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抚摸着她的背,低声说:“有了就生,没有也没啥,咱不强求,宁宁说这样好不?”

目前,夫妻基本处于分居状态,一个星期虽然能聚一次,但也不是每回都能亲近的,姜父姜母等人倒很体贴,但不是还有一个小胖子安安吗?

这种频率的床事下,怀上真的很讲究缘分,要是缘分真到了,那自然是要生的;要是没有缘分,那就算了吧。

姜宁点头,“嗯,你说得对。”

她就搁下这事了,反正两口子不避孕,至于特地算危险期请假这种事,他们也不干。

*

隔日是国庆,这年头公众假期少的可怜,全年不足十天,其中国庆就占两天。

一家三口一大早就出门了。

姜宁计划是今天工作,明天亲子活动。她固然想抓紧难得的假期和丈夫儿子多聚聚,但无奈这工作安排比较重要,她不得不腾出一天时间。

三人的目的地是西河坊。

西河坊简直是爆满。也是,公众假期少了,抓紧机会出门放风的人也多,也更舍得花钱。姜宁三家服装店还有旁边的家电商场挤得水泄不通,收银柜前的队伍排得老长老长。

安安出生以来,就没见过这么多人,眼睛瞪得大大,一脸惊奇左顾右盼。

赵向东和姜宁相视一笑。

和胡国川等人打了招呼后,赵向东就护着妻儿往里头挤,他们的目的地是三楼办公室区。

姜宁今天来,是和第一批加盟商签署合同的。

自从拿下日杂土产公司总址以后,“锦衣”三个牌子又在杨市开了好几家分店。她在其他还没有品牌意识前,就已经先走一步。

“锦衣”一开始,她就定做了精致的商标,后面政策进一步开放,她特地去打听了有关注册品牌商标的事。现在还没有详细法规,但工作人员却说可以登记。

她大喜,立即给三个品牌都登记了,现在已经彻底在杨市高端服装市场站稳脚跟,而且暂时还是唯一性的。

接着,她目光就放在杨市以外。

考虑了自己的人手和精力问题,姜宁勾出了前头一拨大城市自己干。其余的中小城市放开加盟权,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争取以最快速度将三个品牌推向全国,抢占市场。

她采用的加盟方式是特许加盟,加盟主和她共同分担建店成本,日常管理由加盟主负责,但总部拥有控制权,利润两者共同分配。

这是双赢。

姜宁十分谨慎,自己翻看资料,亲自见过人,再吩咐心腹出差实地考察过,才选出第一批十五个合作伙伴。

进了办公室,姜宁先和丈夫抱着儿子哄了哄,直到听报告说十五个准加盟主都到了以后,她才捏了捏儿子小脸蛋,又俯身亲了亲丈夫,拎起资料出去。

十五个人有中年有青年,男的多女的少。由于地方所限,员工休息室充当临时会议室,大伙儿围坐擦得干干净净的大圆桌边上。

姜宁进门,一个理着小平头的中年男人眼尖先见到她,托了托黑框眼镜,笑眯眯地打招呼,“你好,姜女士。”

这人叫陶勤,是个隔壁省江市人,眼光独到魄力足够,而且很有恒心毅力。他不过来杨市走个亲戚,就看上了三家领先潮流的服装店。

在姜宁没有对外宣布加盟一事前,他就几次三番上门,想拿货,先将衣服批发回江市卖。

姜宁那时候忙,没在意他,他锲而不舍风雨不改地足足来了半个月,弄得胡国川十分烦他。

陶勤诚意够足,他手里有钱但也没搞高仿品那一套,姜宁挺满意的,于是提前透露了加盟一事,并留下联络方式。

姜宁朝他笑笑,“陶同志来啦。”

和大伙儿都打过招呼后,她也不废话,直接示意身边的助理小王,将合同一一分发下去。

“我和大家说过大概的条款,这是具体的,你们先仔细看看,觉得没问题了,咱们再签。”

