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69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71 章

现在,他不是洛家人了。

又加上这几年他开罪洛征的次数不少,洛征凭什么再帮他?

柳氏去请苏氏,想给他谋一官半职,若是当了官,到时候弄些银钱,许就过了难关,可官职没谋上,还被苏氏断了情分。

苏氏一早就知道他们母子的事,却忍到了今日,道破了实情,说了真话,苏氏与柳氏之间的情分也淡了。

柳氏淡淡地道:“凭你说破了天,我也不会把孩子跟你,你是怀青明媒正娶的妻子,嫁鸡随鸡,你必须随他回洛城,否则,免谈!”

“让老娘嫁这么个废物,文不成、武不就,就会败花银子,若是你们早前待我真心,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认了,可这几年,你们母子是怎么对我的?他明明去花楼鬼混,你却欺我、瞒我,说他去与朋友应酬。而他呢,将家中明媒正娶的妻子与外头的花娘相比,说我不够温柔,不如他们善解风情。花娘好,你怎么不娶花娘做娘子!我倒要看看你们萧家,又是何门庭,又配娶什么样的女人?”

杨玉莲跳下马车。

柳氏打起帘子,故意在孩子屁股上掐了一把,孩子哇哇大哭,冲着李玉莲哭得小脸通红。

杨玉莲只觉自己的心尽皆滴血,傻傻地看着顺天府知府衙门的官兵监护着柳氏母子前往码头。

柳氏的下人租了艘船,他们要坐船到徐州,再从徐州雇马车,再行上七八日就能抵达洛城。

杨玉莲的陪嫁婆子唤道:“姑娘,他们把小少爷抢走了,现在怎么办?”

“去洛家。我爹说过,若我遇到难事,可以求助洛世伯。”

杨玉莲失魂落魄,几个时辰里,仿佛失了生机。

洛廉听说杨玉莲求见,在睦元堂花厅见了她。

杨妈妈在一边道:“姑娘的东西已搬到陪嫁院子里,小少爷被萧太太给抢走,萧太太要胁姑娘将顺天府所有的嫁妆全部变卖成现银,要姑娘在洛城另置一份。不瞒洛大老爷,自从姑娘嫁给姑爷,三天两头的争执、吵架,最初姑娘还忍忍,后来着实忍不下去,就跟着一起吵。

姑娘昔日嫁进门,嫁妆洛府是没沾一文钱的,整整三万两银子的嫁妆被萧太太弄去,又被姑爷或偷出去转卖,又或是逼着姑娘给他银子。这一翻折腾,字画没了,值钱的首饰也没了,就剩下陪嫁田庄、店铺和一处小院。若是再连这些都卖了,以姑爷的性子,只怕还不得全折腾光了。”

嫁妆原是多的,可这几年折腾下来,所剩的也不多。

苏氏问道:“现下还剩多少?”

杨妈妈迟疑一阵,“陪嫁田庄也被姑爷偷出地契给卖了,就剩一个一百二十亩的田庄,再有一处茶叶铺子、一个豆腐铺子,再有一处三进宅子,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两银子。”

苏氏叹了声“冤孽啊”。

当初杨耀宗执意要将杨玉莲许给洛修,一是觉得洛修许能有出息,二是为了兑践诺言。虽然萧青麟不在了,可他们二人说好结儿女亲家的事不能作废。

杨玉莲痴痴傻傻地看着地上,问洛廉道:“世伯,从一开始,我爹是不是就知道他不是洛家的子孙,是洛城萧家的后人。”

洛廉并不打算瞒她,“你爹与萧青麟乃是同窗。萧青麟并不算你师祖的弟子,但他与你爹的关系不错,听你爹说,当年他们同窗共读,常在一处喝酒吃饭,一次酒后,两人还约定要做儿女亲家。虽然萧家出事了,但你爹觉得不能失信于往生之人。”

杨玉莲猜到了,只没想到,这是因为杨耀宗当年的一句酒后戏言,杨耀宗便将她许给了萧修为妻。

萧修若是肯上进的,就算眼下苦些,她亦能接受。

可萧修,背着她逛花楼,大把大把的银子砸在上面。

苏氏轻声道:“玉莲啊,你有什么打算?”

