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太太拍拍她的手,让她与顾月皎退下去了。

白瑞宁出来跟着顾月皎走了好一会,才意识到,林老太太没避着顾月皎,说不定就是想让她与顾月皎多亲近,多学些手段的意思。

第123章 凌府之约

一直将她送回采薇园,顾月皎也没主动提起什么,对刚刚的事情更是闭口不言。

若是以往,白瑞宁定然是感觉不出什么,可今天拐着弯地想了一遭,觉得她有可能是在等自己主动开口,毕竟帮忙这种事情,就算有老夫人示意,人家也总要矜持一点。不过才想到这里,顾月皎已开口告辞。

那就留到下回再说吧…白瑞宁在门口站了一会,觉得这么想事情真是累,不符合她的一惯作风。

不过,依着她的一惯作风得到的倒也不全是负面影响,至少林家上下从一开始就明白了这位莫夫人是个不分里外的混不吝,有什么小肚鸡肠的道道最好少在她面前亮出来,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能给抖落出去。白瑞宁一下子消停下来,连这两天常往这跑、想探听底细的婆子都少了不少,采薇园一下子成了林府大家庭里难得清静的地方。

顾月皎熬了三天后,主动登了门。

“这几日如意不在,不如我过来陪你住几天。”顾月皎热情依旧。

莫如意自那天从宫中出来便没了踪影,林渊带话说他去拜访一位故人和尚,白瑞宁倒是知道莫如意和一位大师的关系不错,但那也仅限于以前,自从他封了宁国寺后,这交情就没了。

可能是与那块牌子有关。

这是白瑞静心底的猜测,但并不与任何人说起。

“前几日从白家伯母那里得知了你母亲的事情。”顾月皎目光诚挚,“我已托哥哥去打听,哥哥与守门城备有些交情,相信很快便会有消息。”

白瑞宁略略一怔。

夏芷娟的下落的确是她放不下的事情,因为以前相处不太愉快的关系,她也没向莫如意说实情,虽然让白松石去暗中打听,可白松石门路有限,想在京中找一个人。何其容易?

虽然白瑞宁打定主意不掺和宅门里的事,可顾月皎的提议她却没法拒绝,只是不知道该拿什么来还。

“妹妹心思坦诚,以往一些事是我想差了。”顾月皎在白瑞宁开口前道:“以后必不会了。”

其实论起年纪,白瑞宁要比顾月皎大,可顾月皎常常唤她“妹妹”。形容举止也更稳重得像个姐姐。

白瑞宁倒不好意思起来,“我们以后还像以前便是。”

安稳地又过几天,顾月皎带来消息,“你母亲回通州娘家去了。”

白瑞宁颇为意外,夏家虽是夏芷娟名义上的娘家。可走动极少,所以她以前根本没想过。

送走了顾月皎,白瑞宁忙铺纸给白松石写信。写好了之后想了想,又给白瑞静写了一封。

白瑞静托她打听未来的夫婿徐可明,莫如意回来后与她说了一些,徐可明与白徐氏家沾着亲,不过却是个纨绔子弟,全靠家中庇佑才混得个正七品的马场协领。上一任妻子不堪其败,自求下堂,这次白徐氏牵线搭桥。就是想把白瑞静送给自己那不长进的远方侄子做继室。

写完了信,白瑞宁封信的手却顿了顿。

把给白瑞静的信先撕了再放进水盆里洇去墨迹,这才叫来秋雨。让她代为口传。

以前不太在意的事情,仔细想想,都是可以落人把柄的。莫如意如今不知又担了什么差事,自己还是宁可小心也别大意,别给他添乱才是。

秋雨拿着给白松石的信匆匆去了,过了小半天回来,带回白松石的回信。

白松石竟已知道了夏芷娟的下落,不过夏芷娟回娘家是四五天前的事情,后来又从娘家出来,再度不知所踪。白松石为免白瑞宁来回担心,这才没有把消息传回来。

至于白瑞静,秋雨回话说,听了徐可明的事情后白瑞静面若死灰,呆坐在那里久久不能回神。

上一次她便是不愿做人继室,想方设法把婚事推给了白瑞珍,这次白家只剩她一个未嫁之女,她可有办法再避?

想起白瑞珍,白瑞宁拍了自己的额头一下,之前答应白瑞珍要借她银两,她竟给忘了。

只是留在莫家的财物上回莫如意说由他处理,到底处理得如何她全然不知,只有等莫如意回来才能问清楚。

白瑞宁一边懊恼一边又问起白瑞家,得知他经皇后娘娘举荐入了白鲡书院后,每日专心读书不怠,心里便有些异样之情。

他们的母亲失踪了啊…还能这样专心读书…白瑞宁难免想起莫如意曾说过的,别一厢情愿…

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白瑞宁心里现出一个让她恐惧的可能,可她不愿相信,无意识地逃开,忽视不理。

当天莫如意仍未回来,到了晚上,白瑞宁接到来自凌府的邀约。

凌子皓在殿试上点了头名状元,到翰林院做了从六品编纂,从六品看似官职不高,可翰林院是通天的地方,极易出头,等做了学士更可以常伴皇帝左右,几代相国都是翰林院出来的,凌子皓又是状元之身,哪里还敢有人小瞧?

