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41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43 章

皇帝招了招手,卢淮安走得更近,“故意放掉一个人,就当是我们并不曾怀疑他,以朕的判断,杨耀国还寻不到这等厉害的暗人,会武功,会配迷药…”

这是寻常的人么?

越说明被抓的几人不可信。

他们招认得太过爽快,就连说辞都几近相似。

按照常理,谁也不会露出底牌,傻到全军覆没。

除非,他们后面真正的主子另有其人。

杨玉梅想害皇后,就凭她根本做不到。

杨玉梅是有心机,可她那点心机根本不够看。

第336章 据理力争3

杨玉梅是有心机,可她那点心机根本不够看。

正月十七日清晨,皇帝旨意:两名太监被处以极刑。由宫中经验老道的施刑太监片肉,而旁边还系了五条饿极的野狗,每割下一片肉就抛给野狗抢食,野狗们饿得太狠,为了一片肉能互相厮咬,最终由胜利者享用美食。

周围是数百名观刑的大小太监。

高长春扯着声音:“你们瞧清楚了,胆敢与贱奴算计皇后丧命,这就是他们的下场,就算是死,也永世不得超生。

大赵是皇上的大赵,皇宫是皇上的皇宫,你们的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今皇上…”

卢淮安扮成小太监模样,一双眼睛审视着数百太监,似要从中寻出端倪来。

有面露不屑的,有表情淡漠,亦有吓得胆颤心惊的…

胖太监口里大骂:“杨玉梅,你这个蠢货!贱/货!活该被贬为贱/奴,没头脑的,居然不知做得干净些,累得老子要受极刑而死。”

“杨玉梅,你这贱/奴,蠢货!你们杨家全都是一群蠢东西…”

杨家蠢,是被先帝与太后利用的棋子,最后死了,还不知为何而死。自以为聪明,不过一早就被先帝太后给算计好的。

痛着!恨着!笑着!骂着…

不就是死,一刀是死,千刀也是死。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他虽内侍太监,但为了盛世而死,为了先帝太后的宏愿而逝,他愿意!

胖太监越骂声音越高。

中等个的太监紧闭着唇,痛苦地闭着双眼,这样的痛苦会坚持几日,直至最后才会咽气。

被他刻意放掉的太监面容煞白,小心地退让几步,趁所有人不注意时悄然离去。太监行了一程,确定四下无人,小心翼翼地进了慈宁宫,不是去正殿,而是去了一处静幽偏院。

*

院子里,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甘霖,今日又有什么小仙来拜见本神?”

“回太后,是明和仙府看仙果园的小仙。”

“宣进来!”

太监进了院子,重重跪下,面露惊慌地道:“太后!张平、王福被抓了,正在施以凌迟之刑…”

太可怕了,先片了额头上的肌肉,两刀下去,用额头上那薄薄的肉皮遮住了双眼,再开始剜割胸口,瞧得人胆颤心惊,薄薄的肉片,薄得近乎透明,割下之后,出血极少,而笼子里关押的野狗,早已经闻到血腥味与肉香,骚动不已,一见肉片飞落,立时就要抢夺。

窦太后眯着双眼,笑问:“甘霖,小仙就是他?”

陆安大呼一声:“太后,请安排奴婢出宫!”

窦太后依旧装迷糊。

陆安要胁道:“太后,奴婢独身一人,早年所求是一口安稳饭,而今不过是求个善终。”

窦太后眸光一紧,寒气逼人,“你敢威胁哀家?”

“太后要除姚丽嫔,是因姚丽嫔在宫中屡使手段,不肯安分,更借姚家势力威胁皇上。太后想除杨玉梅,任由她布局陷害皇后殒命,你却坐收渔翁之利…”

陆安害怕了!

