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奋斗记 》作者:我想吃肉

文案

人帅有钱又得老祖宗喜欢的公侯嫡子,漂亮的表姐表妹们、各色俏丫环围绕着…

如此美好的人生,如果名字不是“贾宝玉”就好了。这家伙最后是要出家的,以上这些内容最后他统统享受不到…

对此,某人表示压力很大,需要奋起。

奋斗在红楼力图保住小命已是不易,为何还有男人这等麻烦惹上身?纨绔当自强啊喂~

本文慢热,慎入!

内容标签:欢喜冤家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四大名著

搜索关键字:主角:贾宝玉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穿成宝二爷心情差

这是一个圆乎乎的小男孩儿,确切地说是个男性幼儿,粉团儿一样圆嘟嘟的小脸,颊上泛出粉红来,因为脸圆的关系把一张小嘴嘟成了菱形,乌溜溜的大眼睛泛着水光。此幼齿正皱着小鼻子看着乳母等人往藕节一样的小胳膊小腿儿小圆身体上套大红的衣服。

靠!现在是夏天啊,还要被包成红包一样!但是据说抓周是件大事,必须穿成红包以示郑重!

好吧,入乡随俗…

没错,是入乡随俗,此君正是如今随网可见的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凭良心来说,本文作者给他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在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里身为公侯世爵人家的嫡子,自己还长得极出色,家里最大的BOSS最疼的就是他,好几个表姐表妹都是大美人儿,身边的小丫环也长得春兰秋菊各有特色外加各有专长,又有三五知己可供解闷…

够好了吧?多少穿越男心目中的理想环境矮烧香都烧不来的!

但是眼前这个不领情的家伙只想对着天空比个中指,再用一个简洁有力的单字来表达心情靠!老子烧的是蚊香!

嗯,变成了贾宝玉的人,确实需要悲愤一点。然而由于年龄太小,包子脸太Q,他悲愤的心情无人能看懂。不但看不懂,她们还在往他的小身板儿上堆东西项圈儿、寄名锁、护身符、缀着一溜小铃铛的手镯和脚镯,当然还不能忘了传说中的通灵宝玉,穿越者石磊同学就是通过此物和周围人对此玉的态度逐渐明白自己这辈子姓贾的。

变成贾宝玉,这待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真是TMD水深火热啊!老子不想当和尚!

穿越者同学正在愤怒的时候,一个丫头挑帘子进来:“李嬷嬷,外头都备好了,老太太让把宝二爷抱过去呢。”

抓周仪式,即将开始

第2章 基本完成抓周任务

抓周是穿越者同学这一年来第一次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出席的盛大活动,在此之前也有诸如满月一类的,但是,那时候他还是个婴儿啊!看什么都看不清楚,听什么都听不明白,坐还坐不起来,翻个身都很囧,这其中最囧的是嘘嘘和嗯嗯都不能自由控制…脑袋里有点迷迷糊糊的,也幸亏是这样的迷迷糊糊,否则一个什么都清楚的家伙遇到了这样的囧事,自己得先羞愧个半死。

等到他眼睛睁开了、能坐能翻身了、能歪歪斜斜地在炕上走上两步了、努力着尽量少使用尿布了、会别别扭扭地单个字单个词地使用人类语言了这时候才知道宝宝不是不想说连贯的句子,其实是生理构造上的不允许,连贯说话很容易被口水噎到他也到周岁了。

李嬷嬷再次检查了一下贾宝玉的衣着配饰,确定无任何纰漏了,才抱着贾宝玉往贾母正室而去。贾母正歪在榻上与众人说话,王夫人、邢夫人一旁陪着,东府里贾珍之妻尤氏亦在,贾元春养在贾母跟前,此时却是端正坐在下手,含笑静听。尤氏刚对贾母道:“我们太爷正在城郊清修,让我们爷着我给老太太回话,说是方外之人不便打扰,只为哥儿诵几遍经,也是祈福的意思了。”贾母情知贾敬是个好道的,也不强求:“难为他用心了。”当下就有丫头打起帘子,又有人道:“宝二爷来了。”

一屋子的,目光就都集中到了贾宝玉身上。贾母坐起身来:“来,让我瞧瞧。”王夫人看儿子玉雪可爱,也笑得畅快:“养在老太太跟前,最是妥当不过,老太太这样着紧他,倒让我躲了懒了。”这位“母亲”让换了瓤儿的贾宝玉很不解分明是个爽利人,怎么书里写得她很‘木’?心里想着,脸上还要笑出个可爱的表情来:“老祖宗~”

“宝玉来啦,快过来让我看看。”贾母见来了宝贝孙子,大为高兴。贾宝玉听得心里一抽一抽的,谁想当贾宝玉啊?这个倒霉的名字现在是强迫性地挂到了他的头上,不是没反抗过,起初不明现状,明白了之后因为“不会”说话反对只好一听到‘宝玉’二字就哭,结果这些人又是佛前点灯又是满大街贴他名字的小字报还发动着屋里的丫环见天的对着自己“宝玉、宝玉”地叫,穿越者石磊同学被念得只能屈服了,听到喊他宝玉也能老老实实地应着了,也不哭闹了,贾府上下这才消停了下来。从此彻底含泪承认自己就是贾宝玉了,杯具的人生同样不需要解释。

李嬷嬷上前小心地把贾宝玉放到榻上,贾宝玉就扑到贾母的怀里,被抱个正着。贾母把宝玉搂在怀里晃了一阵儿,又把他扶着站好,上下打量一下,见穿戴得很整齐也没有少戴什么东西,一点头复让李嬷嬷抱好宝玉:“去荣禧堂罢!”

