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55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57 章

沈杉砰的一声,将筷子一拍,“张中策、张中谋,你们再看我妹,我把你们的眼珠子挖出来。”

沈莉莉压根就没瞧他们,满肚子想的都是前些天自己送的两封信。

沈家村据冀州城有二百多里路,离皇城就有六百多里,离县城也有二十八里路,离镇子不到三里路。

这里是三不管的地带,听说与好几个县毗邻,东边有个石峰镇,是应天府的地界,离此有五十二里;西边还有个青堤镇,离此有六十六里,是沧州地界;北边是县城;南边又有一个镇子唤作侠义镇,得有二十六里路,听说是皇城地界。

村子里的百姓,多是赶县城、侠义镇与草庙镇。因侠义镇是皇城境内,建得比县城还好,据她打听到的消息,那里设有驿站。

她琢磨着是不是去那边赶集,顺道寄信出去。

沈莉莉吃了半块馒头,喝了一碗鱼汤,拿着半旧的帕子拭了拭嘴。“爹、娘,我饱了。”

沈桦道:“姐姐吃得越来越少了,以前和我吃得一样多,如今小半个馒头就饱。”

梁氏心事重重,“你大病初愈不要出门。回屋歇着罢,别再做针线。”

“是。”沈莉莉福了福身,转身出了堂屋。

张中策、张中谋兄弟俩交换了一下眼神。有些日子没见,怎的莉莉越发像大家闺秀了,瞧举手投足间的气度,就像换了一个人。女大十八变,真是越变越好看。

沈杉冷哼哼地道:“你们兄弟别打我妹的主意,我们家不会将妹妹许给你们。”

张中谋惊道:“为什么?梁大娘嫌我们兄弟不会读书识字,我爷请了先生教我们。我和大哥现在会读书识字了。”

沈杉道:“会也不行。”

张中策问道:“沈二爹、梁大娘,早前你们说的话还作数不?”

梁氏轻叹一声,“待你们问莉莉。她若不反对,我当娘的就不反对。”

张中谋急道:“大娘,你现在就说成是不成,总得问实在。”

沈杉道:“别问我妹,我知道,我妹不愿意。你们张家的男子都克妻,你祖父克了一个,又再娶你现在的奶奶,你们爹也是克妻的,你娘还不到三十就没了…”

克妻?

这是什么藉口,可从来没人说他们爹是克妻的。

沈二爹附和道:“我们沈家就一个姑娘,不敢许配过去呀。”

狗屁的话,早前都没说过,现在就嫌他们克妻了。

正说话,只听外头传来一声悲嚎,一个少女从外头跑了进来,呜咽着声儿,“梁大娘,我娘…我娘…昏倒了!我爹让我来你们家借一两银子,好给我娘瞧病。”

自从村里知道梁氏家的手头宽裕,隔三岔五就有乡邻上门借钱。

早前因沈莉莉吃药,又要补养还好些,尤其近来沈莉莉的病好转,上门借钱的几乎天天都有。

上门的姑娘叫沈春花,是东邻沈大毛家的姑娘,沈大毛原有兄弟四个,十多年前,他带了一个兄弟去匈奴的长白山挖野山参,发了笔财,回家之后,兄弟四人各娶一房妻子。沈大毛膝下有两子一女。

沈莉莉从屋里出来时,已听到东边呼天抢地的哭声,其他人家说家里有人生病许是假的,可这回却是真的。“春花,你娘是怎么昏倒的?”

沈春花眼泪直滚,“何家村来了个媒婆,是与我们家做换亲的,那家有一个姑娘,今年也满十六,家里有四个兄弟,我爹说这是门好亲事,他要答应,我娘不肯,和爹在饭桌上争执起来,两人吵了几句,我娘两眼一翻昏过去了。”

第349章 沐洛缘-渊源2(三更)

我娘不肯,和爹在饭桌上争执起来,两人吵了几句,我娘两眼一翻昏过去了。”

沈莉莉道:“你先莫急,我与你一道去瞧瞧。”