他不想死在深宫,更不愿死得凄惨

窦太后笑意微敛,“你想出宫,哀家成全你!甘霖,将令牌给他。”

甘霖应答一声,不多会儿捧出一只盒子。

盒子已经开启,里头放着两枚出宫令牌,这是六宫皇后所掌的令牌。

陆安欢喜地取了第一面令牌,垂首道:“奴婢不会坏了太后的大事,奴婢告退…”然,他突地抛开手里的令牌,惊愕地看着太后,“令牌上有毒!太后,你…你…”

“陆安,你知道得太多了!哀家岂能容你。”

陆安倒在地上,挣扎了几下便不动了。

太后从盒子里取出一只瓷瓶,从里面滴了两滴汁液到陆安的脸上,尸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成水,就似冰块融成了水渍,化成的是一滩粉色的水。

太后身边的忠婢蹲下身子,使着一个精致的铜匙,小心翼翼地将粉色水汁一匙又一匙地装入瓷瓶之中。

“回头再沉淀一下,搁放些日子,又成上等的好药。”

太后的语调很淡,听到卢淮安的卫里却是胆颤心惊:十大奇毒之一的化尸水。

虽早闻此名,可亲眼瞧见,还是令人触目惊心,早前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只屑片刻,就化成一滩水。

窦太后在朝堂上沉浮几十年,先帝执政时,窦太后宠冠六宫,就是数位嫔妃联手也不能奈何于她。

而今的窦太后,即便没有窦家,依旧是一只潜藏的老虎。

虎就是虎,就算是老了,那也是一只虎。

*

养性殿。

卢淮安细细地将自己所见禀报了一遍。

“她并没有疯,她根本在装疯?”

窦太后为什么要装疯?

皇帝无法理解。

是夜,月上高阁顶,冷冷的银耀照耀在宫殿,就像是千年前的大秦倒卧在月下的墓碑,沧凉而又寂寥。

皇帝携着高昌、卢淮安等人悄然进入慈宁宫僻静的院子。

窦太后面容苍老,几日之间,银丝越发多了,面容疲惫,穿着一袭太后袍服,端坐在贵妃椅上,她突地提高嗓门,“皇上,既然来了,进来吧。”

皇帝进入院子。

窦太后道:“卢淮安可以退下。”

皇帝微凝。

窦太后冷笑道:“你以为哀家会杀你?赵御没了、老五也没了,哀家会杀掉自己最小的儿子?”

“你…”

皇帝惊诧不已。

他怎么会是窦太后的儿子?他是叶太妃的儿子。

卢淮安的吃惊不在皇帝之下。

皇帝抬手,卢淮安恭敬地离开。

窦太后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她一件又一件地摆弄着,“哀家还记得,明和十八年正月初十,哀家在凤仪宫生下与先帝最小的儿子。可他刚出生,先帝趁着哀家昏睡,令人将小皇子给抱走了。

也是那一天,居于碧玉轩的叶宝林生下一个孩子,不足七月便早产,也是一位皇子,可惜生下来就是一个死胎。先帝瞒着哀家将你抱给了叶宝林,直说那是叶宝林生的。”

皇帝错愕地摇头,“你胡说,朕的生母是叶太妃,怎么会是你,不会的,不会的…”

他已经信了大半。

一个不足七月的孩子怎可能养得活。

第337章 正文大结局1(三更)

一个不足七月的孩子怎可能养得活。

他无数次地怀疑,从他记事起,就听叶太妃时不时絮叨“我儿不足七月出生,却有龙凤之姿”,幼时不以为然,后来知事却知妇人十月怀胎的道理,民间有七活八不活之说,而不足七月出生的,不叫早产,而是滑胎。

“哀家亲生的儿子、孙儿,就算同光帝不成器,哀家还有其他的孙儿,你以为,若你不是哀家亲生儿子,哀家为扶你登基为帝?更会让你在这位置上一待就是十余年。

先帝到死都不肯道破真相,哀家幼子出生时,后背有一块黄褐色状似龙头的胎记。你自己拿着镜子照照,你的眉眼是否与哀家相似?这么多年,若不是哀家处处护着你,赵彻,你以为你能平安活到现在?”

