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54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56 章

早前那么多沈家村的壮后生撞都撞开。

一个人吃五个包子饱,不能说只吃第五个就能饱,其实还有前四个垫肚子,这门也是如此,只是洛俪恰巧那一脚的力量,正好给踹开了,但旁人不这么看,认为:诈尸了!只有鬼才有这么大的力气。

洛俪走近,歪着脑袋。

婆子的牙齿吓得咯咯碰撞作响,“沈姑娘饶命!害…害死你的是我们家二少爷,与…与我可没关系…”

“杀人偿命!”洛俪说出四个字,看着地上的元宝,既然家里穷,银子就不能不收。她几世为人,对钱都没有什么印象,她微微凝眉,“这些钱…”

“姑娘别害我!我…我没害过姑娘。”

“这些钱是怎么回事?”

“是…是我们太太赔给沈家的。”

“哦。”

洛俪道:“既是赔给我的,那就是给我养病、瞧病的补偿,无论生死,这钱都是给我的?是也不是?”

“是…是…”

婆子的声音在夜风里直抖索。

洛俪笑了一下,“把钱装到包袱里,我得了你家的钱,不找钱家算账就是,只是下次告诉钱文才,见着本姑娘,记得避开些。本姑娘自带煞气,可不是他能招惹的。”

婆子抖索着把银元宝装到那包袱里,提着包袱怎么也不得劲。

洛俪自行提了包袱,微微一笑,“告诉钱家,钱文才逼我跳河的事就了了,一百两银子就是补偿。告辞!”

钱府大门外。

惊散的沈家村人一个个远远地避着,又好奇地探出脑袋,看到洛俪一抬腿就把大门给踹开了,个个面露诧色。

洛俪提着包袱出来,还未站稳,就被一个妇人抱在怀里:“莉莉啊,你真的醒过来了?你不是鬼?”

梁氏上下齐手,将洛俪从头到脚地摸了一个遍,发现身上微热,确定是个活人,方长舒服了一口气。

洛俪组织了一下语言,“娘,我活过来了,抓我的鬼差说我阳寿未尽,将我给放回来了。”

梁氏抱着洛俪,又哭又笑。

钱家大门内,婆子早已经吓得飞野似地去回禀了。

钱老爷一家听说死了几个时辰的人突然又活了,一个个如临大敌。

梁氏半搂着洛俪,“好闺女,活过来就好!下次出门让你哥哥陪着,再不会有人敢欺负你,再有人欺负你,娘和你二爹、三爹找人拼命。”

沈松见自己的娘搂着妹妹:莫不是妹妹真没死?

沈桦此刻吓得不轻,一个劲儿地往人群里躲。

沈松定定心神,第一个走出来。

沈二爹也跟着出来,眼里含着泪。

梁氏啐骂道:“二壮、三壮,瞧瞧你们俩那样子,说出去真丢人,自家闺女活过来,还吓得跑那么远。莉莉没死,只是憋了气,一口气缓过来就没事了。”

沈二爹、沈三爹这才从人群里走出来,将洛俪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姑娘还是那个姑娘,怎的觉得哪里不对劲呢,可又说不上来。

沈松走近,一把抱住洛俪,“妹妹没事了,真是太好了!”

沈三爹道:“那个…莉莉没事,是不是把钱还给人家?”

沈杉问道:“为什么要还?不还!”

洛俪扬了扬头,“不就是一百两银子,钱家说了,是向我们家赔礼的。我在河里沾了冷水,受了风寒,我嗓子眼疼得紧,头也疼,浑身都疼,肯定是受凉了,就当是给我养病吃药、压惊的钱。”

无钱难死英雄汉。

洛俪拿定主意不还钱。

这是为了前身讨的,也是为了让前身的爹娘兄弟过上稍微好些的日子。

*

次日天未亮,一个传言就传遍了整个草庙镇的十二个村。

“听说了吗?沈家村的茉莉花昨儿跳河死了。”

“听说了。”

“听说昨儿夜里又活了。”

“钱家给赔偿了一百两银子,让她回家养病吃药。”

一百两银子,可真多,都能娶五个媳妇了。

流言满天飞的时候,洛俪真的病倒了,声音嘶哑,浑身滚烫。

沈柏一大早就到镇上请郎中。

沈家上下把全家人的被子都盖在她身上,她还冷得栗栗发抖,“冷!好冷!冷…”

