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句西皮流水真如流水似的漫淌而过了。客人们站起来拍手叫好,不知是冲着嗓子的,还是冲着琴去的。然后全场人把目光移到那琴师身上,倒看他要如何拜服。琴师脸红脖子粗地朝商细蕊一抱拳:“领教了!”说罢琴也不要了,拨开众人,横冲直撞地跑了。

这一场闹剧,出风头的是商细蕊,台下众人却比他还要高兴。尤其是那个戏提调,赶着商细蕊掸衣裳递茶,真把他当个百年一见的活宝贝那样。

金部长招招手,唤商细蕊下来说话,笑道:“商老板,这出好戏!”

这是一句赞扬的话,商细蕊的脸却热了。他低眉顺眼地站在跟前,道:“搅了金部长的堂会,真过意不去。”

金部长笑吟吟地看了他会儿,话锋一转,忽然说:“也是。琴师虽有错,只错在他那一环。岂不知商老板一站出来,搅了满堂的戏呢。”

众人听这话都一愣,想不到金部长会说出这样类似于怪罪的话来难为商细蕊。

商细蕊也呆了呆,但是很快神色自若地答道:“红花再好,需得绿叶配。戏台上的活计一环扣一环,有一环遭瞎了,别人怎么好得起来?唱戏的本分是要卖力气,把本事全拿出来,不是遮羞盖丑,糊弄过场,糊弄座儿。”

金部长听了,面上有一二分的惊讶,八九分的赞赏,深深地点头:“好,你说得很好。”自今日见到商细蕊的第一面起,就觉得他戏中举止似有宁九郎的风韵,眼下再看他的应答见解,真与宁九郎不分伯仲了。由衷赞叹一番之后,道:“要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样,不计较艰难,不贪图安逸,有那不辱没行业的要强志气,中国就可强盛了。”

程凤台与范涟对视一眼,不知道金瘸子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一句话像是说给他俩听的,噎了人还回不得嘴,到底姜是老的辣。

金部长转头对戏提调吩咐道:“让台上继续演,我和商老板说会儿话。”戏提调让侍候的人搬来一把椅子给商细蕊斜放着坐了,自去安排不提。金部长再也没有看戏的心思,只顾与商细蕊聊道:“刚才看薛金莲,有几个我从没见过的身段,不知从何而来?”

商细蕊知道金部长曾是宁九郎高山流水的钟子期,是个极懂戏的,因此心里很有几分敬重,说:“那是我自己加的,您看着,可还入目?”

金部长连连点头:“极好。照我说,不如往后都照这么演。”又笑道:“你和九郎都是有这志向的。九郎过去总说要改戏,可是他胆子小,遵规矩,不过就是修饰修饰。直到遇见你,才认真创新戏了。我记得几年前,你和九郎有一出《帝女花》,是不是?据说本子写得好,身段唱腔更好。”金部长仿佛在说什么好笑的事情,笑道:“直把齐王爷看得大放厥词,妖言惑众,得罪了党国。足以见得,这戏是真的到火候了。”

商细蕊说:“是杜七写的本子。我和九郎加的身段安的腔。”

“可惜那时候我在南京,错过了。听人说,后来你们去天津给皇上照样儿演过一出?”金部长叹道:“还说,你唱到‘谁家江山万古长’的时候,皇上哭了?”

那次奉诏进戏,真是商细蕊至今为止的头一件殊荣。此时离清朝覆灭还不算很久,帝室余荣犹在。戏子一行,唱的是帝王将相,演的是才郎闺秀,他们吃的是古人留下的饭,潜移默化之下,对旧王朝的那一套很推崇很向往很敬服。因此,这恐怕也将是商细蕊平生第一件殊荣。事后宣统帝当面夸奖他一番不说,还赏给他一把牡丹红梅的泥金扇子,扇面儿上有皇帝题的诗和一枚私章。

但是商细蕊现在仔细回想了半天,说:“我也不知道那天皇上哭没哭,我唱戏的时候,从来不看座儿怎样。”

在商细蕊唱戏的时候,宣统皇帝也只是底下的一个“座儿”。程凤台暗暗纳罕,这小戏子,口气真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帝女花》还演吗?”

