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道:“这倒是了,”还是不想让宝玉孙子童年太孤僻了,留下心理阴影啥的,又添了一句,“有个伴儿不好么?我怎么听说你跟冯家小子玩得挺好?或者我给你找个一直陪你的?”贾宝玉听了直摇头:“那不一样,冯兄总还有些男子气,蓉儿媳妇的娘家弟弟跟个姑娘似的,没得叫我哄他玩。再找另一个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太淘气了不好,太斯文了也别扭。”贾母听了便不再提秦钟的事了。

其实贾宝玉不爱上学考试的,本来嘛,学习是个乐趣,每每能发现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抱孙不抱子的来历啊之类的,但是如果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就叫人厌烦了。只是贾宝玉现在是非学习不可的,只能硬着头皮学。其实心里恨不得把贡院给砸了,然后没有负担爱干嘛干嘛去。

贾宝玉松了一口气,继续上他的学,不久就到了年节,一切依往年故事而行。只是因年节里忙,人手不足用,太太奶奶们出门要人跟车,周瑞家的上下打点,又给王熙凤送了不少东西,趁着时候好,又复了旧职。贾宝玉这回倒不好说些什么了。

开春仍旧读书用功,到了二月间,王夫人等人生日也依例而行,王夫人生日后又是林黛玉等人。贾宝玉一切都照旧例来,并无逾越之处就算他忘了送礼物,谁也不会他计较,对于贾府来说,这年二月最大的事情就是贾珠入场考试,旁的事情也没人会很计较了。

贾珠考试在里面受罪,荣国府合府在家里担心。有了准备秋闱的经验,这回王夫人等准备起来倒顺手,只是心里更添了几分慌乱。这回不同秋闱,如果说科举如果爬山,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就是不同的高度标,贾珠已经爬完六分之五的路基本上过了会试的人几乎就没有不过殿试的,除非他矬到一定境界。千辛万苦,就看这一哆嗦了,万不能失手。

一个人爬山的人被人从山脚上、半山腰、快到山顶的时候分别被人一脚踹下来,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虽说科举考试艰难,考白了头的人多得是,然而贾珠一路顺畅,大家都觉得他“应该”高中,却又担心这回不中。整个贾府都裹在这样的一股矛盾的气息里。

王夫人还是打发人去看礼部的围墙,贾政人前还说:“如此慌张,成何体统。”转过脸一个人闷在书房里的时候也忍不住求神拜佛。其余人等也是各各担心,都巴望着珠大爷一举得中,全家也好跟着沾光。赵姨娘心里不痛快,也只敢背地里斜斜眼睛,对着墙根啐两口,只是贾环就倒了霉了,被她很拧了几回胳膊。贾环被拧得疼了,便学着她的样子,挨着炕就躺在炕上打滚儿,挨着椅子就巴在椅子上乱晃。

到了出场这一天,贾宝玉仍是央着贾琏带他一块儿过去。考场里出来的人与秋闱的分别不是特别的大,也是个个蓬头垢面,只是有不少人双眼发光,腊黄的颊上带着病态的红晕,看着好不碜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脸憔悴的贾珠,贾宝玉看着贾珠自己都一脸没底的样子,心不由往下一沉。贾琏上前对贾珠道:“这里乱糟糟的,大哥哥且到车上少坐,咱们这就回去梳洗。”

家里王夫人也先抛开规矩,听说贾珠进府了,亲自带着人到二门上等着,看到贾珠只是瘦了些,精神还不算差,对比着秋闱就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吩咐他见了贾母、贾政之后先回去歇息,有什么事儿休息好了再说。接下来就是并不漫长却格外熬人的等待发榜了。

到了榜这一天,贾府的主子们心里揣着二十五只老鼠,早早地打发了人去守着,仍是赖大得了这份差使。赖大很激动,这一回贾珠要是高中了,就是荣国府自建府以来的第一个进士,由他来报喜,真是天大的体面!赖大打马往前,不料读书人都看中这个,各家只要有条件的都打发了家人去看,没条件的也要自己挤去看,早挤得水泄不通了,马也过不去了。只能下马来,领着两个小厮,在人堆里挤出一身臭汗。好容易出了榜。赖大从头往下看,越看越冒汗,他虽识字不多,然而珠大爷的名字他却是认得的,一张榜看了三十来个名字还没见到这两个字,一张脸越看越往下拉,直到在榜单一多半处,才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字“贾珠”。

赖大浑身发热、双手发抖,腿肚子一哆嗦,差点儿没瘫在地上。两个小厮不识字,只能干着急,看赖大这样,还以为没有贾珠的名字呢,正劝着:“赖爷爷,您甭着,许是看漏了,必有珠大爷的。”这话说得自己都不信。赖大夺手一巴掌劈下来:“胡吣什么?珠大爷中了!”最后一句几乎是吼出来的。

当下三个人回去报喜,贾母不住地道:“祖宗保佑。”王夫人眼角沁泪,靠在椅背上没说话。王熙凤双手一拍:“我说这两天喜鹊怎么咂咂叫呢?还愣着干什么?快放炮仗去!老太太、太太,咱们是不是打发人给各处亲朋报个喜?还得开始备下席面,预备着四处走礼。我看大哥哥的衣裳、大嫂子的头面也该备下新的了…”贾母王夫人正在高兴,听她说得周全自是应允。又有李守中家中打发来道喜的,因他在教育系统有门路,虽称不上提前知道榜单,至少在刚发榜的时候能安排家人抢个靠前的位子好看榜。贾府与李府把消息一印证,看来贾珠确实中了。

不一时又有敲锣打鼓来报喜的,接到了喜报贾府的心彻底放到肚子里了。贾母、王夫人等给报喜的喜钱格外丰厚,尤其是王夫人,她手头本就宽裕,竟给了报喜的人每人五两银子。

贾政听说儿子榜上有名,喜不自胜,言语间多少带着点儿得意了。家中几个清客相公又一叠声地夸赞贾政“诗书传家”、“教子有方”把贾政夸得骨头都轻了几分。正逢着贾珠亲自过来报喜、请安兼听庭训,贾政说话时已由平日的“骂”转为“笑骂”了。又叫把贾宝玉、贾环都叫来,一起感受一下这种光荣以兹激励。贾宝玉听着贾政说着要以贾珠为榜样一类的话,忽有赖大家的急跑过来道:“老爷,亲家老爷下贴子,说要过府一叙。”这说的就是李守中了。

贾政虽然爱慕斯文,但是却没结交下几个真正有身份的斯文人,眼看要做进士父亲,他对于结交的读书人的档次也有了点新的要求。见亲家这个读书人的大头目要来,连忙叫贾宝玉贾环退下,留下贾珠来,父子两个商量一回,见李守中的贴子里指明当天就要过来,有急事相商,连忙应了贴子、约了时辰,心里实在是诧异会试都过了,还有什么好着急的?

直到李守中过来了,贾家父子才发现他们漏了一件大事!