大伙儿没心思多说,寒暄两句后,就低头仔细研读合同条款。

姜宁没有打搅,接过小王递过来的茶盅,吹了吹蒸腾的热气,抿了一口红枣枸杞茶。

这茶女人长期喝不错的,补血养颜,夏天加点菊花,冬天加点桂圆,既不怕燥热也增强效果。

她这茶喝得挺悠闲的,可惜还没等咽下去,就被“砰”一声重击木桌的骤响打断。

姜宁稍稍挑眉,抬眼看去,只见一青年男子满脸怒容,“腾”一声站起,力道之猛屁股下的木椅直接倒地,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这人叫岑超,他一摔手上的合同,怒道:“这究竟是咋回事?加盟费每年好几千,还得逐年递增?!”

“这也就算了,关键这加盟合同只管五年,意思是说,五年之后你随时能不续签?!”

“合同上不是写得清楚明白吗?”

姜宁一开始就知道,肯定有人看了具体合同会不乐意的,但她没想到后世看来十分正常的加盟合同,会让这人反应那么大,难道他还想签一次管五十年吗?!

她有些好笑,面上却十分平静地说:“我记得,我之前是和你们说过大致条款的。”

岑超语塞,姜宁说是说过,但他没想到这加盟费这么高不说,持续年限还这么短,他以为签一次,起码得管十来二十年才是。

姜宁要是知道他的想法,保管笑得肚子疼,十几二十年这社会都不知变成啥样子了。其实五年她都觉得多了点,但考虑到毕竟这是头一批,三年太短可能会让不少人迟疑。

毕竟她对店铺位置及装修等要求非常高,而且这钱都是由加盟主负责掏的。

不过吧,就三个品牌的价值看来,日后他们不但不亏还大赚就是了。

等加盟签上好几批,有了一定规模以后,她就打算找门路在电视上打广告的。广而告之,等彻底打开名声,以后再想加盟,合同就不是这一份了。

姜宁十分闲适的靠坐在靠背椅上,双手交握放在桌面上,微微带笑,“这合同是不是没签吗?岑同志要是不干的话,随时可以退出。”

第121章

岑超脸阵红阵白,紧紧捏了手上那份合同半晌, 一把将其掼在木桌上, 恨恨道:“老子不干了!”

他怒气忡忡甩袖走人。

闹了这一出, 气氛有点儿尴尬, 姜宁也不在意, 微笑道:“要是大家有不同意见,或者不赞同某些条款的,也可以随时放弃。”

“合作得大家乐意,这不是还没签合同嘛, 这次不成, 咱们可以期待下次。”

有几个人面露犹豫之色,斟酌半响,有一个人站了起来, “姜女士, 咱们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姜宁态度始终和熙,笑道:“好。”

一个人开了头, 接着又先后走了两个, 最后剩下十二个人。

这比姜宁预料中还要好一点。毕竟所谓加盟代理之类的说法,目前还没出现过。利润注定分人, 管理还得受约束,另外还有加盟费合同年限等等。

还没见利润,就先掏一大笔钱外加条条框框,时下人无法接受挺正常的。

“姜女士,我看好了, 我同意合同条款,也没有任何疑问。”

剩下没走的人继续琢磨合同条款,陶勤是第一个看完的,笑吟吟地签下自己的大名,将手上合同递给身边的小王。

他就坐在姜宁左下手,小王探手就接过,递到另一边姜宁的手边。

“合作愉快,陶同志。”

姜宁从一叠空白合同中拿起一份,利落签了,递给陶勤。

两人站起来,握了握手。

“合作愉快。”

陶勤笑道:“恐怕我得赶紧买火车票,好赶回去装修招聘人手了。”

招聘完人手,还得往杨市这边送过来培训呢。早一天营业早一天赚钱,这么一算时间紧巴巴的,他的心都要飞回去了。

他十分看好这三个品牌,五年合同虽短了点让人惋惜,不过他有预感,自己能赚得比想象中还多。

万一五年后姜宁不肯续约,咋办?

