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9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1 章

第58章 抱怨

洛俪从老太爷的书房出来时,已近酉时一刻。

素绢很狗腿地迎了过来,笑微微地道:“姑娘,梁妈妈今后午后就在煲鱼汤,熬得像乳汁,将大/奶奶养的雪球都吸引到小厨房里喵喵大叫。”

朱氏的雪球乃是一只雪白的波斯猫,是大爷洛径送给朱氏十六岁的生辰礼物,很得朱氏喜爱。

“梁妈妈说姑娘近来读书用功,定要吃好了,大厨房那边是照着二爷、三爷的例给我们送鱼肉菜蔬。”

如果女子能参加科考,照老太爷这意思,洛俪都能去赶科考了。

铁氏今晨就在抱怨:“他的门生弟子没有三千,离三千之数也不远,怎的还和我这老太婆抢徒弟!瞧把我孙女折腾得,一大早要起来习武,用过晨食又要去练字读书,瞧得我怪心疼。”

洛俪近来在府中得宠,不苟言笑的丁管家见了他都有了笑容,倒不是他捧高踩低,而是得洛瑞看重,想来三姑娘将来的名头不会比二爷差。

大赵天下虽女不如男,但也讲究个男尊女贵,最典型的例子就在咸城,听闻咸城每年都过女儿节,每年都有一个才艺赛。到才艺赛期间,满城竞技,无论是山野村姑还是名门闺秀,只要夺得魁首,就能为自己谋得一段好姻缘。

着实咸城一带的名门世家、,竞相聘娶才艺赛的魁首为妇。

顺天府虽没有咸城那样的女儿节和才艺赛,因是天下第一名士洛瑞的家乡,洛瑞亦看重女子,这里无论是官员、读书人还是百姓都不像豫冀等地那般重男轻女。

今日,老太爷还与洛俪道:“古有卫夫人一代书法大师,今有洛子孙女。”

洛俪真恨不得寻个老鼠洞藏起来。

祖父是真想把她教养成顶顶出名的大才女。

前世之时,老太爷也说过类似的话。

可她太明白自己的斤两,可今生又说了,她不得不怀疑:祖父他老人家是为了鼓励我呢?还是他真有此愿?

卫夫人乃是与王羲之同一时期的书法大家,名垂青史,即便洛家的字画无数,也不曾寻得卫夫人真迹,否则连洛俪都想瞻仰一下这位女书法大家的书法风采。

素绢跟着洛俪身后,像只小百灵般地叽叽喳喳,“姑娘,今儿又有几桩新鲜事,你是想听府外的呢,还是想听府内的?”

“捡我身边的事先说。”

洛俪虽然有些累,可这会子听素绢一八卦,立时来了兴致。

素绢道:“姑娘,三爷与杨三姑娘订亲了。”

洛俪停下脚步。

前世时,洛修订亲的是谁?

这么一想,答案让她愕然。

洛修在十六岁时离家出走,唯留下柳姨娘镇日在府中以泪洗面,嫁去姑苏的洛依回来过几次,一是探望家人,二是开解柳姨娘。洛依每次空着双手回来,回姑苏时,必是大大小的几口箱子的好东西,或干货吃食,或衣料等物,什么都有。

在洛俪出嫁后不久,柳姨娘一直住在洛府,到她前世丧命时柳姨娘随洛依去了姑苏柳家,那不仅是洛依的婆家,更是柳姨娘的娘家。有时候住上三两月,就会回洛府住上些日子,若是住腻了、闷了,又去柳家住一些日子,每次从洛府去柳家,必又要带上好些东西,里头穿的布料,吃的干货、海货,就连蜜饯、干果也没少拿。

想到这里,洛俪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两世记忆里,好像洛廉都从未在柳姨娘的院子留宿过,最多是在那边吃一顿晌午,且一年里头也只有那么一两次。洛修离家出走后,从此再无音信,虽然洛家才来着人寻过他的下落却始终如石沉大海。

