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来喜家还在收拾,做饭还没条件,她这才想起来自己也是打算去食堂打菜的,于是就不强求了。

赵向东老战友不少,两口子没坐多久就得走了,邵刚曹来喜也了解,没多留,说说笑笑送出门口。

实际姜宁两口子真挺惹人注目的,中高层领导都忙活不在,但还是有些基层领导认识她,十分恭敬打招呼:“姜总。”

姜总?

大老板姓姜,是个年轻漂亮的女性,这事儿大伙儿都知道。

之所以厂子里退伍军人这么多,是因为大老板的丈夫是杨市军区的军官。

听说是军校大学生,团级。

这种种特征,赵向东两口子都对应上了,心思活络的也跟着上来打招呼,但更多人是老老实实待在屋子,不敢往前凑。

乖乖,这是大老板耶!

曹来喜两口子目送赵向东姜宁拐了弯下了楼梯,这才转身回去继续干活,不想对门半掩的门被一把推开,有人酸溜溜地说:“难怪能占了大阳台,原来认识大老板啊!”

这个女人是普工,以前曹来喜是普工时两人工位紧挨着,也算十分熟悉。只是眼见工友升了又升,这不红眼病犯了。

她丈夫是个小领导,比现在的曹来喜略低半级,两口子加在一起,刚好够资格分两房一厅。

说实话,谁都喜欢大阳台,这女人也是,没想到抽签时却抽了个小阳台,还刚好和曹来喜住对门,气得要死。

大阳台是边楼才有的,里面的没有。

曹来喜可不是个软柿子,她立即叉腰道:“大伙儿都抽签,和认不认识大老板有啥关系?!你抽不上能怪谁?!”

她这大阳台名额确实算走了后门,但绝对没有挤掉同批抽签人的机会,彭弘毅是特地从空置的福利房里加了几套进去,没有影响公平分配的。

福利房一期建了不少,这批员工只用了小半。余下的,等后进员工达到资格后,再行分配的。

现在暂时空置。

彭弘毅还特地给姜宁提了一下,姜宁同意他才做的。

曹来喜指着对方鼻子一通怒骂,她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只是她能升职凭的是个人本事,干了好几年了,她从来没主动提过自己认识大老板!

对门女人回了几句嘴,最后灰溜溜回去了,不是她嘴皮子逊色,而是现在顾忌对方认识大老板,有忌惮了。

“曹大姐性子真一点没变。”

姜宁好笑,她还没走远,曹来喜嗓门又大,当然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大家条件拉开了,但彼此态度一点没变,坦坦荡荡的,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了。

赵向东也露出笑意:“刚子也忒不容易了。”

姜宁噗嗤一笑:“哪里?曹大姐刀口向外不向内呢。”

人家两口子过得有滋有味,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日子别提多美满了。

赵向东笑而不语。

第178章

食堂的大师傅们可是费了一番心思请过来的, 为了员工能吃好喝好,保持身心愉快更好地投入工作。

大老板一家说中午要在食堂吃,大师傅们使劲浑身解数,色香味浓,咸淡适宜。姜宁点头,给出很高的评价,并鼓励再接再厉。

告别了喜笑颜开的大师傅,一家人折返厂子大门口。

场地已经布置好了, 搭建好的台子披红带彩, 台前观众席桌椅摆放整齐, 数量众多。

来的人会很多,姜家本来人面广,市长又来了,人会更多。

许家孙家这些亲近人家都是提早到了的,姜宁又笑着带他们逛了一圈厂子,面对大伙儿的夸赞, 她只能再次谦逊一番了。

李沁没来, 她怀孕已经五个多月了, 肚皮比一般孕妇要大,双胞胎嘛, 她说要来姜宁没同意,人这么多,磕碰到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个可怜的只能待着家里生闷气了,哄人的任务就交给许卫国同志。

