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贾宝玉背到“戒之哉宜勉力”全文收尾,竟无错讹,贾政也不由点头。

贾母带着丝得意地问道:“如何?我说得不假吧?”

贾政道:“果是背得出来了,”严肃地瞪着贾宝玉,似乎要用眼神把贾宝玉吓哭的意图,“可知道是什么意思么?光背书而不知其意,那是生吞活剥,总要知道意思才成。”

一屋子的人齐齐咽了口唾沫,打量贾政的眼神带上了诡异宝玉才多大啊?能背下来就很难得了好吧?贾宝玉倒不觉得贾政这么问有什么奇怪,他毕竟不是一个纯粹的幼儿,只是觉得贾政这种凡事哪怕儿女做得再完美也要挑剔一下的毛病,真是中国家长的通病,仿佛不这样做就不会显得做父母的为人谦虚一样。因贾政问到理解,贾宝玉就想到《三字经》的内容上了,它上面有一段简短的历史,这段历史写到明亡就嘎然而止了,眼下这地界又不是长袍马褂,那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空呢?

元春见宝玉傻乎乎地出神,生怕他被吓着了,贾政一向严格,这一点元春是知道的,当下起身回道:“还没给宝玉讲解呢。”

那边贾母先不依了:“你就知道吓唬孩子!你父亲在时也是这样教你的么?我看宝玉就很好,你外头不是还有正事要做么?去忙吧。”

贾政讪讪地应了,又瞪了一眼宝玉才算完,复对贾母道:“儿子去前头了。”王夫人一直不敢多言。

贾宝玉低头狠抽了两下嘴角,才拽拽贾母的袖子,贾母低头哄着宝玉,又命拿果子来给他吃。嘴上还说:“你老子就是太正经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关勉强算是过了,贾宝玉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学习知之不多,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进度是快还是慢,但是综合一下贾母的欣喜与贾政的挑剔,相加除以2,那么自己至少是合格的了。当下继续跟着元春学背书识字。

不想次日贾珠放学回来,递过来一张写着小楷的纸:“大妹妹,老爷吩咐先教宝玉背一下《劝学诗》,我已誊抄了,你教他罢。”

第6章 贾宝玉学习麻烦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贾宝玉摇头晃脑地背着颜真卿写的《劝学诗》,心里实是苦不堪言。读书的重要性他真的很明白了,不用背这些东西也知道的,对于没有后台背景的人来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打拼。上辈子他没少把‘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类的话当格言来的。

你说贾政这是抽的什么风啊?贾宝玉含泪。还不能装作不懂不想背,谁叫他先把《三字经》给背下来了的呢?

瞄了一下整齐的钟王小楷从左往右齐齐地码着不下十首各种劝学诗,这些都是贾政吩咐下来的洗脑功课,实在是索然无味。《三字经》再幼稚,好歹还有点常识什么的,贾宝玉从这里头系统地整理出了这个时代的一些常识用语一类,诸如四诗、五行、六畜等,可是这些《劝学诗》里说的道理,却是他上辈子在心里烂熟的,即使遣词不一样意思都是相仿的,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哪怕是背《四书》也好啊,好歹那个是公务员考试的参考书目,可这乱七八糟的《劝学诗》算个什么?尤其是宋真宗那不文不白的打油诗!可恨没兴趣、不实用还得背!

最可恨的是贾政还规定了期限说是十日后来检查。倒是贾母见宝玉整天傻乎乎地摇头晃脑念经(贾宝玉这家伙是故意的),都没心思满地乱跑、陪自己玩了,贾母先不依了:“他才多大?你就这样逼着他?”

贾政一向是听贾母的话的,此时见贾母发话,也不好再立逼着让背的,但他还要保持住父亲的威严:“虽老太太发话了,且寄下这一遭,不立时查不是不查。”

贾宝玉这下可是装听不懂了,故意一脸迷惘的看看贾母再看看贾政,再在王夫人脸上停留片刻,最后把求救的目光投向元春。肢体语言:[老爷在说什么啊?]贾母更心疼了:“他小孩子不过是脑子好使点儿、背书快些,你就把他当大人似的训,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你快去吧,别在这儿吓唬我们娘儿几个了。”

贾政看看宝玉确实是一副懵懂状,也道自己太心急,咳嗽一声,又摸摸胡子这才告退。

虽说贾政暂时不追究了,可贾宝玉也不能不背啊,硬着头皮把一堆《劝学诗》给背了下来。这回把握好了时间,估摸着八、九天的样子才背好。然后就缠着元春:“大姐姐,这个不好背,我想学写字儿。”耍赖是小孩子的特权啊,此时不耍更待何时?

元春心疼弟弟了。背过书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再长,只要意思连贯,能篇沿着大意捋下来,反比那些碎得一段一段的东西好背得多。元春见宝玉背得吃力,倒是私下安抚了他好久,又背着人悄悄地对贾母说了。贾母道:“宝玉自是聪明,却是不许拿出去说嘴,再招来他老子管,我可是不依的。”一屋子的丫环婆子唯唯应了。连元春都有些后悔,深觉不该让贾政知道的。

这样,贾宝玉的启蒙活动在贾母的强力支持下,总算没有被贾政干涉,全依着贾宝玉今天想背书就背,明天想认字就认,后天要歇一天就歇,完全做到了张驰有度。贾宝玉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无论如何贾府的下场就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想轻松都轻松不起来。他早暗暗地定了计划,趁着年纪小,心无旁骛多积累一些知识,最好在元春出嫁前能通过她把基础知识学个差不多,这样底气也足些。还有,贾家那个乌七八糟的家学他是不打算进的。既不想进家学,就要有个好理由,家学里学生的进度跟不上自己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借口了。贾宝玉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儿。然后就是针对着科举考试进行备考,等有了个功名,才能有发挥的余地。不然真像宝二爷似的整日鬼混,最后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保不住,那可窝囊透了!说句猥琐到家了的话,自己硬不起来,想当YY种马男都是在做梦!

