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母亲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花御一连忙解释道:“母、母后息怒,儿臣没有再推脱的意思。”

  他只是一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没有心情在他父皇病危的时候欢欢喜喜地做这个太子。

  可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花御一也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行事了。

  直到此刻他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

  兄弟二人从房中退出来的时候,大皇子看着面色凝重的弟弟,有些庆幸又有些感激地拍了拍花御一的肩,“二弟啊,多亏有你,哥哥我才能活着喘气啊!要不然父皇病重的时候,母后要是要我来做这个太子,我可真是要吓得尿裤子了…”

  这说的都是些什么话!花御一微微皱眉,摇头一叹。

  夜幕之中,灯火错落。花御一身上的大氅迎风鼓起,如同银色的雪原,辽阔而悲壮。

  大皇子看着他的背影,默默摇了摇头。他这个弟弟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冷了一些,这样生活有什么乐趣!

  大皇子不知道的是,花御一冷漠的一面只是在人前,在遗珠面前…他简直幼稚的没边。

  遗珠。

  想起遗珠,吞心蚀骨的想念将花御一紧紧缠住。可他忙成如今这副样子,分-身乏术,每日也就只有回寝宫的路上,能够抬头看一看天上的月亮,想一想她。

  虽然暂时,他们没办法相见,因为他父皇的缘故,他们又很有可能近期难以成婚,可花御一坚信,他完全等得及。只要最后和他在一起的人是遗珠,那么过程曲折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午夜醒来,他经常会怕,怕她在他顾及不到的时候,偷偷地回了燕国。

  毕竟她还不是他的妻。

  她是燕国的公主,她属于燕国。

  花御一的册封大典来得很快,就定在两日之后,腊月十二那一天。

  恰好各国使臣在此,也免了通知各国,等候使臣来贺的麻烦。

  从冬猎改为观礼,各国使臣津津乐道地议论个不停。

  直到典礼开始的那一刻,钟鼓齐鸣,周围再无一丝嘈杂之声。

  花御一身着一身正红色四爪蟒袍,头发束以玉冠,形容肃穆地走在鲜红色的锦毯之上。

  晨起日出,万丈光华洒在他的身上,如同徐徐升起的另一个太阳。

  此时此刻,遗珠父女正如当初刚刚来到鲁国皇宫时、围观花御一的冠礼一样,躲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

  她直直地望着花御一,一瞬不瞬地望着,仿佛想要将他此刻的样子刻在心里。

  “你还别说,我这小结巴女婿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步行云小声跟她嘀咕道:“啧啧啧,真是的,我眼光为什么这么好?”

  遗珠无语地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话。

  她已经好几天没看到花御一了,此时此分,遗珠当真恨不得自己的眼睛能够长在花御一身上,不离开他一时一刻才好,哪里还顾得上和步行云闲聊。

  步行云见女儿这般,只得默默望着天。

  老谢,女大不中留啊…

  花御一被立为鲁国太子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各国。

  各国皇室纷纷派人送出贺礼,其中礼最隆重的,当属赵国。

  他们派出了三十万铁骑,气势汹汹地朝鲁国而来。

  病中的老皇帝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气急攻心,竟然一命呜呼,就这么去了。

  花御一从皇子晋升为太子,搬进东宫的第三天,就再次晋升,一跃成为鲁国的新帝。

  这变化太快,花御一表示他有些承受不来。

  可是他就是承受不了,现在也得受着。因为鲁国的现状,不容许他倒下。

  要说鲁国和赵国好歹也是有秦晋之好的,赵国人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

  所谓师出有名,赵国突然向鲁国发兵,总得有个理由吧?

  结果赵国攻打鲁国的理由一传出来,鲁国人都笑了。

  是被气笑的。

  赵国人竟然声称,恰是因为赵鲁两国有姻亲,因此不能看着鲁国二皇子谋逆造反。

  他们赵国派兵,是来帮助鲁国的大皇子,继承皇位的。

  大皇子是徐皇后嫡出的嫡长子,怎么能弃嫡长子而立嫡次子呢?

