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三皇子为什么不指盼表姐做正妃?”

“若真是指了阮家大姑娘,年纪上比三皇子还大一岁,皇上就可以借口不合适,或说三皇子年纪还轻,不必急着指正妃,将这事推了。”

绮年揉揉脑袋:“皇上到底属意谁做太子?”这里头的弯弯绕太多了,“我瞧着皇上并没打算把盼表姐指给皇长子。”

“是。皇上只怕一开始就看中了金姑娘。”赵燕恒坦然道,“皇长子占了个长字,可是皇三子却占了个贵字。皇后虽然把皇长子养在自己膝下,可是——皇后自己都说,陈家姑娘是庶出,即使记在嫡母名下,也始终配不上三皇子。”

“这…这话里也有玄机?”绮年真是叹为观止,“但——若是三皇子娶了陈姑娘,郑贵妃不是等于自己打自己的嘴吗?”

赵燕恒一笑:“若是陈家姑娘做了正妃,就等于把承文伯一家都拉上了三皇子这条船,有这样的好处,别的又算什么呢?”

“可是皇上为什么要同意呢?”绮年听得稀里糊涂。

赵燕恒眼色沉了沉:“皇上当年能登基,太后和郑家就是助力。如今恒山伯在兵部,郑琨在五城兵马司,恒山伯的弟弟郑复在京外做千户,连他的小妹郑末嫁的都是外省的掌兵之人。再说,还有出了太后的承恩伯府,虽然没有恒山伯府这么得势,也是有自己一张姻亲网的。这里头瓜葛太多了。”

“所以皇上其实还是看中了皇长子?”

“慎言。”赵燕恒肃然,“这话不能乱说。”

绮年明了地点点头,又不由得有些忧心:“那,郑家会不会…再说,还有永顺伯呢,他是不是也会支持郑家?”

赵燕恒微微点了点头,又觉得话题太沉重,便笑了笑道:“倒是太后糊涂了,永顺伯是想着拉拢林家的,太后却看中了秦枫——东阳侯倒是想着多结几门姻亲,只是永顺伯怕看不上他。”

“那秦枫岂不是——”绮年想到半疯癫的秦苹,已经快要神经质的阮语,再想到将来陈滢也有可能被家族放弃,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赵燕恒轻轻搂住她,拍了拍她后背。绮年抱着他的手臂,半晌轻声道:“我运气真好。”

赵燕恒微笑起来:“我运气也极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偏偏有些人就是同床异梦,所以像他们两个这样的,确实是好运气…

第101章 及笄礼众生百相

虽然张殊于八月二十日就到京城了,但绮年再见冷玉如却是九月初六,许茂云的及笄礼上。

为怕绮年现在不能随便出门,许夫人亲自下帖子递到郡王府上,请绮年和赵燕妤姐妹两个一起去做客,且请绮年做许茂云的赞者。其实绮年觉得许夫人多虑了,以秦王妃的贤名,绝对不会用任何借口阻拦她出门或者回娘家的。当然,如果她回娘家太勤快,这名声会不会传出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许茂云正在屋里绣个笔袋儿,见绮年来了忙扔下针线起身:“生怕你不来。”

“怎么会。”绮年笑着道,“倒是县主没来,我只带了二妹过来。”赵燕妤是不屑与三品以下官员的女儿交往的,肖侧妃倒是很高兴赵燕好有机会出门。

许茂云一撇嘴:“早料着她不会来了,只是不请她单请你又不好看。赵二姑娘呢?”

“安排在外头,我表姐表妹与她说话呢。”吴知雯自定了亲之后,倒是比从前少了几分清高劲儿,也有些人间烟火气了,知道主动跟人搭话寒喧。

“这是给谁绣的好东西?”绮年看那笔袋儿颜色是宝蓝的,上头绣的梅花虬枝老干,只星星几朵花,取清疏隽朗的意境,不大像是姑娘家用的东西,随口问了一句,却见许茂云脸颊一红,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不出一两个月就要成亲了,多少东西不能嫁过去再绣的?”

许茂云红着脸上来夺:“原是他给我寻了一方旧砚来,我想着总要还个礼。”

“哟,他是谁呀?”绮年故意拖长了声音,若得许茂云更红了脸,上来就要掐她。

两人闹了一会儿,绮年看许茂云鬓发有些散了,便拿梳子来给她抿着,笑道:“不是取笑你,就是要这样有来有往的才好。”

许茂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着她道:“有件事还要对姐姐说…我姑母和表哥也来了,还有——”颇艰难地吐出两个字,“表嫂。”

绮年过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说的是郑瑾。许茂云小声道:“我实在不想你不来的,可是姑母要来,又不能不许她来…”

绮年笑着替她抿了头发:“今儿是你大日子,亲戚自然要到的,放心好了,她是你表嫂,又不是我什么人,不过说句场面话的事罢了,也值得你这样忧心?还是趁早把这笔袋儿绣好是实在的,别等到嫁过去了还未绣好,就丢人了。”

这话惹得许茂云又捶打了她几下,方道:“我还请了张少夫人,一会儿得了空,你和韩家姐姐还有张少夫人好生说说话。”

绮年顿时惊喜:“玉如也来了?”

