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姜宁这几天,一直隐觉自己有啥事还没做。但生产时的筋疲力尽,新生儿子的嗷嗷待哺,哺乳,还有伤口的疼痛,让她没心思静下来细想。

她一拍脑门,生个孩子,还得一回健忘症了,自己以前可没这毛病。

赵向东握住她的手,亲了亲,“安安出生第二天,我就给爸妈打了电话回去了,你别慌。”

姜宁近日受的罪,他看得真真的,赵向东并没有认为媳妇儿有啥不对,这活不是应该他来干的吗?

他细心安慰媳妇,“爸妈很高兴,让我好好照顾你和安安。”

事实上,赵父赵母还对亲家连连表示了歉意。毕竟林县这片地方,儿媳妇坐月子,伺候的都是婆婆。

现在赵向东两口子距离远,赵母不但得照顾生意,她闺女也快生了,实在是没办法走开,于是只能拜托亲家。

哪怕知道姜父姜母肯定很乐意照顾闺女,但一码归一码,赵家不占理,态度还是得摆端正的。

“没事,这大冷天的,还好几百里地,还是别让爸妈折腾了。”

婆婆出来伺候她坐月子,肯定没亲妈照顾的舒坦,况且带着婆婆住娘家也不合适,姜宁是不是还得回小洋楼住?

还是算了吧,赵母留着照应赵玉燕得了。

说起这个,姜宁好奇问:“东哥,燕子生了吗?”

这小姑子几乎和同时她怀孕,预产期也差不多,安安刚进入预产期没几天就出生了,那赵玉燕呢?

她对赵玉燕没啥好感,平时自然不会特地惦记着,儿子出生后占据了她全部心神,倒是忘了这茬子事了。

“我给爸妈打电话的时候,燕子还没生,不过也快了,她预产期还比你早几天。”

赵向东问得很详细,“妈说燕子怀相不错,卢家看着也还成,吃的喝的一点不缺,现在就等着孩子出来了。”

事实上,既然都娶进门了,看在孙子份上,卢母也不会亏待赵玉燕的,她没咋亲自伺候,但不是有保姆吗?

赵向东对卢家没好感,也不愿意多提对方,扶着媳妇儿回到床边,“燕子一生了孩子,爸妈就会给咱们来信,你别着急。”

他打电话回家是在医院,现在出院了,赵父赵母要通知儿子儿媳,只能寄信。

姜宁其实不急,不过吧,事情往往经不起念叨,没说之前一点消息没有,一说起这事儿,当天中午,赵家的信就到了。

姜红兵隔着窗户问了小妹外甥,再让赵向东去外间开条窗缝,他把信塞进来。

今年过年大概没啥好天气,这两天又是雨又是雪的,还刮大风,他可不敢进屋,只找了个较为避风的窗户,敲了敲。

赵向东推开一点窗缝,姜红兵麻利把信塞进去,立即把窗掩上。

他刚转身回了里屋,就听见安安“咿呀”一声哭了,心一紧,他匆匆将信往媳妇跟前一递,抹了抹手,赶紧上前抱起儿子。

安安这是尿了,赵向东动作熟练,麻利给擦屁屁换了尿布。

安安是个乖孩子,舒坦了就不哭了,姜宁放了心,瞅了瞅手里的信,拆了开来。

信纸有两张,她展开,垂目一瞥,挑了挑了眉。

赵玉燕生了,在安安出生后的第二天晚上生的,生了个闺女,母女平安。

第109章

“母女平安就好。”

妹妹平安生产, 赵向东心也就放下了,他一边和媳妇说话,一边给儿子盖好小被子。

他搂着媳妇儿坐下, 笑道:“他俩表兄妹刚好就差一天, 也是很有缘分的。”

“都能当表兄妹了,能不有缘分吗?”