“世伯母,我还能有打算吗?嫁了个那样的男人,早前原瞧着还不错,可后来越来越过分,我无论怎么,他们亦总是嫌弃我,早前说我不能生孩子,他才到外头快活;后来我有了通儿,又说我不能碰,理是要去花楼;到了如今,又说我不能生…说到底,还是他们给自己寻的藉口。”

萧修早前对柳氏说:他是罪臣之后,有今日没明白,他要洒脱痛快地活够本。所以,他他贪玩贪吃,什么都要好的。而今他身份昭然,不用再担心生命之险,从今往后就得以平民身份活下去,他就能改了性子?

世上有句话:狗改不了吃屎。

苏氏不信萧修改好。

过去几年,柳氏劝过,就是苏氏也劝过,私底下洛径、洛征也都劝过,可对萧修根本没有用,他还是我行我素地行事。

洛廉道:“我与你爹修书一封。现在,萧修的身世大白天下,世伯着实不便插手你们的家世。你拿着我的信去陈州找你爹,你爹还是疼你的,你遇上难处,他不会不管,你就照实把发现的事告诉你父母,他们会替你做主。”

杨玉莲道了声:“多谢世伯。”

洛廉写了信。

杨玉莲依旧不说话,今儿闹得晌午饭都没吃,她着实没胃口。

洛廉道:“我挑两个会武功的,护送你去陈州。”

“世伯,我跟铁家的镖师去陈州,铁家在江南、豫省一带都有生意,这样也是安全的。”

柳氏母子离开了。

杨玉莲在洛家这里讨了主意,次日一早跟着铁家镖师前往陈州,嫁妆的事亦没处理,留了陪房管事们帮忙盯着。

*

周娥眉与洛俪去瞧郑小妹时,郑小妹又是一阵感慨。

柳氏以前瞧着不管事,护儿子护得没边。

郑小妹嫁到洛家,苏氏面上严厉,对儿媳却最是宽容的,也不甚刁难,只要他们自己把日子过好,洛家的嫡系的男丁不纳妾,这也是郑小妹日子过得滋润的缘故。

郑小妹道:“萧怀青以前不这样的,后来突然就变了。”

周娥眉半垂着脑袋,吃着丫头沏的茶水,自打府里掘出泉眼,这沏茶的水也越来越好喝。

周娥眉饮茶,小啜一口。

洛俪的动作更为流畅自然,虽是浅呷,却更像在品茶。

郑小妹问道:“周妹妹,你呢?几时回皇城梁家?”

她为什么要回梁家?

难不成所有人都瞧出她喜欢梁俊?

不对,不对,她用的是回。

周娥眉觉得自己忽视了什么,看着郑小妹,又望向洛俪。

郑小妹继续不紧不慢地道:“我听宣旨公公的随从说,梁公子的身世公诸于众,因他救驾有功,让他袭了梁家的爵位,只是降了一级,可那也是郑国候,也算是名门望族。周妹妹往后就该唤梁妹妹了!”

周娥眉自认很淡定,也能沉得住气,此刻大叫一声:“二嫂嫂,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郑小妹一脸无辜。

莫非周娥眉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吧?

洛俪错愕不已,“我离家四年,我…以为家里人与她说过。”

周娥眉反问:“说什么?谁与我说?”

洛俪将她按坐下,“周姐姐,真没人告诉你身世?梁大哥、长辈都没人与你说过?”