许茂云抿嘴一笑:“这会儿怕已经到了。”

绮年急急的到前头一看,果然见韩嫣拉了一个年轻少妇的手,两人眼圈都有些红,见绮年过来,冷玉如方起身笑道:“世子妃来了。”

绮年不由得眼圈也是一红,伸手打了她一下:“怎的黑瘦了!”

冷玉如确是比从前黑瘦了,神色也比从前沉稳了,只见了绮年和韩嫣,说话仍旧一如往昔,随手摸了摸脸笑道:“边关那等地方,比不得你们养尊处优,自是要黑瘦的。”

绮年看她这样说话,倒放下了心:“想来边关也不甚苦,至少你这张嘴还养得不错。”三人拉了手坐下,冷玉如猛然想起来:“今日我还有两位小姑是同来的,一会儿少不得要给你们引见,若有什么不妥当的,看我面上休怪罢。”

绮年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你的小姑?张少将军的妹子?有什么不妥当?莫非是给你气受了?”

冷玉如苦笑道:“倒也不是,一会儿你们见了便知。我那亲小姑张沁倒是个知分寸的,只隔房的那个小姑张淳,因她父亲是为了救我公公战死在沙场上的,只剩婶婶带着一儿一女,阖家都把他们当菩萨一样供着。那三小叔张绶也就罢了,性子也温和些,只这张淳——着实的被娇纵坏了。无论如何,你们只包涵罢。”

“嫂子——”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冷玉如话犹未了,已经有两个少女手拉着手过来。两人都是肤色微黑,身材也相仿,穿着一模一样的桃红小袄,松花色裙子,只是一个戴着赤金镶红宝石的鹦鹉钗,一个戴着攒珠掐丝海棠步摇。戴赤金鹦鹉钗的那个一走到近前便轻轻跺了跺脚道:“嫂子这里说话,倒把我和沁儿都给抛下了。”一边说,一边眼睛滴溜溜地只看着绮年头上戴的那朵玉菊簪子。

冷玉如笑了一声,起身道:“这便是我两个小姑,张淳,张淑。这位是大理寺少卿韩大人家的女儿,这位是昀郡王世子妃。”

张淳听了郡王世子妃的名头,眼睛眨了眨笑道:“原来就是嫂子在成都时交好的两位姐姐?如今都是贵人了,我们该行大礼才是。”

绮年不由得有些无语,伸手拦了一下,含笑道:“张姑娘切莫如此客气。既是玉如的妹妹,也与我们的妹妹无异了。”

张淳蹲身行了个福礼,起身便看着绮年笑道:“那我们就叫一声周姐姐韩姐姐了。周姐姐头上这菊花簪真是好看,我见识浅,竟是从没见过的。”

绮年看她目光灼灼,干笑了一声,冷玉如已经道:“这是当年皇后赏给皇长子妃的,皇长子妃又转赠了世子妃,整个京城都找不出第二朵来,西北自然更不得见。”

张沁轻轻拉了张淳一下,张淳便不说话了。这两人站在一边,绮年三人也不好再说私房话,绮年无奈,只得招手将赵燕好也唤了过来,引见给张沁姐妹。她们三个年纪相仿,倒是立刻就拉着手到一边去说话了。

冷玉如低声道:“你快别叫赵姑娘与她们一处,没准过一会儿就有什么好东西让张淳看上了。说起来,一样都是在西北苦了几年,张沁比她不知强了多少,也不知哪里学来的小家子气,看别人的东西都是好的。”

绮年不由得道:“怕是你的东西也被她讨去不少了罢?”

冷玉如轻轻哼了一声:“初时过去不晓得底细,我最好的一对翡翠镯子都给了她,还有两副耳环,几朵珠花,一根雀头钗。恨不得连我妆台上的胭脂香粉都扫荡了去。后头少将军说她就是这样的脾性,再喂不饱的,教我莫再给她东西了,这才算关了闸。”

绮年皱皱眉:“你怎么还唤少将军呢?莫非当着我们的面不好意思了?”

