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笑道:“你的脸皮,倒是越来越厚了。”说着朝屋后一指,再丢过去一把钥匙,道:“看你办事得力,就把间屋子你住罢。”

青苗还道她玩笑,待得用那把钥匙,真把后面那间屋子的门打开了,这才惊讶叫出声,跑回来道:“二少夫人,你真与我租了间房?”

林依点头道:“等流霞回来,你问问她,若是她也想住,你就同她两人睡,若是她不想住,那可就便宜你了,单独睡罢。”

青苗欢快应了一声,转身去取桶,准备上河边提水做清洁。不料她出门刚走了几步,便与脚步匆匆的流霞迎面撞上,两人都摔倒在地,木桶骨碌碌滚到了一边。青苗一骨碌爬起来,顾不得拍身上的土,先去查看木桶,见其完好无损,这才松了口气,问流霞道:“流霞姐姐慌甚么?”

流霞才从地上爬起来,没空答她的话,径直朝杨氏房里跑,青苗最是个好打听的,心下奇怪,就连水也不打了,先跑回去拉林依:“二少夫人,流霞匆匆忙忙一回来,就朝大夫人房里去了,我瞧着是有事,你快去看看。”

林依一看她这模样,就晓得她在想甚么,好笑点了点她额头,道:“流霞有事,与你何干,赶紧打水去,晚了可不安全。”

青苗吐了吐舌头,拎着木桶转身就跑了。林依正与张仲微商量,要不要过去问问,就听见流霞在唤,于是二人一同到隔壁,只见张栋眉头紧锁,杨氏一脸焦急,忙问道:“爹,娘,出了甚么事?”

张栋懊恼道:“唉,洪小娘子走丢了。”

杨氏却道:“三个人跟着,能走丢?我看是她自己跑了。”

张仲微诧异道:“好端端的,她为何要跑?”

林依看了杨氏一眼,没有作声,洪寒梅为甚么要逃跑,这缘由,杨氏大概也猜了些出来,故有此判断。

张栋见他们都沉默,自己把原因讲了出来,道:“洪员外与我提过几句,说他长女,是要接洪小娘子去她家作妾的…”

杨氏道:“那就不错了,定是那洪小娘子不愿为妾,这才半道上跑了。”

张仲微道:“怪不得她在船上时就不大出来露面,大概那时就已想跑了,只是不好跳江。”

林依着急道:“咱们在这里再怎么猜测也无用,还是赶紧加派人手去找,不然洪员外长女来找咱们要人,可怎么办才好?”

张栋久经官场,思虑得更远,慢慢捋了胡子,向张仲微道:“洪员外此举,不会是别有用意罢?”

张仲微一时没听明白,愣住了。

林依在旁听见,却有一丝了悟,张栋的意思大概是,洪员外故意将洪寒梅托付与他们,又指使她半路逃跑,这下一步,大概就是上门要人,或是上衙门递状纸,诬告他们拐骗良家女子了。

林依仔细思忖一番,问张栋道:“爹,洪员外将洪小娘子托付与你时,旁边可有见证?”

张栋答道:“除了你们叔叔,悦来楼客店的掌柜也曾来陪坐了会子。”他说着说着,突然一拍椅子扶手,叫道:“坏了,洪员外定是故意陷害于我。”

杨氏与张仲微还是不明白,只盯着张栋看,张栋解释道:“若洪员外要诬陷我拐骗他家庶女,那掌柜的,就是个证人。”

张仲微听后,明白了,不禁又急又气,道:“我还奇怪洪员外怎么转性儿了,原来在这里有后招,他到底还是睚眦必报的人。”

张栋听得“睚眦必报”一词,忙问:“二郎与他有过节?”

张仲微将那日谢师宴上,洪员外赠妾被拒,恼羞成怒的事讲了。张栋仔细听完,却摇了摇头,道:“不过一桩小事,洪员外就是再小气,也不值得他设这样大一个局。”

第一百零九章 官场阴谋

众人齐声问道:“既然不是为这事儿,那洪员外兴师动众,不惜将庶女都舍出来了,为的是哪般?”