那有了钱干啥不成的呀?岑超几个脑子不行。

“陶同志想马上出发回江城?”

姜宁笑道:“那可不成,为了庆祝咱们合作成功,我可是在新侨饭店订了席的,咱们可得喝了庆功酒再走。”

陶勤哈哈大笑,“那是,那是!”

紧跟在陶勤后面,另外十一人也先后签了合同,姜宁笑吟吟逐一和他们握手,互道合作愉快。

这是第一批,她预计再签几批,加上她本人会在自己看好的十几个大城市开设分店,“锦衣”三个品牌将初步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

*

姜宁和赵向东携手,带着大胖儿子,出发去新侨酒店和陶勤等人庆携手成功。

气氛当然是十分热烈的。

她这边风和日丽,那个摔合同气愤离开的岑超,就没这么愉快了。

他松了松衬衫顶端的扣子,粗粗喘了口气,怒道:“这娘们真黑!不就会设计几件衣服吗?有啥了不起的?!”

还别说,会设计几件衣服,还真挺了不起的。

最起码,岑超已经后悔了。

能留到最后这十五个人,都是有些眼光的,十分看好三个品牌。不然,早就被从未见识过的所谓加盟吓跑了。

自改革以来,岑超顺风顺水,加上他家庭条件本来不错,那心气儿自然就高了。

发现事情和自己料想得不一样,加盟条件那么严苛,他一口气憋得不上不下,直接放弃合作。

可怒火去了一些,发热的头脑冷却,他又后悔了。

五年,五年够赚很大一笔了。

最起码,他是没有更好的路子。或者说,他干其他肯定差远了。

放弃怎么甘心?

可是回头的话,不提姜宁是否不计前嫌,反正他是低不下这个头的。

岑超狠狠吸了一口烟,正心烦意燥,忽听他弟弟岑俊说:“哥,要不咱们想想其他法子吧?”

陶家兄弟做买卖,一贯是一起上的,不过因为姜宁局限于地方,只限一个人去签合同,所以岑俊才没有去。

岑超眼前一亮,“阿俊,你有啥法子,赶紧说出来听听?”

他这弟弟打小焉坏焉坏的,各种鬼主意层出不穷,两兄弟下海,岑俊每每充任智囊角色。

还别说,主意是阴损了点,但效果倍儿棒。

他摁熄了烟蒂,满目期待看着弟弟。

岑俊是个长相阴柔的青年,微微一笑带些阴郁感,“那娘们既然不识趣,咱们也不需要客气。”

“咱们兄弟俩能耐小,确实不能把她咋样,但这杨市有的是能耐人。”

他冷冷一笑,道:“咱们可以找岑保权啊,岑保权是个贪的,肯定心动,咱们提供信息他动手,他拿大头咱们拿小头。”

岑保权是他们俩的隔房堂兄,父亲在杨市是个中等官员。按说他家远不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但岑保权不是命好吗?他姑母嫁到李家去了,是李家三房的夫人。

李家和岑家这种暴发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人家是底蕴深厚的大家族,大家长任职省领导班子,几个兄弟在省里市里也占据了位置,是杨市顶尖那个一圈子里的人家。

有了这么一门亲戚,岑保权虽对上不敢动,但对下就基本没有顾忌,改革不过几年,他可干下了不少强取豪夺的事情来。

这事儿瞒不过岑超兄弟。

“没错,就该这样!”

岑超一击掌,喝彩道:“让那个娘们傲?!她马上就傲不起来了,到时候这合同,咱们想咋签就咋签。”

他放声大笑,“杨市这地盘她恐怕也得让出来了,该啊,活该!一开始老老实实不就啥事没有了吗?”