姜宁轻笑, 她信才刚看了个开头, 干脆往丈夫一塞, 自己趴着他胳膊, 两口子头挨着头一起看。

她男人她知道, 赵向东是真心觉得闺女好,儿子也不错的人, 在这年头算是思想比较进步的那一拨。

姜宁怀孕时,两口子当然兴致勃勃猜测过孩子的性别。她曾半开玩笑说,要是宝宝是女孩子, 计划生育又严格起来了,不许再生,那咋办?

计划生育一直都有, 只是现在还不是硬性规定, 在她记忆中, 大概是82年末,还是83年,才写入宪.法的。

如果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想再怀一胎也来得及, 不过姜宁却不希望自己是为了追儿子的。

在她眼里,儿子闺女没啥区别,孩子健健康康就好,她希望她的丈夫也一样。

事实上,赵向东没有让她失望,他十分坦然地道,那就好好养着闺女呗,国策当然得遵从的。

他确实觉得有两三个孩子的话,小家会热闹点,但这并不局限于男孩女孩,要是国家不许生了,那只能这样了。

其实这一两年来,确实有些风声说计划生育要收紧的。他也曾听说过。

赵向东甚至怕媳妇嫌弃闺女,还连声说,闺女好,闺女贴心。他以前的老首长李政委,家里也是就养了一个闺女的,那小姑娘可好了,又聪明又孝顺又乖巧,儿子都不换。

姜宁又好气又好笑,她咋能嫌弃自己身上掉下的肉,疼都来不及呢!

不过她当时,却佯装思索一番,逗得赵向东一脸紧张,才表示了赞同。

这个男人的好,只有她知道,姜宁歪在他怀里,仰脸亲了亲他的下巴。

刚接过信纸的赵向东不禁一笑,“宁宁这是咋啦?”

黏糊得人心软软的,他眉目柔和:“别乱动,伤口不疼了么?”

姜宁诚实回答:“还有些疼,不过好多了。”

“那就甭乱动。”

“嗯。”

姜宁甜甜应了一声,赵向东紧了紧胳膊,两口子注意力重新回到信纸上。

姜宁随口说道:“燕子生了闺女,可能卢家不大乐意吧?”

其实她这话已经相当含蓄,卢家乐不乐意她不确定,她倒知道赵母很失望,这字里行间难掩惋惜遗憾,欢喜之情倒没能察觉多少。

赵向东当然也发现了,看了两行,浓眉就蹙了起来。

姜宁只得揉了揉他的眉心,安慰一句,“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好的,你写信回去劝劝妈?”

这卢家看来很重男轻女啊,不然,他家要是很欢喜,赵母绝对不会这个态度的。

那个小女婴也是挺委屈的,就是不知道,在计划生育彻底落实前,赵玉燕能不能生个儿子。

卢家混公职,卢修文还是独子。

*

相同的一句话,赵母也和赵玉燕说过,“先开花后结果,后头再生个男娃,不就得了。”

她劝是这么劝着,心里却憋着一口气,实在是外孙女生下来前后,这亲家母的态度差得也太远了。

当初赵玉燕进门虽不光彩,但好歹面子上也圆了过去,不看僧面看佛面,卢母压下不满,待儿媳妇还算和气,吃的穿的用的,一点儿也不短。

她不乐意伺候赵玉燕,但家里还有个小保姆,大家长态度在那儿,那小保姆勤快着呢。

赵玉燕过上了出生以来最好的一段日子。刚开始她心里忐忑不敢开口,但摸清公婆态度以后,要求的逐渐多起来,鸡肉蛋菜,红糖麦乳精甚至奶粉,好料子好衣服,吃喝穿用,都捡好的来。

由俭入奢易,那小日子美得她呀,对当初父兄打胎另嫁的说法嗤之以鼻不说,还十分庆幸自己的坚持。

这种做法真眼皮子浅得可以,甚至她的好友兼小姑子卢芳芳都为之侧目,两人关系早不如以前好了,不过赵玉燕也不甚在意。

卢母自然是看不上的,她敲打了好几回,但顾忌孙子到底力道太轻,赵玉燕低调没几天又死灰复燃了。

卢母咬牙切齿又鄙夷,暗地里骂了儿子不知多少遍,但赵玉燕月份渐大,她只好压下火气,保持平和。

这小蹄子最好给老娘生个孙子,不然啊,哼哼!