贾政对于贾宝玉还是很重视的,中年得子他也是有一丝得意的,更兼这个儿子长得可爱又讨贾母喜欢,就周岁的幼儿来讲也看得出很聪明,贾政就想借着抓周的机会试一试他未来的志向。因此对于王夫人奉贾母之命张罗宝玉周岁的事情并没有端出道学的范儿,板着脸说一堆诸如浪费、子不语怪乱力神之类的话,反道暗示抓周的时候要多备些东西以供抓取,只淡淡交待一句:“不必太过张扬。”王夫人自有顾忌,她中年产子,本就宝贝这个小儿子,且宝玉生来娇贵,为求好养活,甚至还使人写了他的名字四处贴着,由着贩夫走卒去念,宝玉周岁虽然是件不小的事儿,但也克制住不很大操大办,恐折了福寿。

故此荣禧堂里唯有宁荣二府诸人而已,其余宝玉舅家等亲戚都没有邀请。

贾母乘着轿子带着儿媳妇、孙女、孙子等在婆子丫头的环侍下到了荣禧堂的时候,以贾赦为首的男丁早在一旁候着了。虽是贾政之子抓周,但贾赦是袭爵的嫡长子,纵不如贾政得贾母欢心,排班站队他也是站在贾政前面的,贾政后面就是东府现在的当家人贾珍,贾珠在贾珍之后,贾珠后面是贾琏,贾蓉站在后面,他的后面站着贾蔷。自贾琏之下至贾珠,都是少年唇红而齿白,贾蓉与贾蔷要更小些相貌也极俊俏可惜,有点儿娘。

当下互相见过礼,因无年轻媳妇,又是自家人,规矩倒不甚大。贾母坐定,各人按次序坐的坐好、站的站好,李嬷嬷因抱着宝玉也得到了特别关照,靠贾母最近。宝玉一歪头,正看到元春在贾母身边坐着,见宝玉看来,元春对他一笑,很是慈爱。宝玉耳朵一抖,差点要翻白眼了:[大姐姐,你现在还是个萝莉啊,暂时还不用练习母性的光辉啊喂~]王夫人看看人都齐了,趁势对贾母道:“老太太,这就开始罢,试完了,正好用饭。”说着,有点儿担心地看向贾宝玉,巴望着他能抓个吉利的东西。虽然“试儿”的仪式上,不管孩子抓到什么东西,总能有个吉祥话给圆回去,但是抓个官英诗书一类,总比抓糕饼要强。王夫人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得个好兆头。

贾母也有一丝兴奋:“摆上来罢!”

就有几个粗壮婆子抬一张大案进来,李嬷嬷识趣地把贾宝玉抱到案边,小心地把他放到案上。众人眼珠子一错不错地盯着供桌上的红包贾宝玉,贾母等女眷固然是有什么表情都挂在脸上,就是贾政虽然是一脸严肃状,眼带也难掩期望之情。反是邢夫人,似乎有些不太欢喜,只是众人的注意力都放到宝玉身上,反没注意到她。

贾宝玉前来之前好歹也算个文化人,《红楼梦》自然是读过的,就是没读过,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也知道,这该是传说中的抓周了。抬眼一看,案上摆着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小小的弓箭、刀剑、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

贾宝玉有些抽搐,还真TM有胭脂啊!胭脂是用漂亮的瓷盒子装着的,同在贾母跟前的大姐元春已经开始用这玩艺儿了,所以贾宝玉认得这种古老的化妆品。据说,小孩子最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越小的孩子越是这样。你说把红艳艳的胭脂跟灰扑扑的笔墨、书本摆一块儿,这不是招着孩子去拿胭脂么?可怜的宝玉,你就这样成了‘酒色之徒’了!呜乎哀哉!这都谁安排的啊?这么不会办事![1]还有佛经啊,佛是好,可和尚是光棍儿啊!抓周不是图个吉利么?这东西怎么也摆上来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啊?

贾宝玉还在犹豫着要选什么好,心里犹自埋怨,书本和笔墨你随便摆一个就行了嘛,一下摆个七八样儿,我到底选哪个啊?总不能全抓手里吧?就是想抓,也抓不了这么多啊?他这一犹豫不要紧,整个正堂里的人都摒住了呼吸。

贾宝玉同学以穿越者的身份谨慎地思考了很久,把东西全拢在一块儿,然后一屁股坐下去显示自己掌握一切,那是不行的,至少胭脂不能拿。还有佛经!那是贾宝玉最痛恨的东西,老子才不要剃光头、才不要啃青菜萝卜、才不要清心寡欲!连胭脂、佛经都摆到桌面儿上了,就不能随便抓东西了,万一这些东西另有含义而自己不知道抓错了被贾政批个狗血淋头,那就坏了。贾宝玉克制住表现出自己聪明睿智的念头,为防弄巧成拙,无奈之下贾宝玉终于一脸扭曲地把胖乎乎的左手伸到《论语》上,右手又捞了支毛笔。

老天爷!我显示穿越者之与众不同的抓周啊,就这么中规中矩地过了…贾宝玉满心含泪悲愤不已。就算是不想当和尚,要努力上进,也得表现出一点儿与众不同来吧?可怜我的表演机会哦~“呼”这是满屋子的人同时松了一口气。然后满室一静,接着就“嗡”的一声一齐说起吉祥话来了。“必能做得锦绣文章”“三元及第”“诗书传家”一类的话不要钱似的一齐往外蹦,当然这话说起来确实不要钱。

唯贾政心中得意却还要摸摸新留长的胡须,板着脸道:“只望他真能不要‘五经扫地’[2]才好!”

