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67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69 章

因着三姨娘懂事温顺,尚氏打压大姨娘所出的三爷,却没有打压四爷,还时常暗里帮扶着。这次四爷到冀州送妹出嫁,又有梁六老爷跟着,听说沐子轩在指点沈家兄弟几个读书,也加入进来,一道住在乡下闭门苦读,他不明白的地方,自请教沐子轩。

沐子轩亦是知而不言,言而不尽。

梁四爷凝了片刻,“父亲原是想把二妹妹许给柏表弟,可大姨娘哭闹着不愿意,祖母问二妹妹,她就只管抹泪。柏表弟见着,便说不必强人所难,若是二妹妹不愿意,就问三妹妹,若三妹妹也不成,他…娶家里的能干丫头也使得。”

好歹是梁家的外甥,怎么能让他娶丫头。

别说梁六老爷,就是任氏也不干,将大姨娘母女给训了一顿。尚氏问三姨娘可乐意,三姨娘一口就应了,三妹妹也觉得好,她原就是庶女,亲娘是丫头扶上来的侍妾,过门就是嫡妻,因是小户人家,定是不会纳妾的,她又见过沈柏,模样也长得不错,更重要是她唯一的亲姑母所出的儿子。她也知道祖父、父亲对这个姑母多有愧意,让她过去,就是为了敬孝姑母。

早前,梁六老爷原说哪位姑娘嫁过去,就照了庶长女的例,给五千两银子的嫁妆,因大姨娘、二姑娘一番闹腾,三姨娘又老实、三姑娘又愿意,又给加了二千两银子的嫁妆,还说二姑娘出阁,若不是嫡妻,别指望他给嫁妆,且最多只给二千两银子。

梁六老爷觉得自己身为家主,居然被姨娘给打了脸面,心下很不乐意。

大姨娘一番心思,他又岂会不懂。

他倒要瞧瞧,看大姨娘如何去攀郑国公与云王妃,庶女就是庶女,还能嫁入好门第做嫡妻不成。

两家给一双儿女合了八字,又选了吉日,婚事就这样订了,梁六老爷带着给梁氏补的嫁妆,带着梁四爷与梁远黛来冀州。

梁四爷一来,才知道沈莉莉嫁了沐子轩为妻,现在沐子轩正给妻兄妻弟指点学问,心头羡慕,也跟着到乡下读书,几日相处下来,对沐子轩的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顿觉有了名师,定能入仕。

梁远诚道:“二妹妹和三妹妹比,不如三妹妹心思端正、善良,只二妹妹惯会端仪态,要我说还是三妹妹好些。”

梁四爷不作声。

梁远诚道:“二妹妹心高气傲,她原就是庶女,上头还有大姐,她的亲事还能越过了大姐去?”想到这个妹妹就头痛,当她自己了不得了,早前梁家在德州城最多就是个三流,后来家里出了梁远明,他又得中举人,梁四爷与梁二爷又都是秀才,这才成了二流。如今有人听说他们家与郑国公、云王府都是亲戚,这身份地位自是又升了一下。

沈莉莉轻叹一声道:“上天自来眷顾好人,有时候命不由人,这心思不正,福气就薄了。”

林少平家里给他派了一个小厮来服侍,又带了一车的笔墨纸砚与一大箱子的好书。

沐子轩道:“休息得差不多了,你们继续读书,我写了几份顺天府一带的童试、乡试题目,又有几套历届皇城的会试题目,你们把题目传阅一下,开始答题。这里还有历届成绩优异的答题,都看一下别人的答案。”

沈杉是近来才开始读书的,他只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毕竟好像读书并不难,只是要做练习,有人领路、指点,他亦学得有模有样。

梁四爷是秀才,他做的是乡试题目。

梁远诚是举人,他做的题目就是会试的。

明年又有会试,他正可以用心恶补一下,这些历届题目,不是寻寻常人能收集到了,后来沐子轩又加了上一届的考题进去。

“阿松、阿桦与少平三人,你们若能将顺天府、皇城的童试题目答出上评,你们在冀州童试中,成绩就是名列前茅的,得用心答题。”

这是题海战术。

毕竟腊月初二,冀州的府试开考连考两天,歇上两日到腊月初六又是院试,现在最是紧张的时候。因着这儿,梁氏下令,不让沈松、沈桦回家帮忙,沈杉没想过要考功名,只是为了多识些字,学会写信、算账等实用的本事,再把他的书法练得好些,也不要多好,能见人就成。

因沐子轩指点书法,他的字像模像样,别人做题目时,他拿着习字木板沾着泥浆写字,写完了用湿帕子擦掉,再继续写,如此往复。

沈莉莉闲着无事,学着沈杉的样,也用了一块习字板,沾着泥浆用左手练字。

左手的字不如右手的好,但练练手腕、手指更灵活。

沈杉低声道:“妹妹不是左撇子,怎么用左手写字?”

