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140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42 章

唯她在芙蓉岛的不传记录之中,看到了另一个叫太虚的人,看这道长左右双眉各长了三两根三寸来长的长眉毛,这令他的样子显得有些不俗。

他叫太虚!

却不是山野得道之人,而是世外得道高人。

在赵太祖时期,就曾有此人的记录,掐指算来,太虚已有最少二百多岁的高龄,可现下瞧着,只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清瘦老道。

窦太后点了一下头,表示自己赞同太虚道长之言。

立有大宫娥捧来清水,洛俪用两指沾了清水,浸湿银钿后,从眉眼取下银钿。

当那枚殷红如血滴的胭脂痣呈现几人眼前时,将她原就清丽的容貌,衬得更是美得不可方物,那微突的胭脂痣殷红、耀眼。

太虚道长提袍下拜:“下界修道之人拜见贵女上仙,上仙与寿天齐…”

洛俪一脸错愕,她是蒙窦太后的啊,怎么还有人来蒙她。

太虚道长一脸凝重,就跟凡人膜拜菩萨似的,连磕三头。

太后问道:“太虚,她跟哀家一样的?”

“禀太后,她和太后一样来自天界。”

又碰到一个家乡人?

太虚道长从地上起来,将腰弯成直角状,与太后低声说话,一旁的甘霖也是一样,听他们小声嘀咕。

太后低声问道:“莫非是葛巾?”

她坚信牡丹花神座下有魏紫、葛巾、玉板三位花仙下凡历练,玉板已回去,还有她与葛巾留在人间。

太虚道长掐指算了又算,低声道:“不像,身上没有牡丹花仙的牡丹气息。她浑身有一股贵气,应是天界的贵女仙娥。这贵气与太后有几分相似又不大一样,贫道算不出来。”

甘霖歪着脑袋,“这会是谁呢?太后,我们在上界认识的人不少,能与你一样有贵气的可不多。”

太虚道长道:“太后仙术高强,今晚再与上面沟通,许能知道洛三娘是什么来头,也好分辩是敌是友。”

道士与太监挺直腰板。

洛俪后背冒汗,不是吓的,而是憋的。

太虚一番话,让她想笑而不能笑

太后招了招手,示意洛俪走得近些。

洛俪走近,态度谦恭却不卑微。

“你低下身子。”太后伸出戴了指套的纤手,轻轻摸着洛俪眉心的胭脂痣,“是天生的?”

洛俪答道:“臣女出生时就有,小时候只有米粒大小,后来又长了一些,长到半粒黄豆大小。”

太后面露惊叹之色,“这胭脂痣长得好,比那些画出来的还好看。”她摸了几下,收回手,一双眼睛还在洛俪身上打转,只闻到一股股淡淡的冷香,似梅香,又似女儿自带的体香,很淡雅好闻。

果真不是寻常人,许是与生俱来的。

太后去年曾想召洛俪入宫,可待她下懿旨时,她已离京而去,心下引以为憾,“听说你祖母送了你一枚香玉吊坠,可带在身上?”

第228章 女状元3(十更)

太后去年曾想召洛俪入宫,可待她下懿旨时,她已离京而去,心下引以为憾,“听说你祖母送了你一枚香玉吊坠,可带在身上?”

洛俪柔声答道:“香玉吊坠可解毒气,早在去年时就托梁家表哥献给皇上了,臣女以为此等可解毒气的香玉,与皇上许有大用。”

太后一声轻叹,难掩失望,她还想要呢,却早早被皇帝得了去,她突地忆起去年有一阵儿,皇帝戴了一个玉石戒指,时不时用手抚摸,只是后来却不见了莫非便是那个。

既是被他得去,倒也算是物尽其用。

如果不是皇帝得了,她到手之后,也不过把玩几日,最终还是要给他的。

凤仪殿内,有一股洛俪从来没闻到的香气,好闻得可与她的梅香女儿丸相比,自己的梅香是冷香型,而这便是暖香型,香味清淡。

太后唤声“甘霖”,朗声道:“赏女状元六匹上等绸缎!”

“臣女谢太后隆恩,千岁千千岁。”

洛俪抱了上等绸缎,告辞而去。

太虚道长告辞出了凤仪殿。

太后在大殿上坐了一阵儿,歪头道:“甘霖,哀家困了,想歇会儿。”

自打太后相信自己就是仙界仙娥转世之后,不惧生死了,爱上了睡觉做梦。

太虚出来时,洛俪走得不远,正有凤仪殿的大宫娥领路,他高呼一声:“女状元请留步!”