众人脸上一僵,国人有一传统,当别人夸自己家的孩子的时候,做家长的一定要谦虚,比如说:“哪里,哪里。”可也没有在儿子抓周的时候这么扫兴的吧?你真想学那个谦虚着非说自家漂亮女儿长得丑,弄得人信以为真不敢娶,最后俩闺女者嫁不出去的古人啊?虽然知道贾政这称得上是谦虚,贾府诸人还是觉得贾政这话有些不中听。又不好在这样的日子里跟贾政硬犟,只能咳嗽两声,四下张望一下,希图发现突然冒出一个自愿出来解此尴尬的人。

回头看时,贾宝玉正拿毛笔戳着那本《论语》玩呢实在是太无聊了,贾母等被人围着恭维,贾宝玉反成了布景板。贾宝玉戳得正开心的时候听了这句话,连忙住了手,贾宝玉不淡定了贾存周,你会不会说话啊?不会说话你还不会闭嘴么?当爹妈的不是应该疼儿女疼得舍不得咒的么?难怪你在官场上混不下去!要不是脑袋上顶着荣国府的招牌,你早死八百回了!

还是贾母道:“到了用饭的时辰了吧?”

王夫人忙回道:“寿面都备下了,正好开席。”

当下男女分开,各归各席,邢夫人、王夫人等侍奉着贾母,并不敢坐,倒是元春反能陪着贾母坐着用饭。贾政到底是心里得意了,席间态度和软了很多。贾珠心底松了一口气,有贾政这么个爹,当儿子的日子真不舒坦!这一餐饭贾珠吃得心神不宁,酒是不敢沾的,菜也不敢多动,好在是他弟弟周岁,还有面条可以充饥,而面条是易消化的东西就算吃得战战兢兢,也没闹胃疼。

贾珠吃着受罪的一餐的时候,贾宝玉正盯着李嬷嬷手里的鸡蛋羹,更悲愤了:[不是糊糊就是面条,要不就是人奶,顶多喝口汤,真把我当和尚养啊?老子要吃肉!]耳边传来尤氏的奉承之声:“宝兄弟长得越发得好了。”

王夫人一面安箸,一面道:“都是老太太调-教得好。”

当下一堆女人说起育儿经来,贾宝玉正在仇视鸡蛋羹的当口耳边飘来一句:“再过半年多,宝玉的牙就该长齐了…”只觉真是天昏地暗,他现在牙都没长全,还想吃肉?!

愤愤地嗷呜一口吞掉匙子里的鸡蛋羹,嫩滑嫩滑的纯天然无污染草鸡蛋,做得清香可口…可也不能天天吃啊!挥着小爪子要抓汤匙:“给我~”李嬷嬷不敢与他硬扛,只能由着他掰过汤匙来在众人赞叹的目光下自己舀着吃。

王夫人大感欣慰,大儿子十四岁进学,是个能支撑门户的,小儿子看着早慧也有吉兆。贾母脸上乐开了花,大家看贾母乐了,也都跟着乐,连邢夫人这样性子有点儿别扭的人都笑了。贾宝玉瞪着洒到碗外的一小点儿碎块儿,半晌无语,这小孩子的身体,真是不方便啊,吃饭都能吃到桌子上,真是丢脸…

[1]度娘说,明清时期男孩子抓周确实是有放胭脂的。

[2]有辱斯文之意,详情请百度。

第3章 贾大哥娶了李宫裁

“哥儿长得真是俊。”说话的是个保养得还不坏的中年女人,女人的悲哀就是你保养得再好,大多数人的‘年轻’也只是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而已,一旦与真正青春年少的姑娘比起来,那差别绝对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比如眼前这位忠靖侯夫人。这位夫人不算很老,比王夫人要年轻些,保养得宜,但是一旦与贾母叫过来见外客的真正青春少女贾元春比起来,她的年龄就绝对不是秘密了。

贾宝玉还是婴儿的时候,养得比较娇贵,这样的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轻易不抱出来见人。直到抓周过了,家中有够身份的女眷来访的时候,贾母就不拒绝客人的要求,非常乐于把宝贝金孙抱出来显摆一下。贾宝玉长得确实很可爱,这一点从在他的嫩脸被众怪阿姨蹂躏的程度就能看出来了。

贾宝玉很烦,但是却无法抗议。他现在还是个幼儿,虽然小孩子有任性的权利,但他还想抱着祖母的大腿,就不能让她在客人面前没面子,只能忍了。

然而,这样的生活没过一、两个月,贾宝玉的生活居然恢复了平静。

太平静了!贾宝玉无精打采地抬眼看了一下四周,李嬷嬷身后是四个比她低一等的嬷嬷,再往旁边又有四个丫环目测年龄在二十左右,传说中宝玉身边的各色美人现在还是连根头发丝都没见着。贾宝玉叹气了,元春在他刚刚“会说话”后不久,还常常来逗他说话玩的,现在…除了已经老皮老脸的嬷嬷们,就是已经成人的丫环们了。

