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164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66 章

最后这段话,听得皇帝浑身舒坦。

高昌乐呵呵的。

皇帝喜欢上听洛俪说话。

洛俪的声音很甜美,温和如水,潺潺流进人的心底,让人百听不厌。

“皇上,快黄昏了,臣告退!”

洛俪退出御书房。

皇帝坐起身,听得正着迷,她人突然走了。

高昌见皇帝在兴头上,“唐侍讲,你接着讲。”

他讲什么?

唐大满被弄得莫名。

第255章 布朕爱吃的菜3(加更)

唐大满被弄得莫名。

高昌道:“就说你家里的事,说你探亲的见闻。”

皇帝喜欢听这个。

唐大满坐在案前,心里有些紧张,定定心神道:“臣的父亲过世得早,那时候臣的母亲还不到二十五岁,臣的两个舅舅想让她改嫁,可母亲不愿意。父亲过世时,臣的妹妹还在母亲肚子里。

臣家里很穷,穷得没钱读书。大哥想了许多了赚钱的门道,上山砍柴,把柴卖给镇上的大户人家,我们那里所谓的大户人家,其实连皇城的小户人家都比不上,不过有田有地能吃饱穿暖。一担二百斤的柴,只得十五文钱。

大哥亦上山寻药材,夏天的蝉褪、紫苏、薄荷、霍香,只要是他能认得的药材,他全都能挖回家,照着郎中说的法子晾晒,可忙了一个夏天,家里装了十几麻袋的药草,送到铺子里卖了二百二十文钱,大哥就高兴嘴都合不拢。二百文钱,再二斤猪肉,这就是我一年给镇上钱夫子的束脩。

再后来,村里人都知道大哥的赚钱门道,上山砍柴的人多了,寻药材的也多了,第二年就赚不到钱。大哥又想着下河摸鱼,那是冬天,他下河摸鱼时不小心游到了河中间,正在他以为自己要淹死的时候,邻村一个洗衣服的姑娘将新婚兄嫂的床布抛出来,她大声地喊:你抓住床布,我拉你下来…”

最初,唐大满讲得有些僵硬,到后头时就说得很顺溜,还能描绘得绘声绘色。

“这姑娘是我们上村田家庄村长家的姑娘,名字叫田五月,庄户人家,不会取什么名字。像我们家,我大哥叫唐惊蛰,是在惊蛰那日黄昏出生的。我叫唐大满,是在大满那日生的。我妹妹叫小寒,是在冬天小寒那天生的。”

高昌啧啧称奇,旁边的小太监与宫女也听得津津有味,太监与宫女大多是贫寒人家的,唐大满说的这些事,离他们很近,让他们们觉得亲切。

“我们村里给孩子取名,逢上节气、节日,就能那节气、节日取名,像我侄儿叫唐秋七,是立秋后的第七日出生。”

唐大满饮了口水,继续道:“田五月是五月出生的,所以取名五月。她拉我大哥爬上岸时,将她新婚兄嫂的床布扯成了两块。她的亲娘死得早,父亲是田家村的村长,父亲又娶了个年轻好看的后娘,后娘不喜她,她原与兄长感情好,可兄长娶妻后,待她就疏远了。她嫂子恼她弄坏了床布,挑唆着他大哥将她揍了一顿。

我大哥听说后,心里过意不去,本想赔她一个新床布,可我家凑不出钱。大哥就时常跑到河边,他说大冬天的,女儿家还是少沾冷水,会伤了身子落病根,他帮田五月洗衣,这一洗就是几个冬天。

后来,田五月听说臣读书有些天赋,就劝了大哥,鼓励大哥说,你无论如何也要把大满的书供出来,只有他出息了,你们家才能吃饱穿暖。那年蜀中闹蝗灾,除了土里的番薯,其他庄稼都没收。田五月就拿了她娘留下的首饰,悄悄塞给我哥,说‘你拿去变卖成银钱,供给弟弟读书吧。’