“我吃饭用右手,写字就用左手。”

她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右手的写得很好,继续挥手练字。

沈杉摇了摇头,“真是让人没法活了,就你用左手写的,比我右手的还好,我右手写出的字若能与妹妹一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沈桦抬头道:“三哥可真会说,我除了满堂香几个写得好,右手的字也只能与姐姐的字好那么一点点…”

其实是不如的。

但沐子轩故意睁眼说瞎话,因沈莉莉在侠义镇用的是沈桦的名字,所以刻意让沈桦练书法,以沈桦现在的年纪,能写一手好字已经很不容易了。沈桦因为早前家里贫穷,现在有读书的机会,很是用心的。

梁远文更多时候像个隐形人,不大说话,只是听别人说,就像现在,拿了一套童试的试题,上次他是勉强过试,名次居后,这次怎么也要用心读,如果考出个功名来,他就更有信心了。

沈莉莉觉得梁远文怪可怜的,让沐子轩给他配了一些治逾疤痕的药,额上鸡蛋大小的一块疤轻浅了许多,就连他双手手背上的也浅了,这要入仕为官,外貌还是得过得去,顶着一脸的疤,总是有碍观瞻。

梁远文是所有人里最刻苦用心的,每天只睡两个时辰,除了睡觉,所有心思都用在读书上,就算夜里也会练字读书,练字用的是习字木板与泥浆,只在白日读书时,沐子轩让他们做童试练习题目,这才会用笔墨答题。因着他年纪在几人里最长,也最用心,所以书法进展也最快,就连读书上长进也很大。

第363章 沐洛缘-改换门庭1

也最用心,所以书法进展也最快,就连读书上长进也很大。

梁远文一家要随梁六老爷去德州。

梁俊给了梁六老爷三万两银子,二万两是给梁远文置家业的,一万两是给梁五老爷在冀州城置店铺、宅子的。

梁六老爷懒得操梁五老爷的心,经过冀州城时,去寻了他,把一万两银票给梁五老爷自己置办。

梁五老爷惊问:“郑国公没说让我们回皇城?”

梁六老爷道:“当年若非父亲有先见之明,你我都被杀头了。皇城家主说,这既是先辈的意思,让你在冀州另建一支,家主说梁远武不服管教,让他去皇城落脚,由他来管。至于远文一家,随我去德州。

娘已经进了皇城梁氏的族谱,上头记的是娘是父亲的平妻,育有我与你兄弟,远字辈的都没记上。家主的意思,让我们各建祠堂,祖先就写父亲与我娘的名讳,往后子孙后代照着规矩记入祠堂。我们算是分支。”

梁五老爷不高兴,可他又不能说意见,他连见到梁俊的机会都没有。

梁俊给他一万两银子,也算是尽了情分。

梁五老爷得了银子,在冀州城置了个三进宅子,又买了几个店铺,张罗一番,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年轻时候是受汪氏挑唆,这才想着要分一份好处,到了他这个年纪,反而不想这许多,买了几个下人服侍,享受他的五老爷生活。

冬月二十,几人休息一日,回镇上帮忙招呼客人。

因梁氏娶长子媳妇来的人还不少。

梁远黛嫁入沈家为妇,热热闹闹、吹吹打打一大早出门,近黄昏时才抵达草庙镇,东院早已拾掇出来,布设得很是喜庆。梁远黛嫁人,娘家给了七千两银子的嫁妆,田庄、店铺都是县城和州城的,又有一家陪房、两个陪嫁丫头,陪房管事夫妇留在州城打理杂货铺子,陪房管事的儿子则在县城打理客栈。她只带了两个陪嫁丫头进了沈家。