沈二爹又在屋子里烧了个火盆。

她还是叫冷。

于是,在传言的第二天,又有了新的传言。

“听说沈家村那死而复生的姑娘病了。”

“我听说病得快死了。”

“那可是落河才惹上病的。”

“如果治不好,以沈家人的性子,肯定要到县衙告状。”

钱老太太听着时不时传来的消息,敲着木鱼,“阿弥陀佛,那姑娘的病好了才行,如果真的病没了,只怕他们还得闹。”

外头都说那钱是给姑娘养病、吃药、压惊的钱。

就算钱家人想解释,现在也不能了,消息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整个草庙镇的百姓几乎人人皆知。

钱老太太生怕惹上官司,遣了下人过去探望,送了一袋粮食又五十个鸡蛋。

洛俪先是发冷,后来又发热,这样折腾了三天,浑身虚弱不堪,在家里吃药将养,直进了四月,身子方才一日日好起来。

许是这一个月好吃好喝的将养,待她经郎中诊断,确认“梁嫂子,你家姑娘的风寒痊愈了。”

可就算是这样,全家上下吓了一跳,依旧让她在屋里将养着。

洛俪住的闺房是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头的东西有不少,有床榻,有桌案,还有衣橱、箱子。桌案上有一个陶壶,配了两只陶杯,她生病的时候,迷迷糊糊听见梁氏让沈二爹与沈柏去了趟县城,好像采买了不少东西回来,亦抓了药材,买了米面。

沈家村很大,全村住了五六百户人,九成姓沈,只少数外姓人。

第348章 沐洛缘-香钵钵2(三更)

沈家村很大,全村住了五六百户人,九成姓沈,只少数外姓人。沈家村很穷,全村有四千三百多人,这么多人,统共才二千六百亩田地,就像沈家上下有八口人,家里只得五亩二分地。有二亩中等田,剩下的三亩二都是山坡地与荒地皆属下等田地。一年到头,根本吃不上几顿饱饭。

近来家里的伙食好,也是因钱家赔了一笔钱给沈家。

梁氏得了钱让丈夫儿子去县城采买一些米粮回来,一来全家怕洛俪就此一病没了。虽说得了一百两银子,也能给家里的儿子娶一个媳妇,可梁氏的眼光高,定要娶个水灵好看又能干贤惠的。

这个时节正是乡下最忙的时候,因为家里的田地不多,沈二爹、沈三爹带着沈柏、沈杉几个下地干活去了。

家里有沈松与沈桦,又有梁氏照顾着洛俪。

洛俪虚弱地坐在藤椅上,身上盖着一床被褥,晒着四月的太阳。

梁氏正坐在一边做针线活。

洛俪将家里的情况也摸了个熟络。

梁氏原是二十多年前,听人说是同光三年初冬,由沈大壮从县城花了二十二两银子买回来的。她做了沈大壮、沈二壮、沈三壮兄弟三人的媳妇,成亲之后生了四子一女。沈大壮在两年前病故了。

沈大壮是兄弟三个里头最能干的,他会做木工活,家里的房子是他带着沈二壮、沈三壮两个自己盖起来的,家里的家具也是他自己打的。沈大壮十二岁时跟着县城的木匠铺子做学徒,是木匠铺子里头七八个徒弟中学得最好的,能揽私活,后来还教会了沈二壮、沈三壮兄弟做木匠,就连沈柏、沈杉兄弟俩的木工手艺都不错。

梁氏家的日子在沈家村算是偏上的生活水平,着实丈夫儿子都是木匠,偶尔能揽上私活赚了银钱贴补家用,她自己的刺绣手艺好,时不时绣些东西送到县城卖,也能挣几个钱。

洛俪想到自己有三个爹,而且瞧梁氏的样子,她自己都不知道每一个孩子的亲爹是谁,反正不是沈大壮的就是沈二壮,再不是这两兄弟的肯定是沈三壮的。

因为村里都是一妻多夫制,各家也都习惯了,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洛俪不解地问道:“娘,钱家赔的银子不会都花光了吧?”