商细蕊答道:“九郎走后,这出戏就挂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

“别人的驸马,总演不到九郎的那个意思。”

金部长沉吟半晌,方问道:“九郎和你还有联系?”

范涟挤眉弄眼地引程凤台听人隐私,其实哪用他提醒,程凤台听得最认真了。

“托您洪福,九郎一切都好。就是现在嗓子塌中了,一点儿戏也唱不得,每天只和齐王爷推牌九玩儿。”

程凤台和范涟都暗道这小戏子缺心眼。北平城人尽知道,金部长和宁九郎曾是有过一段风月情长的。虽然此情已成追忆,但是他这样直白白地说起宁九郎琵琶别抱以后的乐趣,金部长心里得多不舒服啊。

金部长脸色变也未变,貌似欣慰地微笑道:“这样就好。他唱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正说着,有侍从过来请金部长去听一个南京来的要紧的电话。金部长道一声失陪,一瘸一瘸地去了。他一走,商细蕊脸上的微笑立刻灵活起来,程凤台一把拖住他的胳膊,把他按到金部长的椅子上,商细蕊哎哟一声笑开了,右手边,范涟早也斟了一杯酒等着他了。

范涟气呼呼地压低声音笑道:“蕊哥儿,好能耐的一张嘴!数你守本分!看你起的话头儿!让那老瘸子宣排咱哥俩一顿!”

说罢凑上酒杯逼商细蕊仰头饮下。商细蕊不知就里,稀里糊涂吃了一杯冤枉酒,吃得太急,直咳嗽。程凤台拈了一朵果碟里的蜜制玫瑰花放到他嘴边,他银牙一咬就含进了嘴里,咳嗽才慢慢地止住了。

“商老板,好吃吗?”

“恩。好吃。”

“还要吗?”

商细蕊还像个小孩似的好甜食,望着他直点头:“要的!”

其实果盘子就在旁边茶几上,手一抓就有了,也不是非得程凤台同意了才能吃。但是商细蕊在外面拘谨得厉害,一动不敢多动,一唬就唬住了。

程凤台道:“你告诉我们金部长的一件事,这一碟都归你端下去慢慢吃。”

“什么事啊?”

程凤台笑得看一眼范涟,范涟大概也猜到了,笑得很淫邪。程凤台道:“你看金部长,三句话不离宁九郎。他们两个过去究竟是怎样的情形,你给我们说一说。”

商细蕊听了,默默道:“我不知道啊。”

“你怎么不知道?你和宁九郎不是相交甚笃的吗?”

“这个事,我就是不知道啊。”商细蕊心想,这是九郎最私密的事情了,就知道也不能说给你们听啊!回头麻将桌上一消遣,坏了九郎的名声!

“金部长要回来了,我下去扮戏啦!”

程凤台只管扯着商细蕊的袖子不撒手,那边金部长真的一瘸一瘸地回来了,商细蕊一着急,忽地站起身来,而那件戏服远不及商细蕊自己做的考究,料子大概很不牢,袖口的一圈缀边在程凤台手中应声而裂。

“二爷!看你!这是人家的衣服呀!”