两个丫头一个十六岁,另一个十三岁,待她们跟着新娘子进门时,沈家庄没娶媳妇的后生,一个个眼睛亮若星子。

沈家富贵了,家里也有下人服侍,还有年轻美貌的丫头。

沈家大摆流水席,十二桌一轮,从晌午一直吃到夜里三更天,差不多半个时辰一轮,远远近近的亲友都来贺喜。

沈杉的婚事也订下来了,是梁六老爷帮忙保媒,是尚氏娘家的侄女。

尚氏也是冀州人氏,当年她与梁六老爷生了两儿一女后就迁去了德州。这次两家人又说上话了,尚氏门第已经破落,但比寻常百姓家宽裕,将家里的嫡次女嫁给洛杉,嫡次女今年十四岁。

因着尚四姑娘与沈杉订亲,她的两个兄长借吃酒,发现沐子轩的存在后,也到乡下一道读书,尚四姑娘的二哥是秀才,大哥二十七岁,至今连个功名都没有。

梁六老爷将远黛嫁入沈家后,冬月二十五来住了两日,见两个儿子跟沐子轩读书,就说要先回德州了,叮嘱他们用心读书,临离开时,给嫡子私下给了三百两银子,给庶子留了二百两,感动得梁四爷心里暗夸父亲终于大方了一回。

石秀才磨着沈二爹求了几日情,又在沈家娶新妇时让自家的两个儿媳来帮忙,硬是把他认为最聪明的三孙儿石顺子送到沈家村祖宅里读书。

石顺子也过了县试,镇上的人都习惯了,着实石顺子自参加童试开始,已经连着五年能过县试,每次到州府参加府试时,就过不了。

石秀才比谁都着急,就想家里再出一个秀才。

石秀才在镇上办了一个私塾,除了教他的孙子,还教钱家的二位少爷,又有镇上客栈、当铺、杂货铺三家的儿子在他那儿读书,还有何家村村长家的两个孙儿,就没别的人了。就连沈家,早前也出不起这银子,是梁氏得闲时给几个儿子教读一些诗书,还是她自己写了三字经等教儿子的。

远黛早前还有些不习惯,嫁了人,就是大人了,又有她娘家的两个哥哥留在这儿读书,没多久就习惯了,每日一日三餐她带着丫头去乡下送饭,还劝沈柏也多识些字,就算不考功名,像沈杉那种想法也不错。

沈柏想着年下无事,还真跟去读书,几日下来,识的字倒是越来越多了。

冬月二十七,沈松跟着梁远文去冀州参加府试,他们家在冀州也有一座小宅子,但住人是足够的。梁氏英婆子跟过去,英婆子会做饭,有她照应着,她也放心。

林少平则与沈松约好,说他去了冀州就去沈家小宅寻他们,几个人一道去参加考试。

走了五个人,还有沈柏、沈杉与尚家一位爷、梁家兄弟留下来继续读书,沐子轩早前要教十个人,颇是忙碌,现在少了一半,只需要让他们做练习,再给指点一下如何写文章等等。

这日沈杉觉得好玩,看梁远诚做会试的题目,心血来潮,拿了题目过来,自己也答了一份交给沐子轩瞧。

沐子轩看了一眼,再看了一眼,“虽然用字用词不妥,但亦有几分道理。”他沉了一下,道:“俪儿你瞧一下。”

沈莉莉接过,看了眼文章,居然写得像模像样,面露诧色,“三哥,没瞧出来呀,我只当二哥、四弟爱学习,要说做文章的灵性,恐怕你将他们两个都比下去了。《论强国之策》,虽然用词用句还待严谨些,但立题鲜明,文笔干练,评点也很新奇,这样的文章,若是修改一番,定能得朝中大臣们的赏识。”

沐子轩深以为然,前世的洛俪,在看文章、评书法丹于独具慧眼,能被她瞧出优点的文章,着实很有特点。

沐子轩道:“我今日才知,你的文章风格独特,你不参加科考真是可惜了…”

沈杉不好意思,挠着头皮,“沐大哥,我这文章真写得不错,我就是天天听大家读别人的优秀文章,就仿着写了一篇。”

沐子轩凝重地道:“你明年参加童试,只要你再用心多读一些书,以我之见,就算名次不会太靠前,也不会不过。”

沈杉瞪大眼睛:“真的?以沐大哥的意思,我能考秀才?”