她前世跟着沐子轩在匈奴草原兜转过一段时间,沐子轩教会她如何诊脉,还教了她一些简单的医术,她最擅长的针灸,只很少有人练手,也不晓得能不能用。

沈莉莉跟着沈春花出了家门。

沈桦大叫一声:“姐,你等等我。”

待他追过来时,沈莉莉已进入沈春花家。

春花娘已经被扶到椅子上。

她先诊了一下脉。

这是气急攻心,又被食物给咽住。

沈莉莉扫了眼桌上的饭菜,番薯玉米羹,玉米面磨得很细,一大锅撒两把粉末,更多的是番薯。番薯各人都捞了一大碗。她立定身子,运足力,一掌拍到春花娘后背。

春花爹正要大怒。

人已经病了,怎能打人。

春花娘咳嗽两声,喘了口气,两眼一睁,指着春花爹大骂:“让我闺女去侍候四个男人,就他家的后生长得一个比一个丑,你要同意这么亲事,除非我死。”

春花爹连连咳嗽,脸上微红。

沈春花道:“莉莉,不用请郎中吗?我娘没事了?”

“米婶是被番薯给咽着了。沈毛叔,你怎能在吃饭的时候与米婶吵架,这样很危险的,若非我来得快,只怕因不能出气就给咽死了。”

沈春花的娘姓米,人称米婶。

米氏道:“活着还有什么劲儿?他整日就知道娶儿媳,也不想想对方是什么人家。何家人一个赛一个的丑,当年何大贵兄弟三个凑了八两银子买了一个瘸腿女人回来,八两银子的女人,得有多丑。想让我闺女嫁那种人家,除非我死,何姑娘指定也是个丑八怪…”

沈桦接过话,“米婶,我听说何家村的何瘸娘除了腿是瘸的,人长得不丑。他家的何姑娘水灵好看,何家四兄弟都不差。我三爹和大哥去他们家打过家具,说是打了新家具,好娶媳妇用的,他们家四兄弟都随何瘸娘,长得真不丑,而且何瘸娘听说不是天生是瘸子,是在大户人家当丫头时,因为给奶奶买药慢了,被打成瘸子。”

春花爹一听这话,当即道:“听见了吧!阿桦都说不丑,人家肯定不错。四个俊后生配你家闺女,旁人都会说春花好福气。”

米氏摸不准消息,“光俊有个屁用,得有本事。”

“又俊又有本事,就不在草庙镇住了,但凡真有本事的,全都到外头安家了,谁还留在这儿。”

沈莉莉不吭声,道:“大毛叔、米婶,没旁的事,我就回去了。”

她一回家,就进了自己的屋子。

沈桦当成天大的事,将沈莉莉将米婶救回来的事说了。

沈杉惊道:“妹妹几时还会给人瞧病了,只一诊脉,一瞧就知道是番薯给咽着了?”

沈桦得意地道:“姐姐和我说,她落水里的时候遇到仙女,金手指一点她就睡过去了。再醒来在钱府门外。要我说,定是仙女赐了我姐医术。”

她绣的帕子能卖钱,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而今还会医术更了不得。

梁氏怔怔地不说话,越来越发现这不像她记忆里的闺女,闺女像换了一个人,一个月的时间,连容貌都发生了改变,人还是那个人,却比以前更精致、优雅,举手投足都不像庄户人家的姑娘,就将小家碧玉都能赛过去。

梁氏喊了声:“三壮,你洗碗,我带莉莉到地里瞧瞧去。”

沈二爹道:“大晌午的,地里有什么活可干?我们家就那么点地,就是男人都不用下地干活,你让莉莉下什么地?”

梁氏置之不理,拉了沈莉莉出了家门。

张中策兄弟俩跟了过来,梁氏蓦地回头,指着他们俩道:“莉莉,你愿意嫁到张家为妇么?”

“不愿意!”