定下了初步计划的贾宝玉还没来得及执行,就闹了个大乌龙,再次受到了打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元春这日教他写字。因宝玉手小,握笔不灵活,便从简单的字写起“上大人孔乙己”一类是必写的,然而描红纸上的字对于现在的宝玉来说还是太小了,元春干脆先不让他描红,自己握着他手来教,等宝玉表示会写了,再让他自己练,权当是陪幼弟玩了。

就算不需要比照着描红上的模范字,宝玉初用毛笔,写“孔”、“乙”二字时的弯还是弯得不够好看。元春便先让他写横平竖直的字,“上、下、十、一”等,这日就写到“正”字。元春把“正”字读成“zheng(第一声)”的,且中间一小横是缺笔,贾宝玉一时没反应过来,以为是元春口误,后来听她一直这样说,贾宝玉小心地道:“大姐姐,老太太是念‘zheng(第四声)’的…”

一语未毕,就被元春捂住了嘴:“这个字与老爷的名讳读音一样,当避讳。”说完又有点心急,宝玉这么丁点儿大,他懂什么避讳啊?可又不知道要跟这么大的宝宝怎么解释。倒是换了瓤儿的宝玉立时就明白了,贾政!做子女的不能说父亲的名字,可贾母就说得!

我是猪!贾宝玉暗悔,读音可能是口误,写字可能是手误,两样加一块儿就是地地道道的“为长者讳”了。呃,“为长者讳”这个词可能不大确切,但是从字面意思理解,还是可以这一边贾宝玉已经理解了,另一边元春还在苦恼于如何提醒宝玉避讳的问题。元春细心,不但是贾政,还有贾赦、贾敬,以及祖父、曾祖父等的名讳问题,这是家讳,余者尚有国讳…这可真是个大麻烦!看看趴在炕桌上的贾宝玉,元春深感任重而道远。当下只能说:“大姐姐说的宝玉只要记住就好了,这个字儿老太太是长辈故能说得,咱们是晚辈是以说不得。”

贾宝玉非常配合地道:“知道了。”

元春松了口气,她还真怕宝玉问一句“为什么”。当下又加了一句:“以后我还要再告诉你旁的字,你照着我说的念、写就是了,等宝玉长大了就知道缘故了。”还是不刨根问底、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学生好教!

贾宝玉没为难元春:“知道了。”心下开始修改计划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的,总要适时调整的。

眼下要做的第一条不是背什么《四书》虽然在这个八股世界这东西很重要而是先弄清楚一些常识,比如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朝代、现在的皇帝究竟姓啥!有什么需要避讳的东西!万一考试的时候写错了字,把皇帝的名字什么的写了上去,这一科就算白考了。想到了皇帝,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元春,这位可是未来的“贤德妃”啊,皇帝这家伙现在到底几岁?

可他又不能直接问,那样太奇怪了,只能压下这一条,瞅到机会再顺竿子爬。第二条是学会写字,在这个没有打字机的年代,一笔好字尤其重要,卷面分很重要,接下来才是八股知识一类。至于诗词歌赋,贾宝玉统统把它们先放到一边。无论如何先混个功名出来,保命要紧。

可现在他握笔虽然略好了些,依旧是个三头身的家伙,总要再过两年才好认真描红。想了半晌,贾宝玉决定还是先背启蒙读物,同时趁着年纪小还算有时间,旁学杂收一些课外知识,否则即使背熟了《四书》而不知《诗》、《书》、《春秋》等还是做不出好文章来。

打定了主意,宝玉决定以后都要乖乖听元春的话,以期让她同意偷渡些杂书来看。当下姐弟两个又写了一回字,元春记起贾母的嘱咐,更兼自己也要做些针线,便命李嬷嬷抱着宝玉到贾母正房去,还顺手拿上了宝玉写的字。元春在正房禀过了贾母,自去做针线,宝玉则留在正房听贾母讲古。

贾母正说到当年宁、荣二公起家创业这个故事她已经讲了好几回了,至今仍乐此不疲的时候,邢夫人来了。邢夫人问过安,先看了一下屋里,见只有贾母、宝玉并些伺候的人,心里便先安稳了一些。贾宝玉见邢夫人进来,先在贾母背后爬起来,乖乖地爬下炕来,意思意思地给邢夫人请安:“见过伯母,伯母好。”

邢夫人也笑着夸道:“还是老太太会调-教人,宝玉是越来越懂事了。”

贾母听人夸宝玉心情自然舒爽:“咱们家的孩子,总是不错的。”

邢夫人顺着贾母的话往下说:“这阖府的小辈,沾了老太太的福气自是都不差的,”这才说明了来意,“老太太,珠儿已成亲,我看着琏儿也大了…”

她这一张口,贾母就知道她的来意了。对这个儿媳妇贾母并不很待见,然而长子又是那个样子,邢夫人能跟贾赦好好过日子,贾母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了。此时见邢夫人说的是正事,贾母倒真是考虑起贾琏的婚事来了。

“但凡儿女婚事,总是父母之命,你们老爷是怎么说的?”