张栋看了张仲微一眼,似是很难启齿,良久方道:“若我未记错,洪员外的女婿,与二夫人的娘家哥哥,关系很不一般。”

张仲微忽得记起在雅州,拒绝李简夫奏折一事,恍然道:“党派之争,咱们竟是躲也躲不掉。”

林依听了张栋这话,不免有几分抱怨,亏他还是长久为官的人,既晓得洪员外不是一派的,还溜充好人,替他捎带闺女作甚。

张栋自己也很后悔,捶胸顿足道:“我只道洪员外不在朝,没得防碍,却是低估了李简夫,他竟连门下官员的岳丈,也要利用一二。”

原来幕后之人乃是李简夫,怪不得洪员外明明与张梁交情更深,却不把庶女托付给他,偏要交与张栋。林依悄然道:“原来洪员外不是趋炎附势,而是别有所图。”

杨氏苦笑道:“朝堂上的事,我们女人家不懂,只是咱们既已中了圈套,眼下该如何行事?要不向伯临媳妇多借几名家丁,赶紧去找洪小娘子?”

张仲微将前因后果仔细想了一遍,有些开窍,道:“此事既与李太守有关,还是别去麻烦哥哥的好。”他见张栋脸上有赞同之色,又忙补充道:“这事儿哥哥定然不知情,不然必会知会于我。”

张栋自然不会讲些离间他们兄弟关系的话,只道:“得闲时,将此事讲与伯临知晓,略提一提便得,不必深究。”

张仲微点头记下不提。

杨氏见他们岔开了话题,急道:“你们一句来一句去,洪小娘子,倒是找还是不找?”

张栋安慰她道:“李简夫的为人,我还是了解的,此事说大也不大,单凭这个想扳倒我,还是难的,因此他目的并不在此。”

杨氏问道:“不是为了这个,那是为甚么?”

张仲微接口道:“必是为了让我上那份奏折。”

 张栋抚掌赞道:“二郎有长进。”

杨氏奇道:“朝中官员何其多,为何偏偏找上二郎?”

张栋苦笑道:“李简夫一直就把二郎当作他的人,二郎猛然不听他的话,就恼了,这是要通过我,逼他就范呢。”

虽然张仲微一向认为自己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但科考时李简夫曾帮过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他抓了抓脑袋,向张栋道:“爹妈,所谓知恩图报,要不我就帮李太守将那份奏折呈上便是,不过举手之劳,也算不得甚么大事。”

“糊涂!”张栋急得大骂,“既然要讲仁义道德,就莫要踏进官场,一个不慎,就是性命攸关,岂由得你去报恩。”

张仲微被骂,蔫蔫垂下了头。杨氏忙安慰他道:“你爹也是为了你好,你如今不是一个人,还有媳妇呢,万一有个不是,叫她怎办?”

张仲微听她提及林依,眼里方恢复了些神采。张栋见了,摇头大叹:“你这样的性子,怎么做官,不如趁早回去种田,只怕还好些。”

这话讲得却是重了,杨氏念着张仲微毕竟是过继来的,比不得亲儿能无所顾忌,便连连与张栋打眼色。张栋会过意来,有些后悔,忙补救道:“有我帮衬着你,无甚大妨碍。”

林依见场面尴尬起来,忙道:“那咱们现在是去找洪小娘子,还是准备吃饭?”

几人这才想起来,从早上到现在,他们才吃了一顿,一摸肚子,还真是饿了.张栋道:“既是个局,还寻她作甚。”

张仲微是天生的乐天派,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罢了,有哥哥与大嫂在那里,哄员外不能把咱们怎么着。”

这话真是有道理,原来他还是有几分悟性的,张栋听了,愈发后悔方才不该讲那些伤感情的话。

 提起吃饭这事,仿佛永远都是女人操心的话题,张栋与张仲微都朝桌边坐了,一副只等开饭的样子。

他们并没有厨房,如何开火,林依提议道:“咱们上分茶酒店去罢。”

杨氏摆手道:“不必麻烦,巷子口有个曹婆婆肉饼铺,叫丫头们去买几个来,对付一顿便得。”

林依依言,数出钱来,交与青苗,叫她同流霞去买肉饼。她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天黑了恐怕还得吃一顿,咱们又没得灶,怎办?”

杨氏笑道:“东京不比眉州,晚上热闹着呢,甚么时候想吃,甚么时候去买,比自家开火还要便宜些。”

林依不相信,若外头卖的吃食比自已做还便宜,那些买卖人赚甚么?再者她先前自巷子一路走来,家家户户门前都是砌的有灶的,说明自家开火做饭的人极多。她不便反驳杨氏的话,想了想,建议道:“娘,明儿咱们也买几块砖,寻个泥瓦匠将灶搭起来罢,花不了几个钱。”

杨氏皱眉道:“又没得厨房,在外搭灶,烟熏火燎的。”

林依有些明白不了杨氏的想法,连个澡盆都舍不得买的人,怎舍得顿顿拿钱到外面吃,就因为耐不了油烟?