张中谋不解,“莉莉,你为什么不乐意?你嫁到我们家,我们家肯定待你好。”

“我已有意中人,却不是你们。”她说得肯定,不带半分质疑。

梁氏对她的话很满意,“中策、中谋,你们听明白了,我们不会把莉莉许配给你们。以你们兄弟的条件原是极好的,让你父祖另给你们觅选姑娘罢。”

兄弟俩面面相窥,他们是极喜欢沈莉莉的,可人家姑娘不喜欢他们,他们一厢情愿也没用。

梁氏带着沈莉莉,往自家的田地走去,不多时上了山坡,因正值正午时分,外头干活的人还很少,行了不多远,就看到一座坟头,那里埋的是梁大壮及其父母的坟,约有四座坟静立在地头,旁边栽了数株松柏、榆树。

梁氏面容肃冷,“你究竟是谁?”

沈莉莉问道:“你与皇城郑国公梁家是什么关系?为何你长得像梁家人?”

梁氏的身子微微一颤。心里暗道:“你果然不是莉莉,你…你…是一个孤魂野鬼?”

沈莉莉更正道:“我不是孤魂野鬼,我是尘缘未了,借尸还魂。送我来的人曾说,这肉身与我前世有些渊源,待我醒来之后。我看到你就觉得熟悉,你与郑国公梁家到底什么关系?”

“梁家…”梁氏勾唇,莞尔苦笑,“郑国公梁家而今又在何处?满门抄斩,尸骨无存。”

梁氏的生母任氏,原是郑国公梁道宽青梅竹马的姨家表妹。彼时天下大乱,宁史为祸天下,任氏一族因住在冀州城,在宁兄之乱中,任氏家主不愿臣服叛贼,被叛贼诛杀殆尽。

彼时,任氏随母亲、胞兄在皇城给梁家的老太爷贺寿,有幸避开一劫。

任家母子惊闻冀州任家被宁贼灭门时,悲痛欲绝,后,任太太独自一人带着一双儿女,随梁家辗转流离,抵达大兴府梁家祖籍。在那里一住就是八年,直至天下太平,任太太带着女儿任蔚随梁家人回转皇城。

任家就剩下他们母子,任蔚与当时的郑国公世子梁道宽青梅竹马,早有情意,可因任家落魄,郑国公梁家正如日中天,梁太太虽有此意,却抵不住梁老太太执意要梁道宽迎娶皇族义亲王嫡女寿阳郡主为妻。

第349章 沐洛缘-渊源3(一更)

抵不住梁老太太执意要梁道宽迎娶皇族义亲王嫡女寿阳郡主为妻。彼时,梁道宽与任蔚已有肌肤之亲,在他迎娶寿阳之日,任蔚正在乡下田庄上艰难产子,十月怀胎,在保母还是保子之时,任太太最终做出决定:保母。

任蔚痛失爱子,大病一场,就在他心灰意懒之时,梁道宽来到梁氏乡下的田庄里,说他替任葳买回了冀州的任祖业,一千亩良田又三家店铺,还有梁家的祖田、祖屋。

任太太与任葳心下感动。

梁道宽含泪告诉任蔚,说他不能给她名分,若她愿意可以做他的外室。

梁道宽所娶的嫡妻乃是皇族郡主,他不敢开罪皇族,他又说,梁家早不如以往,而今的权贵门阀是王、谢、冯这几家,他们梁家在曾经的功勋门阀也只能排在末尾,为了保住梁家,他不得娶了寿阳郡主为妻。

任蔚谅解了梁道宽,原本死灰般的心又活了过来。

只是头胎难产,任蔚伤了根本,梁道宽替她在冀州城置了一份不算显眼的家业,三百亩田庄又一座三进的宅子,她以出嫁女的身份住在宅子里头,静默地等着每年难得的时间里,梁道宽与她相会。

任葳彼时娶妻纳妾,已生儿育女。

可眼瞧着,任蔚就要二十五了,她除了十六岁怀过一胎肚子就再没动静。任太太急得不成,四下寻找秘方、偏方给她,想让她早育儿女。

任蔚二十八岁时,终于又有身孕,十月怀胎,终于产下了一个男丁,取名梁思安,许是胎里不足,这孩子一落地就体弱多病。然,就在不久后,又值重阳节,梁道远却抱着一个男婴来寻任蔚。