贾赦现在还不甚着急,所以邢夫人才要来敲贾母的边鼓。但是这话不能直说,邢夫人早有腹稿:“我们老爷倒是没催,只是媳妇寻思着,等到老爷说了,我再张罗就未免太不上心了。且琏儿一日大于一日了,不先预备着,难道要事到临头才着急上火么?咱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也要多寻思打听一下,不能草率的,故此,媳妇想跟老太太讨个主意,也好早作准备。”

小孩子通常情况下是不被当成“人”来看的,突出的一点就是大家说话有时候会忘了避着他们。可有些时候,就像鹦鹉一样,坏事的都是这些会学话又不大会思考的家伙。

贾宝玉早就知道了琏二奶奶必是他那素未谋过面的表姐王熙凤,倒不忧心未来堂嫂的人选,只是在琢磨着,自己要不要学舌一回?

“大太太是这样说的?”王夫人的声音淡淡的。

周瑞家的有些惶恐:“回太太,是李嬷嬷说的,当时宝二爷正在老太太跟前玩,老太太命老嬷嬷不用在跟前伺候了,等叫的时候再来,可李嬷嬷不敢离得远了。看到大太太神色有点儿不大对,她悄悄到窗户根子底下听了一回,想是不会错的。”

“知道了。”

周瑞家的垂手退到一边。正在此时贾母遣了嬷嬷来:“二太太,老太太请您去商量事儿。”

王夫人一笑:“就来。”

王夫人一面搭着周瑞家的手往屋外走,一面不经意地问道:“老太太怎么忽地打发人来叫我?”

“今儿大太太来了,说起了琏二爷的婚事。”

“我记得你家小子好有十四了吧?明儿去二门上伺候,也好多领一份月钱。”

第7章 功课忙姐弟双病倒

贾母果是与王夫人说起贾琏的婚事的,虽然是邢夫人开的头,贾母却更乐于与王夫人商量一下。须知贾赦虽有爵位却是个在宅男,连带的邢夫人的社交活动也就有限,知道的名门闺秀也很少。邢夫人娘家已衰,根本提不出合贾母意的候选人来,贾母就想与王夫人商量了。好歹王夫人出身够好,社交面够广,眼界似乎也比邢夫人更开阔些。

贾母对贾琏还是不坏的,当然不能随便给他找个媳妇,更何况他还是贾赦的长子。贾王史薛四家俱是大族,贾母盘算了一下人选,发现自己母族那边似乎没有适龄的人选,便想与王夫人商量,看看王家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姑娘或者是王家其他姻亲家有无可意者。

王夫人回道:“论理,老太太问话我该直说的,只是还是要多一句嘴,这事儿大老爷和大太太是个什么章程?我们老爷与我对琏儿这个侄儿虽是与自己儿子一样疼,到底不是琏儿的父母。”

贾母见王夫人说话很在理,更觉得找对了人:“正是你嫂子来与我提的,我问她可有章程,她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虽则娶妻是要父母管的,可媳妇娶进门来毕竟是内宅事务,倒是我们要多上上心。再者,考量媳妇人品与女婿又不一样。男女有别,媳妇是女人,当然要咱们相看更合宜;女婿是外客,自有外头爷们看着。”

王夫人连连称是,她提到邢夫人与贾赦,不过是为了让人挑不出理来。以王夫人与邢夫人的关系,称不是好但也绝不是不好。邢夫人虽然名义上是嫂子,但是王夫人有了先头贾赦原配那个嫂子,邢夫人这个长兄的填房进门反比王夫人这个弟弟的元配要晚,王夫人对邢夫人就并不全当成“长嫂”一般看待,反倒看邢夫人像是“弟妹”。又因邢夫人无所出,平日里皆是王夫人管家,王夫人对邢夫人未免不是那么恭敬可面子上的礼仪还是有的。

贾琏是侄子,王夫人对他还真不可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好。但是王夫人也知道自己眼下虽是威风些,然而贾珠与贾宝玉日后却不一定能一直住在贾府里,贾母一去,保不齐就要分家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她自然是懂的,也想在荣国府中留一后路,以图即使分家,留在荣国府中的长房也能与自己这一房保持良好的关系。贾赦元配在世之时,贾琏因是长孙自然得贾母看重,等贾赦元配去了,王夫人掌家,当然不会与贾母拧着来,且贾琏彼时已经记事了,王夫人更不会对他不好。又因着王夫人行事比邢夫人看着更有气度、更体面,而邢夫人只是区区一填房,贾琏对王夫人这个婶子反比对邢夫人这个继母,从心里要更亲近些。

贾琏差不多已经拿下了,剩下的,

就是让荣国府未来的主母能够与二房保持良好的关系了。设若处得极好,不分家就这么住在一块儿也未尝不可。

王夫人想到这里,倒有了主意:“既老太太有意,我看年关将近,不如这些日子多设几台小戏,请熟人家的姑娘一块儿来。”

贾母道:“正是,我看大丫头一年到头的上学也很辛苦,也该歇一会子了。大模样看得过去就行了,将来出了门子,可不光是看针线学问的,她也该学着与人相处了。我平日里就为着亲戚家里没有与她年纪相仿的姑娘一起顽笑发愁,你这法子倒是好。”

王夫人微笑着不说话了。

元春此时正在飞针走线,贾母与王夫人说是年关将近,其实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因年节前后不能动刀剪针线,元春有些活计就要提前做一做,先做好了,也有时间检查不舀之处,以防临了发现某件针线有需要收拾的地方又犯了忌讳。她近来要负担的事情很多,先是学着针线学问等,又因年纪渐长快到出阁的时候了,一些管家的事儿王夫人与贾母也开始教着她一点儿,还有就是宝玉身上的衣服鞋袜等针线活了。