洛俪停下了脚步。

太虚对大宫娥道:“你且退下,贫道与女状元说说话。”

太虚确定周围无人,这才笑道:“贫道能与女状元讨一样东西否?就分一点,不要太多,一小块就行。”

洛俪问道:“道长所说何物?”

“女儿香…”

一语道破三字,洛俪心下一震。她以为世间除了洛瑞不会再有人识得此物,她只在自己的香丸里加入少许女儿香,气味原已很淡,依旧被他闻了出来。

太虚微微笑道:“怎么,姑娘要说没有?”

女儿香可是宝贝,若有人得到,恐生事端也会否认有此物,此等宝贝的价值在龙涎香之上。

洛俪亦勾唇道:“道长好本事,竟能制出蜃梦香这等奇异熏香。”

蜃梦香又叫镜梦香,世间知晓此香的人极少,洛俪在太后的凤仪殿闻到的就是这种奇香,用奇花异草炼制。

蜃梦香,其名来源于海市蜃楼。相传王母有一面镜子,偶尔会拿出来赏玩,这镜子便唤作海市蜃楼,用它一照,就能看到她想看的一处美景。蜃梦香最大的妙处在于,将人心底最渴盼、急切的事进行无限放大。如果你想得到钱,在此香中沉眠,就能变成世间最富有的人;如果你想得到权势,在此香中沉眠,就能成为世间最有权势之人。

蜃梦香就是将人的欲念放大。太后能坚信自己仙界的魏紫花仙,并且只差一步就能成为花仙郡最尊贵的花神,正是因为太虚常给太后点用蜃梦香。

太虚微窒,之后大笑,“姑娘来历不凡竟知蜃梦香。若在下所言不错,姑娘来自芙蓉岛?”

他有此一说,是因洛俪写过一篇《芙蓉岛记》,无论她与太后身边的高长春如何回话,只是那所谓的落魄少年,太虚不信,他更相信到过芙蓉岛的人是洛俪。若把芙蓉岛说成仙山岛屿,太虚也不信。芙蓉岛是世外之岛,却不是仙岛,不过是上官一族居住的小岛,可奇怪的是,千百年来,从未有人过寻到此处。

洛俪淡然一笑,“若我猜得不错,道长来自昆伦太虚洞?”

太虚哈哈大笑,既不反驳,也不承认。

他揖手行礼,“原来我等竟是同为修行之人。”

洛俪道:“非也,道长修行,小女只是一俗世弟子,怎与道长高德相比。我亦非芙蓉岛弟子,只是家师与芙蓉岛有几分交情。早年随家师学艺之时,曾听他与人论道,听得多了,比寻常人知道多些罢了。女儿香乃是一个故交长辈所赠,原只得鸡蛋大小一块,既然道长有用,我改日分你一块。”

亦非芙蓉岛弟子,早前是,现在不是,也算不得是骗人。

她与芙蓉岛有交情,师父师娘还在岛上,这算不算是交情。

每一句分开来讲,都不算骗人。

想到芙蓉岛,她心下略有沉重感,再也回不去了,一别之后,只能在梦里再回芙蓉岛。但她不悔,她今生有自己的使命,她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

太虚揖手:“多谢洛姑娘!敢问洛姑娘家师名号?”

“下山之时,小女对家师发过毒誓,一旦离开,再不提及师门之事,请恕小女不能相告。”她福了福身,翩然而去。

太虚冥思苦想,知道他的来处,还知蜃梦香,这不是一般人啊,知他所居洞府之名,还知他故作颠狂扮成江湖骗子状,可此女却一言道破他的来处、真伪。

他卜出自己将有一次大机缘,这机缘系在一个女子身上,早前一直以为是宫中的太后,现在他已心生怀疑,莫非不是太后而是洛三娘。

*

洛俪被皇帝金殿钦点为女状元,消息传出,轰动皇城。

吴氏呆愣愣地坐在屋子里,洛瑞把孙女教成了状元之才。早知如此,她就不该做慈母,应该狠狠心把自己的三个儿子早在几年前就打包送到顺天府去,说不得三个儿子个个都能成才。难怪送洛徘时她忍不住难受一哭,反而被洛康训斥“慈母多败儿”。

不过,现在还不算晚。

吴氏身边亦只得从顺天府归来的次子洛徊与女儿洛仪。

吴氏的心思还在后宅,在自己的几个儿子身上,就女儿洛仪还真没用多少心思。可现在不同了,洛俪高中女状元,皇帝担心天下读书人不服,令人将她的文章抄录后张帖在城墙上,供天下读书人拜读。

