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得真心实意,只是彭弘毅几个却如意料中般以为这是客套话,不过他们依旧满心感激,“好的,嫂子,咱们记住了。”

双方就此分开,姜红兵送小妹到店里,帮忙开了门,嘱咐几句,就匆匆离开了。

他也有不少事要办,闲不下来。

姜宁提了桶水,一边仔细擦洗店里刚装好的木货架,一边等常金兰带人过来。

店里已经装修好了,是姜红兵初二就喊人过来弄的。

地面原来是老式水磨石米砖,没破损看着还行,就没动。只给墙面刷了腻子,再装上年前订好的刷了清漆的吊挂架,放好展示架收银柜,吊上挂了红布的招牌,就完事了。

很简单的工程,地方也不大,两三天就干好了。

放在后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装修,这年头却新奇而拔尖,开门这么一会功夫,门前经过的人都往里好奇张望。

姜宁满意之余,心中却清楚,这装修现在还成,但再过一两年就不行了,不过到时候再更新换代吧,毕竟眼下复杂点的装修材料根本就没有。

地方不大,新做好的吊架又不脏,很快就擦好了。

时间已经到了九点,常金兰带着六个中青年妇女准时进门。

这就是她介绍给姜宁的女工。

大家寒暄一番,姜宁笑吟吟说了自己开的工资待遇,本来有期待有忐忑的大伙儿,一听是真的,立即就高兴起来了。

其中一个二十七八的妇人,叫石小兰的最外向坦率,一拍大腿笑道:“好啊!我干,不要提成我也干。”

刚才姜宁说,超过额定工作量的,有提成,意在激励大家的劳动积极性。

其他人纷纷附和,城里人也有富有穷的,这年头公家单位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没门路休想插人进去。

老一辈工作倒是能传下来,但绝大部分人家孩子都好几个,肯定有没捞上的。

本来只能闲在家里做家务,现在能领一份工资贴补家里,就算不是公家单位,她们也十分乐意。

既然大家都十分乐意干,那就轮到姜宁考察一下对方的手艺了,她固然很需要第一批女工及时到位,但也是有严格技术要求的。

她锁了店门,领着一行人穿过小院子,进了加工场。

姜宁搬下来一匹棉布,指了其中一台缝纫机,轮流考验七人的手艺。

直线,曲线,压脚倒针等等,轮流试验,结果很满意。

这些妇女家里都是有缝纫机的,一家老小的衣服都是她们做,间中还有接点外活贴补家用,正常该会的技术,她们都会,而且很娴熟。

皆大欢喜。

姜宁笑吟吟道:“很好,那明天八点三十,咱们就准时上班了。”

她半开玩笑道:“咱先礼后兵,平时要是有要紧事,请假就行,但不可以无故迟到早退。”

“那是当然,工作就得有工作的样儿。”

石小兰快人快语,爽朗应声,其余人也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姜宁笑吟吟地与大家说了大半小时话,互相了解熟悉一下,顺带介绍了大家以后的工作方式。

第一次见面相当和谐,她看着差不多了,才开了侧门,送走了大家。

出门时,常金兰似乎瞟了簇新的黄铜锁头一眼,她没吭声,姜宁也没在意,租了店换个锁头,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今天给自己安排的任务顺利完成,姜宁出门去吃了碗酸菜肉馅饺子当午饭,再回头拾掇拾掇店里。

下午,纽扣拉链,各色线轴,锁边机等等也到货了。

这是昨天拜托了吴刚,搭着纺织总厂一起订的。

没办法,现在起步阶段量有点少,与其四处欠人情,不如直接拜托吴刚得了。

万事俱备。

姜宁锁了店门,直奔自由市场去了,还有点儿时间,她抓紧点买了菜,再坐后勤车回家。

至于姜红兵,他嘱咐过小妹不要等他,他或许会不回去的。

他时间其实也很紧凑,昨天腾出了一天,这不得忙活回来。

姜宁匆匆进了自由市场,扫了两眼,看中了一个老农摆出来的大草鱼。

得,今晚做酸菜鱼吧。

很久没吃酸菜,中午吃顿酸菜饺子,倒是觉得不过瘾。

称了活蹦乱跳的大草鱼,沉甸甸的,姜宁再买点酸菜,上了后勤车回到家属区。

鱼刮鳞,片下两扇大鱼肉,顺着鱼肉的纹路斜刀切双飞片,加糖盐姜丝,胡椒粉和一个蛋清,抓均匀备用。

鱼头鱼骨剁块,放进油锅翻炒,再铲起备用。

再起个油锅,扔切碎的干辣椒姜片葱段,煽出香气,再倒入鱼头鱼骨和整理好的酸菜,翻炒一阵,注入开水。

煮上六七分钟,汤底就好了。

姜宁没有立即下鱼片,这个很快的,等丈夫回来再弄才新鲜。

蒸上米饭,她刚要去洗个澡,不想却听见一阵汽车引擎响声由远到近。

姜宁有些奇怪,这家属区能开车出入的就那一个,难道是方涵回来了?