说话间青苗与流霞已将肉饼买回来,听见她们的话,都道:“大夫人若怕熏,那搭到我们门口去。”

杨氏奇道:“你们哪来的门口?”

青苗朝后面那排房子一指,道:“我才与流霞姐姐说了,二少夫人特特为我们租了一间房呢。”

澡盆与房子,林依都是先斩后奏,前者还罢了,乃是小物件,且杨氏也讨了好,但后者花费却不少,因此杨氏就不高兴起来,嘀咕道:“下等房每个月的赁钱也不少。”

张栋自认为才得罪了张仲微,不愿杨氏把儿媳也得罪了,忙道:“不过一间房,值甚么。”说完悄声责备杨氏:“咱们如今吃儿媳”,喝儿媳的,讲那许多话作甚。她租再多的屋,花的也是她的嫁妆钱,咱们说不起。”

杨氏听了这话,气势就短了一截,不再提房子的事,转向流霞道:“肉饼呢,再不端上来就冷了。”

第一百一十章 同砌灶台

流霞与青苗捧上肉饼,林依顺口问了一句:“这肉饼几多钱一个?”青苗回道:“五文一个。”

杨氏道:“果然便宜。”

杨氏听她也称便宜,便道:“你看,我讲得对罢,买熟食来吃,比自己搭灶开火更合算。”

林依没有反驳,只悄悄注意各人吃了几个,待得饭毕回房,问张仲微道:“你可曾吃饱?”

张仲微摸了摸肚子,不好意思道:“半饱而已,但我已吃了四个,不好意思再伸手。”

林依笑着唤青苗,命她再去买几个肉饼来,免得把张仲微饿着。接着来算这肉饼的帐。一家上下六口人,共吃了十五个,每个五文,共计七十五文。算完帐,正巧窗前有个婆婆路过,探头问了一句猪肉价格,答曰:“五十文一斤。”

这下连张仲微都直呼划不来,那十五个肉饼里掺的肉加起来,别说一斤,恐怕连八两都没得。

林依问他道:“那我在屋后搭个灶?”

张仲微连连点头:“使得。”

林依又问:“若娘因这个责怪我,怎办?”

张仲微想了想,道:“说是我的主意罢,要骂就骂我。”

林依抚掌坏笑:“很好,就是这样。”

转眼肉饼买来,青苗扭捏道:“我方才只吃了两个,也未吃饱。”

林依打开纸包一看,青苗一共买了四个,笑问:“你一个,我一个,二少爷两个?”

青苗飞快地点点头,红脸垂下了脑袋。林依笑道:“平时瞧你风风火火,怎么吃个肉饼倒不好意思起来。”说着将肉饼递与她,道:“吃饭乃是大事,吃饱了才好干活,咱们家再穷,只要我有一碗粥,也分你半碗。”

林依觉着挺普通的一句话,却让青苗红了眼眶,爬下磕了个头,方才退出去。

林依有些惊讶,愣在原地,张仲微啃着肉饼,道:“别个穷了,首先想的是将丫头卖掉,换几个钱度日,你倒好,不但不卖,还要分半碗粥与她。”

林依瞪了他一眼,道:“我并不是心善的人,只不过这几年孤身一人,唯有她作伴,这份感情,不是你体会得了的。”

张仲微好脾气,挑了个最大的肉饼塞进她手里,道:“是,是,有感情,往后我定会小心,千万别得罪了她。”

林依嗅出一丝酸味,奇道:“你这是吃的哪门子醋。”咬了两口肉饼,幡然醒悟,忙过去贴着脸哄他道:“以前是她陪我,往后要换作你了,你可不许嫌烦。”

张仲微终于听到了想听的话,立时咧着嘴笑开了,朝林依脸上香了一个,道:“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嫌烦。”

林依被他蹭了一脸的油,哭笑不得,赶忙掏出手帕去擦,却被张仲微嗔“你嫌弃我”,一时擦也不是,不擦也不能,想了想,还是先哄骗官人开心要紧,于是将帕子放下,顶着一脸油啃那油乎乎的肉饼。

直到肉饼吃完,林依要唤青苗进来吩咐事情,张仲微才开恩,亲自执帕帮她把脸擦干净,再擦过自己的嘴,顺势又香了一个。

青苗进来,问道:“二少夫人唤我?可是要砌灶?”