冷玉如默了默,随即道:“唤什么都无妨,无过是个称呼罢了。”见韩周二人都皱眉看着她,便笑道,“当着他的面我自然不是这般称呼,你们莫要如此。”

绮年越听越觉得担忧,忍不住道:“莫非是你们还有些不合?”

冷玉如终于敛了笑容,淡淡道:“我是恒山伯府的义女,又是那般与他成的亲,他防着些儿也是有的。终归如今外头看来我们是举案齐眉,便是公婆那边也挑不出什么来了。至于以后怎样——我还年轻,时间尽有,何况有些事也不是人力所能及,我不过尽我的心罢了。”

绮年听她说得通透,心又放下来一些,想了想低声道:“你可有身孕了?”

冷玉如一怔,噗嗤一声笑出来:“你才成亲多久,怎就问得出这种话来。我且问你,你又如何?”

绮年干咳一声:“还好罢。”

冷玉如眼里闪过一丝黯然,随即就伸手掐着绮年的脸笑道:“瞧你这样儿,哪里是还好?怕是称心如意得了不得吧?”

绮年被她说得脸红,两人对掐起来,忽然听见有人重重咳嗽了一声,抬头看去,却是个穿着玉色素面袄子,深青色挑线裙的中年妇人,身边又有个穿海棠红褙子的少妇扶着,正跨进门来。这中年妇人她们不认得,却认得那红衣少妇正是郑瑾,随即也就明白,这中年妇人必是苏太太了。

苏太太年纪并不很大,也不过才四十岁,身上穿的却极简净,头上更是只戴着一套米珠素银头面,明明走路还很稳健,却拿了一根乌木镶银的手杖。这屋子里坐的多半都是年轻姑娘,有说有笑,她这一进来,众人不由自主都放轻了声音。

许夫人正与韩夫人说话,见这个大姑子进来不由得暗暗叹气,起身迎了上去,笑吟吟地将韩夫人引见给苏太太。苏太太与韩夫人见过礼,坐了下来便微微皱眉道:“今日是云丫头的大日子,怎乱糟糟的?”

许祭酒是极清廉之人,家资并不丰厚,故而给女儿办及笄礼也不以庄严隆重为主,倒是请了好些平日里与许茂云交好的姑娘们来,为的就是女儿不日出嫁,闺中姐妹们怕也就聚这么一回,将来做了人媳妇便没有现在自在了。许茂云性子爽快,交好的朋友多半也是相仿的性子,许夫人又不拘着她们,难免说笑得声音大了些。此时听苏太太这般说,便笑道:“都是小姑娘家,说说笑笑才是本性,我年纪大了,如今也喜欢热闹。”

苏太太皱着两道浓黑的眉毛道:“闺阁女儿以贞静为要,这样大说大笑的,哪里像个样子呢?”

韩夫人因苏家退了绮年的亲事,心里一直的不舒服,不过是看着绮年因祸得福另嫁高门,所以才不再提起此事罢了。今见苏太太这般的说话,便微微一笑接口道:“贞静固是好的,然而年轻姑娘宁可活泼些好,只要大礼上不差,没的拘得她们如槁木死灰一般,与积年老妇又有何区别呢。”

苏太太看了韩夫人一眼,因她是外客,倒不好多说了。旁边郑瑾站着,却听得心里暗暗痛快。她嫁到苏家,本自觉是低嫁,合该过了门便当家理事才是。却不想这位婆婆极是严格,时时处处拿着规矩约束自己。郑瑾在恒山伯府是娇养惯了的,出门交际又有人捧着,从来也没受过这般的拘束,强忍到了回门那天便到母亲面前哭诉。

恒山伯夫人自是心疼不已,但细问之后也无话可说了。因苏太太并未曾有意折腾郑瑾,也不过是如旁的人家一般要媳妇早晚请安,伺候用饭,站站规矩一类。且苏锐原本房里有个通房丫鬟,也是定亲之后就将人打发出去了,如今真是干干净净。苏太太平日里管家理事都要带着郑瑾,一一指导,便是再挑剔的媳妇,也实在找不出这婆婆的毛病来。

郑瑾却是有苦说不出。苏太太确实不曾刻意的折腾媳妇,但要求得极严格,比如什么时候请安,请安之后给婆婆冲沏茶水,水温应到多少才最合宜…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且苏太太性子冷静,平日里若非必要便不开口,更不必说逗趣说笑之类,只把个郑瑾拘得憋闷不已,只有回了自己院子与丫鬟们说话解闷。