今生若是洛修能早些订亲、成亲,许不会再如前世那般在少年时离开洛家。

第59章 订亲(二更)

素绢道:“原是杨老爷提出来的,杨家老太爷一生最是敬重仰慕我们家老太爷,病重之时也念念不忘,说他此生憾事,就是没能亲自来顺天府拜会老太爷。又说,要是杨家能与洛家结为姻亲就好了,他没能成为老太爷的学生,儿子成了老太爷的学生,可慰平生,若杨洛能结亲便可告慰他的亡魂…

杨老爷是前儿接到家里的信才知此事的,所以昨儿就与我们家老爷提出,想将杨三姑娘许给三爷为妻。

老爷直说三爷是庶子,可杨老爷说配得。

今儿杨太太寻了老太太再提此事,请了大太太、柳姨娘过去说话,柳姨娘自是满意的,大太太也说是段好良缘。”

杨家的嫡次女配洛家庶子,怎么听起来都觉得有低嫁高娶,洛廉的官职不如杨耀宗的官职高,这与世家名门的高嫁低娶有所违背。

怎么突然就订亲了?洛俪心里觉得有些奇怪,可一时间又说不出原因,无论是出身还是年纪,洛修与杨玉莲都不大合适,杨玉莲比洛修的年纪要长。

素绢左看看右望望,压低嗓门道:“杨家明日要离开顺天府,杨老爷说,杨三姑娘了结杨老太爷平生憾事,不用急着回老家,先让她在我们洛府住上半年,待过了中秋节后再启程回老家不迟。”她停了片刻,“府里的人都说,杨家是想让杨三姑娘留下来与三爷培养感情。今儿晌午,大太太令下人将漪兰阁的东厢房拾掇出来,未时,杨三姑娘主仆四人就搬进去了。”

天下读书人以洛瑞为首,十有九个都心存敬慕之情,杨老太爷是个读书人,三十多岁时考中举子,曾想高中入仕为官,连考三届都不得入,反是长子杨耀宗高中进士,后来,他索性歇了念头。

但,他对洛瑞一直心存敬意。这种敬意就像读书人敬重孔孟之道,而洛瑞就是活着的圣贤。

洛俪刚进院门,大黄狗摇着尾巴,拖得铁链叮当作响。

梁妈妈从小厨房里探头望了一眼,“姑娘先歇会儿,灶上的乳鸽鲫鱼汤熬了一下午,一会儿多喝些。今儿大厨房蒸了喜馒头,三爷与杨三姑娘订亲,也让府中上下与邻里沾沾喜气。用喜馒头配乳鸽鲫鱼汤最是美味。”

洛俪答道:“妈妈,记得留下一大盅,待入夜后,我给四妹妹送过去。”

熬了一下午的乳鸽鲫鱼汤,有鱼的鲜美,又有乳鸽的营养,汤汁雪白如乳,只尝一口,将所有的食欲都勾了出来,洛俪用筷子夹了一个上头印了个大红“囍”字的馒头,咬下一口,“喜馒头是甜的?”

“大厨房和面的厨娘揉了好几斤白糖进去,可不就是甜的。”梁妈妈笑呵呵地,“我用糖腌制的糖醋萝卜丝,姑娘快尝尝。”

江南人多喜爱吃甜食,洛俪是个例外,她的骨子里更多随了梁氏,偏食酸食,偶尔吃些辣味食物,尝了两口糖醋腌萝卜丝,再不愿动。

今日,梁妈妈在大厨房听厨娘把这道糖醋腌萝卜丝夸成天上有,地上无的美食,心动嘴馋,装一大盘子回来,想让洛俪也尝尝这“最美味的菜肴”到底是何滋味的。

洛俪是梁妈妈亲手带大的,从小到大,她吃的、穿的、用的都由梁妈妈张罗,在口味上,洛俪有时候更像是皇城人氏。

“姑娘去书房练字时,二姑娘过来了,留下话:说姑娘回来后记得去一趟漪兰阁,似有什么事与你说。今儿老太太发话,三月初十这日,二姑娘及笄礼大办,借着机会也给二位爷办订亲庆宴,要对外宣布二爷、三爷订亲的喜事。”

洛俪道:“三爷订的是杨三姑娘,二哥订的是谁?”