程凤台还来不及说什么,小戏子从他手里扯下那截缀边,很懊恼地跑掉了。范涟一拍扶手,大笑:“姐夫,还未分桃,就先断了袖。”

程凤台嗤他一声:“什么乱七八糟的。”心里也觉得有点没意思。

金部长瘸着瘸着总算走到了跟前,坐下仿佛很累地一叹:“涟哥儿又乐什么?今天就数你最高兴。”

范涟收了笑脸,咳嗽两声正经看戏。

第10章

转眼过了年,街面上的买卖也营业了,戏班也开箱了。年底范家堡交来的帐,规矩是要当家人亲自核算归总誊写一遍,范涟贪玩撂在一边,一直拖到拖不得,现在天天枕着算盘过日子,也是忙得很了。唯独程凤台依然与过节一般游手好闲着,而且闲得心安理得,谁也休想麻烦着他一点。不过范涟既然忙事了,没有人陪程凤台胡作非为,他一个人甚不得趣,成天东游西荡,在朋友家里看了一出戏。戏虽不懂,却让他想起商细蕊来了。台上的小戏子,光听嗓子就没有商细蕊敞亮,扮相也没有商细蕊好看。想到上回扯坏了商细蕊的袖子以后,两人得有几个礼拜没见着面,难不成小戏子记恨了?便想着把他带出去玩玩,顺便赔个礼,小戏子憨厚浑愣,一逗就乐,实在是很可爱的。

商细蕊现在大多在清风大戏院驻演,因为他喜欢改戏,而戏院比较摩登,比较能够接受他改戏。哪怕改砸了,也没有茶壶开水之类的凶器出现,况且舞台遥远而高,要扔点什么别的大件儿上去很困难,对商细蕊来说比较安全。

清风大戏院是钟塔式样的西式建筑,有一条小黑巷直通后台的化妆间。过去程凤台和一个舞台剧女明星不清不楚的时候,对这里的构造已经摸得很透了,而且他和商细蕊至今也很熟了,不必走虚礼了,叫司机老葛把车子停在前门,自己绕到小黑巷里摸进去直接找他。还没有敲门,就听见里面有女声喊:“谁当了婊子谁知道!别跟没事儿人一样!座儿都睡遍了也没挣上个角儿!那浪样儿还演得了崔莺莺?我呸!”

另一个女声拍案而起:“崔莺莺不浪也勾搭不着张生!你那含鸡巴的嘴,你就配唱崔莺莺了?”

“放你娘的屁!你见我含了?”

“你倒想含啊!长得那磕碜样儿,谁赏你一根儿啊?!”

她们一声盖一声地吵,骂出来的话越来越不堪,简直像窑子里的姐儿在拌嘴。旁边夹杂了许多劝架的声音,还有撕衣裳的砸碟子的掀桌子的,又哭又喊,万声俱全,只没听见班主商细蕊在里头。

程凤台心想来得不巧啊,商细蕊没遇见,反听了满耳朵的棍儿啊棒儿啊,听得裤裆里都要硬了。正准备走了,有人压着哭腔喊道:“商老板,您给说句话啊!”

商细蕊那一把有气无力的嗓子说道:“我说了啊,我叫她们别吵了,可是她们不听我的啊!”

“您可是水云楼的班主!”

“班主管什么用?”商细蕊平心静气地说:“这件事情,姐姐们自己商量,我晚些回来听信儿。小来!小来!谁砸坏了什么你记着,回头在各人月钱里扣!”

此话一出,骂声虽还不绝,毁东西的声音倒立刻没有了。

“老是吵架,真不好!说的话也太难听了!哪个都不像崔莺莺。”吵架的人根本不理睬他这两句不痛不痒的话,商细蕊一边唧唧咕咕,一边推开了门,贸贸然撞见了程凤台,他神色一怔,想到家丑被人见着了,觉得很不好意思。

“二爷,您怎么来啦……”

程凤台忍笑道:“商老板,有空吃个饭?”

商细蕊正是腹空气噎,无处可去:“有!我们这就走吧!”

小来从里头追出来,瞅了一眼程凤台以后反手关紧了门,低声问商细蕊说:“她们要吵不出个结果呢?”

商细蕊道:“那就让她们找块空地打一架,谁打赢了就听谁的。我走啦!”

程凤台真忍不住了,笑出声来搂着商细蕊的肩膀带他走了,路上乐不可支地说:“商老板,你真好玩儿。”

商细蕊大概也觉得自己挺好玩儿的,点点头嘿嘿地笑:“您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

“上回不是扯坏了你的衣裳么?请你一顿便饭赔不是。”

商细蕊不以为意地一叹,笑道“那个事情我早忘了!”