第363章 沐洛缘-改换门庭2(三更)

沈杉瞪大眼睛:“真的?以沐大哥的意思,我能考秀才?”

沐子轩道:“世人都说考秀才要靠天赋,我看你今日的答题,你答的可是会试题目,参加会试有九天的时间,若将你关在贡院,你这篇文章再修改圆润一番,旁的我不敢保证,以我对朝中翰林院、国子监几位大人的了解,这篇文章,中不了三甲,中过二榜一百五十名的名次不难。”

梁远诚听沐子轩对沈杉文章的评点这么高,心下好奇,走到沐子轩身边,除了书法欠了些,这文章有待圆润修改完,还真是不错,只开篇差,中间和结尾都很不错,只要考官耐着性子读下去,还真挺有韵味的。

“啊呀,真没瞧出来,都说杉表弟坐不住,原来还有这天赋,真是一篇好文章,再圆润修改一下,比历届的会试前几名差不了多少啊。”

沈杉被他们夸得心花怒放。

梁四爷也觉好奇,跟着过去瞧看。

惹得另几个也都看了一遍。

尚二爷想着洛杉与自家妹妹订亲,他要出息,对尚家也是个帮扶,“沈杉,照沐大哥的意思修改修改,肯定能成好文章。”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句地赞美了一番。

洛杉越发觉得自己原来还有读书的天赋,被沐子轩等人一夸,接下来几日读书的劲头十足。

这可是他第一次写文章,以前不好意思写,人太多,怕写不好反而被人笑话,原来他不仅能写,还能写好。

腊月二十五,沈松兄弟从冀州回来,一道回来的还有梁远文。

沈桦叽叽喳喳地道:“文表哥真厉害,这次冀州童试,考了个第四名的好成绩,我最差了,我…我是倒数第二,在我后头的是一个四十八岁的冀州城老学子,他一瞧自己终于考中秀才,当时在榜下就乐昏过去了。二哥得了第二十八名秀才,成绩也不错。林少平考的是第十三名,他说成绩好,他爹肯定要乐上一阵了。”

沈柏好奇地问道:“石顺子过了么?”

“比我好一点,考了倒数第四,也过了。”

梁远文觉得有名师指点就是不一样,他在冀州时连考三年,总也过不了,还被梁五老爷与梁远全嘲笑:“就你这读了三年书,白天下地,晚上挑灯夜读的人能考秀才,那我不是能得中状元?”

梁远全两年前就过了童试,是有功名的秀才,但名次靠后,今年整个冀州有七十个学子过了童试,梁远文能考到第四名的好成绩,连他妻子邱氏乐得哭了起来,直说总算熬出头了,明年秋闱能参加乡试,如果过了乡试,便能参加会试。

梁远文的岳父邱秀才听说他考的成绩不错,还特意捉了两只老母鸡来,让邱氏杀了给他补身子。

草庙镇二十年没出一个秀才,今年突然出了三位秀才,而沈家就出了两个,就连沈桦这十二岁的小少年亦考中秀才。

沈桦去冀州城,待榜张出来时,就令人传他去了娄家。

娄家人听说沈桦的字写得好,十二岁就是秀才,这还是早前家里穷没怎么读过书的情况下,娄知文见着未来的小女婿,怎么看怎么满意,还让自家的长女与他说话。

娄大姑娘自然知道这半大的小少年就是她未来的夫婿,长得还不错,奶声奶气地与他说话,还给他做了一个皱巴巴的荷包,瞧得沈桦看着那一团乱线,丢不是,收下也不是。

娄家老太太原就是贫苦人家出生,最喜欢上进的后生,对沈桦也喜欢得紧,还让娄太太给他添了几身衣裳。

沈桦在娄家住了几日,娄知文让他写字,对他的书法有些失望,着实沈桦写得最好的就三个字“满堂香”,他问道:“你写得最好的是这三个字,这是何故?”