第60章 抢爷的人1

素绢笑道:“听说是扬州郑家的郑大姑娘,小画仙的嫡女。几日前大太太、大\奶奶与二爷偷偷去寒山寺瞧过。听大\奶奶说,是个顶顶漂亮的美人。二爷瞧过后很满意,还说他这辈子就似一直在等她出现。”

洛征话说得还真露骨,他一直在等郑小妹出现,难道他还是婴儿时就在等。

才子才女缔结良缘,洛俪对这结果很欢喜。她到底还是是急了,生怕洛征被方柔缠上,因她猜到方平安与窦国舅勾结在一起,害怕藏在家中给祖父下毒的人就是方案。洛征前世因不愿镇日面对一个怨\妇索性云游天下,远走他乡。今生所娶的是洛征满意的娘子,定不会有前世的结局。

梁妈妈道:“后来,大太太与郑太太交换二爷与郑姑娘的生辰八字,大太太寻的是琼林书院的周先生合八字,周先生的占卜之术最是灵验,说八字也是难得的天作之合。郑太太那边请的是寒山寺的住持方丈,也说是极好的,说郑姑娘唯有得配真正的书香名门方可幸福,嫁往旁的人家,只怕是红颜薄命,她遇上我们家二爷就是顶顶好的良缘。”

算命之术也不能全当真,但郑小妹前世确实落了凄然收场的命运。

郑小妹也是郑家娇养的女儿,捧在手心长大,偏郑太太孙氏看走了眼,害苦了女儿。

“两家原是说定的,只说挑了日子就正式换庚帖。”

“今儿上午,郑家听说三爷与杨三姑娘议亲,当场请周先生交换庚帖合了八字。午后郑先生带着媒婆上门了,当着老太太与大老爷的面换了二爷与郑姑娘的庚帖。”

“三月初十,是个吉日,喜上加喜,合到一处办。杨家明儿原说要离开,听说要大办订婚宴,也不好走了,得等到三月十二才回徽省。”

杨三姑娘啊!

洛俪用心地回忆着,前世时,杨三姑娘好像是随父回转家乡守祖孝,路上染了风寒,回到家乡拖了半个月病逝。

这一次,杨家有意留她在洛府住几个月,想让她熟悉洛府的环境,亦能与洛修培养感情,许能避过一劫。

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和前世不同,这样很好。

那些她在意的亲人,与她错肩而去的善良之人,都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洛俪连喝了两忠汤,吃了一个喜馒头,搁下碗,拿了本书翻看了几页,待素绢吃罢,领了素绢往漪兰阁移去。

*

顺天府,一处不知名的四进宅子内。

一个少年双手负后,立在窗前静默地望着夜空。

他的身侧立着一个着黑色衣袍的男子,正揖手禀道:“主子,听说有人看上洛家三姑娘?”

“谁?吃了雄心豹子胆,敢抢爷的女人。”

可是主子,洛三姑娘还不到十岁,这么小的年纪,你要等得等到何时去?

黑衣人急声禀道:“有两个,一个是闽省都督方平安的嫡长子,还有一个是皇城来求学的池宪池公子。”

方平安,他是知道的,此人连升几级,看着是洛康搭的手,实则是窦国舅帮的忙,他们拿他当傻子呢。洛康行事严谨,帮人升两级可能,若要他帮人升三级,这就难了,在他手底下,升两级的官职朝臣那都是确有些本事的。

“方平安不是想用他女儿与洛家结亲?”

季如风幸灾乐祸地抱着伤臂,从一边的布帘门外进来,道:“那不过是方家一厢情愿的事。”

黑衣人不解地道:“方家怎的千方百计想与洛家结亲?”