为了这几件首饰,她后娘打个主意,她的嫂子也打个主意,可田五月硬是把几件首饰藏在她亡母坟头底下的瓦罐里,谁也不告诉。

臣就是这在田五月的暗中帮助下,在镇子上读了一年又一年的书,臣十四岁那年,田五月十六,为了二十两银子,她继母做主,要把她嫁给县城一个大户人家的李少爷,这李少爷是个瘸子,还爱打女人。

她大哥听说后,非但没阻止,还与继母大吵,说田五月能换二十两银子,应该分他一半,妹妹也是他养大的,不光是继母一个人养大的。

田五月喜欢我大哥,可我们家穷,拿不出二十两银子…”

旁边侍立的宫娥里,有两个听到这儿,依稀想到自己,眼泪汪汪,黯然泪下,更有一个捂着嘴儿,生怕自己哭出声来。

唐大满声音有些哽咽,“田五月出嫁的那天,我大哥远远地跟在花嫁后面,一直送她进了李家大门。从那以后,大哥的话就越来越少了。

后来,大哥变卖了田五月留下的几件首饰,继续供臣读书。

臣十五岁那年考中了秀才。族长听了镇上钱夫子的话,召集全村人,说臣是个会读书的,族人应该帮衬,全村人你家十文,他家二十文,有钱的就凑二两银子,就这样统共凑了十二两银子交给臣,让臣去成都府的峨眉书院。

到了成都府,臣听其他秀才说,天下最后的书院不是峨眉书院而是琼林书院,当时臣就想,既然要读书,又有了钱,应该去最好的书院。当时就与四个初识的学子背着包袱,跟着做绸缎的商人出了蜀省。

一路上,我们吃了很多的苦…”

一行五个人,有的路上接受了小户人家招赘,抵达顺天府只得三人,而另两个人因考不中琼林书院而离,唯有他进去了,可是却一贫如洗,想方设法想一边读书一边替书肆抄书赚钱,抄一书可得六十文,他的动作快,几乎一天就能抄一本,但因读书,只能三天抄一本,他每日省吃俭用。

后来,琼林书院的寒门学子太多,抄书的活也揽不上了,他又去寒山寺揽活,给寺里抄经书,只是钱没外头的多,抄一本只得三十文。

唐大满说到那年洛俪进琼林书院,因他点评了他的书法,瞧出他的困顿,得洛廉赏识,拜在洛廉门下,又得洛家接济,这才一路顺利在琼林书院苦读,就连回蜀省成都府参加乡试,也是洛家资助了他盘缠。

外头的天色已经暗了。

皇帝还在听唐大满讲他自己的故事。

讲到他在蜀省得中解元,再回琼林书院苦读,准备参加下届的会试,这三年因洛家资助,他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可是,就在他离家后的第三年,他的大哥、妹妹,却与邻镇袁家做了换亲,大哥娶了袁秀才的傻妹妹,而他聪明水灵的妹妹则嫁了袁秀才…

第256章 暗人妹妹1(五更,万字毕)

可是,就在他离家后的第三年,他的大哥、妹妹,却与邻镇袁家做了换亲,大哥娶了袁秀才的傻妹妹,而他聪明水灵的妹妹则嫁了袁秀才…

唐大满道:“臣高中三甲后,娶了洛三娘身边的大丫头为妻,臣不求别的,只希望娶一个能懂臣,能知冷知热的善良勤劳女子为妻。那些日子,也有当朝重臣的贵女提亲,可臣不想娶这样的女子,门第悬殊,臣不想被人瞧不起,更不想让母亲、大哥、妹妹跟着被人小瞧。”

他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的贤惠女子,只要她有德,出身何种门第又有何干系,他看中梁素纨的正是她高洁的品性。

