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夜里王秀女就发起了高烧,夜半时迷迷糊糊的喊着救命,两天后终选的日子到来时她才堪堪有些好转,可神容还是很憔悴,每站一会儿人就发晕,没撑到皇上过来就已经被扶下去休息了。

中途储秀宫内还出了件小事,崴脚的秀女是踩着台阶下的滑石摔倒的,而在王馥婷的屋子内,李嬷嬷意外的发现了一个放着滑石的匣子,像是有人刻意把东西放在这儿似的,可就是解释不清,就算是没有害人的理由王馥婷的头上也被扣上了嫌疑的帽子。

几件事情加起来,即便是有皇后和德妃为她说好话,王馥婷还是和太子妃的位置失之交臂,大选结束之后有二十六位秀女被选入宫,其中王馥婷被封为太子良人,而之前被送出宫的杨卉卉则是在终选前一天被接入宫,也封了太子良人,与此同时诸多秀女中还有两位秀女被封良人,余下的十六个选入后宫,其余的六位则是被赐婚给了朝中适龄的臣子。

之前传言中说也是太子妃人选之一的安侯府嫡小姐在赐婚之列,被赐婚给了成大学士的长子,至此,太子妃之位悬空。

四月底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大选结束了,宫中热闹了起来,太子宫中一下多了四位良人,带进来伺候的宫人都多了好些,韵泉这些日子忙着带人收拾前后,平日里一向安静的太子宫也热闹的不少。

而太子却在这些日子玩起了“失踪”,白天跑去御书房,入夜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直到春日宫宴到来他都没有去过任何一个良人的院中。

同样的,这十来天的日子里他也没能去成璃茉苑。

第五十一章

春日宫宴每年都会举行,往常是在四月中旬,今年隔着大选所以延期到了五月初。

一早御花园内就准备妥当了,半个时辰后受邀前来的夫人纷纷入宫,御花园的湖畔首先开始热闹。

此时还不到荷花开的时节,不过湖面上已经有了碧绿的荷叶,还飘着宫女们放的灯花,远看近瞧都很漂亮。

青澄和蔚宁结伴在亭子里坐着,这些日子以来蔚宁的心情一直不大好,人也跟着消瘦了许多,就连今天这样的日子她都提不起精神来,坐在那儿看着亭外湖中的灯花发呆。

“姐姐怎么不去那边,这儿多无聊啊。”俪宁过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宫女,她跑的有些急,扑到青澄怀里的时候气喘吁吁的,抬头看蔚宁,声音清脆,“蔚宁姐姐,宫里新请了戏班子,还有人耍杂艺的,我们一起去看呗。”

“你自己去吧。”蔚宁摇头,俪宁瘪嘴看青澄,“允宁姐姐也不去么?”

“惠宁她们已经过去了,听说那戏班子很有名,你要再不去可就迟了。”青澄笑着摸摸她的头,俪宁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蔚宁,“好吧,那我去啦,你们赶快来。”

“走慢点。”青澄笑着挥手,转头看蔚宁,“真的不去?”

蔚宁起身朝着她轻笑:“姐姐去吧,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休息了。”

看着她走远,青澄心里涌起一阵的难受。

紫苏见她起来扶了一把,出了亭子后朝热闹的戏台子走去:“公主,过些日子大公主就会好的。”

青澄轻轻摇了摇头,好的定义是什么呢。

快走到戏台子时身后忽然传来叫喊声,青澄转过身看,一个脸生的姑娘站在她的身后,身旁并没有跟着伺候的人。

青澄朝着她和善的笑了笑:“这位姑娘是?”

