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178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180 章

余太太道:“明儿晌午,儿媳去洛府拜访罢?”

孟氏不大乐意。

孟太太道:“洛侍读在御前当差,事情多又杂,听大丫头讲,也是个大忙人儿呢。”

余太太不快地瞪眼,“亲家母置着好的了,就不管余家,好歹我们还是亲戚。”

孟太太瞪了一眼,“三婆子,把东西拾掇拾掇,我们带着二少爷回孟宅去。”

婆子凝了一下。

丫头道:“太太,我们现在就去?”

“听说那宅子里头,家具、物件儿都齐全着,早前也是有人住的,拾掇一下就能住人,经过粮铺的时候买些粮油等物,日子自能过起来。”

孟氏忙道:“娘,我带上大郎同你一起过去吧,帮你收拾屋子也能多个帮手。”

余太太道:“西城,你也去吧。”

余西城未动,“我一个大男人跟去做什么,我又不会收拾屋子。”

没名没分的,就算要赶他出余家,好歹把话说清楚了,回头他两无着落,不是自断退路,这种事,他才不干呢。

孟太太带着女儿、孙儿乘着马车离开了,因她走了,东院里又多出一个房间来。

余太太待孟氏离开,这才回过神,“啊呀,儿媳怎么就跟着走了,明儿得让她走一趟洛府,求求洛三娘帮忙才好。”

余老爷道:“就算是不好的,从挑中好的来,也比外头的好,价格也实惠。”

余家人懊悔了一阵。商量之后,还是决定让孟氏出面去找洛俪帮忙,想办法再置上一些,他们家虽有,可对小宅子很不满意,若是余西月将来能攀上好亲,留给她做嫁妆还行。

马车上,孟氏问孟太太,“娘,这三处家业到底花了多少钱?”

“一万五千两银子,还有一处城南丁字路口的脂粉铺子。”

孟氏惊呼一声。

孟太太道:“我统共就二万两银子的积蓄,剩下五千两可不敢动,还得采买几个下人。这次拍卖的下人定是好的,官府那边打听了,因人太多,名簿还在户部,要等年轻漂亮的姑娘拍卖之后,再拍卖田庄店铺。九月初五就有下人拍卖。因着这次拍卖的多,城西菜市、城南菜市、城北菜市会同时拍卖下人,到时候我去城南菜市挑人。”

孟氏觉得还是跟着自己的亲娘好。

以前在西北,一家人还算团结。

自打见到了皇城的繁华,余老爷余太太都不愿回西北,就连余西亭的心思也越来越多,更是打起将余西城赶出门的意思,余西月的心眼也长了,天天盼着能入女学,要钓个金龟婿。

孟氏瞧着一家人的变化,心里堵塞得慌。

余西城自是知道余老爷、余西亭想让他谋孟家家业的事。

孟太太又是沉得住气的,你家不说个明白,我就不承认你儿子是入赘女婿,你想没名没分地来我孟家,这可不成,怎么也要写个文书、契约来。

孟氏母女到了城南竹林巷宅子,一家人先将主院拾掇出来,里头的家具被推倒,再扶起来,除了尘土,再摆好,床上的被褥都是半新的,衣橱里还有些衣物,都是旧的,穿是穿不着,但能填鞋底做成鞋子穿。

厨房里的厨具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缸大米,一袋面饭,菜蔬都烂了,想来家变太快,也至主家完全没有防备。

孟太太又叮嘱女儿一番,“万事长个脑子,莫被余家算计了去,他们不给你们家业也无碍,你走的时候记得把嫁妆带上,虽在西北置了田地,先让人看着,待价儿升上来再转卖。

如果让你们回孟家,定要西城见到余家写的文契,还得到官府备下卷宗。我今儿去官府,把我的户籍、二郎的户籍都落到竹林巷孟府。

你们到时候迁过来也容易,可莫被糊弄了去,最后进退不得。

余太太、西亭、西月早不是西北时候的样子,来了皇城,见了识面,心思活泛了,就连西月也被亲家母挑唆着要攀高枝…”

第270章 置业3

余太太、西亭、西月早不是西北时候的样子,来了皇城,见了识面,心思活泛了,就连西月也被亲家母挑唆着要攀高枝…”

以前在西北,余西亭那会镇日盘算家业的事,可现在就会了,一门心思想挑唆着父母把余西城一家赶回孟家。

余老爷是读过书的,顾忌着面子一直不应,可经不住时间一长会转变心思。

孟太太只不提入赘的事,等着余家拿定主意时才开口说话。

女儿是自己的,孙儿也是自己的,若能留在自己身边,她也多个依靠,但现下没名没分的,她可以收留女儿,却不能让女婿跟过来。现在跟过来了,往后要回余家,说不得就难了,且跟过来又没个说法,这可不行。

