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15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7 章

第78章 池宪背景5

而池父,他凭什么时候以举人功名入仕,又凭什么还在短短四五年间做到正五品知州一职,可见背后有权贵为后台。

洛俪做了一个移换第二页的动作:“承恩候夫人刘氏乃咸城人氏,本咸城世家刘家嫡系三房嫡长女。”

洛瑞不动声色,上面有何内容,他可是瞧过一回的,据上面的信息,可没说池宪与承恩候、窦国舅家的关系。

但是,池宪之父池峰能用几年时间做到知州,确实让人生疑,且地方还是以举人功名入仕,通常都是有大靠山的人才能如此。

回头,他可得问问:她是如何知晓池家与窦家的关系?

洛修瞪大眼睛,“池宪靠山是承恩候府?”

“咸城刘氏与辽阳刘氏同出一脉,可是正正经经的同族姐妹。池宪有那么大的靠山不依仗,单单来江南、来顺天府求学?二哥,难道他脑子被门夹了,还是说他想做学问,做一个真正的名士?”

在她道破池窦两家的关系,谁还会以为池宪是来真正求学做学问的,分明就是别有用心。

洛俪道:“再有,那日花园一会,我瞧他步履沉稳,行止如风,双臂握拳之时犹似握剑,以铁嬷嬷教我如何判别对方是否会武的几大特征来看,他可是一个自幼习武练家子的。”

习文又学武,就这点好,她很容易就寻到了藉口,而她的确向铁嬷嬷请教过如何判断一个人会不会武功的问题,现在套到池宪身上也不会惹他们生疑。

她肯定池宪会武功,那也是前世好几次池宪深夜归府负伤,没有一点武功,他如何敢替窦国舅办暗差。

洛征呢喃道:“窦国舅的妻外甥,还会武功…”

这样的人与他结交,分明就是怀揣目的而来。

若不是池宪那日失礼,惹怒洛俪,洛径率先不满,之后又有苏恺不悦,觉得池宪太过失礼,非坦荡君子所为。

洛俪移着莲步,“我们家出现了细作,他们受何人所遣?进入洛府用意何在?二哥,我们是一家人,为了家人的太平安宁,我们赌不起。也许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我们亲人带来最致命的伤害。这些年有多少忠臣良臣,多少世家名门陆续被灭族、被灭家,他们的灭家之祸是如何引来的?其间不乏被诬陷、栽赃者。”

像赵肃祖皇帝时期的十二功勋门阀,如王、谢、冯等,尤其是王谢两家,可谓权倾一时,便是赵肃祖皇帝的姐妹、兄弟在宁史之乱时,也得受这些门阀庇佑,这些人家里头,好些不是女儿是亲王妃,便是儿媳是皇族公主。

就是这样名动一时的大世族,最后也折损于窦国舅手中,一夜之间被灭得不剩一个后人,窦国舅下手之狠,动作之快,且家家都有罪证,无论你是公主下嫁的媳妇,还是嫁入皇家为亲王妃的女子,还不是被毒杀。

洛征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道:“真没想到,他是窦氏派的人,还会武功,却装成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真…真是太可恶了!”

年少轻狂,洛征觉得自己被人戏弄了。

自来他虽与人开玩笑,可这等打他脸面的事,洛征还是第一次遇到。

洛修正容道:“我是不敢与江南以外的人做朋友,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

朝堂党争得如何厉害,而今幼帝已有十五六岁,再得几年就要亲政,保皇派与窦氏派的人斗得跟乌眼鸡一般,互不相让,有时候为了一个得力的官位职缺,就能吵上好些天。

洛俪欠身问:“祖父,你教我们。”

第78章 池宪背景6

而池父,他凭什么时候以举人功名入仕,又凭什么还在短短四五年间做到正五品知州一职,可见背后有权贵为后台。

洛俪做了一个移换第二页的动作:“承恩候夫人刘氏乃咸城人氏,本咸城世家刘家嫡系三房嫡长女。”

洛瑞不动声色,上面有何内容,他可是瞧过一回的,据上面的信息,可没说池宪与承恩候、窦国舅家的关系。

但是,池宪之父池峰能用几年时间做到知州,确实让人生疑,且地方还是以举人功名入仕,通常都是有大靠山的人才能如此。

回头,他可得问问:她是如何知晓池家与窦家的关系?