贾宝玉现在没心情YY这些漂亮丫环,即使有一点YY男的情怀,只要想到自己才周岁,而这些姐姐们已经快二十了,等到自己能达到 “推倒”别人的青春美少年的年龄的时候,她们的脸也差不多是李嬷嬷等人的样子了,贾宝玉仅存的一点仗着年龄小而大吃不知情群众豆腐的猥琐之心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大姐姐…”贾宝玉巨寒一把地张着小嘴含糊不清地吐字。

李嬷嬷听到他模模糊糊的声音走了过来,贾宝玉更卖力地挥着白嫩的小肥胳膊,努力把“大姐姐”一个字叫得很清楚。李嬷嬷一把就把他抱了起来,轻轻地拍着:“大姑娘去老太太那里了,哦哦,二爷好好的歇着~哦哦,老太太吩咐了,这些日子前头忙着珠大爷娶亲的事,前头太乱,哦哦,二爷是金贵人,别吵着您了,哦哦~珠大爷的亲事忙过了,大姑娘就来看二爷了,哦哦,二爷想不想知道新嫂子是哪里来的啊?哦哦~”开始自言自语了起来…

听到李嬷嬷一声一声哄孩子的“哦哦”,贾宝玉额角瞬间拉下一把黑线来,听得脑袋胀了一圈,终于从李嬷嬷的话里分析出了一点儿现状他现在之所以这么冷静,不是因为他中规中矩的抓周表现让大家放心,进而蝴蝶了事件的进展,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去做。

贾宝玉的抓周表现似乎让长辈们很满意,贾政虽然对儿子们期望颇高,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周岁的幼儿来说,现在鞭策他、荼毒他似乎还不到时候,也只能由着他在贾母跟前过并不快乐的幼儿生活了更何况贾政还有一个正室所出的长子需要操心。比起豆丁大小的宝玉,已经有了功名的贾珠无疑更值得关注。

对于王夫人来说,同贾政。元春是长姐,与宝玉的年龄差了十岁以上,念及王夫人若大年纪生的宝玉,对宝玉颇为疼爱,就是这样,也不能说眼下一切都很顺利的宝玉比贾珠的婚姻大事更为重要。贾母似乎是这些人里更为关心贾宝玉的一个,但是她现在的心情与元春相仿,还是对于长孙的婚姻大事更看重些。至于贾赦,他更喜欢窝在自己的院子里年轻漂亮的姬妾玩,而邢夫人则对于看好自己手上的财物比较感兴趣。东府诸人还有自己的家事要处理。

综合分析一下,荣国府里近日的头等大事便是贾珠的婚事了。

所以贾宝玉这几日才会无聊得要命,一直以来,元春除了上学,就是到贾母跟前奉承听训,剩下的时间大半是扑在贾宝玉身上的。而如今贾珠要成亲,虽用不着元春这个妹妹操心,但是小姑娘也不免想早些知道自己的未来嫂子究竟是谁,又是怎样的人,就更多地往贾母跟前凑了。

这样贾宝玉就少有人理了,也不是说他被打入冷宫了,实是事有轻重急缓。再者,他也没受到虐待。

贾宝玉倒是知道他未来的大嫂是李纨,所以对这一点他是一点也不好奇。李嬷嬷也只是嘴上说说,倒没有指望一个刚刚会说话的幼儿能跟她一块儿八卦。贾宝玉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李纨快进门了,贾兰快生出来了,贾珠…快死了!

贾宝玉与贾珠的接触不多,甚至完全比不上与李嬷嬷的接触多。贾珠整天都要上学、做策论、与他的同龄人接触、四处拜访,为进一步的发展作准备,而宝玉这个前几个月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的大头婴儿,后几个月努力在说外星语、像只被翻过来肚皮朝上的小乌龟一样手脚挣扎着努力翻身、爬行,最后由爬行类向灵长类进化。两人都很忙,忙到贾珠连贾宝玉的面都没见过几回。婴幼儿是不用早睡早起的,贾珠一大早来给贾母请安的时候,贾宝玉在年龄特权之下睡得正香。

贾珠于贾宝玉可以说是陌生,但是这个陌生人一旦贴上了“亲哥哥”的标签,贾宝玉的心里也不免会生出亲近之感。想到他没几年好活了,贾宝玉有些莫名地伤感。

还有元春,也快进宫了,身边最初认识的人一个一个地离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贾宝玉的心情很糟糕。这份糟糕的心情,在联想到不久之后就是林黛玉进贾府,接下来在元春省亲过后荣宁二府逐渐冰消雪融,就变得恶劣到了十二分。

抬抬手,看到了白嫩嫩的小猪蹄。贾宝玉动了动嘴巴,这该死的年龄!连磨个牙都不行!因为牙还没长出几颗来…在他漫长的牙床战线上,大部分领土还是光秃秃的,他只能磨牙床!

这该死的年龄!还是石磊的时候,他读过《红楼梦》,全背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大体的印象还是有的,某些特别的情节也记得清楚。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贾宝玉这个让大家羡慕得流口水的家伙,最后,场景凄凉,让广大男同胞们最终心理平衡了一把。瞧吧,这家伙连福都没享几年,十九岁就当流浪僧去了…

NND!现在我是贾宝玉啊,我才不要凄凉!不行,贾宝玉翻了个身,不能坐以待毙!