少年冷哼道:“这有甚不明白的?方平安这根墙头草,他是想几边讨好,讨好窦承嗣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讨好洛家就是他的退路,权他要,名他要,后路也要,方平安可是算得真精。”

第61章 抢爷的人2

连升三级或更多几级的官职,这种事也只有几十年来行事张狂的窦承嗣才干得出来。窦国舅后头是窦太后,窦国舅更是权倾朝野的权阀重臣,除了他,没人有这般能耐。

黑衣人揖手道:“主子接下来想如何做?”

少年扬了扬头,“方平安的算盘精,洛家人也不愚笨的。洛三姑娘那小丫头…”

他摸着下颌,这可是他看中的人啊,听说洛子极疼这小丫头,还亲自启蒙、教养,明明是个小女娃,硬是当成男孩子教养,洛家的教养还真与旁人家不同,他亦听人说,洛家是想将洛三姑娘教成“卫夫人”,洛子真是越来越有意思。

洛子不是学的孔孟之道,应该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他倒好,应留了一句“女子有才更得修德”,他赞赏女子有才,有才之后就必须有德,必须还不如无才。洛子的学说,在孔子之道上,更偏向孟子学说,然,他又将孟子学说进行了变通。洛子是赞同做学问,要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请教他人。

季如风不紧不慢,意味深长地道:“主子,皇城的池宪听闻有些才学,人也长得不错,曾进出过洛府,这个人…不得不防。”

不是防他使坏,而是防他抢了主子了瞧中的女子。

被他盯上的姑娘,还敢有人来抢,全一个个都打发了去。

少年微眯着双眼,“琼林书院考录学子,皇城来的公子、学子不少,考不中的便罢,一旦考中的,可得细细地查查底细。”

方平安是为了给方家寻退路,故而一门心思想与洛家结亲;这个池宪跳出来是为了什么?他非得查了底细不可。

季如风道:“池宪,字清正,今岁十六,母亲是辽阳刘氏,父亲池峰是皇城人氏,曾赴任豫省某地任知县一职,听说官声不错。不过三年就升任知州一职,因病逝于任上。后池宪随母亲回返皇城,家中还算殷实。”

“三年时间能从知县升为知州,这可是连升几级…”很可疑,少年面露疑惑,对于升得极快的,不是杨丞相看中的就是窦国舅看中的。杨丞相看中的人要提拔几级,少不得与他支会一声。

不,池峰为官之时,他还是个孩子,对于他个小孩子,大臣们都拿他当摆设,他们恭维、畏惧的都是坐在那张珠帘后头的人。

黑衣人道:“主子想如何对付方严、池宪二人?”

“方严想与洛家结亲,爷都能想明白的事,洛家人也能想明白,那不过是方家痴心妄想。将池宪揍一顿,揍到他最好不能参加琼林书院的录考院试…”

池宪不能进琼林书院,他总不能再留在顺天府,不能留在这儿,就不能见到洛三姑娘。

少年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心情大好。

黑衣人唇角含笑,揖手道:“属下遵命!”

季如风叮嘱道:“照主子的意思不要他的命,但不能让他参加应试。”他笑了一下,黑衣人揖手而去,待人走远,季如风又补充道:“听说池宪第一次入洛府作客就失了礼,盯着洛三姑娘瞧了半晌,把洛三姑娘瞧得直骂他是登徒子,连带着洛二公子都被她给骂了两句。”

“那丫头瞧着乖巧,着实是朵浑身长刺的野蔷薇。”

洛三姑娘骂池宪,着实是她能干出的事。

不知怎的,少年一听就觉得这是她的性子。

这丫头不好对付!

