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8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0 章

许是怒极,方柔也不装柔弱,更不装贤淑,直接当着人就抽打着丫头。

苏氏心下感叹,瞧瞧方家这家教,在别人家作客呢,姑娘就打起下人来,就算再有天大的事,也该离开了洛家再处置。方家的人不好,女儿如此,想来儿子也好不到哪儿。方平安也是进士功名,怎教出的女儿如此刁蛮狠辣。

方太太怒喝一声:“柔儿,够了!”

“娘,她…她戏耍我…”

“有什么事往后再说。”她冷冷地看着地上的丫头,“害姑娘丢了这么大的面子,瞧我如何罚你。”拉了方柔,也不道别,直接离了议事厅。

方太太想到丈夫的谋划失败,这可如何是好呢?照着丈夫的意思,既要讨好窦国舅,也要与洛家结亲,将来大好的前程可都等着他们一家,这回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方柔的名声怕是坏透了。

早前想着,方柔都躺到洛征榻上了,洛家总不会否认,洛家不是看重名声么,怎的就不上道呢?

方太太越想越恼,越想越急,恨不得肋下生翼,早早离了顺天府才好,偏生丈夫跟着洛廉、郑文宾到外头叙旧吃酒席,还不知道几时回来。

洛倩说罢今日闹的糗事。

洛俪问道:“四妹妹在祠堂也不知如何了?”

“一百遍《祖训》不知抄到何时。”

洛倩私下里数次提点过洛佼,希望洛佼改掉多嘴多舌、口直心快的缺点,在她看来,除此之处,洛佼剩下的都是优点。洛倩心目中的洛俪,那更是优点多多。

洛俪想到被罚祠堂,晌午那顿可是吃不成的,最多就是有贴心丫头婆子悄悄儿地递几个馒头点心进去,受罚之人,怎么能像其他人一样吃好、喝好。

以洛佼要强的性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承住,十来岁的姑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洛俪低声道:“入夜后,我悄悄给四妹妹送些吃的。”

洛倩昨日便想给洛佼送吃的进入祠堂,可她又不敢,人是苏氏罚的,还没多长工夫,她就私下送东西进去,这不是暗拆苏氏的台,恐惹苏氏不快,只能将自己的心思抑下。

她是洛家的嫡长女,自小苏氏就教导她:女儿家要中规中矩,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招摇、掐尖,这可是大家闺秀最忌讳的事。“回头我让秋蓉送些吃的来,三妹妹代我送给四妹妹。”

洛倩在曲径旁的长条木凳上坐下来,木凳设计古朴简单,就是一根碗口大的树用锯子改成两片拼接而下,凳椅用的是石头,周围是花艺苗木,与园中的风景相融一体。

洛倩想着即将及笄,接下来就要与婆家商议婚期,虽然父母都说,女婿是他们千挑万选的,可洛倩难免心下黯然。洛倩的未婚夫苏恺是晋陵人氏,是钱塘苏在晋陵的旁支,在苏家此辈中算得最有才学的一个,家境虽不宽裕,但苏氏早早就替女儿预备了丰厚的嫁妆。洛家对儿子并不主张大手大脚,一满十二岁给一个铺子,让他们自己赚钱花使,但对女儿,却是娇养的。

洛倩面露忧色,“苏家的长辈昨儿抵达顺天府,苏家的意思要在我及笄的时候宣布完婚吉日…”

第52章 登徒子

洛倩像在念叨,又像是与洛俪话说心事。说了良久,才发现洛俪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她又如何懂得自己的心情。洛倩不由摇头苦笑。

洛俪正色道:“二姐姐,我懂,真的都懂,二姐夫是个好人,有才华有本事,却不是迂腐呆板之人,伯父伯母替你挑的夫婿,定是最好的。”