可是,一个周岁的幼儿,能做些什么呢?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就在贾宝玉为未来发愁的时候,他的大哥贾珠的好日子到了。大嫂没有意外地正是李纨。李纨是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

贾母选孙媳妇,正是瞧中了这样的“无才便是德”。

而贾政与王夫人除了看中李家门风之外,更有其他的心思,李纨之父乃是国子监祭酒,官阶在这京中算不得高,但却是国子监里对诸多学生前途有深远影响的人。而贾珠中了秀才,正常情况下,下一步最好的安排就是入国子监学习。虽有“回避”之说,却仍是个不小的助力。就像是面试,亲属之间要回避,可是换一个岳父的同事来面试,与岳父亲自面试,这差别有时候也不是很大。更兼李氏宗族名声不坏,李守中又是清贵之官,并不算辱没了贾珠这个公府少爷。

这是荣国府小一辈里第一场婚典,又是嫡孙之婚,荣国府装饰一新,贾母单指了一个院子给贾珠作新房,王夫人更是加倍上心地收拾屋子。贾政这些时日对贾珠功课上的要求就看得不是那么严了,甚至允许贾珠暂时放一下课业,准备婚礼诸事宜。两家都是守礼法的人家,一应婚仪俱按照规矩来办,六礼过后,新妇过门。

这样一场热闹,贾宝玉却是没有瞧到。先是贾母与王夫人怕外头人多,又是吵闹又是气味不好,更兼已经入秋,怕贾宝玉受了风寒,并不抱到外头去。到了正日子,贾宝玉一个小孩子,又恐放鞭炮惊着了他,更是把他放到屋里,直到热闹过了,新人入了洞房,贾母回到自己正房,才把贾宝玉抱来与元春一道逗他玩。

贾宝玉扭脸看着跳动的烛光,更憋屈了。别的都是假的,先想想怎么长大,才是最重要的。

第4章 新妇请安各有思量

新妇进门,照例是要立规矩的,尤其是在荣国府这样的“诗书大家”。李纨娘家本就是个守礼的家族,自嫁到了荣国府,当然也是依礼而行。贾珠的婚礼,贾宝玉因为年纪小,没什么参与。但是李纨过门后给长辈请安是必得先到贾母正房里来的,贾宝玉也是在这个时候见了李纨一回。

虽说是叔嫂需要避嫌,然而贾宝玉实在太小,这个嫌避不避的也不打紧,至少不用急在现在。贾母端坐在正堂的榻上,贾宝玉挣扎着爬到她身边,王夫人道:“李嬷嬷呢?快把宝玉抱好。”贾宝玉抓着贾母的袖子不松手,他宁愿自己在榻上坐着、趴着、爬着、躺着,也绝不要总是被个既不年轻也不貌美的女人抱着。

贾母低头看看宝玉,见他脖子上挂着明晃晃的金项圈儿,身上穿着喜庆的大红袄,小红裤子小红鞋,那块通灵宝玉也在脖子上晃来晃去,胖乎乎的堆着小肉窝窝的手攥着自己的袖角,乌溜溜的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自己,要多可怜有多可怜。贾母笑道:“宝玉不是个爱哭闹的,就让他坐我这儿吧。”

贾宝玉听罢大喜,笑得露出了新长的几颗门牙,随着贾母的话音点了好几下头。人逢喜事精神爽,贾母与王夫人本就高兴,见他这样都笑了。贾宝玉放开贾母的袖子,一转身,有些费力地坐在贾母旁边,所以说,胖了就是不好,看多不灵活啊。贾母与王夫人等见他也不哭闹,果然乖乖坐在贾母身旁,便不理会,各各坐正等着新人来请安。唯有元春在贾母另一边,把身子往后错开一点儿,从贾母背后伸出指头轻轻点了点贾宝玉的大脑壳儿。贾宝玉一回头,冲她吐了下舌头,元春似乎吃了一惊,旋即拿帕子捂住了嘴闷笑。

邢夫人在贾母身边陪侍,见弟媳妇一家和乐,心里就不太舒服。她是贾赦继妻,自己又没有生育,贾赦现存的一儿一女都不是她生的,虽然最后都是归到她名下的,到底不甚亲近。看着弟媳妇儿女双全,又有了个不错的儿媳妇,邢夫人觉得胸口有点儿发闷。

看着阖府的喜气,邢夫人不免又想到了“儿女”上头,好歹这两个孩子还是要叫她一声“太太”的。想到儿子贾琏比贾珠略小些,眼看着也到了娶亲的年纪,邢夫人心里就更不痛快了。邢夫人过门的时候,贾琏已经记事了,因此对她并不很亲,要是再娶了媳妇,难保不会跟自己更疏远,这就不好了,女人么,先是靠父亲、再是靠丈夫、最后的一点福气是要看儿子的。眼珠子一转就看到了贾母身边的元春与宝玉,更不高兴了,这老太太的偏心那是明摆着的!迎春与宝玉同年,生日略早些,这个妾生的女儿自是与元春这样嫡出的小姐不太好比,贾母如今教养着元春,邢夫人也不便说什么,只能生闷气了。

正在此时,就有丫头挑帘子进来:“珠大爷和珠大奶奶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贾宝玉睁大了眼睛看着兄嫂行礼,贾珠固然是个俊俏少年,李纨此时也还不是红楼里那个槁木死灰。贾宝玉绝对不承认自己嫉妒贾珠娶了个好老婆!这俩人都穿着喜色的衣服,越发衬得般配了。

贾母喜不自胜,忙命扶起,又把李纨叫到跟前拉着李纨的手问长问短,不过说些住得可还习惯一类的话。说完了对李纨道:“这是你元春妹妹,这是你宝兄弟,过会儿再见罢,先去拜了你公公婆婆和伯父伯母去。”