状元及入仕的喜头凌家早已贺过,只是白瑞宁后知后觉,在宅院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一直不知,这次却是做了状元夫人的白瑞雅以私人名义邀姐妹到凌府相聚。

晚间聚到老夫人处吃饭的时候,顾月皎说起凌家相约之事,白瑞宁才知道她也受了邀请,已能起身的白瑞怡没什么兴致,却也没说不去。

第二天一早,白瑞宁让缘儿和秋雨做了准备,缘儿扭捏一阵,问能不能不去。

缘儿曾帮凌子皓极度帮其争取白瑞宁的好感,也多带过话,如今白瑞宁与凌子皓姻缘未成,她也觉得难为情,不愿意露面。

白瑞宁便笑她,“当初的事情谁能预料?再说今日也未必能见到妹夫。”以往她还不是以为自己肯定会嫁凌子皓?但最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际遇一事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秋雨选出一套耦合色夏装拿给白瑞宁看,白瑞宁点点头,便让她去熏香。

缘儿吱吱唔唔地,“我是怕凌夫人看我不顺眼。”

白瑞宁失笑,“你当凌子皓和你一样大嘴巴,往日那些事全都拿出去说?”

缘儿颓然道:“也未必不可能,大人不就什么都和夫人说么。”

白瑞宁想了想,莫如意倒真是少有事瞒她,于是心里便开心了一点,多日来因为夏芷娟失踪一事而郁闷的心情也有所缓解。

等从采薇园出来,下人回报说马车已备在内院门前,白瑞宁随来人前去,见身穿浅粉长裙、桃红半臂的顾月皎已在车上,在朝她招手。

二人在车上等了一会,白瑞怡才珊珊来迟,再看白瑞怡穿着鹅黄色衫裙,外罩碧色锦绣纱衣,倒都是穿得隆重鲜艳,相较之下白瑞宁则逊色几分。

白瑞怡自上次失利后便对白瑞宁不加理睬,好在林老夫人并未说其他,否则她怕是要恨死了白瑞宁。

白瑞怡挺着四个多月的肚子在丫头的小心掺扶下上了后头的马车,几人这才从林府出来,直奔凌府而去。

凌家大宅粉饰一新,红笼高挂。

凌家世代经商,不想到这一辈出了一位状元郎,听说凌子皓的父亲在得知消息的时候差点没喜厥过去,商贾家中出了一位状元郎,从此后凌家也会收敛在商界的经营扩张,以免坏了儿子的名声。

凌家前负责接应的小厮都是异常伶俐的,问明了几辆马车的来向,立时向内宅通报,同时安排了青顶小轿送白瑞宁几人入内宅去。

青顶小轿在内宅前停下。

白瑞宁从轿中下来,正见到一身布衣的白瑞珍也从轿里出来。

见到白瑞珍,白瑞宁脸上不由一阵发热。

正想着该如何与白瑞珍解释银钱的事情,白瑞珍已挽上她,朝白瑞怡笑问道:“二姐姐身体如何?小外甥可还安好?”

面对一身布衣的白瑞珍,白瑞怡稍作回应,“一切安好。”回头便与凌府婆子进了内宅。

顾月皎落后一步,与白瑞宁和白瑞珍并行。

白瑞宁想找机会说话,可碍着顾月皎在身边,不好提白瑞珍借银子的事,一路上走得心不在焉,连路上美景都错过了。

状元夫人白瑞雅在花厅门前相迎。

顾月皎是林家大妇,此时不好再落后于人,便快走两步,与白瑞怡同行。

趁她们寒喧之际,白瑞珍低声道:“我与安保永不忘姐姐姐夫大恩。”

白瑞宁稍稍一怔,正想发问,白瑞雅已迎了过来。

“久日不见,长姐可还安好?”

白瑞雅今日穿着大红色镶宝裙,裙脚上莹光灿灿镶了一圈各色宝石,头戴镏金凤凰步摇,耳坠金苏,华美逼人。

白瑞宁与白瑞珍的素净打扮在她面前,顿时成了不入流的小丫鬟。

在花厅前略略停顿的白瑞怡眉间略蹙,朝顾月皎低声说了句:“瞧她那样子…”

也不知是在说白瑞雅的张扬,还是在说白瑞宁的平常。

白瑞宁与白瑞珍俱是笑意盈盈,齐声向白瑞雅道贺,从商人之妇跃居为状元夫人,这等喜事岂能不贺?