除了醉心音律的赵徽,十六皇子、十七皇子、十八皇子都与他大小差不多,他们几个皇子年纪悬殊不超过四岁,尤其是十八皇子只比他年长三个月,而十六、十七、十八三位皇子在同光帝逝后不到一个月,全都相继或“犯过流放”或夭折。

赵徽醉心音律,被窦太后视为“此子难成大器”,唯有他被窦太后扶上帝位。在他之前,还有十二皇子、十三皇子等,哪一个当年不是英姿勃发,不是意气满满,不是斗志昂扬,可是就在他登基之前,全都获了罪,相继被窦太后流放苦寒之地。

窦太后道:“《帝王要术》的秘密,是哀家故意透露给高昌。他与你一道长大,必会告诉你。你不愧是先帝的儿子,当即就知道前往江南洛找洛廉,拜他为师阅看《帝王要术》。

你寻了个与你体形相似的龙影司暗卫,易容成你的模样,哀家又岂会不知,真正的你去的是江南。是哀家助你瞒过朝臣,更是哀家替你化解他人疑惑。

你初入江南,一路被人行刺,每至生死关头,便有数位神秘人搭救,那神秘人原是哀家遣出的凤影卫。行刺于你的不是窦承嗣,而是杨耀国。他怕你失掉掌控,故而将你带去江南的暗卫一一刺杀。

你抵顺天府当夜,身边的龙影司侍卫被杀得只剩下季如风一个,你们能顺利脱身进入洛府,那也是哀家派人暗中襄助…”

“当年先帝将《大赵秘录》与《帝王要术》分两拨龙影卫送往江南洛廉手上,《大赵秘录》在前,被杨耀国所夺。而他却没想到《帝王要术》是在前一拨人送出不到半个时辰后离的皇城,杨耀国窥见了《大赵秘录》的至关秘密,这也有了他之后数年派出杨家死士刺杀沐氏嫡系姑娘的事,他想断了大赵气运。如此险恶用心,怎能纵容?但那时,哀家不能杀他,要借杨耀国牵制窦承嗣!”

窦太后一早就知道所有。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为了黎民百姓。

这个女人一直让皇帝觉得可怕。

他从记事起,就不敢仰望窦太后。

窦太后却如置身事外,不点评他的好,也不指责他的坏,就那样冷静的旁观。他以为自己年幼登基,只是窦太后的一枚棋子,可她却扶持他一路走到了最后。

“哀家想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到底做到如何地步,哀家不装疯卖傻,你如何拿窦氏、杨氏练手,如何将窦氏派积攒的钱财充入国库?

功勋门阀、忠臣良将的真正死因,想来洛廉已经告诉你。

哀家一生,为了先帝,不惜背负上千古妖/后的骂名。那又如何,只要能助先帝与哀家的儿子收拢皇权,别说数家功勋门阀,就算一百家、一千家,哀家便是化身为魔照样会杀。

怀昭太子、老五,个个都不明白哀家与先帝的苦心,真的以为哀家贪慕权势,以为哀家乱了大赵纲常要杀哀家,他们阻止哀家杀功勋门阀,那就是纵容皇权旁落。

肃祖皇帝以太子身份平叛长达八年的宁史之乱,后在灵州登基。他的一生,以振兴大赵为任,可是功勋门阀各自为政,天下的六成财富被王、谢、冯等八大门阀所掌控,天下不少的干臣良将,就连无数皇族子弟都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宁史之乱时,时任户部尚书的王家将粮食私售给宁史乱贼,而谢家更是借着兵部尚书一职,将兵器卖给乱贼,他们的家族壮大了,天下的财富握于他们之手,就连亲王、郡王都被他们收买。否则肃祖皇帝为何要苦战八年,若不是他们,当年的叛乱最多只用三年。

肃祖皇帝数年征战,负伤累累,后来虽然平息战乱,却落下了一身伤痛,为帝不到九载便归西而去。临终前告诉先帝,大赵有几大忧患:一,皇权旁落,受制于功勋门阀;二,有一批所谓的忠臣良将心向功勋门阀,而他们所娶的妻子或是家中妹子嫁入门阀之家,盘根错结,枝繁叶茂。要重建大赵帝王威严、重振皇家,再扬帝威,就必诛门阀,必杀护着他们的忠臣良将。”