她的心不淡定了。

一边的陶妈妈福身道:“禀三姑娘,我们姑娘还不知道。”

郑小妹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对不住,我以为周妹妹知道了。”

洛俪柔声道:“周姐姐,你别着急,先听我把话说完,其实严格说来,你是我舅家表姐,是梁家嫡系四房的嫡姑娘。”

周娥眉惊道:“梁大哥呢,他…”她风中凌乱,在心里默默喜欢了那么久的人,是梁家后人,而她也是梁家后人,这不是说,他们应该是兄妹。

洛俪悠悠轻叹:“我娘有四个哥哥,除了三房是庶出,另三个舅舅与我娘是一母同胞。大舅袭得郑国公的爵位,在我外公仙逝之后,照着梁家的规矩,几房人分了家。最小的四舅舅因自幼体弱,分家后回了梁家祖籍故居的大兴府梁府长住。也就是那时候,他去咸城瞧女儿节才艺赛,对四舅母小周氏一见倾心。

咸城周举人家有一对孪生女儿,自幼生得美貌如花,颇得周举人喜爱,延请名师传授才艺,姐姐大周氏,擅长琴技,性子沉稳温婉;妹妹小周氏,擅长舞蹈,活泼灵动,行事洒脱干练。

当年姐妹二人一举夺魁后,引来无数名门公子登门求娶,大周氏选了咸忠候世子为夫,小周氏则相中了我四舅梁思安。姐妹二人同日出阁,同觅良缘,一时在咸城引为佳话。

然而,大周氏婚后一年产下一子,便是咸忠候世子嫡长子沐子轩。小周后成亲后,竟是五家不见有孕。我外祖母心焦不已,逼着四舅纳妾,四舅不肯,万般无奈后,就过继了大舅郑国公的嫡三子梁俊为嗣子。

过继不久,四舅母就传出音讯,经老郎中一诊脉,说腹中乃是一对双生子,喜得四舅合不拢嘴。可是快乐的日子没过多久,窦氏奸党突袭郑国公府,说得到举报,说梁家与匈奴通敌。通敌文书没搜到,却从梁家书房搜到两本账簿,那上面所记,乃是贪墨罪证。窦太后闻听后下令抄灭梁家,就连在外为官的二舅、三舅也未能幸免于难。

唯有四舅,一日深夜得到神秘人登门告诫,让他携了妻儿赶紧逃命。四舅疑有人开玩笑,却又不知消息真伪,只得让四舅母与梁大哥先离开大兴府,躲在脱了奴籍的老仆家中等候消息,不想,却传来官兵闯入大兴府,四舅被官兵残忍杀害梁府的噩耗…”

第144章 寿宴

周娥眉心头暗潮汹涌,在洛俪详尽的讲叙之中,她方才知道,沐紫薇其实不是咸忠候沐家的姑娘,而是小周氏与梁家的骨血,而她重生在自己的孪生妹妹身上。

梁俊是她的兄长。

梁俊对她的好,一直都是为了呵护她。

她被洛家娇养,是因为她的姑母梁之故。

与她长得有五分相似的洛俪,其实是姑母的女儿。

一连串的讯息涌入脑海,周娥眉木讷地起身,忘了告辞,拖着沉重的步履往清芷阁移去。

身后,郑小妹连声道:“周妹妹,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梁公子这几年一直都说要为你赚嫁妆,要让你风风光光地出阁,让你像当年的先头三婶娘那样风光。所以我想,你现在也渐次大了,应该留在他身边。这么多年,梁公子也不容易,他一个人肩负着梁家的血海深仇,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风风雨雨…”

那样好的梁大哥,是她的亲哥哥。

周娥眉的眼泪脱眶而出。

耳畔又回忆起这几年相处的快乐时光。

“梁大哥,我要入女学了,听说江南贵女以单字闺名为贵,你帮我想一个名字罢。”

“我叫梁俊,你叫周俏,乳字叫娥眉,好不好?”