沈桦照着沈莉莉教的话,不好意思地道:“我姐自来爱听外头的新鲜事,他是听我们同村一个去侠义镇赶集的族兄说,说满堂香悬赏。我姐说,我可以试试,我特意练这三个字,练了有大半月才去试的。”

原来这也是好庙子,只要有人指点,是有机会成为书法大家的。

难得的是娄知文瞧过他写的文章,言辞朴素,带了两分童趣,倒也特别,加以培养,将来也是个人才。书法让他失望了,可文章却出乎娄知文的意外,娄知文的文章就写得好,所以他最喜欢的还是文章写得好的人。

娄大姑娘一个七岁小姑娘,能知什么感情,还不是听家里的祖母、母亲把沈桦夸上了天,直说是个神童,她只觉得,父母长辈是为她好,肯定是挑了最好的人给她订亲,见了沈桦,模样也好,心里自然就满意了。

沈桦离开娄府的时候,娄大姑娘还叮嘱他,过些日子要去看她,说着说着,就哭出声来,惹得娄太太与娄老太太笑了一场,娄大姑娘不好意思,就躲屋里不出来。

钱老爷听说石秀才的孙儿考中秀才,在屋子里来回地转,“失策啊失策,石秀才那个迂夫子,能拉下脸面去求沈二壮,老夫就该也请了沈家,让文才一道去沈家庄读书…”

说不得,也能长长学问。

可钱文才到县城参加了童试,这根本就是连县试都没过的。

林大手主持的县试,只要有两分可取处,他都会过试,偏冀州府的主持的两场童诗难度大,着实娄知文这个知州大人,乃是琼林书院出身,这学问是一等一的好,能让他通过的秀才,那是在乡试上过了一半。

冀省的乡试,冀州籍应试读书人,每年考上举人的比例是最大的,这自与娄知文主持的两场考试严谨、评卷公正分不开。

钱老爷越想越后悔,早前他不提,是觉得钱文才没过县试,今年参加不了府试,倒不如不提,今年考不了,这不是还有明年。

石秀才的孙子是秀才了,他令次子、次媳送了几十个鸡蛋,又送了两只老母鸡感谢沐子轩。

沐子轩笑着收了,让来送饭的小梁氏带回去做菜。

钱老爷在家想了大半日,备了贺礼,进了沈家恭喜梁氏、沈二壮。

梁氏因家里出了两个秀才,立时觉得日子都不一样了。

第363章 沐洛缘-改换门庭3

梁氏因家里出了两个秀才,立时觉得日子都不一样了。

小梁氏则觉得沈柏也应该去试一下。

沈柏凝了半晌。

小梁氏道:“大表兄为什么不试?我可听娘和二爹私下说了,说你们身上都有梁家人的血脉,这梁家祖上出了多少进士、同进士,出过一位状元、一位榜眼,还出过几十个进士,这可是名门贵族,你们骨子里就是能读书的。沐大哥夸三弟的文章做得好,三弟决定明年也要下场参加童试,沐大哥还说,只要三弟收敛一下性子,不会差。”

尚家捡到个宝,尚家兄弟自是写信回家说了。

林大手的儿子林少平回县城住了几日,正月初六的时候就带着书僮背着铺盖卷到乡下读书来了。

林老太太、林太太对儿子如此用心,很是支持,又预备了一些书籍、文书四宝等物,这次同来的还有林大手的胞弟林大脚,这个当年勉强过了童试,想在秋闱继续参加乡试。

林大手感慨不已,“有天隆十年的状元郎亲自指点,不愧是当世真才子,这一出手,才多久,我们家少平的学问大有进益。”

林老太太一听,原来此人如此厉害,缠着林大手,让把林大脚送到乡下去。

林大脚内心是不喜读书的,可母亲、兄长都让他读书,只能硬着头皮跟着侄儿去了。

钱家的几位姑娘,看沈家来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去了一参加完童试的人又回来。

林少平问道:“沐大哥呢?”

沈家兄弟都这么喊,他也跟着这样叫,还叫顺溜了。

沈桦恼道:“我就说自己家里的事,我们爱怎么都成。偏村里那些八嘴八舌的妇道人家说闲话,说出阁的姑娘不能留在娘家过年节,沐大哥带着我姐回侠义镇过年了。沐大哥一走,我们几个无趣得很。”

尚大爷这次亦过了童试,心情极好。

林少平道:“这些乡下人,就是多嘴多舌,别人家的事,他们倒管上了。”

