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139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41 章

保皇派的大臣更是让家中小厮去买这书,拿回来当消遣,更是笑话窦国舅教女无方,出了这么大的丑事。

说得兴头上时,素缱一跑飞奔,嘴里大叫着:“姑娘,中了!中了…”

未近小角门,就听素绻捂嘴轻咳,压低嗓门道:“有几位贵女在。”

素缱应道:“我懂。”笑着进了花厅,“姑娘,琼林书院的好几位学子都中了,沐公子中了会元,唐大满、燕越、钟澹都中了,这几人的名次在前三十名以内。”

素绻脱口问道:“梁励呢?”

“梁…梁公子考了第四十九名。”

梁娥眉知晓真相,“梁励可是我们皇城一带的解元,你莫非瞧错了?”

素缱道:“真的,我瞧了,第一张上面贴的就是前五十名的,今次招录四百五十名,那墙上贴了整整九张呢。”

梁娥眉暗想:妹妹为我千里奔波,后又中毒险些丢命,若非这番折腾,名次一定会考得更好。不由愧意暗生,瞧着洛俪时多了几分怜惜。

素缱继续扳着手指头,“还有几位琼林学子,亦都中了,有的在第二张上,还有的在第三张、第四张、第五张。姑苏何家大姑奶奶的夫婿崔公子没中。”她一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姑娘都亲自整理历届会试题目了,都这样还中不了,可见还得再读几年书。”

素绻恨不得踹素绻一脚。

人家不中,那是去秋才中的举人。

崔护到底是东塘县世家大族的长子长孙,又有崔老太爷亲自教授,这次中了不下,只有四年的下一届,早晚亦是能中的。

“今儿在红榜底下,有好多富贵人家想在榜下抓人,不过琼林书院的学子都没去瞧榜,他们在皇城有地儿住,各家遣了小子丫头去瞧。我瞧峨眉、皇城、南岳三大书院的人被抓了不少,小婢在旁瞧着,窦氏贵女榜下抓人的多,近来窦氏贵女的名声坏了,谁还敢娶啊。”

窦氏派贵女想嫁,嫁不出去,就算早前许的是表哥,照样被退亲。

只是朝堂上闹出窦华浓的那事,哪家也不愿娶这样的贵女,生怕娶回来就是个窦华浓第二,宁可低娶都行,就是不能娶不守妇道的女子入府,说不得替别人养了儿子。

“红榜旁边贴了通告,四月初五殿试。”

今儿就是四月初三,后日要殿试,不能再留了。

梁娥眉笑了一下,“亦菡、海珠,我们先告辞,俪妹妹上回中过毒,郎中叮嘱要静心休养,我们改日再来。”

第227章 花豆传3(七更)

梁娥眉笑了一下,“亦菡、海珠,我们先告辞,俪妹妹上回中过毒,郎中叮嘱要静心休养,我们改日再来。”

郁亦菡惊道:“俪妹妹中毒了?几时的事,怎没听你提起。”

“路上我与你们细说。”

洛俪知梁娥眉的意思:“哪有姐姐说的这般严重。”

“等你养好了再说。”

洛俪将梁娥眉几人送出岁寒馆,只见前院婆子领着两个小子过来,福身道:“姑娘,宫里的圣旨到了。”

梁娥眉浑身不好,该不会要俪妹妹入宫吧?这不是要人命。

只片刻,她浮想联翩。

洛俪问道:“就…我吗?”

“老爷和大爷、夫人已经在会客厅候着了,请姑娘快些过去。”

梁娥眉道:“妹妹快去。”

洛俪带着素缱姐妹到时,高昌已等候一会儿。

“吏部尚书洛康携女洛俪接旨。”

“臣接旨!”

高昌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有吏部尚书洛康之女洛俪,德才兼备,文思敏捷…”

梁娥眉紧握着郁亦菡的手,一脸煞白,越听越像是封嫔妃的前奏啊,如果可以,她宁愿代之,不愿看洛俪被困深宫。

隔着二门处的围墙,几女能清楚地听到宣旨太监的声音。

然,后面话题一转,“洛俪童试中案首,后乡试再中解元,今再中会试第四十九名,可喜可贺。朕特赐洛俪本届殿试恢复女儿之身,于四月初五参加宫中殿试。钦此!”

郁亦菡张大嘴巴。

杜海珠久久回不过神。

闹了半天,那个神秘的梁励就是洛三娘!

好大一团乌云!

郁亦菡忆起洛俪给她一幅字画送给郁祭酒,郁祭酒瞧过之后,果真不提把她嫁给梁励之事,原来那里面没有玄机,而是郁祭酒认出上面的字就是梁励的字。

这,就是秘密!

郁祭酒知晓,郁太太定然也知道了。

梁娥眉松开了郁亦菡的手,长舒一口气,“真是吓死我了,还以为是…”

郁亦菡问道:“是什么?”

