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56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58 章

沈莉莉连连点头。

以沈松的天赋不得甩杨玉积几天街,连杨玉积那等纨绔都能考秀才,为甚沈松就不成?她是觉得沈松现在就是读的书少,如果多读些书,也定会有所学识。做文章上,到时候她默写一些优秀文章、答题出来给他练习,绝对可行。

她承诺前身,要替她的哥哥一人娶一个好媳妇,虽然前身说娶一个,可兄弟四个人怎么可能对同一个人夸好,这种可能性太低。十个人,就会有十种不同的美人,故而,这挑娘子的眼光各不相同。

隔日,梁氏拿了主意,给了沈松十两争子,让他带着沈莉莉与沈桦去一趟仁义镇采买笔墨纸砚。

兄妹三人步行去仁义镇。

仁义镇虽是皇城的偏远乡镇,但因属皇城管辖,据说那里的东西比县城还便宜好使。

兄妹三人都换上了体面干净的簇新衣裳,这是过年过节才会穿的。

沈柏无法理解梁氏的决定。

沈杉想了半晌,问道:“娘,你真要二哥和四弟读书?”

“比珍珠还真,让他们读一阵试试,若你二哥十月能过童试,说明考秀才有望。知县大人连着五年因童试过试的秀才人数太少被上司训斥,我听说去年考评的时候,他只得了一个中评,因本县的读书人太少,冀州知州训他不教化百姓…”

上头骂的是大榆县百姓未通教化,而身为父母官最大的责任就是教化子民,尤其是草庙镇,全镇十二个村,村村都是兄弟几人娶一个妻子。早有几年前,上头就说,要把百姓们兄弟同娶一妻的想法给纠正过来。

可这里的人太穷,姑娘都外嫁,外头的姑娘都不愿嫁进去,各家也都是自己攒钱从外头买一个姑娘回家做媳妇。

他这知县想过各种法子,可根本杜绝不了。

人家穷,不这样干,就要断子绝孙,而且都是儿子,你给谁娶媳妇,又给谁不娶媳妇,最好的法子,就是一个媳妇归兄弟几个,这很公平。

对于这块,这是一百多年的历史问题。

知县可以管了也扭不了,但大榆县的读书人太少,连着五年中秀才的人数最多时五人,最少时二人,着实让大榆县丢了不少脸面,连知县都觉得很是丢人。每年秀才榜一公试,知县拿出二十两俸禄在县城办庆宴,宴请新秀才,还恭敬地唤一声“秀才老爷”,大夸特夸:“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知县每年在童试时,大肆放水,生怕过试的人太少丢脸,每年往冀州城送上多则五十人、少则三十人去,可这府试、院试两场下来就露馅了,弄得他实在很被动。

他再被评为中评,晋升就无望了。

要晋一级,怎么也得评上评,唯有上评才是好的,若能评上上,那可是晋两级的。

*

侠义镇不大,只纵一条街,横一条街,每条街的两侧各有一排店铺,镇子虽不大,却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听说仁义镇与大榆县有得一比,都是一样的两条街,而侠义镇比大榆县城有规矩,比县城住的百姓多。

街上有驿站,有茶楼、客栈、当铺、钱庄,还有杂货铺、书肆,兄弟二人扫了一眼,径进进了书肆。

沈莉莉打扮虽然简单,因浑身的气度在那儿,头上插了一只银钗,又用绸带绑发,灵动又不失典雅。

掌柜的见到沈莉莉,眼前一亮,迎了过来:“姑娘要买什么书?”

沈莉莉四下扫视,“《经史典籍》、《野史传记》类的。”

掌柜的指了一下正中的书架,“那上面就是,左边有秀才们必读书目,右边是府学必读书目。”

沈莉莉走到书架前,将她认为童试需要用到的书籍都挑了下来,只片刻就挑了二十多本。“掌柜的,多少钱?”

“姑娘一瞧就出生,这可是读书人最爱买的。”

“多少钱?”

“不多,姑娘付二十两银子就成。”

二十两!