林依点头道:“去巷口寻一名泥瓦匠人,到我们屋后,或你们屋前,搭一个灶台,不必太大,够用就成。”

青苗道:“何必特特请匠人,二少夫人把些钱,我去买上几块砖与一桶白灰粘土浆,三两下便能砌好。”

林依想起她们在乡下时,样样都是自己动手,就笑了,道:“你说的极是,能省便省罢,我这才来城里,还没开始赚钱,倒染上些毛病了。”

青苗笑道:“二少夫人不过一时没想到罢了。”

林依去翻钱袋子,却发现他们在燮州时兑的铜钱不见了,忙道:“去二房问问,大少夫人的我一可兑换好了,若是没兑,咱们一起去兑。”

眼看着天色已晚,再不兑换,可就只能等明天了,青苗一路小跑到李舒处,将林依的话问了。李舒笑道:“正准备去问二少夫人,你就来了,我与她倒是心有灵犀。”

于是张伯临带上几名家丁,又借与张仲微一名,兄弟二人租了辆带篷的车,将盛金银的箱子装好,寻金银铺去了。

林依送他们到巷口,折身回来,命青苗取算盘,主仆二人推开账本,仔细回忆,将这一路行来的账目,好好算了一算。自眉州上船,至东京下码头,因一直宿在船上,不过费了些饭食钱,花销并不大,加上租船的费用,共是二十一贯;燮州小住了几日,又与张仲微看病,花费多些,共三贯五百文;到东京后,雇轿子雇马、买盖头、租房、买肉饼,共花了将近三十七贯五百文。

青苗在船上无事时,也学会了算盘,虽不熟练,倒也像模像样,她拨了一时,向林依报数:“共计六十二贯足,铜钱。”报完抬头望林依,问道:“二少夫人,我算的可对?”

她拨算盘时,林依早在心里将结果默算了出来,遂点头道:“算得不错,再练些时日,不说做个账房先生,管管家是错不了的。”

青苗得了夸赞,高兴地笑了,又问道:“二少夫人,你带来京城的钱,能供咱们一家人住多久?”

林依这些年挣的钱不算少,加上临行前变卖苜蓿地与猪圈等,手中足有八千贯铁钱,她本还沾沾自喜,以为有这许多钱,就是坐着吃喝,也能在东京过上两年,却没算计到,铁钱与铜钱的兑换比例是十比一,她在四川是八千贯,到了东京就只有八百贯,她本想着,数目虽少了,但只要铜钱更值钱,也是一样的,哪晓得东京物价之贵,完全像是在拿铜钱当铁钱使。

连青苗都在发愁:“就算不吃不喝,一年下来,房租钱都是要四百多贯,这可怎么得了。”

林依却道:“咱们又不一定在东京长住,不过几个月的开销,还是承受得了。”

青苗道:“那若二少爷授了京官呢?”

林依道:“会花才会挣,若真要在东京长住着,自然要想法子挣钱。”说着将青苗住的那间房一指,道:“那屋你只晚上住,白日里空着,若咱们真要呆在东京,就将其改作间小铺子,白日里卖货,晚上将门一关,又是你与流霞的卧房。”

青苗心内登时升起了希望,大赞:“二少夫人哪里来的那么些主意,眼一眨就是个赚钱的点子。”

正说着,张仲微由张伯临帮着,抬了只箱子进来。林依奇道:“这样快就换好了?”张仲微抹了把汗,道:“出了巷子一拐弯,街边就有一家金银铺,近得很。”

张伯临脸上有莫名光彩,道:“没想到朱雀门附近繁华如斯,怪不得租间房这样的贵。”

林依见他表情奇怪,便待他走后问张仲微:“朱雀门四周若不繁华,就不会有楼店务的上等房出租,这有甚么好奇怪的?”

张仲微支支吾吾,只道张伯临先前并不知这里热闹。

这话一听便是敷衍之语,但任凭林依怎样问,张仲微就是咬紧牙关不松口。他一旦犯起倔脾气,林依也拿他没辙,只好罢了,转问其他:“你将洪员外一事,与大哥讲了?”