唐大满继续道:“梁素纨虽是丫头出身,可她知书达理,善良贤惠。我带着她回乡,我娘很欢喜,她拿了自己的嫁妆,给我们家建了新屋,还给我大哥在镇上了置了一处带有两个铺面后头又有小院的店铺,租给一个郎中,能每月得二两五钱的租子。梁氏给我大哥在村头买了一百亩水田,又给当年帮衬过我的族人、村民备了礼物。

她还拿了二百两银子,给我做换亲的妹妹添了十亩良田、首饰、家具等做嫁妆,让我妹妹在婆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再没有人骂她,也不会再有人指着她说,说她是袁家用一个傻姑娘换回来的。

傻大嫂嫁给我哥后,生了侄儿秋七,那年夏天打雷,我大哥去了田里看水,她就跑出家门,落到河里淹死了。

我回乡之后,邻里瞧我们唐家的日子好过了,亦有不少媒人登媒给我大哥说亲,我娘因心中愧疚早前家里穷,只能给她娶个傻女为妻,就想给他挑个能干好看又善良的女子。可我大哥却瞧不中,当两个水灵姑娘因为都说自己才能嫁我大哥争执起来时,我娘问他挑谁,他却一口道出‘这辈子,我只娶田五月工资。’”

一时间,宫娥与小太监都竖起了耳朵。

高昌问道:“田五月不是已经嫁给李瘸子了?”

“是嫁了,可是嫁过门四年,一直膝下无所出,被李家嫌弃,说她不育给休弃了。从我哥说这话时,她已经被休回娘家快三年了。因十里八村都知道她不育,没人求娶。

大哥说这话第三日,田村长听说后让媒人来传话,说要娶田五月,就给他家十两银子,他答应把人领走。”

一个宫女听得义愤不已,“这种父亲不认也罢,把女儿卖了一回又一回,真是个心狠的。”

自来有后娘就有后爹。

父亲还不是听后娘挑唆。

一落音,发现自己是宫女,吓得缩了缩脖子。

皇帝瞧了一眼,只不作声。

唐大满继续道:“我娘哭着说不许,说谁都可以,为什么要娶不会生养的田五月。那天夜里,大哥将我带到河边,告诉了我实情,臣才知道,自己以前上学的银钱,都是田五月的首饰换来的。

臣将此事告诉了娘子,她听了之后,二话不说就拿了十两银。第二天一早,我跟着大哥赶着马车把田五月接回家门。可我娘和妹妹瞧了,依旧不乐意。是娘子唤了我娘和妹妹去屋里说话,将田五月为我家做的事细细地说了。

我娘方勉强应了,只是又说,如果三年内她不能生出一儿半女,就要给我大哥纳妾。我们离开的时候,我娘带着大嫂去了镇上郎中那里诊脉,虽是我娘小时候洗衣太多,碰了冷水,落下了寒疾,若寒疾治好了就能生养。

回皇城的路上,娘子告诉我,她为唐家做那些事,不是她想出来的,全都是洛三娘叮嘱她这么做的。洛三娘说,臣在外为官,要想一心做个好官,就得解决家里的后顾之忧,百姓最大的难题是衣食住行。所以,她给我大哥置百亩良田、造新房、置店铺,良田是吃,新房是住,置店铺则有每月的零使花销,就连家里也买了大水牛、置了牛车…

娘子说她自幼与洛三娘一道长大,受洛三娘影响、看顾颇多,洛三娘最是善待身边人,便是我娘子出阁亦有三万余两银子的嫁妆,田庄、店铺、首饰、宅子…样样不少。”

高昌面有诧异,“洛侍读居然给你娘子预备了这么厚的嫁妆?”

外头都说洛家娇养大的洛三娘,对银钱没什么概念,对个丫头都出这么大一笔嫁妆,可见真是出手阔绰,也是对身边人宽厚的人。

高昌心里盘算着:如果洛侍读真能嫁给皇帝,他们这些身边人可就有好日子了。

唐大满尴尬笑道:“早前连臣也没想到。娘子是吃过苦的人,勤劳、善良、勇敢又贤惠,她对我娘和大哥、弟弟好,臣这辈子就会全心全意地待她,无论她的所为是听了洛三娘的意思,还是本是她的意思,她都是最好的。”

皇帝冷哼一声,“梁素纨在你眼里就是最好的?”