她夸二姐夫好,是因她在前世时,这个人待洛倩真的很好,洛倩在姐妹几个里头,算得最幸福的一个,成亲三年就连给苏家生了两个儿子,丈夫对她很是敬重。虽然二姐夫在外头有些风/流花名,即便后来纳了妾侍,也是洛倩考虑到自己上要敬孝翁婆,下要照顾孩子,中间还有丈夫,这才做主将身边的陪嫁丫头开脸抬了通房,通房了身孕,这才抬为侍妾。

苏恺即便偶有留宿青/楼,也仅仅属于场面上的应酬。洛俪前世丧命时,洛倩替苏家育了三子二女,只不晓得后来五个外甥是否平安长大成人。苏恺在天隆九年高中二榜第六名进士,入仕为官,因有洛康襄助,谋的也是晋陵某县知县一职,离家近,在任上的官声也不错。

洛倩轻叹一声,“我自是晓得他好,可想到要离开祖父祖母,离开亲人,心里便不是滋味。”

婆家再好,又如何比得自己父母亲人的身边,比得自己的家。

“只要二姐姐幸福快乐,我们就会因你而快乐,你一定要和二姐夫和和美美地共度一生。晋陵离顺天府也不算很远,乘船坐车也不过五日工夫。”

别人有的三朝回门,别人回娘家住对月,对洛倩来说,这些都没了。谁让她是远嫁,想到嫁出门,就是别人家的妇人,对晋陵她只听说过,更未云过,晋陵苏家是怎般模样,她更是一无所知,心里有着莫名的惶恐。

此刻听到洛俪的话,洛倩莫名地觉得心安,勾唇笑道:“许是我想多了。”

洛倩心情好转,与洛俪道别后回转漪兰阁。

素纨不解地道:“苏公子才貌双全,年芳二十,大太太为了给二姑娘挑个好的,早前暗里就相看好几家,怎的二姑娘还不安了?”

洛俪歪头,“二姐姐对这婚事自是满意,只是想到远嫁晋陵要与亲人分别,心里忐忑罢了。”她呢喃道:“若是二姐夫这几日能入洛府一趟就好了…”

垂花门外,传来一个揶揄的声音:“三妹妹真没良心!我待你不好,你反倒念着苏恺。”

来的正是洛征。

他的身后跟着洛径,又有洛倩的未婚夫苏恺,还有一个未曾见过却眼熟得不能再熟的少年公子,莫名的,一股恨意涌上心头。

洛径笑道:“能被三妹妹念着,是瞧上苏恺的字还是画了?”

洛俪翘着小嘴,“大哥说得好像是我要讨东西才念着人。”

洛征戏谑道:“你念着苏恺,不就是因为他的字画?”

洛俪争辩道:“当然不是,我是想与二姐夫说几句话。”

少年公子愣愣地看着洛俪:面前的姑娘虽然年纪尚幼,瞧上去十岁模样,下身着条额黄色的石榴春裙,上身着玫红色的绣裳,挽着两个圆髻,髻上绑着玫红丝绦,又插了一朵金丝窜成的海棠珠花,正中珍珠有豌豆大小,呈粉色,周围全是如绿豆大小的碎小珍珠,竟有三层之多,能这样窜成的珠花不少见,难得的是还能用珠子窜成如此雅致的海棠。

她一身气度风华难掩,一张白皙的脸庞细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小小年纪拥有这等上佳肌肤,不知再过几年,又当是怎般的风华,她的脸上还带着三分婴儿肥,但那双眼睛尤其犀厉。

第53章 训骂池宪

她的眉心之间,有一枚殷红如血,似水滴状的纹饰,微微突出,池宪正猜测着,这许是什么花钿之类的装饰,往她的眉心一点,将她的五官更显得精致秀美,她的五官拆开来看只是平平,可拼到一处有一种让人吃惊的娇丽。

洛俪视线移转,如此清俊的五官,这般深沉的双眸,即便比记忆里年少了许多,可她又怎会不认得,这个人即便化成灰,她也是认识的——池宪、池清正。

前世的记忆如洪如海地奔袭而至,漫至心间,缕缕情丝纠缠翻滚,理不清的爱恨,剪不断的悲愤,纵横交织,如一生孽缘,似一世情虐。

洛俪见少年直直盯着自己,当即恼了:“哥哥从哪儿领回的登徒子?”