初时是因为怜惜宝玉是幼弟,元春为母分忧也是喜爱这个小兄弟,更兼做得针线很能拿得出手了。宝玉生在夏天,婴儿的夏装又极简单,元春试着做了小肚兜儿、小鞋子等给宝玉穿戴起来,果然很合适。自此,元春就揽下了宝玉的衣服,胞姐对幼弟的用心自然是针线上的人所不及的。贾母与王夫人看了等都夸元春想得周到,又觉宝玉衔玉而诞于别人分外不同,自然要养得细致些,就默许了元春,贾母更是寻思着该单给宝玉找几个缝衣服的人,肉乎乎的小孙子多招人疼啊。唯有冬天的大毛衣服,元春且还收拾不来,但宝玉去年冬天里面穿一棉袄、外头只需一个大襁褓一裹就成,今冬的衣服就先让针线上的预备着了其余衣服还是由元春经手。

又因元春未出阁,奉给一应父母长辈的年节诸礼就与成婚之后不同,她手上的私房也不足以总是奉上金玉如意等贵重之物,且需要表明女德,便要以各色针线为贺礼。四家联姻,多少亲眷,远支不重要的人除外,光是给父母、祖母、兄嫂等人的礼物,每份当中必要至少有一样针线以显重视的。此外尚有外祖家、伯父一房等近亲,所以元春就格外忙碌。白天的功课是不敢耽误的,对弟弟的教导她更不舍得停下,只好挤睡眠时间,每日在贾母等睡下之后她还要点灯做针线,直到三更方才歇下。次日又要早起,要给贾母等请安,然后又要自己上学又要教导宝玉。

这些贾宝玉却是不知道的,一来姐弟俩年龄相差极大,元春的功课比他要高级,除非是元春来教他读书习字,或是用饭休息的时间,两人基本上是不打照面的。二来元春忙,宝玉也在忙,他总觉得自己脑袋上悬着把剃头刀,寻常是不敢放松的。元春来教他,他就老老实实地背书,听简洁版的给儿童听的注释。元春去忙她的那一摊子事儿,他就老老实实地划拉着写大字熟悉繁体字、自己背书,背完了还要到贾母跟前去陪老太太解闷。

所以说,地主家的小姐少爷也不好过。能睡到日上三竿,没事带着狗腿子上街去强抢民女(男)、给正义人士当反面背景垫脚石的,那是极少数。真要是这么干了,那这位小姐/少爷离被家法处置也不远了。如果不被家法处置了,那他们家离被别人灭了就更近了。

这样紧张的生活之下,姐弟俩双双病倒了。

元春是闺阁小姐,身体虽然健康却也不是强壮之人,事儿一多,一两天还能强撑着,连着三五天,眼下就有些青痕,好在年轻熬夜对皮肤什么的倒没看出什么影响,然而行事却有些恍惚。这下不光是她身边的嬷嬷们瞒不下去了,贾母都看出来了,就连贾宝玉也觉得元春这两天有些恹恹的了。

贾宝玉打了个喷嚏,萝莉是用来爱护的,虽然现在这个萝莉事实上是他的大姐姐。贾宝玉不知道萝莉姐姐为什么这么虚弱,想来红楼里拿药拌饭吃的女人又不是一个两个,最著名的就是林妹妹了,就连宝姐姐都有冷香丸防身。萝莉姐姐倒是不见经常吃药,身上也没闻到过药味儿,但是些小姐身体不好那是很正常的,宝玉一看见了觉得自己需要帮她一把。就冲她尽心教自己功课,还要加上自己要做个懂得关心家人的好孩子。似乎迎春被她乳母欺负过?可元春可是嫡出小姐,性子也不见得很面,能在宫里混成妃子的人不会这么软的吧?

贾宝玉想不出所以然来,仍然非常可爱地在贾母还没有发话的时候进言了:“大姐姐的样子是不是就是‘帛了?”

贾母本就关注元春,正欲私下拷问嬷嬷的当口听宝玉来了这么一句,先皱了一下眉:“大丫头最近睡得怎么样?吃饭香不香?”也不看元春的嬷嬷,直接命自己身边的人去请太医来。

元春的嬷嬷站在一边,手足无措。

直到太医来了,隔着帘子把了一回脉,尔后只说是火气大了点儿,贾母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贾宝玉觉得头大了,去你的火气大,贾府的规矩就是火大了要饿两顿去火了。你说人都病得七死八活了,不得吃点儿好的补一补增强体力去对抗疾病的么?好好的人,两顿饭不吃就得得饿病,何况是个病人?心里这么想着,趴在贾母身边努力隔着帘子瞪太医,心里琢磨着啥时得把这个规矩给驳了,否则哪天自己不幸中招,胃可就要遭罪了。

可太医话风一转,就说到元春是累着了,病倒不严重。

贾母谢过了太医,又命:“好生请太医回去。”命封了谢仪,请太医去开方子。贾宝玉松了一口气,又奇怪元春很累么?《红楼梦》里的女人,似乎最累的是王熙凤吧?别说是姑娘们了,就是大丫环也都是尊贵得紧的。

贾母的眼睛就看到嬷嬷们身上了。贾母身边不拘左右,只要贾宝玉乐意,那就是他的专座,只此问完了话,正仰着脸尽职尽责地睁大了眼睛看着贾母扮演渴望知识急需大人们解惑的好学宝宝。正看到了贾母的目光,小心肝儿不由一颤亲娘哎,这老祖宗可真不是盖的!贾母的目光并不很锐利,不是那种传说中“如刀锋般锐利”,却是有种山岳沉稳的气势。刀剑划过来了能挡能躲,可泰山压顶了,你逃都没地儿逃去!