一个丫头,就被他吹成了仙女。

还真是没见过好的。

皇帝很不满,也颇是不屑,觉得唐大满没见识、没眼光,转而又想,梁素纨是洛俪的丫头,梁素纨贤惠大度了,不是证明洛俪更是个好的。

皇帝指点了一下旁边的宫娥,“唐大满,朕今儿做主了,把她赏给你做贵妾。”

唐大满惊呼一声“皇上”,跪趴在地上,“请皇上恕罪,朕万万不敢有纳妾的念头,臣妻前几日刚被诊出怀了身子,臣妻在祖宗面前发过誓,这辈子都不会纳妾,就守着她过日子。请皇上恕罪,臣万万不敢违背誓言。”

他趴在地上,将额头磕头砰砰作响。

皇帝恼道:“一个丫头都做得你的嫡妻,朕身边的宫女哪里比不得?”

“启禀皇上,各人入各眼,在皇上眼里,臣妻低贱如草,可在微臣眼里,她就是掌心的宝。”

皇帝厉喝道:“你再敢拒绝,信不信朕杀了你?”

“便是皇上杀臣,臣也不敢答应。”唐大满闭上双眼,一副将死之状,刚刚还好好的,怎皇帝就变脸了,最是难测帝王心,这话果真不假。

他死了,素纨一定会悲痛欲绝。

他们的孩子也不知是男是女。

第256章 暗人妹妹2(一更)

他们的孩子也不知是男是女。

皇帝看着他这模样,放声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一个情深意重的唐大满,不错,不愧是朕钦点的榜眼,朕刚才就是试你一试,起来罢!天色不早,再过一会儿宫门就要下钥了,来人,送唐侍讲出宫。”

唐大满从将死,到无事,还没回过神,就见小太监过来,“唐侍讲,请罢!”

唐大满起身一揖,退出御书房。

皇帝坐在龙案前,手里拿着一份奏章,以前是窦氏、保皇派之争,这朝堂权衡术得重新建立,左丞相到底选个什么样的人?

可不可以培植成世家与寒门两派来?

他或许可以扶持一个寒门丞相,让他与杨丞相唱对台戏。

至于清流,他们自来中立,又是先帝留给他真正得用的人,还是不拉他们下水了。

唐大满出得御书房,后背早已湿透。

小太监支着灯笼。

夜幕笼罩,重重殿宇,高敞巍峨,斗拱飞檐,无穷无尽的宫阙楼阁,在这宫灯稀疏的黑暗里,旷寂而冷。

被夜风一吹,唐大满打了个寒颤,跟着小太监往宫门行去。

唐宅的小厮柱子赶着马车在外已经等候许久,洛俪主仆出来时,已经告诉他了:“柱子,你家大人今儿晋为从五品御书房侍讲,这会儿正与皇上议事,稍后就出来。”

可这稍后可是一个时辰。

柱子见宫门有人提着灯笼出来,隐隐绰绰似唐大满,迎过来唤声“大人”,笑道:“恭喜二爷,今儿晋升了。”

唐大满笑着点了一下头,就在不久前,他还以为自己要死了,“走罢。”

这天夜里,唐大满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是不是疯了?把自家的事像倒豆子一样全讲给皇帝听,皇帝莫不是喜欢听人家说这些事。

*

洛俪弹了一支琴曲,吐了口气。

夜色如墨,夜空繁星点点,像无数钻石,又似无数双眼睛。

洛俪提着木剑出了岁寒馆,素绻紧随其后,手里提着盏灯笼,没走多远,洛俪接过素绻手里的灯笼,低声道:“素绻,我这里不用服侍,让素丝将我的香汤烧好,一会儿回屋要用。”

