日围在自己身边,其他的师傅虽然不讨喜,到底还是能教一些东西的,也耐下性子来听。只是一得了空,便想往太傅那里凑,就算不讲有趣的知识,看着太傅的脸也很赏心悦目。

这一日,刘闳写完功课,瞄瞄以前喜欢的小玩艺,撇撇嘴,这么幼稚的东西,以前怎么会喜欢玩?唔,还是对看看太傅好了。很不巧,今天是休沐日,韩嫣在家休息。

太子身边永远不缺讨好的人,便有出主意的:“听说陛下今日不在宫里,您只要跟郎中令打声招呼,报备一下儿,就能出去了。”

刘闳一转眼:“就这么办了。”郎中令也在休沐,就几个当值的郎官在,谁也不敢拦着太子殿下。

安阳侯府大门口儿,正巧碰到了同样溜出来的刘彻。

刘彻与韩嫣并不是整日腻在一起的,两人都有事情要忙,刘彻除了谈情说爱,正职是个要管理国家的皇帝,除了韩嫣之外,他还有其他的臣子要召见。韩嫣除了向刘彻汇报大小事务、跟他在一起聊天歪缠还要教刘闳、处理丞相该处理的政务。因此,两人一天倒有半天是见不着面的。逢到韩靖从南军休假回家的时候,韩嫣也要抽出空来回家看看儿子。这天,正是韩家大少爷回家的日子,韩嫣自然是在家的。休沐日,大家都休息,皇帝也休息了,一觉睡到自然醒,摸摸身边没有人,才想起来自己昨晚抱了个枕头眯了一夜。起床之后看看没什么事,就直奔韩家去了。

父子俩大眼瞪小眼,都已经到了门口儿了,那就一起进去吧。

韩府的管家们对刘彻已经很熟了,皇帝翻墙的时候都看过了,这回居然走大门进来,真是规矩得不得了了。对于皇帝领着个小男孩儿进来也没有表现出过激的反应,一面恭恭敬敬地把人迎了进来,一面命人进去通报。

“不用了,朕自己去找阿嫣,”止住了要去通报的下人,突击检查,看看他都在做什么,“韩靖,别躲了,朕认得你。”正准备悄悄溜到后面通风报信的韩靖只得站住了脚,上前行礼,一面行礼一面腹诽:“知道您认得我,休沐日都不得安生。”

一道矮矮的身影咻地一声不见了,跑得好快。这回刘彻没来得及喝止,父子俩对视一眼,很有默契地加快了脚步,却在转角的地方停了下来。

“兴小猪,你跑这么快做什么?”

“臭哥哥,快放我下来!”刘闳闻声望去,见一个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男孩子被个青年拎在手里。拎的手法还很特别,一手拎着腰带,一手拎着领口。男孩儿很像被捏住壳的小乌龟,划动着手脚,却因为腿短手短怎么也碰不到行凶的人。于是,扭过头去,对着凶手“嗷~”了一声。

“噗~”刘闳笑出声来,男孩子和青年都回过头来看着自己。青年一脸无害,男孩子见自己的狼狈样被别人看到,脸色通红,睁得大大的眼睛透着羞恼,四肢一阵扑腾,真像是只炸毛的小猫。

青年轻轻地把男孩子放了下来,顺手理了理男孩子的衣襟:“在自己家走路怎么能不小心呢?看跑太快撞人了吧?”

“谢谢哥哥,”男孩子镇定了下来,只是说话间还咬着牙,勉强揖了一下,“下次一定注意,”扭头看向刘彻父子,行了个礼,对刘彻道,“您是来找伯父的么?”

看小孩子变脸,真是项乐趣,刘彻笑道:“是啊,你伯父在家么?”