“我以为是封妃的旨意,妹妹最怕这个。”

郁亦菡莞尔一笑,“你们姐妹都在咸城才艺赛夺了魁首,婚姻自主,就算有赐婚圣旨,也有权反对。”

梁娥眉笑自己关心则乱,居然忘了这么大的一桩事。

郁亦菡当即又问:“梁励是洛三娘,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

“我刚才紧张别的事了,咦,有这回事么?好像皇上一早就知道。”

皇上都不计较,她们计较有用?

郁亦菡觉得自己与洛俪算是朋友,朋友之间就该坦承相待,不应该有秘密,想到秘密,她也有自己的秘密,这世间谁不曾有秘密呢,如果因这事怪洛俪太没道理。

杜海珠啧啧称奇,“洛三娘可算替我们女子出头了。”

郁亦菡道:“窦华浓也出头。”

一个是带的正面,一个是负面,怎可同日而语?

窦华浓出的是丑。

梁娥眉道:“我们去恭喜一下妹妹,她身子欠安,我们还是早些回去,过些日子再上府。”

会客厅内。

吴氏令人给高昌封了银子。

高昌揖手道:“洛大人、洛姑娘,在下得回皇上身边侍候,就此告辞!”

“公公走好!”

洛径打量着洛俪,“三妹,好啊,学男子科考,我道你好好的送文章请我点评所为何故,原来是因为你要下场赴考。不错,不错,一考就是案首、解元,不愧是洛家儿女。”

洛俪垂着头,不好意思地福身,“大哥打趣!我…最初就是想知道,我的学识放在男子水平如何,开了头,却有些没法收尾。”

“皇上知晓此事,并没有怪异之意,三妹莫非要入仕为官?”

洛径有些好奇。

洛俪答道:“且走一步算一步,若皇上真要封一官半职给我,小妹定会当仁不让。”

洛家又要多出一个传奇人物。

洛径看洛康的神色,定是一早就知道,他知道,说不得洛廉也知道,这兄弟俩自来坦承相对万不会瞒着对方。他们知道,洛瑞肯定是知道的,长辈都不反对,他乐见其成。

吴氏如在梦中,呢喃自语道:“深闺贵女怎能为官,怎么还去赴科考了…”

还比大多数的男子考得还好,这才是吴氏无法接受的。

啊呀,洛家要翻天了,女儿科考入仕了。

她拧了自己一把,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梦,还知道疼,方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

梁娥眉几人走近,笑道:“恭喜妹妹会试中榜。”

“多谢!”

寒喧几句,梁娥眉带着郁、杜二女离去。

随着《花豆传》的传播,与之相反的另一个传奇——洛三娘是皇城童试案首、乡试解元,会试又中了第四十九名的消息立时传播开来。

无数百姓先是咋舌吃惊,之后一个个更是传播开来。

“洛家真拿女儿当儿子教,一个姑娘都教成才学过人的大才女。”

谁说这是江南人捧出的虚名?虚名能在保皇、窦氏两派的地盘上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分明就是有真才实学的。

洛三娘的才华就算放在男子里头,那也是屈指可数。

上届童试中第三场院试,其考题有多刁钻,世人皆知,在这之前,就连国子监的人都不知道皇帝会挑什么题目,所以不可能走漏试题。

洛家乃天下第一,此言不虚。

*

四月初五一早,素纨特意请了四月初四一天的假,在家给洛俪张罗殿试穿的衣裙、首饰、鞋袜,力求端庄贵气又不失大方,她照着当年梁氏的穿衣风格,做了一身湖色底绣缠枝花的春裳。

首饰昨儿配了一天,也终于搭配出来。

发式也是琢磨大半日的。

沐子轩、唐大满等人听说洛俪也会赴金殿应试,不约而同暂住西府,一早就与洛俪乘马车同往宫门,排队等候检查。

皇宫,殿宇气派庄严,朱栏鲜丽,黄瓦闪耀,亭台楼阁移步换景;绿枝如云,繁花似锦,雕染画栋,美如阆苑仙境,精雕细琢。

四年一度的殿试,宫女穿梭忙碌,翰林院、礼部官员更是在四周走动,亦有锦衣卫、龙影司侍卫鱼贯其间。

“听说此届有个女子得了第四十九名。”

“早前童试、乡试、会试以男子身份应试,现在恢复了女儿身。”

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

奇闻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

第228章 女状元1(八更)

上林苑,人头窜动。

洛俪与唐大满等琼林学子在一处说话,衣着清丽精致,自有一股别样的风\流韵味,这一种风\流,是气度风\流,更是举止大方,一袭得体的剪裁,最别样的花式绣纹,衣裙上还绣有雅致高洁的诗词,这样穿在身上,让人心生敬慕,可欣赏,却独不敢生出亵玩之心。

一声高呼:“各殿试考生,请按名次入座,半个时辰后,殿试开始!”