母女俩在主院住下,想着明儿再收拾东、西两处的院子出来。

次日孟氏正忙着收拾东院。

余西月领着丫头寻过来了,看着这院子,双眸放光,家里二千两银子买了个二进四合院,挤巴巴的,连个花园子都没有,可这里却是像模像样,再看这里连家具都有,心里越发不平了,别说六千两,就是七千两也划得来。

余西月寻到东院,“嫂嫂,娘说让你去洛府寻洛三娘,余家还得再置一份家业,早前置的要给我做嫁妆。”

孟氏懒懒地道:“你不是瞧见了,我正忙着呢。”

余西月恼道:“孟家的家业置好了,我们家还没着落呢,嫂嫂连自家的事都不上心,你自己和娘说,我可是把话递到了。”

孟氏轻叹一声,“成,我随你走一趟洛府。”

姑嫂一人乘着马车到洛府,与门婆子一打听,门婆子道:“三姑娘在御书房修书,若是回来得早,未时能归家,若是晚些,能赶上家里的暮食。”

现在还是上午呢。

余西月笑道:“四姑娘在家么?”

“四姑娘在女学,今年腊月要辞学,太太让她多用些心,近来不招待同窗、好友了。不过重阳节时,府里要办谢恩宴。”

孟氏好奇地问道:“谢恩宴?”

门婆子得意地道:“我们三姑娘在御书房修书,又与梁候爷一道寻着窦家宝库,圣颜大悦,封赏三姑娘做倾城郡主,四姑娘做了灵雪乡君,皇恩浩荡,府里要办谢恩庆宴。”

余西月眼冒星星,三姑娘立了功四姑娘都被封赏了,真是太风光了。“劳嬷嬷与四姑娘提点一下,余家姑娘也是她朋友,还劳她届时也给我下份帖子。”

门婆子睨了一眼,这是谁啊,她都不认得,自荐是朋友,天晓得是不是朋友呢。

有门丁来寻门婆子,她转身离去。

孟氏道:“三姑娘还没回来呢。”

余西月道:“我随嫂嫂回孟家,待到了未时再来。”

待未时再来,洛俪是回来了,说是要去窜门访亲友,带着素缱姐妹出的门。

余西月不无遗憾。

洛俪此刻在竹林深处的草庐里,马车就停在林间,与沐子轩弹琴吹笛。

长相思、永相忆…

琴音缠绵,笛声清悠,相融一体,宛似人间仙乐。

素缱姐妹与书僮听得如痴如醉。

弹了两曲,洛俪将琴放回琴盒。

两人对奕,两人又一道习字绘画。

沐子轩道:“现下是秋天,我今晨令书僮寻了些藕种在芦苇潭,也许明年就能长出荷花来。”

洛俪道:“芦苇潭无主?”

“是皇家的。这竹林是,芦苇潭也是,曾有人在竹林买一块地建宅子,被朝廷给拒了,说这一片地是入了皇家产业簿子的,就算是官府也没权转卖。”

难怪呢,这片竹林可不小,少说也有百余亩,再有那片芦苇潭得有二百亩了。

沐子轩道:“我派府中下人采竹叶,准备制成熏香。”

洛俪问:“几时制?”

“今晚就制。”

洛俪道:“我站在旁边帮忙罢,今晚不回家,就陪你一道制熏香。”

沐子轩迟疑道:“你不回家,家里人…”肯定会担心她的。

夜不返家,到底说不过去。

洛俪笑道:“我夜里偷溜出来。”

沐子轩笑。

洛俪带着素缱落夜才回家,到家里时,素纱已经在二门上看了两回。

孟氏等不到洛俪,知衙门的官员早就离衙,想买也没得法子。

素纱道:“姑娘今儿不在,余奶奶与余姑娘登门寻了四回。”

洛俪问道:“有要事?”

“余家想请姑娘帮忙置份家业,说要孟家那样的宅子、店铺和田庄。”

“让她们自己去官府。”

余老爷带着两个儿子去过了,去府衙置家业的人很多,有小户人家,亦有外地来的客商,还有大户人家的婆子。有门道的带着熟人同来,府衙的官员就热情地接待;没门道在外头立上一天,也没个人问一声。

余老爷想去问,就会被后头的人吆喝:“你到底买不买,买就排队,一会儿走来走去,还让不让我们后头的人买。”

同样一处宅子,有关系的要价四千两,没关系的就要五千两,都是一分不少的,可见关系极重要。

余老爷排到天黑,也没轮上他,着实他来得太晚,而明日是九月初三,皇城官衙的人要去菜市口看斩头杀人。朝廷下了公文,要皇城官员无论官位高低,上至杨丞相,下至九品小吏,全要去观刑。

余老爷父子排了大半日,没轮到自己,就被告知:“二更天,衙门散衙下钥了,各位后日再来,过了后日,就到菜市口竞买。”