沈桦这会儿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写字,接过话道:“姐,你这一病,可花了不少钱。二爹、三爹生怕你病没了,让郎中给你开了好药,啧啧,一副药最便宜的就得二百文,贵的一副就六百文呢。”

沈松瞪了一眼,“妹妹吃点药算什么?只要她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

洛俪笑了一下,还是沈松会说话,听到耳里就是舒服。

梁氏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呢喃道:“钱家赔了一百两银子的药钱,是花了一些,可不还是剩下些,回头你要出阁,总要预备些嫁妆。”

洛俪一直在打量梁氏,每次看到漂亮的下颌,与曾似相识的嘴与鼻子,她就会不由自己的想:她也姓梁!还与梁娥眉长得相似,是不是真有什么渊源。

“娘,你的针线活跟谁学的?恐怕整个县城,都没人有你这好手艺了。”

梁氏不答,但神色似有沉思、追忆。

洛俪试探似地问道:“娘,我们家怎么不搬出去呢?这一带的地价也不算高啊,置上几十亩田地,再新建一个体面院子,哪里的黄土不养人…”

沈桦丢下手里的树枝,奔了过来,道:“姐,这种话可千万别让村长听到,否则就要被当成背族。我们祖祖辈辈都长在这儿、生在这儿,谁也不能离开。东南边还有山林子,那都是无主的,里头有野兽,还能进去打柴。虽说我们的田地少些,因草庙镇是出名的贫穷镇,当今皇上都知道我们这里,特意减了我们的税赋,我们这里的百姓每年只需缴纳人头税,一个人十文钱。其他什么都不用交,如果没钱的,可以用粮食抵税。其他镇的百姓可羡慕我们了。”

羡慕他们不交税赋,还是羡慕他们穷得兄弟共娶一个媳妇?

她曾与天隆帝提过这里的贫穷。

沈桦又道:“两年前,宫里放了一批老宫娥出宫,个顶个生得好又能干,如果一家出两个壮年儿子去边城参军,可得朝廷赏一个宫娥做媳妇。”他笑了笑,“我们村里就分了十个,这十家都是家里有三个儿子、四个儿子的,挑两个儿子去从军,家里的儿子就有了媳妇。娘不许大哥、二哥去从军,不然…”

门外头,传来沈三爹冷哼哼地道:“几个老女人年轻的都有二十五岁,年纪大的三十了,这有什么好的?十个女人,有三个至今都没生一个娃…”

沈二爹接话道:“再能干好看,不能生娃,对庄户人家就不能算好。倒是可惜这几家出的两个男丁。”

两个壮劳力的男丁去从军,换了一个媳妇回来,偏这媳妇还不能生养,可不让人失望。有娃的自然觉得值得,可这没娃的,只怕肠子都悔青了。

现下是天隆十九年四月下浣。

沈二爹有几分精明,沈三爹是个不苟言笑的人。

沈二爹肩上扛着锄头,手里提了一只锦鸡。

沈桦奔了过去,接过沈二爹手头的锦鸡,“二爹爹,你去后山打猎了?”

沈二爹道:“我们没去后山,就在自家的荒坡地里除草,禾苗刚长出来,野草就长了不少。你三爹发现地头小沟里有锦鸡在孵小鸡,他自来打猎最有准头,拾了个石子丢过去,一下就打死了。”

沈三爹乐呵呵地,从衣兜里掏出六枚锦鸡蛋,“正好给莉莉补补身子。”

洛俪好奇地望了一眼,寻觅了一下,没瞧见沈柏与沈杉:“大哥和三哥呢?”

“说晌午还有一阵,借了石家的鱼网去河边,说要捞鱼回来吃。”

她现在叫沈莉莉,而非洛俪。

沈莉莉晒着太阳。

梁氏近来就守着沈莉莉,以往还爱去窜门,现下也不窜门,留在家里陪着女儿。

门外,有人在叫门:“梁大娘、沈桦!”

第348章 沐洛缘-香钵钵3

门外,有人在叫门:“梁大娘、沈桦!”

沈桦动作迅敏,一转身奔了出去,冷冷地立在木篱笆门外,来的是张家村的兄弟俩,这兄弟一个十八岁,一个十六岁,相貌还算清秀。梁氏说要给闺女挑读书识字的,张村长特意请一个秀才回家教授三个孙子读书识字,三个孙子里头,小孙子最是坐不住,就没让他读,只拘着长孙张中策、张中谋兄弟俩读书,得闲时一日读两个时辰,忙时就干农活。