洛修瞪大眼睛,“池宪靠山是承恩候府?”

“咸城刘氏与辽阳刘氏同出一脉,可是正正经经的同族姐妹。池宪有那么大的靠山不依仗,单单来江南、来顺天府求学?二哥,难道他脑子被门夹了,还是说他想做学问,做一个真正的名士?”

在她道破池窦两家的关系,谁还会以为池宪是来真正求学做学问的,分明就是别有用心。

洛俪道:“再有,那日花园一会,我瞧他步履沉稳,行止如风,双臂握拳之时犹似握剑,以铁嬷嬷教我如何判别对方是否会武的几大特征来看,他可是一个自幼习武练家子的。”

习文又学武,就这点好,她很容易就寻到了藉口,而她的确向铁嬷嬷请教过如何判断一个人会不会武功的问题,现在套到池宪身上也不会惹他们生疑。

她肯定池宪会武功,那也是前世好几次池宪深夜归府负伤,没有一点武功,他如何敢替窦国舅办暗差。

洛征呢喃道:“窦国舅的妻外甥,还会武功…”

这样的人与他结交,分明就是怀揣目的而来。

若不是池宪那日失礼,惹怒洛俪,洛径率先不满,之后又有苏恺不悦,觉得池宪太过失礼,非坦荡君子所为。

洛俪移着莲步,“我们家出现了细作,他们受何人所遣?进入洛府用意何在?二哥,我们是一家人,为了家人的太平安宁,我们赌不起。也许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我们亲人带来最致命的伤害。这些年有多少忠臣良臣,多少世家名门陆续被灭族、被灭家,他们的灭家之祸是如何引来的?其间不乏被诬陷、栽赃者。”

像赵肃祖皇帝时期的十二功勋门阀,如王、谢、冯等,尤其是王谢两家,可谓权倾一时,便是赵肃祖皇帝的姐妹、兄弟在宁史之乱时,也得受这些门阀庇佑,这些人家里头,好些不是女儿是亲王妃,便是儿媳是皇族公主。

就是这样名动一时的大世族,最后也折损于窦国舅手中,一夜之间被灭得不剩一个后人,窦国舅下手之狠,动作之快,且家家都有罪证,无论你是公主下嫁的媳妇,还是嫁入皇家为亲王妃的女子,还不是被毒杀。

洛征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道:“真没想到,他是窦氏派的人,还会武功,却装成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真…真是太可恶了!”

年少轻狂,洛征觉得自己被人戏弄了。

自来他虽与人开玩笑,可这等打他脸面的事,洛征还是第一次遇到。

洛修正容道:“我是不敢与江南以外的人做朋友,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

朝堂党争得如何厉害,而今幼帝已有十五六岁,再得几年就要亲政,保皇派与窦氏派的人斗得跟乌眼鸡一般,互不相让,有时候为了一个得力的官位职缺,就能吵上好些天。

洛俪欠身问:“祖父,你教我们。”

第78章 池宪背景7

洛瑞觉得很安慰,孙儿们有了危机感,就会学会防人,着实洛家风头太盛,名气太大,这才引来了两派之人的关注,“洛修,祖父为你赐字如何?俪姐儿虽是女儿家,祖父亦替你赠送字。”

大赵但凡读书的男子,年纪略大些时,或得先生赐字,或得长辈赐字,几乎所有读书人有名、有字,有字之后,长辈与朋友便直呼其字。而女子有字的却少之又少,女子的字更像是“乳字”,但洛俪没有乳字,长辈唤她“俪儿”、“俪姐儿。”

洛瑞唤了声“执墨”,“把前些日子我雕刻的玉印取来。”

两枚玉印一枚是鸡油玉所雕,鸡油玉就如浅黄色的鸡油一般,油润、光滑、细腻;一枚是菠菜绿上带着山水状的暗纹,绿得色正,难得的是上面天然形成的山水纹。

他将鸡油玉递给洛修。

洛修往那四四方方的印底一瞧,“洛怀青!祖父,怀青二字可有何典故?”