贾珠今番得中,李守中是出了大力的,这倒不是说他从中穿针引线帮忙暗箱操作什么的,而是指大局方面的指导。虽说考试的题目是钦定的,评判标准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然而考官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李守中先期给贾珠作了很多针对性的分析,他又是在朝的,听到名字下来之后脑子里立时就反应出了各房考官的经历与文风喜好来,一一与女婿作了分析。比起李守中来,荣国府在科举上头就是只菜鸟。荣国府只打发赖大去看了贾珠的名字便回,李守中则是弄到了这一榜的所有名单及上榜人员的籍贯,弄清楚了基本情况这才到贾府来商量后续。

李守中看了一回榜,心里为女婿与这些同年相交分析过一回,忽然发现贾珠至今无字,事情大条了!初时贾珠年幼无功名,无字也还罢了,现在马上要独立进入读书人的高级圈子了,没个表字供人称呼,那可是要闹笑话的。贾政一听,也发了急,对李守中道:“这时却顾不得这许多了,再一个月就要殿试了,中间还要见见同年,事急从权,不如今日就定下来罢。”起表字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要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是尊者赐字,更早一些是与冠礼同步的,现在连冠礼这个东西寻常都废弃不行了,直接起字倒也使得。当下贾政央李守中给贾珠取字。

李守中自想到这一节,便先有了几个腹稿,颇费了一番脑筋。不是他学问不够,也不是他要求太高,实在是贾珠的名字太难搞。给某人起字也有讲究,有时是合乎这个人的脾气,有时是寄予希望,更多的时候是解释这个人的名比如诸葛亮字孔明,。贾珠名“珠”,这就不大好解,其实要是换了贾宝玉,情况只有更囧,因为他们这一辈儿的兄弟都是玉字旁,一不小心字就跟某个兄弟的名重了。

李守中思前想后,给贾珠取了个“明伦”的字,以供应酬,贾府又匆忙摆酒相谢补了礼数。宴间李守中又给贾珠分说了一回他的同年,把自己抄来的那张单子给贾珠:“仔细看着,这些是要打一辈子交道的人。这几天除了温书,多见见他们,我也暗中留意,看看这里头的人品性如何。殿试倒不必很担心,在这榜上的,能黜去一两个便是了不得的大事了,你既这回取中了,殿试便没有落下的道理。”又说了一些殿试的注意事项,这才宾主尽欢而去。

自次日起,贾珠便接到不少拜贴,有同年的,有世交的,贾珠一一择拣着拜访,自己也下贴相邀,不能尽数。

贾政见长子有了出自息,众人都夸他教子有方,与王夫人说了一回,把贾环也往家学里送去。王夫人无可不可,对于贾环呢,她不故意虐待,但也绝称不上体贴入微,总之就是做冷处理,也省得赵姨娘歪缠。既然贾政说了,她便着人备下与贾宝玉一样的束脩使人送去,礼数上是一点儿也不去错的。

只在谁跟着贾环出去读书的事情上,王夫人又膈应了一下。原来赵姨娘是贾府的家生子,爹娘兄弟都在府里,见贾环要出去,便想为自己兄弟求个体面差使,也好让贾环有个心腹,也是防止贾环身边有她不了解的人,同时贾环有个什么事情她也能早知道些。王夫人见赵姨娘又巴巴地上前说事儿,指不定背后已与贾政下了什么舌头,索性由着她去了,横竖翻不了天去。

于是贾环就带着舅舅当奴才使,配上几个其他的小厮,摇摇晃晃地骑马去了家学。因贾政前些日子管得狠,他虽然不定性,倒也着实念了一点基础科目,代儒一考,也勉强达标了,当下便留在家学里开始背书习字。

代儒见贾环来了,便把他安排跟贾宝玉并排坐了。贾环因贾政管得严、于面子上的礼仪很重视,且有嫡庶之别,对贾宝玉倒是畏惧得很,贾宝玉见他写了个错别字,伸手给他指了出来,贾环嘴唇都要打哆嗦,弄得贾宝玉大为扫兴,只得由他去了。到了下午,贾宝玉是回府吃饭的,贾环还要再上半天的自习,对于贾环来说这样反倒轻松些。只有一件事情不如意贾政在衙门里得了同僚之贺,飘飘然一番之后回来便要查剩下的两个儿子的功课,把贾宝玉与贾环弄得苦不堪言。

日子如此过,转眼到了殿试的日子,贾珠穿上半新的衣服,一应服饰用具都既不显张扬又透着底气。细想一下李守中所嘱之面圣事宜,在家人期盼的目光下考这一场定论之试了。

这一回因无论如何都会有功名,贾府倒不是很急了,只是不停地在猜究竟会中第几名。等贾珠考完回来了,他自己倒有了点底气,因觉得周围的人也不见得就比自己出挑了多少:“还见着有头发胡子都发白了的呢,也有相貌不雅的,今上重教化,亲自到场,直坐到考完才离座的,我偷看了一眼,圣上似对貌寝者皱眉了呢。圣上倒没对我皱眉,我背上都出冷汗了,只觉得自己面上还撑得住。”

果然,最后贾珠中

了二甲最后一名,赐进士出身。贾府又是一阵欢庆,先头准备好的请亲朋吃酒的贴子终于可以全发出去了,贾珠很忙乱,除了家宴,须得与同年相庆,又得拜访座师,还要准备考试。是的,考试,殿试过关了之后还有一轮考,中的先入翰林做庶吉士,只有入过翰林的,方有资格入阁为相这是传统。也有不用考试就入翰林的,这是头甲的特权了。

贾珠一路考来意气风发,正准备在展拳脚,不料遇到了一件只要活着就躲不开的悲催事儿。

要知道只要有考试有淘汰,就有落榜的。这落榜的人里有服气的也有不服气的,大家都是读书人,有性子宽和的也有性子偏激的,所谓书生意气偏好认个死理。你不能指望所有落榜者都很认命,老老实实回去继续备考。又因是读书人,懂得一些乱七八糟珠知识,看你考上了我没考上,那不服气的人就要有话说。

今年恰有一个较真的酸儒,自己落榜了心里不舒服,挨个儿把这榜给扒了一遍。因荣国府在京中也算有点名气,贾珠就入了他的法眼,一干落榜者聚会的时候一八卦,因贾政大小也是个官儿,也被他扒到了。

此人激动了:“岂不知唐时李贺事?李贺父名晋肃,他便不得为进士,为尊者讳也。贾珠之父名政,贾珠怎能再入翰林以期为相?做什么梦呢?在朝为官,岂有不论政之理?”