贾母的意思很明白你们是怎么让姑娘累着的?也不知道劝,不称职,非常之不称职!元春的嬷嬷顶不住这样的压力,也顾不得组织语言了,直统统地就把元春的事儿给说出来了。

那厢元春早坐不住了:“老太太,不独怪嬷嬷的,是我不争气,连累老太太白担心一回。”

贾宝玉低下了头,在元春的所有工作中,关于他的就占了一半儿。呜呜,老子再也不叫你萝莉姐姐了,你就是我姐!

贾母眼带欣慰:“不急着这些,你很不用这么拼命,将入腊月了,你也歇几日,下贴子请几个人陪你看看戏。”

贾宝玉抽抽鼻子:“大姐姐,宝玉能自己温书,”又小声嘀咕,“背得太快,老爷又该催了…”

元春卟哧一笑,贾母也绷不住了:“还有我呢,管叫你老子不来烦你,你就陪你大姐姐玩吧,”又对元春道,“闲时弹弹琴也可,你在这上头倒有天份,也算是怡情了,叫宝玉跟着你也听听。”说着又摸摸宝玉的头。

贾宝玉的内心是草根的,可身体却是娇生惯养的。如果说贾元春是身体累,那贾宝玉就是身心俱疲。元春只是累的,只要不那么忙,她多休息几天也就恢复了。贾宝玉说自己温书也不是乱说的,几本识字课本背下来,他需要消化一下,否则生记硬背的东西很容易忘掉,里面有不少细节常识需要注意的,现在囫囵吞枣以后会闹笑话的。一面背书一面还要担心一下未来,他拥有的时间太少,资本太少,每天睡觉前都要把贾府那点事儿翻来覆去地想个好几遍才能睡。一岁半的身体是娇弱的,元春还没休息过来,宝玉又发烧了。

气得贾母把贾政拎到跟前来大骂:“你要把宝玉逼到什么份上才肯罢休?走走,不许你再来吓唬他!”

人是她叫过来的,现在赶人的也是她。

贾政听说宝玉是思虑过重,一个豆丁能有什么好“思虑”的?显是被他给吓的。本来还有一点愧疚的,被贾母这一骂,又觉得抹不开面子,当面不说什么,回去见了王夫人,不免要嘀咕几句宝玉太娇养了会不成器,慈母多败儿一类。

王夫人不敢多言,却也不想顺着贾政说儿子的不是。宝玉多乖啊,多上进啊,多得老太太喜欢啊,多好的孩子,王夫人自己就先心疼上了。老祖宗明着罩着,实际管家的王夫人暗地里护着,贾政目前对贾宝玉的影响实在有限。

好不容易姐弟俩都大安了,也熬到年节了,荣国府里搭台唱戏。内眷们自归一处,几家相熟的人家都接到了贴子。有以贾母名义发的、有以王夫人名义发的也有以元春的名义邀的,受邀的人里就有一个贾宝玉的一个表姐。

第8章 琏二爷定亲王熙凤

王熙凤比贾元春的年纪还要小些,此时正是萝莉得不能再萝莉的年纪。贾宝玉第一次见王熙凤是在贾母的正堂,王熙凤到的时候元春与宝玉姐弟俩正在贾母跟前说话,王子腾夫人带着王熙凤来看小姑子王夫人,当然要先来拜见一下贾母。而宝玉姐弟二人近来功课轻松了不少,正在陪贾母在正堂里玩笑,正好遇到了王子腾夫人过来拜访。

我是讲述宝玉最近凄惨经历的分割线

元春之前紧赶慢赶的,实际上已经把要做的针线完成了大半,贾母又免了她不少功课,元春自是轻松了下来。贾母心里自有盘算,元春将到及笄之年,功课也学得差不多了,很不用继续做学生了,正可趁着这个契机改变一下对元春的教养方式。

贾宝玉少了贾政时不时的训斥,虽然仍在担心未来,可少了一个添乱的,到底是轻松了不少。对此,贾政这个望子成材的父亲深表遗憾,可又不好在大过年的时候跟贾母硬杠,寻思着反正宝玉年纪还小,略过两年再给他上上紧也还来得及,贾政如此一想就暂时撂开宝玉转而去督促贾珠了。

然而元春姐弟俩都没有因为贾母的命令而真的甩开了一切去疯玩,元春一向对诸事心中有数,贾宝玉也不是货真价实的幼儿,两人仍旧每日按时做功课,总要把自己心里预定的计划给执行完了才去休息。贾母见孙子孙女如此自律,心下暗喜,对两人格外和颜悦色。贾宝玉自从知悉自己的处境之后,对于环境便格外敏感,深觉贾母并非一味纵容,至少在宝玉看来,如果自己“累病了”贾母第一个跳脚,然而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每日用功不超过一个半时辰,贾母也不会在宝玉正在用功的时候上来夺他的笔。