“本想叫虑亲,思虑亲人之意,后来想想不够响亮,不如就唤作怀青,就是提醒你往后行事,切莫怯懦,而是要坚强勇敢,遇到大事要替关爱你的亲人思虑,切莫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荒唐之事。”

洛俪忆起那晚自己听到的事,柳姨娘便唤洛修“怀青”,怀念亲人之意,不是洛瑞所取,根本就是柳姨娘给他取的,不过是洛瑞借了个名头雕枚印章送与洛修。

洛修心下激动,从现在开始,他有字了。洛怀青,虽不是典故,却寄托了祖父对他的期望,往后去书院,他亦可以告诉同窗,让他们唤自己怀青,而不是唤“阿修”。

寻常的公子,多是弱冠之时才被赐字,而他现在就有字了,是不是说祖父其实还是很疼他、很看重他的。

洛修把玩着比姆指大不了多少的印鉴,越瞧越满意。

洛俪看清二字,立时汗滴滴的,她就知道是这字,就知道啊,早知道祖父备了,她应该主动与祖父商量确定字名的事。

前世时,是她十三岁时,祖父才将这枚印鉴送她的。

她还以为,还得等三年,怎么现在就送了。

莫非,这也是祖父一早就预备好的。

洛征笑问道:“三妹妹,祖父赐你的字是什么?”

洛俪瞪了一眼,“祖父,我请求换一个。”

洛瑞笑眯眯地道:“这字号甚好,甚好,你可细瞧另一头了,这可是两用印鉴。”

她只顾着看大头那边,一看小头,上面用篆体刻着“洛三娘印”四个字。“洛三娘这个我接收了,我原本就行三。祖父,洛倾城这字,实在、实在…请求祖父给换个。”

倾城,这是女子的名字,可也太让人想入非非了。

怎么也该给她配一个典雅大气的名字,比什么雪、霜之类的,哪怕从诗经里挑两个字也成。

洛瑞笑道:“倾城,这是字,也是你的乳字,是你出生之时,一个过路道士在你洗三时取的,也是你母亲同意的,但他当时曾说过,这个字得你满九岁之后方能使用。”

前世说的是满十三岁才能使用,今生就变成九岁。

洛俪挠挠头,前世她记得祖父说,倾城这个乳字,是母亲梁氏生前就定下的,她给她取乳字,但大名却是父亲洛康所取。

“倾城,听着像大美人的名字,可俪儿就是个寻常女子。”

洛修反复沉吟着“倾城”这个名字,“三妹妹,很好听,洛倾城,洛倾城,多悦耳动听的名字。”

“洛怀青,洛怀青,三哥哥的名字都比我的听起来大气。”

洛俪还想缠着洛瑞让换一个字,素纹站在书房外头:“三姑娘,午食摆好了,老太太正等着姑娘过去用晌午呢。”

第79章 梁氏死因1

洛瑞道:“倾城,再不过去,你祖母会拿着鞭子冲我讨人。”

倾城这乳字的由来,自有原由,只是洛瑞却不能道出实情,顺便寻了个理由打发洛俪。

洛俪一脸不快,就连用午食时脸上都写着“不高兴”。

铁氏微笑道:“被你祖父训了?”

“祖父都没和我商量,就给我取了个字,倾城,倾城啊,怎么听怎么不好,祖母,你给我取一个。”

铁氏“哦”了一声,早前听老太爷提过这事,据说是梁氏给取的。“这是你娘给取的,怎能再换,我听着挺好。”

洛俪很是郁闷。

*

用了午食,跟苏氏学打理府邸,半个时辰后,她回到颐和堂在偏厅上的暖榻上小睡半炷香,之后跟着铁嬷嬷习剑术武功一个时辰,一学完,铁氏就让她找姐妹们玩耍。

洛俪见铁氏屋里好点心不少,挑了一大盘子,拼成漂亮的花状图案,送到清芷阁。

洛佼见洛俪过来,扒在榻上,嘴里“唉哟哟”地呻\吟不已。

“三姐姐来了?”

“扒着别动,祖母屋里又有好些新式点心,是郑伯母亲手做的扬州点心,我吃着不错,就给你各包了两个尝尝鲜。”

李妈妈近来越发不待见秋菊,甚至还重新分工,不许秋菊进洛佼的闺阁,让秋菊负责清扫庭院,再养护花木,偶尔在小厨房做饭,外兼浆洗衣衫,服侍洛佼,掌管洛佼衣饰、打理洛佼的月例银子,几乎全都由她一人掌管了。

她原坐在自己屋里嗑瓜子,见洛俪带着素绢,捧着一只漂亮的蓝花瓷盘,上面还盖着一张素帕进来,就跟着上了二楼。

李妈妈扫了眼洛佼身旁放的一大盘点心,“还是三姑娘有良心,我们姑娘连续受罚,说到底都是因为三姑娘才受的罪。”