是啊,咱不说在朝“论政”了,你说咱不空谈了,去做点实事儿吧。就说出去做官哪怕你做个知县,也叫“主政一方”;主持教育考试工作的,叫“学政”;就连做个光抓别人家门不肃啊、非法占地啊、不孝啊、有失体统的御史也不行,至少林姑父这个巡盐御史,又称“鹾政”…

贾珠蔫了…整个贾家都蔫了…

第51章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是一个连抱怨都没处抱怨的杯具!贾宝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瞬间惊呆了我单知道说话写字的时候爹娘的名字是要避讳的,没想到连做个官儿也要避讳啊!亲天啊!我说呢,为啥有人敢叫“史万岁”,为啥有人敢叫“郭女王”…天杀的!我只知道李贺是“诗鬼”,哪知道他还是个“倒霉鬼”。 贾宝玉的脑袋像是被人敲了一棍,早知如此,老子拼死拉活读个什么劲儿啊?!趁早当和尚了账!其实曹公不让贾宝玉认真读书,是有这个原因的,对吧?于是看着书也烦,看着笔也烦,想要请假休息吧,又怕被人说。

旁人哪有心思说他呀?贾母心疼孙子的前程都来不及了,贾宝玉虽是认真可毕竟读书的时日尚浅,更可心疼的是贾珠,拼死拼活拼了个功名期间还累得快要病死,临了败在了贾政的名字上,还不能说贾政这个名字不好。虽说是孝道使然,然而毕竟是件闹心的事儿。难道贾珠要一直顶着进士的名头混吃等死?更担心家中因此事生了芥蒂,要是父子相怨就不好了,贾母忧郁了,没心情叫晚辈到跟前来说笑了。她不高兴,底下如风行草偃,个个低头做人。

贾政自己正在满头包,他也不想自己的名字成了儿子们上进的障碍啊,眼看着长子中了进士,虽说是最后一名的进士吧,可听着也不错啊。再由亲家略活动一下,勉强考入个翰林也没问题的,简直是康庄大道由着走了,谁料半道杀出个挖坑埋人的!最要命的是他的名字是他爹给起的,已经用了好有五十年了,现改都来不及了。前两天还一脸恭喜与羡慕的同僚此时看了他全改为同情了…他如今也没脸端起架子来教训儿子“不自弃”,也没心情与清客相公说笑了,自己在书房里生闷气。更有一点愧疚,怕见贾珠,也不大愿意见贾宝玉了。

王夫人胸口发闷,好容易盼着大儿子出息了,二儿子如无意外也是走的这样路,现在却是竹篮打水。

若在平时,赵姨娘少不得到贾政跟前说一回贾宝玉不认真读书了,逃学在家什么的。这一回她也没有这个兴趣贾环也是贾政的儿子啊!为了贾环,赵姨娘可以在贾政面前说贾珠、贾宝玉的坏话,也可以为了贾环去巴结进士娘子李纨。这一回赵姨娘是真的悲苦得顾不上别人了,贾珠贾宝玉再不能做官,王夫人的私房还丰厚着呢,又是嫡子,贾宝玉也缺不了一个好媳妇,可是贾环要怎么办?

荣国府一片哀戚,弄得隔了一条巷子的宁国府也不安了起来,又不好过来说“避讳啊没啥大不了的…”只有隔墙相望。

王夫人闷了便要诉说,薛姨妈正在近处,姐妹俩自可说说悄悄话。孰料薛姨妈当不了解语花,她也遇上了麻烦事儿薛宝钗应选的事情黄了!姐妹两个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了。王夫人指望儿子,儿子前程受阻;薛姨妈盼女儿争气,女儿落选。两人哭了一回,弄得薛宝钗躲在内室不敢出来,隔着帘子听到最后自己也面壁垂泪了。

既然姐妹不能解闷,两人又都遇上了事儿,一个是寡妇指望不上夫家,一个摊上了个没什么用的丈夫也指望不上,两人一合计,一块儿写信送给娘家兄弟王子腾好歹拿个主意,给姐姐妹妹指条明路吧!

贾宝玉在家学里也有些心不在焉,恰逢春夏之交,代儒又病了,他便借故躲回了家里,跑到外书房里一通乱翻,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关于避讳的细节来看有没有可以钻的空子。最后一拍脑袋,跑到贾珠那里去寻会典、职官志一类的东西,看看能不能找出个不带“政”字的官名来。

贾珠正望着桌子上的《讳辩》发呆呢。因有人说到李贺之事,贾珠反应也快,回去就翻了韩愈为李贺辩护的这个文章来研读,以期找到一线生机。不看还好,看完了,心先凉了一半儿,因韩愈的《讳辩》里明明白白证明的情况与贾珠有所不同,只有反证可用了。《讳辩》所言之“不偏讳”“不讳嫌名”之理,用到贾珠这里是行不通的。不偏讳,是指如果父母的名字是双字的,只要不是两字并称,都不用避讳贾政的名字是单字;不讳嫌名,是指只避讳名字中的那个字,而不避讳同单、近音字。想来想去,也只有“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一句可用,可这又有些诡辩,人家说的是官称,又不是名词。

贾宝玉小心地道:“还有旁的官名呢…”贾珠苦笑着摇头道:“你道我没想到么?只是这种事情只要有人提了,为了避嫌我都得有所表示…”

兄弟相对无言,又有贾政的小厮过来请贾珠:“亲家老爷来了,要见老爷与大爷,老爷叫大爷过去呢。”贾珠只得一整衣服,去见李守中。贾宝玉卷了要找的东西回去准备细看本来贾珠看这些东西是为了熟悉朝廷制度的,不想先做了这个用处,想了想,又卷本朝刑律回去。

贾宝玉回到房里看了一回,官名倒找了一堆,诸如太常寺等处,只议礼不议政,官名也没啥好避讳的,倒是可以的,心里才好过了一点儿。林黛玉看着他的脸色不似前几日难看,心道莫不是想开了?林黛玉的心里,做人总不要老看着“做官”、“发达”一类,虽则不可无能猥琐,也很不必这样自苦。初接到消息的时候,林黛玉也为表兄难过,但贾宝玉失魂落魄的样子未必叫林黛玉觉得他功利了些不就是不能做官么?也不是不能考试,下场照样能显出自己的本事来,做不做官的,倒在其次了到了贾家这样几代积累下来的贵族之家,难道要用一二实职来显本事么?

贾宝玉正色道:“我还真是为这事儿闹的,我本是个俗人,总觉着男人丈夫要有点儿担当才好。譬如姑父,若不是当朝探花,又领着差使,纵使祖上传下的家业够享用了,也未必保得住呢?我不是唬你,这世上多有家中有些东西的人,被有权有势者看上必要巧取豪夺的,最终弄得家破人亡也不稀奇。”

林黛玉一怔,她还真没听说过这事儿,目前听到过的最残忍的事情不过是薛蟠买丫头打死人而已。才想到这一节,贾宝玉又悄声道:“说句心理话,你道薛大哥哥打死的是个什么人?也是乡绅之子小有家产的人…”说着一摇头,“如今这府里人口渐多,我虽是老太太的孙子,却不是长房,总要分出去住的,便是天子脚下少凶徒…后街上那些亲戚可都是姓贾的,难道日后也要叫家里人这般进府来奉承琏二嫂子不成?”