张家早就听说沈莉莉被钱少爷欺负跳河的事,说她死了又活了,但沈家人一直不承认“死了”的事,只说是憋了一口气在心头,一下憋了气,后来缓过来了。

镇上的郎中也不承认人有死而复生的活,也说是先头在水下憋住了气,现在一口气顺过去,人就醒了。

张中策今儿是奉他们祖父张村长的令过来瞧沈莉莉。

沈莉莉因生了一场大病,虽然现下好了,依旧裹着被子躺在藤椅上。

张家的日子在张家村算是比较宽裕的,此刻张中策提了三斤五花肉,笑微微地立在木篱笆门外。

张村长有三个儿子,二儿子病逝,还有两个儿子,膝下四个孙子,养大成人的就只三个,儿媳妇数年前没了,因着没儿媳张罗亲事少不得就要他们夫妇俩跟着操心。

张村长当年是与他弟弟同娶了一个媳妇,只他弟弟在十多年前就没了。

张中策拉着张中谋进了沈家的木篱笆大门,沈家虽是庄户人家,可家里家外拾掇得少有的干净整洁,家里也有像样的家具,但凡来过的人家,都会觉得这样的人家好。梁氏很贤惠,无论是家里的丈夫还是儿子走出去,衣着打扮都是干练干净的。

梁氏提高嗓门道:“张大郎,如果你们进门送东西,今儿就别进来。”

张中策凝了一下,提着三斤猪肉,进不是,退也不是。

沈二爹道:“听你大娘的话,我们家不差这一口猪肉吃。莉莉是病了,可现下病也养得差不多,身子也恢复。这些日子,为了给她养病,我们家也没吝啬钱,天天都吃肉。”

沈桦的眼睛在猪肉上打了个转儿,咧嘴笑着,“三爹,你把鸡拾掇干净,回头让娘炖鸡吃。”末了,他还道:“姐姐越发娇气,以前最喜欢吃肉,现在只喝汤不吃肉,还非让家里买老母鸡炖汤喝。前天与南村头的石大娘买了一只老母娘,听说养了七八年的,娘用好柴炖了大半日,硬是没炖烂。姐姐喝了一大碗汤就说饱了,反倒是便宜我们兄弟几个。”

沈莉莉不紧不慢地道:“买这种鸡炖汤喝,又香又划算,价格又便宜。旁的一只鸡怎么也得好几十文,就这种老母鸡,一只鸡才十八文,同样的价儿,能买三只吃,这样才划算。”

再吃不动,家里小子多,梁氏做好,还不是被沈柏、沈松兄弟四个啃得干干净净,连骨头都没浪费,还喂了自家的花狗。沈二壮、沈三壮就吃了鸡内脏,又吃了一对鸡腿,而梁氏与沈莉莉一样,只喝了一碗汤。

梁氏近来觉得奇怪:她自己生的女儿,她心里有数,自沈莉莉醒来后,喜好变了,性子都变了。以前虽然也乖巧,可镇日叽叽喳喳,鲜少有现下这般安静的时候。

这也是她这一个月寸步不离守着女儿的原因。

钱文才欺负沈莉莉,可到底没欺负着,最多就是伸手摸了一把小脸,吓得沈莉莉跳河了。

张中策为难地道:“这是我奶让买的,专挑最好的五花肉,我奶让我们送来给莉妹妹补养身子。”

近来因梁氏说要给沈莉莉预备嫁妆,原本就是香钵钵的她,被盯着的人就更多。乡亲们似乎探听到:沈家不愿让女儿远嫁,想让她就嫁在草庙镇上。全镇共有十二村,但凡有儿子没娶的,都想娶这么个姑娘。

梁氏固执地道:“要进我家门,就把肉挂到外头大榆树上,离开的时候再带回去。我家万不会收你家猪肉,莉莉今年刚生一场大病,就算要说人家订亲,也得等她及笄才行。”

沈莉莉想着:上回沈柏和二爹要进城,她可是写了两封信,哄着沈柏与二爹帮忙寄出去,一封是寄往北疆虎关城的,另一封是寄给皇城沐府。两封都是她给沐子轩写的,信里只一个意思:让沐子轩来冀州草庙镇沈家村寻她。

她早早就被人盯了,感觉如同小白兔被大灰狼盯上,明明白兔还没长大,没肉可吃,可就等养肥宰杀。

沈桦自是听梁氏的。

梁氏收拾了一个针线盒,这是一个还算漂亮的针线盒,是木头制的,一瞧就是沈二爹兄弟的手艺。

沈三爹不吱声,扭头进了厨房。

梁氏给沈莉莉掖了掖被角,低声道:“再晒一会儿就进屋。娘去做饭,也不晓得你大哥、三哥能不能捞到鱼,如果捞到鱼,鱼给你熬鱼汤喝。”

沈莉莉重复道:“娘,要把鱼汤熬白。”