画风不对呀?

她好奇出了阳台,探头往外看去。

有同样动作的人很多,大伙儿见一辆黑色小轿车驰进家属区,缓缓停在姜宁家楼下。

姜宁眼尖,咦?这车牌号不是方涵的呀。

不过车牌号不是方涵的,下来的却还是她,同时还有一个五十出头老太太。

这老太太一身灰色翻领套装,明显的职业女性范儿,花白的齐耳短发梳得整整齐齐,十分干脆利落。

她下了车后,一边往单元门走,一边与方涵说话。

距离太远,听不看两人说啥,不过方涵似乎有点畏惧对方,退后一步跟在身后,低头听着不说话。

很规矩。

前所未见。

姜宁眨眨眼睛,联系她平时知道的讯息,这老太莫非是方涵的婆婆,许卫国的妈?

这是亲自把儿媳妇接回来,送回儿子家?

她突然有些牙疼,也不知道许卫国获悉昨天的消息没有?

第44章

姜宁没猜错, 这老太太确实是许卫国亲妈,方涵的婆婆陈瑛。

陈瑛工作也忙,但小儿子小儿媳矛盾闹得有点大, 大过年的儿媳妇回了娘家, 儿子接两次都没接回来。

一家人这样不行,儿子工作忙,她这个婆婆就抽时间亲自去接了。

婆婆来接,这就不是小两口的事了,方涵不管乐不乐意,都得收拾收拾跟着回来。

陈瑛直接吩咐司机往北开, 把儿媳妇送回去。

“这牙齿舌头都有打架的时候,这夫妻呀,偶尔红红脸也是有的。”

陈瑛语重心长,“不过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有啥认为不对的,摊开来说清楚,商量着拿个合适章程, 就好了。”

方涵跟在后面, 低头应了声。

陈瑛上了二楼, 却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往上, “卫国最近都在东子家吃饭, 辛苦他媳妇了, 咱们可不能忘了。”

赵向东和许卫国搭档多年, 战友兼好友,许家人当然知道他,也见过面。

方涵抬头瞄了眼陈瑛背影,没吭声,她婆婆跟亲妈不同,虽平时和蔼,但骨子里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不管儿子儿媳还是孙子孙女,一律不会无条件纵容。

她不大乐意上去,却不好不跟。

姜宁从阳台回来,就听见了敲门声,很规律很简短的三声,她愣了愣,不会是方涵和那疑似许家老太太吧?

打开门一看,还真是。

“哎?是方涵呀?”

姜宁有些诧异,不过面上不显,笑吟吟打开门,让了让,“快进来坐坐。”

她一边热情招呼人进屋,一边有些疑惑看着陈瑛,“这位是……”

“我是许卫国他妈?”

陈瑛亲切一笑,“你是东子媳妇吧?我家都认识东子,卫国两口子吵架,倒是麻烦你了。”

“麻烦啥呀?”姜宁恍然大悟,这是来道谢的。

她将人迎进屋,一边翻出茶叶沏茶,一边笑道:“也就多添双筷子的事,没有什么麻不麻烦的。”

沏茶的空档,陈瑛领着儿媳在客厅坐下,略略看了两眼,这小家布置得很温馨很舒适,她点了点头。

许卫国在家闲聊时,曾说过赵向东结婚了,许家父母关心几句,他就提了嘴兄弟媳妇人不错,条件也不错。

这所谓条件,肯定不单单饱含个人条件的,因此从布置看出赵家比较宽裕,陈瑛也不意外。

她心里也松了松,小伙子都能吃,她怕儿子给小家增加经济压力了。

看来自己想对了,拿东西也没拿错。

陈瑛等姜宁坐下,喝了口茶,她就提起刚带上来的一个篮子,“这是伯母带过来的,你和东子尝尝,喜欢我改天让卫国给多带点。”