卢母说是这样说,但其实心里还是希望能生个孙子的。可惜,她最终还是失望了。

她的耐性早就被折腾没了,一听大夫说生的是闺女,当即撂了脸子。

可把赵玉燕给气的。

“以后归以后,现在归现在,闺女难道就不是她卢家的娃吗?!”

赵玉燕确实很愤懑,她生下闺女才半天功夫,这卢家人一个都没在跟前了。

卢父工作忙,他正处于往县上努力的阶段,不要说孙女了,就算这回真添了孙子,他也不可能撂下工作的。

再说他一个公公,请假陪着刚生产的儿媳妇也不合适,这不是还有一大家子人吗?

可惜卢母也上班去了,她工作倒是不忙,本来也打算请假照顾孙子的,可惜赵玉燕生的闺女,她就没耐性伺候了,家里不是有保姆吗?

照顾赵玉燕的确实也只有小保姆,卢芳芳早就和她闹掰了,谁家小姑子不娇贵?就没有伺候人的说法。

最该出现的人是卢修文,可惜他昨晚没陪床,回家睡觉后,早上也没见再回来。

知子莫若母,卢母当初说得没错,她儿子就不是个长情的,时间久离得远,很快就会淡了。

赵玉燕倒没离开,可惜她怀孕时的形象比较糟糕,吃得多吸收好,人像吹气球般胖起来,清秀的五官完全变形。

住在一个屋里,以前很多没能发现的毛病都出来了,赵玉燕这人本有点邋遢,月份大了渐趋厉害。

这林林总总,加速了这一过程。

再加上卢母还经常抱怨这事,听得多了,人就烦了,儿子都没生下来,好感已被消磨得七七八八。

能上初中就弄大女同学肚子的人,说有多少责任心是不可能的,卢修文是被宠着长大了,他就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他倒是不太在意生的是闺女还是儿子,纯粹是雨雪交加的大冷天不想来,于是就不来了。

婆家人都在本地,可惜一个没出现,连丈夫也不见人影,幸亏赵玉燕睡的是单人病房,不然光是人家可怜同情的目光,就能把她呕死。

饶是如此,出入的护士们也好奇打量了她几眼。

“他们卢家太欺负人了!”

赵玉燕是顺产,但她闺女养得好个头大,她伤口挺厉害的,这么一绷疼得她眼前发黑。

赵母忙按住她,“好,好好,等今晚,妈就和你爸上你家,和你公婆说道说道。”

她也一肚子火气,亲家要上班就算了,那女婿呢?媳妇生娃,你个当丈夫当爹的哪里去了?!

这时候,卢家小保姆打了热水回来了。她刚推门进屋,就被满腔怒火的赵玉燕逮住,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死哪儿去了?咋打个水打了大半小时,你干啥吃的?!”

“这不是打水的人多吗?等不及你自己打去!”

这保姆叫小兰,她不是一般的保姆,她是卢母的远房侄女,家境很困难,才被卢母接到家里帮忙干干活。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就算卢修文和卢芳芳,对小兰的态度都还不错的。

赵玉燕她不知道,或者说来不及知道,就把小兰使唤了个十足。

小兰也认了,毕竟她确实是来干保姆的活,姑父姑母看重孙子,她知道的。

期盼赵玉燕生闺女的,小兰算一个,看吧,梦想成真,赵玉燕没人撑腰,休想再把她当骡马使唤。

“砰”一声响,小兰将两壶热水往地上一放,转身就出去了,留下一个目瞪口呆的赵玉燕。

“妈,你看看,你看看!”

赵玉燕气得眼前发黑,拽着赵母的手,“现在连个保姆都敢作践我了!”