韩宁却是认得刘彻的,放下在弟弟衣襟上的手,上前行了个大礼,方道:“回陛下,因是休沐日,叔父正在小憩。”这时候还要找上门来,你可真像是叔父讲过的“周扒皮”啊。

“是么,阿嫣是累了,别吵醒他,咱们过去瞧瞧。”

睡着了的人有什么好瞧的?知道人家累还要过来打扰?陛下下雨没打伞,韩家孩子们狠狠鄙视了刘彻一通。

韩兴见哥哥行了大礼,知道这是皇帝了,也上前去行礼,一面觉得陛下脑筋不清楚,一面又觉得自己方才的糗样被天子看到很尴尬,脸上的表情很纠结。刘彻笑了,摸摸他的脑袋,拉到身边,一面问着“多大了?”、“读过什么书?”之类的问题,一面熟门熟路地摸向韩嫣的住处。

韩嫣没有睡在屋子里。庭院花树下摆了张竹榻,韩嫣就这么躺在花树底下。安阳侯府的花树栽了有些年头了,枝繁叶茂,大朵大朵浅粉色的花缀在枝叶间,微风吹过,落了满襟,衬着白色的曲裾。

有一两片打着旋儿落下的花瓣偏会找地方,正落在额间唇上…

睡姿漂亮,是件风雅事,韩家孩子对此很有些自豪比起某日有幸参观到李敢伯父磨牙打呼的睡相,他们更接受韩嫣的睡相。但是,某家父子呆呆的眼神就让人很不舒服了。于是,韩兴扑:“伯父~”带着甜甜的颤音。

韩嫣早醒了,安阳家规一向严谨,报信的被拦下了,可消息还是如期传到了韩嫣耳朵里:“侯爷,前院遮阳的伞立了起来,有贵客到了。”既然刘彻想玩突袭,韩嫣就陪他玩好了。于是,继续装睡。

被人参观睡相也不舒服,听到韩兴一声伯父,韩嫣顺势就起来了。抖抖衣襟,抬眼:“怎么都来了?”

皇帝父子驾到,自然要好好招待的。当下韩嫣陪着刘彻说话,刘闳抢不过父皇,也觉得跟韩兴在一起比较有共同话题,干脆跑去找小朋友玩了再有太子的自觉,他还是个小孩子。

“就这么睡在院子里,也不怕着凉?”当着人家儿子的面,不好扑过去,刘彻只好不咸不淡闲谈。

“觉得屋里闷。倒是陛下,怎么想起出宫?带人了么?”

“我丢不了,”摆摆手,再看看一边一个门神,“觉得闷了不如出去走走?”用询问的语气说出来,却是不容拒绝的。

刘闳被韩兴领着逛了一圈,发现太傅家花园里居然有一小块菜地,用来种种粮食蔬菜让小朋友熟悉农事,试着浇了浇水,觉得很有意思。转过眼,正想问韩兴这种的都是什么,正撞上韩兴“连这个都没见过,可怜的娃”的眼神,刘闳郁闷了,恨恨地发誓回宫也要弄一块地。

两个小孩子开始有意无意地卖弄自己的学识,年纪相仿懂得也差不多,偶有一点你知道我不知道或者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互相炫耀一下,渐渐到玩在一处。刘闳觉得这个韩兴懂得不少,不会刻意讨好但又很有趣,很像个“朋友”了。韩兴也觉得刘闳是伯父的学生,人也不笨,很能说到一起,这个害伯父整日要忙着教他而与家人相处时间变少的“太子”也不那么讨厌了。

第126章 刘闳(三)

见到韩兴之后,刘闳觉得自己找到了满意的伴读。正待向父皇提出要求的时候,却传来消息大司马骠骑将军病逝。

刘闳对霍去病,有些防范。虽然不见霍去病如何为刘据鼓吹,但是他是刘据的表兄,只要他本身做得好,就是在为刘据加分了。因此,刘闳不喜欢霍去病。

“去吊唁一下吧。”听到太傅这么说的时候,刘闳撇撇嘴,父皇为他的丧礼弄了那么大排场,也不差我一个。

少傅石德却附和了太傅的话:“正是,殿下当去,也是展现储君风范。”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刘闳也只好去走了一下过场。果然赢了不少赞誉,还得了父皇表扬。