“你诛杀窦家,哀家可有阻你?窦家可杀,但皇权不可旁落!先帝一生,宁可被世人指责独宠哀家,说他被女色所误,也要纵容哀家除掉门阀、忠良。先帝一片苦心,将江南与洛家留给你,并与洛廉相约,请洛廉为大赵培养出一批真正的贤臣、干臣、良臣…”

“赵御并非哀家所杀?如果不是他与一群被门阀收买的皇亲们密谋,要反自己的父母,哀家会下令凤影卫带着东、西锦衣卫包围太子宫?

他行事不端在,不肯束手宁可自刎当场,也不愿认错。赵御是哀家与先帝的长子,哀家并不想他死,只是想贬为庶人发往皇陵。身为先帝长子、一代皇太子,竟不知天下危急还一意孤行,甘被人利用,这样的皇太子能成为明君?”

“门阀的同党、忠良的朋友,个个都说是哀家杀了他,可哀家无愧于心,为了振兴大赵,死几个前进路上的拦路石又算什么?

老五因为赵御之死,心生怨恨,在朝堂纠结众臣指责哀家,就连先帝也被他骂了个一无是处,连民间的三岁孩童都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第337章 正文大结局2(四更,八千字毕)

老五因为赵御之死,心生怨恨,在朝堂纠结众臣指责哀家,就连先帝也被他骂了个一无是处,连民间的三岁孩童都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的眼里,可拿先帝与哀家当父母?身为人子,他连最起码的孝心都没有,又如何为人子?他瞧不到大赵的病症,不晓得先帝的苦衷,难道一个个都要做了亡国奴才会看清真相。如若纵容门阀当政,必有一日,定会战火再起,国无宁日!”

“哀家与先帝所出的唯一一位嫡公主襄阳,因为赵御、老五之死,居然要入宫除妖/后,哀家是她的亲娘,她却要助她的夫家除掉哀家,甘愿被冯家所利用…”

先帝的二公主襄阳,所嫁夫婿乃是八大门阀之一的冯家,是嫡系一脉的嫡次子,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与其说她入宫毒杀太后是为太子、五皇子报仇,不如说是为了替她的丈夫报仇。襄阳驸马与赵御是同党,虽然事过多年,但皇帝听人说过那些始末。

只是八大门阀的势力太大,也至于无数读书人、无数百姓受其蒙蔽,都将窦太后说成一代妖/后。因为八大门阀的幕僚、门客从中作崇,亦败坏了窦太后的名声,认为窦太后残忍无情,连亲儿亲女都能杀。

“当年,能瞧清真相的,也只卫王一人,是他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先帝,支持着哀家,也唯有他,未被门阀、忠良所收买。”

皇帝是来兴师问罪的。

可他没想到,窦太后知晓的事远比他想像的多。

《帝王要术》、《大赵秘录》这是皇帝才能看到的东西,她都知道。

先帝对窦太后有多信任,才会和盘托出。

窦太后从箱子里拿出一卷金帛与一封密函,“你瞧罢!这是先帝留下的旨意,与他逝后留给哀家的密函。”

遗旨上说,同光帝自幼聪慧过人,要窦太后扶其登基为帝,然先帝又担心此子将来视窦太后为仇人,劝窦太后不要顾念骨血之情,可任其自生自灭。先帝要窦太后在十九子赵彻与卫王之间,择一人登基。

同光帝在说出要杀窦太后为父母报仇的话后,就被弃于深宫,连服侍的宫人尽数也被唤走,是在深宫活活被饿死、渴死的。

这不是窦太后的意思,她只是照着先帝的叮嘱而行。

先帝在驾崩前早就猜到了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门阀虽除,忠良虽杀,可这些人的牵扯太广,树大根深,少不得还有他们的党羽想为之报仇。