再说苏锐,倒是个言笑晏晏的人,并不似苏太太一般刻板。只是他如今在翰林院供职,翰林院清闲,他却是以状元的身份进去的,众所瞩目,少不得要格外勤勉,每日甚晚才回来。且他回家之后先要去向苏太太请安,陪着母亲用饭,饭后还要奉一杯茶,夫妻二人才能回到自己房中。说不上几句话便要歇下,以便第二日晨起点卯。

日日如此,才不过成亲一个月,郑瑾已经被拘得要发疯。偏偏苏太太事事依着规矩来,她又是新妇,连回娘家松散一日都不成,每天伴在苏太太身边,少不得心里暗暗地骂。如今见苏太太这套规矩在韩夫人面前吃了瘪,自然是心里痛快得很。

许夫人见郑瑾在旁边立着,便笑道:“姐姐让外甥媳妇坐下罢,这里也没有外人,不必这样拘礼了罢。”

苏太太这才对郑瑾道:“你去那边与相熟的姐妹说说话罢,只莫要失了规矩便好。”郑瑾巴不得这句,连忙答应一声走了开去。

冷玉如悄声道:“这苏太太看着倒有几分本事,郑瑾娘也被管得这般老实了!”眼看郑瑾走过来,便起身笑迎。她是恒山伯府的义女,如今倒正经要叫郑瑾一声姐姐了。

郑瑾坐了下来,先看见冷玉如黑瘦了些,心里不由暗暗松了口气,心想西北边关可见艰苦,幸而自己不曾去。此时张淳张沁也过来见礼,张淳一双眼睛在郑瑾身上脸上转了转,发现郑瑾的饰物虽是不多,却样样贵重,不由得又看住了。冷玉如头疼之极,幸而张沁和赵燕好一起,借着说话将她拖开了。

郑瑾也是一双刁钻的眼睛,张淳那样子如何看不明白,心里更是有几分得意。说是西北大将,家里怕不知是个什么情形呢,才养出这样眼孔浅的女儿来。正得意着,转眼看见绮年静静端坐,身上穿一件洋红底子织银色碎花的小袄,下头月白色裙子,头上除了那朵橘黄色外皮的玉菊花外,就是零星点缀着几朵翡翠珠子与珍珠串起的珠花,乍看如同片片绿叶衬着那朵玉菊花,十分清雅。耳朵上坠一串火红的珊瑚珠,又不失新嫁娘的喜气,愈显得那颜面白里透红的娇艳。若细看,那珠花所用的珍珠颜色粉红,皆是上好的大颗南珠,翡翠又极剔透,瞧着不显,却比她自己头上插戴的还要贵重。不由得心里暗骂苏太太,说什么苏锐如今只是翰林,她出门穿戴皆要守着规矩不可逾越了,免得被人说轻狂。这规矩规矩的,害得她最好的那些首饰都不能戴出来,生生的就被人家比下去了。

心里有气,郑瑾不由得就笑了一声道:“世子妃也来了?不知世子身子可大好了?怎的不曾一起来呢?”

绮年懒得理她,何况还碍着冷玉如的面子,便淡淡道:“多谢苏少奶奶挂念,世子如今在六科里领了个缺,日日要去衙门,自是不能来的。”

郑瑾一怔。苏太太和苏锐从不与她说外头的事,这些日子她被拘在家里,竟是不知皇上在勋贵子弟中进行考核一事,此时乍听了赵燕恒有了差事,竟接不上话。

绮年看她这样儿就知道她已经与外头的世界有点儿脱节了,淡淡一笑不再说话。转眼却看见门口又进来两人,却是林夫人与林悦然,便起身迎了过去。

林夫人明显地比前些日子气色好了许多,连林悦然也有了几分大姑娘的模样,行动间稳重了许多。许夫人也迎上来,将林夫人给苏太太引见。苏太太见了礼,目光却在绮年身上上下打量,道:“这位便是郡王世子妃?”

许夫人轻咳一声。她本不欲让绮年与大姑子碰头的,谁知林夫人来了,倒将绮年引了过来。绮年却笑了笑,大大方方福身道:“苏伯母安好。”通过韩家,她跟许家苏家都有转折亲了,叫声伯母也是合情合理的。

苏太太应了一声,眼睛还在打量着绮年。绮年却不愿让她多看,笑向林夫人道:“伯母这里说话,我和悦然妹妹去那边。”拉了林悦然的手走开,问道,“瞧着伯母气色好了许多,想是伯父那里一切顺遂?”

林悦然微低了头道:“父亲那边自是顺遂的。”

绮年觉得她变化实在太大,不由得追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瞧着你倒似不开心的样子?”

林悦然一抬头,眼圈居然红了,吓得绮年赶紧将她拉到外头僻静处,方细细问道:“这是怎么了?”