李纨连忙应了。王夫人就起身:“我带了他们两人过去罢。”贾母笑着点头。邢夫人也起身告辞,先回贾赦院中等着侄子侄媳妇去请安了。

元春看完了新嫂子,满足了好奇心,心里高兴就要抱着宝玉去教他认字。贾府里的小姐当然不是目不识丁,贾母虽不欲家里的女孩儿太过专注读书以致忘了女工本份,但也不算太迂腐,故此元春还是要上学的。只因最近兄长娶妻家中忙乱,这才停了课,元春也就得了几日假。

贾母听元春一说,不由笑道:“你自己还是个学生呢,就要教他了?也罢,就让你试试罢。”宝玉还小,不到开蒙读书的的年纪,元春也是个稳重的孩子,倒不如让元春先教他略认一认字,也好先打一点儿底子。贾母这么一想,也就同意了。

元春笑逐颜开:“谢老祖宗成全。”

贾宝玉也高兴得不得了,终于不用吃了睡、睡了吃,或者是睡到半道儿被人戳醒,让他天天喊“老祖宗”、“太太”、“大哥哥”、“大姐姐”之类的称呼了。贾宝玉想了好几天,对于改变贾府的未来没有任何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一定得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至少能考个功名,这样说话才有份量。

贾母见他笑得快要流口水了,就摩着他的头道:“宝玉听得懂呀,真是个伶俐孩子。”

元春这回偷偷捏了捏贾宝玉的圆圆软软的耳垂。

要教一个刚刚会说话不久的幼儿认字是项大工程,贾元春跑去准备启蒙课本去了。贾宝玉高兴地看着她离去,一头扎进贾母的怀里扭股糖似的:“宝玉要识字啦~”心里内牛满面,老子早就不是文盲了,终于可以开始不用掩饰自己已经认字这个事实了,可以明正言顺地读书了!

贾母见宝玉想认字而元春颇有长姐风范,颇觉欣慰自不用提。贾政与王夫人受儿子、媳妇礼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满足了。贾政是做人家公公的,不好与儿媳妇多相处,受了一礼就把贾珠拎到书房去训话了。王夫人看李纨,倒没有很挑剔早在筛选儿媳妇人选的时候都挑剔过一遍了。

王夫人道:“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府里的规矩什么的,我现在也不用多说。你娘家也是诗书大族,规矩什么必是不会错的,只细微处许有不同,留神着点儿也就是了。只这府里的一些事情你得知道,”顿了顿,“珠儿的大伯住在东边儿,素来是个不管事儿的,只你大伯母是常到老太太跟前的,她有点儿认死理儿,你要有数。”

李纨在王夫人下首立着,听王夫人这样说,连忙应了,心下却在纳罕。说亲不止是男家挑媳妇,也是女家挑女婿。婚姻大事虽然是父母作主,但是作为当事儿,父母还是要提醒一二的,故此李纨对于荣国府的一些事情还是略有耳闻的,知道贾珠的伯父亦是荣国府老太君所出,乃是嫡长,袭了一等将军。不曾想这荣国再名正言顺不过的主人,居然不住在正院儿里。成亲当日她蒙着盖头,被领来领去最后送入洞房,对荣国府的格局并不甚清楚,今日随王夫人坐车一路过来,早就奇怪见为何要到正堂见公公婆婆,贾政顶上有个袭了爵的嫡亲兄长,论理不当住在这里的。

李纨暗暗把这事记在心里,晓得以后在大房与二房的事情上要慎重,多听多看就好。

王夫人见儿媳妇恭顺,不免遗憾这样的儿媳妇她自是喜欢,只可惜还要让儿媳妇到老太太跟前立规矩去。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却又享受不到婆婆的待遇,埋怨什么的虽然没有,到底是叹了一回气。老太太对次子比对长子好,对次媳也比对长媳好,王夫人心里也是明白了。也罢,自己的儿媳妇得了老太太的喜欢,自己就算少享用一点媳妇的孝敬,也是不坏的。

王夫人问了周瑞家的一句时辰,对李纨道:“这是我的陪房,”看着周瑞家的行过了礼,李纨回了半礼,王夫人才续道,“时候不早了,你与珠儿去给你大伯父请安去吧。”

一面命人到贾政那里请贾珠来,一面吩咐着丫头婆子好生伺候着去东院儿。

贾珠夫妇到的时候,邢夫人正对贾赦说起贾琏的亲事:“琏儿比珠儿也小不了两岁,也得早些相看着了。”

贾赦道:“这是自然,只还要跟老太太说一说才好。”

邢夫人有点儿无奈,她肚里自有一本小账。这荣国府当是贾赦承继的,女主人当然是贾赦的妻子,也就是她自己。然而她不幸却是继室,或者说如果不是贾赦要娶继室,以邢夫人的资格,还不够当元配的。为了能配得上贾家,不让阖府的主子奴才小瞧了去,邢夫人几乎掏空了娘家的家底子带了过来。满以为嫁入贾家这样的门第,又是袭爵的嫡长子之媳,该是做当家主母的,这也不枉了她搜罗这许多嫁妆来,横竖最后连贾府都要由她来掌管的,今日之贾母就是翌日的她。

谁料到嫁过来之后才发现,她能支配的也就是那点子钱财了。丈夫贾赦素来贪酒好色,为人又不大正派,更可恨的是她这十几年来居然未曾生下一儿半女,明明嫁过来的时候贾赦还不算老,她自己身体也还好,可她就是生不出来,邢夫人未免有些不甘,没了亲生儿子,这老太太的威风摆起来的时候底气就不够足了。这些是长远的,要到几十年后才能看得到,邢夫人还能放一放。但是眼前的事情却让人窝火了,当家的居然是弟媳妇王夫人!