看着不说话,她心里跟个明镜似的。

上回他原本想戏耍她,莫名地欠了她一个天大的人情。

洛俪还想着如何对付池宪,最后让他与洛家的公子远离,不想已经有人出手替她收拾此人了。

第62章 徽菜

天色已昏未暗前,天地间笼上了一张轻薄的黑幕,东边天尽头悬起了一个月牙。

还有四天就是三月初十,亦是洛倩及笄的日子,对于姑娘来说,这一日就长大成人了,要商议婚期,准备出阁。

漪兰阁的大黑狗低声发出呜呜的声响,尾巴摇得像跳舞。

一个婆子望了一眼,“是三姑娘来了!”她当即提高嗓门,“禀二姑娘,三姑娘来了!”

花厅上,灯火通明,厅门上挂着两盏彩色的灯笼,花厅顶上挂了一盏九灯连环的莲形灯,许是因为洛倩即将出阁,漪兰阁里竟是少有的奢华了一回。

洛倩与一个长得珠圆玉润的少女正相对坐在八仙桌前,二人身后各立了一个丫头。

少女错愕地看着洛俪:很好看,说喜庆,标准的鹅蛋脸,那下巴不算尖,也不算圆润,恰到好处,漂亮的一字微挑眉,浓淡适宜,浓一分显得太俗,淡一份又衬不出明媚,还有那对眸子,亮得如星子一般,让她最注目的,便是洛俪眉眼的那枚水滴美人痣,很有立体感,一瞧就不是画上去的。

杨玉莲听父母提到过洛俪。着实近来这些日子,洛瑞连杨耀宗都不愿见,却愿意将镇日的时间花在指点洛俪功课上。府里的人都说,洛俪是洛家的大才女。

杨玉莲道:“这是洛三妹妹吧?我还是第一次见,听人说是个清丽脱俗的美人儿,却没想到,好看得跟仙女儿似的。”

她去给苏氏请安,也去铁氏那里请过两回安,可都无缘得见洛俪。

杨玉莲带着笑意,除了欣赏更有羡慕。洛家虽是清贵门第,可女儿个个娇养,儿子不是有才的,就算平庸些也不至成败家子。

洛倩笑道:“玉莲,千万别夸她,她不像我四妹经夸,她该不好意思了。”

洛俪也是刚知道的,以前身边的梁妈妈与素绢提起来都是“杨三姑娘”。敛衽福身道:“见过杨三姐姐。”

杨玉莲还了礼,目光依旧不由自己地在洛俪身上打转。

洛倩问道:“三妹妹可用过暮食?”

“用过了。”

洛倩又道:“要不再吃些,今儿是玉莲的乳母妈妈到小厨房露了一手,正宗的徽菜,换换菜式,吃着新鲜又开胃。”

洛俪摇头,“着实吃不下了,再吃,怕是夜里要积食。”她扫了一眼桌上的菜,有鱼有肉,还有一大钵的鸡汤,“二姐姐将那道糖醋鲤鱼留上些,一会儿我给四妹妹送去,她最爱吃糖醋鱼。”

洛倩今儿忙得很,先是要给杨玉莲收拾屋子,再是忙着布置她的闺房。洛倩讪讪一笑,她今儿还真将洛佼给忘了。

秋蓉沏了一盅山楂水来,双手奉上。

洛俪饮了一口,“二姐姐,你唤我过来可是有事?”

洛倩道:“你还有事?”

“要给四妹妹送饭,我怕去晚了,她吃一肚子的馒头腌菜。”

杨玉莲觉得这话新鲜,忍不住露出笑脸。现在,因她与洛修订了亲,她自己个儿也觉得自己是洛家人,自然与这大小姑子也是一家人。

素绢忙道:“姑娘,要不小婢去祠堂递话儿。”

洛倩道:“秋蓉跟着素绢一道去,快取了食盒来,捡些好的给四妹妹送去。”

素绢连连摆手,“二姑娘,祠堂的洛婆婆有多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小婢空手去递过话还成。若是带了东西,她又得盘问大半天,说祠堂之地供奉先祖、菩萨,禁食荤腥,要跟外头一样,这还如何修身养性。你让秋蓉跟我一道去,只怕还没进祠堂大门,就要得被她赶出来。”