“是。”素绻看洛俪提着灯笼进了后花园,但见她身姿姣好,剑声豁豁,体态轻盈。

洛俪舞了一阵剑,突地对着浣莲阁方向大喝:“你跟踪我数日可曾累了?朋友,既然来了,不如现身一见。”

漪兰阁屋顶掠过一条黑影,轻盈若燕,近了跟前,落在离洛俪不足一丈的地方,借着昏暗的灯笼光芒,她看着洛俪,洛俪亦打量着她。

来的是一个着深色衣裙的少女,挽着简单干练的发式,那眉眼、那神态,依然是离开洛家数年的李娇、洛府里曾经的大房嫡幼女洛佼。

“娇妹妹!”

别时还年幼,再相遇忆是七载之后,她们皆已长大成人。

“三姐姐。”

陌生的声音却有熟悉的称呼,少女泪光闪动,欲哭却不能哭,化成粲然而激动的笑。

“娇妹妹!”洛俪快奔几步,一把拥住了李娇。

李娇唤声:“三姐姐”竟是喜极而泣。

“七年了,娇妹妹这七年可好?”

“好,我一切都好,师父待我如同亲女,师兄弟们也对我好。”

洛俪缓缓放开李娇,从上到小的打量,幼时眉眼酷似李琴儿,而今倒长成了标准的瓜子脸,眼睛越发有了神采,是个标准的美人儿,身量高挑,似比洛俪还高出一些,眉眼如画,娇美中自有一股英姿。

“娇妹妹学武功了?”

“学七年了,八月初回的皇城,随师父襄助皇上除掉窦国舅。”李娇拉住洛俪的手,眸子里难掩激动,“三姐姐,我替爹爹报仇了,我捅了仇人三剑,还有与我一样有仇的人师兄弟,人人都捅了几剑。窦国舅害我李氏满门,我终于手刃仇人,我…我们还杀了窦三思,我好高兴,李娇此生再不负忠良遗脉之名,终于替家人报仇了!”

窦国舅已死,洛俪猜到了。

可洛俪没想到窦三思也死了。

“窦三思被你们杀了?”

李娇连连点头,“卢大人想掌西卫,窦三思挑唆西卫锦衣卫抵抗,我们是奉师父之命襄助卢大人拿下西卫。师父说过,不忠皇上,就是不忠于社稷,不必再留,他小瞧我们,还骂我们乳臭未干,最后死在我们龙影司侍卫手里。”

洛俪轻斥道:“这么紧要的事,我一问你就说。”

“你是三姐姐,又不是外人。若是旁人问,我万不敢说。”

李娇依如幼时,对洛俪敬重又信任。

洛俪心下有安慰,握着她的手更轻柔了几分。

“你呀,怎的还和小时候一样直脾气。”

“师父说我这性子随了父亲,只怕这一辈子都改不了。”

“前几日,总在御书房跟踪我的是不是你?”

李娇面露惊喜,“三姐姐,我藏得很好,你怎么发现的?”

“感觉。”洛俪一直在猜到底是谁,没想会是李娇,“你既回来,怎现在才来寻我?”

“师父说,皇上的大事未成,我们任何人不得曝露身份。窦国舅养了一批暗卫,师父带我们出山之时助锦衣卫将其尽数灭杀,先灭暗卫,再动窦国舅就容易了。”

洛俪回想前世点滴,一直怀疑窦华浓身边的暗卫其实是窦太后给的,现在才知道是窦家自己养的死士。

洛俪从上到小的瞧了一遍,“你没受伤吧?窦家暗卫不逊大内高手,你一个女儿家,怎么也跟着他们冲锋陷阵?”