选在四月初五殿试,历来都是由钦天监选期预报天气,通常这日在上林苑露天进行,周围有无数礼部、翰林院官员监督,更有锦衣卫、龙影司侍卫看着。谁要是作弊,一旦被抓出来,就会免去功名,一生都不得再入仕途,所以殿试不会再搜身。

洛俪寻到“四十九”的编号,像其他学子一样坐在蒲团上,案前备好笔墨纸砚,这些都是统一的用物。

皇帝宣布殿试考题,作答时间为一个时辰。

通常殿试都是写一遍策论文章,由考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与洛俪记忆里的题目再度不一样。

她心下微惊,想着会试的题目都与记忆中的此届不同,这次的题目有所不同也在情理之中。

她砚墨之后,提笔写文章,动作很快,第一遍写好,又看了一遍,修饰圆润之后,再抄录到另一份上,一抄录完,就将废弃的撕成碎片,彼时,已有十几位考生交卷,她再次确认无误,方才拿着试卷走向主考官。

主考官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他的两侧立着林学士与郁祭酒,二人伸着脖子看洛俪的文章,书法比前几次的写得更好,风格亦更为张扬,只一眼就能让人生出好感。

掌院学士从头到尾瞧了一遍,正要放下,却见左右两人瞧得津津有味,以为自己看漏了什么再一细瞧,就品出些余味来,不由微微一笑。

洛俪交完卷,手里拽着一把撕碎的纸屑,离了出口,纵手一抛,立时化成一阵纸雪,不远处,静立着沐子轩与唐大满。

洛俪走近,“沐大哥、唐大哥,怎的不用出宫?”

唐大满揖手道:“洛师妹有所不知,刚才传旨太监说,今岁殿试会尽快评出三甲名单,让所有人先不要离开,在此静候消息。二榜、三榜名次会在两日后公布。”

出来的考生越来越多。

先出来的告诉后出来的,众人皆未离去,而是等着新的消息。

今届会有所不动,许是皇帝有别的想法。

今日钦点状元,与几日后钦点并没什么不同,在四百五十份答卷里挑出最好的几十个人,之后再从几十份里挑出最好的数份,层层筛选,最终交最好的交给皇帝,由他钦点前三甲。

一个时辰快到时,上林苑的露天考场上已空无一个考生,坐了二十多位官员正在积极的评阅考卷,从中挑出最好的,经至少三人传看确定后,统络交到翰林院掌院学士处,再由掌院学士进行最后的点评。

又一个时辰过去,近了正午时分,宫里预备了果点茶水,考生们可以取用,一些饿得狠的,抓起就吃,亦有人优雅自如。

考生们三五成群地低声说话。

一个宏亮的声音大唤:“宣咸城沐子轩觐见!”

声音此起彼伏,似有回音,一声接一声从议政殿方向传来,又似滚滚潮汹,一浪逐一浪,一浪起一浪伏,直至翻逐到沙滩、岸边,这声音让人闻之激动,热血澎湃。

唐大满揖手道:“恭喜沐贤弟!”

“多谢!我先去了。”沐子轩跟着领路的太监一路小跑而去。

只隔了片刻,又传来一声:“宣顺天府洛俪觐见!”

洛俪不敢相信,“我…”怎么可能是她呢,她得了第二名,不,不对,她不应该是第二名,她能答,是因在家写过同题目的好几篇,她只是挑了洛康认为最好的一篇,又融合了另两篇犀厉词句进去,犀厉也是经过修饰比较温和的。

唐大满、钟澹揖手道:“恭喜洛师妹!”

洛俪道:“我先去了。”跟在一位引路小太监身后,迈着洒脱轻松的步履,周围是无数羡慕的、欣赏的目光。

一介女子入试,考的还比他们男子还好,这可叫他们如何活?

转而又想:这就是天下第一书香名门的底蕴,即便是女子,也可以夺得极好的名次,令人敬佩。

洛俪走到半道,空中又响起一声宏亮地:“宣梓州唐大满觐见!”

钟澹等几位琼林学子连连道贺。

沐子轩、洛俪、唐大满,这三人都算洛氏门生,除洛俪以外,另两人皆是琼林书院洛山长的弟子,又有洛氏门生一说。

议政殿两侧,肃立静站着文武百官。

皇帝端坐龙座,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耀眼夺目,头上戴着帝冠,双眸熠熠地看着红地毯上缓缓行来的女子。

窦国舅微闭双眸,他是反对点女状元。

窦太后却道:“窦华浓闹出如此丑事,皇城须用另一个女子的奇闻将她的丑事压下去,否则我窦氏名声更差。皇城需要一个传奇,不是洛俪亦会是别人,难道你要捧杨丞相之女杨玉梅?”