进了车里,程凤台问:“商老板,想吃什么?带你去六国饭店吃西餐好不好?”

商细蕊一听说是吃西餐就蔫了,但还是点了点头。他是这样的,与相熟的人可以玩笑戏谑,与顶熟顶熟的人,才会表达自己的主意。现在与程凤台只到了玩笑戏谑的那一层,还没有到表达主意的那一层,所以程凤台怎样安排都使得,到了饭店,也随程凤台点些什么菜。

程凤台看他很熟练地操作着面前的餐具,问道:“商老板,常来吃啊?”

商细蕊道:“过去住在曹司令那里,吃过一次。”他可聪明了,什么家伙派什么用场,使过一遍就都记得。当年程美心还企图以此令他出洋相,谁知他眼睛瞟一眼旁人就看会了。这几件小器皿,总不至于比台上身段还难学,台上身段他都不过三遍的。

程凤台也知道曹司令家吃西餐必定是程美心的主张,便道:“你过去住在曹司令家里,我姐姐为难你不曾?”

商细蕊失笑道:“这是肯定的啊!”抬眼看了看程凤台,想想他和自己玩得再好,那也是程美心的亲弟弟,常言道疏不间亲,剩下的话就不讲了。

程凤台笑道:“你就多多包涵她吧!我小时候都没少受她的挤兑和挑拨,何况你呢?”

“真的呀?她怎么样?”

“好玩的玩具都是她的,好吃的东西也是她的。等长大些了,我在学校交个把女朋友,她就向父亲告状,使父亲罚我。”

商细蕊顿时心理平衡了。

“不过,我也不是好欺负的。我知道以后,就抓了只活老鼠塞进她的五斗橱里,她一拉抽屉,小老鼠一蹦就蹦到她脸上,把她吓得发了一场高烧。”

商细蕊乐得笑起来,想象一下,十分解恨。

“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长大以后不这样。”程凤台心想,长大后程美心都是暗着害人了,表面功夫做得极好,让人一点儿把柄也抓不到。“商老板,她欺负你的时候,你怎样呢?”

这要是换了另两个人,一个娘家的兄弟,一个离门的男宠,怎么也不能聊这些事情。但是程凤台问得直率,商细蕊又有那么点缺心眼,两个直肚肠碰在一起,就百无禁忌起来。

商细蕊说:“我就一直待在司令身边,一步也不离开。司令不在的时候,我就跑到楼上房里躲起来,不让你姐姐找到我。”

难怪程美心提到商细蕊就一肚子怨气无处发,要是早有机会手起刀落,何苦咬牙切齿的总惦记着。她再厉害,总也不能在司令眼皮底下兑了毒药给商细蕊吃,一般也就是脸色言语上给人气受。商细蕊既没有争闲气的心,口角也甚伶俐,会撒娇会告状,他竟不是被程美心挤兑走的。

“那为什么还要离开司令府?”

“因为我想出去唱戏了。”

“曹司令肯放你走?”

“一开始不肯。”商细蕊放下刀叉,一手比划了个枪的样子:“他就拿枪对着我脑袋,问我要留下还是要唱戏,我还是说要唱戏,他就放我走了。”

程凤台深深地佩服商细蕊要戏不要命的胆色。

桌上的菜一碟换一碟,食物精致无比地盛在白瓷盘子里,奇怪的是闻不见菜蔬的香气。四周静悄悄的,侍应们垂手而立。程凤台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吃得口滑,商细蕊浅尝辄止,都没多动。程凤台想或许是唱戏的人要保持身材苗条的缘故,所以不肯多吃。

主菜上了一例五分熟的黑椒牛排,商细蕊拿刀子把牛排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只是不下口,摇头说:“这血都能滋人脸上了……”

程凤台咽下一口酒以防喷出来,看了看他碟子里的牛排,并没有煎得特别生:“这个菜就是这个口味。只要牛肉选得好,吃嘴里倒还不腥气。商老板吃不惯?”