林黛玉低眉思量。贾宝玉有些担心,要是把世外仙姝拐成个死鱼眼珠可怎么好?又释怀仙子是还眼泪的,自己已不是原版,白让仙子哭一场算个什么事儿?那边林黛玉也觉得得贾宝玉说得可怕,却不是没影的事儿,心里想什么却无人知道了。

贾宝玉这头先按下,却说贾珠去见了父亲岳父。李守中憋屈着呢,女婿争气,谁不赞他眼光好?谁料出个搅局的人,把个喜事的心情扫了个七七八八。李守中于礼仪上头非常重视,他的学问也好,一听到流言就反映过来这事并不严重,诸官职里可供选择的范围实在太大,除掉避讳的字眼,还有不少可选前提是皇帝想让贾珠出仕!这是最难把握的一条。

又因李守中是个守礼的人,认为事情闹到这样,贾珠最好避嫌,主动要求不要考试了。说穿了,这是一个表明立场的问题。如果这事发生在一个不相干的人身上,贾珠还能为其辩护,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只有闭嘴,否则就是把仕途看得比孝道更高,要为物议所讥的。就如前朝丞相一旦遭御史弹劾,为表清白和不贪权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上折自辩,而是先辞职。

李守中说了出了贾政不大好意思说得出口的话:“君子不器,不自弃!照旧读你的书就是了!因一事而颓废岂是我辈的做法?若圣上要召你应对,你这几天颓丧得把书也忘了、字也丢下了,倒叫圣上怎么看你?”李守中的本意或许是叫贾珠不要颓丧,做不了官也要做个有学问的人。

而贾琏对他叔叔和堂兄解释道:“论说亲家老爷要避嫌,可他老人家同榜皆在朝,门生遍天下的…难道就没人会为大哥哥一辩么?要避老爷的讳,学差避了也就罢了,哪有论事也要讳的?远的不说,现今我那舅兄还叫王仁呢?内侄、内侄女还要不要活了?”

他这一解,贾家又觉得义气足了些。

果然,次日就有人反应了过来,跟李守中关系不错的人便有出来一辩的。韩愈的《讳辩》也被拿来说事儿,因有“提督学政”这一明确官职,学差被忽略过了,但是其他的许多官职可没有明确地提到这个字啊!又有“周公作诗不讳”,只要官职名称无此一字,哪有什么好避讳的?推而广之,世人都不要说话写字做官做事了…

所谓世家,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也不只是一家人。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又岂是一句玩笑话?眼看与贾府相关这家,竟是渐衰者多,谁不愿贾家出一个顶用的?不几日,王子腾也出手了,如果说李守中代表着知识份子的学究考据,那王子腾就是代表着实权一派的意见了。王子腾不是一般人,不说他现在的官职如何显赫了,单说他先前的职位京营节度使,掌京中兵权之人,非皇帝信任不能得此职。皇帝自有考量。

其实所谓皇权与世家门阀的斗争,皇帝恨世家势力太大威胁自己要对他们下手之类纯粹是乱猜。史上公认的门阀最强的魏晋六朝之时,皇帝都羡慕着世家,以与世家联姻为荣,直到唐代皇室也是艳羡与嫉妒共存,虽然压着旧世家却也以努力把自己、自己的亲信打造成新门阀为已任的。且贾家与本朝同兴,本是心腹贾敬之父乃是上一辈的京营节度使还真谈不上防范二字,算来还是与皇家一样的既得利益者呢。

皇帝恨世家子越来越不争气倒是真的!皇帝也想要名声啊!“不能容旧臣”可不怎么好听,更难听一点的是“过河拆桥”“人走茶凉”“看人家爷爷死了就欺负人家孙子”…可是这些东西,就没几个能拿出手的,想扶都扶不起来,皇帝能不着急么?皇帝也是人啊,皇家也觉得知根知底的臣子用起来顺手啊,皇帝也不想真当个孤家寡人啊。皇家接触最多的,当然还是一同起家的世家。一旦有个肯上进的,皇家也乐于展示一下君臣的和谐关系,瞧瞧只要跟着皇帝他们家混子孙都有好日子过,对不对?大家要团结在以皇帝为核心的朝廷周围不动摇啊~眼见这些世家是一代不如一代,把孩子养得软趴趴且只会吃喝享乐,皇帝急得要命,好容易年轻一辈出来了一个看着还行的,皇帝可不乐意就这样放过一个苦力你们家连着亲戚都还白领着朕的俸禄不当差呢!怎么着也要抓一个顺眼的来做工抵债!譬如林家的林如海,说实话,光看林如海推崇的贾雨村,就知道这位探花郎识人不清,把个贪酷的脏官弄来给闺女当老师…实在算不得是天下第三能人。然而肯上进又有些才气,立马点了个探花郎,后又点了盐政的肥缺。皇帝都急成啥样了?

再者同样的话也要看是谁说出来的,如果是当代大儒说的,皇帝也要掂掂这其中的份量,如果是当朝重臣说的,皇帝也要给说话者几分颜面,如果是个落榜考生说的…除了当事人,就没人把这个当回事儿。就是当事人,经过劝解又听闻有份量的人为他说话,也放心读他的书去了。

于是流言制造者被定性为嫉妒的腐儒,皇帝亲自解释了有关避讳的规定,不但同意了韩愈有观点,还引用了《吕氏春秋》“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避讳一事,与流言一样,很不必要扩大打击面。贾珠照样被点进了翰林,做他的庶吉士去了。(PS:贾宝玉为此还拜读了一回《吕氏春秋》)

同时为了安抚,贾政也升成了郎中,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贾府这下欢天喜地了,然因有前面流言,这回倒是低调了许多。任谁兴头上被泼了一盆凉水也欢喜不起来啊,贾母道:“虽是讨嫌的闹出事儿来,到底是提了个醒儿,总比要授官的时候闹出来强。”

贾宝玉只模糊地知道了个结果,中间过程完全不了解贾府上下,怕也只有贾珠、贾琏是全部知道的了。贾政又恢复了过来,督促着另两个儿子读书,态度却是好了不少,也不整天喊打喊杀的了。贾珠成了庶吉士,仍要继续读书,只是读书的地点又换了一回。李纨为他打点行装的时候却显出怀孕的征状来,请来太医一号脉,确有此事,真是双喜临门,家中诸人又道一回喜。唯王熙凤人面道喜,背后心急她如今只养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是道致命伤,再不想想办法,怕贾琏要起别的心思了,不免把贾琏再看紧几分,把贾琏憋得着急上火。

贾宝玉抛开万事,又读回他的书了,因考试要用的标准教材已经背完了,代儒便开始教他作文章。贾宝玉原以为八股文者,文分八段,必得极长的,不料代儒一分讲他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八股文的八股加起来也不过五百来字,这字数是规定好的,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行比让自由发挥“不少于五千字”的作文还要难!