余老爷看看长龙队伍,正好到自己头上,人家不办差了,气得不轻。

后面的人道:“下次得来早些,自己买还能挑好的,到菜市拍买时,就不一定买得上称心的。”

许多小户人家还不知道可以来官府走门道买的,就等着拍卖时去买。

洛俪近三更时从暗室出来,换了身深身衣裙悄悄离府。

竹林深处的草庐里,散发出浓浓的竹香。

沐子轩正在草庐厨房里忙碌地制作熏香,这是一种粉沫,只需在其间加入少许香料,就能有竹香弥漫。

沐子轩一边制香,一片介绍着工序、手法,先要将竹叶炕干,却不能将竹香味流散,特用专门的密制方法保留香气,炕干之后再用手揉搓成末,用全套的密法制作成熏香。

第271章 制香1(三更)

…炕之后再用手揉搓成末,用全套的密法制作成熏香。

许是洛俪原会制香丸、又会炼制花露之故,她学了一遍,在沐子轩纠正几个不足处后,第二遍就做得很标准,沐子轩先是微诧,感叹于洛俪制香的天赋。

洛俪一学会,就吵着要自己制竹叶熏香,亲自动手,不多时就制了一大盆,之后一边灶上炕竹叶,一边制熏香。

书僮金满贯更是主动肩负采集竹叶的工作。

沐子轩又制了一些炷香,将竹叶粉末照着法子和成稀泥,却不能太稀,装到一个用羊皮做的软锥形状里,用手一捏,挤压成粗细一样的炷香,根根都有一尺五寸长。

洛俪直叫嚷着好玩,抢了沐子轩手里的羊皮袋,袋子上绑了一截不到二寸的空心银柱,她学着沐子轩的样捏,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

沐子轩道:“力道匀称,挤出来的炷香粗细就更均匀。”

洛俪直挤了十几根,这才掌握到方法,沐子轩将不好的又揉到香泥里,重新绑了个羊皮袋,照着之前的样子继续做。

“我云游天下时,在云省有两个县的百姓,就擅于制香,那里一年四季暖如春,家家户户制香、调香、卖香。”

云省与蜀省毗邻,相传那里适合种植百花。

洛俪道:“我听说江湖中有个万花山庄,便在云省。”

“世人皆知玉记香粉好,本朝之初是不错,而今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你要用脂粉,还得用万花山庄的,他们的脂粉做得最是精细,又分几种,价贵的二十两一盒,价廉的也有五文一盒的。万花山庄就在常春县,此县以制香闻名天下,这制香的手艺,便是我在那里小住两月时学会的。”

云省有万花山庄,扬州亦有个百花堂,这次都是竞争内务府香粉的皇商。玉记败落,家主、嫡系男丁尽量被斩,对于偏支、分支,只要没有牵涉其案的,朝廷也未刻意追责。

奉天府玉家便有一个分支,此次也送了香粉入宫,用的字号是“玉玲珑”,传说《情劫》谱曲者玉玲珑就是这一支的先祖,他家香粉盒的上头,绘的是一个美人侧面头像。

洛俪随口道:“有香的地方出美人。”

沐子轩凝了一下,忙道:“没你好看。”

“真的?”洛俪问得很认真。

“猴子焉能与人相比。”

洛俪立时就乐了,她真忘了他说的“在我眼里就你是女子,其他的都是猴子。”她走到沐子轩身边,“要不要赏你点什么?”

沐子轩指着自己的脸颊,示意她亲一口。

洛俪恼道:“想得美!”在他脑门弹了一下,转身落坐,继续制炷香。

沐子轩趁洛俪不备,叭叽在她脸上偷袭了一口。

洛俪愤而起身,“坏死了。”

“要不你报复回去。”

“才不呢。”洛俪愤愤地瞪了一下,脸颊通红,居然趁她不备亲一口,吓了她一跳,“你家有丹炉没?就是装几斤水的那种。”

沐子轩问道:“用这个做什么?”

“做香丸。我做香丸得买别人的雪花膏,然后将竹香制成竹露,在雪花膏里加入竹露,用炼药的法子制成香丸。”

沐子轩第一次听说有人做香丸是这样做出来的。

云省的万花山庄、苏省的百花堂,都有自家制作香丸的秘法,一般是各家得器重的嫡系男子制作。但凡秘法,皆是传男不传女,就算是女儿,最多学两样制用胭脂、香膏的法子,像香丸这样的精贵之物,多不外传。

洛俪沉吟道:“在江南时,祖父知我喜欢做香丸,用一幅字画与三清观的道长换了一只丹炉,不过现下搁在莲花庄库房里头。”

沐子轩道:“你需要,我可以出钱请内务府帮忙打制。”

“我明日到宫中设的太虚观瞧瞧,许能寻到得用的丹炉,太虚道长在的时候,他不是也炼丹丸,定是有的。”她顿了一下,“明日上午,我再让素缱去买些万花山庄的雪花膏,几个大丫头前几日还问我,什么时候再制香丸,早早的就开始自己收集他们喜欢的花型香膏,只等我开口就让我给做。”

沐子轩还是第一次听说用香膏制香丸的。“你不用制香膏?”