商细蕊勉强吃了一小口,嚼了嚼,尝不出什么好滋味:“洋人真可怜,每顿都吃这些夹生菜,难怪他们要打过来。”

程凤台笑道:“您这话说的,好像八国联军是跟咱们抢熟牛肉来的。”

商细蕊自己听着都笑了:“就是咱们的东西都比他们好,他们才要抢。”

“这倒是真的。”程凤台认真点头:“庚子年那会儿,洋人见着一个山石盆景都要稀罕半天,见了薄胎花瓶就了不得啦。可是你知道他们最稀罕什么?”

“什么啊?”

“他们最稀罕咱们中国的小戏子,尤其像商老板这样,男人扮女人扮得那么像的。”

“二爷,你逗我。”

“怎么能逗你!其实他们原也有这样的歌伶,变声之前给阉了,往后一辈子嗓音细亮,高音比女人还高。”

商细蕊寻思道:“就和南府戏班的太监一样。”

“可是也就嗓音还凑合,扮上妆要演个旦角儿,就差远了!他们哪儿见过男人演女人,演得比女人还女人的。洋大使来中国一看,嘿!开眼了!满园子花容月貌杨柳腰的小戏子,嗓子又甜,身段又软,眼睛又亮,而且居然都是有玩意儿的真男人!你说稀罕不稀罕!立刻启程回国,如此这般禀报给他们皇上。”

商细蕊听得饭也不吃了,着紧问:“真的呀!那后来呢?”

“后来啊,后来就把八国联军招来了。”

“啊?!”

“八国联军来了,主要就是抢戏子,顺手也抢些金银财宝,供他们皇上造了一个……”程凤台就近拈来,道:“一个像清风大戏院那么大的金丝笼子,把戏子们都养在里面,扮上妆,日夜不停地唱戏给他们听。那些王公贵族高兴了呢,就丢些吃食进去喂戏子。”

程凤台的故事说得好生离奇,商细蕊从来也没听人谈起过,皱眉道:“这不是真的吧……”又想庚子年的时候,宁九郎是在宫里的。但是他始终对这一段历史闭口不谈,乃至谈及色变,难讲是真事呢!

“和你说些秘史内幕,你还不信。不信就不信吧,来,吃菜。”

一顿饭商细蕊也没吃可口了,他好像听了一个聊斋故事似的心内惶惶然,庆幸自己晚生了十来年,避过一劫。又庆幸宁九郎有齐王爷搭救,没有被洋人明火执仗地抢去,果真皇天在上,吉人天相。最后一道椰子布丁很好吃,醒了他的神,问程凤台:“这是什么?”

程凤台略一想,说:“这是洋人的杏仁豆腐。”

商细蕊称赞道:“这个做得好!一点儿豆腥味都没有。”

程凤台已经骗戏子骗上瘾了。

这一顿饭因为还没有饱,程凤台便要接着给他补一顿,这次让他自己说。商细蕊看看手表,挺不好意思地说:“那我们去胡记面馆吧。”

程凤台听着陌生,老葛对胡记面馆熟得很,那里的炸酱面是一绝,一溜烟就开到了,停下车子跟在程商二人后面,也准备热热地吃上一碗。

因为是常客,店小二认识商细蕊的,见到了迎上来,乐得跟什么似的:“哟!商老板!哟!还有一位大爷!商老板您有日子没来了!备哪出戏呢那么忙?二位来点儿什么?”

商细蕊回头看程凤台,程凤台不等他问,便道:“我不吃。”商细蕊摸出几角钱:“老样子。一碗炸酱面,一碗酸辣汤。剩下的你拿着,不过你可别……”

到底制止不及,小二按照惯例,扯嗓子一嚷嚷:“哎!得嘞!一碗炸酱面一碗酸辣汤商老板赏二毛嘞!”