代儒还说:“先时叫你读韵习对,也是为了作这一篇文章。”叫他一面读《四书章句集注》一面练习写作文。自此贾宝玉就开始了与对仗排比打交道的日子,逢贾珠从翰林院回来,又要向他请教。贾珠自是不吝啬,指点了许多‘内幕’:“字是头一样要紧的东西,许是你平日写得不坏,老爷与太爷没特特地说你,我在翰林还遇着了今科主考,听他的口气,字是极重要的。现今考试,先有抄写的把卷抄了,才叫考官看,这是防着舞弊的,然批完了卷一解糊名,必要看原卷的,字迹太差保不齐就要被黜了。再者做文章,要四平八稳才好,万不可淘气。”又把李守中当日与他说的,一一讲与贾宝玉听。

贾宝玉记在心里,回去琢磨他的作文去了。琢磨来琢磨去,倒让他琢磨出来一些门道天下作文一个调,无非是总述、分述、总结而已,先是立意,再是分析,最后收尾。贾宝玉还知道,八股取士与朝廷的风向是相关的,皇帝喜稳那文章就不能作得激进,国家需要热血青年你就不能发表曲线救国的言论。

如是过了两个月,连代儒都说贾宝玉的文章作得像个样子了。贾宝玉心里便活络开了,明年他就十一周岁了,这里是算虚岁的,十二岁不算小了,他还真想下场考一回试。如果一切顺利,明年是县试、府试,后年参加院试。有了秀才的功名,后年秋天就能试一把乡试,转年又是春闱了,一点也不耽误事儿。

贾宝玉的心思活络开了,反正又不想做状元,哪怕殿试最后一名,好歹在荣国府有了发言权。李纨又怀孕了,她与贾珠的小院子已经住不下了,王夫人已经开始琢磨着如何安排越来越多的孙子了,不用两年,府中人口必是越来越多的,到时自己也能说得上话了,分家正是时候。

贾宝玉觉得自己盘算得挺美,拐弯没角地打听考试的事儿,消息传到王夫人耳朵里,把他叫过去一顿说:“没得打听这个做什么?你大哥哥考试时吃了多少苦你是不知道的,秀才要考三场呢,虽比春、秋闱松泛许多,考的日子也少,到底也伤身子。我的儿,你还小,很不用受这个罪,都说三元及第,里头可没秀才,听我的话老老实实的,索性捐个监生,不受这个罪,直在京中乡试也就罢了。”

贾宝玉默然,半晌方道:“好歹试过一回,知道自己的深浅才好。不然没考过就捐,听着也不好听。太太说的,我也知道些儿,咱们家怎会花不起这个钱?只是我丢不起这个脸罢了。”高价生可不是什么好名头,一般人的印象里总是学习不好才要花钱买个名额的。王夫人也默,过了一阵儿道:“那也不用这么着急上火的,你大哥哥也是十四岁中的秀才,你养好了身子是正经。”贾宝玉情知这一条是行不通的,再说自己壮得像头熊,王夫人也不忍十一岁的儿子跑去号房里熬过一场又一场。

此路不通。

某日贾珠又得假回家,贾宝玉捧自己的文章叫他点评。贾珠接过来一看:“比前些日子越发进愈了,字也更好了,论起来你这笔字如今放到翰林里也算不得差了只还要更仔细,笔力仍有些嫩了。文章倒也平稳…”

贾宝玉忙问:“要是下场,能过县试府试么?”贾珠看他急切的样子,又训了他一通:“怎地如此心急?急进于学无益,你这文章作得,要求选中也只是勉强,秀才亦分等,你如今能做到‘增生’就是运气了!要我实说,不过是‘附生’一流,万不可急于求成。”

贾宝玉唯唯听了,心思仍不熄,他仍然是那个看法我只是想混个功名而已,又不是要争第一名!于是继续埋头去看朱熹的四书集注,依旧练字写作文,累了就拿些杂书作调节也算是增长见闻。隔段时间便拿文章去与代儒、贾珠看,贾珠偶也拿他的文章去翰林院请同学或者师长点评一二,看的人比较中肯的评价是水平不断见长。

也对,好歹是应试教育积威之下培养出来的,应付起考试来那是一套一套的,只要让他知道了规则、摸到了门道,又肯下功夫,那进步自是很快。贾宝玉趁代儒心情好,又细问考试流程,代儒道:“是想上进了?于你倒也不难,童生要考试,县试须有一廪生作保,至府试则要两个廪生共保才成。今你哥哥也是有功名的人,必有相识的,这保人倒也好找…”

贾宝玉登时蔫了,大哥不让他马上考试。贾珠说:“多读一年,一鼓作气做个廪生多好,钱粮虽不多,听着却体面。倘能做了‘案首’也是一桩美谈,到时你也不过十三,也很年轻。”这与当年李守中的想法是一个道理。贾珠还有一个想法没明说:庶吉士要在翰林院混三年才能进行考试选拔授官,贾宝玉略迟一迟,他便能得一官职,且熟悉了任上,等贾宝玉再次参加考试…嗯…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好考试。做为一个兄长,贾珠觉得自己有义务照顾弟弟,为他规划一下未来,多多少少总要帮上一点忙才好。

贾宝玉无语问苍天…继续发奋写作文去,希望能够在明年写保书之前得到贾珠的认同,争取让贾珠同意他考试除了贾珠,贾宝玉也没认识几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明显的王夫人不同意他马上考,贾母、贾政也是这个意思,贾宝玉觉得现在能帮他的只有贾珠了。

有事做的事情时间便过得分外的快,转眼已是入秋,九月初一贾敬生日又到,贾宝玉少不得跑去东府晃一圈,虽然贾敬本人并不在府中,也是全了礼数。

第52章 李纨生女宝玉备考

日子过到十月,李纨产下一女,按着同辈姐妹的大排行,就是二姑娘了。虽然生的是个女孩儿,全家倒比得了个儿子还高兴,横竖贾珠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了,正该添个女儿、儿女双全了方是福气呢。更因贾珠如今身份不同以往,可以预期珠大爷的前程比政老爷要好两个档次不止,阖家上下都过来恭喜。李纨在月子里只见了自家人与几个很有头脸的管家娘子,余下的都推了,专心养身子、养孩子。

丈夫因读书而更有体面,李纨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更加重视了,说来也奇怪,贾兰兄弟两个居然并不厌烦这样的安排,反倒非常用功地读书,弄得贾宝玉三天两头地怀疑“这俩小子不会是穿来的吧?”或者“这俩小子不会书呆子吧?”类似和想法一直困扰着贾宝玉,直到发现贾兰贾堇并没什么惊世骇俗的地方才放下这一节。

贾珠得了女儿自然高兴,贾宝玉瞅准了贾珠回家看闺女的日子,袖着先备好的功课在贾珠的院子外头听了一阵儿,直听到贾珠的笑声隐约传来,这才了院子去。贾宝玉如今年纪还不大,满家里四处逛也没什么值得避讳的地方,嫂子们见他也都不回避的。李纨此时已经能起身了,坐在炕上看贾宝玉来了,欠身道:“宝玉来了?”贾宝玉先问了哥嫂好,又看了一回侄女,无非称赞小侄女玉雪可爱一类。