女子抿了抿嘴,视线落在青澄的宫装上,眼神闪了闪:“允宁公主,我是边陲已故将士秦副将的妹妹,我叫秦婧茹。”

青澄一愣,随即从容的点了点头:“秦姑娘。”

不论作了多少心理建设,看到允宁公主之后秦婧茹不由的有些自惭形愧,她深吸了一口气,握紧的拳头松了松:“公主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

后面不远处就是热闹的戏楼,前面一处都显得很安静,青澄和她来到假山旁,她淡然的看着秦婧茹,虽说是第一次见到她,可前世因为她的关系可受了不少的困扰,如今还亲自找上门来了。

秦婧茹停住脚步后忽然开口求青澄,神情里写满了抱歉:“允宁公主,我今日前来是为了子衡的事,我要替子衡和您道了歉求您原谅他,他这些年不能从边陲回来是事出有因,并不是刻意拖着和您的婚事。”

青澄嘴角微扬,子衡,叫的这么亲密,是要告诉她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么。

见允宁公主不说话,秦婧茹脸上的神情更有些担忧:“公主殿下,您若要怪罪就怪罪我吧,子衡他这几年除了忙边陲战事之外还要照顾我,是我拖累了他,要不是为了照顾我,子衡也不需要花这么多的精力,不带上我的话他回魏安城也能更快一些。”

萧大人的信,八百里加急,父皇这都替她悔婚了,萧子衡应该是要飞奔而来却还不忘记带上她,为了她行程上都耽搁了些时日,更别说这些年来的照顾了。

青澄心里默默的替她翻译着这些话背后的意思,嘴角始终扬着那抹笑意,安静的看着她。

秦婧茹看公主这样的反应心里越加摸不准,子衡这次回来越变越奇怪,婚事都不作数了他还时常入宫求见允宁公主,甚至,他并不想婚事就这么作罢。

这一趟回来许多事都和她预想的不一样,萧家人的反应,萧大夫人的冷淡,每一样都让她不安。

“其实这些年真的苦了子衡了。”秦婧茹把心一横,咬着嘴唇面露难色,青澄眉宇微挑着,果不其然,秦婧茹说起了萧子衡照顾她的由来。

萧子衡很早就去了边陲,所以他们很早就认识了,那时秦婧茹还小,秦婧茹的大哥和萧子衡一起打仗,感情深厚,亲如兄弟,和秦婧茹的关系自然也很好。

几年前一场战事,他们遭受埋伏,折了一半儿的人最后萧子衡自己还入了圈套,当时是秦婧茹的大哥舍身救他,临死前拜托他照顾好他相依为命的妹妹,就这样,秦婧茹住进了边陲的将军府。

“从军的人在军事上有才能,生活上却是粗枝大叶,府中的事子衡什么都不会,这几年也都是我在替他打理,边陲的生活要比这儿辛苦的多,还时常会受伤,子衡身上都是这些年来打仗留下的疤,他又不懂照顾自己......”

她照顾萧子衡的生活起居,所做的事情和主母做的没什么分别,差的就是个名分了。

这要是落葵跟在青澄身边估摸着已经气到了脸上,但紫苏是这几个丫头中最沉稳的一个,和主子一样安静,站在青澄身后这么听着,也没什么反应。

假山旁安静了会儿,秦婧茹见公主还是不说话,心里有些急了:“允宁公主,子衡他真的不是不愿意回来,求公主原谅他,这些日子在萧家他过的并不开心,我这才斗胆在今日找公主说这番话。”

“你把他照顾的不错。”

许久没有说话的青澄忽然开口,脸上噙着淡淡的笑意,看起来十分的好说话:“边陲战事多,生活也不容易,从军之人粗糙,的确需要个心细的在身边替他打理大小事务,这几年由你帮着他那是他的福气,该谢谢你。”

秦婧茹愣了愣,公主这是什么意思。

“萧将军是不是粗枝大叶之人本宫也不清楚,这么远也关心不到他,这些年来他受过什么伤吃过什么苦也没有你来得清楚,本宫又怎么会责备他,他是为我朝镇守边陲,连父皇都要赏他,边陲如今能太平萧将军功不可没,秦婧茹姑娘可千万别再说原不原谅。”

青澄的神情殷切的很,让她原谅?原谅什么呢,原谅他不回来是因为压根不想娶她?原谅他不回来是因为已经有所牵绊?