有没有搞错,就这二十六本书,就要二十两银子,未免太贵了些。

沈莉莉几世为人,以前钱对她来说,就真的是一个数字,她又不能利用洛三娘的身份来赚银子,立时眉头微锁。

掌柜地道:“姑娘,你瞧瞧所有书籍的后面,这可是皇城书院印书阁的书,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沈莉莉翻到书末,上头还真印了价钱:“一千文、八百文”最多的已经高达“一千五百文”这丫的哪是买书,怎的这么贵,真是无钱难死英雄汉。

掌柜的笑道:“姑娘没钱也没关系,本月镇上的满堂香酒楼开业,满堂香的东家今日正在征集招牌好字,若夺魁首,可赠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

沈桦惊呼一声。

沈莉莉道:“就我那一手,也只勉强见得人。”

掌柜的看着后面的沈桦与沈松。

兄弟俩都只在地上描绘过,家里穷,连笔墨都买不起,就今儿过来的银钱还是早前钱家赔给沈莉莉养病的钱。

第350章 沐洛缘-读书3

就今儿过来的银钱还是早前钱家赔给沈莉莉养病的钱。

沈莉莉打量着沈桦,因是男孩儿,和她的身量差不多,还是男孩子长得快,这一个多月因家里的伙食好,沈桦噔噔就直往上冒,就连家里的三个哥哥有的长胖,有的长高,个个都少了菜青色,长出几分红润血色来。

沈桦迎视着沈莉莉怪异的目光。

沈莉莉福身道:“掌柜的,着实打扰了,我们兄妹过来时身上的银钱真不多,我们先买一些笔墨,回头再过来取货。”

掌柜的以为他们是小户人家的子弟,可现在瞧着家里的日子也不宽裕,凝了一下,“去年夏天,我家库房漏了雨,淋坏了一批仿宣纸,姑娘若瞧着还能用,我便宜处理给你,寻常一沓纸得一两银子,我给你算一百文如何?”

“店家,再便宜些呗,我们兄妹此次过来,就是想买些笔墨纸砚,回头要买的多,都在你铺子里买。”

“八十文,不能再少了。”

沈莉莉道:“且拿来与我瞧瞧。”

掌柜的吩咐了小二去库房取纸。

这可是被水打湿过的,后来虽然晒干的,可一直卖不出去,有人要,便宜些处理掉,免得弃不是,留着也不是。

沈莉莉立在摆着笔墨纸砚的书架前,寻常读书人用的毛笔都是兔毛制作,再好些有狐狸毛、狼毫笔,而墨亦分了数种,尤以松烟墨为佳,可这里的墨都是寻常的柏烟墨,她看着时,选的是颜色。

她前世因生在洛家,对于笔墨纸砚用得极其考究,只一看一闻一摸就知其价值,写出来的墨色如何等等。

沈莉莉看了几块墨,最后挑了一个质地细腻的,上头标了价儿,是二百文一方墨,价格适中,一瞧质地,近乎自言自语地道:“徽墨里头没听说杜记墨坊,倒是听过陈记、王记、赵记墨坊。”

“姑娘,这杜记墨坊是最近三年新出来的,听说杜记墨坊吞了赵记墨坊,质地也不差,只因读书人都买惯了那三家的,赵记墨坊的没了,就选陈记、王记。”

沈莉莉道:“我瞧着杜记墨坊的墨不比陈记、王记的差,但凡选墨,一看质地是否细腻、融墨是否够硬…”她使着杜记墨坊,讲得头头是道。

沈松、沈桦兄弟俩立在一边,听沈莉莉说得掌柜的连连点头称是,深以为然,更说得掌柜的心花怒放。

沈莉莉挑了十块墨,“我买十块,掌柜的一瞧就是厚道人,再给便宜些。”

“算姑娘一千八百文钱,不能再少,再少可就亏本了。”