白瑞雅面上终于消去往年那常踞的傲气,现出一抹别具深意的笑意。

第124章 原因

“瑞静已经到了,我们进去吧。”略略寒喧过后,白瑞雅将白瑞宁等人进带花厅。

白瑞静果然已经到了,心事重重地坐在那,直到白瑞珍上前打了招呼这才抬起头来。

白瑞静与白瑞珍本是双胞的姐妹,从前看来,白瑞静更文雅一些,白瑞珍则是沉闷无趣,今天倒截然不同,白瑞珍虽一身布衣,可态度落落神情坦然,凭添几分稳重之色,反观白瑞静,暖橘半臂配柳绿长裙,看着倒也清新可人,可她始终失魂落魄地,白瑞珍说上两句,她也仅能对答一句,神情惴惴难安,加上妇人与姑娘的不同妆扮,倒让眉目一般无二的姐妹俩看上去没有丝毫相同之处了。

白瑞雅请了众人落座,先过了一巡茶,才道:“我还请了尚大人府上的二小姐,该是马上也到了…哦,她与今科榜眼刚定下婚事。”

这话听在各人耳中滋味不同,白瑞宁茫然一片,白瑞珍轻笑不语,白瑞怡目露不屑,白瑞静则更加失神。只有顾月皎问道:“可是今次科考主审尚文敬大人府上的小姐?”

白瑞雅笑得一派和气,“正是。”

顾月皎笑道:“那正好了,我以往与尚二小姐还见过几次面的,如今算算,也有一两年时间不见了。”

白瑞雅的笑容更大,没一会便听小丫头通传,说尚二小姐的轿子已到了内宅之外。

白瑞雅连忙起身迎了出去,留几个姐妹在花厅稍候。

白瑞怡哧了一声。

“就是没见过世面,一个从二品官员的女儿,也值得她如此巴结。”

顾月皎道:“妹妹何必这样说,也不怕伤了姐妹和气?况且尚大人身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对凌大人的前程大有助益,新科榜眼也是翰林院的同僚,凌夫人也不过是为了帮助夫君罢了。”

白瑞宁这才听明白这其中的关系,白瑞怡哼声道:“还当是她好心找自家姐妹相聚。却不想又邀了不相干的人,真是败兴。”

顾月皎垂了眼眸,不再说话了。

白瑞珍两耳不闻杂事,坐在白瑞宁身旁的位置,微微倾过身来低声说:“安保打算经营布匹生意,一切都已在筹备之中了。”

这么说来。果然是解决了资金问题?白瑞宁早前心中隐有猜想,此时算是做了实,心中猜测万千,又惊讶了一下,说起布匹。凌家正是京城最大的布商之一,若能得到凌家的帮助,相信安保经营起来会事半功倍。

两人小声说着话。对面的白瑞静坐立难安。

看样子她极想与白瑞宁说说话,可又不好突兀插言,只能坐在那干着急。

又等了一会,白瑞雅将一个玉脸微长,秀眸柳眉的姑娘引了进来。

白瑞雅介绍道:“这位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尚学士家的二小姐,闺名唤作‘玉环’。”

白家姐妹纷纷起身,与尚玉环相互行了礼后,顾月皎上前亲亲热热地拉起尚玉环的手。“这么久不见,妹妹倒越发漂亮了。”

尚玉环微微红了脸颊,“去年我整病了半年。久不出门,自然见不到姐姐。” 说完朝后退了半步,再次姿态严谨地福了下去。“还没贺姐姐的新婚之喜。”

顾月皎郑重还了一礼,“我也当同贺妹妹。”

尚玉环的脸颊便更红了些。

再度落座后,白瑞雅才向尚玉环介绍了众人。

尚玉环礼数周全,俱一一行礼,唯有介绍到白瑞宁的时候怔了一下,这才迟疑着行了礼。

白瑞雅轻抚鬓边金凤,“玉环与刘夫人是闺中蜜友…不过玉环,我长姐如今也已为人妇,往日之事可不能再提了。”

尚玉环连忙摆手,一张玉颜窘得红霞满布。

白瑞怡向来是见不得白瑞宁好的,略略一想,笑道:“哪位刘夫人?莫不是上科状元刘明睿的夫人?”

白瑞宁恍然!

白瑞珍在旁道:“我们姐妹平日里甚少出门,无缘得见那位刘夫人。”

这本是解围的话,白瑞怡却似终于找到了发泄之处一般,尖酸地道:“不认得刘夫人,宁姐姐却未必不识得刘明睿!”