洛倩面有难色,洛佼被关了这么久,她自己还真没一次去过,一来她很忙,二来她总是让秋蓉备了东西送到浣莲阁,让洛俪代劳的。

第63章 告诫(二更)

洛倩六岁那年因与上门拜访的一位官宦小姑娘起了争执,还甩了脸子,被苏氏打过一巴掌,更被关过祠堂。她极怕洛婆婆的,洛爷爷倒是个好说话的,偏洛婆婆的规矩重得很,动不动就让人背《祖训》,还让背《妇德》,你背完了,还让对照自己的言行,答出自己犯了什么错儿。

关了七天后,洛倩想到洛婆婆心里就打颤,在她当年离开祠堂时,她就暗暗发誓,再不要被长辈拿了错处关进去,实在太可怕了。七天都不沾荤腥,还只能吃两顿,两顿都是稀粥小菜,点心果子一概全无,夜里和晌午饿得前心贴后背,更得抄《祖训》、《妇德》,那时候的她连字都认不全呢。

杨玉莲见洛倩一提到祠堂,眼色里流露出三分畏惧之色,心里疑惑,暗暗想到:府里人还真没说错,洛家这辈里头,最得宠的公子是洛征,最得宠的姑娘是洛俪。其他的姑娘公子也过得不差,想来其间也是有差距的。自己是要进洛家门的,且洛俪年纪还小,没到十岁呢,在家中还要留五年,往后与她好好处,许能得长辈欢喜。

洛倩道:“三妹妹,我这些日子忙得头昏脑胀的,你一会儿再帮忙给四妹妹送给吃的去。”

洛俪欲言又止,洛倩让她过来,不会就为了给洛佼送吃的吧?浣莲阁里,她可是已经让梁妈妈给预备了一份。

洛倩看了眼秋蓉。

秋蓉会意,福身道:“姑娘慢用,小婢去小厨房瞧瞧。”又与杨玉莲的丫头使了个眼色,素绢现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跟着退出花厅。

洛俪看着杨玉莲,“玉莲先用,我…我与三妹妹说说话儿…”

“二姐姐,杨三姑娘可是未来的三嫂嫂,都是自家人,这有何可避讳的?”

洛倩面露难色。

杨玉莲想着:就这点上,二姑娘就不如三姑娘行事磊落,她们说话小声些,她不听就是了,起身道:“倩儿,我到外头透透气。”

“玉莲,别!”洛倩如果还让她出去,着实不妥,洛杨两家现下是姻亲,洛俪都拿杨玉莲当自家人了,她又何必拒人千里。洛倩声轻若蚊鸣,丈许外就听不到音儿,只得立在跟前才能听见,将嗓子压得暗哑,“三妹妹,我唤你来,就是想提醒你,叫你小心方家人。方家想与洛家联姻,可那样的人家只怕不是上选,你小心避着自没错,虽然祖父母没这意思,就怕他们使些什么手段来…”

杨玉莲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过这件还真是大事。“以方家人行事的手段、没脸没皮,真有可能做出算计人的事。虽然洛三妹妹还小,防备着些总没错。”

洛倩肃容道:“祖父常说,我们洛家防小人不防君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方柔想许二哥的计划行不通,他们会想别的法子。”

杨玉莲就想不通了,方家怎么就一门心思非要与洛家结亲呢,先是想把女儿嫁进来,现在又想让儿子娶洛家女,这真是怪了。她爹杨耀宗将她许给洛家三爷,是因为杨太爷的遗愿。家中女儿里头,就只有她才到议亲年龄,虽有两个庶妹,一个十一岁,一个才六岁,也着实太小了些。姑娘议亲总有长幼先后在,这亲事自就落到她头上。且母亲也说了,到了徽省淮南府,她未必能寻到像洛家这样门风清正,子孙争气,且后宅又安宁干净的婆家。