篮子本来是盖着层厚棉布保温的,放来提去,这棉布就歪了歪,姜宁好奇瞅了眼。

橘子甜橙,冬枣猕猴桃,个顶个圆润饱满又新鲜,这品相外面买不到,显然是特供的。

“这是你和许伯父的,咱俩咋能在长辈嘴里抢食,伯母快提回去。”

最近这段日子是最冷的,水果也是最难得的,恐怕特供数量也少,还要走亲戚招待朋友啥的。

陈瑛笑道:“这有啥,我和卫国他爸平时就不大爱吃,要是真想了,就让家里小子弄就行。”

陈瑛既然拿来了,肯定就不会收回去,姜宁也明白,于是推了两句,她干脆大方收了,“那好,我就不客气了。”

“我今天做了酸菜鱼,要不伯母和方涵都留在我家吃个饭?家里也不用开伙了?”

她看了眼一直面无笑意的方涵,仿佛没有察觉对方的异常,笑盈盈邀请。

还别说,这本来就预计了许卫国一份的。

“不了,我还有话想和卫国谈谈呢,这年轻两口子,就是爱闹些矛盾。”

陈瑛婉拒,说实话她对姜宁观感很不错,热情大方,既不胆怯也不贪婪,谈话间早搁下平时在外的客套,多了真诚。

她也没掩饰此行目的,毕竟小儿子两口子闹矛盾,肯定瞒不过挨在边上的邻居。

既然话都得这么直接了,姜宁没再挽留,她收下水果,拿油纸包了五六条自制的腊肉,“这个我自己做的,伯母你和伯父尝尝味道合适不?”

这接人待物就算不是面面俱圆,也差不了多少了,陈瑛笑着接过,又瞥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儿媳妇,暗叹了口气。

她现在大概明白儿子媳妇闹什么矛盾了,方涵在大院接人待物是及格的,但显然她没有把这些往外带。

或者说,方涵并不认为,自己该将家属区的邻居,放在平等地位上。

陈瑛不禁蹙了蹙眉心。

“我们回去了。”

“伯母,你们慢走哈。”

送走了陈瑛婆媳,姜宁把水果篮子放好,也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许卫国知道真相没有。

要是知道了,那就……

答案是还真是知道了。

六点多赵向东回了家,这样对媳妇儿说:“卫国借了部队的车,刚回杨市去了。”

两人是晚操开始前知道这个消息的,许卫国脸色当场就阴下来了。好不容易熬到晚操结束,他旋风般冲出去,打临时报告借车去了。

赵向东认识许卫国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兄弟脸色这么难看过,虽也对方涵的行为极不感冒,但他还是追上去劝了两句,让别冲动。

许卫国从牙缝里蹦出一句“不会冲动”,就离开了。

没想到陈瑛却带着儿媳妇回来了,还专门留下等儿子,想着给小两口劝解一下。

赵向东叹了口气,本来陈瑛在,他是应该敲门打个招呼的,但这一团乱麻的,他犹豫半响,还是直接上来了。

“卫国肯定马上折回来的。”

姜宁用的是陈述句,这事儿往轻里说是闹脾气,但往重里说,却是鄙视丈夫出生入死的兄弟。

这样的行为,将丈夫置于何地?

方涵出身高,但许卫国同样高,她有脾气,他也不是泥捏的。

相反,他是个有血性的汉子,只不过经过千锤百炼,更理性容忍度更大而已。

然而这样的人,爆发起来更厉害更决绝。

姜宁一边利落将鱼片下到汤里熄火,端到饭桌,一边压低声音问:“东哥,你说他们会离婚吗?”

换了她,肯定离。

赵向东给媳妇盛了饭,闻言浓眉猛地一蹙,“说不准,但有这个可能。”

两口子竖着耳朵听下面动静,然而,许卫国来得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快多了。

借了车,刚到军区大门口,他就听到哨兵说,许教导员你母亲来了,媳妇也回来了。

许卫国立即一转方向盘,飚到家属区楼下才一个急刹。

他摔上车门冲上楼,掏钥匙开门时,手都是抖的,好半响才扭开了锁。

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客厅一侧的方涵,愤懑到了顶端,许卫国一时竟说不出话,只冷冷盯着她。

“卫国,你咋回事呢?”

儿子很不对劲,陈瑛看了看儿媳,又看了看儿子,蹙眉,“啥事?和妈说说。”

“妈,你问她!!”