面对姜宁的打趣, 许卫国无奈摇头。

甜蜜的烦恼,说的就是他了。

吉时在下午三点,两点前后,嘉宾观众陆陆续续到场,姜宁兄妹三个忙着接待客人。

等三点正,主持人丁小山笑吟吟地请姜宁以及诸位嘉宾登台剪彩。

这小伙子不但能兼职当模特儿拍广告,还能客串一把主持人,可谓多才多艺。

姜宁和赵向东一起上登台的,夫妻俩一起剪彩。至于家里其他人就没上来了,位置有限,重量级嘉宾不少,自己人就不凑合了。

毕竟老姜家人多,一家人也不在意这些。

姜宁一手虚放在大红绸带之上,一手持剪子,她侧头与丈夫相视一笑,手上略略使劲,大红绸带被剪断。

彩球落盘,剪彩仪式成功。

掌声如雷,闪光灯不停闪烁,现场来了不少记者朋友,有的还是非常权威的单位。

姜宁微笑向大家致意,没想到自己还得上一回报纸。

剪彩活动结束,姜宁领着彭弘毅等人,引了一群嘉宾往厂子里走去。

领导来了怎么也得参观参观。

姜宁今天绕第三回了,腿儿都走细了,挺累的,不过领导们兴致好,怎么也得好好招待。

自信从容的美人总是格外赏心悦目的,况且姜宁举止优雅,仪态端庄,博闻强识,和她说话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宾主尽欢。

参观结束以后,已经四点多了,接下来是宴席就餐。

宴席就餐的地点就不设在厂子了,食堂大师傅手艺再好,也改变不了它食堂的本质,亲朋好友没关系,但用来招待领导就不大合适。

大家驱车返回市区,姜宁定了新侨饭店,这地儿档次高菜式好,花点钱就不用自己折腾了,也挺不错的。

宴席气氛热烈,今天的投产剪彩圆满结束。唯一的缺点的就是作为东道主的姜宁被频频敬酒,虽然她的挡酒团强而有力,但本人也不可避免地喝了好几杯。

酒量浅就这点不好,好不容易送完了宾客,她醉醺醺歪在丈夫怀里睡过去了。

次日,赵向东何时起床何时出门她不知道,一觉睡到下午才醒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偏又没啥胃口。

“哎,幸好这次剪彩以后,再有下次得等很久了。”

姜宁一边抱怨,一边吃着姜母特地给她熬的粥,滚烫的的粥稠稠的,烫得她的胃格外舒服。

“那是。”

姜母见闺女焉焉的,心疼得很。

“妈,安安和乐乐呢?还有壮壮。”

姜宁一出门就发现了,今天家里格外安静,几个还没上学的淘气包不见踪影。

“你二哥领出门了。”

听惯了吵闹,突然安静姜母也有点不习惯:“跑海南的运输队昨天不是回来了吗?你二哥拎东西去孙家,几个小的吵着也去,你二哥就给带上了。”

姜红兵和孙甜甜感情稳定,结婚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几年下来两家处得格外熟悉,也不需要客套见外。

姜母指了指角落的两个大框,“喏,这是给阿沁的,你有空就捎过去。”

李沁怀孕嘴巴刁,刚好姜家有运输队天南地北的吃食都不缺,一大堆的,当然少不了她的一份。

姜宁随口答应一声:“行,我等会拿去给她。”

这半下午的索性不安排工作了,探望一下某个寂寞苦闷的孕妇吧。

“对了妈,二哥和甜甜结婚要定哪个日子呢?”

这一对在一起很久了,当初两家约好毕业结婚,也不拖延来虚的,姜红兵探过未来岳父岳母的口风,一毕业就结婚,老两口没反对。

姜红兵回家给爹妈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姜父姜母喜滋滋地张罗起来了。

登门提亲,择选吉日,还要准备聘礼等等,准备工作多得去了,提前几个月开始差不多了。

目前,亲事已经张罗到选吉日这一步了。

“好了,好了。”

姜母说起这个就高兴,“师傅说润四月廿二这日子最好,等过两天,咱们就把日子给甜甜家送去。”

今年有个润四月,有的地方说四月结婚不好,但本省没有这个说法。

老家风俗,日子选定以后,得在祖宗跟前供两日,要是这两日内家里风平浪静,就代表祖宗同意了这个好日子,可以把写了婚期的红纸送去女家了。

“润四月廿二?”

这里的说的润四月,当然是农历,姜宁掰着指头算算,换成新历就是六月底。

“还有两个月多点,嗯,不错。”

这个日子挺不错的,两家有充裕的时间做准备,而且刚好孙甜甜也毕业了。

姜宁笑:“等甜甜毕了业,刚好就结婚。”

是啊,毕了业就结婚。

有事情忙活,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很快进入了六月下旬,毕业典礼过后,姜宁终于把崭新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拿到手。

“走吧。”

将要告别这个校园,突然有点不舍,姜宁和孙甜甜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不再犹豫,携手往前走去。

宿舍要清干净了,所以姜家和孙家不但来了车子接人,还来了好几个劳动力。

一排两辆小轿车停在一起,数名明显是成功人士的青年,卖相还好,还别说,挺惹人注目的。

姜宁和孙甜甜拐了个弯,刚好看见有个胆大的女同学凑上去和姜红兵打招呼,赵向东姜建设好笑围观,孙鑫抱臂冷冷勾唇,盯着他的好友兼未来妹夫。

姜红兵吓了一跳,赶紧往后一跳拉开距离,摇头摆手,半晌那个女同学失望而归。

赵向东姜建设哈哈大笑,姜宁也忍俊不禁,拉着一脸郁闷的孙甜甜冲过去。

“哎哟,二哥你行啊!”