这一语道破,池宪立时闹了大红脸。

洛径兄弟与苏恺才发现刚才池宪看着洛俪忘神凝视的样子。

洛径兄弟还好,苏恺立时不快:如此失礼地看着一个闺阁姑娘,也着实失礼!

池宪当即揖手行礼,“在下皇城池宪见过洛三姑娘!”

洛俪微抬下颌,傲气流露,“管你是谁了?到洛家为客却这般失礼,但凡君子,当不以貌取人,你全无君子之风。定不是大哥领回来的,许是我爱在外头混玩的二哥领回家,就凭你这样的,才华暂且不论,德行只怕让人质疑?”

洛家兄弟见她噼哩啪啦一说,也不知池宪是如何招惹了她,往常洛俪说话行事也甚是得体,可今儿言辞犀厉,半点也瞧不上池宪,先是指责池宪失礼,再说人家以貌取人无君子之风,紧接着连洛征也给削了一顿,怪洛征不该把这么个失礼的人领进洛家大门。

池宪的脸近乎开了染房。他自认相貌不俗,气宇轩昂,哪里晓得被个十岁小姑娘给骂了。他初见洛俪,只是意外于对方的容貌,小小年纪就生得这么美,只是一时忘了,哪晓得这样惹她不快,还被训骂了一顿。

池宪早就知道洛家在江南一带的盛名,能入洛府作客,也是他谋划了好久才成功的,没想一入府开罪了洛家姑娘,心里有些懊悔,他只是爱美心切,一时间忘了,想着他们说话,又怎会留意到自己的举止,哪里晓得那呆愣吃惊的模样就落到了洛俪眼里。

池宪灵机一动,当即揖手:“请姑娘恕罪,是在下唐突了!着实是姑娘貌似仙子,娇丽无双…”

他的话还没说话,就见苏恺蹙着眉头:即便世人以貌识人,洛家绝不是这样的,他这等赤果果地赞美洛家姑娘的美貌,居心何在?

江南的男子,以才闻名,以德修身;江南的名门女子,多是先修德,再以贤而论优劣,这容貌当真不算甚?江南自古美女如云,着实少见丑女。

池宪立时打住了话,知自己这回又拍到了马蹄上,不由得面上又是一红,心里暗道:莫不是又犯了什么忌讳?否则苏公子怎的这种眼神瞧我,带着两分怒意。

洛征忙道:“三妹妹,就算今儿我开罪了你,你也不能拿我朋友泄气,我在这里向你赔礼可好?”想替池宪圆过这个面子,毕竟池宪是他领回家的,又是第一次登门,如此闹得没脸,连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他心里颇是不解:三妹妹素来行事得体,进退得宜,最是乖巧柔顺的,今儿的火气不小,而且对池宪的厌恨之意丝毫不曾掩饰半分。

洛俪道:“我怎不记得二哥几时惹我了?此人刚才着实失礼得紧。”她原想再骂,可又觉得骂得过分偏惹人生疑。前世时,她临死也不会坑池家母子一把,想来她丧命之后,梁大哥定会报复池家,就算他们不死,只怕也好过不了,但又想到池家母子背后的靠山是窦国舅,她就有些气恼。

第54章 提点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莫开罪小人。池宪是伪君子,最喜在背后谋划,把他得罪狠了只怕不成。

今生既是遇上,怎会放过报复的机会。

前世池宪进洛家,就是因为搭上洛征,只不过不久后,洛征没与他来往,反是洛修与他成了知己好友。池宪最后使计害得游历天下的洛征丧命阳关,她得让池宪与洛家公子做不成朋友。