窦太后呢喃道:“你还记得天隆元年,哀家诏卫王入宫么?哀家记得那晚,你就立在养性殿外头。叶太妃为你撑着雨伞,你不喜不怒,不急不燥,静静地看着夜色中的卫王进了养性殿…”

往事斑驳,皇帝却是记忆犹新,因为那晚,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从一个无人关注的十九皇子,突然在第二日被择为皇帝,他听到卫王在与窦太后争执。

“哀家那晚其实是拿先帝的遗诏逼卫王登基,可他不愿意,为了逃避为帝,他居然修道炼丹。他不想登基,哀家只能扶你登基。”

她顿了一下,“直至你登基后三年,王长青从皇陵归来,方将密函交予哀家,叶太妃的儿子赵彻是哀家在明和十八年正月所出的十九皇子。”

皇帝看着先帝留下的密函,上面只说了一件事,是先帝亲笔所书的密信,内容是告诉窦太后明和十八年正月,她以三十七岁的高龄产下的嫡幼子并没有夭折,而是叶太妃身边的十九皇子赵彻。

先帝知窦太后一心想替完成心愿,恐窦太后应接不暇,无法保全赵彻,故而令人给叶太妃的羹汤下药,致叶太妃不足七月早产,产下死胎,后又桃代李僵,将赵彻送给叶太妃哺养。

叶太妃只当赵彻是她所出,视若眼珠,至今也不知道,她一手养大的赵彻,其实是先帝与窦太后的儿子。

这,也是先帝留下遗诏,要窦太后在卫王与十九皇子之间择一人为帝的最真原因。

先帝怕窦太后不得善终,最后还是挑了知晓一切内情的卫王,若卫王为帝,以卫王的仁厚,必不会为难窦太后。先帝将卫王选为下一位皇帝,并没想到卫王再三请辞帝位,宁可回家修道炼丹、不问世事,也不愿当皇帝。

万般无奈中,窦太后只得按照先帝留下的遗诏,扶先帝最小的儿子赵彻为帝。

对先帝,窦太后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只要是为先帝好,她愿意去做,没有为什么,只因她曾是先帝最宠爱的后妃。

直至天隆四年,窦太后得晓实情,方才知道天隆帝就是她的幼子,便有了她借高昌之口,将《帝王要术》的事透露给皇帝。

皇帝前往江南寻找洛廉,想一读《帝王要术》,从而知晓了先帝诛杀门阀、杀忠臣的真实原因,也知当今天下的最大症结在何处。

皇帝面有动容,带着悲怆地问道:“母后既知一切真相,你为什么要助杨玉梅加害皇后,为什么?”

“皇后中了剧毒,心脉俱损,命不久矣,皇后临终前,哀家问过她的意思,她愿意用残躯来警醒你。而你,因一己私怨,迟迟不肯处治杨玉梅,你不愿下手,母后就逼你下手。对于帝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这是为君大忌!更不能因为女人违背公道人心,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

彻儿,你父皇一生,是顾忌赵氏皇家的名声,所以要哀家做了几十年的妖/后、毒\妇,皇后更是为了你的明君之名,愿意牺牲自己。”

皇帝不解地问道:“杨玉梅该杀,那母后为何要算计姚丽嫔。”

“你以为姚丽嫔是好的?自入宫以来,私下手段呈出不穷,野心勃勃。杨玉梅是在她的点心下了红花,可就那点份量,不足她落胎,只吃一回哪就没了。她却自熬了一碗堕胎药落下孩子,目的就是嫁祸杨玉梅。借此打压杨玉梅,助她登上高位。

她落胎之后,挑唆姚大学士,扇动朝堂与你分庭抗礼!姚丽嫔之心可不是一个皇妃能满足的,她要的是皇后,是未来的太后,她更想做第二个哀家。

如果被她算计成功除掉杨玉梅,她下一个要对付的就会是洛皇后、李慧妃,只要挡住她登上皇后之位者,全都可以除掉。既然她连未出世的亲儿都可以下毒手,哀家就绝掉她的念头,令人在她的茶点下了绝子散。