还别说,一群男人他最年轻,还是最白净英俊的,也是最像未婚男青年的,其余人年纪似乎有点超标,难怪女同学一眼看上他。

姜红兵瞪了眼自家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小妹,白疼这丫头的,他赶紧上前和孙甜甜诉说自己的冤屈:“甜甜我都不认识她,她自己凑上来的。”

“哼!”

孙甜甜当然知道,自己未婚夫她还是了解的,因此虽然气闷,但还是拧了他腰侧一把就算了。

她更讨厌刚才搭讪的学妹,虽然对方走了有一段了,但还是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

“咦,宁宁你看!”

这么一瞪,孙甜甜倒是瞪出了一个很眼熟的人,对方长发披肩刘海整齐,抱着书本低头走着,急匆匆就独身一人走在林荫底下。

“这是,这是丁倩吧?”

姜宁一看,果然是。

丁倩,就是以前和姜宁孙甜甜同寝,后来在安安满月当天被抢劫犯踹一脚导致脸部受伤的骄纵女同学。

她休学两年,去了京城治疗,希望能消除脸上疤痕。两年后回来了,继续学业。

姜宁和孙甜甜曾在同学的嘴里听过一些关于她的事,说是治疗有些效果,疤痕淡了不少,也平整了。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但已经不吓人了。

把刘海留长一点,能遮住疤痕大半,虽不复往昔小美人,但也不影响生活学习。

不过经过这场挫折,引以为傲的美貌没了,丁倩人变得沉默寡言,再不复昔日张扬嚣张了。

要是硬说个好处,好歹现在不会得罪人了,哪怕不合群。

好些同学去看过丁倩,但姜宁和孙甜甜并没有去,毕竟当初彼此有些不和,那就没必要硬凑上去。

现在也是。

“行了,咱们走吧。”

丁倩没看见她们,也已经渐渐走远,打招呼啥的也可以免了,没必要。

孙甜甜点点头,她也这么认为。

一行人上车,离开这座待了四年校园。

姜宁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熟悉黄灰的两色楼房,熟悉的学校大门。

嗯,再会了,我的母校。

第179章

严打的第一阶段将要结束, 第二阶段会在九月开始。赵向东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因为部队安排换防,他和他所在的第九团被调回军区留守。

原来留守的部队则接手严打工作。

虽然工作不比严打前轻松,但好歹能正常休假下班了。

姜红兵和孙甜甜的结婚大日子也了,新历六月三十,正好是一个星期天。

微风徐徐,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大晴天。

一大早,姜家人早早起床, 吃过早饭, 打开大门, 迎接宾客。

姜红兵擅长交际,交情好的人非常多,迎亲团人数众多,幸好小汽车也足够多,不怕不够用。

一大早兄弟团就开着洗得锃亮的小汽车来了,这些人都是关系很好的, 所以绝大部分携妻带眷。四合院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人挤得满满当当的。

恭贺之声不绝于耳, 姜母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招呼大家随便坐, 一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八宝盒子,喜糖瓜果饼干盛得冒了尖,一个个分到人群里。

“一大早的,孩子吃了没?咱们备着面条和汤底, 饿了马上下就行。”

姜家准备非常妥当,面条包子桂花糕都有,一大早很多小孩子胃口都不开的,在家大概没吃下什么,缓过神来该饿了。

果然,好些小豆丁喊饿,姜母忙扬声让刘婶下面条:“包子桂花糕也有,你们要是饿就去厨房拿,招呼不周,甭客气哈!”