林悦然拭着泪,半晌才道:“前些日子,爹爹竟是要把我许给永顺伯做二房…”毕竟是年轻小姑娘家,说着脸也红了。

绮年想起中秋宫宴上太后说的话,不由得道:“听说太后相中了东阳侯府的姑娘…”

林悦然道:“可不就是呢。只我一直不知,原来爹爹是想拿我换了官位。幸而太后不曾看中我,这才…”说着,眼泪扑簌簌就掉了下来。

绮年抚着她的肩,也不知说什么好,半晌才道:“伯父大约也是觉得永顺伯府门第高,又是领了旨可以扶正的…若永顺伯是个不堪的,想来也不会将你许过去。且如今此事不也未成么。”

“爹爹是存了心要拿我去换官,成与不成又有何两样!”林悦然跺着脚道,“让我去做,做妾,不是要卖我么?只道爹娘都是疼我的,却不知…”

绮年只得苦笑。其实这些娇养深闺的姑娘们,婚姻大事皆是听从父母之命。外头人看着光鲜亮丽的亲事,有多少只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将女儿去联姻的?林悦然自幼娇养,想来林家夫妇养女也未必是想着卖女,只是事到临头只有女儿可卖,那也只得卖了。难怪林悦然仿佛突然长大了一般,想是终于看到了世事残酷,陡然间被迫着成熟了罢。只是这般一来,怕是与父母要就此生分了。

毕竟是在许家,林悦然哭了片刻,那里已经要开始行礼了,也只得拭了泪进去。许茂云穿着初加的礼服出来,俨然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许祭酒夫妇看着也倍觉欣慰。

张淳坐在冷玉如身边,看着绮年站在那里做赞者,忍不住道:“嫂嫂去过郡王府么?”

冷玉如实在不愿带这个隔房的小姑子出来,无奈此次进京就是为了给两个小姑子寻亲事,不带出来走动怎能让人看见呢?随口答道:“不曾去过。”

张淳眼睛发亮:“世子妃既是嫂嫂的知交,嫂嫂何不与她说说,请我们去郡王府做客?”

冷玉如沉了脸,幸而旁边坐的是韩嫣,不然若被别人听见可不丢脸,冷声道:“郡王府哪里是什么人都去得的。此时正在行礼,有话回家去再说。”

张淳转转眼珠,转身去找了赵燕好,笑盈盈道:“听我嫂嫂说郡王府极大的,园林都是极精致,我长在西北,还不曾见识过呢。”

赵燕好与她说了一会儿话,初时还觉她爽利,后头险些连腕上的金镯都被讨了去,已经有些头疼了,闻言便不接话,只管微笑。张沁在后头不停地扯着张淳的衣角,好容易将她拉回了自己座位上,与冷玉如交换了一个眼色,姑嫂二人都是暗暗松了口气。

许家地方窄小,礼成之后若是宴客就太逼仄了些,来者都是熟人,自然都纷纷起身告辞。冷玉如拉了绮年的手往外走,一面约定待宅子收拾完毕,便请她去家中做客。走到大门,便见张家一辆小马车停在那里,车边上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并着一个车夫在那里说话,见冷玉如出来便上前来迎。

冷玉如笑向绮年道:“这便是我小叔张执,如今进京来准备后年考武进士的。”

绮年见那张执模样与张殊有五六分相似,只是更年轻些,还有几分青涩,对冷玉如倒是颇为恭敬,心里就又放下几分。

两家人都上了马车,驶出街口便要分道扬镳。张家马车刚刚起步,绮年便听车辕上的立秋道:“世子爷来了!”掀起车帘一看,可不是赵燕恒骑着匹白马迎了上来,不由得欢喜道:“你怎来了?”

赵燕恒驱马到车边,含笑道:“今儿衙里无事,想着过来接你回家。你不是一直想着去庄子上看看么?我已与父王回禀过了,明日我休沐,今日我们便走,去庄子上住一晚,明日回来。”

绮年喜出望外,碍着马车里还有个赵燕好,只能脉脉地看了丈夫一眼,把车帘放下了。赵燕恒在外头一笑,护着马车扬鞭离开。却不知那边张家马车尚未行远,有人掀着车帘,已经将他的举动尽收于眼底…

第102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

?“…世子妃知道你们世代都是种庄稼的,不会种茶种花,又怕头几年没出产,家里不得进项。这些都不必担心,世子妃把规矩改了,不但不用你们交租子,还给你们发工钱。过些日子就有师傅来教你们种茶种花,先学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每人每月发糙米一斗,还有三百铜钱。三个月之后,再让你们试种三个月,仍旧是发米发钱。待过了这试种的三个月,就要看各人的本事了。种得好的,世子妃还给你们长工钱,种的不好的,就要减工钱,不论男女老少,只看你的本事。世子妃说了,这种茶种花,头两年虽是出产不了什么,这工钱却不会少你们的,待后头有出产了,你们除了拿工钱之外,管的那块地里的出息可以抽两成…”

绮年伏在窗口上看着外头的风景,笑向赵燕恒道:“你这个立秋实在是伶俐,这么一大篇规矩,难得我只说了一遍他就记得牢牢的。”

赵燕恒笑着点了点头:“他这张嘴是最管用的,我身边四个小厮,顶数他嘴皮子活泛。”若有所思地看着绮年,“倒是你,对这些地里的事知道得也不少?”