洛径面上不显,眼里带着两分责备,怪洛征与这样一个失礼的人为友,以洛俪的性子,此人得多失礼,才能将她给惹恼。

洛径如此看,苏恺也是如此。

洛俪恼道:“大哥、二姐夫,我有话与你们说。”

洛征自嘲道:“池贤弟,我们且早些远避,三妹妹今儿定是被长辈训狠了,正一肚子火要找人发泄呢。”嬉笑之间,他拉上池宪转往前院方向。

洛征给池宪找了个台阶,与他快速离开花园。

洛俪扫一眼二人的背影,摇头晃脑,“此人瞧见长得好的女子就眼神发直,定是好色之徒;此人看人视物目光闪烁,缺坦然磊落之正气,非君子也!”

苏恺认真而又意外地看着比自己矮上一大截的小姑娘,面露深思,细细地回忆池宪这人的举止,洛俪的话颇有深意,更有道理。

他今儿入府,就听说洛瑞一整天都在指点府里三姑娘的功课,一整天…可见洛瑞对她的看重与喜爱,能得洛瑞喜爱如此,定然非寻常女子。

洛径想笑,“三妹几时学会相面了?”

“相面?这哪里相面,分明是祖父所言的窥一面而知全局之技,反正我不喜刚才那人。我们洛家不怕与真小人纠缠,就怕与伪君子为伍。”她定定心神,反应太激烈了些,平稳了心绪,唤声:“二姐夫。”

苏恺应道:“洛三妹妹。”

洛俪舒了口气,“二姐夫,二姐姐想着即将远嫁晋陵,不忍与亲人分离,近来患得患失,心情不佳,还望二姐夫多多开解于她。二姐姐从未离开过顺天府,更没去过晋陵,这种心情你得多多体谅于他。对于家人来说,只要二姐姐幸福快乐,我们就会安心,也会因她的快乐而快乐…”

洛径心里暗道:三妹妹居然是个爱操心的,她说要见苏恺,定是因洛倩之故。

苏恺心下汗颜,洛倩是他的未婚妻,他只想到这是长辈定下的良缘,却从未想过洛倩的难处。

洛倩在家中也是长辈娇养的女儿,更有疼她、宠她的长辈,亦有敬她、爱她的兄弟姐妹。养了十几年的姑娘许他为妻,就要离开娘家,想到远嫁再难见亲人,忐忑难安的心情自是可以理解。

“洛三妹妹,我定会对倩儿好。”

苏恺心下感动,洛家姑娘姐妹情深,不像其他大户人家只看重体面、荣华、钱财、权势,亲事原是他先看中,央了家中长辈来说的,又怎会不当回事。婚期将定,洛倩因远嫁晋陵不舍与家人分开而心忧。

洛俪若有所思地道:“二姐姐原喜欢二姐夫,否则昔日订亲,伯母问她意见,她亦不会点头答应。只是,她对苏家上下,最熟悉的唯二姐夫一人,到了晋陵,苏家长辈会不会喜欢她,苏家妹妹弟弟是否会敬重她,诸多种种,难免让她多想,还望二姐夫多护着她一些。

她一个远嫁女儿,到了晋陵,家人长辈、兄弟姐妹都在数百里之外,想家了,也不能尽快得返,知晓什么消息,也不能与家人共担。如此种种,还得劳二姐夫多担待些。

我们于二姐是手足血脉,而二姐夫于二姐姐却是相伴一生的良人,还望二姐夫他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莫忘初心,不求二姐夫待她始终如一,但求二姐夫他日遇事之时多为二姐姐设想两分,虽无刻骨铭心之情,但有相濡以沫的温暖。”

第55章 重情(二更)

苏恺心头巨浪滔天,这是第一次有女子说出这样的话,他以前听的、看的都是站在男子解度所思所看,而洛俪的话,字字句句就这样落到他的耳里,刻在他的心上。“多谢三妹妹说出肺腑之言。”