只是临近年关,事情越来越多,最后姐弟二人不得不给自己放了假。每有亲友到来的时候,元春总要被叫去见一下各家太太、小姐,而宝玉也要被贾母拎过来“展示”一下脑袋被戴着各式戒指的手摸而又摸,脸蛋差点被涂了凤仙花的指甲印满印儿,脖子因为挂了玉,太太小姐们要看,他的小脖子也遭了一回殃。凭心而论太太小姐们下手真的不重,她们也都不是粗鲁的人,但是架不住年节时来拜访的人多,所谓蚂蚁咬死象。摸来摸去的,原本还算享受柔荑加脸的舒服感觉,可被摸得多了就觉得自己的脸皮那不是脸皮而是橡皮泥了。更兼这些女人的腕子上挂着各式镯子、钏子、串子,手摸到宝玉的头顶,这些在冬天里显得分外凉嗖嗖的东西就少不得碰到宝玉的脸上、脖子上,宝玉实在受不住了,凡是有人来的时候就躲在贾母身后不肯出来了。

可是光躲着也不是

个事儿啊,能找上门儿来见贾母的,都是有点身份的,闻说贾家有个衔玉而诞的哥儿,要想见一下,贾母也不好总阻着人家,以前还能说太小,怕见了风什么的,现在过了年都三岁(虚岁)了,这个理由就不能成立了。贾宝玉躲得过初一也初不过十五,还是要被抱出来展览。贾母见他可怜,但凡略疏远一点的人就让宝玉躲着点儿,凡推脱不得的人来的时候才把宝玉抱出来,又命把玉给摘了,小心拴在项圈儿上,逢人要看就直接取下来,不令他来来回回地被扯脖子,并且决定以后都要照此办理。

讲述完毕转回

王子腾夫人又与别人不同,她是舅母,是非见不可的人物,贾宝玉只能硬着头皮准备从贾母背后爬出来见客,心里祈祷这位舅母千万别蹂躏自己的小嫩脸。又听说王熙凤来了,作为一个有着成年男人的内心的正太,他是颇想对这位‘辣子’先睹为快的,于是就撑着贾母的背,先悄悄冒出个头来打量一下。丫头挑起帘子,却是王夫人先闪了个侧身进来,王腾子夫人一面与王夫人客套着,一面进了门。疑似王熙凤的人物目前还没有发现。

王子腾夫人先顾不上掐外甥的脸,她对贾母极是客气,先是见了礼,贾母亦回了半礼,口中招呼着:“快请舅太太坐下。”王夫人是陪着嫂子来的,顺着贾母的话头让着王子腾夫人。王子腾夫人先不落座,略略侧过头来,从她的身后就闪出个小姑娘来。王子腾夫人笑道:“老太太,这是凤哥儿。凤哥儿,来,给老太太见礼。”

一旁王夫人一使眼色,就有小丫头知机捧了个拜垫出来放在贾母榻前不远的地上,王熙凤顺势在垫子上磕了个头。这个头倒也磕得,一来是姻亲家的孩子,二来快过年的,唔,算是拜个早年?

王熙凤的声音此时还是很萝莉的,爽脆的音调里带着少女的清甜:“见过老太太。”

贾宝玉一听这话,耳朵就竖了起来,人也由磨磨蹭蹭加快速度,变成“嗖”地一下从贾母的背后爬出了全身来,试图把王熙凤看得清楚一点。谁在“年轻”的时候不干两件傻事呢?就算被抓包了,以贾宝玉这副糯米团子样儿,估计也不会有人较真,说他“年少轻狂”的。望天…“年轻”可真好啊!年幼就更好了…

元春余光看见宝玉爬得这样快,吓了一跳,忙伸出手来搀住了他,宝玉一边扶着元春的胳膊,一边偷偷打量王熙凤,无奈凤辣子名头虽响此时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见了贾母还是有些腼腆的一直微低着头,让人寻常瞧不真切。贾宝玉的海拔现在又比较悲剧,除非他冒着仰断脖子的危险,否则是无法看清这位表姐的脸的。摸摸自己的小脖子,贾宝玉决定另寻良机。

爬到榻沿儿上站起来,对着王夫人甜甜地喊一句:“太太。”再由着元春把他领着下到地下,似模似样地给王子腾夫人见礼。见到自己的外甥,王子腾夫人亲自把宝玉抱到怀里,逗他说话。贾宝玉松了一口气,看来舅母大人对于捏他的脸没兴趣。此时元春亦上前见过礼,又与王熙凤略说了两句话,这才到下手陪坐。

王子腾夫人此番来并不是专为看宝玉的,她早隐晦地得到了王夫人传过来的讯息,王家人一合计,贾琏现在虽然没看出什么大长进来,但是只要贾家不倒,王熙凤嫁他还是很不错的。

她此时要与贾母打好关系,彼此再次联姻,而贾母明显是喜欢宝玉的,就更要夸赞一番。宝玉是王夫人之子,王子腾夫人的亲外甥,本就比较亲近的。这一番夸赞里就并不全是为了应付场合,贾母自是看得出来真心假意,对王子腾夫人这样称得上是发自内心的话贾母听起来格外顺耳。

贾宝玉一面回答着舅母关于“你今年多大了呀?”、“还记不记得我呀?”、“认不认得字了啊?”一类用来逗小孩的幼稚问题,一面往王子腾夫人身旁看去。因被王子腾夫人抱着坐在椅子上,而此时王熙凤已告了座坐在王子腾夫人下手且抬起头来回答贾母的问题了,贾宝玉此时看她倒不用很费力。