兄弟俩说做就做,立即打点了礼物,匆匆出门去了。

*

姜宁一家三口从新侨饭店出来后,先去了一趟厂子。

现在的厂子,已经扩张了好几次,地方不够用,兄妹三个商量过后,决定把隔壁的仓库也租下来。

姜建设兄弟用隔壁,原来位置的两座仓库,都被姜宁改建成厂子,两层都用得满满当当的。

姜宁巡视了一遍,挺满意的,第一阶段加盟后的产品需求,是能供应上的。

不过,她也该物色更大的厂房了,或设个分厂或干脆搬迁,不然第二阶段该捉襟见肘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又回了西河坊,姜宁还有些工作需要处理,完事明天才能放飞进行亲子活动。

安安今天兴奋了一整天,困得歪在他爸怀里,小脑袋一点点的,赵向东拍着他哄他睡。

正好让他在沙发上睡两小时,然后就回家吃饭。

儿子睡了,两口子说话举止都亲近了很多,干脆腻在一起坐在。

姜宁工作,赵向东也看着,他不但看还学,碰上有不懂就问,她十分耐心细细解释。

男女搭配,果然干活不累,姜宁发现,自己比预计时间还提前了十五分钟完成任务。

她笑吟吟地夸了自己丈夫,笑道:“好了,咱唤醒安安吧,该回家了。”

赵向东笑着抱起酣睡的儿子,“唤他干啥,让他睡。”反正有爸爸抱着。

姜宁随他去了,反正也就多睡二十分钟的事。

她收拾好东西,拎上包包,和赵向东肩并肩正要出门。

不想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些急,接着敲门声响起,门外响起胡国川的声音,“嫂子,东子。”

“啥事儿呢?”姜宁开门。

她好奇,胡国川在她手下这么久,鲜少有不淡定的时候。

门一开,只见胡国川浓眉微微蹙起, “嫂子,外面来了一个叫岑保权的人,说要咱们三个品牌在杨市的代理权。”

他神情颇为严肃,“我看这人,似乎有些来头。”

第122章

胡国川观察力本就敏锐,干了一年多门店工作, 见过形形式式的人, 他练就了毒辣眼光, 鲜少有看走眼的时候。

当时他三间店巡视着, 不想一转出“炫色”, 就见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正站在“锦衣”门前,抱臂打量店内。

这街上熙熙攘攘的,为何胡国川一眼就关注到对方呢?

概因这人表情眼神中的评估之色太过浓重了,让他本来还算俊朗的五官染上一抹贪婪之色。

胡国川心中警铃大震。

眼馋三个店的人太多, 他为何独独对这人格外警惕呢?

因为对方不管是衣着举止, 还是精神面貌,都给人一种骄矜的感觉,很自信, 很自然。

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养出来的, 昭示着对方良好的出身。

胡国川眉心刚一蹙,就见眼前青年身后钻出二人, 其中一个正是签加盟合同不成的岑超。

岑超一指胡国川, “大哥,这人就是打理这三家店的, 找他传话就成。”

岑保权微微一笑,踱步上前,“你是胡同志吧?”他问话是疑问,语气却笃定,“你们不是要搞啥代理加盟的吗?你上去告诉你东家, 我要代理你们这三个品牌。”

他抽出一包烟,捻了一根叨着,旁边岑超赶紧上前点火。岑保权不疾不徐喷了一口烟雾,笑笑:“我是杨市人,不耐烦去啥子外地城市折腾,我就先在杨市开店得了。”

“嫂子,咱们杨市咋可能给外人开店?这人真会狮子大开口,还先?!”难道赚得好以后还想往外发展?

胡国川愤愤不平,他当时看这人不简单,唯恐自己耽误事,才急急上来和姜宁汇报,“他还在下头等着呢。”

“他那是有恃无恐吧?”

姜宁冷哼一声,之所以有恃无恐,那必须得腰杆子硬,看来自己碰上了创业以来最硬的一个茬子。

只是那又怎么样?