几个人对沈家庄那些妇人插手沈家的家务室很不满,说了一阵闲话,继续读书,还彼此交流写文章的经验。

*

且说沈莉莉与沐子轩,回到侠义镇就腻一处了。

素芳带着三个孩子与金满贯来了镇上,一家人单独分了一处庭院住,金满贯做了镇上铺子的大管事,镇上所有沐子轩名下的店铺都归他管。

沈莉莉到底没要梁家送来的那个叫碧萝的丫头,沐子轩都能瞧出那丫头的眉眼神色不对,她又如何瞧不出来。

回到侠义镇,就自有沐子轩母亲大周氏留下的陪房之女做服侍丫头,这都是熟晓沐家规矩与沐子轩的规矩。

沈莉莉在沐宅住得很自在,习武、习字、绘画,想干什么干什么。

沐子轩指点安忆城习了一会儿武功,“我们真的正月十五才回去?”

“年节最后一天,回去过上元节。村里人说得可难听了,说我们总住在娘家,还住在一个屋,我们就十五回去。”

夫妻二人的打算好,正月初十的时候,沈松见沐子轩还不去,自己坐马车来侠义镇接人了,美其名曰:“娘说定是妹妹听了村里人的闲话,生气了,她爱面子,让我过来接你们回去拜年。”

接回娘家拜年,这说辞新鲜。

沐子轩收拾了一番,又使了安忆城与大丫头素练采买了一些礼物带回去。

沈莉莉想了一下,取了一套赤金红珊瑚的头面首饰出来,“搁在家里也没用处,不如一并送了大嫂,也当是压箱底的东西。大哥大嫂成亲,我们当时没回家,你想回来,又忙着给他们指点学问,更是不得空。”

待沈莉莉到的时候,家里人都聚在正院。

新建的两处庭院也建好了。

一处是大厨房、库房、杂货房。

另一处则归置成了专门的下人房,三家下人都有了自己的房间,白日各忙各的,夜里才会碰面。

沈莉莉带着素练、安忆城过来时,正是草庙镇的赶集日,街上的人很多,因又在年节上,镇子南边的空地上搭起了戏台,敲锣打鼓的唱大戏,好不热闹。

百姓们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什么,时不时望着钱府方向。

沈莉莉好奇。

素练则在听他们在说甚。

安忆城听了几耳朵,问道:“师父、师娘,百姓们在议论钱五姑娘,说她和知县大人的弟弟勾\搭上了,在沈家庄的草垛里抱成一团,被沈家庄几个七八岁的小子给发现了,惊动了整个庄子的人。”

沈松觉得很没脸。

还以为林大脚也是来读书的,这才来几日,一只都能数清天数,林大脚就与钱五姑娘滚一处了,当时村子里炸开了锅一般,林少平听说后,当即带了林家书僮一瞧究竟,正看着一群村民孩子围着一个草垛,指着一对男女说:

“这还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在草垛里就能抱成一堆。”

“真不要脸,这要是成婚的妇人勾搭外男,可是要被浸猪笼的。”

“钱老爷还真是,五姑娘今年十七了,就该早早许出去,这下留出问题了吧。”

被人发现了,钱五姑娘还往林大脚怀里躲,将脑袋埋在他胸口不出来,结果钱老爷得到消息,赶过来看似,两人还抱作一团。

林少平瞧了一眼,险些没气昏。

林家的名声全被他叔父给毁了。

虽然这里的民风开化,但光天化日做这种事,到底不好听。

林大脚见自家侄儿来了,大吼:“瞧什么瞧,有什么好瞧的,我自禀了家母、兄长娶她就是,我们就是抱了抱,并没有…”

“还说没做什么,两个人的衣裳都脱了。”

钱老爷寻来,拉了自家的五姑娘就走。

钱五姑娘撕心裂肺地唤着:“林二哥哥!”

这样娇滴滴一唤,林大脚只觉生离死别也莫过如此,冲了过去,将钱五姑娘护在身后,对钱老爷道:“你是钱五妹妹的亲爹,也不能干棒打鸳鸯的事,我自娶她过门,我毁了她名节,自然就会给她一个交代。”

钱老爷心里暗道:不愧是我闺女,居然晓得生米煮熟饭。有了林大脚这话,想赖也赖不掉,这可是上百双眼睛瞧着的。

事情是上午出的,待得一个时辰候,因沈家庄离镇子不到二里路,整个镇子的百姓都知道,一传十,十传百,说得跟他们亲眼得见的。

林少平因为他二叔与钱五姑娘闹出事,也跟着林大脚回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