“可是......”秦婧茹一时语噎,不该生气么,不该动怒么,难道这样她还想嫁给子衡。

“本宫和萧将军的婚约已经解除,秦婧茹姑娘在担心什么呢。”青澄直接说破她的心事,她跑到宫里来和她示威个什么劲,“你跟着萧将军从边陲来到魏安城,这些年的照顾,萧大夫人会感激你的。”

秦婧茹脸色一白,青澄的话刺中了她的痛处,萧大夫人一直说的都是感激,萧家要感谢她大哥的救命之恩,还要感谢她的照顾,可她要的不是这些,她要的是子衡的心。

“公主难道不想嫁给子衡。”秦婧茹不信,皇上说婚约解除,子衡应该比谁都高兴才是,他在边陲时就那么的讨厌萧家来信说起有关婚约的事,为什么解除后他还要时时入宫,难道不是允宁公主缠着他不愿意放手。

“既然父皇说了婚约作废那就是不嫁,秦姑娘这么操心萧将军的终身大事,何不自己委屈一些嫁给他算了。”

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假山旁的蔚宁忽然开口,她朝着她们走来,微仰着头看秦婧茹,盛气逼人:“这位姑娘,本宫看你是求错人了吧。”

技多不压身,身份高也不怕唬不住人,蔚宁一句“求错了人”让秦婧茹更觉得难堪,她低声说了句告辞后匆匆离开,蔚宁收了那盛气逼人的神情看向青澄:“姐姐和萧将军真的没有瓜葛了么。”

青澄没有回答她,反关切她的身子:“好些了没,我送你回去吧。”

蔚宁的声音又淡的像在亭子里一样:“姐姐一向讨父皇喜欢,连母妃都夸你的多,萧将军数次入宫,恐怕是还不肯放手罢。”

“我和萧将军的婚约早已经解除,不可能会有瓜葛。”

“姐姐总是这么受欢迎,讨人喜欢,就连俪宁都是和姐姐更亲一些。”蔚宁看着她忽然幽幽的冒出了一句。

青澄愣住,蔚宁从她身边经过,声音不重,但她听得很清楚。

“母后还在世时就喜欢姐姐多过别人,就连我......也喜欢粘着姐姐。”

第五十二章

华灯初上,白天放在湖面上的灯花入夜之后闪起了星星点点的光,湖岸有乐声传来,晚宴时皇后娘娘拿出了去年酿的桂花酒,有些人喝多了坐在亭子里驱散 酒意,连风中都飘了一股桂花酒香。

青澄坐在泗水湖畔的一个僻静亭落内,侧边是一排的杨柳树,不远处有乐声,却更显得此处安静。

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两壶桂花酒,青澄晃动着手里的杯子,杯子里的酒从刚刚开始就没有少过,但青澄的神情却显露了一些醉意。

“母后喜欢你,母妃也觉得你乖巧懂事,太子哥哥从小就粘着你,你从来不闯祸,也不顽劣,父皇夸你比夸二弟他们还要多。”

“姐姐说不想嫁父皇就同意不让你嫁给萧将军,其实萧家挺好的,姐姐为什么不喜欢,萧将军为了想娶你几番入宫,慕家和萧家不是世交么,姐姐为什么无动于衷。”

“姐姐自小性子沉浸,不爱搭理那些琐事,魏安城里的公子哥们都传姐姐清傲,说姐姐美的不可方物,不是俗人所能般配,姐姐德才兼备,是该值得更好的人......可聂太傅不好吗?”

“姐姐心里到底藏着谁,姐姐你想嫁给谁,萧将军不好,聂太傅也不好,那谁来求娶好?”

“为什么呢......给姐姐的姐姐都不要,聂太傅有什么不好,姐姐不要的,我想求都求不到......”