“二姐夫,世间女子所求,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二姐姐亦然。”洛俪悠悠轻叹一声,福了福身,“大哥、二姐夫,我回浣莲阁了。”

洛径对洛俪所为,除了意外,还有更多的感动与欣赏。

洛征今儿的麻烦是洛俪出的手,但借的是老太爷的名头,这也是老太爷恩准的。老太爷寻常不愿插手俗务,而对这种乱七八糟后宅妇人耍的阴私手段,更不愿插手,因洛俪恳求竟是破例一回。

洛俪重情!

这是洛径对这个堂妹新的看法。

苏恺心下感动。

不到两日,洛俪与苏恺说话的事就被洛倩知道了。

大/奶奶朱氏当着苏氏的面讲出来的,朱氏讲时,只当成是新鲜事,“三妹妹是个爱操心又重情的命。”洛倩先是吃惊,后听洛俪说的那些话又立时感动。三妹妹虽幼,为她的事如此上心,那话不是劝,却说得入情入理,令人感佩,更将她的担心、忐忑都说到明面上。

有了这些话,若苏恺告诉家中长辈,便是他们也不会为难自己。

她还纳闷,这两日遇到苏恺,他少有的随和,还陪她说话奕棋,甚至主动讲苏家有几口人,家里都有什么事,连苏家长辈们各自的喜好都细细告诉她,原来是怕她不了晓苏家的事,嫁过去了会手足无措。

“三妹妹…真…真是…”

洛倩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苏氏面露欣慰之色,家中多了一个爱操心的姑娘,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三姑娘倒是有心了,老太太总说三姑娘性子随她,有情有意的性子还真与老太太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洛倩知洛俪喜欢收集名家字画,但凡是有人的书法好、丹青好,就算没成名,她也愿意收藏,心里琢磨一番,觉得苏恺的书法还不错,回头让苏恺写两幅送给洛俪。

朱氏道:“上回二弟遇上麻烦,也是三妹妹去求的老太爷。”

洛倩微怔。

苏氏似不回过神,“这事…不是书勤…”她一直以为是长子出手帮洛征解危,没想这背后还有那么一出。

朱氏笑着,“是三妹妹先求的老太爷,就连请督学大人出面寻证人的书信,也是三妹妹捉笔写的,三妹妹用的是隶书,也不算什么大事。”

闺阁女儿的笔迹墨宝是不能轻易流出去的。

但,若用朝廷通用的官方字体,这就不算什么了。

大赵朝廷,对于科考,规定了所有考生应用的书法字体,必须用官方体,暨行书、隶书,若在应考或公文之中使用官方书体以外的字体,有权拒收。

末了,朱氏细细地将洛俪如何求老太爷,如何自己代笔写信之事细细地说了一遍。

苏氏听到这儿,心里五味陈杂,她是当娘的,自己的儿女遇上难事,她没帮上忙,反是二房的姑娘出手相助。三姑娘让她意外,虽然小时安静乖巧,而今大了,倒懂得为长辈排忧解难。

洛倩轻声道:“娘,给三妹妹多做几身春裳,我屋里还有几身没用的衣料子,我送过去让三妹妹挑几块。”

苏氏迭声道:“这是应该的。姐妹之间,就当相携相扶。”

洛倩想到洛佼,“娘,你罚四妹妹抄一百遍《祖训》,你看…”

苏氏当即恼道:“我罚她自有我的道理,她那冒失拧巴的性子不改,将来还有吃苦头的时候,你莫替她求情,老太太赞同重罚她。”

一百遍《祖训》这得抄到什么时候?