“我家在成都那边也有两个庄子不是?”绮年笑着打了个太极,“这种花种茶的事,倒是我哥哥从前跑的地方多,偶尔跟我说过的。如今正有两个铺子对景,想着不如就做起来,若能成至少省了运货的费用不是?”

赵燕恒凝视着她:“你不但能想到种茶种花,还能想到在三里庄种花生开油坊,估摸着京城近郊这些庄子,有种米的有种菜的,却没几个这样大片的地拿去种花生的。这花生也不过就是十几年前才从别处带进来的,你怎么就敢这样大片的种呢?若是榨出来的油卖不出去呢?”

绮年心想我能跟你说花生油在我那个时候已经普及到不能再普及了么?将来花生油是食用油的主力成员呢,不可能卖不出去的。这些话当然不能说,她就只能分析道:“一来是那地实在适合种花生,种稻米是不成的。你也看了那土了,河东边种稻米还勉强,河西那边都是沙地,年年种年年亏。姓顾的仗着自己有个内监兄弟,上欺东家下压佃户,自是不管个好歹,其实连佃户们都知道那地不好种的,不然为什么一说他们就情愿了?若真是地好,种熟了的事,他们也不肯轻易换的。”

赵燕恒失笑:“也是。姓顾的不过就能欺压一下那些商户佃户罢了,倒是你摆出世子妃的谱来,还是怪威风的。”

绮年走过去趴到他肩上:“我那还不是仗着世子爷的威风吗?狐假虎威而已。”佃户们被姓顾的欺怕了,原东家是个商人也惹不起内监,可郡王府却是不怕的,“姓顾的倒还识相,我搜罗的那些证据竟都没用上。”

赵燕恒轻哼了一声:“除非他不想活了才敢跟郡王府杠上,你给的银子也不少了,这些年他又得了多少好处?足够他过后半辈子了。”

绮年眉开眼笑。特权阶级还是好用滴。

“只是这头几年,小河庄怕是没什么出息了。”

“我知道。”绮年扳着手指,“买茶苗花苗,雇师傅来教,还要买炒茶制香的家什,加上工钱,估计这两年之内总要投进一万银子去。”

“够用么?”赵燕恒摸摸她被阳光晒得红扑扑的脸颊,“若是手头紧,叫立春去我账上提银子。”

“现在还不用。”绮年笑眯了眼。郡王府给了她五万银子的聘礼,这里头现银就有三四万之多,置办完了嫁妆也还有一万多现银,何况还有小杨那里的生意和两个铺子顶着,周转并不为难。但赵燕恒的话实在好听,那种“卡拿去,钱随便花”的感觉最让女人喜欢,不一定是要花他的,但是这种感觉实在好。

“世子爷真大方,妾身要是哪天没银子用了,就去找世子爷要。不知道世子爷有多少身家呢?”

赵燕恒伸手把她搂到自己腿上,好笑地点点她的鼻尖:“别摆出一副财迷相来,回头让立春把账本收拾收拾给你看。有一半是母妃的陪嫁,还有些是父王的赏赐,也有这些年我在外头悄悄置的产业,其实也不算多,值个二三十万银子吧。你省着点花,别花光了,本世子爷就得带着你去街上讨饭了。”

赵燕恒话音未落,窗户外头哧地一声有人笑了。绮年吓了一跳,赵燕恒已经抓起桌上的茶杯扬手甩了出去。茶杯穿破窗纸摔出去,只听外头人哎哟一声,却没听见茶杯摔破的声音,想来是装模作样的。绮年听着那个声音耳熟,想了一想:“周——”

“就是那个混蛋!”赵燕恒没好气道,“还不快滚进来。”

周镇抚穿着一身便服,手里拿着那个完好无损的茶杯,笑嘻嘻地翻窗进来,先对绮年行了个礼,便嬉笑道:“秀材你好黑的手,险些砸得我破了相。”

“谁叫你听壁角,活该!”赵燕恒瞪了他一眼,虽不曾真动气,却也觉得有些尴尬。

绮年看周镇抚脸上还有茶叶末儿,忍着笑拿了条干帕子塞给赵燕恒,又沏了一杯茶上来。周镇抚拿着赵燕恒扔给他的帕子擦了擦脸,乍舌道:“幸而不是滚开的水。”

若是滚开的水,赵燕恒又怎能拿去砸他,看他那样儿也忍不住想笑:“放着大门不走偏要翻窗,合该浇你一头的滚水!”