吴嬷嬷激动难耐,“太太啊,还是你有福气,嫁入书香名门,往后三位公子有了出息,你的后福还厚着呢。”

吴氏干笑。人人都羡慕她运气好,嫁了个洛康,洛康没有侍妾姨娘,后宅干干净净,可有谁知道,她吴氏嫁的虽好,可丈夫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人——梁氏,而她无论如何努力,都比不过一个仙逝之人。

洛俪抵家时,素纱迎了过来:“姑娘,老爷请你去一趟书房。”

第229章 保媒1

书房内,洛康与洛径叔侄二人一坐一站。

洛径笑道:“恭喜妹妹高中状元。”

自古有史记载以来的女状元独此一人。洛家真正是实至名归的第一书香名门,就连家中女儿都如此高才,这男子的才华不是更高。

“大哥,同喜。”

洛康指了指一边的空椅子:“坐。”

洛俪落座。

侍书奉了茶点。

洛康吐了口气,“皇上钦点你为状元,是有意让你入朝为官。但因你是女子,不能让你担任要职。”

洛俪早就想好了:水来土囤,兵来将挡,见招拆招,只要用心,够坚强,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因洛俪是女子,洛康虽是吏部尚书也不好轻易安排实缺差事,没有女子做知县、县丞的,洛俪最后的职缺更多是偏向于翰林院那类做学问的地方。

洛径道:“叔父,侄儿以为,妹妹入翰林院的机会大。”

洛康点头,深有同感。

洛俪道:“我不想离家,翰林院供职也好,许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照着往届的规矩,会试、殿试名列前茅的,多是做一段时间的庶吉士,之后再派知县、县丞类的差事。在地方磨砺一番,若业绩好,吏部评为上上就有晋升机会。所有通过科考入仕,最终拥有权势的重臣,个个都是这么过来的。

洛康道:“你高中状元,府里得办一次庆宴。有件事,为父想与你商量一下。”

“爹爹,请讲!”

洛径笑道:“这原是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且这两人都托到我一人处,妹妹是梁素纨的主子,总得与妹妹支会一声。”

去年那桩事,因洛俪不知情,吴氏与梁满仓稀里糊涂地替素纨与梁霸解除婚约,也至素纨误了婚姻。

洛径夫妇听人说后,一是觉向卢淮安这人办事不牢靠,又觉得吴氏但凡用些心,多花一点心思,与洛俪写封信问一回,也不至让素纨与梁霸解除婚约。

洛俪不急,优雅自如地捧着茶盏。

洛康面上含笑。

“前些日子,唐大满、钟澹等几人在西府抄录历届会试考题,阅读历届前五的文章。素纨常去西府书房送点心,这一来二去,就被唐大满与燕越两人给相中,两人托到我与大\奶奶那儿,想请我帮忙作个保媒人。”

洛俪大大方方地问道:“可是求娶为嫡妻?”

“唐大满求的是嫡妻,燕越说…愿娶为平妻。”

平妻,说好听是妻,实则就是小老婆,规矩重的人家,就算是平妻,也依旧看成是妾,只不过就算犯错,不会转卖罢了,比妾多了一分自由,可依旧得受嫡妻管束。

洛俪原对燕越发的印象还不错,一听这话,立时有两分失望。

“唐大满高中榜眼?他真愿意求娶素纨为嫡妻?”

唐大满如此没中,他还不一定提这话。

正是因为他高中了,才托了洛径来当保媒人。

“正是。”洛径继续道:“燕越原也想求娶为嫡妻,可他也无奈,家中长辈早在几年前就与他订了亲,所订的女子乃是他姑母家表妹。他姑母家是当地的,听说姑丈是个举人,早年没嫌他家贫寒,而今他断没有悔婚的道理。”

不能悔婚,却想娶新人入门。

燕越瞧到了素纨的优势,有才华,能教养好儿女,还有赚钱的刺绣工夫,这样的女子就算早前过得差些,将来也能把日子过好。

照着各家的规矩,素纨若嫁给燕越,她是平妻,是要归嫡妻管,赚来的钱再多,也要分大头给嫡妻。谁愿意给嫡妻当牛作马,虽是姐妹相称,却同服侍一夫,又怎可能心下服气。

洛俪道:“大哥将唐、燕二人家的情况都细细地说一遍。”

洛径详尽地讲了一遍,洛俪记在心头。

几人说了一阵话,各自散去。

洛俪还没回岁寒馆,上下之人都知道素纨又有人求娶了。

这传话的自是素缱,她一进门就迭声道:“恭喜素纨姐姐,要做官太太了。”