“会啊,我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制香膏的油膏,我不知道油膏的配方。”

沐子轩兴致勃勃,洛俪就像一本书,比他想像的会好多,洛家到底是怎么教女儿的,居然教出一个大杂家来,“我知道几种油膏的配方,全是神医谷的方子,如果你自己制,定比外头的好太多。”

“真的啊,那你告诉我两种。”

沐子轩进了书房,取了笔墨,写好了两种制法和配方,之后再出来,“一种是鲜花香膏,一种是香叶香膏,都在这儿。先学香叶的,再练花香的就容易,香膏用的油脂选用绵羊油为佳,若从乳汁提炼便更好…”

洛俪想的是用灵液提炼油膏。

她看着两份纸,上面写得密密麻麻的,“乳汁没有,绵羊到哪里寻去。”

“太妃娘娘爱吃羊肉,皇上亲政后,杨淑妃为示孝敬,每日都让司膳局斩一头绵羊。”

山羊的膻味太重,绵羊膻味温和。

所以宫里采买的都是绵羊。

洛俪道:“回头我求求慧妃娘娘,看能不能弄来绵羊油。”她看着上头用蓝笔划的地方,“划的地方是什么意思?”

“就是外头各家的制法。神医谷在寻常制法上多了五道工序,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远处传来了雄鸡报晓的声音。

洛俪装了几斤熏香,提在手里告辞而去。

回到家时,素缱姐妹正巴巴地看着洛俪回来。

洛俪道:“给你们瞧瞧。”

姐妹二人接过木袋子,一看是翠绿色的粉末,“姑娘这是什么香粉,怪香的?”

“闻闻是什么香味?”

“竹香。”二人脱口而出。

洛俪欢喜地道:“我忙了一晚上,采了白云庵外头的竹叶制作的,怎么样?很香吧?”她顿了一下,“我刚从沐大人那儿得了制香膏的方子,要寻绵羊油,我今晨就入宫,求了慧妃娘娘,让她赏我些御膳房的绵羊油回来制香丸子,再随道去太虚观瞧瞧,借一个炉鼎回来使。”

第271章 制香2

,最快更新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最新章节!

让她赏我些御膳房的绵羊油回来制香丸子,再随道去太虚观瞧瞧,借一个炉鼎回来使。”

素缱想到夏天开粥棚,她身上带了两枚香丸子,还压不住异味就带了三枚,结果就是她的香丸子用完了,还拿了素绻的去用,就等着姑娘制香丸子,自己好凑一份借姑娘的炉鼎炼成膏状再挫成香丸呢。

素缱忙道:“今儿姑娘事多,我与姑娘一道入宫吧。”

素绻道:“姐姐还是在家里,把我们要凑份的香膏子预备好。”

洛俪道:“这有好几斤熏香,分成几份,给西府大爷送一斤,老爷那儿分两斤,剩下的寻了东西包好,回头让西府大爷给老候爷捎回去,这是我第一次做的竹叶熏香。”

洛俪取了葫芦,除了芙蓉酿还加了好几滴灵液,一饮下后,精神大好。

素绻随洛俪入宫。

今儿朝廷不办差,文武百官全去看斩杀窦氏奸贼。

*

重华宫。

洛俪与慧妃见罢了礼。

洛俪说了明意。

慧妃问道:“郡主要绵羊油作甚?”

“做香膏用。”

慧妃双眸一闪,忙道:“也送我几盒吧?”

“你要什么香型的?”

慧妃笑微微地,“都有什么香型?”

“娘娘有什么花,可不能几朵,得至少几百朵,越多越好,制出来的香膏就越香。我家的丫头提前几个月就备足了干花,就等我一开炉就拿出来凑份做香膏。”

冬葵对自家姑娘与洛三娘的自来熟一直不解。

慧妃的解释是:“听说她也在江湖生活过几年,果真和我对脾气,都是简单干脆的,不像宫里的娘娘、美人,说个话儿能兜一大圈,听得我云里雾里,若不是你说,我还回不过味儿。”

李夫人说,慧妃这性子像李云堂,都是简单性子,总担心慧妃在宫里吃亏或被人欺负。

冬葵只当两人都曾离开父母长在江湖的缘故,就信以为真,从不曾往旁处想。

慧妃拉着冬葵,“你要不回家问问母亲,她不是最爱摆弄花草,有没有晒上十斤二十斤的干花,凑份让郡主帮我做几盒香膏。我就信郡主,肯定比外头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