沈莉莉道了句“行”,将十块墨放到一边的纸上,又转身砚台。

选砚台的规矩也很多,也是要看重量、质地。

沈莉莉捧着砚台又讲了一番学问。

沈松兄弟俩听得目瞪口呆,什么时候,他们的姐妹居然如此博学多才,听她说的颇有道理,又不像胡诌的,若她说错了掌柜的首先就要反对。

她将掌柜的二十多块砚台都挑了个遍,这才挑了两块又便宜又实惠的砚台出来,一块砚台二两银子,另一块只花了八百文。

最后她是挑笔,掌柜喜欢听她说话,话觉得这姑娘是个高雅人,看她挑笔还能长见识,特意把所有笔都拿出来让她挑,沈莉莉一边挑,又说了一番学问道理来,最后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笔就挑了十八支,又挑了九支适合用来沾泥浆练字的笔。

沈莉莉挑好之后,就听街上有人大喊:“满堂香酒楼征选招牌书法,涨到五百两银子了。”

掌柜地道了句:“我的天,上次赶集日上二百两,今儿早上涨到二百五十两,今儿就涨到五百两银子,这…这可真是天价。”

沈莉莉淡淡地道:“自来好字一字千金,五百两亦不算高。”

想她前世是洛三娘,随便一幅字画出手,至少也是三千两银子。

沈莉莉对掌柜的道:“劳店家帮忙包好,我们兄妹一会儿过来取。能否借店家的一间雅房一用?”

掌柜指了一下旁边的小屋子,“那里是一间小憩室,姑娘若有需要,但请一用。”

沈莉莉道了声“多谢”,拉了沈桦进了小憩室。

“四弟,与我换衣服。”

“为…为什么?”

堂堂男子,他才不要换衣裳。

沈桦双手环抱。

沈莉莉恼了一下,扯了两下,他也不换。

“我乃堂堂六尺男儿,坚决不扮姑娘。”

“我想去那边试一下,如果能拿到五百两银子,可不就赚了。”

“你莫不是哄我?”

“哄你小狗,快与我换衣裳。”

沈莉莉三言两语就将沈桦给说服了,银钱的魅力无穷。

她整好男装,再出来时,掌柜一眼就认出是沈莉莉。

沈桦因着了女儿家装扮,有些不敢出来。

沈莉莉揖了揖手:“店家,我们一会儿再回来,我妹妹先留在这儿。”

她伸手拉了沈松就要走,沈松一纵身从小憩室奔出来,好在小户人家的裙子,动作粗鲁了些,模样倒还有几分像姑娘,“不行,你们要去,得带上我,否则我回家告诉娘。”

沈莉莉忙道:“带上,带上。”

兄妹三人到满堂香酒楼外头,因此镇设有驿站,又南北通道,算是一个大镇,来往的客商、文人不少,满堂香的一楼大厅里站满了人,几个读书人各自写了“满堂香”三个大字。这酒楼的东家是一个年轻男子,看着他们写的大字,不由得微微摇头。

在这里设擂台已经大半月了,每逢双日,侠义镇逢集市,人来人往,很是热情。满堂香东家悬赏招牌好字,从最初的二十两涨到五十两、一百两、二百两、二百五十两,再此刻的五百两,已经吸引了无数的人来应试,可没一幅字是他满意的。

沈莉莉微敛双眸,这个东家瞧着有些眼熟,只片刻,他就忆起皇宫御膳坊的黄御厨,听说黄御厨家里开了几家酒楼。他在宫里做御厨,生意是他的胞弟在打理,他膝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以文入仕,二儿子在经商方面颇有天赋。

年轻的东家长得与黄御厨的眉眼相似,莫非是黄二爷。

第351章 沐洛缘-改变家境1

年轻的东家长得与黄御厨的眉眼相似,莫非是黄二爷。

黄二爷又是摇头,对于瞧不中的字,为防他人非议,必须得做到公道公正,他揖手道:“请三位才子带走你们的墨宝,还有人试么?”

沈莉莉想着家里的困境,心下跃跃欲试。

人群里,早有三个读书人又移了过去,站在各自的案前,挥笔而就,写下三字。

黄二爷轻叹了一声,“侠义镇南北通瞿,听说此地与数州毗邻,就没一个读书人的字写得好?”

都不满意!