贾珠听贾宝玉说话的语气越听越好笑,闺女刚生下来当爹的自是觉得可爱的,然而脸还没长开的姑娘能看出什么天姿国色来?贾宝玉明明是在胡说八道!贾珠把女儿交给奶娘抱下去,对贾宝玉道:“去书房说话。”到了书房,贾珠非常不客气地道:“无可献殷勤?嗯?”贾宝玉腆着脸笑道:“怎么会呢?我是看着侄女儿长得俊么…”

“够了!”贾珠笑容一敛,登时变了脸色,怒喝道,“你道我不知道么?这几个月你但凡得空就说要下场的事儿,有那么便宜的事儿么?不要看我这一路考来顺利就觉着考试容易了!你知不知道我因着岳父一席话硬是等了三年才下场的?”贾珠知道弟弟至少在应付考试上有些天份,但是仍不肯让他轻易下场,考试的事虽然谁也说不准,到底还是要稳妥些更好。

贾宝玉知道贾珠说的是为他好,然而实在是等不得了:“大哥哥别哄我了~我仔细问了太爷,又算了一回,院试三年只得两回,要避开大比,晚了这一年,我下面的几场都要跟着晚了,这一晚可就是三年了…”贾珠又好气又好笑:“你真道只要上场就能中的?”站起来一把揪着贾宝玉的前襟往自己身前一拉,俯□来在贾宝玉的耳朵上轻声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这些日子大有进益,拿到翰林院里也有人说不错的,你以为光这样就行了?当年我考试的时候,虽是靠自己本事考的,你知不知道岳父带我见了多少人?”

贾宝玉满眼问号:“任自己本事考的,与见人有什么关系?啊!大哥哥,你…”作弊走后门?

“胡吣什么?!”贾珠大怒,坚决不承认自己作弊,况且他也真是自己考来的,“从县试开始,直到会试,一场场地筛汰下来剩下的又有几个真是差的了?真道是状元就比旁人高明多少了么?为何还有人上有人下?你有这急进的功夫,不如再下些功夫好好习字读书去!榜上最后一名与落榜第一名的差别真的就很大了么?”不弄得保险一点怎么行?

贾珠喘了口气,见贾宝玉一副低头受教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服气。

贾珠松开手,有些颓丧,放缓了声音道:“自有隋唐而来已有科举取士,然每逢大比之时总有学生恨不得削尖了脑袋赶在考前往大儒、考官面前投卷,你道是为了什么?不过是混个眼熟罢了,你的文章他看得多了,批卷子的时候保不齐遇到了就心里有数…就算不是正巧遇到了熟人,考官之间说起,也…这套东西大家都知道,也行了千余年了…”

贾宝玉心里全明白了,说穿了,八股文这东西虽然有个大标准在那里,然而毕竟要靠判卷人去主观判断的,这里面就有许多技巧。这也称不上作弊,比起找枪手、夹带小抄一类,这已经是所谓“阳谋”了。自己到现在也不过是见几个荣府世交,或者是贾政的同僚,所谓读书人的圈子他还没摸着边儿呢。贾珠的意思是,等他授了官出来,带弟弟四处走访,也是打开知名度,也是拜拜山头,到时候去考试,彼此心里有数儿,只要不是太差劲,前程是一片光明的。

但是贾宝玉仍不死心:“大哥哥说的不是唐时的举荐么?咱们如今这是考试…且县试总是筛汰的第一道,还用不着四处拜访呢吧?”

贾珠道:“你还是要考?”

贾宝玉嗫嚅着道:“大哥哥先给我看看卷子行不?大哥哥说的要向老先生们请教的那是秋闱、春闱,县试么大哥哥不是说我的文章也能看得过眼么?我就是想试一回,总这么读下去心里也没个底儿。近来旁人总说我文章作得不坏,到底什么样是不坏我也弄不懂。试这么一回,不论成与不成总是知道自己的份量,成不成的自己心里也好有个数。”

贾珠这回是真的被气笑了:“合着我说了半天你一个句也没往心里去啊?”贾宝玉连连摆手:“我全知道的,大哥哥是为我好,要稳妥些才成。只是我读得心烦,日日做卷子头都疼了,大哥哥只当心疼我,叫我早些考过了也好早一天不用摆弄这些个东西。我怕再不考一考,读得烦了就不想再考试了。”

贾珠奇道:“我看着你长大的,从来道你是个爱读书的,倒不知你是这样想的。”贾宝玉一摊手:“我是真想早早地考完了早早地不碰这些个东西…”四下一看书房,“就是大哥哥,要不是为了考试,你是更乐意看杂记呢还是更乐意天天啃着四书集注?是更想整日抱着一句话要写出一篇文章来,还是乐意出去走走散散心?”

贾珠默然,心里想了一回,见贾宝玉这样显是拿定了主意不回头的,只得道:“说来说去,你就是想去考?且不说我,就是老爷、太太能答应么?”贾宝玉一听就觉得有门儿:“我只当大哥哥答应了!瞒着他们不就行了么?万一不成,叫太太知道了,我可没脸了…还有事要拜托大哥哥…能弄到这几年的考题么?”

贾珠道:“要考题做什么?难道考过的还会重考不成?”贾宝玉道:“试试手,看往年都出什么样的题,头等又是取的什么样的文章,我好心里有数,知道上头的喜好。”贾珠听他这么说,倒有两分活动了:“原来你早想好了,要是我不答应,你是不是要翻墙出去偷考了?别做梦了!县试没有廪生做保,你连考场都进不去! ”

贾宝玉憨笑着摇贾珠的袖子:“我可不就指望着大哥哥了么?”又好言相求了一番,贾珠心里不欲瞒着王夫人的:“县试要考五场,家里平白少了一个人,老太太、太太每日都是要见你的,你道是那么容易瞒的?”贾宝玉一脸懊丧。贾珠道:“少动歪脑筋了,去写字去!太太那里我去说。”贾宝玉又谢过贾珠,央他千万帮忙才离开。

王夫人依旧不赞同,贾珠道:“我也不想他这么小就下场,只宝玉从小就是个有自己主意的。太太看他从小到大,要做什么就一门心思地去做。从没人逼着他读书,他偏能坐得住,自从习字就冬夏不缀,每日必写够了二十页的纸才做旁的,可见是个心志坚定的。这回要是拧了他,怕他会想左了。”

王夫人想了一回,觉得贾珠说得不错,小儿子确是个有自己主意的。遂问道:“依你看,宝玉下场有几分胜算?”

贾珠道:“要说去秋闱、春闱,那是笑话,然县试、府试却是无妨的。我原想叫他多磨一年,到时候能搏个案首也是光彩,只他却对案首并不看重。”说着摇了摇头。王夫人又想了一回,最终拍板:“就叫他试一回!没得再来与我闹。”两人又回了贾母与贾政,贾母也是先问贾珠:“宝玉做的文章你看过了?我常听说十年寒窗,宝玉才读了几年书?这么下场是不是嫌早?”贾珠道:“勉强也使得,不过是叫他试试手。”贾母道:“他小孩子家这么早下场,吓着了怎么办?你不也说那号房太吓人的么?”