他大哥也说,与洛修说过话,洛修才华不错,虽是庶子,但在家中一样受洛瑞看重,洛瑞每至沐休日指点他学问。洛瑞指点的人哪个不是高中进士之才。

总之,家里人都说这门亲事做得,她自然听父母的。

第64章 探人

她的庶妹杨玉桃才十一,二姨娘上窜下跳想替杨玉桃谋夺亲事,要不是她母亲早有主意又有大哥帮忙,说不得就被庶妹夺走姻缘。

杨玉莲听说顺天府里可有不少书香名门想将女儿许给洛修呢,人家可不在乎洛修庶子身份,看重的是他争气、成才又肯下苦功夫读书。

难怪爹娘说洛家公子姑娘不愁结不上好亲,洛俪才多大,就有人给念叨上了,世人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顺天府只怕是洛瑞的子孙不愁婚娶。

洛俪道:“俪儿谢二姐姐与莲姐姐提点。我会小心,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方家人不曾有任何交集,听说莲姐姐与杨叔母在府上作客,也一直不得机会拜见。”

杨玉莲道:“洛三妹妹忙着做学问最是耽误不得,这些我们都是晓得的。”

家里有客,通常是长辈召唤,有必要去见客,方才过去,若没长辈令,是不能与人见面,铁氏与苏氏都没提这事,自然有她们的道理。

洛俪望向院子方向,素绢奔了过来:“三姑娘!”

“你回浣莲阁把今儿煲的汤取来,一会儿直接从这边去祠堂瞧四姑娘。”

素绢取了乳鸽鲫鱼汤,洛倩看着素绢还抱了一只二斤重的酒坛子与一个油纸包着的茴香花生米,瞪大眼睛,“三妹妹,你…你给四妹妹喝酒?”

素绢笑道:“酒和花生米可不是给四姑娘预备的,是给洛爷爷备的,洛婆婆有多唠叨、严厉,你们是不知道,但她就怕洛爷爷,洛爷爷吆喝一声,她立马就不吱声了。”

贿赂啊!一坛二斤重的酒与一碟水煮茴香花生米把祠堂里那对不苟言笑又难应会的老夫妻给买通了。

洛倩一脸不可思义,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法子。

洛俪会,是因她有前世记忆,她从秋千上摔下来与池宪滚到一处后,被老太太下令关到祠堂里抄佛经。洛征曾在夜里来探她,用的是就是一坛二斤重的同盛金烧酒与一碟花生米就把洛爷爷给收买了。

别说是送鱼汤,就是送猪头肉进来,洛爷爷也只当没瞧见,他就只喜欢用烧酒下花生米,旁的菜式似乎也不感兴趣。

想到前世被罚,其实老太太想让她与池宪滚一处的事淡下去,待过上两年世人忘了这件事,再另给她寻个可靠的后生。偏她不懂家里长辈的用意,如猪油蒙了心被池宪几句蜜语甜言给哄了去,又爱慕池宪长得英俊潇洒。

洛俪重新整理了一遍食盒,提在手上,素绢在后头掌着灯笼,主仆二人一前一后地往颐和堂后头的祠堂移去。

洛俪叩响祠堂的大门,洛爷爷应了声“来了,来了!”

素绢乐呵呵地道:“姑娘,洛婆婆好像没在,有她在,怕是又要查看我们的食盒,她可不许荤腥进来的。”

今天,她们带了鱼肉还有鸡肉进来,要被洛婆婆发现,万一跑到老太太或大太太那儿告上一状就惨了。

素绢将一坛酒与一包茴香水煮花生米递上,压低嗓门:“洛爷爷,今儿可煮了一个多时辰,称了整整一斤干花生米煮的,够你老美美地吃了。”

洛爷爷是个年过六旬的老翁,花白的发须,脸上有很多褶皱,腰板挺得笔直,精气神还不错,据说会些拳脚工夫,此刻四下里一望,“三姑娘,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