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字不合,压倒再说上一章:第 17 章
  • 八字不合,压倒再说下一章:第 19 章

“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哈哈,好!殿下既然如此说了,微臣依了殿下便是。”

“爽快!”安平拍了一下手,收敛了情绪:“那么,谈正事吧…”

二四章

雪后放晴,已近年关。

萧靖披着一件袍子在前庭踱步,管家在一边担忧地看着他,就怕他一个忍不住就冲出门去。

不过他家王爷显然很理智,在大门前转悠了一圈又一圈,也没有出去的打算,反而一脸深思地嘀咕了一句:“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到?”

管家松了口气,敢情是在等人啊。嗯?不对啊,王府禁止他人入内,其他人都是小心翼翼从后门进来的,王爷干嘛在大门口等人啊?

疑惑不已的管家又紧张了,王爷今儿好古怪啊…而此时蜀王府大门外,早有人一脸不耐地盯着门额看了半晌。

思考了许久,他终究还是转身离去,窄袖高领的衣裳将其背影衬托的爽利而干练,左手执着的剑又给他增添了几分江湖气息。沿路宅邸的墙头有雪水融化,滴滴答答的落在他的脚下,和着那阵轻快的步伐,莫名的生出几分恣意。

大过年的把人叫来这里委实过分,他还是先去市集逛逛再说。

想到这点,脚步也越发的轻快了…宫中的腊梅开的正俏,安平却无心欣赏。如今边境两军对垒,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

梁兵主力早已悄悄到达青海国,但是随之而来也有很多问题。

比如青海国的不解——你们打仗,跑我们这儿来干嘛?

比如梁国大臣们的愤怒——殿下你到底想干嘛?你是打仗啊,还是发兵去青海国游山玩水啊?

安平终于从“病中”被扯到了朝堂上,许多年没见到这般热闹的景象了,大臣们就是一锅开水,热烈的沸腾着…焦义德这段时间也忍耐许久了,终于逮到了机会,自然要一抒己见:“殿下,此战我大梁既然决定迎战,为何要发兵前往青海国啊?这样岂不是给对方钻了空子?”

安平阴沉沉地笑:“比起这个,本宫倒是更想知道诸位大人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焦义德无力,殿下你有听老臣说话么?→_→不用他们说,安平也知道消息肯定是萧靖送出去的,他担忧战事不假,但是指望用大臣来逼她就范还是算了吧。她又不是第一次被大臣质疑,早就习惯了。

安平一脸悠闲地翻了翻面前的奏折:“诸位大人说完就回去吧,本宫已有计较。”

周贤达摸着胡须蹙了蹙眉,难得第一次对安平提出了意见:“殿下,您真的不要再考虑一下?”

首辅一开口,大臣们便都安静下来,纷纷将视线投向安平,等着她的反应。

安平很清楚现在的状况,连一向观望的周贤达都表了态,众人对自己的积怨怕是已经到了顶点。此战也许会成为关键,前进一步则事半功倍,后退一步则有可能万劫不复。

她推开面前的折子,细细地将近期战报里的信息理了一遍,抬眼看向众人,第一次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本宫知晓诸位大人爱国忠心,然本宫说已有计较并非敷衍,消息已然泄漏,此事不宜再做纠缠,本宫在此保证,出了任何事,由本宫一力承担!”

众人尽皆愣住,谁也没想到事情竟弄得如此地步,这个样子简直跟逼宫差不多了啊。一旦意识到这点,诸位大人是怎么也待不下去了,连忙点头应承,纷纷告辞离去…身为三孤的刘绪和齐逊之难得同时到场,此时也都没有急着离开。刚才安平做出保证时,刘绪几次想帮她说句话,可是这样的情况下,竟然完全不知该从何说起。

三人大眼看小眼了一阵,齐逊之忽然口中啧了一声,抚掌感叹道:“殿下好气魄,微臣敬仰的不行,得赶快回去裱画贡拜才行。”

说完这话,他竟真的行礼告退,仿佛完全不在意刚才殿中发生的事情。

刘绪诧异地看了一眼他的背影,再转过头来,只见安平笑着对他摆了摆手:“回去吧庆之,没事。”

就算是赌,她岂会毫无顾忌地赌?风险不是没有,但至少目前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

原本刘绪是在替她担心,可是一下子被她挑明又觉得不自然,随便吱唔了个借口便告辞离去,脚步迈的飞快。

安平忍不住低笑,这害羞的毛病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改掉啊…前线战事很快便出现转机。

与安平所想竟然毫无二致,最后果然是在青海国边境撞上了西戎军队。

赵老将军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当初追随摄政王与西戎也交手过许多次,但是这一战却尤为辛苦。他老人家在好不容易阻截了西戎军后,摇头感叹,这世上行事诡谲的可不止他家安平殿下一人啊…不过狡诈多变的西戎王金珏也很吃惊,他很早就计划了擒王之策,只要抓住在青海国休养的崇德皇帝,割地要钱那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消息本来就得来不易,这一战他也是抱了必胜之心,哪知军队刚到青海国境内,就遇上了人数众多的梁军。