她以为,这是他们之间的秘密。

原来是因为他们是兄妹,是血脉至亲的亲人。

沐紫薇居然也是梁家人,这是她不曾想到的,她重生在自己的孪生妹妹身上,注定了终究要做梁家的姑娘。

他其实暗示过她,他说:“娥眉,待你出阁,我许你丰厚嫁妆,让旁人再不能小瞧你。”

他说的是丰厚嫁妆,而她却曲解成“十里红妆”。

嫁妆,只有娘家人才给。

而十里红妆是聘礼,这是婆家所给。

不一样的。

她居然没往深处想过。

洛俪并没有追来,还阻止了想去宽慰的郑小妹,“二嫂,让她静静,她会接受的。”

前世,她一直为梁俊的那句“视若妹妹”而神伤,如果梁俊道破自己的身世,她会坦然的接受,也不会因负气之下接受池宪,最终造就一场悲剧。

想到悲剧,洛俪觉得有些事还是当与周娥眉说过明白。

第二日,洛俪没去清芷阁。

第三日一早,苏氏备下了祭祀用的祭品,今儿请了洛家庄的族老们来,洛瑞要与他们宣布一件要紧事,早前的柳姨娘母子、洛佼正式从洛家嫡系族谱中除命,洛家庄的族谱里也得勾去他们的名讳,嫡系公子、姑娘得重新排序齿。

洛倩因参加铁氏的寿宴,从晋陵赶回来,却没有带两个儿子回来,由她婆母看着,洛倩在婆家与婆母的关系处得不错,一开口就是夸苏太太贤惠慈爱,听得苏氏很高兴,认为她自己给洛倩寻了一门好亲事。

洛家庄族里的太太、奶奶们直夸苏氏会识人,能拿儿媳当女儿带的人家可不多,偏就被她选中了。

洛家公子、奶奶、姑娘、少小爷们一律被带到了祠堂,这种活动身为义女的周娥眉是不参加的,只待在她的清芷阁里看书弹琴,又或是做做女红。

祭祀活动完毕,洛瑞与洛家族老宣布三人从洛家族谱除名,洛廉取了一笔邸报给族老们传看,以证几人的身份,而萧修也因为皇上有旨,责令他离开江南回返祖籍故居,所以他们已经回洛城了。

办完祭祀活动,重新记录序齿,洛倩是嫡长女洛家大姑娘,洛俪依旧是三姑娘,洛仪成了四姑娘,原因是在洛倩后头,苏氏曾生过一个姑娘洛伊,长到近三岁染病夭折。而外头的人,早已习惯叫洛俪为“洛三娘”所以改了反而不好。

公子那边洛径、洛征的序齿未变,洛徘是三爷、洛徊是四爷,洛律是五爷。

走之辈的少爷这辈,洛径所出的是大少爷洛逊、大姑娘洛逸、二少爷洛逍、三少爷洛进、四少爷洛遥。到了这辈,皇城三房的行字辈少爷暨洛徘兄弟的儿女们算是出了洛家嫡系这脉,要单独记录序齿,

洛径、洛征兄弟二人因是嫡系一脉,不能纳妾。

洛徘兄弟长大,却不用遵守这规矩。

洛家庄的族老、体面太太姑娘们在洛府用了午宴,苏氏又让丁管家备了好些干货、海货等物,让他们带回去吃,有几位年迈出族老、太太因要参加铁氏的寿宴就暂时不回乡下了。

洛俪因生得好看,被族里的太太们拉住不撒手,姑娘们更是围着洛俪,她们看着她的目光,就如同族老们看着洛瑞,是又敬畏又羡慕,言辞之间更捧了三分。

“啧啧,还是嫡系老嫂子会生孙女,瞧瞧人家这孙女,跟个小仙女似的,再看看我的孙女,真是没法比了。”

洛俪羞涩地垂眸,“三祖母说笑了,我小时候还没妹妹好看呢,长着长着就长好了。”

那小姑娘信以为真,当即道:“我将来有姐姐这么大,肯定也能变好看。”