想摘她的桃子?做梦!

“我到要会会这人,胡哥,让他上来到休息室去。”

反正避而不见,对方未必不会出阴招,先把人认一认,打个底子更好。

胡国川应了,利索跑下去。

“宁宁,我和你去。”

不知情就算了,眼下赵向东当然不会让媳妇儿独自面对困难,他将酣睡的安安重新放回沙发上,让小王照看着,他则和姜宁携手去了休息室。

岑保权已经坐在圆桌另一边了,赵向东虽身着便装但一身军人气质,他见了也不意外,反倒对姜宁的年轻颇有些诧异。

他这人虽贪婪,但也不是没脑子的,早上被两个隔房堂弟找上门,心动是心动的,但他也必须查一查三家店的背景再说。

岑家在岑超兄弟眼里相当了不起,但杨市贵人多,落在上面的人眼里,岑家也不算什么了。

他不查一查,万一踢到铁板,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岑保权每次都是对那些没权没势的,刚从底层崛起的肥羊下手,所以才能一直顺风顺水。

他的劣行中上层有所耳闻的人其实不少,但自家没被挑衅没被侵犯利益,那最多也就不齿而已,看在李家面子上,也没人找他麻烦。

原本要调查一个人背景没那么快的,但三家店这位置不是日杂土产公司的旧总址吗?姜宁参与过拍卖,是登记过自己的详细资料的。

岑保权废了点功夫,就把资料拿到手,低头一看,他笑了。

非杨市本地人,本省南边农村过来的,有个丈夫是营级军官,开了门店和一个服装厂,厂子挂靠在拉链厂子名下。

外地农村来的,代表没啥人脉,能将摊子挂在中型的拉链厂下,怕是废了不少功夫吧?

至于营级军官,在农门看来挺了不起的,但落在岑保权眼中也就那样。爬上团级他还忌惮,但团级位置少,说升谈何容易?绝大部分也就到了年龄转业而已。

岑超兄弟绘声绘色描述三家店,岑保权心痒痒的,这不一搁下资料,就往这边来了。

他带了七八号人过来,众星拱月端坐在圆桌前,相貌英俊面带微笑,看似风度翩翩,没想到人品这么低劣。

姜宁也没有弱了声势,除了店里的安保人员以外,胡国川还打发人去电器商场喊了人来,七八个汉子一排跟在后面,与对面的岑保权呈对峙之势。

岑保权微微挑眉,这退伍军人还挺多的呀,可惜在杨市地界混,光凭两把子力气根本没啥作用。

他笑笑:“姜女士,我要代理你这店里的服装,不过我不耐烦跑到外地去,就在杨市干得了。”他又指了指岑超岑俊,“另外还有我这两个弟弟,他们愿意去外地,也算他俩一份。”

是“要”,而不是“想”,语气自然得仿佛日常吃饭喝水,看来对方已经将这蛋糕视为囊中之物了。

姜宁怒极反笑,“这位岑同志误会了,杨市并不在加盟范围之中。”

她扫了一眼笑吟吟的岑保权,还有那得意洋洋的岑超兄弟,冷冷扔下一句,“况且,第一阶段的加盟合同已经签署完毕,我暂时没有展开第二阶段的想法。”

岑超一拍桌子,“知道我大哥是谁吗?岑保权,杨市岑家的岑保权!”

“你这……”你这娘们不要敬酒不喝喝罚酒!

岑超的话未说完,就岑保权抬手止住,他这人并不喜欢骂骂咧咧放狠话,这样太丢分了,整一个市井流氓似的,像个啥样?

他瞥了堂弟一眼,后者立即噤声。

岑保权笑笑:“姜女士,你会改变主意的。”

看来得费上一些功夫了,这服装店的精髓是设计,岑保权是求财,并没打算弄得鸡飞蛋打,白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