刘闳便趁机提出了想要新伴读,刘彻想了想,韩兴也是个不错的孩子,做太子伴读,是许多人家巴不得的事情,点了韩兴当伴读,也是对韩家的优待了,当下应允了。

刘家父子觉得做伴读是项优待,韩家人却不这么想,韩嫣首先想到了自己当年的伴读岁月,老师是学究、同学是上司、饭菜全由别人安排喜不喜欢都得吃、起得要比太子早睡得还得比太子迟、太子学得好伴读就得彻夜苦读以期跟得上太子的进度、太子学得不好伴读也要跟着挨揍…一个哆嗦,我家兴小猪哪能受这样的苦。就算要进行点挫折教育,也不用下这样的狠手。

韩说、韩则以及两人的母亲对韩嫣的伴读生活还留有印象,直摇头:“还得像跟班儿似的伺候,咱们家到现在还用得着靠把孩子送进宫里受苦来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么?”

大人虽然看得清楚,也不能忽略了当事自己的意见。韩嫣小心地问韩兴:“兴小猪,很喜欢跟太子一起玩么?”

韩兴想了一想:“太子殿下,还算有意思,跟他一起玩,也没什么不好。”

“太子伴读可不光是陪太子玩,还要一起读书、习武、挨罚。”

“伯父,我没说要当他伴读…”

那你为什么说他有意思,还说跟他一起玩没什么不好?

“我只是说不反对跟他一起玩,没说要当他的伴读。”

韩兴当然不愿意,他自己也有伴读的小孩子,自从给皇子选伴读开始,他就留意观察,两相对比,发现伴读真不是个好玩的差使。自己家算是对下人很和善的了,宫里的规矩更严,岂不是更要受苦?小脑袋摇得像波浪鼓一样。偶尔与这个挺有意思的太子打打交道还好,要是天天这么伺候着,韩兴实在不想当这份差。

然而,皇帝说出的话,想让他反悔,实在是不容易。韩兴只好满心不情愿地跑去当“伴读”。韩嫣舍不得自家侄子受苦,干脆提议给刘闳多找几个伴读:“先前的伴读不是都黜了么?光阿兴一个太子身边的人也太少了些。”多几个伴读的,韩兴也好轻松一些。

刘彻一寻思,以刘闳的年纪,让他处理朝政为时尚早,不如多选几个伴读,也好让刘闳早日练习一下御下之道,当即同意了。大笔一挥,霍光和卫伉都成了伴读,再从在京列侯家里又选了六个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凑了个整数。未央宫倒比诸王未就国时还热闹了几分。十个孩子便有几种不同的身份,卫伉已是列侯,霍光只是布衣,韩兴是列侯嫡长子,还有没有列侯爵位而是九卿之子的其他同学。半大孩子倒也不算讲究这些,却也隐隐有了分野。

孩子多了,难免会有麻烦事,尤其是顽皮的男孩子多了的时候。

这一天,正是习武的时候,刘闳是太子,哪怕在孩子群里,忌讳还是有的,何况这些孩子年纪也不是太小,大家都让着他。刘闳倒没觉出别人在让着自己,只觉得自己很勇武。打赢一场,还看看很投自己缘的韩兴,那意思瞧,我够本事吧?当我伴读不亏吧?一旁卫青看得心里直抽搐,只能别过头去指导一下其他对练的人。

刘闳练了一会儿觉得老赢没意思,转眼瞧着韩兴练得很威风也在赢,于是挑上了韩兴。与当年的韩嫣刘彻武力值对比一样,在武事上没有严苛要求的刘闳比起韩兴来要差那么一点。开始的时候韩兴还能让着点儿,后来身上着了两下觉得疼了,刘闳居然还要“乘胜追击”,韩兴也生气了,认真了起来。

韩兴本就不是能点到即止的高手,意气上来,轻重拿捏得就不到位,刘闳也尝到厉害了,两人抛开太子、伴读之类的身份,纯粹是同龄男孩的较劲了,其他的伴读都停下手来,惊讶地望着场中的对战。卫青一瞧不对劲,忙上前分开两人。静了一下的伴读,嗡地议论开了。