李娇摇了摇头,很久没有人这么关心她了,“三姐姐,我没事,真的。”

“没事就好,下次可得保护好自己,你现在是李家遗脉…”

“三姐姐,李家除了我,还有一个侄儿在世,他比我大两岁,李家出事后,我师父在李府里发现了藏在床底下的小孩子,将他带到山里学艺。”

这亦是李娇不曾想到的,以为自己是李家唯一的骨血,后来方知还有一个,也算是她的亲人。

洛俪用手轻抚着李娇的小脸,“越长越漂亮水灵了,和我以前想的一样,长大了定是个美人。”

“三姐姐…”

“好了,我不打趣你。你的身份可以曝露吧?”

李娇笑道:“师父说可以曝露,只是我师父不能露面,我们十几个人现在都在龙影司供职。”

第256章 暗人妹妹3(二更)

李娇笑道:“师父说可以曝露,只是我师父不能露面,我们十几个人现在都在龙影司供职。”

“你跟我回岁寒馆,我让厨娘给你做好吃的,走。”

洛俪取了灯笼,腋下夹着木剑,另一只手牵着李娇的手。

她猜了好些天也没猜出对方的身份。

洛俪刚进岁寒馆,素丝迎了过来,见她牵着一个深色衣裙的少女,面露异色。

洛俪道:“你们还记得铁齿铜牙御史李大人吧,这就是他的女儿李娇,早年曾在洛家里住过几年,有一段用的是洛佼之名。”

素丝险些脱口呼着“四姑娘”,“是娇姑娘啊,长这么大了。”

她细细地打量李娇,英姿飒爽,颇有些女侠风范,是个别样的美人。

洛俪道:“让厨房做糖醋鱼、糖醋排骨,再来一钵江南风味的银耳红枣羹。”

“三姐姐还记得我爱吃糖醋鱼?”

“我怎么会忘呢,你打小就爱吃甜食,被伯娘罚到祠堂抄《祖训》…”

李娇脆声笑了起来,“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第一聪明人,掏空了纸,用墨汁印,三姐姐一眼就瞧出来,我还打死不认,结果被养母、大嫂都给发现了…”

那些往事,当时觉得辛酸,过后再想,竟也是最美好的回忆。

李娇进了洛俪的内院,看着屋里的摆设,样样精致,不像她随师父等人住在山里,吃的、用的都很清淡,虽然可以打猎,可到底吃用都简单。

“府里的漪兰阁还空着,明儿我让丫头们拾掇出来。”

“三姐姐,我不住洛府,而且…我很快就有新身份,不…不能住在宫外。”

“新身份?”

李娇咬着下唇,“我不知道是什么,大师兄这样告诉我的,叫我近日不要离开皇城,说上头很快就会给我派任务。三姐姐,能看到你,我真的好高兴。我白日悄悄跟在你后头,远远瞧见你穿着官服的样子好威风。师姐妹们都说,你是我们女子里头的佼佼者,那时候我好想告诉她们,你是我的三姐姐,是闻名天下的奇女子…”

“你呀…”

素缱姐妹听说洛俪带了个姑娘回来,问清楚后,心中又欢喜又兴奋。

洛俪看着李娇吃糖醋鱼、看着她用粮醋排骨,心里满满都是幸福。李娇回来了,学了一身的武功,和她期盼的那样,依旧快乐而简单,多希望李娇就这样快乐一辈子。

“三姐姐,你也吃。”

“我早就吃饱了,你吃。”

夜里,洛俪与李娇共拥一被,说着小时候的事,说她们的打闹,说她们那些记忆里的往事,两个人说是大半夜方才睡下。

洛俪是佯装睡熟。

李娇讷讷地盯着窗户,轻悠悠地道:“三姐姐就像是阳光,可我是背负血海深仇的人,虽仇人得诛,我也不能如三姐姐这样生活,娇儿一生注定要行走在暗影…”

洛俪心头一阵悲凉,是什么让李娇这样忧郁。

李娇也学会了佯装快乐。

“娇妹妹,你遇上难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