第56章 议亲

朱氏隐隐知晓些洛佼与洛家真正的姑娘有些不同,她与洛径夫妻一场,只要能说的洛径必不会瞒她。洛径模糊地提了几句,好似洛佼根本就不是洛家之后,她的身世另有隐情,似乎是某位被害忠良的后人。

苏嬷嬷打起帘子,福身道:“禀大太太,杨太太递话来,说明儿一早就要离开顺天府回乡。”

苏氏道:“儿媳,你过去瞧瞧,需要帮忙的地方就搭把手。”

朱氏应答一声,领了丫头离去。

朱氏的父亲乃中顺天府的督学大人,前几年是琼林书院的副山长,上任督学年迈告老还乡,洛廉就向朝廷举推荐了朱督学接任。

朱家、洛家是儿女亲家,自来亲厚。

朱氏是朱家的嫡长女,打小就是洛家长辈瞧着长大的,早前洛家原是想在江南四大书香名门的姑娘里挑一个,怎耐洛廉就喜欢上青梅竹马的朱氏,铁氏也觉这亲事好,便顺水推舟应了。

苏嬷嬷有些不解,“大太太,杨家都要离开了,怎的方家人还没有动身离开的时候,倒是提前遣了方太太身边的管事婆子、大管家与方大姑娘又几个庶出公子先过去安顿,方大人、方太太、方二公子没动身离开的意思?”

洛家的人又不是傻的,上次算计洛征的事,看似已了,可里面还透着一股子蹊跷。

洛倩道:“二哥与郑姑娘合了八字,只等选了吉日就小定。莫不是他们来顺天府还有甚大事不成?”

苏氏心里直犯疑惑。

洛廉与她分析过方家人的意思。

苏氏想了一阵,没弄明白方家人不急着去任,在顺天府这么久的用意。

“莫不是,他们要等倩儿的及笄礼之后再离开?”

苏嬷嬷“呀”了一声,“大太太,他们为了与洛家联姻,打不上二爷的主意,该不会把心思动到二姑娘身上。方家的嫡长子与二姑娘同龄,月份上还大两个月。”

方柔在洛家闹腾一场,在诗笺事件的第二天,就被方平安下令,让管家、管事嬷嬷先一步去了闽省。方平安这个新上任的闽省都督不急着赴任,反让下人、女儿先行,太过反常,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洛倩此刻心悬了起来,她是订了亲的事,难不成方家还要使坏毁掉她的亲事,这几日苏恺的宽慰陪伴,已经让她认定了苏恺,若出意外,她还不得生不如死。

门外,铁嬷嬷朗声禀道:“大太太,老太太请您去一趟颐和堂,大老爷与杨老爷商量了三公子与杨三姑娘的亲事,老太太说你是嫡母,得问问你的意思”

洛倩愣怔,洛修与杨三姑娘杨玉莲,杨玉莲可是嫡次女,怎么可能与一个庶子订亲,但这又是两家老爷商量的事儿,杨家不是在孝期,这怎么能议亲。

铁嬷嬷又道:“杨家老太爷一生,最是敬佩仰慕我们家老太爷,因两地相隔千里,不得见老太爷真颜而引以为憾。他病逝前,心心盼着若能与我们洛家结亲就好,杨老爷为了杨老太爷心愿,与大老爷提出两家结亲之事,也慰杨老太爷亡灵。”

虽守孝之时,子孙不议亲,但杨老爷为告慰亡父在天之灵,这也算是行考之举,自可破例。

洛倩微微凝眉:杨家为了与洛家结亲,舍得让嫡女配给一个庶子?如果她没记错,杨三姑娘真正看上的是二哥洛征,但因早前方柔闹得太大,也至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事实。

杨玉莲已经及笄,洛修才十四岁,女子长一岁原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苏氏叮嘱道:“倩儿,你回绣阁做女红,我过去瞧瞧。”

第57章 喜被(二更)

洛倩应答一声,越想越是生疑,离了父母居住的睦元堂,不由自己的往洛俪的浣莲阁去,远远儿地,就瞧素纨正坐在玩子里绣花,红彤彤的素锦上头绣着漂亮的牡丹,已经绣好了三朵牡丹。

秋蓉笑道:“素纨姐姐不会是给三姑娘绣的吧?”