恼得素纨直想骂人。

洛俪回来时,唤了素纨到花厅。

将唐大满、燕越二人同时求娶的事细细地说了。

“唐大满是蜀省梓州人氏,家里有个寡母,一个大哥、一个妹妹,因家境贫寒,他游学江南,是整个唐家村百姓凑的盘缠。七年前离家之后,再未回过梓州,不是他不想家,是他身上没盘缠。

唐母是个坚毅能干的女人,当年唐父病逝,她还不足二十三岁,长子唐惊蛰当年方五岁,唐大满两岁,而唐小寒尚在腹中没有出世。这个时候,唐母娘家的兄弟就想让她改嫁,唐母舍不下自己的儿女,硬是留下守节,发愿要将三个儿女哺养成人。听闻唐母在梓州乡下,虽是女人,却如男人一样耕犁翻土,女人干的活她干了,男人干的活她也干了。

唐惊垫因家境贫寒,所娶的原配是个傻子。傻女人进门后生了个儿子,今年有四岁,两年前,傻嫂子半夜起来,迷迷糊糊落到河里淹死了。

唐小寒嫁的是傻嫂子娘家的哥哥,袁家儿郎听说还不错,是个秀才,家里也极是贫寒,一心想考取功名入仕,结果年岁耽误大了,两家都娶不上媳妇,索性做了交换亲。唐小寒生得水灵伶俐,但唐惊蛰大字不识,所以他愿娶傻女人。而袁家儿郎是秀才,配得上唐小寒,两家长辈一商量,就结了这门交换亲。唐小寒与袁秀才成亲后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

素纨静默地听着,听洛俪将其间的事细细地讲给她听。

洛俪饮了几口水,继续道:“以燕越的才华,虽然名次不如唐大满,也不会太差。他早几年就由父母做主,订了他姑母家的女儿为妻。他姑父原是豫省洛城某县的举人,家里有田有铺,也算是殷实的小户人家。

他求娶你,是娶你做平妻。他不会弃了姑母家的表妹,听说在他家贫寒之时,他姑父愿意将女儿许配他,他如今高中发达,也万没有违背婚约之说。

燕越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听说已经成家,还有个幼弟今岁十六,在洛城私塾读书。父母俱在…”

第229章 保媒2

燕越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听说已经成家,还有个幼弟今岁十六,在洛城私塾读书。父母俱在…”

洛俪吐了口气,“我与你说这些,是想让你做选择,是选唐大满还是选燕越?你所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一大家子人,无论是唐大满还是燕越,俱是寒门学子。你嫁过去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日子,少不得要拉拔手足兄弟一把,也不用帮太多,总是帮他们置份家业。

就如唐大满,他当初能到江南游学,是受了整个唐家村族人、乡邻的恩惠,此次高中后,会有三个月的回乡探亲假期,衣锦荣归,借着这机会定是要回报族人、乡邻一二。

大爷那边打听仔细了,唐大满并未订亲,唐母一早就有意让他在外头娶个中意妻子的意思。唐大满说,若是你愿意,他想与你先完婚,携你回乡探望母亲、兄长。”

“燕越这里,只能先与你订亲,待他回乡禀明父母,娶了表妹之后,方能与娶我过门…”

素纨见洛俪没有羞怯之容,她亦大方地道:“姑娘,小婢想明白了,我选唐大满。”

燕越许她平妻,可面头还有个青梅竹马的嫡妻压着。

平妻也是小的,倒不如嫁唐大满。

“好,既是如此,我应了大爷、大\奶奶那边。”

洛俪唤了外院的管事婆子来,她是过来人,让她去办最合适。

平婆子一听,“啊哟,素纨姑娘还真是好福气,就要嫁今科榜眼,这可是皇城多少官宦嫡女都寻不着的好夫婿。”

洛俪笑道:“你老快去,莫让大\奶奶那边等急了。”

平婆子呵呵一笑,想着在姑娘身边当差,连大丫头找的夫婿一个比一个厉害,“姑娘,老婆子的孙女杏儿今年九岁,也是个聪明伶俐的,瞧着素纨姑娘要出阁了,你看…”

“到时候外院有空缺,调她过来补缺。”

“老奴谢姑娘恩典。”

管事婆子笑得见眉不见眼,去了西府替洛俪回话。

四月初六,素纨与唐大满正式订亲,两家在官媒署签立了婚书为凭。

素纨一订亲,就与女学那边说了话。

女学的夫子、学子都知道她与今科榜眼订亲的事,羡慕者有之,恭喜者有之,因着今年有会试,女学里有不少女学子都订了亲,还有五六个是由家里榜下抓人带回府的“拉郎配”,只等择日完婚。

因着一下有二十几位贵女订亲待嫁,女学山长考量之后,准备在四月十五替这二十几位贵女特意开设“辞学试”。

素纨回去与洛俪说时,洛俪道:“这么说,四月十五,你也要参加辞学试?”