仿佛早就等候在此,对方简直是以逸待劳。而青海国的士兵一见他们自然是立即与梁军合到了一起,瞬间已对西戎形成夹击之势。

能推测出他的意图还不算什么,难得是有胆量放手一搏。一向看不惯青海女儿国的西戎王头一次对女子生出敬佩。

不过这不代表他会认输,既然计划败露,那便正面交锋好了。

只可惜,赵老将军也不好惹啊…安平收到消息后,恰逢除夕将至,宫中喜庆一片,心情自然大好。萧靖已经很久没有闹腾了,萧竛也出奇的安静,诸位大臣更是本分,自从前线战报传来,便没有了之前的气焰。

周贤达与刘珂、齐简围坐在一起饮茶,望着窗外枝头残雪感叹:“想必朝中这下要对殿下改观不少了。”

齐简点头:“没错,此时对殿下来说是个好时机啊。”

只有刘珂表示担忧,饮了口茶后摇了摇头:“好时机?殿下只要不做什么离奇的举动就谢天谢地了。”

话音一落,周贤达与齐简齐齐扭头看向他,然后彼此对视一眼,深沉地点头:“忽然觉得朝卿的话好有道理啊…”

事实证明刘珂的确有先见之明,很快安平便做了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决定。

西戎军前面计划败露,后面自然来势凶猛。起初两方各有损伤,但赵老将军很快就摸清了周围的地形,沿袭以前作战之法,又改进了一些战术,与青海**队配合,终于大获全胜。

这一战行动迅捷,大快人心,重挫西戎主力,一时半会儿对方恐怕很难恢复元气。对此朝中自然赞誉一片,而作为这一仗最成功的幕后谋划者,正如周贤达所言,安平的确在大臣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可是,树立了新形象的安平殿下做了个很奇怪的举动,她明令要求赵老将军继续将重兵留在青海国内,完全没有撤兵的意思。

原先大臣们推测是出于威慑西戎的目的,可是等西戎派遣的和谈使臣都已踏上赶来大梁的途中,她也仍旧没有撤兵的意思,于是这下连青海国都慌了。

这这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而面对猜测不断的朝堂,安平照样什么都不说,除去抽空给母亲写了封信,每日该干嘛干嘛。

除夕当日,宫中设宴,群臣尽欢。因为与西戎一战耗费颇多,所以宴会很是节俭,不过也因为这点,安平在朝臣心中的形象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夜幕降临不久宴会便结束了。安平换下繁重的礼服,着了往日的月白深衣,系了件大氅便出了宫。

手中提着的是上好的佳酿,她没带圆喜,由侍卫护送着到了地点,吩咐众人在外等候,便径自去拍面前的大门。

朱红大门开启,院内有些清冷,然而在进入不久后就察觉到了热闹。

明明还是寒冬深夜,面前却有四名男子围坐在花园内,身下是席地而放的软垫,当中燃了一丛火,好似行军打仗时露营一般。

听到脚步声,几人纷纷停止交谈,纷纷转头看来,继而愣住。

萧靖最先反应过来,戏谑地笑道:“殿下这是怕微臣无人相伴呢,还特地来陪微臣守岁?”

“是啊,担心皇叔一人过年太过寂寞,便过来瞧瞧,不曾想见到这么多熟人。”

安平勾着唇,视线从他身上缓缓流连过去,稍带不安的刘绪,自在悠然的齐逊之,不羁狂放的林逸,这三人竟会在此出现,难怪在宫中没有见到。

几人纷纷起身见礼,齐逊之顺便作了解释:“先前半路遇见庆之,便跟着过来了,后来又遇见了林先生,也就顺便一起,说起来也是巧合,不想还能在此遇见殿下。”

管家拿着软垫过来要给安平安排位置,却又犹豫着是不是该换个暖和的地方。安平随手接过软垫坐下:“原来如此,本宫这里有好酒,诸位公子可要尝尝?”

萧靖不冷不热地回了句:“那就谢过殿下了。”

“唉,可惜啊,还以为今日能与另一位叔叔好好欢饮一番呢,不想却没见到。”安平转头看向萧靖,笑意盎然:“皇叔不是去请人了么?怎么,这么久还没到?”

萧靖眯了眯眼:“殿下说的是哪位?”

“明知故问么?”安平挑了挑眉,火光下的脸怎么看怎么阴险:“摄政王世子入京了,皇叔想瞒着本宫不成?”

二五章

院外爆竹声声,烟花阵阵,欢声笑语清晰可闻,院内却是气氛冷肃。

萧靖饮了口酒,冷笑起来:“微臣是请了摄政王世子入京,也的确到现在都没见到他人,殿下满意了?”

旁边的三个人齐齐惊悚,刚才是不是不该让蜀王饮酒?待会儿不会再现那天在齐府的场景吧?