赵母皱了皱眉,那小兰态度确实有点差,但她闺女一进门就骂人也不大妥当。

“燕子,我刚上来时,看见打热水的人确实挺多的,得排队。”

赵母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劝道:“这小兰是来照顾你的,你好好说话,不就吵不起来了。”

赵玉燕撇撇嘴,“她就是卢家的保姆,不就得伺候人的吗?卢修文他妈不来,就打发个保姆来,我还委屈着呢!”

赵母半辈子庄户人家,就没用过保姆,也不知道保姆该咋用,但她觉得闺女的说法不是很合适。

但赵玉燕到底刚生产,婆家又让她受委屈了,赵母就没再纠结,“好了,你别气了,她伺候你月子,你和她怄气是你吃亏。”

“月子做不好,一辈子的病根。”

正絮叨着,小床上的女婴啼哭了起来,赵母赶紧过去,一摸是尿了,她一边换尿布,一边说:“哎,燕子,没来得及和你说,你二嫂也生了,是个儿子。”

赵母露出进门后第一个笑脸,“你二哥昨天给村委挂的电话,说是前天下午生的,六斤四两,能吃能睡,是个壮实小子。”

赵玉燕黑了脸,她生闺女,姜宁就生儿子,而且硬要抢在前头去了。

她想想那娘家好相貌好,丈夫靠谱,还不用在公婆眼皮子底下过日子的二嫂,再想想她自己和卢家卢修文,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凭啥人家的命就这么好。

她憋着气,偏添了孙子的赵母很高兴,她也不能说啥不好的话,她还指着娘家人撑腰呢。

“哎呀,就是隔得远,不知啥时候能见见我的小孙孙。”

赵母唠叨着,赵玉燕不想听,“妈,我渴了。”

“行,妈给你倒水吧。”

“妈,我不想喝水,给我冲杯奶粉吧。”

赵母拎起床头小桌上那罐子奶粉,迟疑道:“你都喝了,那我外孙女喝啥?”

赵玉燕的胸口不是很胀,看着是个奶水少的,这奶粉还是留给孩子吃吧。

赵母摇了摇,罐子似乎不满,打开一看,果然只有一半,她皱眉道:“咋就喝一半了呢?你这么大的人,咋和肚子里的娃抢食?”

“这奶粉本来就是我喝的!”

不说犹自可,一说赵玉燕怒上加怒,“腾”一声不顾疼痛从床上弹了起来,把赵母吓了一跳,“你坐起来干啥?赶紧躺下!”

“这奶粉,是我怀孕的时候,他卢家给我买着喝的。”赵玉燕指指旁边的一罐子麦乳精,“还有这个也是!”

这年头奶粉不分大人婴儿,都是喝一种的,有人给卢父带了一罐子奶粉,卢父就拿回家给怀孕的儿媳妇喝。

这玩意儿非常金贵,林县这小地方是没有的,从前没想起就算了,喝了一罐子后,赵玉燕就表示,喝着孕吐没这么厉害,肚子也舒服多了。

卢母骂归骂,但还是设法倒腾了奶粉和麦乳精,赵玉燕都喝了好几个月了。

怀孕的儿媳妇都喝了,想当然,孙子生下来是不会少了的。

可惜赵玉燕生的是闺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两罐子喝了一半的奶粉和麦乳精,是她屋里搁着的,发动上医院时一起收拾过来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赵玉燕一醒来见了这孤零零的两罐子,还有啥不明白的,她十分委屈,抱住赵母哭道:“妈,卢家不给买奶粉了,我又没啥奶,孩子吃啥呀?”

“这不是还有半罐子吗?”

这个说法对于赵母而言,实在太新奇,她这辈子还是头一次见奶粉这玩意呢。

以前缺吃少喝,奶水不足的大有人在,村子那么多孩子不也都长得好好的吗?

“半罐子够干啥呀?!”赵玉燕脱口而出。

赵母不禁说:“你奶水少,但现在孩子吃得也不多,等孩子大些,就伴着奶粉麦乳精喂。”

“你多熬点下奶的吃了,等孩子再大一点,就能掺着米汤喂了。”

她是个护闺女的,卢家亏待她闺女,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但,但这,她真不能因为卢家不给买奶粉,就上门去呀!