耳畔都是白天蔚宁说的话,像是面前放了镜子,映衬着蔚宁略带哀伤的神情,她求而不得的,姐姐却不要,为什么。

青澄眯着眼,拿着杯子端到嘴边抿了一口,叹声:“紫苏,我想回去了。”

紫苏上前要扶她:“奴婢扶公主回璃茉苑。”

“不是。”青澄摇头,“我想回慕国公府去。”

青澄起身走到扶栏旁眺望远方,夜空黑沉沉的,今夜连星辰都看不到。

她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公主,就如前世一样,和萧子衡的婚事被拖了四年,她在宫中也遭受了四年非议,就算是她头上顶着萧大将军未婚妻的名分她终究还是没有嫁入萧家,人们猜测着各种各样的理由,那些民间话本子中的内容连她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

上辈子在她过世之后世人又是如何说她的呢。

而这一世还是如此,只不过非议的点不同了而已,她要只是慕国公府的遗孤,那就是个无父无母嫁不出去的遗孤;如今,她是连拒婚事不肯出嫁,不知道在想什么,身份又尴尬的公主。

“公主。”紫苏从来没看到过公主这个样子,唯独今天大公主说了那些话后公主就一直这样闷闷不乐。

“但是现在还不行。”青澄低下头,重生回来不是并不是为了躲,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蔚宁觉得她什么都有了还这么挑剔,聂太傅这么好的人她都不选,可对现在的她而言,出嫁这件事根本不在她想的事情之内。

“公主这么好的兴致,怎么能独自赏景饮酒。”

亭子外传来国师大人的声音,青澄转身,司命手执着一把骨扇,清风徐徐的站立在那儿。

“国师大人。”

“公主不介意臣与您一同坐下吧。”话才说完司命已经坐下了,连请都不需要她说。

青澄笑了:“国师大人还是这般洒脱。”

司命伸手摇了摇桌子上的两个酒壶,掀开其中一个盖子低头闻了闻,轻啧了声:“四年前我在摘星楼外的树下埋了几坛好酒,如今正好开封,公主可有兴致品一品。”

桂花酒也有好坏,显然眼前的酒入不了国师的眼,不远处乐声还没断,青澄也不想这么早回璃茉苑去,遂点了点头:“也好。”

......

亭子外的红鸾很快从摘星楼取了两坛酒过来,好似刚从树下挖出来,坛子散着一股土腥味。

不过这股土腥味很快被打开后散发出来的酒香给覆盖,比桂花酒来得更加醇厚的香气四溢开来,酒香中还参了一丝丝的甜,又不似花香。

红鸾在酒盅里倒出一壶,司命亲自给青澄斟了一杯,青澄端起闻了闻,有些惊喜:“果香?”

“公主您尝尝。”

青澄抿了一口,和闻到一样,果香气味在口中显得愈发浓郁,冲淡了酒的呛口,多了一股清甜。

司命笑看着她,不急不缓的拿起杯子也喝了一口,这一瓮藏在树下四年的酒,再多上两年就又会是另一种味道,要换做是师叔他们,起码再埋上个四五年才挖出来,只是他对这样清甜的口味情有独钟,见公主喜欢,脸上的笑意更甚:“公主,这酒后劲不小,容易醉。”

青澄并没多喝,手中的杯子过去半响也才浅了一半,她抬眸看他:“本宫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国师大人。”

“公主请讲。”

“去年城西张宅的案子,国师大人知道多少。”

司命端着杯子看起来神态自若,他替青澄把没有喝完的酒杯倒满:“臣知道的公主也知道。”

“那本宫不知道的呢。”

司命噙着笑意:“公主想知道什么。”

“这段日子太子殿下时常前去摘星楼,国师大人和殿下的关系与日俱增的融洽,本宫还要替太子多谢国师指点。”上辈子别说是熟识,话都不曾多说几句,国师又在父皇驾崩后离开了魏安城,如今这样的变故青澄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可又说不上来。

“公主又如何肯定是臣指点的太子。”国师还让红鸾去拿了些糕点瓜果,慢饮着酒,满眸笑意的看着青澄,“殿下贵为太子聪慧过人,无需臣指点。”