一屋子的人说说笑笑。

直说到下午未时二刻,这才各自散去。

洛俪更是累了个半死,这作陪的事真不是人干的,但想着萧依萧修姐弟不再挂在洛家嫡系名下,别说陪客一次,就是三次她也乐意。

*

洛俪回浣莲阁时,周娥眉像个没事人,俏生生地立在浣莲阁外头,笑盈盈地望着她。

“周姐姐,我原想过去看你,想着这些事,还得靠你自己,所以…才没过去扰你。”

她避开周娥眉,就是想周娥眉自己多想。

周娥眉道:“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女,现在有表妹,还有一个兄长,可是我赚了哦,哥哥待我很好,每年正月末都给我送一份生辰礼,而且每次的礼物都不薄。他还帮我赚嫁妆,我去哪儿找这么好的哥哥。”

没了一个心仪之人,却多了一个亲人。

喜欢的人若结不成良缘,终究会淡去。

可亲人却是一辈子的,苦难不会放弃,坎坷不能放弃。

洛俪带周娥眉进了花厅,拉她坐在旁边,“周姐姐若还有什么事,可以问我哦,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周娥眉问道:“我娘是因为产后悲痛难耐跟着爹爹去的。我大姨母是因为病逝去的。姑母是怎么没的?”

洛俪早已经释然,“我娘是吞金自尽…”

细细地将窦家姑娘向洛康逼婚,又有窦氏派说梁氏是罪臣之妹,理应问罪,最后,梁氏选择了以死成全,临终前替洛康挑了吴氏为续弦。

洛俪觉得有必要给周娥眉敲响警钟,前世的她是周娥眉,不知道周娥眉会不会重复自己的路,负气之下嫁给池宪,她心头一紧,道:“其实最近二十年来,窦氏派与保皇派、清流一直斗得很厉害。周姐姐,大概是四年多前吧,窦国舅就让她的妻家外甥池宪到顺天府做细作,哄得我二哥还将池宪领进了洛府,我第一次见那人,目光闪烁,眼神不正,看到我又古古怪怪的,当场就给骂了一顿。

后来,伯父寻了书院的夫子们打听,又暗里查了一遍,才知道池宪的亲娘与窦国舅的夫人是堂姐妹。可这件事,直到现在,皇城那边知道的人除了池、窦两家,外人就没知道的。你说他要是进了琼林书院得闹出多大的麻烦。

池宪的爹是个举人,谋到了知县的实职,不到三年就晋为知府。

窦国舅利用别人不知道池宪与窦家的关系,想让他到江南当细作,甚至秘密下了命令,让他去引诱清流、保皇派的贵女,好暗中帮衬窦家…”

洛俪在洛家完全是当儿子养的。

对于一些隐密之事她会知道,周娥眉一点也不好奇。

“周姐姐他日去了皇城,万事得长个心眼,千万不能被人给利用了。”

“我才不会呢,窦家是梁家的仇人,与窦家牵扯的人,我都会离得远远的。”

前世的沐紫薇嫁的是窦国舅的嫡长孙窦长庚,却又与当今皇帝赵彻产生情愫。赵彻迎娶的皇后是沐紫蔷,这其间是是非非难以言说。

周娥眉当底会重复自己前世的命运,还是会重复沐紫薇的路?

洛俪迷茫不已。

但她,肯定不能重复前世的路。

“姐姐,命运就像打不倒翁,如果你够强,就能打倒它;否则,就被它打倒。”

周娥眉笑,她如何不明白洛俪的言下之意。

洛俪道:“萧怀青、梁大哥、夜大哥、卢淮安、唐大满…这么多的人,有人奋发图强,顶天立地,就像梁大哥;还有人就此沉\沦,一蹶不振,荒唐可笑,就如萧怀青;还有人在复仇的路上渐行渐远,甚至一点点变得麻木不仁,就如卢淮安;也有的始终如一,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就如二哥;又有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好比夜大哥…

男子们尚且有千般不同,何况是我们女子。我只望姐姐初心不改,永远都能明白自己想要的什么,求取的又是什么?”