“是。”素纨垂着头,“小婢回来时,在偏门遇到了唐公子,他与我说…请护国寺的高僧选了几个吉日,一个是四月二十六,一个是五月初二,问我哪日为宜。朝廷那边准了三个月的假期,是从四月二十日开始算的,他说成了亲,就带我去蜀省梓州省亲,七月二十日前再回京领差。”

洛俪道:“你觉得哪日妥当?”

素纨羞答答地道:“我…我觉了四月二十六日。”

“不过二十日的工夫,还挺急。你的嫁妆得抓紧预备,在皇城置座小院,还得添买几个下人,店铺、田庄也得置上一些,往后就得踏踏实实过日子…”

“姑娘,我不想离开你,姑娘的嫁妆多,总得有个可靠的人打理,小婢想继续留在姑娘身边。”

素纨说的是实在话。

洛俪笑道:“我知你的心意,如此也好,可你的嫁妆该置的还得置,上回你绣的《梅兰竹菊图》和着我的那幅画,统共卖了二万两银子,我的画折五千两,你的绣图就折一万五千两,回头我让素绻去皇城几大牙行看看,尽快给你置些铺子、田庄。”

素纨连连摇头,“姑娘,小婢的绣图哪里值这么多钱,也只有人给了七千两银子…”

“我说值,它就值。一万五千两不多。你是自己置嫁妆,还是让我帮你置?”洛俪的语调很柔和,能看素纨比前世嫁得好,这亦是各人的缘法。

素纨嗫嚅道:“小婢都听姑娘的,劳姑娘为小婢操心了。只是姑娘给小婢一万五千两银子,实在…实在太多了。”

洛俪道:“我可不喜啰嗦人。就这么定了,待那边置好了,我再通知你。素缱素绻,素纨这些日子要温习功课,参加女学辞学试,你们多上些心,莫让她服侍我了,让她安心待嫁。

素绻,你明儿一早走一趟各大牙行,记住几件事:一,你是代表洛三娘去给曾经的丫头梁素纨置嫁妆,要置皇城的铺子、离皇城周围近些的田庄;二,再添买几个下人,最好是一家子的,管家、丫头、婆子,你多瞧瞧,出门的时候把素丝领上,让她跟你学着些。

告诉翠兰,让她与她姑父田木匠捎口信,就说素纨要出嫁,请田木匠带几个木匠到城南白云庵巷东十六号的二进四合院小宅子里头给打几套家具。先打新房用的,前院用的家具待素纨成亲后再打。姑娘我不薄待他,做好了另有厚赏,再让他做一块‘唐宅’的牌额挂上去。田木匠要钱,就找素绻支,把家具都给打好了,时间紧,不许拖延。”

素纨知道城南白云庵巷,那条巷子建造的全都是二进四合院,多是皇城小吏的宅邸。

早前,卢淮安给纪玄均置家业,曾瞧看过那一片,置宅邸的事是交给素纹的,素纹与洛俪闲聊时提到了那块。当时素纹说“地段好,地方也安静,不算偏僻,就是院子太小。我们家大人叮嘱,说府邸最少得三亩大小的四进宅子,可那地儿,也只得半亩地大小,是标准的二进四合院宅子,小户人家住是够了…”

卢淮安想给纪玄均置一处像模像样的府邸,将来是要用来做纪府的,自然是环境好,地段好,且还得够大。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次日洛俪就让素纨去瞧看了一番,还叮嘱说“你若瞧着能合小户人家住,就置下来。”

素纨那时不曾多想,只当是姑娘有什么用处,而今才知这二进小宅间是给她预备的嫁妆。

第229章 保媒3(十三更)

素纨那时不曾多想,只当是姑娘有什么用处,而今才知这二进小宅间是给她预备的嫁妆。

小宅子有三道门,有小门、前门和后门,前门设有大门,后门则可以走马车道儿,虽说是二进,前院是个标准的四合院,正房有四间,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临大门两侧又各有一间杂物房,东边有现成的厨房,大门对着的是会客用的厅堂,大门下对一条石板路,路两边东边有口水井,西边则设有一个不大的花木园地,里头种了桃树与月季、兰草等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