这就是不同意了。贾珠松了一口气,希望贾母的反对能阻止得了贾宝玉。不料贾宝玉也发了狠,亲自寻贾母:“老太太,左右是考试,怎么能吓着了?”我真的是久经‘考’验的啊!“老太太要不放心,咱们在家里间出个小隔间来,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旁的不说,号房还能比床小么?整日睡觉不也是在个小格子里的么?”

贾母拗不过他,让贾珠监场,贾宝玉窝在两着纱帘间出来的小空间里连写了两篇作文,这才勉强同意了。这件事反倒提醒了贾宝玉模拟考试!他也狠得下心,把自己关到小隔子里整整两天,就为试验承受能力。坦白地说,是很闷人,但还能忍受。他这举动倒把贾母吓了一跳:“要考就去考,别折腾自己了。”又吩咐准备贾宝玉考试要用的东西。

贾珠陪笑道:“要到开春呢,老太太先不用急的,我先给他找保人去。”说着横了贾宝玉一眼,贾宝玉唯有陪笑而已。

至于贾政的意见,不幸被大家忽略了,只是通知了他一声而已自从贾珠中了进士,至少王夫人是以贾珠的话为准的。而涉及考试的事情,贾母还是觉得贾珠比贾政更内行一点。可以说贾宝玉选贾珠作为突破口,在这件事情上是选对人了。事实上,贾政自己在这件事上头也轻易发表意见的。贾政听王夫人问:“老爷觉着如何?”随口就道:“珠儿说看着行?”王夫人道:“是。”贾政便不再问。

县试的日子是固定的,贾宝玉重排了计划,开始闭门读书了。贾珠果然给他弄来了历年真题,又找到了一些往年范文这于混翰林院且有个祭酒岳父的贾珠倒不难。又与王夫人议了贾宝玉的考试地点贾家祖籍是金陵,按说要回原籍考试,然贾宝玉太小,当然不能远行,便按着贾珠当年的做法,又略一活动,按着现住址报名考试。

贾珠对贾宝玉的事情十分上心,然而也恼他在此事上太过刚强,照顾之余也是咬牙切齿,对贾宝玉的功课要求更高。贾宝玉自知理亏,无论贾珠如何收拾他,也咬牙认了贾珠自己也要继续深造,真正收拾他的时候也不多,无非是罚他多写两页字,或者是磨一缸子墨而已。

如是过了月余,这天贾珠又得假回家,从袖子里抽出一叠纸来丢到贾宝玉的案头:“仔细看了吧!哼。”贾宝玉捡过来一看,是上次贾珠拿走的自己的作业,上头已有了不少批改,看字迹不像是贾珠的,不由拿眼神问贾珠。

贾珠几乎要呲牙狞笑了:“我求了唐学士给你看的!长安知县、学政皆慕唐学士才华,你仔细把这些批都吃透了。”贾宝玉喜不自胜,这简直就是得了标准答案了,虽然考试不一定是这些题目,至少也能摸到阅卷标准了。

贾宝玉觉得对自己的哥哥狗腿一点是完全符合正人君子的要求的,所谓兄友弟恭嘛!上前拉着贾珠坐下,又是斟茶又是捶背,把贾珠弄得又好气又好笑:“罢了罢了,我还是去看兰儿吧,可别错眼不见又出来个牛心左性的。”

贾宝玉冲贾珠扮一个鬼脸,又送他出了书房,才回来研究唐学士的风格。

过年的时候贾珠得了年假,带着贾宝玉去四处走动,贾宝玉这才真正地接触到了读书人的圈子。与平日所见的世家还真不一样!世家见面是先问候七大姑八大姨,然后就是八卦,内容从某家与某家要联姻这两家大概是门户相当到某家家里养的戏班子不坏,再到某处红戏班子里的某戏子唱得好,转过头又扯到谁家添了孙子,等等等等。下面会有更深入的话题你家在某处当官的亲戚帮我摆平了某件官司,谢谢了,以后你有事我也会帮忙这一类的话贾宝玉偶尔能听到,但因为以前年龄太小,再严肃一点的内容他就不知道了。

读书人见面,也是先打招呼,然后依着各人的考试名次、年龄等叙座,接下来会说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而后有了兴致就会作诗,互相品评,他们的深入话题可能就是天子圣明我辈当报效朝廷然后热血一番,或者是说某官不好,或者是说某家仗势欺人御史真该参他!说完这些,可能又说到某人风仪真好,某某的老师德高望重。接着可能是互讨墨宝…当然这是菜鸟的圈子。更高级一点的,比如见到李守中,他会先问贾宝玉读了什么书,又点评两句,再提醒一点注意事项。至于两只老鸟的碰面,贾宝玉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待考。

贾宝玉跟着贾珠转了一圈大概了解了一点读书人的想法,又要四处走亲访友,一个年过得分外地忙。

三十晚上,贾宝玉照旧是比别人睡得早的,林黛玉因身子弱些,贾母也叫她先歇息。贾宝玉听着外头的爆竹声有些睡不着,便在灯下胡乱翻着本书,这时晴雯打帘子进来了:“二爷还没睡?既没睡就去看看林姑娘罢。”贾宝玉道:“林妹妹怎么了?”晴雯一撇嘴:“她独一个在这府里,还能怎么了?”贾宝玉知道林黛玉这大概是感伤身世,她想家了。

再看晴雯着急的样子,估计是自己经常打发她与林黛玉说话,心里向着林姑娘了。想林黛玉大过年的时候与父亲相隔几千里也确实难熬,便道:“我去看看她。”袭人本在一旁听着,此时道:“二爷要看林姑娘,也先穿了大衣裳。”贾宝玉道:“就这两步,冻不着。”袭人已抄了衣服上前要给贾宝玉披上了:“冻着了可不是玩的,就是二爷自己不在乎,老太太、太太难道不心疼?怕林姑娘也要不自在了。”

贾宝玉只得胡乱把衣裳套上,急急往林黛玉房里去。林黛玉却没睡,只靠在熏笼上,正垂泪呢。看贾宝玉进来,连忙拿帕试泪,又起来道:“大冷的天,你不歇着跑过来做什么?”

“妹妹不是也没歇么?”

“老太太还没回来,哪有先睡的道理?我歪一会子,已是老太太心疼我了,哪能再轻狂了呢?”