邢夫人心里是怨着贾母偏心的。哪家当家的不是大房?怎么荣国府却让二房管家了?本来荣国府确是贾赦之妻在管家,但是她一病死了,贾母年纪又大了懒得动弹,可家里不能没个管事儿的,素来爽利的王夫人就被贾母委以重任了。贾赦死的是正妻,没有马上再娶的道理,捱过了丧期,又得意思意思地再拖一阵儿,然后才是打起精神重新寻摸老婆。等到定下邢夫人的时候,王夫人已经在荣国府里扎了根了,贾母也觉得王夫人管家不错,等邢夫人进门,竟是无人再提归还管家大权一事。

邢夫人心里自然要恼火。

自己这一辈争不过就算了,眼看着两边的儿子都大了该成亲了,该是比儿媳妇的时候了。然而贾琏不幸又比贾珠还要小,当然是贾珠的媳妇先进门,这学着管家,也是王夫人的儿媳妇先上手。到时候如果让贾珠之妻管得顺了手,到自己的儿媳妇进了门,岂不是还要干瞪眼?

邢夫人着急了,急着也要讨个儿媳妇来。儿媳妇得听婆婆的啊!

可看贾赦这个样子并不很着急,邢夫人不敢跟贾赦硬犟,只是能在心里发狠横竖王夫人也是“代自己管家”,贾母百年过后,两下分家,要收拾包袱走人的是王夫人!

邢夫人心里想得拧了,见到贾珠夫妇的时候心情就不好。贾赦素来不管事儿,对贾珠略说了几句场面话就罢了。邢夫人倒是打起精神来应付,她也不想在侄子侄媳妇面前落了身份。可邢夫人与贾珠原本就不很亲近,对李纨更是陌生,她又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要是,她早就讨得贾母的欢心去了。当下也是匆匆几句话带过,无非说些“好好过日子”、“开枝散叶”一类长辈的标准用语。

李纨偷眼看了邢夫人不太自然的脸色,又听她说话并不很诚恳,心道,太太说得果然没错,大太太却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

第5章 宝二爷初背三字经

贾宝玉的学习之路,其曲折坎坷的开头,昭示了未来的艰辛。新嫂子进门,本来元春围观也围观过了,元春本人也在放假过程中,算是比较有闲的了,初级识字课本也很好找。这年头书本比较金贵一般都得到较好的保存,元春小时候用过的都还在,正好拿来给宝玉用。因不是正式开蒙,宝玉又很小,也就没有找太费力制定正式的学习计划。贾母对元春还是比较放心的,见元春拿来的都是《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一类的书籍,也就由着姐弟两个去了。

元春把宝玉抱在腿上坐着,身前的炕桌上摆着书,翻开了拿镇纸压住。调整了一下坐端:“宝玉,读书不要凑得太近,日子久了对眼睛不好。”见贾宝玉依言坐好,元春惊讶于宝玉什么话都听得懂,却也高兴了。第一回当人师傅的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巴不得学生一教就会,方能显得出自己的本事来。翻开书来,拿手指一字一字地指着念,贾宝玉跟着她一字一字地读,心里不停地念叨着[姐姐,你倒是多念一点、多念一点啊!我很想上进的。]

然而元春刚刚教了宝玉“人”字和“之”字,就领了一项任务陪李纨聊会天儿,然后再陪着李纨在荣国府的后院里逛一圈去熟悉地形,贾宝玉只能扒着炕桌沿儿看着上面摆的书,望书叹息。曾经在后世的某个天朝,类似《三字经》一类的书被复古出来作为X质教育的读物,可惜某块石头命不太好,只赶上了填鸭式教学。对于《三字经》这等‘古物’,石头先生还是很向往的。往往古装剧里经常能听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的,当然,电视剧里一般也就只念到这里了,贾宝玉非常想知道它下面写的是啥。

问题是现在元春跑开了,书只翻到第一页,儿童读物的字体又印得极大,竖排版的页看他看起来也不太习惯。他还不敢表现出识字的样子来捧起书往后翻,生怕被人发现他‘生而知之’惹下麻烦来,贾宝玉三个字本身就代表着麻烦,不需要再给自己找更多的麻烦了。因此他只能看着元春翻开的第一页,对着一堆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字发呆。

打了个哈欠,忍住了往下翻页的念头。这里用的是繁体字!这个认知让贾宝玉懵了片刻。难怪有些字看起来长得怪!贾宝玉当然知道在天朝推行简化字之前,大家都是用繁体的,但是知道和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是两回事,乍一看“熟悉的陌生字”不免要调适一下心情。好在这不是什么大事,简体字脱胎于繁体字,只要是认识简体字的人,连蒙带猜也能猜出不少繁体字来,倒是没有一穿越就变文盲的惨剧发生。然而需要担心的不是“读”,而 是“写”,认字不算麻烦,但是顺心写成了缺胳膊少腿的简化字麻烦就大了。

这一认知是在元春完成任务后回来,试着让宝玉抓起笔来试写的时候发现的。《弟子规》第一句“弟子规圣人训”,写起来就是“弟子規聖人訓”写到第三个字,贾宝玉就被他姐姐判定为没学会写“規”字。因为他顺手画了个“规”。 一直以为穿过来占着优势,且不说知道剧情什么的,单凭作为一个成年人变成个娃娃,底气就比别人足。没想到,文盲没变成,倒是成了半文盲中的一员了。更兼毛笔难握,幼儿的手拿东西本就不利索,而宝玉的嫩手更是胖胖的,毛笔的笔尖软软的,沾上墨后更加难写,就算是写个简体的“规”好好一张纸险些被他画花。