  立了第九子为皇太子的赵国皇帝表示非常不妥,因此派慕容胤亲领三十万大军,前来帮助鲁国解决皇位继承的“纠纷”。

  大皇子花御祁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腿都吓软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颤颤巍巍地问花御一,“二弟,赵国人是不是脑子有坑?”

  花御一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我能做皇帝?”大皇子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他们这是要亡我大鲁啊!”

  大鲁是什么鬼…

  鲁国从一开始,就只是燕国的一个诸侯国。早先鲁王并无反心,后来见反的人多了,心也跟着痒痒起来。花御一的曾祖父干脆就称了帝,赚个皇帝的名头当当,但还真没想过像燕国、赵国那样,成为一个多么多么强大的国家。

  鲁国真正壮大起来,还是从十年前,瑞安王助鲁国灭骁国开始的。

  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当初他们靠瑞安王而强盛,或许这就注定了他们难逃瑞安王这一劫。

  没错,不仅赵国起兵,瑞安王肖永昌也背叛了鲁国。

  几日之前,鲁国朝廷之上激烈地讨论着,该由何人出征正面迎敌。

  呼声最高的,自然是军功卓越的瑞安王肖永昌。

  可是因为遗珠的提醒,和花御一自身的怀疑,他并没有立即同意由瑞安王出征,而是任命另一名老将为主帅,前往前线抗敌。结果战况并不乐观,鲁*队被打得节节败退,几日功夫,就已经连续失掉了三座城池,边关数次告急。

  战事不利的消息传回国都之后,先前推荐瑞安王为主帅的大臣们纷纷指责花御一的错误判断,认为这位新帝没有经验,用错了人。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对花御一的质疑声不断。

  直到昨日,瑞安王带着几十名府兵冲出京师。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私自前往鹿城。

  鹿城驻扎着五万人马,正是当年肖永昌从骁国带来的俘兵,还有他这些年培养出来的亲信。

  五万人马当中,已有四万被花御一悄无声息地提前调离,且分散在各地。

  肖永昌赶到的时候,看到自己准备了那么多年的人马只剩下一万,气得当场破口大骂。

  他痛骂花御一的狡诈多端,仿佛他自己才是救鲁国于水火的正义之士。

  第九十章

  第九十章

  肖永昌叛逃的事情一出之后,鲁国朝中上下再也没有人敢对花御一的决定有异议了。

  因为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就算他暂时是不对的,他将来也是对的。

  更何况留在朝中的这些人,以前和肖永昌关系好的,现在怕被株连谋反之罪,不敢出头说话。和肖永昌关系不好的,只会落井下石。一时之间,朝中上下竟是难得得和谐,终于可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了。

  可鲁国的情形还是不容乐观,甚至更糟了。

  今天早上,花御一接到消息,称赵国有意与燕国联姻,共同对付鲁国。

  赵国在鲁国的北面,燕国在鲁国的南边。如果两国合力出兵,两面夹击,那么鲁国就是瓮中之鳖,凶多吉少了。

  战事发生之后,虽说都城暂无战火波及,但花御一还是担心兵荒马乱之下,遗珠父女会有什么闪失,所以在他继位当天,他就派人把他们接进了宫,仍旧住在俢仁宫里。

  遗珠因为身份敏感的缘故,从来不曾主动来御书房找过花御一。

  可花御一心烦意乱的时候,就忍不住去找她。和遗珠说说话,他的心里就能平静许多。

  晨雾弥漫,寒意入骨。

  花御一走进自己住了二十年的寝宫,走在那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上,去见他朝思暮想、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他来得很早,遗珠才刚刚起来,正准备吃早膳。见到他来,就举起一个小笼包,笑着问花御一,“要一起么?”

  花御一不说好也不拒绝,只是突如其来地说了一句,“赵国,要和燕、燕国联姻。”

  遗珠怔了怔,问他,“谁和谁?”