素绢讶异。明明是四姑娘自己闯祸,怎么关系到三姑娘。就说四姑娘抄书作弊这件事,三姑娘可是劝过的,是四姑娘自己不听,非要玩火。

洛佼轻呼一声“李妈妈。”

李妈妈继续道:“三姑娘,四姑娘被罚祠堂,是因她从二姑娘那儿听说三姑娘的亲娘、先头三太太的死因有蹊跷。”

洛俪也不甚喜欢李妈妈,觉得她很奇怪,但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对洛佼太过紧张,洛佼一有什么事,她跑得比谁都快。“哦,就这事。”

她的神色很淡,淡得就像没什么稀奇的。

反是素绢一脸紧张,心里暗怪李妈妈多事。

洛佼不淡定了,猛地翻身坐起来,接着便是一阵杀猪一样的惨叫,后背、屁股上的伤好痛,“你…你…你…”直疼得呲牙裂嘴。

李妈妈将洛佼重新扶得扒下,“我的姑娘,你就好好儿坐着休养,这伤还没好呢。”

四姑娘刚挨了一顿打,李妈妈恨不得自己替代了去。

洛佼仰起头,“三姐姐,你怎会知道?”

她与洛倩是嫡亲姐妹,洛倩都不肯告诉她,怎么会告诉洛俪。

洛俪一脸无所谓的表情,“那是我娘,我当然知道。”

她是梁氏的女儿,梁氏之死的真相,她为甚不能知道?前世时,在她出阁之前,家中长辈便与她长谈过一次,而谈话的内容,说的是正是梁氏之死。

“你娘的死有蹊跷,你不是应该向长辈问过明白。”

“我原就清楚,为何还要再问。这对我来说是伤是痛,对祖父祖母,对洛家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伤心的往事,我为什么要让亲人伤心?”

洛佼无法接受她一早知道,看来自己才是家里的傻子。

她一直同情着洛俪,结果人家什么都知道,反倒是她枉作了好心人。

第79章 梁氏死因2

她一直同情着洛俪,结果人家什么都知道,反倒是她枉作了好心人。

洛佼自怜自艾一会儿,立时对梁氏之死的真相感兴趣,“三姐姐,叔娘是怎么没的?”

“吞金自尽。”

“自尽!啊!天啊,怎会是自尽,叔娘怎么想不开呢,叔父对她多好,叔父的后院连个侍妾通房都没有,就只她一个妻子,而且还生了三姐姐。三姐姐这么可爱漂亮,她怎么舍得吞金自尽。”

素绢也是第一次听人这样正面谈论梁氏,又好奇又害怕。好奇的是,以三老爷对三太太那样的疼爱钟情,她怎么会吞金自尽,如何舍得下丈夫和幼女?害怕的事,触及到洛家忌讳之事。

洛佼八卦好奇的性子又犯了,不吃点心,就想听点什么秘密,“叔娘为什么要自尽?三姐姐,是不是被人逼的,她为什么啊?”

洛俪觉得,与其让洛佼镇日念叨着这事,倒不如正大光明地告诉她真相,藏着掖着反而容易被人误会,她神色哀伤地道:“我娘…是吞金自尽的。想来四妹妹也听说过,我舅舅是郑国公梁思远,明和十八年开始,自窦太后代天子执朱笔阅示奏疏。舅舅与一干忠臣几翻弹劾,窦氏派的人就寻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我舅舅打入大牢,又诬陷说梁家子弟在任上多有含墨者,梁家一门满族获罪。

舅舅一家都没了,他们还不放过我娘,说我娘是郑国公的妹妹、乃朝廷罪臣之妹,逼着爹爹休掉我娘。我爹爹因容貌俊美且满腹才华,被窦太后一个族妹给相中,他们故意寻出理由想逼爹爹休掉我娘,如果爹爹退让,下一步就让我爹爹迎娶窦氏女为妻。

我爹爹自是不肯,曾说就算不入朝为官,也不会休掉我娘。可我娘知道后,她觉得是自己拖累我爹,那天她和往常一样,那日爹爹要出门应酬,我娘还劝爹爹放心去。等我爹爹从外头回来,我娘已经咽气了…”