两个一个玲珑心思,一样才华横溢,一样温婉高贵的少女,缓缓地诉说着心思。

洛俪道:“我的初心是守护平安,是让自己一点点就得强大,唯我强大,才可以守护我看重又珍惜的亲人:祖父祖母、父亲、伯父伯娘、大哥二哥还有梁大哥和姐姐。我疼他们,念他们,也想护着他们。”

周娥眉心下感动,拥住洛俪,“你是我一生的好姐妹。”

沐紫薇时,她的姐姐是沐紫蔷,可这几年她心中的好姐妹一直都是洛俪。

洛俪问周娥眉:“姐姐没学武功?”

“跟着彩衣妹妹学过一些拳腿工夫,使得不好,权作强身用。”

“姐姐应该学学,除了强身,还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周娥眉笑着问道:“昨晚,我听陶嬷嬷说,我哥哥现在袭了郑国候爵位,皇上赐了府邸,义父拨了下人去梁家帮忙,待那边拾掇好就要住进去。明儿是祖母的生辰,待生辰一过,伯父、伯娘要入宫谢恩,而我因身份改变,要回梁家。哥哥后院没个打理府邸、主持中馈的,也不成样子,我得回去。”

她是梁家女儿,就得担起属于她的那份责任,总不能把所有的担子压在梁俊一个人身上。

她顿了片刻,“妹妹,你随我一道入京,可好?”

洛俪前世时,是在与池宪订亲之后,回皇城待嫁。

今生她还没及笄。

“好妹妹,陪我一道嘛,到时候去郑国候府小住些日子,就当是陪我。”

洛俪想出去走走,就当是散散心。

“好妹妹,就一道去嘛,去嘛?”这是周娥眉第一次撒娇,声音很好听。

洛俪微微点头,“我回头得与祖父祖母说一声。明儿是祖母寿辰,十月是祖母寿辰,我怕祖父不高兴,说我陪祖母过寿不陪他。”

“我帮妹妹与祖父祖母求情。”

两人商量好,待明日寿宴过了再提。

*

九月二十六日,洛府上下起了大早,说是寿宴,其实上午便有客人陆续来访,三三两两,多是太太奶奶,亦有带了姑娘来玩的。

宋蜜儿带了铁家的三姐妹来帮忙。

洛俪与周娥眉也坐在一边,与几个姑娘们闲聊起来。

众人寒喧后,少不得好奇,自然有人问洛俪那篇《芙蓉岛记》的事。

洛俪微微一笑,大大方方地道:“那上面的内容,是我凭着那少年所叙所写。两年前,我跟着师父去东海访友,在沙滩上遇到一个小船被浪头打翻,人被冲到沙滩昏迷不醒的少年,听他与我们讲的故事。师父救醒他后,将少年带到东海一个寺庙里静养了大半月,有一天,他醒来就向师父告辞,说他家中亲人全无,对红尘已无眷恋,正好有出海商船听说他的故事,愿意同他一道去寻芙蓉仙岛。”

铁彩衣听得津津有味,对她来说,这就是真人真事,“表姐,他后来寻着芙蓉仙岛了?”

洛俪摇头,“我与师父在东海附近的寺庙里滞留了一月,后来就离开东海,没再遇到他,也不知道寻没寻到。我瞧那少年,似拿定主意非要寻到那里不可。”

汪灵问洛俪,“妹妹为什么在两幅《芙蓉岛记》绘上自己,一幅绘的是背影,一幅则是临水照影。”

洛俪笑,“绘背影,是我向往那个地方,可我找不到。”

语调里带着伤感,她再也回不去了,在她做出了抉择时,芙蓉谷就与她再无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