他语重心长地道:“表妹,太子登基为帝独宠窦贵妃,窦家对八大门阀有诸多不满,我…着实害怕。思安体弱多病,由我带回梁家抚养,而这孩子是寿阳所出的嫡幼子,交你哺养,我给他取名思祖,意即莫忘先祖。”

梁氏沉陷在回忆着。

沈莉莉更没想到,梁思安的亲娘不是寿阳,居然是任氏,是她外祖父的外室所出。

“我的胞兄思安已有三四个月,而思祖瞧着是满月不久。父亲没细说,我娘也不曾细问,虽有百般不舍,但父亲说,我胞兄体弱多病,到了皇城郑国公府有最好的郎中和太医,定能保他平安长大。”

任蔚同意了。

想着郑国公府会善待她的儿子,自是尽心尽力地照顾思祖,拿他当嫡亲儿子照顾。再后来,任蔚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思宗,直至明和八年,方才育下任蔚。

明和十五年,梁道宽病逝,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任氏想着,自己带着两儿一女在冀州过日子也不错,虽然家业不算厚重,但母子四人衣食无忧,日子平静。

直至明和二十二年时,梁思远却意外来了冀州,会见了任蔚,说他知道梁思祖与梁思安身份易换之事,与任蔚在屋里说话时,被来送羹汤的梁思祖之妻汪氏偷听到关于梁思祖的身世秘密。

梁思祖听说自己原是梁道宽与寿阳郡主嫡出的幼子,就找梁思远、任蔚对质,吵嚷着要回皇城认祖归宗。

梁思远与梁思祖长谈了一次。

原本梁思祖已经答应梁思远,待他安排好皇城郑国公府的事,就回皇城认祖归宗,可汪氏却从中挑唆,说“只怕大哥回去要返悔,我瞧着此事不易久拖,他们不接我们回去,我们自己回去。”

梁思祖信了,当天夜里带着汪氏与两个儿子就要去皇城认祖归宗,想争回一份属于他嫡子的体面。

他头日刚走,次日便有皇城来的人携着梁思远的密信。信中,梁思远让任氏与梁思祖兄弟收拾行李去他乡。

任氏看了书信当天夜里就便动身离开。

原来,梁思远预感到梁家将会大难来临,一早就在德州一个小镇上置下了一份家业,足让梁思祖兄弟两房人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他甚至替梁思祖、梁思宗有了若干年后的谋划,可梁思祖被汪氏一挑唆,却先一步去了皇城。

待梁氏随着母亲、梁思宗到了德州小镇,才惊闻八大门阀被诛灭满门的事。

那一夜,任蔚哭了一宿,说“道远一早就猜到会如此,才一直将我当成外室,却在外头给了我平妻的位分,就怕我们母子难保性命…”

梁氏凝了一下,往事难追,“五哥回皇城,只怕是凶多吉少,后来我娘和六哥也几番打听,却再未他们的下落。不知是被抓还是逃过一劫。

我娘与六哥生怕暴露身份,住在偏远小镇不敢出门。在小镇梁宅,更有人提前两年伪装成我五哥、六哥,对于我们一家的到来,小镇的百姓也不意外,不过是梁宅的两位老爷比较神秘,鲜少出门,闭门在家苦读罢了。”

梁氏既然与任蔚、梁思宗在德州生活得好好的,又怎么会回到了冀州?

沈莉莉想到外祖梁道远既然猜到梁家有大劫,定会有所防备,只怕当年他将四舅、五舅二人易换身份,就是想替外祖母保全一个儿子。

她凝了一下,“那年,我外祖母过大寿,母亲想回冀州贺寿,可我六哥素来胆小,不敢露面,怕被当成梁氏后人诛杀。我自请回冀州给外祖母贺寿,没想刚入冀州,就被拐子给盯上了。在客栈落脚时,着了算计,我被人劫到县城贱卖给一个马牙婆,她以二十二两银子的价儿,将我卖至沈家村嫁给沈大壮兄弟三人,最初,我也曾寻死觅活过,后来见沈家兄弟也是知冷知暖的,就歇了念头,跟着他们一道生活。虽然日子清苦些,其他地方倒不曾委屈过我。”

沈莉莉问道:“他们知道你的身世?”