这个真相,是她前世及笄之后,梁妈妈在一个深夜细细讲叙给她听的。

洛俪含着泪,她记不得梁氏,但从梁妈妈与素纨口里,她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一个美丽温柔又善良的女子。她是为了不阻洛康仕途,又为了保护襁褓中的幼女才离开的。

直至梁氏仙逝,洛康才知道她早在生前就做好了安排。

“我娘仙逝后的灵堂上,继母吴氏拿着我娘的遗书来寻我爹,那是我娘做出决定前给她写的信。娘希望继母能与我爹在她逝后七七之内完婚。继母是我娘的闺阁好友,因给亡母守孝耽搁亲事,直至十九岁还待字闺中,一直以来,她很是仰慕我爹的人品才华,我娘要她代替我娘陪着爹爹身边,照顾爹爹,敬重爹爹、爱慕爹爹、开解爹爹,与爹爹相伴一生…”

“我爹刚失我娘,正在悲痛之中,他原是不应,可看到娘留下的遗书最终还是同意了。”

楼下的秋菊偷偷跑到楼梯口,频住呼吸侧耳聆听。

有些话,洛俪没有说出来。梁氏自尽,用遗书的形式让吴氏与洛康完婚,其实是给洛康一个拒绝迎娶窦氏女的藉口,也将洛康与窦氏派的纠葛中摘出来。

洛康早前可以有自己已有贤妻为由拒绝娶窦氏女,梁氏一死,这个理由就不存在了,但梁氏的遗书又让他的拒娶有了新的理由。

梁氏是郑国公梁家的嫡女,自幼见识不凡,对于朝堂上的争斗,她有世族贵女们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她深深地明白,女子在婆家的地位与娘家父兄的前程紧密相关,没有娘家,没有兄长,甚至连她的侄儿、侄女,兄弟们全都没了。

第79章 梁氏死因3

女子在婆家的地位与娘家父兄的前程紧密相关,没有娘家,没有兄长,甚至连她的侄儿、侄女,兄弟们全都没了。她选择一死,有成全丈夫的仕途,更多的是为保住幼女,她一旦替丈夫思量,为他牺牲,以洛家人的性子,定会将心中的愧疚加倍弥补在幼女身上。

吴氏的父亲弟弟皆是清流中人,为人清高,吴氏感激梁氏送了她一段美满姻缘,就定会善待洛俪。

只是洛康为了保住梁氏的嫁妆,在与吴氏完婚前就约法三章,不许吴氏插手梁氏嫁妆的事,便是梁氏的陪嫁下人,吴氏也不能过问。

洛俪耸了耸鼻子,用帕子拭着泪珠儿,语调沉痛得不能自抑,“她临终前给祖母写了信,希望祖母能赞同爹爹与继母的亲事,亦说了自己的想法。我娘在皇城认识的官宦千金众多,她觉得唯有继母对爹爹的用情最深,心意最真。”

洛佼未见过梁氏,但梁氏是一个贤惠得让人感动的女,她出身高贵,美丽善良,只怕叔父这一生都不会忘记她。梁氏当年,以其貌美、才高闻名京城,未曾及笄,便有媒人以踏破郑国公府门槛之事陆续求娶。

“因我娘的缘故,祖母和伯母一直不愿提到她的死因,对爹来说,一直是心头的痛,长辈怕我受到伤害,不许任何人在府里提及我娘的死因。”

洛佼面露伤感。她还以为梁氏是被害死的,原来人家是牺牲自己成全丈夫。她终于理解,洛家长辈对洛俪的好,洛家人就算看在梁氏的面子上也不可能薄待洛俪,老太太铁氏更是护洛俪得紧,多少年没与老太爷闹红过脸,为了洛俪,拿着马鞭闹到书房。

洛俪低声道:“真相不是伤人就是伤心。我娘仙逝的时候,我还不满周岁,我甚至都记不得她的样子,只是偶尔梁妈妈会说我长得像我娘。”

前世也好,今生也罢,她与亲娘到底是没缘分的。

不等她知事,梁氏就去世了。

“三姐姐,你别难过,如果叔娘在天上,一定希望你能快快乐乐的。”

“对啊!所以,我总是告诉自己,为了我娘,我会把我娘的那份也过下去,我要加倍地快乐,也要加倍地好好活着,这样才对得住我娘。”