这叫什么事?!

赵母絮絮叨叨:“燕子,你生的是闺女,亲家公亲家母没那么上心也是有的。”

说到底,她也能理解卢家的重男轻女。她不是很怪卢父卢母,毕竟闺女现在住着单人间,有小保姆伺候,吃肉喝汤,虽然前后有落差,但物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赵母气的是女婿,要是亲家赞成女婿的行为她也气,但现在不是还没有吗?

“你再生个儿子,腰杆子就能直起来,亲家那边也肯定好说话。”

“奶粉什么的,有得喝就喝,没得喝就算了,你好好坐月子,把身体养好才是正经。”

赵玉燕又急又气,奶粉其实还是其次,关键是卢母的打脸,一桩桩一件件,憋得她难受极了。

她就是不想被人打脸打得服软,那以后她在卢家还有啥地位?

她憋着一口气,“妈,你让二哥二嫂给我寄几罐子奶粉回来吧!”

第110章

脱口而出以后, 赵玉燕觉得这法子实在太好了。

由奢入俭难,她固然想喝奶粉,但二哥寄回来的奶粉, 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奶粉。

在卢家住了大半年, 卢父卢母的态度,赵玉燕还是能隐隐察觉一些的。

卢家与其说和赵家结亲, 那不如说看好赵向东, 先提前投资, 好以后借势。

卢父是聪明人, 保存自身他非常谨慎, 违法犯罪是不干的,但官场上那套, 有势可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每每竞争,多一点儿优势, 结果就差很远了。

再有一个就是卢修文,他这个儿子是个没啥大能耐的。最好的展望就是安排个好职位,搁上去旱涝保收得了, 至于开拓进取这些, 想都不用想。

但公家职位有限, 僧多粥少,有卢父在,儿子当然好好待着,但问题是他总有一天会退下来的。

退了下来, 没人看着,大概卢修文扛不了多久也会被撸下来,到时人到中年,才叫糟心。

卢修文逃学恋爱,十七八岁对象都换好多茬了,圈子里就没啥秘密,差不多的人家都不乐意把闺女嫁过来。

因此得知赵向东上了军校以后,卢父才立即点头答应结亲。

混官场的就不爱平白得罪人,哪怕不是同一个系统的,突然把人妹夫撸了,这不把人得罪死了吗?

为了一个职位没必要。

卢父虽然知道赵玉燕作了点,但他对儿媳妇还是和颜悦色的,嘱咐妻子照顾好衣食住行,并约束卢修文。

只是实际执行他就管不上了,毕竟没有公公照顾儿媳妇的道理,他工作还忙。

赵玉燕虽然不了解公公的心思的,但她能从日常言行之中察觉,二哥才是她的靠山。

“妈,你赶紧给二哥打个电话,让他寄几罐子奶粉回来给我,就直接寄到卢家。”

赵玉燕急不迫待,赵母却皱了皱眉,一罐奶粉得好几十块钱,还得有门路才能弄到,搭上人情啥的,弄几罐子不得几百块?!

那不得二儿子半年工资?!

因赵向东并未特地说明,所以赵家人并不知道姜宁摊子弄得那么大,只以为是搞个小买卖啥的,最多也就和赵母差不多档次。

赵玉燕一开口就几罐奶粉,饶是赵母心疼闺女,也不禁摇头,“你说啥的几罐子奶粉?”

“你二哥待在学校里,连门也轻易出不来,去哪里给你弄奶粉?”

就算二儿子弄到一两罐,那她小孙子也得吃啊!她这个做奶奶的,咋能抢孙子的吃食,去给外孙女呢?

说到底,赵母是老一辈人思想,她固然疼外孙女,但天平另一头搁的是亲孙子,那重量还是有差别的。

她愿意从自个儿嘴里省下来给外孙女,但抢新生小孙子的就不行。

说到底,赵母也不认为小孩子没奶粉吃有啥大毛病,当妈的多补补,奶水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