没人再上去了。

沈莉莉抬步走到案前,别人一看是个十二三岁的小童,立时哈哈大笑起来。又有两个人落到案前,沈莉莉看了看笔,“不能给我一支更大的笔么,有狼毫否?”

黄二爷抬了一下手,立有店小二捧过一个托盘,上面放了六字大笔。

沈莉莉一支支地看过,最终挑了一支相对满意的狼豪笔,看了眼墨汁,这是用的上等松烟墨,她沾了墨水,挥毫而就,是三个漂亮的行草“满堂香”,她看了一眼,蹙着眉头,太久没练字了,手都生了。

就在黄二爷面露精光,很是诧然之时,沈莉莉习惯性的一抬手,桌上的纸立时被撕成几块,“不满意!”

字好是不好,一看就知道。

黄二爷大叫一声:“六百两银子。”

沈莉莉再沾墨汁,又写了三个字。

黄二爷兴奋起来,这字很漂亮,带着洛子风格,让他颇是赞赏。

然,沈莉莉微拧了一下眉头,又给撕掉了。

黄二爷道:“八百两银子!”

这是行书,气度与风格比前一幅更佳。

沈莉莉又写了三个字,这次换的是隶书,那一种沉稳如山之感扑面而来。沈莉莉又一把撕掉。

黄二爷朗声大叫:“这位小公子,只要你写出最好的字,在下愿出一千两银子。”

当场立时如炸开了锅。

一时间,所有人都议论纷纷。

真是有钱人,一千两银子求一个招牌字。

沈莉莉在想着这三个字究竟用什么样的字体来写再更好,行书、行草、隶书,最后还是觉得行草更漂亮,更为飘逸脱俗,她提了笔,又用行草写了一遍,写完之后,将纸多到一边,蹙眉凝视,再写了一遍,这次的字颇让她满意,她脱口呼道:“两千两银子!东家若要,就出这高价,在下的字值这价儿。”落音时,她唤了声:“取火盆。”

沈松四下一扫,取了个火烛来,又捧了个乌盆,沈莉莉将早前不满意的字尽数销毁。

黄二爷令店小二取过书法,横看竖看,怎么看怎么满意。“小公子的字,颇有洛门之风,严谨又不失贵气典雅。世人都说我北地无才子,恐怕今日要打破这说法,在下也是北地人氏,愿出三千两银子的悬赏。来人,取三千两银子来!”

沈松、沈桦兄弟心肝微颤,三千两,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

沈莉莉的书法这么值钱。

她揖了揖手:“多谢公子。”

沈莉莉没看银子,让沈松清点,“四弟,送往钱庄,留下五十两,其他的都存起来罢。”

黄二爷走近沈莉莉,问道:“不知小公子如何称呼?”

“大榆县沈桦。”

我的名字?沈桦一听姐姐报的名字是自己的,险些没跳起来。

黄二爷道:“世人都说大榆县读书人少,恐怕此言不实。在下姓黄,是这家酒楼的东家,有幸结识沈贤弟,实乃三生有幸。”

沈莉莉回礼道:“在下曾去皇城游历,皇宫御膳坊金刀大厨姓黄,不知可与黄仁兄有些渊源。”

黄家最骄傲的事,便是黄家是宫中的御厨,这厨艺是天下间最好的。

黄二爷哈哈大笑,“贤弟猜得没错,金刀黄御厨正是在下的家父,我们黄家世代为御厨,这厨艺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好。”

沈莉莉抱拳道:“因今次随兄姐来此采买文房四宝,要在天黑家赶回家中,下次过来时,再来叨扰黄仁兄。”

“好说!好说!贤弟下次过来,可一定要来我们酒楼吃顿饭,我请客!”