张仲微答道:“我不过顺口提了提,不想哥哥却极为上心,当即便称要写信去雅州问李太守。”

林依道:“官场上的事我不懂,你还是赶紧去问问爹,大哥这样行事到底妥不妥当。”

张仲微觉着她讲得在理,忙将箱子挪了挪,应着去了。

林依关了门窗,开箱将铜钱数目清点了一番,留出两吊钱以供日常花销,再同青苗两个合力把箱子推进床下。青苗笑道:“幸亏大少夫人派了家丁日夜巡视,不然搁这许多钱在家里,还真是不放心。”“

林依亦道:“确是该感谢大少夫人,等咱们的灶台搭起来,请她来吃饭。”说着数了几百钱,装进一只不显眼的袋子里,递与青苗道:“你先去大少夫人那里问问,看她要不要搭灶台,若是也要搭,就一起去买砖,一次买得多了,兴许能便宜些。”

青苗得令,便先去问李舒。李舒有钱,本想日日吃酒店,因此犹豫,Z却道:“大少夫人怀着身子,指不定甚么时候饿了,还是自己砌个灶更方便。”

李舒便点了头,道:“那就砌个罢,烧水也更便宜。”于是命Z取钱,叫来一名小丫头并一名力大的家丁,同青苗一起去买砖。

林依猜得没错,卖砖人见青苗他们一次买的数目多,便少了几文,最后算下来,每块砖十文,一桶白灰粘土浆二十文,总算是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贵。

李舒派去的家丁力气果然大,一人就将所有的砖担了,先与青苗送到她房前,青苗谢过他,即刻动手,开始砌灶台。林依自后窗瞧见,忙挽起袖子,出来帮忙,嗔道:“你这妮子,回来也不禀报一声,难不成是钱花多了,怕我骂你?”

第一百一十一章 遍地伎馆

青苗撅嘴道:“我就晓得二夫人要出来帮忙,才故意躲着你。”

林依奇道:“这是为何?”

青苗道:“二少夫人今非昔比,只怕转眼就是个诰命,怎还能与从前一样,事事亲力亲为?”

林依大笑:“若要我做个万事不理的穷诰命,我宁愿重回乡下,做个有钱农妇。”

青苗说不过林依,只得任由她也抓了一块砖,动作利落地抹上粘口浆。

灶台砌到一半,张仲微回来,加入砌砖行列。三人一同干活,速度快了许多,赶着在天黑前搭成了简陋灶台。

张仲微带着欣赏的目光,绕着新灶台走了两圈,拍拍手道:“大功告成,娘子,咱们且去巷口买晚饭吃,明日便能自己开火。”

林依见他回来后一直心情不错,奇道:“洪员外那事儿,你一点都不担心?”

张仲微朝隔壁看了看,不答,直到回到房中才道:“此事我做不了主,一切得听爹的,着急又有甚么用?”

林依一想也是,便问:“那爹可有了主意?”

张仲微道:“哥哥去写信与李太守了,爹叫我明日一早便去报官,免得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咱们拐骗人口,若是这样事情还不得解决,他就打算去寻昔日同僚帮帮忙。”

林依道:“既是爹有谋算,那我就放心了,照着做便是。”说着唤青苗端了盆水进来,与他两人把手洗了,一同走去隔壁,问张栋与杨氏晚上想吃甚么。

杨氏一瞧林依兴致勃勃的模样,就晓得她是想去逛,便道:“你们去罢,吃饱回来时,不拘甚么捎一两样与我们便得。”

杨氏虽客气,林依却不敢怠慢,忙叫青苗去巷口买来几个肉饼,让两位老人先垫垫肚子,待得他们回转时,再吃宵夜。

夫妻二人出了小巷,旁边有条与巷平行的大街,虽也入夜,却仍灯火通明,人群熙攘,好不热闹。林依存心要瞧东京夜间景色,又见那条街离家里近,便想也不想,拉起张仲微就走。

张仲微不知为何,脸上有慌乱神色,连忙拉住她道:“娘子,你不是肚饿么,那边又没有卖吃食的,去了作甚。”

张仲微扯谎太没水平,林依朝他脸上一扫,就晓得他讲得是胡话,便故意道:“谁说我饿了,偏要逛够了再说。”说完将来路一指,故作惊讶状:“呀,那是个甚么物事?”

张仲微上当,回头去瞧,林依趁这空档,挣脱了他的手,疾走入街,然而还没走两步,就被张仲微追上,硬拖了出来。

林依甚为不解,道:“我都还没将那几栋楼瞧清楚,你急个甚么,难不成那街上有吃人鬼?”

张仲微拽着她胳膊,死活不让她进,却又寻不出理由来,急得直挠头。林依好奇心愈来愈盛,便拖着他朝回走,故意道:“既然你不告诉我,那我回去问爹娘,他们在京住过这么多年,定然晓得。”

张仲微大急,迫不得已,只得吐露实情。原来这条街也没甚么特别,只不过全是伎馆而已。林依一良家妇人进去,实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