此时的王熙凤还没长开,身量尚不算高,漂亮的柳叶眉,带着点儿英气的丹凤眼,菱形的嘴唇,尖挺的鼻子,是个美人胚子,这胚子还是纯天然的。头上也没有明晃晃的首饰因她尚未到及笄之年,不方便戴复杂首饰,只有两根梅花簪子别在上头只在脖子上挂着个嵌珍珠的金项圈,因到了年底且是出门访客,身上穿着大红绣金线的衣裳,石青色的裙子,腰间拴着块玉佩至于这一身打扮都是什么名堂,以贾宝玉目前的水平还搞不清楚整个人显得极爽利。年轻就是资本,青春少女的王熙凤此时在宝玉看来已有一些“辣子”气了,但是却显得青春活力而不是管家奶奶的模样。

贾母对王熙凤果然很满意。王熙凤从进门开始她就在观察,见王熙凤行止间的规矩丝毫不乱就先在心里点了一下头。又问王熙凤年纪、平日里喜欢做什么、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王熙凤一一答了,丝毫不错。看王熙凤并不怯场,虽有规矩却不唯唯喏喏,显是个能支撑门户的。贾母问得高兴,就对王熙凤招手道:“凤哥儿,来,到这儿坐。”说着就指着榻上自己的身边。

王熙凤轻轻起身,趋过去,又福了一福才斜签着身子在贾母身侧坐下。贾母笑着拉住王熙凤的手,又细细往王熙凤脸上看了一回。

当下就要给见面礼,因王熙凤年纪尚小,一应头面等且还用不上,贾母的见面礼就是表礼四端,两副嵌珠子的金镯子,另有两只累金戒指。完了还笑道:“都是些小东西,给凤哥儿或是自己拿去玩,或是赏人用吧,”语毕,又看向王夫人姑嫂,“既是舅太太过来了,就请留下用饭吧,我们这里虽是粗茶淡饭,倒也是聊表心意了。对了,你去请大太太过来一起见见舅太太吧。”

一旁王夫人与王子腾夫人相视而笑,李嬷嬷悄悄上前抱回了宝玉,王子腾夫人又欠身谢了一回方才坐回去,复抱回宝玉逗他玩,轻轻点着贾宝玉的小鼻子。

拜见过了舅母,贾宝玉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晚饭他是窝在自己房里吃的贾母的命令,他只能乖乖听话。至于贾母正房里的那一屋子女人之间的事情他并不知详情,只是在次日通过身边的丫头嬷嬷八卦隐约知道诸如老太太很喜欢凤姑娘之类的消息,其他的更详细的事儿丫头嬷嬷们即使有看出苗头的,也没有敢太过放肆着说话的。

元春倒是看出点儿端倪,情知这表妹就快要变成弟妹了。元春对这门亲事当然没有不满,只是心里隐隐担心,大太太瞧着似是不太喜欢?新媳妇不得婆婆喜欢,这日子要怎么过?王夫人与王子腾夫人却并不担心,邢夫人虽担着婆婆的名关,却不是贾琏生母,王夫人更是觉出贾琏对邢夫人不过是面子上的事儿罢了。且只要王家不倒,王子腾仕途顺利,谁也不能小看了王熙凤去。

王夫人上房里,王子腾夫人道:“不是我夸口,三岁看到老,凤哥儿向来是个伶俐的。”王夫人也笑道:“这是自然。”

“只有一件,新女婿现是白身?只恐喜事上不太好看。”

王夫人略一寻思:“嫂子何必担心?将来少不了凤哥儿一套凤冠霞帔,”见王子腾夫人尚有犹豫,又添了一句,“老太太必不会亏待了凤哥儿的。”

“你说的我都知道,只有一条,这琏哥儿如今似不大向学?姑太太,说句放肆的话,哪怕是装个样子呢?”下半句话王子腾夫人就没有明说哪怕你就是装作个上进青年的样子,也好让人说王家挑女婿不是随便的,是要看人才而不光是看着人家门第不坏、看到个纨绔就上赶着结亲的。虽然是联姻,是势利,可面子上还是要做得珠联璧合,让人说不出错儿来。

王夫人会意,情知娘家人想必也不是自己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的,必是私下打听过贾琏,知道贾琏并不喜读书,显得不够上进,只靠祖上余荫。王夫人想到这里就道:“我与老太太略提一下就是了。横竖凤哥儿还小,总要过了十五岁,才好过门儿。”

“既如此,我便回去准备嫁妆了。”

“且不急,总要先到老太太跟前把婚事砸得瓷实了,你那头儿再备嫁妆才好看。”

“今天我把凤哥儿带来,已是有些不妥了,断没有刚从你们老太太房里出来又折回去立逼着定亲的道理,倒显得王家的女孩儿没人要似的了。”

王夫人笑道:“这是自然,我这几日先敲敲边鼓,看看老太太的意思,过了年,我须得带着珠儿他们三个过府去拜年,到时候请老太太允了,让琏儿送我们去。”

贾母听了王夫人委婉的说法,心里也有打算,贾琏这个孙子她是知道的,聪明也是有的,只不走正道儿。俗话说得好,成家立业,男子要是没点儿资本,总是要让人瞧不起的,贾琏虽是荣府子孙,自己也有一点资历才行,也好不让王家人小瞧了去。

王熙凤的家世自是没得挑了,人也不坏,又是亲上加亲、知根知底,贾母又暗中打量了几家姑娘,总觉不如熙凤,心里已是把王熙凤看作准孙媳妇了。贾母又把贾赦叫过来,问他的意思。贾赦对儿女本不是太上心,既是贾母说了,且王家他又是知道了,自然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贾母见状,便与贾赦商量着要他督促贾琏尽快弄一个功名:“凤哥儿还有一、两年才及笄,趁这个功夫让琏儿好生进学,总要弄个功名,这婚事才能好看。你这个做父亲的,总要多上上心。”