“我从未说过。朝廷钦犯之后,又是隐匿身份的后人,多一事倒不如少一事。我亦从未提过家里人。只不晓得,后来的梁家如何了?草庙镇上,对但凡买进来的妇人,没生下三四个孩子,是不许他们出远门的,他们怕人跑了就再也回不来。对不曾育有儿女的,更是不放心,就是上茅厕都有人盯着。”

这里太穷了!

第350章 沐洛缘-读书1

这里太穷了!

太多人家一年都吃不了几顿饱饭,生怕积了一家人数年奋斗攒钱买来的媳妇跑了,自是要用心盯着。

沈莉莉不敢提自己的真实来历,定定心神,道:“我…我前世是梁家四老爷梁思安与小周氏之女梁紫薇。”

“什么?”梁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沈莉莉道:“梁家大劫,彼时我娘正怀着一双孪生女儿。我爹自幼体弱多病,与我娘成亲五年无出,祖母逼我爹纳妾,我爹据理力争,万般无奈下,过继大房的嫡三子梁俊为继嗣子。梁家大劫的前一天,有神秘人到了大兴府梁家祖居,递口讯给我爹,说‘四老爷,赶紧带着妻儿逃难,窦国舅要对八大门阀动手了。’待我爹寻声出来时,那人已没了身影。

爹不知真伪,先将母亲、哥哥送出大兴府,可母亲走到半道就不愿再走。

我母亲原是咸城名门周家的姑娘,她与我的姨母是一对孪生姐妹,咸城每年三月三会有盛大的女儿节才艺赛,若在这日夺魁就能自主姻缘。我姨母与我娘琴舞一绝,在那年夺魁,姨母是姐姐,得嫁咸城咸忠候府世子为妻,我娘是妹妹,被我爹求娶为妻。

母亲走到半道,想等我爹,不想下人却告诉他,我爹晚一日出门,被窦国舅派出的人诛杀大兴府祖居,我娘突受此打击,动了胎气,抵达咸城找到我姨母时便已经动红。

那一日,我娘与我姨母同时在沐家的乡下庄子产下女婴。我姨母见我体弱,就对哥哥讲,把这体弱的女婴留在我身边,我对外宣称,就说我生了一对孪生女儿。

哥哥带着妹妹前往皇城寻找姑母,姑母梁思思嫁入天下第一书香名门洛家嫡幼子为妇,姑夫高中过状元,正在皇城为官。姑夫收养了妹妹,又将哥哥送往天下第一山庄学艺。”

她得给梁氏一个圆满的解释。

“就在我日渐懂事后,无意间闯入沐家佛堂,看到姨母在佛前敬香,我就在藏在佛案底下,听她说我是梁家的孩子,我方得晓身世真相。

后来,因为赵太祖留下的皇家预言,‘大赵立朝一百八十年后,幼帝登基,后宫有两太后,当娶沐氏嫡女为后。’便有得晓此预言的权臣对沐家嫡女行刺,短短两年,沐家嫡女尽数夭亡,而我死在随母敬香途中,马车坠入山崖而亡。”

沈莉莉顿了片刻。

梁氏唏嘘不已,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以为的孤魂野鬼,是她胞兄梁思安的遗女,而今魂魄附在她的女儿身上。“莉莉呢?她去哪儿了?”

“莉莉表妹今世寿元已尽,已重入轮回,而我命数原不该绝,肉身已毁,只得重新寻找肉身还阳。我来之时,有仙人告诉我,说这具肉身与我颇有渊源,只不曾想到,你会是我的姑母。”

梁思远当年步步为局,布置好一切,既然梁家家主猜到梁家有劫,怎会没有任何防备。现下想来,倒更像是梁家人的行事作风,猜到了一种可能,怎不会给自己留后。

梁氏问:“你遇害时,有多大?”