“我的确认得刘大人。”白瑞宁突然开口。

白瑞珍错愕至极,像是不懂白瑞宁为何引火上身,顾月皎则一直与尚玉环低声说话,不让她留意这边的处处机锋。

白瑞宁的话略略一顿,“当年我与三妹妹去庙中进香,一同认识了当时尚为赶考学子的刘大人,说起来还是托了三妹妹的福。”

既然是事实,假作不知只会引人笑柄,还不如大方一点承认了,只是认识,谁若是再说得深了,便是当真孟浪了。

白瑞珍忙笑着说:“原来当时三姐也在,倒是没听她提过,说起上香,我前些日子去观音庙时,那庙祝直说我有男丁的善缘,我心中念着二姐姐和小外甥,便求了一方平安符…”说着她自袖中摸出一方三角黄符,亲手捧到白瑞怡面前,“愿小外甥平安健康。”

白瑞怡眉头微拧,像是有些嫌弃,但关乎肚子里的孩子,还是勉强收下。

以往在白家,白瑞怡是众姐妹中最亲和大度的一个,不想嫁了人,却变得越发没有耐性,相比之下,顾月皎便变得更为出挑起来。

白瑞宁很感激白瑞怡,可心中却也不怕继续说下去,大不了一拍两散,她的名声是败了,做为姐妹的白瑞怡与白瑞雅也同样不能善了。

白瑞雅瞥着白瑞静的衣裙,目露不满之色,“五妹妹嫁了人反倒越发寒酸了,若没有衣料,托人来说一声,姐姐我也必然帮衬。”

白瑞珍轻轻一笑,“一介商妇,不比官宦之家,妹妹我还是低调小心为好。”

现下民不穿绸的规律早不像往年那么大了,除了一些明文规定绝不能穿的成色,穿戴其他布料是不会有人来管的,但毕竟在律法上没有真正废止,所以白瑞珍并不算无的放矢。

白瑞雅的面色难看起来,不低调小心的商家妇,岂不是在说她?

几句话说下来,花厅里激潮暗涌,白瑞宁待得好没意思,目光不自觉地总往门口飘,不知飘到第几回的时候,在门槛外见到一袭绣暗纹重蓝直裰。

重蓝的颜色倍显稳重,可来人却是满面喜色,神采飞扬。

见了来人,白瑞宁错愕之下收回目光,那边白瑞雅已起身相迎。

“不是要去翰林院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语气温柔服帖,与刚刚的刻薄轻视有着天壤之别。

来人显然没想到花厅里坐了屋子的人,万分惊愕过后,本已踏进花厅的一只脚又退了回去。

“我不知你在这里宴客。”凌子皓目不斜视,只看着白瑞雅,“我也来了客人,我带他们去别处吧。”

“先不急着走。”白瑞雅已跨出厅外,请了凌子皓进来,“来了便见见吧,都是我自家姐妹,尚姑娘是王榜眼的未婚妻,也算不得外人。”

凌子皓一阵踌躇,终是跟着进来,一一向各人见礼。

凌子皓本就生得文雅,此时金榜题名,神情中又多了十分的信心,看起来更为从容洒脱,引得白瑞静目光怔怔,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见过白瑞宁时,凌子皓眼鼻观心,“见过大姐。”

白瑞宁敛衽还礼。

白瑞雅眉角眉梢透着遮不住的得意,“我们刚刚还说起刘明睿刘大人,长姐真是好福气,认识的人一个两个都做了状元郎,往后谁家中再有年青子弟,都得领来给长姐相看一眼才是。”

这话说得实在过份,哪有好人家的妇人到处相看男人的?顾月皎当场变了脸色,她是林家大妇,出门在外偶然有失尚说得过去,可这样的话柄落在林家的媳妇身上,她回去也难以交待!

顾月皎正要开口之际,白瑞宁道:“那我得与三妹妹一起,想当年我本打算初一那日去庙中进香,若非三妹妹提议,也不会初五才去,这才偶然识得了刘大人。”

白瑞宁打定主意,不管白瑞雅说什么,都一定要拖白瑞雅下水,以往的事在她脑子里就像记忆盒一样,她闲来无事翻翻,发现那段时间白瑞雅与原来的白瑞宁走得很近,每次出行都会相随,那次进香,本来是白松石病了,白瑞宁打算到庙里上香求个平安,在白瑞雅的劝说下,她衣不解带地连同两位姨娘一起照顾了白松石数晚,直到初五才去上香,也是在那天认识的刘明睿。

白瑞宁的意思本来是,如果按照她的意愿初一去上香,便不会认识刘明睿了,岂知凌子皓听罢愣了一会。

“初一…丁辰年十月初一?”他喃喃地念出一个日子。

白瑞宁算了算,点了点头,又忽感奇怪,“你怎么知道是十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