青澄一愣,城西张宅的事泾阳说是国师透露,后来萧将军的事也说是国师,怎么到了眼前国师不承认了?又或者他是隐瞒不说,又或者......他根本没有教导过泾阳做什么。

前者情有可原,国师有国师的行事作风青澄不多加以评价,可若是后者......想到这儿青澄不禁心中一凛。

耳畔是国师依旧漫不经心的声音:“臣给公主的那几张药方,服用半年就可见效,公主可有察觉。”

青澄猛然想起那日屋中屏风后发生的一切,一股热气往上涌染红了她的脸颊,不知是醉还是羞,她紧握住手中的杯子,原来就不平静的心再度被搅乱。

静下心来后青澄捏着杯子随笑:“这么说来,若是服用一年,太子就能完全康复了。”

“也许用不着一年。”司命指腹轻轻摩挲着杯子,抬头看她,意有所指,“太子自小聪慧过人,恢复起来也应该比别人快才是,公主既然当初有求于臣,也应该是相信微臣师傅的本事。”

亭子里再度安静了下去,司命又用那迷人的笑看着青澄,似乎是觉得不够,尽情释放着他的魅力。

......

此时的太子宫内,太子正面临着入夜该去哪个院子的选择。

韵泉满是期盼的看着泾阳,十几天过去了,殿下别说是去哪个院子里过夜,就是见都不曾见过这四位良人,今天好不容易逮着殿下,说什么也得劝住他。

“殿下,王良人前些日子病了一场,您一直没去看,如今她病好了您该去看看她。”韵泉哄着他,“她可是您的妃子啊。”

“不去。”泾阳头也不抬把玩着手里的扣子。

“那去杨良人那儿,这几日她都来和您请安,殿下不是喜欢玩九连环么,奴婢听说杨良人也玩的很好。”

手中的扣子“吧嗒”一声被解开了,泾阳回答的干脆直接:“不去。”

韵泉看了德禄一眼,后者低下头去心虚的很,韵泉又命人把太子爱吃的糕点拿上来:“殿下,这是许良人给您做的,您尝尝。”

泾阳终于抬起头来,韵泉以为他感兴趣了,哪知他是顶着满脸的不耐烦冲着韵泉发脾气:“不去不去不去,说了不去就不去,谁那里都不去!”

韵泉急了:“殿下,这哪儿成啊,那可都是皇上给您立的妃子,将来她们还要给您生儿育女。”就这么把她们搁着哪儿成。

“不喜欢。”泾阳站起来,心想着借什么遁走好,守在外面的德福忽然进来禀报,说是齐良人求见。

韵泉脸上一喜,只是这高兴没有维持多久就被太子一句“不见”给打了回来,韵泉也是为太子操碎了心,示意德福出去把齐良人请进来,和声劝道:“殿下,您不能谁都不见。”

三天两头来一出泾阳自己都觉得烦了,于是他不耐的挥了挥手,站在那儿看着门口的齐良人进来,神情冷淡。

别说是韵泉急,四个良人也急,她们受封快半个月连太子的面都没见到,中间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可都失败了,今天齐良人只是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被带进太子寝殿了,齐良人进去时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顾盼琉璃,身姿绰约,齐良人精心打扮而来,举手投足都准备的充分,她微仰头看太子,脸上噙着羞涩,声音柔柔的:“太子殿下吉祥。”

泾阳垂眸看她,视线在她脸上顿了顿,没青澄好看;往下在她玉颈上顿了顿,没青澄诱人;再往下看,啧。

谁都不知道太子心里想的是什么,见他沉默,齐良人也不知道往下要说什么,正欲再喊一声时,泾阳忽然开口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妾身单名一个慧字。”

屋子里安静了一会儿,韵泉还等着太子殿下再说些什么,泾阳忽然又说了声好:“来人,赏。”

众人一愣,还是德禄反应的快,从书房里拿出一个锦盒递给齐良人,趁着她发怔之时泾阳问德福:“宫宴可结束了?”