屋子里人声鼎沸,赵向东和姜宁两口子也忙,提着几袋子小彩花球,到外面给兄弟团刚开来的车子黏上。

安安乐乐兄妹俩也起来了,正在后院和哥哥弟弟玩耍呢,看孩子这个任务就交给刘慧芳了。

她大嫂挺擅长这活计,要是换了姜宁,她宁愿苦点累点,也不愿意带着一群皮猴子。

婚车数量不少,一辆得贴好几朵,全部弄完大半小时都过去了。

“终于搞定了。”

姜宁吁了一口气,把东西收拾收拾,递给丈夫。她站起来刚要转身回去,却见许卫军许卫国的车子远远驰来,停在队伍的尾巴。

车门一开,许家哥仨冲了下来,谢清薇赶紧高声吆喝:“站住,不许跑这么快!不然下次不和你们来了啊!!”

哥仨不甘不愿站住脚步,许卫军瞪了他们一眼,“出门时答应老子啥了。”

许卫国小心翼翼扶着李沁下车,这姐们儿怀孕快八个月了,肚子比一般孕妇大,看起来向快临盆似的。

姜宁心惊胆颤:“不是让你在家待着吗?人多闹哄哄的,你来啥啊?最多今晚去吃个席就好了。”

李沁一脸哀怨:“不行了,再在家里待着我要疯了,你找个角落让我坐着,我瞅瞅热闹。”

喜欢凑热闹的还有许家三个小男孩,一大早吵得不行,加上李沁强烈要求,所以许家人也早早来了。

对于李沁来说,丈夫和大伯哥身强体壮,身手极佳,有他们俩护着安全十分有保障,这是难得的出门放风机会,她不抓紧就对不起自己了。

她精神头极好,怀相也不差,这半年除了家属区和大院,也就偶尔出门去医院产检而已,快憋死了。

许卫军和许卫国确实很靠得住,但姜宁还是没有掉以轻心,她直接把李沁带进后院,“你和卫国就在后头待着,等吃饭了就喊你。”

后院都是姜家人房间,二进门现在还关着,隔绝前院的喧闹,姜家的小孩子都去前头玩耍了,也不怕哪个没了准头磕上来。

“你想看热闹就搬个凳子开点门缝瞧着,等会我二哥接亲回来了,你就到安安屋子待着,把窗户开了就能看见新房了。”

反正有磕碰可能都得隔绝,哪怕有许卫国一步不离护着。

李沁一脸不可置信:“……宁宁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姜宁铁面无情:“我一向都是这样。”没得商量。

谢清薇哈哈大笑,许卫国也勾了勾唇角,摊手:“好了,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李沁噎了半晌,无奈屈服:“好吧,你赢了。”

能瞧新人进新房的热闹也是好的,总比没有的好,她摸了摸肚子,唉声叹气:“你俩以后得好好孝顺你们妈我,我牺牲大发了。”

苦逼的怀孕生涯,幸好没有下次了。

“妈妈,我孝顺你,弟弟妹妹不听话,我打他们屁股!”

小嘴甜得得像吃了蜜似的是许成泽小朋友,他蹭过来挨着妈妈,小心翼翼摸摸她的大肚皮。

又动了,弟弟妹妹老打架。

唉,真不听话!

小豆丁愁眉苦脸。

李沁深觉安慰,搂着儿子吧唧一口,豪气一挥手:“小泽最乖,以后弟弟妹妹就归你管了!”

虽然她有便利,但却没有违反规定偷偷打听胎儿的性别,所以许成泽一直唤弟弟妹妹。

小豆丁被委以重任,十分激动,他学着爸爸敬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哈哈哈哈哈哈!”

婴儿肥仍在,白嫩的腮帮子鼓囊囊的,太可爱的,大伙儿哄笑。

*

赵向东姜宁没留太久,外面忙着呢,李沁待在后院,许卫军和谢清薇不用严阵以待,乐得轻松,也跟出去了。

至于许家哥仨,早就到前院找安安和乐乐玩耍去了。

后院清静,留许卫国照顾媳妇就行了。

李沁眼巴巴的,这段时间确实闷得厉害,许卫国也心疼:“要不,咱们把门开一点,端个椅子在门口坐着?”

“……好吧。”

坐远一点差别其实也不是很大,李沁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好在,她也不用寂寞太久,姜红兵已经被簇拥出了门,一行人接亲去了。

十一点刚出头,迎亲车队归来,鞭炮声炸响,姜家大门口熙熙攘攘,喧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李沁眼馋,但孩子还是排第一位的,她乖乖伸出手臂,让丈夫抱起她往安安的房间走去。

安安的房间在姜父姜母对门,正房的右次间,位置非常好,一推开槛窗,整个后院尽收眼底,新房当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