“成,我知道了。”

沈二爹看着张家兄弟,一脸挑剔、警惕的目光。

沈松轻咳一声,捧着本书进了堂屋。

张中策凝了一下,终究是把猪肉挂到沈家外头的大榆树上,因为挂得高,惹得沈家的大花狗蹲在大榆树下,时不时望着树上的肉馋嘴,口水流了几大碗,也吃不到嘴里。

张中谋蹲在沈莉莉跟前,瞧着沈莉莉那精致漂亮的五官,热情地道:“莉妹妹…”

沈莉莉看着十六岁的少年唤自己妹妹,立时被恶心到。

沐子轩现在在哪儿?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

只要他出个好价,想来沈家还是愿意她跟着他去的。

唉,石沉大海的书信,前世是给香茗大师写过一封信,询问红色灵露的事,结果他再没有回信,之后几年,香茗大师就似人家蒸发了一般。

沈莉莉想:香茗大师莫非在云游的时候圆寂了,人圆寂了,可梅花寺却没传出任何消息。

沈莉莉烦得紧,掀开被子将被子铺开晒。她径直进了厨房,看着大盆里泡的野菜,正要伸手帮忙,沈桦已经叫了起来:“姐,你别碰冷水,郎中说过,你是风邪寒水袭体,最好别碰生冷的东西,待你大好了才行。”

沈莉莉心里暖暖的,“不就是洗个菜,我没那么娇气。”

第349章 沐洛缘-渊源1

沈莉莉心里暖暖的,“不就是洗个菜,我没那么娇气。”

沈三爹正在厨房外头的墙角下拔鸡毛,“听阿桦的没错,还没大好呢。县城药铺里抓的药可精贵了。”

一副药轻则二百文,重则八百文,要不是钱家赔了药钱,否则就她吃这一个月的药,定要吃得家里倾家荡产。

近晌午时分,沈柏、沈杉兄弟俩从外头回来,一人抱着大木盆,一个提着木桶,里头满满都是鱼。

“二爹、娘,我们撒了两网,快来看鱼,好多呢。”

梁氏很会做菜,会煲鱼汤、水煮鱼、红烧鱼、清蒸鱼,煲了一大盆汤,又做了红烧鱼一盆,捧到堂屋的大桌子上,留了张家兄弟一道吃饭,因近来手头阔绰,又蒸了大馒头就着吃。

沈家人自来是梁氏坐在上位,她左边坐沈二爹,右边坐沈三爹,沈莉莉挨着沈三爹坐。

沈三爹挑了块红烧鱼,“这块刺少,多吃些,近来都瘦了。”他话原不多,将鱼肉往沈莉莉碗里一搁,又道:“近来的野菜都长老了,村里一带早没野菜可挖,待三爹得空,就去南山林子里给你寻。”

“三爹爹,哪里的野菜都老了,得明年春天才有嫩的。”她顿了一下,微微一笑,给沈二爹、梁氏与沈三爹各布了菜,甜甜一笑,又坐回位置上。

沈杉道:“爹、娘,今天何家村的何杏花与我们搭讪了,还说我们家应该也买一条渔船,再添一张渔网,说捞到鱼送到县城去卖,肯定能赚钱。”

梁氏不作声,而是看了眼沈二爹。

沈二爹道:“我们沈家上下会木工活,买船作什么?要木头进南山挑两根树子来,我和三壮又有木匠手艺,不过几日就能做一艘,没的花这冤枉钱。”

沈莉莉不说话,对家里的情况她也摸熟。

梁氏吃着饭,一双眼睛望着沈莉莉,着实女儿的动作太好看了,吃得跟小猫一样的优雅,动作漂亮的能迷住人的眼睛。这一个月的将养,皮肤变白了,人也长高了一大截,越发显得高挑秀颀。

张家的兄弟俩啃着馒头,一双眼睛就盯着沈莉莉看,瞧得忘了挑菜吃。

沈杉心里火大,起身走到沈莉莉身边,“妹妹,你坐我的位置。”

让他们再瞧!

爹娘没同意把妹妹许给他们,三天两头地往沈家跑。

哼!

沈莉莉移到沈柏与沈松身边,一侧又是沈桦。

张家兄弟还是直勾勾地盯着沈莉莉。

沈桦瞧出来了,张家兄弟就是狼,不是来吃饭的,就是来吃他姐姐的。

不过,他姐姐病了一场,长得好像越发水灵了,一举一动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