贾宝玉觑着林黛玉的脸色,小心地道:“妹妹想姑父了?既如此,不如常与姑父通通书信,也好叫姑父放心。”林黛玉道:“又要叫人来回地跑。”贾宝玉道:“这府上真不少这几个跑腿的人。”这是实话,荣国府养了一堆的闲人,白领钱不干事的多了去了。

林黛玉还是摇头,贾宝玉道:“妹妹不方便说,我与老太太说去。”林黛玉忙拉着他的袖子:“你急什么?我是受老太太、太太照顾的,三天两头打发人给家里送信,倒显得在这里住得不好,没得叫老太太挂心也显得生份了。”

贾宝玉笑道:“我给妹妹添一句:没的叫人来回地跑,又要说我生事了。是也不是?妹妹要是烦恼这个,却不麻烦的,现我倒想请教姑父些功课上的事儿,正要求老太太打发个人去送信呢,就怕扰了姑父。妹妹可要捎信问安?妹妹再不好意思,便央姑父往后都打发人往这里送信,也不使唤府里的人跑腿,岂不更好?姑父生日、各式节日,不能承欢膝下,问候一声还不应该?”

第二天晚上,林黛玉一手捧着手炉子一手捂在盖子上焐着来看贾宝玉的时候贾宝玉正在吃面条,林黛玉把手炉子往桌子上一放,另一只手一抬,却是只小小的桃子,被手炉子焐热了,烤出一点香气出来。

贾宝玉咽下面条一抬头:“这可是难得?是前儿宫里赏下来的么?老太太统共也才得了那么几个,你留着尝鲜儿罢,我这里还有呢。”

林黛玉一皱鼻子:“又不是给你的,”又说,“你那面还有么?”

贾宝玉一愣,眼珠在面条和桃子上一打转:“妹妹有心了。”

第53章 宝玉中举如海病重

贾宝玉脚步虚浮地从考场里高一脚低一脚地飘了出来,他娘的!老子终于考完最后一场了!这是一场痛苦得不忍回头的经历!朝廷啊!皇上啊!一个秀才而已,值得这么费劲折腾人么?县试五场府试三场院试两场…ORZ,每场还都是以天为计时单位的…

贾琏早早地亲自守在场外街上等着了,贾宝玉倒也好认,身上那身衣裳是为了考试特特新缝的,倒是好认晴雯把所有力气都下在贾宝玉这一身行头上了。因有规定衣服鞋袜都必须是单层的且不能绣花,为此晴雯很怨念了一场这破规矩:“春秋天早晚还凉着呢,光穿单的可怎么成?只好多穿几件了。”一面碎碎念地琢磨着什么样的料子厚实暖和去了。因为这一身料子,夹在诸多的布衣中间分外地好认。

贾琏接考生已经接出经验来了,先不问考得怎么样,且招呼贾宝玉进车里坐着,跟着来的茗烟早候在一旁了,拧好了热毛巾,先伺候贾宝玉擦了脸,又捧茶漱口。暖暖的一盅米汤喝下去,贾琏这才进了车里招呼着往府里去:“你先眯一阵儿,有话回去说。”车上已备了薄被子,贾宝玉胡乱往身上一盖,想了想又掀开车帘,对着考场比了个中指,这才缩回头来迷糊着睡去了。看得贾琏几乎要吐血,这是宝玉么?缩缩脖子又看看那高高的围墙,宝玉在里头怕是吃了不少苦头,啧啧,逞强什么的最要不得了,老老实实地捐个监生不就得了么?少受多少罪啊。

要放在前几次考试的时候,出了考场贾宝玉又是担心又兴奋的是根本睡不着的,只是这已经是第十回了,已经考得油滑了,卷子一交就是考官的工作了。回到家里,强打着精神拜过了贾母与王夫人等,贾母连声道:“快回你屋里歇着去罢,有什么话明天再说。”贾宝玉屋里袭人早备下了洗澡用的热水,贾宝玉迷迷登登地随着她们摆弄了,洗完了,头发还没干,贾宝玉披上衣服就往床上一倒。袭人一看忙道:“先别睡啊,头也不擦,醒来又要头疼了。”一旁麝月旁捧了干手巾来,晴雯看了一撇嘴,转身出了屋子往外头叫小丫头往厨房去取饭了。

贾宝玉几乎是连着睡了两天,期间被袭人摇醒了就漱个口吃点东西,然后倒头接着睡。迷迷糊糊之间觉得有点吵,手叫人从被子里拿了出来,被摸了一回腕子,又放回去了。睡过了两天,伸个懒腰,这才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一屋子的丫头婆子无不欣喜,袭人等过来服侍他洗漱穿戴妥当了先领去给贾母看。到了贾母正房,贾宝玉往贾母跟前一站,正要拜下去被贾母一把拉住:“可算是醒了,要不是太医说你只是累着了,这家里早要反了营了。”又上下仔细看了一回,贾宝玉不好意思了:“叫老祖宗挂心了。”一面说一面讨好地上前给贾母捶背。

贾母一转身:“谁叫你来献好了?谁说都不听,偏要下场去,那也是你小孩子能闹着玩的?”脸上开始现出怒容来。贾宝玉围着贾母团团转,打躬作揖,哄得贾母终于笑了出来,转脸笑拿手指戳了一下贾宝玉的额头:“这下可如了你的愿了罢!只剩这最后一试了,中了也不枉这一年多你用的功。”摸着贾宝玉的头发,言语间透出淡淡的骄傲来了。说话间王夫人等早得了信儿,与李纨、王熙凤一同来看贾宝玉。王夫人也如贾母般上来先检查一下贾宝玉有没有什么问题,王熙凤早笑了:“我早说了,老太太、太太不必挂心,宝玉看着是个有福的呢。”

宝玉的运气还不差,不几日院试结果出来,案首自是没他的份的,却混了个廪生的资格。贾府连贾珠选为庶吉士的事儿都经过了,对贾宝玉这个廪生倒不如当时那么狂热了,一切不过是依贾珠的旧例来办。反观贾母兴致正浓,非要在自家后院里乐一乐不行,于是一群女人又借机开了一日宴席。贾宝玉对贾母道:“老祖宗,宴不宴的倒在其次,我想先拜辞了太爷,旁的话回来再说。”

贾母笑了:“果然长大了。”又叫人封了礼物陪贾宝玉往代儒家走了一遭。代儒教了几十年的家学,终于又教出一个秀才出来,更兼贾宝玉年纪比贾珠还小,看着前途怕要更胜,自是当作得意门生来看,少不得嘱咐了许多:“我这里或早或晚倒不在这个一时半刻,你如今有了功名,还要更进一步。”又问贾宝玉有没与一同进学者相约拜会先生等。贾宝玉道:“已接了贴子,有年长者牵个头儿,一道拜访,日子就定在明天。”代儒又道:“你年纪尚小,挨贡也贡得上,只我看你是个心高气傲的,今秋想是要下场?只恐不太容易,真要勉强应战,不如多请教请教你哥的岳家。”贾宝玉又应了。又说:“因要用心做文章,今后学里怕要少来了,这些年多亏有太爷教导,往后还有请教的地方,还请太爷别不理我。”代儒心里倒清楚,这也是应有之义,虽则束脩要少了不少,然而脸上也光彩。

又说了一会儿话,贾宝玉道:“太爷少坐,家里老太太邀了嫂子们,我须去应个景儿。”这才拜别了代儒。出了代儒家,心中一动,想着今后怕是不再进家学了,想去看看,权作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