“我前世是同光元年二月的生辰,逝于天隆八年。”

“这么算来,倒与现下的年纪差不多。”

“从我七岁时,我就得晓自己不是沐家的女儿,一心仰慕着沐家表哥沐子轩,想着长大了,就嫁给他为妻。不想,还未及笄就殒命。姑母,我想去寻沐表哥,今生若不能做他的妻子,我一世都不会安心。”

难怪她说,她早有意中人,原来是看上青梅竹马的表哥。

落魄的名门女,在姨母家长大,这样的情形像极了当年的梁道远与任蔚。

“从天隆八年至今,已经相隔整整十一年,那样的世家名门,沐公子说不得已经娶妻生子。”

“不,我总要去亲眼瞧瞧才会放下。”

梁氏又是悠悠轻叹一声。

难怪她瞧着沈莉莉醒来后的举止就像换了一个人,那是大家闺秀才有的风仪,寻常人是学也学不来的。

沈莉莉问道:“以后,我怎么唤你才好?”

“就叫娘吧,你原就是我生的。”

可命运却让她的侄女来到了她的身边。

沈莉莉去了,来了一个新的人,可是这躯体却是嫡亲侄女的。

梁氏的心境很复杂。

“娘,你为什么不让三个哥哥下场应考,若是考中秀才,就可以免去税赋。”

“我虽读过书,只能教他们不成睁眼瞎,又如何能让他们得中秀才。”

“若是娘信得过我,将哥哥与弟弟交给我指点才学,我不敢说个个都能中秀才,至少能让家里出一个秀才,若是顺遂,还能高中举人。”

梁氏惊了一下,“这种话,你可真敢说…”

沈莉莉肯定地点头:“娘信我便好,我瞧兄弟四人里头,二哥沈松、四弟沈桦都是有读书天赋的,你把他们交给我,由我来指点,等得十月,就能去县城参加县试。”

冀州的童试第一场县试是在十月,次年三月在冀州城又有一场府试与院试。

沈莉莉轻声道:“我在名门之时,家中延请名师教授,又请武功师父传授武功。早前原是盼我躲过一劫,我姨母所出的姐姐沐紫蔷便是八岁时遇刺身亡,对我就更为倍加呵护,为了让我避开刺客,还刻意延请了江湖第一山庄的武功教习师父传授武功。娘若信我,就把大哥、三哥交给我学习拳腿功夫。”

这沐家莫非拿她当成皇后人选培养。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她到底还是早年仙逝。

“沐家人不知道你的身世?”

沈莉莉摇了摇头,“我五官里头,额头眉眼与沐紫蔷长得相似,唯鼻子下颌与嘴又长得像梁家人。我姨母病逝之时,并未告诉家里真相,沐家上下都认定我是姨母所出。”

难怪…

嫡长女没了,还有一个孪生的嫡次女,定是当成宝贝呵护,想将她培养得更为出色。

梁氏心头转桓了一遍:莫非是上天给她的转机。

她记得年幼时,曾有一个游方僧人给她算了一卦:此女幼年无忧,出阁后清苦,然四十之后必是富贵命格,衣食无忧。莫非要应在沈莉莉这里?

第350章 沐洛缘-读书2(三更)

莫非要应在沈莉莉这里?

沈莉莉轻声道:“我的事,还盼娘…”

“我不会告诉任何人,便是你二爹、三爹这样的枕边人也不说一个字。”

梁氏与沈二壮、三壮兄弟俩现下同床共枕,一个睡她左边,一个睡她右边,都说男子左拥右抱,可她却是左拥右抱的女子,虽然沈家兄弟算不得美男,从五官模样里瞧,年轻时候应该长得也不丑。

沈莉莉在静候沐子轩来寻她。

梁氏回家后,与沈二爹、沈二爹商议后,决定让沈松、沈桦跟着沈莉莉读书。

沈二爹一脸不可思议地道:“娘子,你没说错吧?让莉莉督促阿松、阿桦读书,十月就去县城应考童试?”

梁氏扬了扬下颌,“怎么?不行吗?我的儿子怎么就不能考秀才?如果高中秀才,每年就能领几十斤米面回来,朝廷给了奖赏,几十斤上等米面啊,这可是银钱。更重要的是,往后我们家可以不用交税赋,就连莉莉都夸,说阿松、阿桦是读书的料。”

沈松迟疑着问道:“娘,我…我真的可以去考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