洛佼连连点头。

她当初就是好奇,被秋菊告密后很愤怒,赌气的成分占了主导。

洛佼干笑着,“早知三姐姐晓得真相,我…我该直接问你,如果问了你,也许我就不会被大太太关到祠堂,也不会挨这一顿打。”

洛俪注意到她说“大太太”。

洛佼因为被罚又被打,对苏氏生出怨怼之心。

“四妹妹,伯娘是你亲娘啊,你怎么能叫大太太,她是长辈,这也太失礼了。”

洛佼不接话,哪有如此狠心的亲娘,打了她这么多棍子。虽然那棍子是刚从柳枝上取下来,打不断骨头,可抽到身上那种痛,就跟鞭子似的,还有弹性,落到身上刺痛感往肌肉里钻。

洛家打罚人,是不可能用僵硬的棍子打,这一棍子下去还不得把人的骨头给敲断,所以通常采用的都是新鲜的柳枝,又或是两寸宽、丈许长的竹片,将两片绑到一起往人身上打。

李妈妈面露羡色:“当年我在皇城时,可听说郑国公胞妹出阁的盛况,是真正的十里红妆,一百二十六抬嫁妆,仅次于皇族亲王的嫡出郡主一百二十八抬。”

洛佼现在对此还没甚概念,想着嫁妆肯定是很多。

李妈妈道:“其实不比嫡出郡主的少,梁家备的嫁妆都是实打实的。郑国公老夫人膝下有三子一女,三太太是梁家唯一的嫡女,上头的三个哥哥人人都有本事。郑国公老夫人是端王嫡长女,是明和皇帝的堂姐。”

第79章 梁氏死因4

洛佼讶异,“这么说三姐姐与皇家还是亲戚,你外祖母是皇家郡主?”

她很羡慕,原来洛家还有这样尊贵的姑娘,她以前居然不知道。

洛俪留意到李妈妈提到的皇城。

前世时,洛俪是即将出阁时,才被洛径亲自送往皇城洛府待嫁。关于外祖母的身份、舅家情况,她也是成亲前方知晓。洛康自梁氏仙逝后,不愿府中上下提及梁氏,可他的书房却挂了一幅偌大如门板似的梁氏画像,每天寂寞难解时,他就对着画像自言自语地说话。

李妈妈难掩羡慕:“三太太生前的嫁妆丰厚,庄子、铺子都是极好的,这么多年了,只怕铺子的出息也有不少呢。啧啧,这些东西全都是三姑娘的。”

梁氏虽然不在,郑国公梁家也被灭满族,可是梁氏作为出嫁女,她的嫁妆没少一分一毫,而梁氏一生就只得洛俪这么一个女儿,以洛家人的为人行事,将来梁氏的嫁妆全都归她,只怕还要另外再添一份。

李妈妈想到洛俪他日出阁,嫁妆是何等丰厚,就越发羡慕起来。这洛家最有钱的,其实是三姑娘,虽然未长大成人,她亲娘的那份嫁妆不知道就要压过多少贵女。

洛佼问道:“叔娘的嫁妆都留给三姐姐?叔父不会留下?”

李妈妈羡慕得紧,如果四姑娘将来出嫁有三姑娘一成的嫁妆她就心满意足了。四姑娘是什么身份,她心里比谁都明白。苏氏膝下两子一女,她的嫁妆只怕都要给了嫡女苏倩,而洛家公中还会再添上一份,人家这嫁妆也是体面的。

她想到四姑娘洛佼,心里隐隐觉得有些辛酸。

李妈妈道:“先头三太太只三姑娘一个嫡亲闺女,照着规矩,亲娘的嫁妆是由自己所出的嫡亲女儿承袭,若有两个女儿,就分成两份。若只一个女儿,就全归她一人。”

洛佼想到苏氏,她也有嫁妆的,苏氏是钱塘书香名门苏家的嫡女,苏氏有两个女儿,岂不是说自己要与洛倩两个人分。苏氏不喜欢她,到时候不知道会给她分多少。

洛俪道:“四妹妹,你应该敬重伯母,她到底是你娘亲,母女没有隔夜仇,她训你也是为你好…”

李妈妈紧张地蹲下身子握住了洛佼的手,就像有人要和她抢人似的。

洛佼是她的女儿,可与苏氏没关系啊。

苏氏也太狠了…

想到苏氏将洛佼关到祠堂,又下令执以杖刑,眸子里散发出无法化解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