此子年纪不大,却有此等功底,他日定能出人头地,早点结识,许将来也是一个帮衬。

沈莉莉告辞出了酒楼。

沈松、沈桦带着三千两银子进了钱庄,兑换成银票,照着沈莉莉所说只留了五十两。

沈莉莉又去布庄采买了几块布料,家里的男子多,多买的是蓝灰、藏青两色的衣料,又买了几块茧绸的,蓝底白碎花,粉色葛布等,光采买布料就花了十二两银子,又去首饰铺子挑了几件首饰等物再花掉十两银子…

兄妹几个花了五十八两银子,又在镇上雇了两辆马车,准备乘马车回家。

临离开前,沈莉莉借了书肆铺子掌柜的笔墨,在小憩间,写了两封信,装好之后送到驿站。

掌柜的觉得女子很神秘,本朝出过德圣皇后这样的奇女子,又因咸城一带一年一度的才艺赛,世间有才华的女子比比皆是。掌柜猜不到对方的身份,不好轻下判断。

离侠义镇约莫不到五里路上,林间突地奔出六名蒙面“大侠”,“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着女装的沈桦怔了。

沈松则是捧着自己的胸口,那可是妹妹挣来的几千两银票,有了这一笔钱,家里就能过好日子。

沈莉莉笑眼微微,“你们几个是头一次打劫?”她若无其事,“我劝你们还是先离开,别惹小爷我动手。”

“快交出银票,我们就离开。别要钱不要命!”

近来背着梁氏练武,虽然没恢复到前世的十成,至少恢复三成,遇上高手难应付,可遇上不会武功却装山贼的二灌水还是绰绰有余。

沈莉莉一个纵身,一转身折了根树枝,扬手就打,她的动作敏捷而快迅,就似舞蹈一般。

啊——

“疼死了!臭小子。”

只片刻,六个蒙面人立时叫嚷成了一团,或护双臂,或护大腿,又有的护着脸颊,个个都倒在地上,沈莉莉旋转两圈,纤指一点,六个人就站不起了。

“给你们一点教训,半个时辰后,穴道自解,下次再遇上小爷,就不像今儿这么容易了。”她纵身跳下马车,“启程。”

第351章 沐洛缘-改变家境2(三更)

她纵身跳下马车,“启程。”

沈桦讶异得久久合不拢嘴。

他正要说话,沈松抢了先,“四弟这一身俊俏功夫是与谁学的?”

“世外高人的师父教的,他的来处我没问。”

沈桦快速脑补:姐姐落河里,说是遇上仙女了,莫非仙女那一指金光之力,还赐了她书法与武功。

一定是这样!

难怪娘要他跟着姐姐读书呢。

步行两个时辰才能到达的路程,坐车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近了草庙镇,又换了牛马,着实外头的人多是瞧不起草庙镇,觉得草庙镇的人有违天伦常理,兄弟同娶一妻。这件事因与皇帝知道,也致天下皆知。皇帝听说草庙镇的百姓穷得娶不上媳妇,只收一人十文钱的人头税,其他税收尽数全免,就是这样还有不少人家交不起。

待兄妹三人回家时,天色已近二更。

沈桦一路快奔,远远地就喊:“二爹、三爹、娘,我们回来了!快来搬东西,今儿姐姐和二哥买了好多东西,有吃的、喝的、还有肉和布料、衣裳。姐姐还买了新被褥、新床帐…”

待梁氏出来时,外头停了三辆牛车,车上全都是挤满满的东西。

梁氏叫嚷了一声“我的个天!”

沈桦欢喜地道:“娘,今儿侠义镇大酒楼的东家悬征招牌好字。我们写的招牌入选,就给了一笔赏红,这是二哥买的。”

全家人搬完了东西。

沈松给三匹牛车的车夫付了牛车钱。

一家人合上房门,注意到沈莉莉穿了沈桦的衣服,沈桦穿着沈莉莉,幼子作女装,女儿扮儿郎,个个似看了最稀罕的事。兄妹三人吃馒头小菜,沈桦眉飞色舞地将在镇子上发生的细说了一遍。

沈莉莉的字能得三千两银子的赏红。

三千两,可以买多少俊俏黄花闺女?

沈三爹扒拉着手指着,开始在那儿算,“这么多钱能给四个小子各娶一房媳妇的钱都够了。”

沈二爹恼道:“谁家娶新妇花几百两银子,就算娶最好的,一百两一个也足了。”

梁氏道:“我们家可以在县城置一份家业,先置一些田地再建座新房,到时候让阿松、阿桦去县城读书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