贾赦应了,回去之后把贾琏拎过来训了一通。贾琏口上就了,实则不乐读书,贾赦也拿他无法,贾赦自己都是个死宅,也懒得时时盯着儿子,想来想去,王家不就是要女婿有个出身、看着体面么?干脆,给贾琏捐个功名得了!贾赦为了一次把贾琏的事儿搞定,好继续宅着,终于行动了起来。趁着年节顶着荣国府的名头四处一活动,也有看着他父祖面子的,便允了给贾琏捐一个同知的官,年后兑银子。

贾赦忙贾琏婚事尚且觉得累,邢夫人还要在他耳朵边上念叨两句:“恐新媳妇与二太太过于亲近。”、“王家势力不小,凤哥儿瞧着不像个和软人,恐与琏儿淘气。”一类的话,贾赦心里过了一个过儿,觉得王熙凤娘家正兴旺着,正好做一助力,且贾赦还是比较相信贾母的眼光,又觉邢夫人毕竟是小家子出身,不晓得这中间的利害,反对邢夫人道:“我看王家家教就不坏,且老太太都看过了的人,必是不差的,做姑娘与做媳妇本就不一样,这点儿不算毛病。依我说,倒是爽利点儿的好,否则何以掌家?就是有一、二不足,多教教也就是了。”

邢夫人见大势已成,只得作罢。

贾母见贾琏身份已经有了,一面命邢夫人、王夫人等准备聘礼,一面央了忠靖侯家去京营节度使府上做冰人。两家本就互相有意,此事自是一说即合。又着人合了八字,并不相冲撞,一桩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连放定的事情,两边都预备好了。只等着贾琏的同知任命正式下来,而王熙凤过了十五岁,就给两人完婚。有了这么一件事情,荣国府今年就不是全心扑在过年上了,毕竟哪年都有正旦,可琏二爷娶亲,这辈子估计也就这么一回了…

第9章 雷电劈下脑袋清明

这年的春节,因为有了贾琏这件事情,非但年节略微不那么重要了一点儿,更被忽视的还是元春的生日。本来嘛,一个人的生日如果与重大节日混在一起,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元春的生日是大年初一,本来是全家团圆庆新年的日子,就算是要给她庆生,也是添在过庆新年的宴席里。不像别人,是单以自己的名义热闹一番的。自己家人或许还记得,稍远一点的亲戚说不定忙着过年就把这一茬给忘了。就是自己家里,除开过年外尚有两件大事,一件自然是贾琏定亲,虽然还没到娶亲的时候,可大家心里总是存了这件事儿,能匀出来想着元春一个不算重要的生日的心思就少了。另一件也是生日,却是冥诞,乃是荣国府太祖太爷荣国公贾源的生日,这位是荣国府的开府祖宗、富贵源头,每回总是要记得祭一祭的。有了这位太爷在,元春的生日更要再往后放一放了。

这一年的新年,元春的生日较往年还要更不那么重要一点。元春生日的正日子之前,贾母、王夫人等各赏下东西来,其余长辈也有赐物,此时荣宁二府的兄弟姐妹亲眷等人口还算少,三春姐妹只有一个还是幼儿的迎春,宝姐姐、林妹妹还不知道在地图的哪个角落里猫着…看起来有些凄凉。所幸者,贾珠尚存,新婚夫妇倒是给元春准备了较不错的礼物,也是答谢这个小姑子没有为难李纨这个嫂子且颇有帮衬的谢礼。除此之外,并没有人把元春的生日给单拎出来说事儿。

贾宝玉有些不忿,论血缘,元春与他更亲近,论相处,元春是他的启蒙老师,论感情,贾宝玉更喜欢元春一些。然而现在不是他任性的时候,虽然年纪小是个不错的挡箭牌,却不能老是仗着这一点闹事,那样容易招人厌。贾宝玉寻思着自己应该向元春表明立场,为她准备礼物,顺便也要让大家再多注意一下元春。想想一个小女孩儿,从小到大这生日都是在别人的光彩下过的,实在是有点凄惨。

贾宝玉虽然年纪小,但是从出生到现在,得到的各种东西也不少,年节时各位太太、小姐来看他,脑袋不是白摸的、脸不是白掐的、那块玉也是要收门票钱的宝玉颇得了不少金银项圈、手脚镯、金银锁、金银锞子一类东西,算来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然而不幸他还是个豆丁,这些财富即使挂在他的名下也不归他支配,统统交由李嬷嬷收着了。宝玉再小也是个“爷”,自有自己的“房”,他的私房钱别人没理由拿去,便交由他名下的奴才妥为收管。

宝玉并不直接向李嬷嬷要东西才一周岁半的孩子,又没人在他面前提起过,他应该是不懂这些的他先到贾母跟前磨蹭着。果然,没几日王夫人就来回过年的事儿:“给南、北两王府的年礼,并给与咱们家交好的几家的年礼都备下了。”说着就把单子给奉上了。

王夫人管家差不多有个十年了,这些事情自然是妥当,连贾母的脾性都摸得差不多了,备下的东西自是合贾母的意的。贾母扫了一眼单子就合上了:“我也上了年纪了,眼都快花了,你瞧着办就是了。”

王夫人应下了,又道:“太祖太爷冥寿的一应东西都已备下,已打发人到家庙里命开始颂经点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