素纨啐了一口,“三姑娘才多大,还没到议亲之时呢。”她换了个姿式,挥了一下胳膊,欠身问道:“二姑娘怎的得空过来了?”带了两分俏皮。

洛倩问道:“三姑娘呢?”

“今儿一早,执丹来传话,说老太爷让三姑娘去书房。老太太要教三姑娘剑术,老太爷又说要教书法,这不,三姑娘忙得脚不沾地。”

洛瑞原是同意洛俪随铁氏学武的,突然发现洛俪在书法丹青颇有天赋,立时就动了心,现下盯紧洛俪,要让她学书法丹青。一大早,洛俪起来学武,刚用过晨食又被老太爷唤过去练字、绘画。

洛倩颇有些同情洛俪,视线落在素纨绣的喜被上,喜庆的颜色,不是给她绣的,就是给洛征绣的,眼下订亲的就他们兄妹。

素纨压低了嗓门,“二姑娘,这是三姑娘令奴婢给你绣的喜被!花样子是三姑娘忙活了好几日才绘好,看着喜庆华丽又不失贵气。”

洛倩立时红了脸。

秋蓉道:“三姑娘真有心。”心下暗喜,三姑娘行事得体,不是帮着二爷就是帮着二姑娘,要不是大/奶奶将三姑娘做的事说出来,她们尚不知,对于三姑娘的用意,洛倩又怎会不领情。

素纨道:“我们三姑娘说,家里姐妹原就不多,自当更亲近些。”

洛倩忆起早前苏嬷嬷说方家的事,方家至今不走,只怕还想与洛家结亲,方柔那性情操守,洛家看不上。现在又想用方二公子与洛家姑娘结亲,念头一闪,只怕他们不是冲着自己来的,她之后,姐妹里头就属三姑娘洛俪。

素纨在铜盆前净手。

想到洛俪这样的好姑娘,若真许给方家那样不知脸面规矩的人家,洛倩立时就有些慌了,“今儿怎没见着梁妈妈与素绢?”

素纨从小厨房取了一壶开水。

洛倩道:“不用沏茶水了。”

素纨凝了一下,“梁妈妈去了颐和堂帮忙。素绢服侍着三姑娘去了书房。”

洛倩想着方家的事,想直接告诉素纨,又想着这原是她自己的猜测,若方家不是这意思,岂不让人笑话,可又怕被自己猜中,心头七上八下,三妹妹待她真心,又为她的事操心、上心的,她这个当姐姐的,既然想到了还不提醒,万一出了事,让她如何对得住洛俪。

她心下纠结不已,不知如何开口。

素纨轻声道:“二姑娘有什么话,不妨告诉小婢,小婢转告三姑娘。”

洛俪道:“三姑娘回来,让她到漪兰阁来一趟。”

“喏!”

洛倩领着秋蓉离去,因她即将及笄,又是待嫁之身,苏氏又挑了一个管事婶子到漪兰阁,又选了两个服侍丫头,而今漪兰阁一下子多了三个人,倒是热闹了许多。

洛倩的嫁妆,在她周岁后苏氏就开始预备了,而今已陆陆续续地送到漪兰阁新置的两间库房里。

她想:待她出阁,只怕洛俪迁入漪兰阁长住了。

洛俪被老太爷拘着练书法、学丹青,老太爷还将自己收藏的名家字画都取出来,一一进行点评,每人各有所优,又各有缺点,都能被他一针见血的指出。

几日下来,洛俪的长进可谓突飞猛进。

老太爷说“书法大家当独具风格,能模仿他人的笔迹不算本事,最多算有匠心,而但凡大家,都有旁人难以模拟的神韵。”

“书画,书画,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这里的书,乃指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