元春自己识字的时候的事儿早忘了,周围也没有与宝玉年纪相仿的孩童好比较,故而对宝玉这样的进度有些着急。元春素来稳重,却也还是个小姑娘,教的又是极重视的胞弟,不免有些急躁了。

小姑娘叹了口气:“宝玉,‘規’字不是这样写的。”手把手的写了个标准的繁体字,贾宝玉的小爪子被她握在手里,脸上早已涨红了。快三十的人了,居然被个小姑娘小小鄙视了一回,作为一个男子汉,贾宝玉很受伤。

更受伤的是,即使他心里下了狠劲儿,他的小胖手依旧无法很好的控制毛笔。这真是个悲剧!贾宝玉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了微妙的刺激。

还是元春认识到这样教宝玉写字是肯定不行的,她看得出宝玉是真的努力了,看着宝玉小小的手将将能把笔杆儿握住,跟攥着棍子似的。再让他把食指竖起,那笔是肯定要滑出手的。于是先让宝玉背《三字经》,且不急着写字。元春一面让宝玉背书,一面指着书上的字让他记,贾宝玉好胜心起,更不愿在这上头再次“丢人现眼”,加倍用心去记。姐弟俩一教一学,却也相宜。

元春也不跟宝玉讲解《三字经》里的意思,只让他先记熟了。其时教孩子也都是这样,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况且你跟个刚过周岁的孩子讲什么夏商周的,他也听不懂。不管怎么样,先背下来,也够显摆的。统共一千来字的儿歌,对于贾宝玉来说还是不难的,尤其这《三字经》本就是儿童读物,通俗易懂又押韵好记,不消三五天,已经是背得滚瓜烂熟。

元春大喜,跑去报告贾母与王夫人。贾母笑道:“你教得好,宝玉也学得好!”王夫人因在贾母跟前,反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脸上带笑看着元春姐弟。元春看王夫人开了笑脸,心里也松了口气。元春年龄渐长,对于府中之事知道的越发的多了,至少赵姨娘的肚子已经看得出凸起的事情是瞒不过家里主子奴才的眼睛的,元春也就通过身边丫头婆子的碎嘴八卦知道了。虽说大家族里讲究多子多福,然而多了异母的弟妹,元春却是知道王夫人未必是高兴的。王夫人又不是没有儿子,急需有个庶子来防止丈夫绝后,以守住丈夫留下的产业。恰恰相反,她有两个儿子,上了双保险,根本不需要再多个庶子来分家产。

元春对于庶出的弟妹心情也就微妙了一点儿,说完全不喜欢也不对,毕竟周围人家都是这样的,庶出的弟妹也是父母的骨血自己的手足,教养得好了,一样亲近非常。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母亲心里未必没有疙瘩,尤其赵姨娘又是个掐尖儿不讨喜的角色,想到赵姨娘,元春就觉得胃一抽一抽地疼,有这样的生母,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来?元春觉得自己并不歧视庶出弟妹,但是对于赵姨娘,正常人想不鄙视她都困难。

这个和乐的时刻提赵姨娘是不相宜的,元春低下头看着正在贾母身边努力坐正的宝玉,开始引着宝玉让他背《三字经》给贾母和王夫人检查。贾宝玉眨眨眼,心道,来得正好。他正想树立自己“奋发向上好青年”的形象,也希望通过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的嘴,把他努力上进的事迹传到贾政的耳朵里,让这个便宜爹千万别对他有不良印象。

当下贾宝玉就背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贾母王夫人都是养过孩子的,越听越觉得惊讶,深觉宝玉早慧,王夫人喜不自胜,原本她还道是宝玉学会了念几句就被元春抱过来献宝的,不想宝玉是真的全背下来了!贾母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缝儿,抱过宝玉来一阵摩楞。

王夫人回去便与贾政说了宝玉的表现,贾政听后初时是不大相信的,然而王夫人不必在这种事情上头瞒他,一考就知道的事情,瞒也是瞒不过的。次日贾政给贾母请安的时候就提到了考较的事儿:“听说宝玉会背书了?”

贾母笑道:“可不是,我和你媳妇都听他背的。”

贾政就有一丝暗喜,仍旧严肃地道:“老太太别太夸着他了,倒让他得意。”

贾母有一点扫兴:“他才多大的孩子?做得好就得夸着才成。”一面说一面把宝玉抱到怀里拍拍后背以示安慰。

贾政摸了一下胡子:“那倒要听听他是不是真的会背了。”

贾母很大方:“宝玉,来再背一回给你老子听。”声音里带着鼓励和诱哄。

贾宝玉知道,这是万不能搞砸了的,否则不但贾政不喜,恐怕连贾母与王夫人面上也要不好看。抬眼看到贾政一副岸然之状,都不拿正眼看他,一面捋着胡子一面斜睨着他,颇有点蔑视之意。贾宝玉被激怒了,《三字经》本不难背,这几天元春又一直在让他表演背诵。当下就背了起来,开始因为背得太急,还差点被口水呛到,后来是越背越顺,不一会儿整本书都背完了。贾政的眼睛越睁越大,许是觉得这样太掉架子,贾政很快就恢复了严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