  “十一公主慕、慕容菱,和你的弟弟谢庭川。”

  “那你大可以放心。”遗珠浅浅一笑,“我弟弟要娶的皇后另有其人。”

  花御一摇头,“不、不是皇后,而是贵妃。”

  “贵妃?!”遗珠意外不已,“赵国先前不是曾放出话来,说他们的公主绝不与人为侧室么?”

  “哼,”花御一轻轻冷哼一声,“我的姐姐可以做贵妃,你的姐姐也可以做贵妃,为何赵、赵国的公主就不可以?”

  “他们有兵有马,自然猖狂些。”遗珠叹道:“只是没想到那个慕容菱看起来心高气傲,竟然也会同意做贵妃。”她说着又摇摇头,“只怕她也是不情愿的吧,只是战事当前,由不得她情不情愿了。”

  花御一却是对慕容菱的想法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只是担心,担心鲁国真的不得不与燕国为敌。

  遗珠看了他一眼,见他眉头深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隐约明白他的愁绪。

  但很可惜,她人在这里,手中一点权力都没有,帮不上他什么。她只能安慰他说:“别担心,燕堂不一定会同意。赵国人诡计多端,燕堂又何尝不是?与赵国合作,等同于与虎谋皮,燕国不会轻易同意出兵的。况且如今十二月的天气,冰天雪地。赵国在北,士兵大多已经习惯了严寒,倒不觉得什么。燕国在南,兵士哪里受得了这份寒冷?怕只怕赵国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先引诱燕国一起攻鲁,再趁机南下,直取燕国。”

  遗珠这一番话,分析得透彻又明白,仔细想想,还非常的有道理。

  花御一不禁有些刮目相看,又或许只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他怎么想怎么觉得她厉害的要命,“鸢儿,你不去做个将军,实、实在是可惜。”

  遗珠听了这话,不禁摇头一笑,“我身娇体弱,手无缚鸡之力,做什么女将军?我也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你听过便是,怎么决定,还是由你。”

  花御一知道,遗珠这么说是在避嫌,怕他误以为她在暗暗帮燕国谋取利益。

  他忍不住拥她入怀,将脸贴在她的头顶,疲倦又深情地说:“我相信你。”

  遗珠的身子僵了僵,将手中的筷子放了下来。

  她浅浅一笑,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我也相信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花御一闭上眼睛,沉默地点了点头。

  他没有在这里呆多久,又赶着回去处理政务了。

  按说先帝驾崩,理应停朝,可战事当前,花御一就忙得跟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哪里还敢停朝?

  好在还有大皇子花御祁这个“孝子贤孙”,他每天都抱着结结巴巴才会说话的三皇子,在先帝灵前哭个不停。

  除了大皇子和三皇子,灵堂前还轮流跪着几名太妃。其中哭得最伤心的,还数三皇子的生母萧贵妃。她没想到老皇帝的病拖了这么久,还真说没就没了。她的儿子还那么小,这回是真没什么指望了。

  不过让萧贵妃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傍晚,忽然有一个陌生的小太监来到俪襄宫,自称是安敏郡主身边的人。

  花清词一向看矫揉做作的萧贵妃不顺眼,和她半点私交也无,萧贵妃一时没有想明白,安敏郡主派人来找自己做什么。

  可是很快,一个大胆的念头闪电般出现在她的脑中。萧贵妃整个人都战栗起来,用指甲掐着手心,才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问那小太监来意为何。

  那小太监生得一双细长的丹凤眼,眉心有一颗黑痣,笑起来的时候眼中透出阴险的光。

  “贵妃娘娘,不瞒您说,奴婢是王爷派来的人。”

  “瑞安王?!”尽管萧贵妃心中已然有数,但亲耳听到和猜测是两回事,她没有想到瑞安王真的会找上自己!