周镇抚拿着帕子装模作样闻了一闻:“是毛尖,且是今年的新茶!”

绮年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赵燕恒看了她一眼,柔声道:“你先下去罢,叫外头人莫要进来,也莫要说汉辰过来了。”

绮年怔了怔,哦了一声退出去了。周镇抚斜了赵燕恒一眼:“怎的,莫非怕我多看了世子妃?”

“胡闹!”赵燕恒板起脸,“你说的那些事哪有件好的,她听了徒增烦恼罢了。”

周镇抚咂嘴道:“当真是体贴,只是我看世子妃又不是那经不得风雨的,别人听了或要惊怕,她却未必。”眼看赵燕恒扬起了眉,马上摆手,“言归正传,言归正传,你心疼自去心疼,我不过白说两句话。永顺伯与东阳侯府的亲事已然定了十月十八,钦天监选的好日子。永顺伯递了表,说成亲之后就要动身返回渝地了,你看他会乖乖回封地么?”

“他自是想呆在京里的,就是太后和郑家也不想让他回去。只是他此时要留在京里,却是一无借口二无好处。”赵燕恒沉吟着道,“若是要支持三皇子,便是回了封地也是一样的。他若不傻,必会离京的。”

周镇抚端了茶喝了一口,冷笑道:“皇上对他一直疑心着,若只是支持三皇子倒也罢了,就怕他自己有不臣之心。”

“他便是再有不臣之心,身份上也摆在那里。休说上头还有三位成年皇子,便是都没了,也轮不到他。”赵燕恒摆摆手,“太后倒是真心想着他开枝散叶平安一生,虽说只是个伯,但太后若去求求,给他个世袭罔替,倒也能保得子孙顺遂。若是保三皇子,若成了,纵有个从龙之功,也不过就是封侯封公,照样的五世而斩,也未必强似如今;若是三皇子不得大位,便更得不偿失了…我若是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不回封地的理由,须知他若赖在京城里不走,皇上便是不疑也要疑他了。自然,他即便是离了京,京中诸事也是逃不开他的眼的。”

“这倒是。”周镇抚又喝了口茶,“我照着尊夫人所说的绣娘之事去查了,果然,华丝坊雇佣的绣娘有近千人之多,其中怕也杂着些真正的细作,幸而发现得早,若再过个三年五载,怕是这张网就要连京城都网住了。如今仅据我所知,从巴蜀一地往京城这边走,各府道州县官员怕是都在这网里了。”

“你可禀报了皇上?”

周镇抚点了点头:“可是仍无实证可说华丝坊就是永顺伯的产业。皇上倒有心去渝地查一查他的银钱动向,只是没有借口派人去。”

赵燕恒审视他片刻,扬了扬眉道:“你可是把主意打到我身上来了?”

周镇抚嘿嘿一笑,摸着头道:“我只想着,秦枫不也是你的表妹么?”

“胡闹!她姓秦我姓赵,要送嫁自有她亲兄弟,我这表兄算是什么!”

周镇抚叹道:“我若能去早便去了,只是郑家如今盯着我,实是不敢乱动。”

赵燕恒毫不客气地戳穿他:“怕是你觉得我有个郡王世子的身份,即使有人疑心也不敢随意动我罢?”

周镇抚嘿嘿地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道:“圣上如今春秋正盛,便是皇长子得了东宫之位,将来也还有十几二十年呢。”

赵燕恒明白他的提醒。虽然皇长子也是皇帝属意之人,但天家无父子,皇帝同时也防着儿子们呢。这些臣下们偏向哪位皇子无妨,但若因着皇子忘了皇上,那就是罪了。皇帝就是皇帝,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绝不允许挑战皇帝的权威。你首先是要忠于皇帝,然后才是忠于皇帝选出来的太子。

“我总要有个理由才能出去…”新婚燕尔,且夫妻二人看起来又十分和谐,若没个理由就跑出去,岂不是明摆着让人疑心吗?

周镇抚挠挠头,推脱地道:“这理由你自己想罢,横竖你是极聪明的。”见赵燕恒眼刀横过来,马上求饶道,“我当真是没主意了,如今这脑袋里乱哄哄的有一百只蜂子飞来飞去——皇上才接着密报,上回广东献俘被劫之事有了消息,为的是灭口!”