如果是私底下两人打架,输了也就输了,还能很大方地承认技不如人来显示一下太子的肚量,但是在这么多人面前输了,刘闳面上挂不住了。

“哼!你放肆!”刘闳斥责的词汇有限,没有领悟到国骂精髓,或者说他也没想着怎么“切责”这个放肆的家伙,只等着韩兴道个歉,然后再安抚几句,找回点面子,两人便合好。于是,一面捂着被拧疼的胳膊,一面斜着眼睛看韩兴。

韩兴呆了一下,没想到在伯父那里打赢了没关系,换了他,赢了太子就要被甩脸子,也不高兴了,梗着脖子两眼望天就是不说话。

卫青也急了,立即宣布下课,让刘闳休息一下回去听下面的课,把韩兴留了下来。一面命人去报信。

待韩嫣听到消息赶来的时候,韩兴正被罚站,刘闳已经在众伴读的拥簇下回宫听今天的文化课去了。卫青正站在庭院当中陪着韩兴,在他的课上出了事,他也有责任,韩兴比不上太子金贵,身家也不错,经过运动量极大的课程之后再罚站,卫青担心他吃不消。一见韩嫣过来,卫青倒松了一口气。

“伯父不是说,当太子很不容易,大家都捧着让着,说实话的少。要当个好伴读,就不能在功课上做假么?至少得让太子有个数,别被骗了。”

“呜呜~父亲说,伯父见到做假账的都是扔进廷尉府去的,为什么我没造假反要被罚,呜呜~”

韩嫣苦笑:“行了,你还是回家去吧。”

听说自己儿子和韩嫣侄子打架,想过来看看结果的刘彻听了这“童言无忌”,也默然。

于是,敢冒犯太子殿下的韩伴读,上工不到三天就被炒了鱿鱼。

被冒犯的太子殿下却没觉得快活,这么一闹,原来只是略让他一下的伴读们,缩手缩脚算是好的,一见他就开始奉承以防被他讨厌被赶走的倒占了一大半被黜回家,会被修理得很惨的。刘闳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再想找个能把自己当正常同学看待的人,已经是晚了。

刘闳恨恨地咬着被角,他只是想杀杀韩兴的威风,没想赶人啊~可是韩兴却被韩嫣以回家好好教规矩为由,再也不让他接触了。“太子殿下继续读书吧,阿兴太胡闹了,可别跟他混一块儿了,臣已经让他父亲好好教他了,教不好,绝不放出来。”

太傅说话时的神情好严肃,刘闳好想哭,好容易有个能说到一起的人,就让自己一时抹不开脸给搞没了。

“想要不在你面前遮遮掩掩的人,你自己就得先有容人之量,”刘彻面无表情地下了总结,“你现在还想要韩兴做伴读么?”

刘闳点头:“儿臣当时正在气头上,才由着师傅罚他的。没想着要他走…父皇~再让他回来好不好?”

“你说呢?”刘彻咬牙,“这天下,从来不会缺有本事的人,只是缺了愿意对你说实话,不把你当成神主牌位供奉糊弄的人。这么一闹,哪怕原本赤诚以待,再回来,也不见得就是原来的那个人了。”

“儿臣知道错了,现在伴读都闷得好无趣。您让他回来吧,他就是他又不会变成女孩子。”

“天下人多得是,喜欢用谁不喜欢用谁,这个随你,”刘彻笑道,看着刘闳发亮的双眼,“只是韩兴你得自己想办法。要是当他是个普通伴读,父皇就下旨让他再回来,他若拿乔,你也别再理他了,跟皇家拿身段的人,不值得用,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要是想拿他当朋友,你就得自己想办法去了。”

“伴读和朋友不一样么?”

刘彻想了想:“伴读只是个职位,伴读是伴读,朋友是朋友。”

“什么样的人才能做朋友呢?”

“他得不图你什么,没想着做‘太子的朋友’,而是‘交了个朋友,只不过这个朋友是太子’。”

刘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是不是,想跟我做朋友,而不是想跟太子做朋友?”