许卫国觉得呼吸有些不畅,抬手将军衬顶端的风纪扣解开,才粗粗喘了一口气,指着方涵,“妈,你问问你儿媳妇,你问问她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丈夫!”

陈瑛的心沉下来了,她儿子她知道,打小他爸就教育要有担当能抗事,因此多年来,从不让父母多操心,是个很独立很优秀的孩子。

这夫妻间的矛盾,究竟闹到一个什么地步,才会赤裸裸摊在亲妈跟前。

“我怎么了?!”

方涵憋半天了,她不愿意回来却被迫回来,一贯强势的婆婆气场足,之前压着还好,现在却一下只子被许卫国挑了起来。

她“腾”一声站起来,“你给我好好说说,我到底怎么了?!”

她压根就没把昨天大门哨的事搁在心里,早忘了,她想的还是之前的事。

许卫国既然来接了她两次,这行为就意味着低了头,现在好端端态度突变,方涵彻底炸了。

好歹做了两年多夫妻,她的想法许卫国一眼就知,登时怒上加怒,指着对方,“你,你!”

“我说的是你昨天干的好事!!”

“彭弘毅几个来探望我,你没空不愿意,不搭理我不说啥,但你凭啥鄙视人?!”

一腔愤懑爆发,许卫国高大的身躯气得颤抖,无处宣泄,他猛地抬手,将立柜顶上的所有东西一把扫落。

乒铃乓啷一阵乱响,就像是一个开关,他指着方涵,恨声说:“人民军队能解放大江南北,少不了农民的支持,杨市家属区现住着的,往上数三代,有几个不是农民出身的?!”

“我的战友穷点,穿得破点,你就看不上,你就鄙视人家,你凭啥?”

他的战友做错了什么?好好地来看个他,凭啥受侮辱?!

许卫国目光如冰,冷哼一声,“方涵,你要知道,你之所以能高高在上,凭的也不是你个人的功劳!”

这是实话,却极戳人,利箭直击方涵的要害,偏许卫国愤怒之下,厉喝毫不遮掩响遍大半个家属区。

方涵双目圆瞪,指甲掐进掌心,尖锐的刺痛伴随她的尖叫声响起,“啊啊啊!”

她竭嘶底里,怒吼:“许卫国你胡说八道!”

这年头,谁也不敢将鄙视穷人,鄙视农民放在明面上,方涵胸口剧烈起伏,却说不出更多反驳的话,对上许卫国冷嘲的目光,她一腔怒意倏地转为愤恨迸发。

“许卫国,我要和你离婚!”

第45章

“许卫国, 我要和你离婚!”

这句话一出,空气陡然一静,方涵才觉得重新处于上风, 她昂起头, 冷笑一声看着许卫国。

许卫国盯了她好半晌,才吐出一句话,“你决定了?”

“是!”方涵犹豫了一瞬,梗着脖子肯定。

刚才出口时,确实是一时冲动,但现在方涵想想也不错, 她是父母唯一的孩子,打小疼着宠着长大,从来没有这么不如意过。

“好,咱们离婚,孩子得归我。”

许卫国思绪一瞬间复杂,他盯着方涵沉默半晌,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做下这个决定后, 他意外轻松, 像是之前套在身上的无形枷锁已脱落, 不需再负重前行。

许卫国恢复平静,没有再呵斥方涵, 只是转头对一直坐在旁边插不上话, 眉心紧蹙的母亲道:“妈, 我送你和她回去, 再和爸说一下。”

陈瑛沉默半晌。

从刚才儿子儿媳的争执中,她大概了解了发生何事,她也是军嫂,她明白儿子的愤怒,也无法接受儿媳的做法。

以前的方涵,身边都是同阶层的人,并看不出有这个毛病,虽娇气点倔强点,但年轻小姑娘有点小脾气也是常事。

没想到……

想起小孙子,她想劝一劝,但瞥见儿子平静的眼神,她嘴唇动了动,没开口。

陈瑛最终说:“你回去和你爸说吧。”

许方两家孩子相亲结婚,联姻意义并不重,相反许家是十分看重孩子的人家,以孩子的意愿为重。

小汽车引擎再次启动,出了军区大门,往杨市方向驰去。

许卫国的父亲许海胜将军,是一个严肃的男人,他对于小儿子的决定,凝眉沉思半晌,认真问:“你真决定了。”

“是的,爸。”

许卫国端端正正坐在父亲跟前,点了点头,“虽然决定来得突然,但我已经认真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