好在安平并不以为意,只是笑了一下:“本宫满意的很,竚皇叔的脾气你我都知道,若是逼他,他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出现,所以皇叔您还是安分些吧。”

说完这话,她径自起身,拍了拍衣裳便要走人。

“殿下,”刘绪立即起身道:“微臣送您吧。”

安平淡淡扫了他一眼,视线落在旁边垂头饮酒的齐逊之身上:“不用了,让子都送本宫吧。”

“…”齐逊之看了一眼自己的腿,殿下您是故意的吧? 等二人到了院外,安平却没再让齐逊之继续送自己,上车之前,她转身问他:“知道本宫叫你出来所为何事么?”

周围灯火晦暗,她的神情难以看清,齐逊之忽然觉得气氛有些不对,想了想才道:“大约是要说些话吧。”

“知道就好。”安平俯身看他,离得近了才能看出她神情间的不悦:“既然已经决定要做本宫的心腹,为何还有事瞒着本宫?”

齐逊之蹙了一下眉:“殿下指什么?”

“庆之的事,你明知道他与萧靖一直私下有来往,却没有禀报。”

齐逊之愣了一下,叹了口气:“微臣就知道殿下一直盯着蜀王,您早就知道了不是么?”他移开了视线,看向蜀王府的大门:“而且微臣相信庆之。”

安平是一直盯着萧靖,萧竛和刘绪经常偷偷进入蜀王府的事情她都一清二楚,所以她也知道齐逊之在附近发现了刘绪的事情。

默默凝视了他一瞬,她拂袖上车,冷冷的丢下一句话:“本宫只相信自己。”

在其位,谋其政。当她选择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就注定不能将全部的信任托付给一人。刘绪口口声声对她情真意切,背地里却又与蜀王来往密切。齐逊之亦是,愿意成为她的心腹,却又有事隐瞒。

原本只要无关大局,她都不在意,但是萧靖此次请来摄政王世子萧竚,显然是要干预她对西戎的战事。若不是赵老将军行动迅捷,萧竚又来得晚,也许此战在中途就会受到更大的阻挠,更别提战胜了。而能替蜀王传递消息的,除去萧竛便是刘绪。

萧竛一向因为父辈反叛遭镇压一事对摄政王忌惮颇深,倒是刘绪因父亲之故,与摄政王妃关系不错。他人又善良,萧靖那只老狐狸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利用他送出消息去了。

安平倒不是真的要追究此事,她只是在警告齐逊之。所有人都以为他深藏不漏,她却知道他骨子里很重情。因为腿疾之故,他以前受了很多白眼,刘绪这几个为数不多对他好的人便自然受到他的重视。

为人,此为优点;从政,则为破绽。面对政事,什么都不能牵扯进感情。

林逸出来时,看到坐在轮椅中的齐逊之独自凝视着空无一人的街面,有些奇怪,上前问道:“齐大公子怎么没送殿下回宫?”

齐逊之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却遮掩不住其中的惨淡:“在下忽而明白殿下为何一直不在乎感情之事了。”

“哦?”

“大概是不想感情用事吧。”

“…”

※市集上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夜不闭户。

有人在兜售昆仑奴的面具,摊前聚集了一大群孩子。没多久,有个成年男子挤到了前面,一脸新奇的看着面前各种各样的面具。

摊主本来见他面相俊雅,想必有些来头,正打算兜售,一眼看见他背后背着的长剑,又呐呐地闭了嘴。男子却毫无所觉,挑了个面具后丢了铜钱便离开了,一句话也没说,不过看神情似乎对面具很是喜欢。

沿着街道走到尽头处,人渐渐少了,灯火也晦暗了些,他却仍然戴着面具,似乎觉得这样很有趣。再往前,直到再不见一人,他忽而停下了步子,嘴角笑意敛去,神情转为凛然。

四周只有风声和远处未歇的笑语隐隐传来。他蓦然转身,就见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在他几丈之外停住,而后有人缓步走下车来,大氅罩身,脸上竟也戴着块面具。

这气氛着实诡异,周围只有附近宅院里透出的火光可以勉强看清对方,偏偏还都看不见脸。

来人在他面前几步处停住,抬手解开大氅,随意地丢在地上,抱拳行了个江湖礼节,下一刻,竟直接攻了过来。

男子吃了一惊,连忙侧身避让,对方却一掌拍向其背,他顺势躲开,背后的长剑便被抽了去。彼此拉开几步站定,男子笑了起来:“安平吧?”

面前的人也发出一声轻笑,抬手揭下面具,露出真容,嘴角挂着一丝浅笑:“叔叔,许久未见了。”

男子也揭下面具,露出一双与她极为相似的深邃眼眸,这倒也算萧氏皇族的一个标志了。

“几年不见,武艺倒是大为精进了。”

安平双手托剑奉还:“是叔叔承让了。”

萧竚走近,接过剑,拍了拍她的肩头:“长大了许多,差点便认不出来了。”

“叔叔倒是一点没变,还是同往常一样俊美啊。”

“啧啧,这张嘴还变甜了。”萧竚左右看了看,见她带的人不多,才放下心来,朝她招招手,神神秘秘地道:“安平啊,跟你商量个事儿哈。”

“什么?”

“你能不能当做没看见过我?”

安平笑眯眯地看着他,遗憾地摇了摇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