“灭口?”赵燕恒脸色微微一变,“灭谁的口?那群俘虏能说出什么了不得的消息来?”

周镇抚耸耸肩:“这我可就不敢妄言了。不过你昨日午后就离京了,自是不知道西北张家军亲兵与两营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较量的场面,皇上大发雷霆,把两营军的几名将军和区区在下都骂了个狗血淋头。恰好下月就是张将军四十生辰,皇上命人带了寿礼去边关赏赐,又想起两广总兵的功劳来,于是又把在下骂了一顿,连着羽林卫的几名勋贵子弟,加着两营军里的十几个人,一总打包扔到广东去了,说是叫我们去看看人家当兵当成什么样儿,学会了才准回来。”

赵燕恒似笑非笑:“因此你要去广东了?”哪里是去学广东的兵,分明是去查这灭口之事的。

周镇抚挤挤眼睛:“正是。因此这永顺伯的事,我是实在顾不上了,据我所知,皇长子是在皇上面前荐了你…”

“皇长子?”赵燕恒眉头紧皱,“他荐我,岂不招得皇上疑心?”

“皇长子说,上回你出京遇了流匪,临危不惧,非但逃得性命,且将流匪所在之处都能摸清,可见有吕老将军遗风,只怕并非传言中的纨绔之徒。”周镇抚咳嗽一声,“自然,在下也就顺水推舟地说了几句。”

赵燕恒眼里微微有一丝笑意:“你说了什么?”

周镇抚翻翻眼睛:“我只说上回在大明寺后山遇了你,乃是换了装束想去文会上走走。皇上英明,自是要问为何一个堂堂郡王世子,要去文会还要乔装打扮。此中原因在下自是不解,只说大约你这些年名声在外,如今想要浪子回头,又怕众人笑话罢。至于皇长子又会说些什么,在下可就不知了,亦不能妄加打探。”

赵燕恒沉吟不语。他没想到皇长子会捡了这个机会将他推上去。至于皇长子要说什么,他亦能猜到几分,无非要借与自己相识多年的金家兄弟之口,将他多年来不得不示弱以自保的事情稍稍透露几分。或许连这示弱之举也不必宣之于口,皇室中人,各种手段只有比后宅更花样翻新,这等韬光养晦的举动,当年便是皇帝自己也是做过的,又何须讲得太明白呢。只要有了皇帝的话,以后他的举动就不仅仅是在皇长子眼前有功劳,在皇帝那里也是功劳了。

周镇抚想了想,又叮嘱道:“皇长子之所以荐你,乃是因着你是秦家姑娘的表兄。秦家姑娘的长兄比你位高,不可久离,次兄年纪又还小,二房的两个儿子一个外放,一个又是庶出的,都不合适。最重要的——”他压低了声音,“东阳老侯爷身子怕不成了,孙子们都想着守在眼前,因此你去送嫁才能顺理成章。皇上自是不会如今就信了你,少不得还要派人与你一起去的,到了那边,就看你的了。”

赵燕恒明白他的意思。永顺伯的账哪里是好查的,若是自己能在皇帝派去的人眼前露了锋芒,怕是比在皇帝眼前直接表现还要好些。

周镇抚眼看时间不早,起身伸了伸腰:“我可得赶回去了,明儿就要被打包丢去广东,你自己拿主意罢。”

绮年在外头屋里坐着,终于听见窗户响了一声,而后赵燕恒慢慢走了出来,面上神色若有所思,抬头见了她便笑了笑:“等得可急了?”

“也并不太久。”绮年观察着他的脸色,“可是有什么事?要立刻回城么?”

“与此事无关。”赵燕恒挽起她手,“不是说要去外头弄什么野餐么,走吧。你将帷帽戴上,这会儿日头毒起来了。”

绮年已经叫如鸳如鹂准备了几个攒盒,这时候拎上,一行人就往山脚下去了。绮年边走边看赵燕恒,直看得赵燕恒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脸上难道有花么?”

“你有心事。”绮年认真地说,“若是不能说与我听的就罢了,若是不怕我听,有什么事不妨说出来,我虽不见得能出什么好主意,也没准能给你提个醒儿。”

赵燕恒轻叹一声:“并不是不能让你听,只是有些事你听了徒增烦恼而已。”

“这有什么。人说夫唱妇随,你既烦恼,我跟着烦一烦又有什么?你有什么烦心事,不与我说,却想与谁说去,嗯?”

赵燕恒看她斜着眼瞥自己的样子,不由失笑:“自然是只能与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