“应该还没有。”

“好。”泾阳点点头,也没顾着他们的反应,从齐良人身边直接经过走了出去,留下一句,“孤过去看看。”没了人影。

等韵泉反应过来时德禄已经追出去了,齐良人手捧着锦盒还愣在那儿不知道作何反应,太子殿下赏赐了东西她应该谢恩啊,可殿下怎么不见了。

韵泉叹了一口气,殿下是越来越聪明了,为了躲避去临幸的事可真是无所不尽其用。

末了韵泉只能派人送齐良人回去,而离开寝殿的齐良人等快走到自己院子时才回过神来,低头看怀里的锦盒不免纠结,这到底算是有收获还是没收获呢。

过回廊时齐良人迎面撞上了杨良人和许良人,似乎是早就在此等着她的,杨卉卉脸上带着一抹不屑,许良人则是幸灾乐祸,看到齐良人这么快回来了出言嘲讽:“这么快就回来了,见到太子了么,这夜暗风大的齐姐姐你穿这么少也不怕着凉。”

“多谢许妹妹关心。”齐良人扬了扬左手,飘飘的袖子撩过锦盒,佯装是太沉了,交给了身后的宫女,笑的自得,“托妹妹的福见到了殿下,不过太子殿下忙,就让我早些回来休息了。”

出门的时候还空着手,这会儿就捧着锦盒了,许良人的视线在宫女手中的锦盒上转了转:“太子赏你的?”

“是啊。”齐良人掩嘴一笑,“殿下说,配我今日的宫装刚刚好。”

杨卉卉冷哼了声:“太子怎么可能说这种话,齐良人的臆想症是越来越厉害了,赶紧请个太医看看才是。”

“郡主说的是,有病自然是要赶紧请太医,不过东西是不是殿下赏赐的这点我还是能分得清的。”齐良人并不肯让她,不过是仗着家世和贵太妃的扶持才又进宫的,说是太子妃的热门人选最终却只是个良人,入了宫都是一样的身份她为什么要忌惮她。

杨卉卉脸色一冷,许良人正欲说什么,齐良人抬手扶额:“外面的风真大,我先回去了,两位留步,这更深夜露的可千万别受了凉呢。”

齐良人像是斗胜的公鸡,昂首挺胸的回自己院子去了,杨卉卉气的不行,狠狠一跺脚,冲着齐良人的方向暗恨:走着瞧,得意的了一时,得意不了一世!

杨卉卉甩袖离开,许良人见没什么好看的了也赶紧回了自己院子,这时距离回廊最近的院子内,靠窗边的王馥婷听了宫女来报,脸上的神情越加阴郁。

唯有她猜的出几分太子赏赐的目的,就像当初赏赐给顾秀女雪花膏一样,这一赏就去掉了顾秀女和杨秀女。

祖母曾说过宫中复杂,妃子好斗,可她入宫之后才发现难斗的不是妃子,而是心似海难揣测的帝王心。她被太子推下池子那一幕历历在目,到现在王馥婷依旧觉得发寒,太子根本罔顾她的生死。

“良人。”一旁进来的嬷嬷唤了她一声,王馥婷转过头去看她,不禁悲重中来,她怎么会给一个傻子做良人,“奶娘。”

“皇后娘娘派了人送了些东西过来,小姐,您在皇后娘娘她们心中还是太子妃的人选,只不过差一些时间罢了。”林嬷嬷安慰她道,“等你身子完全养好了,殿下就会过来的。”

王馥婷眼神微闪,嘴角嗫了嗫,林嬷嬷猜到她在想前些日子的事,轻轻抚着她后背:“太子殿下是孩子心性,还需教导,做出过激的行为可能并非太子本意,小姐一定能和太子殿下相处好的。”

“奶娘,我觉得太子不傻。”王馥婷低声嗫嗫,那眼神她怎么都不会忘记,一个傻子怎么会有那样的神情。

林嬷嬷愣了愣,以为她是被落水的事吓的惊了魂还没缓过劲来:“老夫人和夫人还没回葛西,要不请她们入宫来陪小姐您说说话。”

王馥婷脸上一喜:“祖母和娘还在魏安城?”

林嬷嬷笑了:“应该是要入宫拜别皇后娘娘后再回去,明日请安时您和皇后娘娘提一提,她一定会应允小姐的。”