  见小太监点头,萧贵妃一拍桌子,色厉内荏地尖声说:“大胆!瑞安王乃是反贼,那你就是反贼的亲信!你怎么胆敢跑到本宫的寝宫里来?就不怕本宫让人将你拿下,送到陛下那里么!”

  这小太监不愧是瑞安王千挑万选出来的人,一般的奴婢面对上位者的怒容早就吓傻了,可他却是不慌不忙地说:“贵妃娘娘现在就发怒,是不是太早了一些呢?不妨听完奴婢的话,再做决定。”

  “你…你要说什么?”听见他叫自己“贵妃娘娘”,萧贵妃的语气明显软和了一些。

  自从先帝驾崩之后,她就“荣升”成了贵太妃,可她心里头一点都不想做这个太妃。

  在她心里,她的儿子理应得到这世上最好的,她应该做太后才对!

  小太监看着她的脸色道:“时间紧迫,奴婢长话短说吧!我家王爷想问娘娘,可否想要三皇子登上皇位?”

  萧贵妃右手一颤,不小心打翻了茶盏,“你说什么?!”

  小太监笑道:“我家王爷想与贵妃娘娘合作,助三皇子登上皇位,不知娘娘可否愿意?”

  能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萧贵妃心中当然是一千个愿意,一万个愿意。

  可她又不傻,当然不会相信这等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她冷笑一声,沉声道:“本宫愿意又如何,不愿意又如何?眼下的局势,瑞安王根本就说了不算。赵国人的铁骑要是踏进了宫,还会听他的话立谁来做鲁国的新帝么?”

  小太监万万没想到,萧贵妃一介女流,面对如此大的变故竟然还能保持清醒,说好的狼子野心会冲昏人的头脑呢?她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这…赵国派兵来鲁国,只是为了匡扶正义,另立新君。可大皇子荒淫无道,就算是被花御一抢去了皇位,也没资格做太子。还是娘娘的三皇子天资聪慧…”他说着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包药粉,“只要娘娘想办法,将这包药投入花御一的饮食当中…”

  “够了!”萧贵妃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说道:“任凭你怎么说,本宫都不会做出这种事来!本宫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这一点你没说错。可是你们如果想利用这一点,让本宫帮助你们整垮鲁国,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本宫是一个母亲不假,可我更是一个鲁国人!”

  “好!娘娘说得好!”萧贵妃话音刚落,一旁的宫人们纷纷整齐地鼓起掌来。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他绑去陛下那里!”

  “啊…好的娘娘!”

  瑞安王派来的小太监:“…”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遭遇这样的结局,气得连咬舌自尽的力气都没有了。

  花御一和他的母亲徐太后知道这件事之后,意外之余都多少有几分感动。最后由花御一抽空颁下了一道圣旨,封三皇子为襄王。待他成年之后,即可接萧贵妃出宫养老。

  萧贵妃抱着儿子还有册封的旨意,痛哭出声。

  转眼之间,新的一年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鲁国上下因为国丧的缘故,一片缟素。除了太阳偶尔露出红彤彤的脸庞,没有人敢再使用大红。

  举国上下、铺天盖地的白,加上银装素裹、漫无边际的雪,一时之间,天地间都充斥着白色,让人心沉寂下来的同时,不免生出一丝荒芜的凄凉之意。

  新年的第一天,燕国那边传来消息,道是大将军燕堂,同意了与赵国联姻之事。

  这就意味着在遗珠的弟弟迎娶燕堂的女儿为皇后之前,十三岁的谢庭川即将迎来他的第一个妃子。

  遗珠支着下巴想了想弟弟将来的后宫…还真是够精彩的。

  她默默地为弟弟点起了一根蜡烛,祝福他幸福平安。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一章

  燕国和赵国即将联姻的消息传出来之后,鲁国的士气就更加低迷了。

  赵国大军压境,且不断投入兵力,力求速战速决。

  鲁国节节败退,形势危急。

  冯跃然身为武将,国家有难,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他在花御一寝宫外跪了半天,再三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