捧保皇派的女儿,窦国舅不答应。既是如此,就捧洛康之女,至少此女还不算令人极度讨厌。

洛俪与窦华浓,一正一反的两位贵女,一个阳光美好,令人如沐春风,另一个代表了污秽不堪,丑陋肮脏。

杨丞相反对女子入科考,可经不住太后、皇帝赞成。窦国舅不反对,他在此时亦不想与清流结怨,清流的人对女子科考不发一言,他反对亦是无用。

洛俪跪在大殿,“学生洛俪拜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帝挑起帝冠珠幕,今日的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风姿,眉心依旧贴了一片银钿,眸光清明端正,熠熠如夜空的星子,目光交接,亦只一瞬,她移开了视线,将目光定格在面前的大殿地面上。

皇帝道:“从即刻起,在朝堂、官场,洛俪执男子之礼。”

窦国舅双眼光芒一闪,手持笏片,朗声道:“皇上,若要此女入仕为官,万万不可!自古以来,从没有女子为官者…”

第228章 女状元2

窦国舅双眼光芒一闪,手持笏片,朗声道:“皇上,若要此女入仕为官,万万不可!自古以来,从没有女子为官者…”

皇帝不以为然道:“此事朕禀报过太后,洛俪才华横溢,不输男儿。我朝正是用人之际,当唯才是用。窦国舅若有异议,且与太后争辩去,朕懒得与你耍嘴皮子。文武百官若个个都要在朝堂与朕争辩此事,朕就是一个月与说不过来。”

窦国舅立时蔫了。

皇帝不待见他,越来越明显,窦太后也越发不中用,被个道士、太监哄得团团转,一心认定她是天上的仙娥下凡,不想与这些凡人计较。窦国舅每次拜见窦太后,总如一记重拳击在棉花上。

杨丞相一脸鄙夷地望了一眼。

更有人看着旁边的吏部尚书洛康,这是他闺女,父女同朝为官当真新鲜。

皇帝拿着朱笔,在选出的十位优胜者里又勾了一个人的名字,高昌大呼:“宣皇城池宪觐见!”

池宪亦中了!

不多时,唐大满进入议政殿,叩拜山呼万岁。

四人之中,三男一女,整齐跪在大殿中央,皇帝朗声道:“朕钦点天隆十一年殿试前三甲,探花自来英俊不凡,赐池宪为今科探花郎;唐大满为今科榜眼;点沐子轩、洛俪状元及第。”

入殿的三个男子,沐子轩的容貌长得极是不俗;池宪虽也是丰神俊逸,却输了沐子轩一份风雅气度;唐大满虽是榜明,亦自有一股男子风度。

满殿文武顿时议论纷纷,“这是双状元?”

自大赵立朝以来,从未有过双状元,且还有一个是女状元。

“学生领旨谢恩,皇上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四人声量极大,回荡耳畔,催人奋进。

高昌震破嗓子般地高呼:“皇上口谕,金殿钦点:点咸城沐子汗、洛俪状元及第;点梓州唐大满为榜眼;点皇城池宪为探花郎。即刻起,除女状元洛俪外,另三人簪花游街三日!三日后至吏部领差!会试入榜考生,将于两日后张贴二榜、三榜榜文。钦此!”

皇帝道:“恐他人非议此届殿试不公,来人,将前三甲的殿试文章抄录后张贴皇城四门墙下,让天下读书人都瞧瞧他们的好文章,尤其是女状元洛俪,文章绝不输于男儿。退朝!”

他倏然起身,果断而去。

一名太监走近,对几人道:“新科状元郎、榜明、探花,请随咱家去偏殿更换三甲官袍,稍后簪花游街。”

另有两个宫女神色匆匆地进来,福身道:“女状元洛俪,太后召见!请随奴婢去凤仪殿。”

*

凤仪殿。

窦太后一袭随常宫袍,正眼睛不转地审视着殿下的女子,从头到脚地细瞧了一遍,有好奇,有探究,更有欣赏。只是这容貌太过出挑了些,好在眸光清正,端方有礼。

“洛三娘,把你面纱摘掉,让哀家好生瞧瞧。”

洛俪恭敬应声,摘下面纱,露出自己未有粉黛之色的清丽面容。

窦太后的两侧,一边站着得宠的太监甘霖,一边立着个灰袍道士,二人怀里都抱着拂尘,亦都好奇地看着洛俪。

灰袍道士对着窦太后揖手行礼,之后道:“洛状元能否除去眉心的银钿。”

窦太后好奇望向灰袍道士。

这道士,洛俪前世有耳闻,听闻是山野中的得道之人,最喜占卜,又爱炼丹,还喜欢给人算命、批命,擅解梦,道号太虚,人称太虚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