即便哀家,也不及她的狠毒,这样的女人,哀家必须要防。”

第337章 正文大结局3

即便哀家,也不及她的狠毒,这样的女人,哀家必须要防。”

窦太后道破的真相,在皇帝的心上狠狠地抽了一鞭。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深宫的女人,居然狠毒到连自己的孩子都杀。

姜婕妤利用杨玉梅,是因为她有隐疾,一旦产下男丁,必是痴傻儿。

而他下令赐了姜婕妤一碗绝子汤,又让她哺育三皇子天顺,是希望姜婕妤能拿三皇子视若己出。

姚丽嫔为登上高位,行事就能如此狠毒。

“哀家知道她的野心,也知道她的弟弟姚志豪比她的野心更大,要谋皇亲爵位,要做第二个窦承嗣。杨玉梅因章氏被姚丽嫔杖毙,一心想为母报仇,早早就布好了局,哀家冷眼看戏。哀家要剪除姚志豪,除掉姚丽嫔最大的依仗,皇上果然没让哀家失望,得知程宝林被辱自尽,杀姚志豪,贬姚大学士…”

姚丽嫔张狂的资本就是她那个自恃才高八斗,聪明无双的弟弟,与她那个一心想做丞相的父亲姚大学士。

姚丽嫔与杨玉梅斗,不就是因为窦承嗣与杨耀国阻了她父亲的仕途,她除了恨这两个人,心里也暗恨着洛皇后。

皇后之位,可是她一早就盯上的。

哀家厉声道:“如此恃才欺君为难我儿,哀家岂能容她。”

这才是亲娘!

躲在暗处,就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

皇帝准备了一肚子的斥责,此刻竟是一句都说不出来。

世人皆说“窦氏是奸/后”,可她用自己的奸、恶、毒辣成全了今日的朝堂,也成就了今昔的天隆帝。

窦太后说得激愤,“姚丽嫔的依仗是什么,不就是她的娘家姚家,她娘家一个是姚大学士,另一个便是姚志豪。哀家知道杨玉梅的计算,对程宝林的死哀家虽没算计,却在背后推了一把。你若将程宝林的死扣在哀家头上,哀家认下!”

她是太后,一辈子得宠先帝,高高在上,也是一个拥有智慧与美貌的女人,否则也不会助先帝走到如此地步。

“先帝临终前,要哀家发誓,代替他守护你长大,代替他守护万里山河,哀家应了。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大赵天下,为了黎民百姓!

彻儿,你是皇帝,是这天下之主,你怎能因一己私怨爱恨蒙蔽双眼?杨玉梅必须死!你不能再留下她,她不死,如何安抚六宫,安抚前朝?”

杨玉梅想算计洛俪,窦太后就给对方一个机会,也成为杨玉梅必死之因。

“荣嫔早前瞧着是个好的,可事实是,她给自己的儿子喂醒神汤,假意将儿子送到慈宁宫。二皇子哭闹不已,讨得叶太妃心烦,这才换了大公主去。她一心想利用大公主讨得叶太妃的欢心,他日好助二皇子得宠君王,争夺储君之位。”

“一心打着小算盘的敏嫔,在人前扮着柔顺模样的宁嫔,反倒不如李慧妃坦荡率直。皇后的本意虽好,贤惠、有才华,可也太过清高,她太小瞧后/宫的女人,也太过君子。

以皇后不愿与女人争斗的心思,她不死在杨玉梅手里,他日也必死其他嫔妃之手。

彻儿,你怎能为了诞育皇嗣,但凡是个女人就能生?皇家需要的是优秀皇子,更需要血统高贵的子嗣,杨玉杏这种浣衣婢如何配为你诞育子嗣?你是天下最尊贵的男子,也只有尊贵的女人才配得上你!”

皇帝如梦惊醒:他娶洛俪,原就是害了她。

即便他身为帝王,到底有权势难及之处,这难及的是人心。

他自恃看懂了天下人,却从来没看懂洛俪,也没看懂这深宫的一干后妃。

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他猜到了,却不知个个心思都如此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