商细蕊抽一口凉气儿,自己闷头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程凤台摸了摸桌面,捻了捻手指,发现这儿的桌椅板凳都腻着一层厚厚的油垢。店堂里热辣辣暖烘烘的葱酱气,熏得哪儿都沾着油,简直没处坐没处站的。不过程凤台这几年翻过山趟过水,闯过了三关六码头,也不比早年在家做少爷时那么娇气讲究了,眉头也没皱地坐了下来,倒了一碗又苦又涩的砖茶喝了一口。

老葛在旁瞧着,心说还是我们二爷,往那一坐就是范儿,还跟吃西餐似的。

那边几个癞头烂眼的泥腿子挑夫听见小二的吆喝,都端着面碗走过来了。程凤台猛一见,很吓了一跳。但他们似乎也是商细蕊的老相识了,很不见外地围过来同桌坐下,不把程凤台看在眼里,见缝插针地挤了又挤,程凤台没法儿与他们较真,只好挪了又挪。还有一个拉洋车的大汉,入冬的天气穿着单衫,袖子上挽,露出一胳膊精壮的腱子肉。他一脚踩在商细蕊坐的条凳上,滋溜溜吸着面条看着商细蕊。商细蕊冲他笑眯眯的点点头,那笑容与平时聚会上见到的别无两样,甚至比见了周厅长还要开朗些。程凤台真要替周厅长心凉了。

“商老板!您好啊!”

“好。您也好。”

“最近在排什么新戏?”

“不算新。略改了改。《会真记》。”

“啥?”

“就是《红娘》。”

“红娘好!红娘好!哈哈!怎么唱来着的?‘小姐呀!小姐你多丰采!’”他捏嗓子学了一句,显然是很不像的,引得人们轰然一笑,“怎么唱的?商老板您给来一段儿!”

“是哟!来一段儿嘿!”

“商郎哎,别臊!赏一段儿哎!”

他们这样一闹,那些不认识商细蕊的食客也都围过来了。程凤台心想坏了,这帮大老粗,哪有这样起哄的,太不尊重了,小戏子脸皮薄,准得恼羞成怒。

商细蕊的脸果然渐渐红起来,红到耳朵根,却不见恼意。小二恰时端上面条来救场:“你们省省吧!打量咱商老板年轻老实,回头把人逼窘了,再也不来啦!咱这面馆可就靠商老板增光啦!”

众人还是不依,一声赶着一声讨戏听。

“不给你们唱,我饿啦,要吃饭。”商细蕊一边拌面条,一边说:“你们上戏园子踏踏实实坐着听吧,还是扮了妆的,还有胡琴伴奏,顺便还能给我赚点儿戏票钱。”

众人依然嬉笑着死缠烂打,有说买不起戏票的,有说等不及的,千方百计逗弄商细蕊。商细蕊在幼年结结实实地挨过饿,受过心灵创痛,因此他吃东西的时候,那劲头横扫千军无心他顾,不管旁人怎么逗,他只捧着面碗埋头苦干,稀里秃噜吃完了,抹抹嘴对程凤台很不好意思地憨憨一笑。程凤台也对他一笑,两人就要站起来走了。可是众人还没有玩够他,按着肩膀不许他动:“商老板!别走啊!好久不见了,再聊会儿呗!”

商细蕊轻轻的打了个嗝:“我这儿有朋友在呢!”

程凤台点一支烟:“商老板随意。”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戏子,他们的心意程凤台懂的。

劳工苦力们便很随意地开始揉搓商细蕊了。他们开起玩笑来,与那些老爷太太的打趣不同,粗俗直白不依不饶,一点场合分寸都不讲。从商细蕊院子里的梅花到底是不是妖精变的,问到他打算几时娶媳妇,小来是不是他的小老婆。

“商老板还要老婆做啥?有人亲眼见了,他院子里那棵红梅精月圆之夜便化作人形,来听商老板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