刘彻轻笑颔首。

刘彻过来的时候,韩嫣正在与僚属议事。众人上前见礼,刘彻四下瞧了瞧:“很忙?”

“例行公事,布置一下下个月的事儿。”

“那就散了吧。”一面说,一面一副想笑又忍住的神情对着韩嫣。

这显是有话要与丞相说了,众人很有眼色地告退。桑弘羊走在最后,只听得一句:“我跟你说,闳儿他…”原来是在说太子,这倒是大事了,难怪要散了例会。不过,陛下居然自称为“我”,丞相与陛下的关系不一般呐…

据说,当太子殿下趁休沐日跑去安平侯府找因为说了实话而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前任伴读的时候,韩兴规规矩矩地行礼、规规矩矩地请罪、规规矩矩地对答,目光不上抬、眼睛瞅地。俨然一副学究相,太子殿下傻了,悲哀地往大门外挪动。

待太子殿下一转身还没走出大门口呢,前任伴读扑到自己亲爹怀里撒娇:“我很乖吧?今天晚上请伯父过来吃饭好不好?伯父做的蒸鸡蛋好香啊~”

“嘭”这是贪嘴的前任伴读被敲了脑袋:“是你请伯父吃饭还是让伯父给你当厨子?还有,你怎么就知道吃蒸鸡蛋啊?”

“祖母说,你小时候比我还喜欢吃呢!别再打头啊,打笨了怎么办?唉~这年头,说实话的要挨罚啊~”

太子殿下猛地一回头,惊喜地发现,前任伴读正斜眼瞟着自己扮鬼脸儿,看着像是赌气,脸上却没有记恨的样子。

隔天,曾经“犯上”的韩兴居然成了侍中。刘彻过来,就是告诉韩嫣这项任命的。

“给个十岁孩子加侍中,他能做什么?你想什么呢?”韩嫣瞪着刘彻。虽然侍中是加官,表示皇帝恩宠的,但是被加侍中的人,无不是本身便有职衔、有工作的。

刘彻憨笑:“就代朕看看学宫好了,咱们难免有想不到的地方,呵呵,阿兴年纪小,闳儿差不多大,正好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想什么,回来告诉咱们,也好有个数不是?”

好吧,刘彻也是做父亲的人,疼自己的儿子无可厚非。

“闳儿注定要坐到我的位子上,我怎么能让他太孤单?”刘彻正了颜色,“天子,本就是孤家寡人,要冷静自持,既然选了闳儿,自然要给他最好的安排。我得给他一个能说说心里话的人。”

“既然要给闳儿一个朋友,不如就是阿兴了,”无奈地看着韩嫣,“由来先朝的臣子能兴旺到新帝登基的不多,你对闳儿尽心,我不想看到闳儿以后倒疏远了。阿兴这孩子单纯、性子也耿直,让他跟闳儿好好相处,也不枉你我相识一场。”也省得你挂心。

韩嫣轻笑。刘彻,对于他认定的人,从来是不吝给予的。选了刘闳,便要给这个接班人铺好路,对韩家青眼相看,也要给韩家留一线生机。

“那就看他们自己了。不过是孩子呕气,过几日也就好了。”

“但愿如此。”

到底也没有说如果他们不和好要怎么办。这才是刘彻吧。

其实,从来没有把所有问题都丢给刘彻的念头,既然是两个人在一起,就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扔给一个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其实,兴小猪没那么幼稚,敢把自家子孙教成直肠子,祖父大人会奋起于地下追杀兄弟三人的。

“嘿嘿,既不用当伴读又不用故意疏远太子,既然能拉近关系又不会靠得太近,你小子行啊!”韩宁一面咬着樱桃,一面拿指节检测小弟脑袋的硬度。

“不许打头!”韩兴抱着脑袋哇哇大叫。

“吵什么!反了你!”韩宁翻白眼,也敲了一下,“咱们家的家规,哥哥有权敲弟弟脑袋!不服气去敲阿曾!”

“什么时候的家规,我怎么不知道?”

“你没瞧父亲老是敲叔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